中国古代以家族观念为重,形成了以家庭、家族为背景的婚姻习俗。当孩子长大成人后,要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由父母做主为子女完成人生大事,这是中国婚礼习俗的一大特色。
在婚礼习俗中,还有许多程序和仪式体现了中国婚俗的“礼仪”的特点。
①提亲
在中国的传统婚嫁礼俗中,婚聘程序有六礼,第一礼就是纳采,即俗称的“说媒”、“提亲”。传统的宗亲礼法中,青年男女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到当婚当嫁的时候,男家便派媒人向物色好的门户提亲。
提亲所带的礼品一般用雁。雁是候鸟,冬返夏往,来去有时,以此表示儿女已是谈婚论嫁之时,这个仪式也称作“奠雁”。后来提亲的礼品大大丰富了,如汉代的合欢、鸳鸯等等。民俗中将礼品分为四类,一类表吉祥,送羊代“祥”,送鹿代“禄”。第二类是夫妻好合的吉祥物,如凤凰的合羽、鸳鸯的合鸣。第三类是象征夫妇关系的,如以雁候阴阳喻妻从夫,以蒲苇喻妇女的柔顺等等。第四类是表示一般德性的,如乌鸦反哺、孝顺等等。
②问名和纳吉
女家收下了礼物,接下来就是问名,或曰纳吉。男家请媒人持帖去问女方的姓名及其年庚八字,用来占卜吉凶,相当于后世的“请八字”。有的地方,问名后互换“草帖子”,无论古礼还是以后的民间习俗,择偶考虑的不仅是命相,问名还包括问清女子为谁所生,是亲生还是收养,是正室还是继室所生,等等。
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不仅仅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依据,更要通过“天神之光”来考察双方缔结婚姻的可能性,这种考察过程主要是通过“批八字”、算命相来进行。如果当事人命相好,婚事就进行,不好就免谈。有的则是把对方的“八字”供在厅堂神佛前放三天,如果在这三天期间,男女双方家中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故,便认为是大吉之兆,这门婚事就可以继续谈下去,也就是开始谈论聘金和嫁妆等。
③纳征
男女双方合婚后,男家送聘礼给女家,也就是古礼中的纳征,民间称为下彩礼,只有这项仪式后男家才可娶女方过来。送聘礼的时间,一般定于新娘正式过门前一天。
同时,男女两家互送婚书,男送女家叫乾书,女送男家叫坤书。这时男女两家都要宴请亲友,表示两家已结秦晋之好。对于聘礼,女方接受后,取出其中一部分聘礼,另外再加上12种礼物送还男方为答礼。然后,再由女家向男家献茶,男家接受女家的酒宴款待。男家要给每桌酒席奉银钱谢礼。
假如女家要陪送巨额嫁妆,就取出聘礼的一小部分作为回礼;反之,则女方客气地收下男方一小部分聘礼,大部分都以谢礼的名义还给男方。
④婚礼
纳征后,两家的婚姻关系基本缔结,接下来就该迎娶过门了。男女两家商议选定良辰吉日操办婚礼。
男女两家同意结婚日期之后,男方备礼上门迎亲。古代的婚礼仪式有时要持续两三天。近人婚礼多为三天:大典前一天,女家派人来“铺房”或“暖屋”;中间的一天是迎亲及迎来新娘后拜堂合卺,为正式婚礼大典;第三天“回门”。
在婚礼正日,从迎娶到闹房,其间仪俗丰富多彩。拜堂是婚礼上最突出的仪式,拜堂在唐代就已流行,俗称拜天地,一般是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在一些地区还盛行拜亲朋和送礼的客人。
拜堂之后,便是大宴宾客。婚宴有极多的讲究,比如座次的排列、菜肴的配置、敬酒祝酒等,以营造喜庆气氛。“闹洞房”的习俗古已有之,汉代已十分流行。
闹洞房的戏耍逗乐增加了新婚的欢乐气氛。俗语说,“新婚三日无大小”,新婚的头三天,都可以找新娘逗乐戏耍。
⑤回娘家
婚典后的仪俗,是熟识姻亲双方的家族。在中国的婚俗上,成婚是完成了男女的结合,经过了迎娶、成妻和成夫的仪式外,还要举行“成妇、成婿”的礼。周代礼法是在成婚后的第二天新妇沐浴携礼见公婆,第三天公婆用一杯酒飨新妇,行周代之礼。后世有“识大小”即新娘子辨认识记丈夫家的长幼三代的礼俗。古人重视“成妇”过于“成妻”。魏晋以来,新妇三日拜公婆,宾客列观。唐代在婚后次日拜见公婆,并拜新郎的尊长与故旧,称“拜客”。在古代,如果公婆不在世,要在三日后到寺庙行“奠茶”的庙见礼,后世与庙见礼用意一致的仪俗有“上新坟”或“喜坟”,即成婚的三天后,新郎领新娘一起到祖坟烧纸供祭。
婚嫁之礼以男家为重,女家亦要有“成婿”礼,成婿礼在民间俗称“回门”。时间是在婚典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新郎新娘回到女家,女家设宴款待宾客。一般说来,女家的礼数以此日为正,客人也是这一天来得最多。新郎在这里也要拜尊长,认大小。
另外,试厨也是婚俗中的一个重要仪俗,即新婚的第一天,新娘子下厨房做饭,伺候公婆,后世这种仪俗多是象征性的。
提起结婚随礼红包上写什么落款,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朋友明天结婚,红包上写什么字比较好?,另外,还有人想问婚礼红包怎么写,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结婚随礼红包上怎么写,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结婚红包外面该怎么署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结婚随礼红包上写什么落款
可写:祝百年好合,幸福美满,这类的祝福语,然后在下面署上自己的名字就行,这样既自然又注名了送礼者,还有一片美好祝福。结婚红包背面书写模板。
由于国家经济的日益发达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攀高,赠送实物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而转为赠送现金。以年上海为例,普通朋友:一人参加元、一家参加(三口人)元,亲戚:一人参加、一家参加(三口人)元,至交好友:一人参加元、一家参加(三口人)元。这是最新行情。
祝福语方式
1,口语祝福
在结婚时的婚礼、酒席等庆祝结婚的场合,参与者对结婚主角直接的祝福。这类祝福呈现直白、简短、精炼的特征。
2,网络祝福
结婚随礼红包上怎么写网络祝福符合现时代特点,具有时尚感。网络在普适人群、传播领域、即时速度等方面都有书信、电话不可比拟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是朋友、亲戚、同学、兄弟等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亲临结婚现场对新人的祝福语言的传递。
将对结婚主角的祝福通过互联网铭记、传播在网络世界,将祝福永恒记录,代表和体现了祝福的美好性、浪漫性、永恒性、时尚性和环保性。
3,托物言志结婚红包怎么写落款。
通过赠送贺卡、蛋糕、杯子、陶偶公仔、拼图、相册等礼物上面刻上或者印上对结婚主角的祝福语言。祝福你们喜结良缘,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百年好合。
百科-结婚祝福语
结婚随礼红包上写什么落款:朋友明天结婚,红包上写什么字比较好?
参加婚礼,一定要为新人随礼,可是单单送一个红包不好看,所以很多人会在结婚红包上写下对新人的新婚祝福。参加婚礼红包上写什么?
一、婚礼红包上写什么
1、对新人的新婚贺词
2、随礼人的名字
3、收礼人名字夫妻随礼落款怎么写。
二、婚礼红包祝福语怎么写
1、四字结婚成语
2、简短祝贺词
在小纪姐家乡,只要在婚前或者当天给红包就行,关系亲近的人,结婚前几日就可以给礼金,没有那么多讲究,也没有规定必须在仪式举行这一天送出礼金。建议不要事后补红包,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如果实在有事不能到现场,可以让朋友转交,并提前告知实际情况。
还可以点击婚礼纪头像在知道首页查看更多的结婚相关知识~如果还有其他结婚相关问题也可以直接向我提问,我会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回答哦!
结婚随礼红包上写什么落款:婚礼红包怎么写
婚礼红包贺词格式之常见格式:结婚红包背面怎么署名。
一、可以竖着写,也可以横着写(古代文字竖写,现代横写)。
二、新郎和新娘的名字可以写,也可以不写(知道就写,不写新人也知道是给他们的)。结婚红包怎么署名。
三、落款竖写左下角,横写右下角。
四、要注意赞词的格式。赞词横着写或者竖着写一般没有很多讲究,我们觉得哪种形式美观就用哪种,但是行文格式要注意好。如果是横着写,那么们一般在右下角署名,如果是竖着写一般在左下角署名。
五、赞词一定要选择美好的祝福语句。如果关系比较好也可以用调侃的说法。总的要求就是能表达希望一对新人越过越好的愿望。我们赞词写多少句都可以,但是写四句是比较美观的。红包落款写贺还是敬。
1、成婚的前一天,新外家一般会让派送嫁奁的人到男方家,这时辰男方的长辈会给派送嫁奁的每人一个红包,以示酬谢。还要留意的是,对于有些处所有“压嫁奁”这一习惯,是以给“押嫁奁”男童的红包应年夜些。结婚红包上怎么写。
2、到告终婚当天,当迎亲步队达到女方家时,女方家人应当要给除了新郎之外的所有关迎亲职员红包,以示接待和慰劳。结婚礼金红包上写什么。
以上就是与结婚红包外面该怎么署名相关内容,是关于朋友明天结婚,红包上写什么字比较好?的分享。看完结婚随礼红包上写什么落款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红包来表达祝福,已经是我们身边十分普遍的做法了。不过,婚礼终究是一个十分正式的场合,在红包的格式书写上还是得严谨一些好。结婚红包落款一般写什么呢?还有结婚礼金写法落款介绍分享给大家,千万别错过啦。
一、结婚红包落款
结婚红包里,装的就是我们给新人的礼金了,也是一份美好的祝福。不过如果落款没写好的话,这份祝福很难被新人认出来哦。在书写结婚红包落款的时候,要根据新人的婚礼主题及你们之间的关系亲疏来决定。比如如果新人举行的是中式婚礼,落款最好是竖写形式,看上去比较传统正式。
而对于比较普通的关系而言,在结婚红包的末尾落款,写上正式的大名就好了。而对于比较亲近的关系而言,比如闺蜜、兄弟之类的存在,在末尾落款的时候,可以写你们之间都比较熟识的外号,会显示出你们的亲近之意。总之,无论如何落款一定要写上自己的名字,否则新人核算礼金时很难对应正确哦。
二、结婚礼金写法落款
在婚礼当天,大部分人都会在婚礼现场设置一个签到台。宾客到达现场后,先去签到台进行签到,顺便赠送红包当做祝福。而在这个时候,新人必须要提前准备好礼金登记本,及专门的保管和登记人员,礼金写法及落款就是这些人需要掌握的常识了。
在书写结婚礼金的时候,我们一般采取的是看上去更加正式的汉字数字,比如贰、捌、拾等等。在书写形式上,则以竖写居多。这种传统的汉字竖写形式,会让礼金登记看上去更正式,多了份仪式感。而在落款名字的时候,通常都是选择大名登记。宾客的红包上可以落款外号,但是正式的礼金簿上一定要写大名哦。
结语:
本文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关于结婚礼金红包落款的写法,相信正在筹备婚礼的你们,会很需要这篇文章吧。
婚礼属于嘉礼之一,嘉礼以亲万民。周制婚礼是后世婚礼的范本,后世的婚礼在各种异族 文化 的交流中有所发展,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古代结婚的 礼仪 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古代结婚礼仪
一、古代婚礼基本流程:
主要分为婚前礼和正婚礼。
婚前礼:
1 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媒人还被称为“红娘”。
2 看亲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3过礼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合八字,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
正婚礼:
中国古代讲究三书六礼
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红包。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结婚当晚新人进房为止。
结婚流程:
婚礼前准备:
一、古代结婚祭拜
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举行
二、古代结婚安庆礼
依八字、房屋座向拜床母。
婚礼基本流程:
花轿: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古代结婚箭定乾坤:
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末来和生美满幸福。 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敬茶改口:怍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传统中式婚礼用品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喜悦的寓典礼,所以称为庆典。结婚礼全部使用体现吉祥的婚礼 物品 来装饰。如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上红盖头,穿上大红袄,新郎胸前佩上大红绸等等。这些
红钯的吉祥物品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火。 一些传统婚礼元素:
花轿。旗锣伞扇:鞭炮:凤冠霞帔:盖头:马鞍: 火盆:秤秆:花烛:
天地桌:
婚服的演变
唐朝婚礼服饰:梁冠礼服——钗钿礼衣
唐朝婚礼服饰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唐制是男服绯红,女服青绿,所谓红男绿女是也。
钗钿礼服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钗钿礼服。层数繁多。穿时层层压叠着,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日本的著名古代宫廷和服“十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过来的。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钿钗礼衣常作为为唐代通用的归嫁礼服。唐以后,繁复的钗钿礼衣有所简化,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花钗大袖衫。
明朝婚礼服饰: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庶民女子出嫁时可享属于命妇衣装凤冠霞帔的殊荣,如同庶人男子亲迎可着九品官服一样。
据说红色婚礼服饰起源于准庶人着绛纱袍亲迎的先例,大概在唐代左右;但实际直到宋代,宫廷命妇的婚服还是青色。“真红对襟大袖衫+凤冠霞帔”出现在明代比较肯定,这种起源很晚的婚服样式目前是国人心中理解的华夏婚礼服饰,而且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 历史 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