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古代婚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在《礼记·昏义》篇对中国古代的昏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婚礼是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身穿"凤冠霞帔、状元服"的中式婚礼,"追寻文化根源、重视传统民俗"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这就是中式婚礼
扩展资料:
婚嫁习俗
相亲相爱交杯酒
1、喝交杯习俗:酒新郎,新娘在婚礼上喝“交杯酒” 是婚礼上重要的仪式之一。习俗起源于秦代,据史料记载,新郎,新娘各执半瓢饮酒,属意两人合二为一、相亲相爱、百事和谐。到了唐代才将容器换成酒杯,属意还是一致,象征着永结同好,同甘共苦的深意。
2、切婚礼蛋糕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糕饼接吻。将各种糕点混在一起,在加盖一层雪白的糖霜,就成了现代的婚礼蛋糕。新郎和新娘必须一起切下第一块蛋糕,不能一个人切;面包屑幸运,单身需把蛋糕的屑带回家,放在枕头底下预示吉祥
3、抛洒彩色纸屑习俗:抛洒彩色纸屑风俗起源于意大利,凡参加婚礼的人,要向新人撒一把五彩缤纷而细小的糖果,祝福新人过着甜蜜的生活。而后,改为撒彩色纸屑。
4、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参考资料:
交杯酒就是合卺。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在《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中也有这样的描写。就是在闹洞房的时候喝。
在唐代即有交杯酒这一名称。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连,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
这种风俗在我国非常普遍,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颗小汤圆,然后,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后,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
到了民国的时候,用彩绸或彩纸把两个酒杯联接起来,男女相互换名,各饮一杯,象征此后夫妻便连成一体,合体为一。当然很多情况下,“惟新妇羞涩,不肯染指一尝”。
今天,青年男女的婚礼上,交杯酒是必不可少的,但其形式比古代要简单的多。男女各自倒酒之后两臂相勾,双目对视,在一片温情和欢乐的笑声中一饮而尽,或者是在洞房或是在举行婚礼的大厅、饭店、酒楼。
按民俗传统,交杯酒是在洞房内举行的,所以都把合卺与入洞房连在一起,但不管此俗的表现方式有何不同,其寓意与心态都是一致的,结永好、不分离的暗示对于新婚夫妻今后长期的婚姻生活都会产生影响。
据说交杯酒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唐代时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也可以用杯代替,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好合。清朝末期,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到了民国的时候,用彩绸或彩纸把两个酒杯联接起来,男女相互换名,各饮一杯,象征此后夫妻便连成一体,合体为一。 按民俗传统,交杯酒是在洞房内举行的,所以都把合卺与入洞房连在一起,但不管此时的表现方式有何不同,其寓意与心态都是一致的,结永好、不分离的暗示对于新婚夫妻今后长期的婚姻生活都会产生影响。
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古代又称为“合卺(jǐn) ” (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 在日本也存在着交杯酒一说,但是他不是男女之间,而是男人和男人之间!中国喝交杯酒是结成夫妻,在日本喝交杯就类似于结拜,结拜成兄弟的意思! 据说,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唐代时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代替,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好合。清末时期,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如今的婚仪中,“按杯于床下”之礼已被革除,“攥金钱”则为“掷纸花”所代替,惟“交杯酒”之礼仪仍然实行。 在婚礼交杯酒中,主持词这样说: 手挽手 肘挽肘 喝上一杯永生难忘的交杯酒 新郎喝了这杯酒 能陪妻子到白头 新娘喝了这杯酒 能伴丈夫度春秋 有请新人共饮交杯酒 一饮而过 祝愿他们一生幸福
一、古人婚礼举办时间
仔细参读“婚”这个字我们会发现,婚是由女字和昏字组成的,古代社会盛行抢婚这个习俗,男士们需要拉上自己的朋友在黄昏的时候去抢新娘子,所以古代结婚时间都是下午或者傍晚,区别于现代的上午举办婚礼。
二、古代婚礼讲究
1、相对冷清 不可大操大办
现代的婚礼都喜欢热闹喜庆,所以新人都会摆上喜宴来招待客人,但是在古代是明令禁止大操大办婚礼的,需要保持婚礼的冷静与庄重,一直到汉朝,才废除这方面的禁令,允许婚礼办的热闹一点。
2、结婚年龄普遍偏早
在古代对结婚年龄没有太大的限制,自然也不存在法定结婚年龄这一说法,所以古代人一般结婚都比较早,男生15、6岁,女生13、4岁就早早结婚了,拿到现代来说还是学生呢,不符合国家的结婚年龄规定。
3、嫁妆彩礼更为周全
古代人非常重视彩礼,所以不可以敷衍了事,不仅需要准备合适的礼金,还需要准备相关的物品,一般结婚都需要送上三书六礼,准备的越周全越好,不得马虎。
4、洞房前不得见面
古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非常忌讳婚前见面,如果是家中安排的婚事的话,必须要在结婚当晚入洞房的时候见面,不可以提前看到新娘子的样子,需要全程用红盖头遮挡住,保持婚礼的神秘感。
5、拜堂取得神灵保佑
经常看影视剧的各位应该对这个环节都非常熟悉了,夫妻应该三拜,已请求老天和祖宗的保佑,让邻里乡亲对这项婚事更加认可,另一方面巩固了家族关系。
6、接亲用花轿
结婚当天需要去新娘家接亲,接亲的时候必须要用八抬大轿,代表着对女方的重视,抬花轿的时候还要搭配上舞狮队伍、乐队,越热闹越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