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擦擦的正确做法如下:
工具/材料:土豆、面粉、蒜末、盐、胡椒粉、香菜末。
1、土豆擦成丝撒上面粉要撒到土豆丝之间完全不粘连的程度。
2、然后把土豆擦擦放到屉布上面上锅蒸七八分钟。
3、锅里放油煸香蒜末把土豆擦擦放进去煸炒,然后撒点盐和胡椒粉,快出锅的时候可以撒点香菜。
4、其实如果有荤油的话用荤油炒会更香。
做土豆擦擦需要注意的事项
1、做洋芋擦擦时,洋芋片一定要够薄,太厚吃起来就不够软。
2、泡过的洋芋片水分要沥干,保证洋芋片是潮湿的,但容器里不应有多余水分。
3、洋芋擦擦在上锅蒸之前整个应该是干爽分散状的,如果坨成一团,说明水分过多,应适量再加入面粉然后搅拌均匀。
4、如果要做炒洋芋擦擦,炒之前,要把蒸好的洋芋擦擦放凉,否则容易粘锅!
5、洋芋擦擦比较吃油,炒制的时候要适当多放一些油。
洋芋搅团怎样做,香辣软糯,小孩最爱吃呢?
洋芋搅团舟曲俗谚:“要得吃饱,洋芋砸搅团”。砸洋芋搅团,首先用光洁硕大的洋芋煮开去皮,盛在专用型木槽中,用木榔头轻轻揉搓,待洋芋结团则用劲夯砸,直到洋芋团变为一整块。厥菜是天然野生蔬菜的典范,洋芋搅团多配泡菜,苦根儿萝卜咸菜。泡菜用食油加葱、辣子面儿和调味品炒出,放水烧开变成带大碱的菜汁。
苦根萝卜咸菜切细加辣面用热热锅冷油浇好,先往碗中晟小半碗带汤的泡菜,然后将洋芋团夹成一小块放进碗内服用,搅团柔软细腻,菜汁香辣爽口。食之,余兴未尽。第一次吃,感觉很惊艳。持续餐餐吃两碗后,味蕾逐渐发麻……写完这一菜谱后。
我估计在今年的也不会想碰他了。武都洋芋搅团,做为地区的一道着特色小吃,早就声名远扬,吃过的人都是赞叹不已,但凡还有机会来武都的朋友们,都别忘记品尝一下洋芋搅团。啥也不说了,今日大爷下厨房手把手带你洋芋搅团,我希望你吃得开心呢~马铃薯一个、油泼辣椒、榨菜一袋、葱段、醋、辣椒干2个
第一步最先马铃薯的选择很重要,个头大的,表面有黄泥的这种洋芋,木薯淀粉十足,色调出去也很漂亮,洗干净后切成两半,下凉水锅中,木筷能围绕就表示熟透,煮熟的洋芋晾凉,去皮后,扔进砂钵舂,直至糯性出去,能够变长,即使差不多了;
第二步随后舂之后净手,再把他抓起来放入碗里,等候汤汁的来临,用植物油来煎汤美味可口,洋芋本就素,配搭荤汤更和谐,要想让汤汁展现出丰硕的质感,需得丢进2个辣椒干,掐成几个丢进锅中,煎洪亮了后,倒碗水进来烧开后熄火,夹出辣椒段不必;
第三步最后把汤汁琳入洋芋搅团里边,油泼辣椒和榨菜及其葱段、醋是必须的,喜爱蒜味的,能够多加蒜末,油辣子、榨菜粒多撒一些、葱段,也可以添加蒜末,在汤汁里把它们渐渐地伸开,吃的时候,每一勺尽可能和着汤汁,同时也有那样几个榨菜粒就可以上菜开吃啦~麻辣软软糯糯,简单易学的洋芋搅团就做好,喜欢你的话,自己能出手看一下吧~
小贴士提议汤汁腌过洋芋搅团,终究这是冷的,大冬天吃冰凉透了,会影响到肠胃的情绪;汤汁得多,才充足温馨搅团心的。吃着才能愉快还有更多特色美食等着你呢~生活中小菜,大爷教大家野山椒草鱼,香辣味美,简单易学,亲人喜爱!
土豆的做法有海带拌土豆丝、咖喱土豆、田园土豆饼、鲜香土豆片、豉香芹菜土豆条等。
1、海带拌土豆丝
海带在淡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切段,红椒切丝;芹菜切段,土豆去皮切丝,过水洗去淀粉,土豆丝入沸水焯烫,捞出放盘中,海带丝和芹菜入沸水中焯烫,捞出沥水,放土豆丝上,加酱油、醋、盐、香油、辣椒油拌匀即可。
2、咖喱土豆
土豆去皮洗净切块;起油锅加热,放入土豆煸炒;放适量的清水加盖大火煮开改为中小火煮10分钟,然后放适量的盐煸炒3分钟;再放适量的素咖喱煸炒2分钟;最后放适量蔬果粉翻炒均匀出锅。
3、田园土豆饼
土豆煮熟压成泥。准备其余食材,胡萝卜、芦笋切丁;胡萝卜、芦笋在开水中焯一下盛出滤干水分;把3种食材放入土豆泥中,放盐、生抽、面粉揉成团;分成几份搓圆压扁;平底锅放点油,放入土豆饼,小火煎;翻面煎到两面金黄即可。
4、鲜香土豆片
土豆去皮切片;青椒切块儿,胡萝卜切片,姜切碎,小米椒切段;调碗料汁:香醋一勺、生抽3勺、盐适量、椒盐适量;烧热底油,姜、小米椒下锅爆香;土豆片、胡萝卜片下锅翻炒;料汁倒进锅里炒匀;青椒下锅,稍稍加一点儿水翻炒,最后调入芝麻油出锅。
5、豉香芹菜土豆条
土豆去皮洗净,切成细条,放水中浸泡一会,洗净淀粉;芹菜去叶洗净,切成小段。泡好的土豆沥干水;姜切成末;起锅热油,加入姜豆豉,炒出香味;加入土豆煸炒片刻;加入芹菜翻炒均匀;加盐,生抽翻炒均匀即可。
土豆名称由来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习俗
1节日
羌族重视春节。春节又称“过大年”,是羌族人家团年的重要日子。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家家户户就要扫尘、敬灶,备好丰盛的年货。除夕之夜,要烧猪头肉敬献祖先和神灵。全家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团年饭,再围坐在火塘四周守岁。一般初一不劳动,不走人户。初二以后开始亲戚朋友之间的走访。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三十要送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举办各种娱乐活动。
此外,羌族还要过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但最有特色的,当数羌历年、祭山会和领歌节。
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即“吉祥欢乐的日子”。又称”过小年”。原是在秋天收获粮食后,祭祀神灵和祖先,向神还愿的重大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各地欢庆的时间不一,一般为三到五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初十。主要的活动是还愿敬神和吃宴席。羌历年在20世纪80年代曾一度停止。1988年恢复,成为羌族人民共同的节日。在羌区各地,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祭山会是羌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转山会、塔子会、祭天会、山王会、山神会或者碉碉会。是羌族对代表着天神、山神等诸多神灵的白石神进行祭祀的活动,也是人们祈求保佑来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地方太平、森林茂盛的大典。因各地气候差异,举行的时间、次数并不统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举行一次或二、三次。
领歌节,羌语称“瓦尔俄足”。主要流行于茂县曲谷一带。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如该寨有13岁至50岁妇女死亡,则当年不举行)。是为了纪念天上的歌舞女神莎朗姐。整个节日活动持续3天时间。妇女们尽显其能,忘情欢跳莎朗,农事和家务事皆由男人操持 。
2婚嫁
新中国成立前,羌族男女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存在“指腹婚”、“怀抱婚”、“童子婚”、“买卖婚”等婚姻形式。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有转房、入赘、抢婚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婚姻逐渐居多。但传统的礼仪程序一直保留至今。随着羌寨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得到改善,昔日的婚姻仪式更增添了新的内容。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将羌族的传统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婚嫁仪式主要有订婚和结婚。在羌寨,媒人被称为“红爷”。如果男子对女子有意,男方家就会备礼,请红爷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要征得母舅同意才可允婚。之后,红爷会带上猪膘、酒等礼物,去女方家吃“许口酒”。数月或数年后,男方家又请红爷携礼到女方家,以“小订酒”招待近亲,并请释比测算双方生辰八字,定下结婚吉日。随即,男方家要备重礼前往女家报期,并在女家办酒席,即“大订酒”,作为正式订婚礼,欢宴女方整个家族。
此后,两家开始婚礼筹备,期待着“女方家花夜、男方家正宴”好日子的到来。“花夜” 意即为新人举办的喜庆晚会,是结婚最为隆重的一道程序。一般在娶嫁的前一天晚上举行,男方办的叫“男花夜”,女方办的叫“女花夜”,男的庆祝娶妻,女的欢送出嫁。这一天,女方家高朋满座,桌上放着咂酒和12盘“干盘子”(即花生、核桃、红枣、柿子、苹果、桔子、糖果等,饱含圆满、吉祥、喜庆之意)。
男方家派出的能说会道的迎亲队伍会受到热情的款待。双方要按照习俗进行盘歌比赛。盘歌即以歌盘问之意,方式为一问一答,所唱内容广泛,形式随意而风趣。次日清晨,舅舅给身穿嫁衣的新娘披上红绸,新娘哭嫁,拜别父母、兄长和族人。到男方家门口,释比要做祭祀神灵的仪式,驱赶附在新娘身上的“煞气”后,再向新人祝福。众人为新人举行“挂红”仪式。新人在神龛前行礼,一拜祖宗创业恩,二拜父母养育恩,三拜夫妻偕白头,四拜子孙个个强,再拜亲人和宾客,最后夫妻对拜。
拜堂后新娘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人了。随后,众人欢宴。当晚,男家父母点香敬神,对新人祝福。所有来宾在院坝围着熊熊篝火跳起欢快的莎朗舞。次日即谢客日,主人再备两桌宴席“谢客”。新人要带一个猪头、一根猪尾巴感谢红爷,表示有头有尾,圆圆满满。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要“回门”。由新郎及弟兄背着酒肉送新娘回家。新郎仅在女方家小住几日,而新娘可以住数日、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才由丈夫接回,开始家庭生活 。
3丧葬
羌族的葬式有火葬、土葬、岩葬。
火葬的历史最为悠久,《吕氏春秋·义赏》载:“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太平御览》引《庄子》佚文:“羌人死,焚而扬其灰。”直至清朝中期,火葬仍在茂县沙坝、赤不苏、较场等地保留下来。每个家族有自己的火坟场。
大部分地区由于受汉族影响,加上得到封建王朝的提倡,将土葬作为主要葬式,并一直保留至今。各村寨都有遇丧不请自到、协助料理丧事的习俗。丧家需及时通报亲属,向母舅家禀告逝者去世前后的情况,请释比杀羊祭祀、测算下葬时日。一般三天之后,众人在风水宝地下葬逝者。其家人要在新坟前点篝火,烧柏枝,敬香蜡、烟酒、肉类,以示祭奠。葬后三日,再备祭品,并修整墓地。到此时,丧葬礼仪才告结束。
崖葬主要存在于北川一些地方。如果儿童不到三岁就夭折,用蜂桶或简易木箱装殓,置于山岩洞穴中 。
扩展资料:
历史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在岷江上游和杂谷脑河沿岸的汶川县威州姜维城、理县箭山寨、茂县营盘山等地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还发现了较多的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石棺葬墓群,如茂县撮箕山石棺葬墓群、牟托石棺葬及陪葬坑、理县佳山石棺葬墓群。
出土的器物有陶器、石器、木器、青铜器等。这些考古发现,不仅说明了今天羌族分布的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栖息繁衍,而且为探讨岷江上游古文化的渊源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
羌族源于古羌。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不仅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羌”,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羌人的活动中心。史书记载,殷商时期,羌为其“方国”之一,有首领担任朝中官职。他们有的过着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有的从事农业生产。
《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反映了古羌与殷商密切的关系。甲骨文卜辞中有关“羌”的诸多记载,表明羌人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十分活跃。
周时,羌之别种“姜”与周的关系密切,大量的羌人融入华夏。春秋战国时期,羌人所建的义渠国,领域包括今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宁夏及河套以南地区,是中原诸国合纵连横的重要力量,与秦国进行了170多年的战争。以羌人为主要成分的诸戎逐渐为秦国所融合。
而居住在甘肃、青海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处于“少五谷,多禽畜,以射猎为事”的状态。在《后汉书·西羌传》中,有秦厉公时羌人无弋爰剑被俘,逃回家乡后教羌民“田畜”,自此羌族开始有了原始农业生产,使其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记述。
此后,羌人进一步发展和分化。《后汉书·西羌传》载:“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旄牛种,越嶲羌是也;或曰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这一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
汉代羌人分布很广,部落繁多。为隔绝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设有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四郡,建立了地方行政系统,设护羌校尉等重要官职以管理羌人事务。同时,归附的羌人大量内迁,从地域上分为东羌和西羌。
进入中原的东羌附居于塞内而与汉族杂居、通婚、融合,从事农业生产,私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步进入封建社会。未进入中原的西羌大部分散布在西北、西南地区,有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的婼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发羌、唐牦、西南地区的牦牛羌、白马羌、青衣羌、参狼羌和冉駹羌诸多羌人部落。其中,牦牛羌,初分布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汉源县九襄镇),后继续南下至越嶲郡(今四川安宁河流域及雅砻江下游)。
白马羌,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北部和甘肃武都市南部。青衣羌,居住在今四川西部的雅安市一带。参狼羌,主要在今甘肃武都市,特别是白龙江一带。冉駹羌则分布在岷江上游和四川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冉駹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说明羌人在其中占有较大比例,各部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大部分尚处在氏族部落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氐人符坚建立前秦政权,南安羌人姚氏建后秦政权。后秦政权势力处在北魏之南,东晋之北,统治羌人及中原各族达33年。之后,还有几个羌人部落相继兴起。即陇南的宕昌羌,川、甘边境和岷江上游的邓至羌,二者存在了140多年。从东汉到西晋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汉族之中。
隋唐时期,活动在甘青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羌人部落有党项、东女、白兰、西山八国、白狗、附国等,其中,西山八国系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各部的统称。他们处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势力之间。有的同化于藏族,有的内附中原王朝,或同化于汉族,或在夹缝中生存,在唐蕃长期和战不定的局势下,得以单独保存和发展。
宋代以后,南迁的羌人和西山诸羌,一部分发展为藏缅语族的各民族,一部分发展为现在的羌族。羌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叙事诗《羌戈大战》中记述:远古时候,羌人曾生活在西北大草原,因战争和自然灾害被迫西迁和南迁,南迁的一支羌人遇到身强力壮的“戈基人”,
双方作战,羌人屡战屡败,正准备弃地远迁,却在梦中得到神的启示,他们在脖子上系羊毛线作为标志,用坚硬的白云石和木棍作武器,打败了“戈基人”,终于得以安居乐业,并分成九支散居各地。这段传说,反映了羌人迁徙的一段历史,与史书文献及考古资料结合,印证了羌族的来源。
明末清初时,一部分羌族由四川迁往贵州铜仁地区,至此,羌族的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1840年之后,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和全国其他民族一样,羌族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为此,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人民一道,曾经向帝国主义、反动官府和封建统治阶级进行过英勇不屈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羌族人民和藏、彝等族人民,组成2000人的军队,开赴浙江前线,在宁波镇海战役中,重创英国侵略军。1894年,羌族地区一个坤姓土司的残余势力,依仗封建特权,盘剥所属人民,激起黑虎寨等地170多户羌族人民的强烈反对。
他们一致向清朝官府列举了坤土司23条罪状,与封建土司的余孽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终于迫使清朝将坤土司“摘去顶戴,交州查看”。1905年,清朝在茂州设立“官盐店”,对食盐实行垄断专卖,从中渔利,激起羌族人民的武装反抗,迫使清政府宣布取消“官盐店”,允许食盐自由买卖。
1921年,中国***诞生后,羌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理县通化乡佳山寨等地的羌族群众,为反抗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群起杀死了作恶多端的团总。1924至1926年,理县藏、羌等族人民反抗封建军阀苛捐杂税的压榨,2000多人攻陷理县县城,还攻打到汶川、茂县、松潘等地,斗争坚持了3年之久,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羌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羌族人民建立了工农革命政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他们热爱人民的军队,积极参军支前。仅茂县一县就有1000多人参加红军北上抗日,还有上万名民工为红军提供后勤保障。红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卷土重来,在羌族地区实行白色恐怖统治,经过革命锻炼的羌族人民,继续不断地向反动派展开英勇不屈的斗争。
1942年,茂县爆发了“茂北事变”。茂县专区的专员和县长以“铲烟”为名,派兵洗劫了茂县北路蚕陵乡的一些村寨,引起当地羌、汉各族人民的强烈愤慨。他们消灭了前往搜刮的保安中队,并顺势直攻茂县县城,打垮了守城的国民党军队,将县城团团围住。这次斗争虽然由于国民党的收买分化最后遭到失败,但斗争的声势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显示了羌族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
1947年,茂县龙坪、三齐等乡的羌族人民又掀起了一次被称为“龙坪事件”的武装起义。事件起因于国民党政府和部分羌族上层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后来发展成为羌族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这次斗争最后也因羌族统治阶级的背叛而失败,但再一次显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
参考资料:
洋芋搅团名为搅团,做法截然不同。在陇南的每个小吃街上,都可以看到卖洋芋搅团的人在吭哧吭哧地砸洋芋。砰、砰的敲击声整条街道都能听见。砸洋芋都是男人们干的活儿。女人将蒸熟的洋芋洗净、剥皮,放到砸洋芋的木槽里,男人便抡起木锤用力去砸。几十颗洋芋慢慢成为颇有粘度的一大团洋芋泥。这便是洋芋搅团了。坐到洋芋搅团的摊子前面,卖洋芋搅团的女人会麻利地用木铲舀上一碗,然后依食客喜好加上酸菜或是醋水。酸菜一定要用清油炒好,醋水里也会加上爽口的调料,此外,无论何种口味,都会加上些炒得喷香的蒜苗、韭菜或者青椒。一碗洋芋搅团吃起来绵软柔滑,香味绕口,以至于本地人都以洋芋搅团做为早餐。
简简单单的洋芋搅团,以前是农民们改顿的食物,推而广之,成为当地有名的小吃。陇南盛产洋芋,尤以武都为首。那里家家户户都喜吃洋芋。也以那儿的洋芋搅团最为有名。人们都说武都人是洋芋蛋客,便有了几分戏谑的意味。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洋芋是常吃的菜。炒洋芋丝、洋芋片,吃面食的时候炒洋芋丁,顿顿离不了洋芋。但洋芋搅团却百吃厌,其原因是做起来费事。有时候酸菜面条、玉米面搅团吃烦了,我们就去央母亲做洋芋搅团吃。母亲便会蒸上一锅洋芋,用家里的石窝儿砸搅团。一家六口人的洋芋搅团费时费力,因此很少能吃上。每吃一顿,都会余香满口,几日不绝。自家做洋芋搅团,可以体会到吃的乐趣,那种付出之后换来的香甜,更能使人体验到亲情和家的温暖。
华亭洋芋搅团简介
华亭盛产洋芋,产出的洋芋个大皮薄面饱,深受本地乡民和外地客商喜爱。华亭人吃洋芋可谓花样百出,蒸、炒、煎、炸、煮,做出的食品味道可口。洋芋搅团是当地农民常吃的一种食品。
做洋芋搅团要花些功夫,须经过“洗、煮、剥、晾、打、调”等六道工序。
煮是打制洋芋搅团中的一到重要工序。洋芋煮的如何,直接影响搅团的口感。煮时,水要适中,水太少洋芋会煮焦,水太多会把洋芋煮成“水包子”,没面气。火候也要把握好,刚开始用大火,到洋芋有七成熟了,再用慢火煮。 洋芋煮熟,趁热剥皮,晾在案板上。
“打”这个环节也非常重要。打洋芋搅团有两样工具,一个石臼和一个木锤。一个人把洋芋逐个丢入,另一人执木锤揉打。不能用太大劲儿,因为洋芋尚未打粘,会飞溅出去,再者,洋芋揉不好,“核”太多,影响口感。待洋芋揉好后,就要使劲儿捶打。木锤使劲儿打下,伴随着“嘭嘭”的响声。这样打时很费劲的,一窝搅团得好几个人换打。
打好的搅团柔韧劲道,不粘石臼。一提木锤,会整个提起来,石臼内不剩一丝残渣,用铲子铲入盆中即可。
洋芋搅团吃法较多。可蘸汤吃:以葱花炝汤,放入调料,加上炒好的青菜和捣好的蒜泥,搅匀。铲一块搅团放入汤中,由吃者自己夹成小块,蘸足汤汁送入口中,洋芋搅团柔韧爽滑,汤汁香辣可口。也可趁热吃:把搅团切成小块,下入汤中,加入调料,吃起来绵软温热。这种吃法适宜于肠胃不好的老年人。还可以把吃剩的搅团用衬布裹住,用石头一压,等第二天切成条凉拌着吃,另有一种滋味。
洋芋搅团如此美味,下乡唱戏的演员经常让管饭的乡民打制洋芋搅团。在外奔波的关山儿女,时间久了,就会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洋芋搅团,回到家乡,必先饱餐一顿,过过搅团瘾。
洋芋搅团是甘肃陇南小有名气的汉族小吃。搅团是流传已久的一种家常饭,以玉米面搅团最为常见,兼有荞麦面搅团,洋芋,杂面搅团等多种形式。搅团是生活贫困时常吃的饭,现在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著名小吃。1 洋芋搅团为华亭地方名优小吃,是用华亭地方产的洋芋精制而成。其制作方法是:先把洋芋用清水煮熟,剥去粗皮,晾在案上,待仅存余温时,便倒进特制的木槽或石臼之中,先用木锤慢慢地砸揉,到洋芋成糊状时再举锤猛砸,直至成为一团莹莹放光、韧柔如胶的模样即可食用。分热食、冷食两种食用法。热食,放入酸菜浆水中略煮,连同酸菜浆水盛碗后调以盐、油泼辣子即食;冷食,盛入炝煮的融醋、油泼蒜、辣子为一体的醋汤中入碗即食。其风味独特,口感滑润、清香,是美食养生的理想之选。过去为农家家常小吃,现已成为大众喜食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
呵呵尽可能贴多几个关于洋芋的菜谱给你,喜欢的话加点分哦O(∩_∩)O
(一)洋芋擦擦——陕北特色小吃
准备材料:土豆、面粉、葱姜、干红辣椒
1、土豆洗净
2、土豆用擦子擦好备用。成细丝状
3、裹上面粉(加面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量,面粉不能太少,容易粘连。让每根土豆都裹上面粉)
4、放到箅子上(最好是放到高粱秆制成的,效果会更好),开始蒸~~
5、把葱,蒜还有干红辣椒切末放到碗里备用;
6、坐锅倒油
7、油烧开后泼上去
8、香味爆出来后,加入盐、酱油、醋、香油(原配方是五香粉~~朋友们还可以加味精)
————料汁调好后,洋芋也蒸好了————
把汁拌洋芋里面就行啦!~
(二)老奶洋芋
用料:
洋芋(土豆)2个,黑胡椒粉4g,盐5g,香葱2根,清30ml,大葱段3段。
做法:
1、香葱清洗干净,切成葱花。
2、洋芋洗干净后连着皮放到水里煮熟,判断洋芋是否熟透了,可以用一根筷子扎一扎洋芋,如果很轻松就扎透了,就说明洋芋已经熟透了。
3、煮熟的洋芋放在冷水里浸几分钟,等洋芋不烫手后撕去洋芋皮,然后切成块。
4、把切好的洋芋块放到一个大一点的盆里,然后捣成泥,再加入黑胡椒粉和盐拌匀。
5、炒锅上油,油热后放入葱段爆香,然后捞去葱段,放入拌好的洋芋泥,翻炒。
6、把炒好的洋芋泥用勺子盛入小盘中,撒上葱花就可以了。
(三)凉拌洋芋片
原料:
土豆250克。
调料:
酱油25克、辣椒油50克、香油5克、糖5克、花椒油5克、鸡精少量、醋5克、蒜泥5克、盐少量、葱花适量、炒香的白芝麻适量。
做法:
1、将土豆的皮去掉,洗净,切成大小合适的薄片,尽量薄些,或者用工具擦成薄片。
2、将土豆片用清水冲净表面淀粉,浸入清水中防止变色。
3、锅中烧热适量的水,放入土豆片煮熟,注意不要煮得太软。
4、捞出煮好的土豆片,立即放入冰水中浸泡冷却,然后捞出沥干,用佐料拌匀,装盘,撒上葱花和白芝麻即可。
(四)洋芋浓汤
材料:
土豆中型1个、培根一片足以、洋葱一小块、牛奶或奶油适量、黄油适量、法香少许(没有就不放,起到的是提香味和点缀的作用)
调料:
盐、黑胡椒
做法:
1、先处理一下材料吧,土豆洗净,去皮,切成小块,随便切一下就行,反正后面也要打成土豆泥;洋葱切丝,也是随便切切;培根切碎,切小块或是切丝都可以;你要有法香的话,再切点法香碎。上次做三明治买的美式经典培根,是我觉得最好吃的培根,比常买的荷美尔培根好吃~
另外分享个新土豆去皮的小窍门:
把新土豆放在热水里浸泡一会儿,取出再放到冷水中,就很容易去皮了。
2、锅内放入一小块黄油,这时要小火,你用平底锅,或是小汤锅都可以。
3、黄油融化后,放入洋葱丝,不停的翻炒,把洋葱炒软就行。
4、然后放入土豆块,再炒一会。
5、这时加入清水,水不用加太多,能基本没过土豆就行了,加水只是为了把土豆煮软煮烂,煮土豆的汤汁可用可不用,所以水不必加的太多。
6、煮土豆的时候我们煎一下培根,不用放色拉油,它自己就会出很多的油,煎的时候要用木铲不停的翻炒,直到它的颜色变深,肉质变脆。
7、看看旁边的土豆是不是已经煮的差不多了,把煮软的土豆块和洋葱丝盛到搅拌机里,再加一点点剩下的汤汁,一起搅打成泥,如果你喜欢吃到一粒粒的土豆,就别打得太碎,自己根据需要处理就行了。
8、把刚才打好的土豆泥汤再倒回到汤锅中(这时的汤锅最好是空的,不要还有刚才煮土豆剩下的汤汁),你会发现搅打过的土豆泥非常的粘稠,这时就加入牛奶吧,根据你自己的需要,想汤稠点就放少点,想稀点就多放点,最好不要太稀,会影响它香浓的口感。你也可以加入奶油,家庭做加牛奶很方便,价钱也非常的便宜。最后加入盐、黑胡椒粉调调味,一开锅就算好了,这中间你最好不要偷懒,最好不停的搅拌,以免它糊底。
最后撒上法香和培根就可以喝了,在步骤9里加入一些鸡汤味道也不错~
(五)洋芋烧排骨
原料:
排骨、土豆、胡萝卜、郫县豆瓣酱、干辣椒、花椒、大料、盐、冰糖、酱油、醋。
做法:
1排骨过沸水,然后捞出滤水。
2炒锅放油,不要太少,多一些没关系,烧热后放入郫县豆瓣酱、切开的干辣椒、适量的花椒、一到两个大料、适量冰糖、适量酱油和醋翻炒,火小点,别炒糊了。
3调料炒好后,开大火放入排骨充分翻炒至把排骨的油逼出来的地步。
4放水淹过排骨,盖锅炖。
5炖至汤所剩无几的时候。
6倒些香油进去,然后放胡萝卜和土豆充分翻炒。
7再度添水没过材料,盖锅炖。
8如果豆瓣酱放的多的话,建议不用放盐,口重的话自己酌情再。喜欢吃的狠辣的话就多放干辣椒,因为豆瓣酱不是狠辣。喜欢吃麻辣口味的就多放点花椒。总之,按自己喜欢的口味尽情调味发挥吧!
(六)洋芋鸡腿
原料:
六个鸡腿、小土豆4个。
做法:
步骤1:土豆去皮切块,鸡腿洗干净,对半切一刀。
步骤2:锅中底油,放姜片,八角爆一下,倒入切好的鸡腿煸炒发白。
步骤3:倒入酱油,料酒翻炒几下。
步骤4:加水没过鸡腿,水开倒入土豆块,加盐烧开转中火20分钟这样。
步骤5:大火收个汁,也可以多留点汤汁,伴着饭吃也不错的。
(七)洋芋炖牛肉
原料:
牛肉、土豆、西红柿、洋葱、胡萝卜、红葡萄酒、番茄酱、盐、糖、胡椒粉。
做法:
1、将西红柿划十字用开水浸一下后剥皮切块;洋葱切块;
2、土豆和胡萝卜也去皮切块;
3、牛肉切块后入沸水中焯10分钟捞出洗净;
4、炒锅加热后倒入植物油烧热,下土豆块大火煸炒至表面微黄盛出;
5、另起油锅下西红柿块煸炒至软,下洋葱块、牛肉块一起煸炒;
6、烹入红葡萄酒(没有可以用料酒),加入番茄酱炒匀;
7、加入足够的清水,烧开后转小火慢炖2-25小时至牛肉酥软;
8、加入土豆块和胡萝卜块,调入盐、糖和胡椒粉,继续小火炖煮15-30分钟至土豆熟透即可。
(八)一品洋芋泥
材料:
土豆200克,瘦肉丁20克,黄瓜丁15克,胡萝卜丁15克,玉米粒15克。
调料:
盐5克,高汤200克,水淀粉10克,味精,老抽各少许
做法:
1、土豆洗净去皮,切大块,放入蒸锅蒸约15分钟后取出,捣成土豆泥,加入盐,味精拌匀。蒸土豆时最好将土豆直接放在蒸屉上,或用带孔的蒸盘,以免存有水分影响口感。
2、用模具和保鲜膜将土豆泥压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没有模具可用小碗代替。
3、锅内放油烧热,放入肉丁炒香,再放入各种丁料炒熟,添高汤烧开后加盐,味精,老抽调味,最后用水淀粉勾薄芡浇在土豆泥上即可。
(九)奶香洋芋泥
原料:
土豆、奶酪(我用的是Havarti) 、黄油、牛奶、胡萝卜(可略) 、盐 、葱花。
做法:
1、奶酪切丁待用;
2、土豆煮熟后去皮;(我喜欢连皮煮土豆,觉得这样更香)
3、土豆用叉子碾碎;
4、加入黄油和切碎的胡萝卜;
5、加入牛奶和盐,调匀;
6、最后加入奶酪丁,搅拌均匀。
搅拌好的土豆泥分成小份,分别装到耐烤的器皿中,用叉子整形表面。
烤箱开上火,250 ℃烤5-8分钟,表面金黄,微微有一点焦香即可。
(十)罗宋汤
原料:
牛肉800g、大葱头一个、胡萝卜三根、圆白菜7、8片、土豆两个、西红柿4个、番茄酱100g、盐10g、白糖3g、胡椒粉4g、面粉20g、清水适量、食用油20ml、红酒200ml。
做法:
1、牛肉洗净后切大块,放入清水中浸泡一个小时,再清洗;
2、锅中放清水(足够量,满满一锅为好)放入牛肉块大火煮开,边煮边撇掉浮沫;
3、炒锅放油;
4、放入番茄块和番茄酱煸炒;
5、炒到番茄块变软烂、番茄酱颜色深红;
6、将牛肉及汤一起倒入番茄锅中,大火煮开,倒入红酒盖上锅盖,转小火炖;
7、半个小时后加入胡萝卜块和土豆块,继续盖盖小火炖;
8、盖上锅盖继续炖半个小时;
9、牛肉酥烂时,加入葱头块、圆白菜撕成块一起放入锅中;
10、另用一个锅,放少许食用油,倒入面粉炒成油面糊状,与盐、胡椒粉、白糖一起放入锅中,煮到蔬菜熟透。
更多关于洋芋的菜谱请参考 美食天下网站!~
个人推荐奶香洋芋泥,洋芋炖牛肉,罗宋汤,老奶洋芋和洋芋鸡腿哦!~
你按照自己喜好挑看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