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贝多芬创作的第二首曲子灵感来自于哪里?

思考贝多芬创作的第二首曲子灵感来自于哪里?,第1张

贝多芬通过第三交响曲扩充和重新定义了古典风格的交响曲,也是他全新创作时期的开始,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创作都集中在这个时候:从第三到第八号交响曲、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和两首最后钢琴协奏曲、“拉祖莫夫斯基”和“竖琴”弦乐四重奏、六首钢琴奏鸣曲,当然还有一系列的室内乐和艺术歌曲。

  很多人过去被不严谨和专业的教科书误导,以为贝多芬在此时已经走进了浪漫主义。但这实际上是不对的,贝多芬由始至终是一位“古典”作曲家,称他“一只脚在古典一只脚在浪漫”的人或许会申辩,贝多芬是浪漫音乐语汇的先驱,这句话其实也不完全正确。贝多芬其实在主观上没有“创造新语汇”的想法,尤其是在他的听力已经逐渐丧失、并在他的晚期创作前彻底失聪的情况下。他的灵感来源,实际上是回顾过去的音乐语汇过程中所产生的:莫扎特、海顿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浪漫音乐语汇的种子实际上也埋藏在他们的音乐中,最直观的例子莫过于“狂飙突进时期”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我曾经专门撰文提过,详见《“狂飙突进”运动》。

  至于贝多芬和巴赫之间的关系,“星说维也纳”专栏的读者一定记得斯维登男爵这个名字。巴赫音乐的复兴并不始于门德尔松,而是斯维登男爵,后者在柏林担任帝国公使期间认识了巴赫的儿子CPE巴赫,在他那里了解到巴赫的音乐并把它们带回维也纳。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曾经接触过巴赫的音乐,莫扎特的《魔笛》中就有非常出色的对位,巴赫的音乐虽然对贝多芬的影响及其有限,但是多少还是有一些。

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多采用扩充的奏鸣曲形式,他的创作构思宽广、宏伟,思想深邃,形象对比鲜明,丰富多样,在曲式的处理上都达到了作品整体上的高度统一,在创作之中把原交响曲中的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改为谐谑曲,把歌剧中对人世间矛盾冲突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戏剧性表现手法运用到交响曲中,在第九交响曲中甚至加入了合唱,扩大了交响曲的表现能力与氛围。另外,在交响曲的创作中,贝多芬在配器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确立单簧管在乐队中的地位,在第九交响曲中使用四支长号等等,形成了一个新颖的风格,开始了一个新的领域,用这种创新的音乐形式充分表达了他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思潮,将欧洲古典乐派的音乐发展到了最高峰,开创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之先河。

1、罗伯特·舒曼: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bai》、《C大调幻想曲》、《童年情景》等。

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舒曼狂喜的、热情的精力增加了他音乐的个人特征。他关注高于他内在自我和灵感的源泉,无论是霍夫曼还是克拉拉。

2、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

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

3、舒伯特:代表作:《未完成交响曲》;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

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

4、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代表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5、弗朗茨·李斯特:

代表作《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部《旅行岁月》钢琴曲集、改编自莫扎特的《唐璜的回忆》、《诺玛的回忆》及《恶魔罗伯特的回忆》等等。

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与他的创新

——个人拙文,仅以此纪念贝多芬逝世一百八十周年

一百八十年前的今天,一位伟大的开拓者,永远地放下了他那要扼住命运咽喉的手。一百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这位开拓者,其意义,不只是缅怀一位曾在人类历史上做出了极大贡献的伟人。贝多芬,在艺术上的传统与创新中所作的选择,即使在今天,仍具有宝贵的价值,思考他的这些选择,对现在的艺术创作,也能带来很多启示。

我们还记得,在贝多芬的葬礼上,走在送葬队伍最前面的那位年轻人——舒伯特。他的创作年代基本被贝多芬的创作年代所包含。因为年轻人的羞涩,这两人从未见过面。有人说,这两个从未谋面的同代人,却分属了两个时期——古典时期与浪漫时期。

我们也注意到这么一个事实——比之更加“职业”的海顿与莫扎特,在贝多芬身上,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一个音乐家所具有的多方面的素养。别忘了他著名的第九交响曲末乐章人声所唱歌词《欢乐颂》,正是他所喜爱的席勒的诗歌。从这一点上讲,贝多芬倒更接近于浪漫主义音乐家。

我们不会忘记,是他第一次在交响曲中使用更为活泼的谐谑曲代替了优雅的小步舞曲;是他第一个打破了交响曲必须有且只有四个乐章的惯例;是他第一次谱写了标题音乐;是他第一次在交响曲中引入了人声。凡此种种,贝多芬的确是个浪漫主义音乐家。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将贝多芬的这些创新与时下某些“创新”区分开。以时下那些“创新”的标准来看,贝多芬简直是个顽固的保守主义者。他坚持使用传统的乐曲构架与曲式,从没有企图将自由的乐思从这些格式中解放。难道,贝多芬的创作果真是不愿脱去枷锁的舞蹈?当然不是!有的时候,艺术上的自由,恰恰是要依靠形式上的不自由来完成的。贝多芬的创新中,我们找不到哪怕是一丝一毫的为创新而创新的迹象。他的一切创新,都是顺势而出,基于艺术表达的需要。这岂是时下一些自觉不自觉的哗众取宠式的“创新”可比?重新认识贝多芬的创新,对于我们这个充斥着不负责任的“创新”的时代,实在是太重要了!

有人说,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通向浪漫主义的桥梁。贝多芬之于音乐,正如但丁之于文学。贝多芬是旧时代最后一位音乐家,是新时代第一位音乐家。他也让我想到了这样一位人物——《纽伦堡的名歌手》中的萨赫斯——一位“既保守了传统中美好的部分,又创造了新艺术的美”的真正改革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322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