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谊舞伴来帮忙,交谊舞曲和交谊舞视频教程免费下载的网址?请告诉我吧

交谊舞伴来帮忙,交谊舞曲和交谊舞视频教程免费下载的网址?请告诉我吧,第1张

《学跳“国际标准交谊舞”》(Ballroom Dancing) WMV

http://libverycdcom/2004/11/27/0000027986html

体育舞蹈历史

国际标准交谊舞,又称“体育舞蹈”,原名称做“社交舞”,英文为“Ballroom Dancing”,为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法国革命后,Ballroom Dancing流传民间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将该舞蹈散播到全球各地,并形成一股跳舞热潮,至今不衰。

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交舞”从“社交”发展为“竞技”,将单一的舞种发展为摩登舞、拉丁舞两大系列的十个舞种,并在1904年成立了"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这个组织将当时欧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整理成统一标准,制定了有关舞蹈理论、技巧、音乐、服装等竞技的标准,公布为“国际标准交谊舞舞厅舞”,为世界各国所遵循,英国的黑池甚至成了“国际标准舞”的圣地。

目前,世界各国将国际标准舞易名为“体育舞蹈”,欲将舞蹈运动纳入体育运动项目。拥有74个会员国的“国际舞蹈运动总会”(International Dance Sport Federation)于1997年9月4日正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员,2000年成为悉尼奥运会表演项目,2008年将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体育舞蹈种类

体育舞蹈中的拉丁舞包括:桑巴,伦巴,斗牛,恰恰,牛仔。这五个舞种无论在社交场合还是在体育舞蹈比赛中都广为流传。一般是两个人一起跳,一个男士和一个女士。持握姿势各有不同,有时亲密相拥,有时舞伴相互单手相握。这些舞中的姿势都已经标准化和分类成各种不同的级别以便于教学,有国际上统一的用语,技术,节奏,拍子。但是也不尽然,这些舞都有各种不同的起源。

罗马语系(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起源于古老的拉丁语,遍及大多数美洲地区,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有三种舞来自这个地方,一个来自西班牙或法国,另一个来自美国,促成了现在这套国际标准舞---拉丁舞。提及拉丁舞这个术语,这里是拉丁和美洲的缩写,而不是指地理上的拉美地区。来自拉美地区的这三种舞是由本土,欧洲和黑人舞蹈熔合而成的。在初期,欧洲的征服者们从西非的各地进口黑人到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原因是他们很难劝服本土的人为他们而工作。这些黑人如此之多,以至于到了1553年时,数量已超过了墨西哥的欧洲人,总督命令西班牙的查尔斯禁止黑人的进一步流入。舞蹈在所有的三种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欧洲人,黑人和本土人在1569年,墨西哥的总督下令埋葬阿乏台克人的日历,因为黑人主要的娱乐已经变成舞蹈,并在那里流行起来。接着,总督颁布法令,跳舞只能在星期天和节日的下午2:00到6:00钟。

到了17世纪至18世纪,三种文化的逐渐融合导致了一种新的文化产生克立奥耳语 。由于欧洲舞蹈传入拉丁美洲,他们逐渐接受了这种文化。在古巴,随着切分音节奏的流行,对面舞变成了哈巴聂拉舞(一种类似于探戈的舞蹈)。后来,随着与酒吧音乐节奏的融合,切分音变得越来越强变成了 “son”的缩写。1795年这种节奏就已在巴西使用,其中有一首歌(情歌)在19世纪之际之时在欧洲变得很流行。复杂的切分音节奏,现在已经成为所有拉丁舞的特征。

----1924年,英国伦敦,由英国发起欧美舞蹈阶人士,在广泛研究传统宫廷舞,交谊舞及拉美国家的各式士风舞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规范和美化加工,于1925年正式颁布了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四种舞的步伐,总称摩登舞。并将此种舞蹈首先在西欧推广并进行了比赛,继而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欢迎和喜爱。

----1950年,英国“黑池”,由英国ICBD(世界舞蹈组织)主办了首届世界性的大赛“BLACKPOOL DANCE FESTIVAL 1950”(“黑池舞蹈节”),并把规范后的舞蹈命名为国际标准交谊舞,以后每年的五月底,在英国的“黑池”举办一届世界性的大赛。随着此种舞蹈在世界的不断推广,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摩登舞中又增加了维也纳华尔兹。

----1960年,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的民间舞经过了规范加工后又增加了拉丁舞的比赛,拉丁舞也有五种舞:伦巴、恰恰恰、桑巴、牛仔、斗牛。摩登舞和拉丁舞风格迥异。

----摩登舞除了探戈外,都源于欧洲大陆,它的音乐时而激情昂扬,时而缠绵性感,动作细腻严谨,穿着十分讲究,体现欧洲国家男士的绅士风度和女士们的妩媚。男士需身着燕尾服,白领结;女士则以飘逸,艳丽长裙表现出她们的华贵、美丽、高雅、闺秀之美态。

----拉丁舞除斗牛舞外,都源于美洲各国,它的音乐热情洋溢,奔放特具节奏感。以淋漓尽致的脚法律动的引导,自由流畅,展现女性优美线条,动人入情,气氛迷人,生动活泼,热情奔放,充分表达了青春欢乐的气息,男士展现骠悍钢强,气势轩昂,威武雄壮的个性美。

美丽的生命力——国际标准舞

国际标准舞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社交艺术,甚至可以说是每一个人的原始本能,它把人类原始动作加以组织,经过整理与设计,和着音乐节拍延伸而为优美的舞蹈动作,它无国界、无贫富之分,一种国际性的社交礼仪,叫做——国际标准舞。

想把舞跳好,有许多基本因素必须掌握,从基本的身心合一,肢体的开展传送,基本舞步的规格,音乐节拍的正确,音乐意境的诠释与舞伴协调互动的技巧,感情的投入传达,到编舞创作的意境等每一个部门。

精湛完美的妙趣,纵使钻研一辈子也探索不尽,由于篇幅所限,在此文仅将自己在教授标准舞,所遇到一些经验与感想简单提出与各前辈、同好切磋,并请指教。

如何跳好国际标准舞呢?国际标准舞是人类灵魂的生命力,情感极致的表达,想要学好国际标准舞,必须注重「四气」、「四道」及三部曲。

什么是四气?

一、义气(有情有义)Feeling from power inside。

二、和气(身心合一)

三、正气(内有闷气外有闲气结果断气,内有正气外有闲气邪不胜正结果神气)《古人文天祥名言》。

什么是四道?

天知道了得五分,悟到了得二十分,要做得到得七十五分(学习一百堂课),自己练习一万个小时才得一分。如果你可以做到以上三点将可得"道"一百分。

什么是三部曲呢?

一、初学者之正确概念:

许多学舞的新朋友,来教室上课时,总很在意脚步如何走、花步怎样才跳的多,而无兴趣理解跳舞的基本原则。因为跳舞并不是制式体操,跳舞是藉舞步表达内心情感的心灵语言。

舞者应在以心为本的基础上,去学习怎样将自己心情,利用舞蹈的律动,表达自己与舞伴间共鸣,而非一开始,便斤斤计较于脚该如何移,这步跳完接哪步的钻进牛角尖中。

有了这个概念,学舞才有希望跳好,否则再练还是离不开低头看脚,划地自限的框框,永远也无法进步,外国说台湾人跳舞「约翰走路」便是指这个。

二、中级者的正确舞步:

突破了初学的障碍,懂得自我情感表现的技巧,但标准舞,毕竟不是即兴创作,每个舞种、舞步中,都有基本规格。这些规矩,即使在舞者传达自我时,也不能离谱,否则势必予人不伦不类的印象。

中级班的同学,在学花步时,时常为求多、求快,而不愿跳清步法节奏,这样即使花步学再多,但由于多而不正,终究难上台面在大庭广众前有所表现。

三、高级班的情感投入:

许多高级班与比赛选手,学舞时,常有「有形无心」的现象,由于一味着重表现高超技艺,华丽编舞构想,使得舞中基本动人的真情、真意在不知不觉中丢弃。

道行高深的前辈、专家,看未用真情演出的舞蹈,就像看机械体操,一点也感动不起来。喜欢比赛的选手与高级班的学生,想在裁判群中广获好评,尤其该注意此点。以上便是我对学习国际标准舞的各位学友所感发的意见。

舞蹈是引领人们生活在真、善、美快乐境界中的一门学问,它既是娱乐,也是运动,更是哲学。我们学舞者,十分有幸,能透过它得到比一般人更多的生命乐趣。希望我们台湾的舞蹈水准,能在一代代年轻后进的参与下,一步步跻身到国际颠峰,也希望全国的标准舞教学者,携手努力,使我们的舞蹈水准,不断提升,代代进步。(全文完)

体育舞蹈舞姿

拉丁舞基本站立姿态

双脚并立,身体尽量伸直,使头、肩、胯三点成一线,两眼平视,脖子拉直,下颚稍微内收,使人可以从后看到后颈较直。挺胸使两肩胛骨向后向内关闭,两肩下沉同时将身体的中段(胸腰部分)向上拨起,使身体的中段和两肩有个互相顶压的力。臀部稍向内收,小腹向上拉,但不可过分使身体变形,感觉上身躯干是直的。两条大腿要稍内收,双膝要绷直,不可弯曲,大腿和小腿的肌肉要收紧,感觉是向反方向拉紧。

预备步站立姿态:左脚在前,脚尖向前方,身体重心在左脚,身体尽量伸直,使头、肩、胯三点成一线。右脚在后打开,膝盖绷直,大拇指内侧点地,脚跟向内侧下压,不要翘起来,脚面绷直。右胯向后斜45°打开,使身体从上身到右脚尖形成一条很长的直线,可以在舞蹈中表现出很漂亮的形态和体型。

摩登舞持握姿势

男伴双脚并拢,全足着地,双膝放松,要感觉自己很高,尽量把身体拉高到极限,还要感觉自己身体很宽,双臂平抬,双手肘尖与心窝成为一条直线,左小臂向斜前上方上举与左上臂成略大于90°,右小臂向斜前下方平伸。

女伴同样要把身体拉高,双手肘尖成为一条直线,轻轻搭在男伴的手臂上,女伴要感觉到身体成二条弧线,一条是由胸腰到头部向后仰的弧线,另一条是由胸腰到头部向左倾的弧线。

四个接触点:

1、男伴左手轻握女伴的右手,男伴的左手拇指与中指稍用力,女 伴用中指稍用力。

2、男女双方身体的垂直中心线与身体右边线之间的垂直中间线的腰部部分相重叠接触。

3、男伴右手掌轻托女伴的左肩胛骨下,手掌平伸。

4、女伴左手虎口张开,放在男伴右上臂三角肌下部,拇指在内侧,其他四指在外侧,腕部和小臂放平,不得突起。

  借国庆60周年的吉祥之风,2009年成了中国舞蹈的比赛年――院校的第九届“桃李杯”舞蹈大赛、CCTV的第五届舞蹈大赛、文化部的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中国舞协的第七届“荷花奖”舞蹈评奖,这四大国家级比赛自8月下旬以来接踵而至,热闹非常,不仅集中检阅了中国舞蹈近两年来的辉煌成就,而且也让沈阳、北京、武汉、上海这四个主办城市的现场观众,乃至遍及全国各地的电视观众领略了舞蹈中闪烁的生命之光。

艺术比赛的意义与功能

首先要阐明的是,尽管我们一方面在理念上都会同意艺术不同于体育,真正有创意的艺术大多不是为参赛而创作的,许多成熟的艺术家也往往是不去或很少参赛的;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艺术比赛在特殊情况下,每每能够成为佳作的催化剂,特别是对于新人的一夜成名、对于新作的万众瞩目,更具有风驰电掣般的推广神功;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当市场经济在企业中逐步站稳脚跟,但大部分舞蹈院团却因找不到各自的市场定位与份额,必须承受朝不保夕的压力之时,如果文件下达的比赛通知,如果不是各级政府的推动,如果没有人力物力财力的基本保证,我们舞蹈家们从事创作的理想很可能束之高阁只能是一枕黄粱!

与“桃李杯”重在推举在校学生、“全国比赛”重在鼓励推陈出新、“荷花奖”注重业内的评价与鼓励不同,CCTV舞蹈大赛既要代表国家形象,注重艺术导向,又要面对社会各界、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尽力多推“好看”的舞蹈节目,应是其根本的目标。

本届CCTV舞蹈大赛的内容包括了作品表演、即兴表演和技术技巧展示这三个环节,其中数作品表演的分数最高,满分为97分;而即兴与技术技巧则分别为05分和25分。大赛按照“群文、少儿、国标、街舞、民族民间、古典、芭蕾、当代、群舞”这九个舞种排序,一连10个晚上,每晚3个多小时地现场直播了100多个参赛作品,它们精选自1,000多个舞蹈,而表演者则多达10,000多人,因此,每晚的比赛中,都会有几个足以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心醉神迷、拍案叫绝的佳作出现。

笔者先后参加了CCTV大赛“综合类”(即以往所说的“专业类”)和全国舞蹈比赛“单双三”的评委工作,因而有机会近距离、高密度地观看了两者的初复赛和决赛,这里仅点评本届CCTV大赛“综合类”的获奖节目,并与诸位分享我的所思所想,供有心人考量。

点评五个一等奖作品

我认为,作为“表演”的舞蹈,观众在“眼缘”上对舞者的瞬间接受,甚至一见钟情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以跳人情人性为主的民间舞者而言,其作品的成败往往取决于舞者是否能一出场就把观众的心深深地吸引住。舞者的“条件、能力、技术、形象”,乃至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舞者的激情万丈无疑首当其冲,但恰到好处则是偷心成功的诀窍。

本届大赛获得“民族民间舞”表演一等奖、由新疆军区歌舞团米克拉姆和铁力曼编导,曾获第三届CCTV舞蹈大赛一等奖的青年演员玉米提表演的男子独舞《盘子舞》,足以说明这一点。他一登场,便用其火样激情的肢体、英气逼人的眼神、舞动盘子的各式民间技艺,更有那一连12个低空跪转接落地的高难技巧,把一位维族青年的形象塑造得阳光灿烂、人见人爱。而他在即兴表演后的自述中对舞蹈、对舞台的那种虔诚痴迷,则再次印证了维吾尔这个民族能歌善舞的自然天成。

作为“专业”的舞蹈,舞者在“技术”上的炉火纯青,甚至登峰造极,尤其是在“跳、转、翻”技术上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别出心裁,推陈出新,往往能让作品直奔“艺术”的高潮而去,当即令全场观众欢呼雀跃的灵丹妙药。这种在身体技能上的超越自我、超越他人、超越记录,无疑同奥运会上那些令人心跳过速的记录刷新一样,是对人性中那种永求进取精神的纵情讴歌,并且需要特殊的运动天赋与长年的艰苦训练,才能得到完美的呈现。

本届大赛获得“古典舞”表演一等奖、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教师胡岩编导、该院古典舞系三年级在校学生孙科表演的男子独舞《逼上梁山》,就是最好的例证:其横空出世、乱世英雄般的多种跳跃,尤其是那个“云门大卷”于高空打造出的瞬间定格,可谓前所未见、美不堪言的弹跳奇观,不仅使传统的跳跃技术锦上添花,更将林冲这位古代英雄的形象塑造得高大威猛之同时,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

舞蹈在题材的选择上是否能与时俱进,特别是能否对当代的重大事件做出及时的反应与独特的表现,每每是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这里,既要有编导的敏锐发现与独特构想,又要有舞者的技艺精湛与舞台魅力,两者缺一不可。

本届大赛获得“当代舞”表演一等奖、由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肖向荣编导、总政歌舞团青年舞者覃江巍表演的男子独舞《生死不离》,便是众多表现汶川大地震题材中的佼佼者:编导深受我军将士在地震中舍生忘死、搜救百姓英雄事迹的感动,通过一系列“跳、转、翻”高难技巧的变奏与发展、拼命刨挖砖石瓦砾的姿势,特别是最后从倒塌建筑的缝隙中喷射出来的那道生命之光,浓墨重彩且感人至深地凸显出子弟兵在和平年代中对老百姓一如既往的骨肉亲情。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老百姓的子弟兵,更是我们建国60年来和平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有目共睹的是,在历年来的各类舞蹈比赛中,部队舞蹈从来都是最强的阵容和最大的看点。在本届CCTV舞蹈大赛上也是如此:三个“群舞”类的金奖均由部队独揽怀中――由张继刚、徐惠东、崔恩全编导、解放军艺术学院在校学生表演的《红蓝军》,以100分的惟一满分高居榜首,现场激起的热浪可想而知,随后则是总政歌舞团的《跨越》和海政文工团的《刀锋》!但必须看到,部队院团通常有充足而稳定的条件保障,更有集体作战、团结奉献打造精品的强大意志,从而其群舞作品有着严谨的规范与气势磅礴。

作为“西方文明的结晶”,芭蕾500年来,已成为最具国际性的舞种而通行于世界各地,其中包括中国。而在引进它为国人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完整地掌握它在不同流派中的技术要领,更要透彻地了解它在不同时期中的美学追求。比如自19世纪中后期开始风靡世界的俄罗斯芭蕾流派,由于注意到意大利流派炫耀高难技术能让观众立即兴奋起来的现场效果,逐步形成了“技术就是艺术”的美学精神,并尝试发展出一套用炫技迅速推动情节进入高潮的手法,其中包括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剧目的技术难度,并且加大流传到俄罗斯的法兰西剧目的技术含量,最典型的做法是按照ABA的模式处理所有的双人舞,并在B段中无一例外地让男女舞者轮番炫技,由此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在本届CCTV舞蹈大赛中,“芭蕾”表演的一等奖由辽宁芭蕾舞团的青年女舞者刘茜获得,她表演的双人舞选自1856年首演于巴黎、1880年改良于圣彼得堡的法国浪漫芭蕾舞剧《海盗》,男舞伴则是上届CCTV芭蕾一等奖的获得者郑宇,因此他这次是陪跳,不参加比赛。刘茜在比赛现场和颁奖晚会这两个场合中都有稳定和出色的表现:在将舞蹈的气息和音乐的韵律从躯干内发出,经由腿脚和手臂,最终从脚尖与指尖释放到地下与空中的同时,她确保了自己的每个动作和舞句达到了“轻、高、快、稳”的审美标准,由此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这足以说明她在辽芭的舞蹈学校里,接受了科学、严谨、系统、全面的训练,并且培养出了稳定的心理素质。

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地处沈阳的辽宁芭团此番已是CCTV芭蕾比赛的四连冠得主,前三届的获奖选手分别是条件、能力、技术、形象、戏份样样俱全,在有“芭蕾的奥林匹克”之美誉的“瓦尔纳国际芭蕾比赛”上获得大奖的吕萌,被国际芭蕾界誉为“空中飞人”的焦阳,以及同样在瓦尔纳比赛上获得金奖的郑宇――辽芭男舞者的整体实力以及因此在国内外享有的盛誉,由此可以想见!让人拍手称快,更充满期待的是,继以上三位优秀男舞者连续在CCTV夺魁之后,初出茅庐的刘茜或许能为辽芭的女舞者们揭开一部崭新而辉煌的巾帼英雄谱

中国芭蕾,理应急起直追!

芭蕾最初登陆中国,是在1920年代的上海,而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则是开始于1954年创办的北京舞蹈学校(1978年升格为北京舞蹈学院)。“改革开放”30年来,芭蕾在中国不仅日益受到各界百姓的喜爱,而且成为在国际舞坛上为中国争光最多的舞种。但在历届CCTV的舞蹈大赛上,芭蕾无论是在参赛数量上,还是在创作质量上,都显得异常贫弱,本届大赛的状况则更加惨淡:

首先是上海、天津和广州这三大芭团,苏州、北京当代和深圳青年这三个新生芭团,以及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芭蕾专业、上海舞蹈学院的芭蕾系、同济大学**学院的芭蕾专业、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的芭蕾系等芭蕾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大面积缺席,使得参赛的节目过于稀少。其中的原因五花八门,有的芭团正在忙于排演新的剧目,无暇准备参赛;有的芭团****认为,只要能在国际上拿奖就够了,至于CCTV这种国内的比赛,要么可以忽略不计,要么可让新人练手。

不过,放弃CCTV舞蹈大赛,或者不给这个大赛以足够的重视,等于是不把数以亿计的国内观众放在眼里,实为最大的愚蠢和错误!事实上,无论在国外获奖再多,而在国内没有人气,没有市场,就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归根结底,我们的市场份额主要还是在国内。

其次是入围本届舞蹈大赛决赛的六个芭蕾节目中,除了辽宁芭团的群舞《茉莉花》是新的创作之外,其他的五个双人舞都选自19世纪中期的西方经典芭蕾舞剧,其中的两个剧目――首演于1856年法国的浪漫芭蕾舞剧《海盗》和首演于1869年俄罗斯的古典芭蕾舞剧《唐・吉诃德》,还是被重复使用的。中国芭蕾的生命力之贫弱,由此可见一斑。由于《茉莉花》参加的是群舞比赛,所以由辽宁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和北京舞蹈学院芭蕾系分别选送的五个双人舞均是榜上有名,分获金、银、铜三个级别的奖项,可谓皆大欢喜,但由此反映出的以上问题如不得到有效的解决,中国芭蕾的未来发展不得不令人担忧!

同这种态度冷漠与节目重复截然相反,“综合类”或“专业类”中,其它四个舞种的参赛热情可谓空前高涨,参赛的数量,尤其是“单、双、三”这些小型舞蹈的数量可谓多得惊人,更有许多个人或志同道合的舞者组合踊跃参加。而到目前为止,尚无任何专业院校或院团作为支撑、属于“非专业”或“半专业”的“群文、少儿、国标、街舞”这四大类舞蹈工作者的参赛热情,则可用“如火如荼”来形容!看来,在技术难度上属于“高精尖”,在审美情趣上属于“象牙塔”的中国芭蕾,应该急起直追了。

在推敲打磨本文的过程中,恰巧在国家大剧院的歌剧院,一连三晚观看了美国芭蕾舞剧院从古典、现代到当代这三大时期、风格迥异的精彩演出,而当时随着全场观众纵情欢呼甚至高声呐喊的激情,至今依然在我的心中荡漾……

我认为,这种堪称“世界一流”的品质,首先是从对舞蹈的万丈激情开始的,然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身心并举、无怨无悔的付出,最后才换来了外国观众这种情不自禁、不约而同的赞美。与此同时,他们在演出节目选择上的审时度势和与时俱进,则确保了整个舞团充盈着旺盛的生命活力――在一连四场演出的古典芭蕾舞剧经典《堂・吉诃德》之前,他们还连续两场推出了一台《当代芭蕾集锦》,其四个节目中,只有一个是美国编导大师杰罗姆・罗宾斯1976年为“20世纪最伟大的芭蕾舞者”、来自俄罗斯的米哈伊・巴里什尼科夫和娜塔丽娅・马卡洛娃度身打造的经典双人舞《舞海掠影》,而其它的三个作品是分别邀请俄、英、法三位当代芭蕾编导家为该团舞者们量身定制的,首演时间则是来京演出前的一个多月,由此可见,与时俱进对于他们而言,不是空头 口号 ,而是生存之道!

三点遗憾,有待改进

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已经结束,它给舞蹈界提供的机会弥足珍贵,需要郑重其事地给予感谢;与此同时,它给广大电视观众带来的快乐更是无边无际的,许多观众至今还对其中的不少作品津津乐道。不过,金无赤足,乃为常理,好评如潮之余,本届大赛也留下了三点遗憾,有待日后改进:

其一,由于比赛的章程中没有限制满分,因而,由解放军艺术学院选送的男子群舞《红蓝军》,获得了10场比赛的惟一满分,引起了业内外观众的不满与批评;

其二,本届大赛取消了上几届备受观众喜爱的“知识问答”环节,结果非常可惜地断送了本来已在年轻舞者中形成的读书和学习之风;

其三,四大国家级比赛的间隔过于频密,造成了参赛编导、选手及其作品的重复率高,真正经过深思熟虑、精心打磨,技艺俱佳、神形兼备,具有原创精神的作品缺席,编导和选手的身心透支,业内外观众的审美疲劳等等问题。

提出这些有目共睹的问题,意在敦促我们的主办单位之间,今后需要更多地彼此沟通与相互协调,以便让每个大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与影响。

欧建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责任编辑:唐宏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490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