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第1张

  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注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现重点,重主观,轻客观,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作家喜欢将自己的理解创作人物置身于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像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有浓厚异国情调,喜欢运用对比夸张艺术手法,人物形象具有超凡性。

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雪莱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到了傍晚,暴风雨夹带着冰雹雷电倾盆而下,荡涤着大地,震撼着人间。大自然威武雄壮的交响乐,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他奋笔疾书,谱写了不朽的抒情短诗《西风颂》。这是1819年的事情。

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捣毁机器和罢工事件接连不断。1819年8月,曼彻斯特八万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反动当局竟出动军队野蛮镇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卢大屠杀事件。雪莱满怀悲愤,写下了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出严正抗议。法国自拿破仑帝制崩溃、波旁王朝复辟以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广大人民正酝酿着反对封建复辟势力的革命斗争。拿破仑帝国的解体也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1819年1月,终于响起了武装起义的枪声。就在武装起义的前夕,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为西班牙革命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在意大利和希腊,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雪莱的《西风颂》发表不久,这两个国家也先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面对着欧洲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形势,雪莱为之鼓舞,为之振奋,诗人胸中沸腾着炽热的革命激情。这时,在一场暴风骤雨的自然景象的触发下,这种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立刻冲出胸膛,一泻千里,化作激昂慷慨的歌唱:

你怒吼咆哮的雄浑交响乐中,

将有树林和我的深沉的歌唱,

我们将唱出秋声,婉转而忧愁。

精灵呀,让我变成你,猛烈、刚强!

把我僵死的思想驱散在宇宙,

像一片片的枯叶,以鼓舞新生;

请听从我这个诗篇中的符咒,

把我的话传给全世界的人,

犹如从不灭的炉中吹出火花!

雪莱在歌唱西风。他歌唱西风以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扫除破败的残叶,无情地把那“黑的、惨红的、铅灰的,或者蜡黄,患瘟疫而死掉的一大群”垃圾扫除干净;他歌唱西风“在动乱的太空中掀起激流”,搅动着“浓云密雾”,呼唤着“电火、冰雹和黑的雨水”,“为这将逝的残年唱起挽歌”;他歌唱西风唤醒沉睡的浩翰大海,波涛汹涌,把一丛丛躲藏在海底深处的海树海花,吓得惊恐色变,“瑟瑟地发抖,纷纷凋谢”。雪莱歌唱西风,同时也在歌唱席卷整个欧洲的革命风暴。他歌唱革命运动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横扫旧世界一切黑暗反动势力。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一顶顶皇冠随风落地,一群群妖魔鬼怪望风逃遁,这正是当时欧洲革命形势的生动写照。

雪莱在歌唱西风。他歌唱西风“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他歌唱西风不仅扫除了残枝败叶,而且“送飞翔的种籽到它们的冬床”。待到来年春天,西风的妹妹——东风驾临大地,就会“蓓蕾儿吐馨”,“漫山遍野铺上了姹紫嫣红”,出现一个春光明媚的新世界。雪莱歌唱西风,同时也在歌唱革命。他和那些资产阶级凡夫俗子不同,他没有把革命简单地看作消极的破坏力量。他看到了革命一方面在扫除腐朽,无情地摧毁旧世界,另一方面又在“鼓舞新生”,积极地在创建着美好的新世界。尽管雪莱对新世界的理解还比较空泛,还不可能突破空想社会主义的水平。

雪莱在歌唱西风。但他不是冷眼旁观的歌者,他强烈地热爱西风,向往西风,他以西风自喻,西风是他的灵魂,他的肉体,诗人和西风合而为一:

如果我是任你吹的落叶一片;

如果我是随着你飞翔的云块;

如果是波浪,在你威力下急湍,

享受你神力的推动,自由自在,

几乎与你一样,啊,你难制的力!

再不然,如果能回返童年时代,

常陪伴着你在太空任意飘飞,

以为要比你更神速也非幻想;

那我就不致处此窘迫的境地,

向你苦苦求告:啊,快使我高扬,

像一片树叶、一朵云、一阵浪涛!

我碰上人生的荆棘,鲜血直淌!

时光的重负困住我,把我压倒,

我太像你了:难驯、迅速而骄傲。

这是雪莱在歌唱西风,同时在激励和鞭策自己。雪莱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一个勇敢的革命战士,他以诗歌作武器,积极投身革命运动,经受过失败和挫折,但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精神。他早年就赴爱尔兰参加民族解放斗争,回到英国后继续抨击暴政,鼓吹革命,同情和支持工人运动。因而受到资产阶级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愤然离开自己的祖国。在旅居意大利期间,他与意大利“烧炭党”人和希腊革命志士来往密切,同情和支持他们的革命活动。在《西风颂》里,熔铸着雪莱坎坷的人生道路,倾注着雪莱对反动统治者的满腔愤恨,洋溢着雪莱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表达了雪莱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

《西风颂》是秋天的歌,是时代的声音。19世纪初叶,科学社会主义还没有诞生,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还处在自发阶段,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反动势力还很强大,“神圣同盟”的魔影正在到处游荡着。大地还没有苏醒,寒冬还在后头。所以,《西风颂》不免带有“婉转而忧愁”的调子。但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雪莱对革命前途和人类命运始终保持着乐观主义的坚定信念,他坚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光明必定代替黑暗。从总的倾向来看,《西风颂》的旋律又是“猛烈、刚强”的。诗人以“天才的预言家”的姿态向全世界大声宣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是欧洲诗歌史上的艺术珍品。全诗共五节,由五首十四行诗组成。从形式上看,五个小节格律完整,可以独立成篇。从内容来看,它们又熔为一体,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第一节描写西风扫除林中残叶,吹送生命的种籽。第二节描写西风搅动天上的浓云密雾,呼唤着暴雨雷电的到来。第三节描写西风掀起大海的汹涌波涛,摧毁海底花树。三节诗三个意境,诗人幻想的翅膀飞翔在树林、天空和大海之间,飞翔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形象鲜明,想象丰富,但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歌唱西风扫除腐朽、鼓舞新生的强大威力。从第四节开始,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描写西风的气势转向直抒诗人的胸臆,抒发诗人对西风的热爱和向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而中心思想仍然是歌唱西风。因此,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题集中,是《西风颂》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

其次,《西风颂》采用的是象征手法,整首诗从头至尾环绕着秋天的西风作文章,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没有脱离这个特定的描写对象,没有使用过一句政治术语和革命口号。然而读了这首短诗以后,我们却深深感受到,雪莱在歌唱西风,又不完全是歌唱西风,诗人实质上是通过歌唱西风来歌唱革命。诗中的西风、残叶、种籽、流云、暴雨雷电、大海波涛、海底花树等等,都不过是象征性的东西,它们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大自然风云激荡的动人景色,乃是人间蓬勃发展的革命斗争的象征性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风颂》不是风景诗,而是政治抒情诗,它虽然没有一句直接描写革命,但整首诗都是在反映革命。尤其是结尾脍炙人口的诗句,既概括了自然现象,也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指出了革命斗争经过艰难曲折走向胜利的光明前景,寓意深远,余味无穷,一百多年来成了人们广泛传诵的名言警句。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早在17世纪它已经进行了所谓的“光荣革命”。但是这场革命非常不彻底。革命以后,看起来它带上了一些资产阶级的装饰物,但是整个3000万人口的英国,只有100万人有选举权,这100万人都是所谓有身份的老的贵族、新的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的权力掌握在4000人的手里,这4000人支配英国。这种状况,不是按照资产阶级革命理想所应该实现的政治局面,而他们还是喜欢强调英国是一个实现了资本主义的国家,非常忌讳别人戳破英国社会的种种脓疮。英国绅士的双手沾着殖民地人民的血,但他们都要带上一副白手套,喜欢谈论所谓的genileman的风度。所以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有教养的国家,但实际上有很多虚伪的东西。

法国大革命势必对英国有很大的冲击。首先感到了这种冲击的是一些生性敏感的诗人。他们也曾有过拥护和支持法国大革命的表示,但当这场革命深入发展,特别是雅各宾党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转了向,觉得革命太恐怖了。革命后所实现的工业化社会,对于人的感情是一个巨大的破坏,所以他们隐遁山林,倘祥湖畔,远离城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所谓的湖畔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华兹华斯可以说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开拓者。他对英国的诗歌,特别是英国诗歌的语言有重大的贡献,各位可以在我们的图书馆找到华兹华斯的抒情诗选集,他和柯尔律治合写的序,可以看作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华兹华斯和其他湖畔派诗人诗作的最大特点,是歌唱自然,崇拜自然神。各位知道在西方文学中对自然的领悟是一个弱项,特别是和中国的诗歌传统相比较。在华兹华斯之前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只有很少描写自然的优秀之作。我们看“荷马史诗”,看欧洲中古时代的作品,其中很少有对自然的卓越描写,这和中国的情况很不同。中国从上古时代的《诗经》、《楚辞》始,到魏晋南北朝、唐宋,我们的山水诗、田园诗非常地成熟。西方在那个时候和我们比是相形见绌。造成这种情况的,是很深的文化和民族性格方面的因素,我们现在不讨论这个问题。在华兹华斯之前只有卢梭在他的《漫步遐想录》中有一些关于人和天地之间合一的圆满的幸福感受的描写。那是很独到的。在此之外,如果还想找到很多就比较困难。到了华兹华斯等人登上诗坛,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了很多对于自然界的非常独特而优美的艺术描绘。比如说,华兹华斯有一首《致杜鹃》的诗,全诗并没有描写杜鹃的形体,而是描写它飘忽的声音和这种飘忽的声音给人带来的心灵的震荡。但是,即使对华兹华斯来讲,他的诗也常常让人感觉到天人之间还是有某种距离,还没有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而中国的很多田园诗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了无痕迹的地步。

湖畔派诗人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应是逃遁。这种逃遁并不就是落后、倒退。因为各位知道,工业化的资产阶级革命确实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今天看得越发清楚了。所以对当时的逃遁派,不能笼统地否定。在他们的诗歌里,在他们对资产阶级城市的厌恶中,有一些很深刻的社会隐忧。今天看来,它们就显得更加具有预言性。

对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导致的巨大社会变动,在英国有一些诗人采取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当时的英国社会绝对需要一场大的破坏,大的冲击。谁来担当这个破坏的角色呢?就是我们要提到的拜伦,还有雪莱、济慈、农民诗人彭斯。我们不可能介绍这么多,只能介绍一下拜伦。

在拜伦死的时候,雨果有一篇纪念文章里讲到:

欧洲的诗人分成两类,一类,他们是以马内利(“救世主”),温存而强壮,坐在一辆霹雳和光明的车上周游他的王国;另一个则像据傲的撤旦,当他从天国被贬滴的时候,拖带了一大群星星坠落而去。

“救世主”把人们拖向他们向往的天堂;而另外一些人采取的是撒旦的态度,就是恶魔的态度,他们不是在建构,而是拆毁“天堂”。对于当时的英国或欧洲来说,对于整个历史来讲,“恶”是历史的推动力量。拜伦在他的长诗《该隐》里面有这样一段:

谁会为了恶本身带来的悲苦而一心去追求恶呢?

没有一个人——决不会这样。之所以追求恶,

那是因为恶乃一切生物与非生物借以产生之酵母!

拜伦对于恶的历史作用的认识,同恩格斯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论述有相当接近的地方。恩格斯这样说过,我们与其说善推动历史,不如说恶推动历史显得更深刻。事实上,截止到社会主义以前,历史都是靠贪婪这样一个恶来推动的。当然,对于“恶”的理解,不是纯粹道德上的,相对于不同的社会条件,它具有不同的内涵。在拜伦活着的时候,桂冠诗人骚塞(就是前面提到的湖畔三诗人之一)很受英国上层的赏识,不仅得到一个桂冠,还有很高的年薪。他嘲讽和抨击拜伦,称拜伦是一个“魔鬼”。在当时英国的贵族社会,的确有很多人这样来看待拜伦。据说在一次贵族的聚会上,当仆役从外面走进来报:“拜伦勋爵到”时。当场一位老太太就吓晕了过去。

拜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这个人比较好。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里,长得非常英俊迷人;但他是一个瘸子,这使他从小产生了很强的自卑心理。他在十五六岁时,喜欢上一个女孩子,而这个女孩子对另外一个男孩子说:“你放心,我怎么会喜欢一个瘸子呢?”他无意中听到这话,当时就想自杀。身体上的缺陷造成了他很严重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又逆向为强烈自尊的敏感的病态。所以我们读拜伦的诗,常常感到拜伦这人非常狂妄。狂妄之后,又非常地颓丧,常常想到自杀,想到活着没有意义。因为自己钟爱的狗被人杀死了,他就写诗咒骂整个人类。事实上,他又是一个非常关心人的人,特别是关心下层受压迫的人。它写诗为那些罢工、破坏机器的工人呼吁,强烈反对议会通过法律来处罚这些工人。正像各位所知道的,他不仅在诗歌里同情那些被压迫的民族,而且最后他把他的生命献给了争取自由解放的希腊人民。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用一个人的头骨做的酒杯来饮酒。他号称一生有一百多个情人,在诗里讲,天下女人一张嘴,从南吻到北。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这家伙纯粹是个才子加流氓。如果我们仅仅这样来理解拜伦真的很不够。在他的成名作《恰尔德·哈洛德游记》的第一章和第二章里,表现出大海般的胸怀,他对于被压迫的西班牙人的深切同情,对争取西班牙自由解放的女英雄发自内心的激情洋溢的赞美,以及在《哀希腊》中对于希腊人民的情同手足的关切,这些都是无与伦比的。《恰尔德·哈洛德游记》给拜伦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使他成了当时英国一些贵族妇女崇拜的对象。但是拜伦并没有陶醉在她们的崇拜中,他继续抨击英国贵族社会的丑陋。那些贵族终于发现在自己的内部有人出来揭露自己,把这样的人置于死地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办法必须高明。他们不是直接地同他正面战斗,而是散布各种各样的关于拜伦生活的流言蜚语,把他描绘得污秽不堪。在流言中,最具有毁灭性的是性。例如,他们说拜伦和他姐姐之间有性关系,等等。这些流言迫使拜伦在英国没法再呆下去了。他说,如果所有这些流言都是真的,那就证明我不配在英国居住;而如果所有这些流言都是假的,那就证明英国不配我他离开了自己的国家,长期的流浪生活大大打开了他的眼界,为他诗歌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素材,催生了视域非常广阔的像《唐磺》这样的巨著。他从来没有向英国的那些卑劣的统治者屈服过。他为了自由牺牲了一切,就像他在诗中所写的那样:

我没有爱过这世界,

它对我也一样;

我没有阿谀过它腐臭?

的呼吸,也不曾?

忍从地屈膝,

膜拜它的各种偶像;

我没有在脸上堆着笑,

更没有高声?

叫嚷着崇拜一种回音;

份纭的世人?

不能把我看作他们的一伙,

我站在人群中,

却不属于他们;

也没有把头脑放在?

那并非而又称作他们的,

思想的尸衣中,

一起列队行进,

因此才被压抑而致温顺。

他热烈地向往自由,

但是,自由啊,

你的旗帜虽破而仍飘扬在空中,

招展着,就像雷雨一般,

勇敢地顶逆狂风;

你的号角虽已中断,

余音逐渐消亡,

仍然是暴风雨过后?

最嘹亮的声响;

你树上的花朵?

虽凋零殆尽,

树皮也饱受斧铖摧残,

看起来那样伤痕遍体,

真是粗陋不堪,

但是树浆依然保存——,

而且种子深深埋入?

土壤,

甚至已经深深地播入?

北国的胸膛。

因此,一个更加美好的?

春天,

将会把?

更加甜美的果实献上?

他还说:

我宁愿永远孤独,

也不愿用我的自由思想?

去换一个国王的宝座。

1823年,希腊的争取自由的斗争呼唤拜伦,拜伦中断了《唐磺》的写作,投入了希腊反对土耳其压迫的正义战争。他成了这场战争的希腊方面的军事领袖之一,担任了一个方面的司令。他是一个诗人,他在指挥作战方面成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存在于希腊的军队中,这对整个希腊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很不幸,他患了感冒,不得不躺在行军床上,让士兵抬着他指挥作战。最后他就死在行军床上。死之前,他要求把他的尸体运回英国,而把心脏埋在希腊,和希腊人民永远在一起。

拜伦的死成了当时欧洲文化界的巨大事件,甚至比他的诗歌所引起的震荡更大。除了英国以外,其他很多国家,包括法国,都在街头设了拜伦的灵堂。每天人们川流不息地去献花,更有一些年轻人,他们效仿拜伦,投身于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拜伦热”。

拜伦一生鼓吹自由,而他自己也常常为自由所困惑。这种困惑表现在《曼弗雷德》这部长诗里。曼弗雷德是一个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一样的超人,他很有学问,而且会魔法,能够召集大小诸神。他一生积累的知识太多,以至于感到自己的头脑里充满了各种甩不掉的东西,使他无法继续活下去,但是他又不能够遗忘。这就构成了他的一个巨大的痛苦。他招来诸神,让他们告诉他怎么才能够遗忘,但是这些神说:“你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去死。”但是他又死不了,这就造成了他极大的痛苦。神说了一句话:你使自己变成了自己的地狱。这句话具有很深的哲理性,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如果狂妄无羁,那么最后你不是被别人所束缚,就是被你自己所束缚,你自己成了自己的地狱。这句话很值得一些极端的自由主义者认真地加以思考。

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代表作《水仙花》 黄水仙花 郭沫若译 独行徐徐如浮云, 横绝太空渡山谷。 忽然在我一瞥中, 金色水仙花成簇。 开在湖边乔木下, 微风之中频摇曳。 有如群星在银河, 形影绵绵光灼灼。 湖畔蜿蜒花径长, 连成一线无断续。 一瞥之中万朵花, 起舞翩跹头点啄。 湖中碧水起涟漪, 湖波踊跃无花乐-- 诗人对此殊激昂, 独在花中事幽躅! 凝眼看花又看花, 当时未解伊何福。 晚上枕上意悠然, 无虑无忧殊恍惚。 情景闪烁心眼中, 黄水仙花赋禅悦; 我心乃得溢欢愉, 同花共舞天上曲。 水仙 孙梁译 独自漫游似浮云, 青山翠谷上飘荡; 一刹那瞥见一丛丛、 一簇簇水仙金黄; 树荫下,明湖边, 和风吹拂舞翩跹。 仿佛群星璀璨, 沿银河闪霎晶莹; 一湾碧波边缘, 绵延,望不尽; 只见万千无穷, 随风偃仰舞兴浓。 花边波光潋滟, 怎比得繁花似锦; 面对如此良伴, 诗人怎不欢欣! 凝视,凝视,流连不止; 殊不知引起悠悠情思; 兀自倚憩息, 岑寂,幽然冥想; 蓦地花影闪心扉, 独处方能神往; 衷心喜悦洋溢, 伴水仙、舞不息。 The Daffodils William Wordsworth I wander’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but they Out-did the sparkling waves in glee: 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In such a jocund pany! E gaze –and gazed –but little thought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我的爱情并不是一只夜莺 裴多菲(匈牙利) 我的爱情并不是一只夜莺,在黎明的招呼中苏醒,在因太阳的吻而繁华的地上,它唱出了美妙的歌声。 我的爱情并不是可爱的园地,有白鸽在安静的湖上浮游,向着那映在水中的月光,它的雪白的颈子尽在点头。 我的爱情并不是安乐的家,像是一个花园,弥漫着和平,里面是,母亲似的住着,生下了仙女:美丽的欢欣。 我的爱情却是荒凉的森林;其中是嫉妒,像强盗一样,它的手里拿着剑:是绝望,每一刺又都是残酷的死亡。 紧紧地结合 伊巴博罗(乌拉圭) 我生长起来只是为了你。砍下我吧,我这棵合欢树需要你这般殷勤。 我长成了一朵鲜花只是为了你。剪下我吧,我这株百合不知是含苞待放,还是长成了花朵。 我是碧波一泓也是为了你。饮下我吧,连水晶都忌妒我的水儿是那么清莹。 我长出了翅膀也是为了你。猎取我吧,我是那灯蛾围绕着你的 烈火翩翩飞翔。 为了你,我甘愿受苦,你的爱情损伤了我,而又使我甘甜!斧头和猎网也使我,剪刀和渴饮也使我喜欢! 倾全身的血液奉献给你,我的爱人。这血凝成鲜红的伤疤,什么钮扣也比不上它美,有什么首饰能比它漂亮? 我把七根骨刺别在头发上,以此代替水晶发卡。我的耳边,用烧红的火球代替玛瑙的耳环。 看着我忍受这般煎熬,你却嬉笑。 你将会痛苦的,到那时你不再是我的心上人! 致克莉蒙纳 魏尔伦(法国) 神秘的船歌,无言的心曲,亲爱的,既然你的眼像天空一样蓝, 既然你的声音像奇异的幻影扰乱了我的理智,使它如痴如迷 心跳是在什么情况下加快的 孟传武 未进罗帐先思君,魂也缠绕魄相行。滚落情潮千秋丈,谁能逃脱儿女情! 陶醉, 是那还留在唇边的余温! 憔悴,是那分别时的心碎! 挥不去,雾一样的思念! 斩不断,海一样的情怀! 没有恋爱的人是不成熟的, 梁祝姻缘此刻回荡耳际。 不要期待,那美梦的临近。 盼望,却没有休停! 等待,是最好的镇静剂。 心跳是在什么情况下加快的! 徘徊,是否有所依恋, 黄昏又是个什么日子! 花前月下, 聊聊我我, 感觉地球的旋转,超不过我脚步的跨度! 归依,万物的始终。 殿堂,灵魂的交融! 在深深的墓穴后面, 精灵在快乐歌唱! 余温,还留在唇边, 心跳是在什么情况下加快的~ 我时刻在想你 在这凄清的夜晚里, 我托月亮告诉你,我在想你。 在这柔和的晨光中, 我托风儿感到你,我在想你。 我托畅游的鱼儿, 捎去我的思恋。 多少往事已难追忆, 多少情感已随风逝。 唯有对你, 依旧恋深深,情依依。 千言万语化作无语, 我忘不了你,你忘不了我。 梦中常相随,相逢会有期 七子弦歌 :『 花期 』 槐花儿落了,一场雨猝不及防 打湿花期。阳光多好啊 伸出手,将微凉安顿在云帛之上 我不说忧伤,只说起风了 小河边、槐树下,想 骑着白马,云游远方的亲人 那场秋风吹了好些年,在黑暗中 跌跌撞撞好些年:听闹市熙熙攘攘,妇人 无知无畏,拎着男人的耳朵聒噪着回家转 一天比一天放肆;河水在市井边东家长 西家短、永无休止。爱情与等待失去 憧憬,而那些花骨朵儿依旧秩序地怒放 我的等待象落花,铺陈开来,毫无情节 他不来,我比以往每一天,更渴望奔跑 更渴望舒展,更渴望一场大雨,冲刷 雾锁南山的尘嚣;甚至试图轮回成孩童 那一声啼哭,嗷嗷待哺,唤回掌心的爱抚 温情且慌张;如果这样,他还不来 我就发动一场潮汛,淹没最后一场花事 每一瓣花的期许,都张帖等他的消息

 去英国留学的同学很多向往风光秀丽的英伦之都,因为其环境优美的城市,学习的动力自然也会增添不少。当然也有很多同学会憧憬邂逅一段异国之恋,谈一场美妙的留学爱情。英国校园往往是让人最期待的地方,那么英国有哪些浪漫学府适合邂逅呢

  英国浪漫学府: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并成为“G5”精英大学。“G5”精英大学,代表着英国大学的最高学术水平。帝国理工学院的校园环境优美,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学,由众多分散的校区组成。

 大部分院系还是在南肯星顿校区,位于英国伦敦久负盛名的海德公园南边和皇家阿尔伯特大堂旁。另外,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皇家艺术学院,皇家音乐学院以及皇家地理协会都在附近。是一所集古典与现代为一体,具有历史、人文和浪漫气息的英国大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伦敦海德公园附近的维多利亚和阿尔贝特博物馆曾被英国人推举为最浪漫的地方,也是最适合寻找真爱的地方。维多利亚和阿尔贝特博物是世界上最大的装饰艺术和设计博物馆,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贝特亲王而命名。留学党们想要寻找真爱的话,这里是个不错的邂逅异国爱情的地方。

  英国浪漫学府:圣安德鲁斯大学

 圣安德鲁斯大学被号称是英国最易促成姻缘的大学之一,据悉每十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在校读书期间遇到了终身伴侣,堪称英国恋爱几率最高的大学。学校位于苏格兰北部边境靠海的海滨,海滨城市本身就是浪漫的代名词,是苏格兰最古老的大学,在英国其悠久的历史仅次于牛津和剑桥大学。它不仅是世界闻名的教学研究中心,也是英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

 圣安德鲁斯大学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就是走路不能踩到小镇地上的一组代表了曾经在圣安被处死的教士的鹅卵石图案,不然便会在考试中挂科。而解决的办法更是圣安的另一个传统maydip——童靴们为了洗去这个霉运,会在每年的5月1日的凌晨,相聚在海边,等待第一缕阳光射来的时候,勇敢的冲向北海north sea,洗去身上的霉运,保佑考试不挂科。

 

 有学生说,圣安德鲁斯大学的高恋爱率可能与此传统有关。在经历过下午茶游戏、醉酒、热闹而混乱的泡沫大战、寒冷刺激的maydip之后,让彼此更为熟悉和相知、然后成为终身伴侣。英国第二皇位继承人威廉王子和凯特·米德尔顿这对金童玉女,便是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共同学习和长期相处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最后走到一起的。

  英国浪漫学府:威尔士班戈大学

 威尔士班戈大学位于威尔士北部,沿海城镇班戈的中心;被思诺多尼亚国家公园壮观的海岸和山脉所怀抱。具有大教堂特征的班戈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北威尔士海滨地区,是夏季最富盛名的度假和恋爱胜地。Bangor大学依山傍水,国家公园和Gwynedd海岸线更使Bangor魅力大增。

 学校定期会举办很多活动,学生会所中的酒吧、带长沙发的餐馆和快餐店都是白天吃饭、喝酒或仅仅小憩聊天的好地方。学生会每周大多数夜晚都在其俱乐部举办娱乐节目。学生们在家门口就会找到各种运动休闲机会,从爬山到滑翔和水上运动等。学校专门组织留学生周末旅游,参观阿汶河畔斯特拉特福德的莎翁故居、繁华的利兹市和历史名城切斯特等,同学们结交朋友的机会非常多。

 

 另外,威尔士北部的安格尔西岛可谓是情人天堂,风光秀丽,是享受甜蜜二人世界的好地方。这里有美丽的海岸线,奇妙的地质公园,宏伟壮观的城堡和豪华庄园,自炊式旅馆、风车房和小别墅,最惊喜的是这里每年还有两个情人节。

 以上是我为大家分享的英国适合邂逅的浪漫学府,如果你喜欢浪漫的英伦之都,向往邂逅一段美丽的留学爱情的话,可以马克一下。

英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诗歌团体,出现在18世纪末,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为代表。因他们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湖区隐居而得名。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英格兰西北部坎伯兰高原湖区的格拉斯梅尔湖畔的现金交易关系极为反感,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他们常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华兹华斯是“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的,1798年他和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出版。当《抒情歌谣集》两年后再版时,华兹华斯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言,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强调用民间语言写田园生活,写诗人的真实感受。这后来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921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