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云南玉溪人。1918年入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在校学业成绩出众,又喜爱音乐,课余从民间音乐家学习演奏笛子、胡琴、三弦、月琴等民族乐器,熟悉传统乐曲。1922年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为该校“学生音乐团”的活跃成员。1925年考取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插班生。时值第一次国内革命风暴在中国南方兴起,他开始受到进步书刊和《国际歌》等革命歌曲的影响。1927年考入云南第一师范高级部英文组,参与本校学生进步组织“读书会”的活动,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演出活动,并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928年后,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公开和秘密的革命活动。为逃避搜捕,于1930年7月潜离昆明,经越南转赴上海。
1930年11月,聂耳在上海加入“反帝大同盟”。1931年3月,任明月歌剧社小提琴手,师从普杜什卡接受严格的小提琴训练,还自修钢琴、和声学、作曲法等。1932年4月,他认识了左翼剧作家兼诗人田汉,建立了与左翼文艺界的联系,进一步坚定了走革命音乐道路的信心。和田汉的友谊与合作,对聂耳的艺术成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32年8月前往北平,积极参与北平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左翼音乐家联盟的演出活动和组织建设,并师从外籍教师托诺夫继续学习小提琴。11月重返上海。
聂耳回上海不久即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他以炽烈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等多方面的工作,积极从事创作和评论活动。同时还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随后又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1934年4月,聂耳进入百代唱片公司,与任光共同主持音乐部,组织录制了一些进步歌曲唱片。1935年1月,他转入联华影业公司二厂任音乐部主任。日益严重的白色恐怖迫使他决定出国拟经日本前往苏联学习。他于4月18日抵东京。在日本,聂耳考察了日本音乐、戏剧、**等方面的动态,向日本文艺界介绍了中国音乐的新发展,并加紧学习外语和音乐。7月17日,在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年仅23岁。
聂耳一生共创作有37首歌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从事多方面活动的同时所写的,其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较大比重。
田汉(1898312-19681210)湖南长沙人,字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1916年随舅父去日本东京高等师范英文系学习,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出版与郭沫若、宗白华的通信《三叶集》。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后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半月刊》,继而组织南国**剧社,从事话剧创作和演出活动。此时期创作的话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等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1927年在上海艺术大学任教并被选为校长,此时与欧阳予倩、周信芳等举办艺术鱼龙会 ,会上演出他的剧作《名优之死》获得成功。同年冬成立南国社及南园艺术学院,1928至1929年率南国社先后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无锡各地举行话剧公演和其他艺术活动,推动了中国话剧的发展。同时期他也创作了大量剧本。 1930年加入“左联”,写下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创作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同年南国社被国民党查封。1932年加入中国***,任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等职。此时创作的《年夜饭》、《乱钟》、《顾正红之死》等剧。
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田汗、梁思成简介,简单全面。
解析:
田汉(1898312-19681210)湖南长沙人,字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1916年随舅父去日本东京高等师范英文系学习,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出版与郭沫若、宗白华的通信《三叶集》。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后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半月刊》,继而组织南国**剧社,从事话剧创作和演出活动。此时期创作的话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等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1927年在上海艺术大学任教并被选为校长,此时与欧阳予倩、周信芳等举办艺术鱼龙会 ,会上演出他的剧作《名优之死》获得成功。同年冬成立南国社及南园艺术学院,1928至1929年率南国社先后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无锡各地举行话剧公演和其他艺术活动,推动了中国话剧的发展。同时期他也创作了大量剧本。 1930年加入“左联”,写下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创作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同年南国社被 查封。1932年加人中国 ,任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等职。此时创作的《年夜饭》、《乱钟》、《顾正红之死》等剧。
名人姓名:梁思成
出生年代:1901-1972
名人职称: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名人国家:中国
相关介绍: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省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1927年7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3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建筑史。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365zn,点击进入]
梁思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用类似语言翻译的方法转化到西方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他和夫人林徽因一起实地测绘调研中国古代建筑,并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学奠定了基础。建国后,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强调新建筑要对传统形式有所继承。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梁思成的这些理论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多数建筑师的思想和 的希望,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梁思成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 [365zn,点击进入]
mingrenxiaoxiangmrdt/kj-gn/liangsicheng
1、话剧特点
①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②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通过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再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③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④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戏剧内容。
2、简介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话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现代西方舞台剧如不注为音乐剧、歌剧等的一般都是话剧。
田汉(一八九八年至一九六八年)本名田寿昌,剧作家、戏曲作家、歌词作家、小说家、诗人、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八九八年三月十二日,田汉出生于湖南长沙东乡的农民家庭,六岁开始习四书五经,打下深厚文化功底。辛亥革命前夕,与三学友改名报考中学预科,四人之名联为「英、雄、怀、汉」,「田汉」一名便由此而来。
田汉与戏剧的关系渊源可追溯至其幼年时期:他最早看的是皮影戏,曾自述是「接触戏剧的起点」,民间戏剧的朴实使田汉幼小心灵深受激荡,从十一岁进省城高小到十三岁参加为声援辛亥革命而组建的学生军期间,他接触了大戏(湘戏)、汉班公演、京班献艺及各地祭神演出,饱吸戏剧的养分。一九一二年,田汉考入长沙师范学校,在丰富多采的戏剧艺术吸引下,田汉萌发创作冲动,十四岁首次动笔练习作剧,写有《新教子》、《新桃花扇》于《长沙日报》、《上海时报》发表。
一九一六年,田汉随同派赴日本任经理员的舅父东渡,先学海军后改教育,最后还是因为酷爱文学戏剧而投身于文艺事业。留学期间,田汉废寝忘餐地研读文艺书刊,经常到剧场观看现代戏剧。俄国十月革命、日本早期进步文艺运动、国内澎湃的「五四」新文学运动,都给他很大的启发与影响。他热心于当个剧作家,通过戏剧表达忧国忧民的思绪,甚至以「中国未来的易卜生」自诩。这时期田汉饥渴地对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流派兼收并蓄,形成世界观与艺术观的「二元论」:一方面认为文艺家「应把人生的黑暗面暴露出来」,一方面又主张「把人生美化,使人忘掉现实生活的苦痛,而入于一种陶醉怡悦浑然一致之境」。
一九二二年,田汉自日本归国,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并在大学兼课。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半月刊》,「欲在沉闷的中国新文坛鼓动一种清新芳烈的艺术空气」。其早期优秀作品《获虎之夜》发表于此刊。剧本描写湖南山村猎户魏福生包办女儿莲姑婚事所造成的悲剧。艺术构思充满田汉独有的浪漫主义意境,剧中塑造魏莲姑温柔而不懦弱、委婉而不屈从、朴实而有胆识的美好形像。作品结构严谨匀称,对话生动流畅,地方风味浓郁,传奇色彩强烈,感情诚挚深切。《获虎之夜》被誉为中国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品,奠定了田汉在中国剧坛的杰出地位。
一九二七年,田汉被选为上海艺术大学校长,创作了《名优之死》、《江村小景》、《苏州夜话》、《生之意志》等数部剧作。其中,《名优之死》写名伶刘振声为女弟子凤仙被流氓绅士杨大爷引诱堕落而与杨斗争,终被杨以阴谋手段气死于舞台上,控诉旧社会制度的腐朽与反动。由于田汉对于中国社会的认识逐渐深入,剧作扬弃了唯美主义影响,注入强烈的现实主义成分,突出「一个忠于艺术的演员怎样不能不与当时的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深刻主题。这部「以新奇的形式、绚烂的色彩、沉郁磊落的情调进行的戏剧」,得到观众的强烈共鸣。一九二八年,田汉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开始为中国话剧事业培养了编剧、导演、表演、音乐、美术诸方面的人才。由于时代的推动,在左翼文艺运动影响下,田汉逐渐转变到为人生、为革命的无产阶级戏剧方向。一九三二年四月,田汉加入中国***。一九三四年为**《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传遍祖国大地,强有力地鼓舞着人民团结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歌曲被确定为代国歌,并在一九八二年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九三五年二月,中共江苏省委及上海文化工作委员会遭敌破坏,田汉被捕。抗战爆发后,田汉获释并赴武汉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六处处长,主持戏剧、**、音乐、美术抗敌宣传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在田汉领导下举办了歌剧战时讲习班、旧剧演员讲习班,特别是与欧阳予倩等共同组织了历时三个月,集中八省三十多个团队的西南戏剧展览会,规模盛大,影响全国,对抗战戏剧运动发挥了较大作用,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壮举。
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田汉任职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局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虽然行政工作繁忙,但仍坚持创作不懈,《关汉卿》便是他此时期的代表作。《关汉卿》是田汉于一九五八年为纪念大戏剧家关汉卿而作,为田汉戏剧压轴之作,也是新中国剧坛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田汉运用丰富的想象与巧妙的构思,以元代杰出戏剧大师关汉卿创作其代表作《窦娥冤》为中心线索,展开了封建统治阶级与被压迫者之间的殊死斗争,突出地表现了关汉卿「以杂剧为武器,为斗争而创作」的战斗精神,及歌妓珠帘秀「以演剧为武器,用生命来斗争」的崇高品格。作品的艺术构思不为具体历史事实所囿,而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人物独特的思想感情境界。剧中同时刻画了关汉卿、珠帘秀两个丰腴动人的形像,互相映衬,神采飞扬,动人心魄。剧作视野广阔,气势豪迈,上演后广获国内外好评。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田汉被「专政」逮捕入狱,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日含冤去世。一九七0年大规模批判田汉、周扬、夏衍、阳翰笙「四条汉子」。田汉更在一九七五年被宣布为「叛徒」,被「永远开除党籍」。从此,中国大陆不能再唱他作词的歌曲,由他作词的国歌也受波及,正式场合只能演奏国歌的曲谱,群众集会也只唱《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打倒四人帮之后,田汉终得昭雪平反,一九七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为他开了一个迟到的追悼会。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虽然,田汉这位戏剧大师的生命以一个令人泪下的悲惨结局划上了句号。但田汉对中国戏剧发展的贡献、在戏剧创作方面的成就却无法被抹杀。在长期创作实践中,田汉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剧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强烈激情震撼人心。他的作品具备了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以及主观色彩的浓烈大气。他善于运用诗的语言为人物性格的深化,戏剧冲突的进展设置独特的意境。对于人物塑造他不重细腻描写而重内心感受,不避讳在人物身上透露剧作家自己的主观情绪,使人物与自我融为一体。田汉的戏剧结构不以严谨取胜,而以气势见长,不论题材大小、人物多寡,皆能形成「广厦高阁」的壮阔情势。他的剧作以丰富的想象力而富有瑰丽奇特的传奇色彩。这些特点统一于田汉剧作中形成沉郁、豪壮、奔放的独特风格。
三十年代初期,田汉由政治与艺术的二元论者转变为一元论者(从「一方面认为文艺家应暴露人生的黑暗面,另一方面又主张美化人生,使人忘却现实生活的苦痛」转变到「为人生、为革命的无产阶级戏剧方向」),其话剧创作思维的兴奋点也开始由宣泄个体生命的感伤情绪转变为表现社会群体的政治意志。但对于并不擅长社会题材更不擅长政治题材的田汉而言,四十年代创造出与其艺术心理结构相适应的政治性与抒情性相统一、社会性与个体性相和谐的新型的艺术思维模式,从而获得艺术新生。田汉创造出新型的艺术思维模式,相当成功地沟通了政治与艺术、时代美学主潮与创作主体审美优势之间的关系。
就田汉的戏剧文学而言,不论是他早期以及后期的戏剧创作,还是他在戏剧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剧团、导演、演员的精诚合作,在戏剧领域的全面开拓与建树,均足以为他赢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大师的不朽声誉。
田汉(1898312-19681210)湖南长沙人,字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1916年随舅父去日本东京高等师范英文系学习,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出版与郭沫若、宗白华的通信《三叶集》。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后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半月刊》,继而组织南国**剧社,从事话剧创作和演出活动。此时期创作的话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等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1927年在上海艺术大学任教并被选为校长,此时与欧阳予倩、周信芳等举办艺术鱼龙会 ,会上演出他的剧作《名优之死》获得成功。同年冬成立南国社及南园艺术学院,1928至1929年率南国社先后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无锡各地举行话剧公演和其他艺术活动,推动了中国话剧的发展。同时期他也创作了大量剧本。 1930年加入“左联”,写下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创作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同年南国社被国民党查封。1932年加人中国***,任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等职。此时创作的《年夜饭》、《乱钟》、《顾正红之死》等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