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热播,伊能静老公秦昊的演技再次被众人吹爆,这也延续了他在网剧《无证之罪》中的良好口碑。
带着岳父岳母一起去爬山,也成了网络上红极一时的热梗。
不过,在这部网剧中,除了备受关注的秦昊饰演的男主角张东升以外,那三个小演员的表演也得到了大部分观众的认可。
甚至有人说,三个小演员的演技,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些小鲜肉和流量明星。
作为这部网剧中男主角张东升的主要对立面,三个小演员饰演的角色朱朝阳、严良、普普,无疑是一个亲密无间的“团伙”。
在这个“团伙”中,表面看上去,严良是整个事件的主导者,他的目的是帮助孤儿院的小伙伴普普搞到钱,然后救治普普的弟弟,可实际上,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朱朝阳,才是真正的主角。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从剧情的呼应上看,朱朝阳和张东升,虽然站在对立面,其实却做了同样的事情。
这也可以理解为朱朝阳就是少年版的张东升。
表面上看,是意外因素推着张东升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行动,也是严良和普普推着朱朝阳一步步陷入泥沼,可实际上,是张东升和朱朝阳的独特个性,把他们推到了绝境。
两个人陷入绝境之后的结局,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暗合了剧中关于数学家笛卡尔的故事的结局。
也就是说,张东升和朱朝阳,在同一个剧中,展现了一体的两面,一面是天堂,一面是深渊。
而且,他们两个都以笛卡尔的名义,象征着逻辑思维能力极强的高智商人群。
一个人智商很高,并且还能把聪明才智用在正道上,那就是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的非同凡响的人。
一个人智商很高,却把聪明才智用在歪门邪道上,他就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卖了别人还让别人替他数钱的坏人。
而且,在很多时候,走正道的成就,还不一定能比得过走邪道的人。
在理想状态中,好人往往笑到最后,坏人必然伏法;在现实中,常常也有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的实际案例。
而这些高智商的人,不管走的是正道还是邪道,他们终究都不会是普通人。
在《隐秘的角落》这部网剧中,让大家赞叹不已的是,郑东升和朱朝阳的人物设定,已经突破了好人、坏人的传统俗套,有了更进一步的超越。
毫无疑问,张东升没有把岳父岳母推下山之前,一直是一个好人。
对妻子、对岳父岳母、对同事、对学生,他都是一个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人。
就算是妻子有了外遇、岳父母可对他冷言冷语,他依然还是温和地在做最后的努力,努力地挽救自己的婚姻。
可是,他的温柔和谦让,反倒成了他的枷锁,反倒让他失去了婚姻和家庭。
外表的平静之下,他的心变得越来越冷酷。
一个内心变得冷酷的高智商的人,必然会从好人变成坏人。
所以,张东升虽然做了坏事,却不是一个天生的坏人,甚至不能准确地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坏人。
这也使得观众看到他变成连环杀人凶手之时,不但没有感到恐惧和讨厌,反而有了诸多会心的调侃。
朱朝阳是个坏孩子吗?
不是。
从整部剧的开始,他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只不过这个好学生并没有接收到温暖善良的对待。
在学校,他被同学排挤,在家中,他被父亲忽视,所以,才有了他和严良的深度交往。
每个人都有被爱被接纳的需求,品学兼优的朱朝阳,偏偏从坏孩子严良那里满足了这种需求。
所以,大家都觉得他不应该和坏孩子混到一起的时候,他却在不遗余力地、全心全意地帮助严良和普普。
直到朱朝阳目睹了同父异母的妹妹朱晶晶坠楼,他才开始为自己“做了一些事情”。
他好不容易重新得到了父亲的爱,他不能允许父亲发现自己亲眼看到朱晶晶坠楼的真相,否则的话,就算他说破大天,也会被父亲当成为了争宠而杀害妹妹的凶手。
所以,就像张东升要隐瞒自己把岳父岳母推下悬崖的真相一样,朱朝阳也要隐瞒这一段经历。
张东升和朱朝阳从剧情的起点来看,都是好人,然后他们有意或者无意地犯下了罪行之后,又要利用自己的高智商掩藏自己的罪行,维持自己的好人形象。
这很正常,也是符合人性的。
一个智商普通的人,遇到了类似的状况,可能会惶惶不可终日,可能会扛不住压力主动投案自首,可对于一个高智商的人来说,对于一个思维缜密、高度自信的人来说,自首是不可能自首的,这辈子也不可能自首的。
所以,结论就是,一个高智商的人,他的结局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掩盖一切错失,步入天堂,一种是百密一疏,坠入地狱。
朱朝阳是前者,张东升是后者。
若要让他们做一个不显山不露水、一生普通的平凡人,似乎是难度很大的一件事情。
网剧《隐秘的角落》是根据紫金陈的推理小说《坏小孩》改编,在原著中,对于朱朝阳的心机,有更深刻的体现,也更能体现出张东升和朱朝阳是同一类人。
只是,在网剧中,对于朱朝阳心机,可能是更加朝着笛卡尔的故事中,关于美好童话的那个方面延伸,而不是朝着罪恶的一面扩展。
这种展示方式,虽然和原著的本意有些偏差,但也是一种能给大家带来更多希望的展示方式。
十门君说**丑恶、罪行、心机,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缺憾,但是在这些缺憾之上,还是有美好的希望存在的。
人的心中有了希望,就会有更多的奋斗动力,就会有更多的不断前行的意愿。
所以,通过影视剧窥视别人的心机,观看世间的丑恶、罪行,体验人生中的各种苦难,也不应忽略其中蕴含的希望和生机。
《隐秘的角落》对于原著《坏小孩》的一些改动,应该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不是,只是理科男的浪漫一般人不懂。
比如一位数学大神——笛卡尔对挚爱的表白信上只有一个方程式:r=a(1-sinθ)。这条曲线就是著名的“心形线”,而这封享誉世界的另类情书,至今还保存在欧洲的笛卡尔纪念馆里,纪念这这段唯美的爱情。
有一次华罗庚问他的学生如何翻译“I love you”,有学生翻译成“我爱你”。华罗庚说:搞数学的怎么可能讲这样的话?“r=a(1-sinθ)” 就足够了。
所以说其实很多时候不是理科男不懂浪漫,而是他们的浪漫别人不懂而已,而且理科男的浪漫可能更加独一无二。
学霸们其实除了学习也会有自己的情感世界, 学霸们遇到自己喜欢或心仪的对象也会出击拿下。只是学霸们往往采用比较隐蔽的表白方式,让你看不出来。、
理科学霸的隐藏爱情表白,谁说理科生不懂浪漫?
学习能力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现在的学霸未免太有才了吧!
而发掘同学们隐藏才华的幕后推手,
就是上海平和双语学校的物理老师施恺珉了。
要知道,能想到这种奇葩作业的绝不是普通老师,
施老师的从教经历十分特别,
国内课程、国际课程、竞赛班他都带过,
甚至连数学他都教过,
就在去年他还到NASA旗下的
太空火箭中心参加了培训,
平日里就是一位思维特别跳跃、
时不时喜欢开脑洞的老师。
有一次他在耶鲁交流听课时,
一个教授给同学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提,
让他们研究东海岸的一种鱼类为什么五年没有靠近海岸,
他亲眼见到同学们为了查资料学习各种知识,
一个项目做下来竟打通了一大堆学科,
自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要把这种连接思维带回自己的课堂。
今年寒假正值情人节前后,
施老师一拍脑袋就想到了写物理情诗的灵感,
一来是引导同学们复习学过的知识点,
而且还需要深挖,有利于深层次理解。
二来也是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诗的简洁和优美其实是最考验人的。
除了学习,施老师的物理情诗作业还有个”不单纯“的目的,
初三学生对感情刚好处于又好奇又懵懂的阶段,
”与其盲目地堵,还不如做正面的引导“
顺便还能引起他们对物理的兴趣,
岂不妙哉?
其实这已经不是施老师第一次做这样的跨界尝试了,
去年的暑假作业,他就请同学用四格漫画来介绍物理学家,
听说他还计划之后要同排练物理学家故事的英文话剧,
可以说很有想象力了!
讲真,如果当年我也能遇到这样的物理老师,
是不是也会成为一个文理相通的学霸了呢!
在我们身处的世界,“跨界“的概念非常火,
我们或许不需要样样都懂的通才,
但文理科泾渭分明的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
要我说文科生、理科生这个概念都该是过去式了!
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教育即连接。
文科链接理科,国内链接海外。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
真心希望这样视野开阔、
喜欢大开脑洞的老师能再多一些,
而能写得一手惊艳的物理情诗的
通才学霸们也能更多一点!
学霸们的特殊浪漫表白公式r=a(1-sinθ)
笛卡尔心形线,是这个方程解出的答案。十七世纪时瑞典公主Christine和数学家笛卡尔的浪漫爱情故事被百岁山矿泉水拿来作为广告。如果今天百岁山卖得很好,我也不会感到奇怪的。
9966999999966699999996699666699666999966699666699
9969999999996999999999699666699669966996699666699
9966999999999999999996699666699699666699699666699
9966669999999999999666669999966699666699699666699
9966666699999999966666666999666699666699699666699
9966666666999996666666666999666669966996699666699
9966666666699966666666666999666666999966669999996
不要以为看到乱码出问题了,上面这些就是表白暗语!不懂其中奥妙的人,肯定觉得这个很难懂。
破解方法是点一下查找,电脑上按ctrl+F,就是查找,然后输入“9”,然后你会发现下面这样的秘密!原来这些字符里面的9刚好就是一个隐藏得很深的I love you。
勒内·笛卡尔,法国
出生日期1596年3月31日
逝世日期1650年2月11日 (54岁)
代表作品《方法论》《几何》《屈光学》《哲学原理》《形而上学的沉思》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因为我在思考的时候,肯定有一个执行“思考”的“思考者”,这个作为主体的“我”是不容怀疑的,这个我并非广延的肉体的“我”,而是思维者的我。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
笛卡尔(René Descartes)于1596年生于法国西部图兰省和布瓦杜省交界处的拉埃镇(今名拉埃—笛卡尔镇)的一个绅士家庭,他父亲是布列塔尼省的参议员。一岁时,他母亲在生第五胎时死去,他父亲又和一个布列塔尼省的女人结婚,老夫妇长期住在布列塔尼省的雷恩。
勒内·笛卡尔自幼失去母爱和父亲的关怀,这也许是他生性孤僻的一个原因吧,加上他身体孱弱,给他一生带来深重的影响。虽然如此,他居然成为欧洲近代哲学的创始人(英国的培根可以说是欧洲近代哲学的预示者,尽管这种看法对于有些人说是有争议的)、法国人的骄傲,这固然是由于他一生勤奋好学的缘故,但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与他在青年时期就走出书斋到社会上去接受时代的影响分不开的。
我们知道,十七世纪的西欧形势正处于封建社会制度开始崩溃,而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正在萌芽的时代,近代科学正在兴起,天启神学已经解释不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垄断整个中世纪思想的经院哲学已经成为令人厌恶的东西。所有这些都在青年笛卡尔身上发生巨大的影响。
他在八岁时(1604年),被送到法国国王亨利第四创立并由耶稣会神父们经办的欧洲当时最有名的学校之一——拉夫赖公学,在那里学习拉丁文、希腊文、诗学、物理学、数学、逻辑学、道德学、形而上学等等课程。耶稣会神父们给他的教育在当时可以说是全面的、高级的,这给他一生的学术生涯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当然,在宗教信仰的教育方面,耶稣会神父们对他也从来没有放松过,而他一生也始终不渝地以一个忠实的天主教徒自居,即使在他后来长期居住在新教国家荷兰,他也非常骄傲地自称“我是天主教徒,身上流着法国人的血”。
笛卡尔于1616年被授予法学硕士学位。他虽然学了很多书本知识,但不满足,他要走出去学学“世界这一本大书”。机缘凑巧,正值尼德兰北部的几个省(即荷兰)联合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战争爆发。
法国是荷兰的同盟国,同盟军由莫里思·德纳索亲王率领。1618年,二十二岁的笛卡尔和当时许多贵族青年一样,带着一个仆人,自费到荷兰从军,当了一名军官。1619年笛卡尔脱离了新教徒德纳索的军队,又参加了巴伐利亚公爵的天主教军团攻打波希米亚国王的战争。他好象并没有实地作战过,不过借从军的机会走了很多地方。脱离军队后,他又到处旅行,几乎走遍了当时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在内的全部德国。他到过匈牙利、奥地利、波希米亚、丹麦、英国,后来又到瑞士、意大利,最后定居于荷兰。旅行中,他结识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都给过他很多启示和帮助。
十七世纪初欧洲虽然仍处在极权主义的封建统治之下,经院哲学仍控制着哲学思想,但自然科学已初步挣脱了宗教的桎梏,逐渐走上发达的道路,构造比较简单的机器已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并且在使用方面逐渐得到推广。伽利略于1611年制成了天文望远镜,初次看到了以前用肉眼看不见的许多天体星像,进一步证实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论。刻卜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哈维创造了血液循环理论,把医学、解剖学和生理学大大推进一步。而笛卡尔的朋友中也多是科学家,比如比克曼(Beeckman),麦尔赛纳(Mersenne)都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惠更斯(Huyghens)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笛卡尔自己则研究过物理学、光学、天文学、机械学、医学、解剖学等,而以数学方面的成就最为著名,把代数用于几何学而发明解析几何的就是他。从1629年到1633年,他总结了这些年来他的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开始撰写《论世界》(包括《论光》和《论人》),在这本书里他打算一步步地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比如行星的形成、重量、潮汐、人体等。但就在1633年,伽里略由于发扬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论、主张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受到宗教裁判所的监禁,笛卡尔被吓住了。终于不敢把《论世界》拿出来问世,一直到笛卡尔死后二十七年才出版。1648年他又写了论人体的描述,于1664年由他的朋友克莱尔色列以《论胎儿的形成》之书名出版。《论人》和《论胎儿的形成》都是关于生理学的书。在这两本书里,他把人体完全看成是机器,人的五脏六腑就同钟表里的齿轮和发条一样,拨上弦它就能动,而血液循环就是发动力,外界所引起的感觉由神经传到大脑,在松果体里告知“动物精气”(也称“动物灵魂”),由动物精气发布对付的命令。
笛卡尔在这一点上无疑是曾写过《人是机器》一书的法国十八世纪唯物主义者拉美特里的先驱。
笛卡尔的时代是奥古斯丁的经院哲学占学术界统治地位的时代,奥古斯丁哲学虽然反对亚里士多德哲学,因而也与阿奎那的哲学对立,但无论如何,天主教神学究竟是与科学水火不相容的。拉夫赖公学为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而举行的狂热庆祝活动给青年笛卡尔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月球并不是象肉眼所看见的那么平坦,而是凹凸不平的山川河谷,同时也看见木星的卫星、太阳的黑子,以及一大片从来没有看见的天体。这使得青年笛卡尔为之欢欣鼓舞。但是,过去认为几十丈以上的上空就是上帝所在的天堂,而今地球围绕太阳这一转动,转得天翻地覆,天堂、地狱哪里去了?赏善罚恶的人格上帝居于何方?主张无神论吗?不行。1633年伽里略受到宗教的严厉处分无异是给了笛卡尔一个严重警告。当年7月22日给他的好友麦尔赛纳神父的信中说:这个事件“使我大为震惊,以致我几乎决定把我的全部手稿都烧掉,或者不拿给任何人看。……我承认,如果〔地球是动的〕是错误的话,那么我的哲学的全部基础也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些基础显然都是由它证明的,而且它和我的论文是紧密相连的,去掉它则其余部分都将不成体统了。”笛卡尔曾下定决心不再发表任何论文;但由于麦尔赛纳以及其他朋友们的敦促,他又于1635年开始写《折光学》、《大气现象》和《几何学》,于1636年12月写完,由于出版商的催促,匆忙地写了一个序言,几经斟酌之后,定名为《谈为了很好地引导其理性并在科学中探索真理的方法,外加折光学、大气现象和几何学,它们是这个方法的实验》。由于书名太长,简称《谈方法》作为三篇文的序言,出版于1637年。麦尔赛纳曾劝他把书名用“论”(Traité)好,笛卡尔说该书只是个“意见”(Avis),不敢称“论”,最后决定取名“谈”(Discours)。
笛卡尔于1628年到荷兰定居。在他去荷兰之前,曾用拉丁文写了《指导精神的规则》(简称《规则》)。该书一直到他死后五十一年(1701年)才出版。1629年他写了关于形而上学的小册子,没有写完就中断了。1639年11月至1640年3月他用拉丁文写了他的一本主要哲学著作《第一哲学沉思集,其中论证上帝的存在和灵魂的不灭》勒内·笛卡尔简介,但书中没有讲到灵魂不灭,只谈到灵魂与肉体是有分别的。麦尔赛纳劝他把书名改一改,笛卡尔没有同意,认为这个提法会引起巴黎神学院的重视,直到1642年再版时才把“灵魂不灭”改为“灵魂与肉体的区分”。书成后,他先后接到哲学家们和神学家们六组反驳意见,笛卡尔都一一做了答辩。六个沉思和六组反驳及答辩于1641年出版。据笛卡尔自己说,这本书虽然是有关形而上学的,但他的全部物理学原理都包含在内。
1642年,笛卡尔开始用他未出版的《论世界》的内容写了一本哲学大全,献给被推翻了的波希米亚国王菲德利克的女儿伊丽莎白公主勒内·笛卡尔简介,于1644年用拉丁文出版,书名《哲学原理》,一部分是他自己翻译的,一部分是别人翻译由他审阅过的法文翻译本于1647年出版。
《哲学原理》本来打算包括六个部分:《知识原理》(即形而上学原理)、《物理性的东西的原理》(即物理学原理)、《天》、《地》、《植物和动物》、《人》,最后只写了前四个部分,后两个部分因缺乏材料没有写成。
笛卡尔在《哲学原理》里把人类全部知识比做一棵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树枝是分门别类的各种科学。因此他一反经院哲学的惯例,先讲形而上学。
1649年又出版了《论灵魂的 》,献给伊丽莎白公主。这是他最后的一部著作。
这时笛卡尔的哲学学说早已轰动一时,但终于因为与基督教会的宗教哲学不合而遭到禁止,他的书也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笛卡尔在荷兰定居达二十一年之久,一方面为了隐居,同时也是避难。他在荷兰曾迁居过二十四次,换过十三个城市,他的来往信件都由他在巴黎的好友麦尔赛纳转寄。布鲁诺的结局和伽利略晚年的遭遇吓坏了他,因为不但在科学方面他是天主教义的敌对者,即使是在哲学方面他也是教会御用的经院哲学的叛逆者。
由于瑞典女王克丽斯蒂娜(当时二十岁)三番五次的邀请,笛卡尔于1649年9月1日登舟去瑞典,得到克丽斯蒂娜的盛情款待;但由于要清晨很早上朝,违反了他清晨睡觉的习惯,而瑞典的冬天的气候又太冷,他着了凉,不幸病倒了,于1650年2月11日死于肺炎,终年仅五十四岁。
数学史上浪漫数学公式是r=a(1-sinθ)。
解析过程:r=a(1-sinθ)这个函数有两个变量,可对a赋值,然后进行求解。函数图像是心形线。这个方程又被称为“笛卡尔的爱情坐标公式”。
如图所示,分别是a=1、a=2、a=3时的图像。
公式来源
笛卡尔五十多岁的时候,欧洲大陆爆发了可怕的黑死病,他被迫流浪到瑞典,成为瑞典公主克里斯汀的数学老师。日日相处使他们彼此产生了爱慕之心,可小公主当时只有18岁。国王知道他们的感情后勃然大怒,下令将笛卡尔处死,后因女儿求情将其流放回法国,克里斯汀公主也被父亲软禁了起来。
笛卡尔回法国后不久便染上重病,他日日给公主写信,但都被国王无情拦截了下来,克里斯汀一直没收到笛卡尔的任何消息。在给克里斯汀寄出第十三封信后,笛卡尔气绝身亡了,这封最后的告别没有任何语言,只有一个短短的公式:r=a(1-sinθ)。
国王看到这个公式,觉得他们俩之间并不是总是说情话的,于是动了恻隐之心,将这封信交给了一直闷闷不乐的克里斯汀。小公主看到后,立即明白了恋人的意图,她马上着手把方程的图形画出来,看到图形,她开心极了,她知道恋人仍然爱着她。原来,r=a(1-sinθ)的坐标图是一颗心的形状,这也就是著名的“心形线”的由来。
斯德哥尔摩的街头,52岁的笛卡尔邂逅了18岁的瑞典公主克里斯汀。
那时,落魄、一文不名的笛卡尔过着乞讨的生活,全部的财产只有身上穿得破破烂烂的衣服和随身所带的几本数学书籍。
一个宁静的午后,笛卡尔照例坐在街头。突然,有人来到他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在干什么呢”扭过头,笛卡尔看到一张年轻秀丽的脸庞,一双清澈的眼睛如湛蓝的湖水,楚楚动人。她就是瑞典的小公主。国王最宠爱的女儿克里斯汀。
她蹲下身,拿过笛卡尔的数学书和草稿纸,和他交谈起来。言谈中,他发现,这个小女孩思维敏捷,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几天后,他意外地接到通知,国王聘请他做小公主的数学老师。满心疑惑的笛卡尔跟随前来通知的侍卫一起来到皇宫,在会客厅等候的时候,他看到前几天在街头偶遇的女孩子。从此,他当上了公主的数学老师。
公主的数学在笛卡尔的悉心指导下突飞猛进,他们之间也开始变得亲密起来。每天形影不离也使他们彼此产生了爱慕之心。
然而,没过多久,他们的恋情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国王大怒,下令马上将笛卡尔处死。在克里斯汀的苦苦哀求下,国王将他放逐回国,公主被软禁。
笛卡尔回到法国后不久,便染上重病。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那段日子,他日夜思念的还是街头偶遇的那张温暖的笑脸。在笛卡尔给克里斯汀寄出第十三封信后,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最后一封信上没有写一句话,只有一个方程:r=a(1-sin
e)。
国王不忍看着心爱的女儿每天闷闷不乐,便把这封信给了她。拿到信的克里斯汀立即明白了恋人的意图,找来纸和笔,着手把方程图形画了出来,一颗心形图案出现在眼前,克里斯汀不禁流下感动的泪水,这条曲线就是著名的“心形线”。
这封享誉世界的另类隋书,至今还保存在欧洲笛卡尔的纪念馆里。
扩展资料:
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一同开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
笛卡尔是二元论的代表,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译为“思考是唯一确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近代哲学之父”。
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笛卡尔自成体系,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体,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笛卡尔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他创立了著名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笛卡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