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我们认为一个人是理性的,往往是指他平时那种冷静的处事风格。理性的人善于克制,不受一时的情感冲动支配。他更加喜欢为了长远的目标而制定出一系列清晰的计划,并有条不紊地执行。对,理性的人热爱条理分明,也更加注重事实与真相,并且善于用自己的理智去分析这些事实。对于一个十足理性的人,如果有什么东西是他的头脑无法解释的,他会认为要么是自己能力不够,要么认为这个东西是混乱而虚假的。
这样一个人当然与浪漫无缘。浪漫作为一种性格特质,更加倾向于幻想和一时的情感表达。为了这样的目的,他可能不惜以恶劣的后果作为代价。这在崇尚理性的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甚至是愚蠢的。不过,世上少有极端的理性者,也少有始终完全沉溺与幻想与激情的人。前者可能是偏执狂,后者可能是关在精神病院的疯子。
理性和浪漫仅仅只是人的两类性格特质,它们或许都不同程度的组成人格的一部分。然而,如果在更原本的意义上去考察它们,也就是把它们放在哲学语境内去看待,理性和浪漫或许就成了两种争锋相对的不同观念。
约翰·穆勒,英国的自由主义哲学家,从小便受到他父亲严格的教育。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是极度理性的,年幼的约翰·穆勒从小被教育要崇尚理性,追求科学。他父亲甚至不允许他阅读诗歌以及宗教和形而上学方面的著作,这些在他父亲看来相当于人类精神的毒瘤,只会造成混乱和愚蠢。于是,这位自由主义思想家终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了理性主义的拥戴者。然而,他在后来读到了一些同时代诗人的诗歌,却能受到巨大的震动,说明他并非一个十足理性的人物。在那个时代,这并不奇怪。西方18世纪的早期正是理性主义的时代。科学空前发展,宗教权力式微,启蒙运动带来了西方精神的解放,同时也带来了一幅思想家们都向往的世界图景。自然世界在科学体系的精密描绘下,已经在人类面前显露无疑。我们终于掌握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人类理性的努力得到的前所未有的馈赠。
在科学如此辉煌的成就面前,哲学家们没有理由不认为,这个世界存在的其他问题同样应该由理性的途径寻找答案。就像科学家们利用数学和物理去寻找自然的谜底一样,我们也应该用同样严谨、逻辑性的方法去寻找关于人类生活的谜底。人类社会应该如何运转,道德内容应该如何界定,我们应该如何生活……这些问题都应该通过几何式的语言得到严格的回答。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包括哲学,都应当像自然科学那样,成为真正严密清晰的学说体系。这便是启蒙运动时期的终极向往,一个理性王国的乌托邦。
这样一个乌托邦里,没有无法解答的问题。只要我们运用理性,就能得到一个正确答案。这就是说,关于世界的客观真理是存在的,而达到真理的途径就是理性。自然世界可以交给物理学,人类个体交给生物学和心理学,人类社会则交给政治学和经济学;至于艺术,同样可以得到一个像几何学那样严密的解决方案,这是美学的努力方向。利用这些知识,人得以摆脱蒙昧状态,得到真正崇高的生活。人类社会的所有问题都能得以解决。“知识即美德”,这一源自苏格拉底的古老信条,一直影响着哲学家们的信念。于是,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西方社会已经完全浸*在理性主义观念的海洋中。逻辑性、必然性、精确性,是大家都寻求的东西,混乱则代表谬误,是对理性的不正确运用。即便是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也必须讲究古典式那种高贵、雅致和匀称。作家们的笔下的人物都是正义英雄和谦谦君子,画家的画板上都是明亮的色彩,这些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对和平与秩序的热烈追求。
但是,这种高贵的理想并非完全没有问题。在启蒙运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几位人物恰恰直接导致了这一运动的反叛——浪漫主义。休谟已经指出,我们关于自然世界推导出的必然性结论并非是绝对成立的金科玉律,因果律并非是统治这个世界的自在真理,它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习惯性期待”。
休谟的经验主义让自然科学的必然性受到怀疑,那种认为世界本身存在着必然性规律的信念开始有了减弱的迹象。然而,休谟哲学的气质依然是理性主义的,他只是怀疑必然,但并没有否认它对我们的用处。在这里,理性利用它自己的特点进行考察,却发现了自身的局限。理性是人精神的一部分,精神是内在的,而世界是外在的,二者只是通过所谓的理性找到了沟通的桥梁。但是,通过这个桥梁,我们真的能穷尽整个世界并发现关于世界的真理吗?这个时候,康德出现了,有着古典气质的康德依然是一位理性主义的拥趸。但是,他却开始用自己的哲学给理性划界:理性认识到的是现象,并且只能是现象。理性认识,就像是我们带上的一副有色眼镜;所以,我们认识到的事物,已经不再是事物本身。“自在之物”,是理性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的彼端。
“人为自然立法”,这是康德的一个信念。不存在什么关于世界本身的运行法则,这样的规则不是本来就在那儿等着我们发现。规则由人创造。自然,这样的一个概念甚至也可以说是人的理性对外在世界的构建。这是人本能的需求,人需要生存在一个规则的世界,一个明晰的世界,一个可以被分门别类,可以通过各类知识去解释的世界。所以,这个外在于我们的世界终于被我们所规定,世界在我们创造的规则中运行。
可以看到,康德同先前的理性主义者的主张已经有很大不同。康德根本不认为人是所谓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身体部分,或许属于自然,受物理学、生物学支配,人的感觉、情绪受心理学支配,但人的精神、最本质的先验部分,却是自然之外的某种东西。否则,人同动物毫无区别。自然之物完全受到规则支配,但人是自由的。这样的看法是革命性的的,它直接为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埋下了种子。所以,以赛亚·柏林称康德是一个“拘谨的浪漫主义者”。
另一个对浪漫主义产生影响的卢梭,依然是启蒙运动中的主要人物。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单纯而善良的,可以文明让人变得丑恶,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愈加糟糕,这样的观点与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们被盗而驰。某种程度上,卢梭是反叛的,而反叛是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特质。卢梭的行文也是情感迸发的,甚至是非理性的,这使得他被后人称为“浪漫主义之父”。但是,以赛亚·柏林指出,卢梭的“浪漫主义”更多的是指他个人性情方面的东西,在深层次上,卢梭仍然是理性派。他同样向往真理,只是这个真理与别人不同。他向往的社会乃是一种原始自然的社会,而并非现代的文明社会。他不是进步主义者,不认为历史的发展一定是趋于完满的,20世纪的社会相比于19世纪的社会,并不会有什么优越之处。在这个方面来讲,卢梭也有浪漫主义的影子。
浪漫主义实际是启蒙运动自然而然的产物。在康德、费希特直到叔本华、尼采这样的哲学发展脉络中,可以看到理性在某种程度上将必然证明自己的局限。理性无法穷尽世界,无法完全规定人自身。人是一个有机的个体,并非机器,甚至我们身处的世界也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所谓的逻辑和规则无法触及本质。甚至不应该存在本质这样的东西,妄图去寻找事物本质并且一劳永逸的按照这所谓的本质行事是愚蠢的。
而生命,也并非一系列科学规则下的产物。生命是神秘的,并且具有无法捉摸的意志力,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而并非遵循所谓的一系列规则去生活。诚如费希特认为:一个不再创造的人,一个只是单纯接受生活和自然所赐之人,其实已经死了。在本体论层面上,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已经水火不容,并且后者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攻击。约翰·哈曼,这个被以赛亚·柏林认为是首个攻击启蒙运动的人,在他认为,那些奉理性为圭臬的思想者们不过是被概念驯化的囚徒。“巴黎那些圆滑的哲学家,柏林那些试图协调宗教和理性的神职人员,他们简直贬低和羞辱了人类所珍视的事物,和他们相比,盗贼、娼妓、罪犯、酒店老板离上帝更近”。哈曼是一名虔诚的宗教徒,显然在他看来,上帝必定是诗人,而不是数学家、物理学家。这是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关键分歧。
浪漫主义思潮对整个西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此深远,某种程度上已经改变了西方人的生活观念。当然,浪漫主义本身作为一种思想倾向,必定存在于所有时代的一些少为认知的角落。
摘抄经典段落有助于提高你的作文写作能力。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语文议论文经典段落,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议论文经典段落(一)1、灵魂储藏在人的心中,闪动在人的眼里,流露在人的嘴上。眼睛足以传情。它毫不掩饰地展现出你的学识、品性、情操、趣味和审美观。也许你貌不惊人,眼小如豆,但它却可以流露出华美的气质;也许你美目流盼,但却可能有一个蜷曲衰败的灵魂在其中沉睡。如果说眼睛是灵魂的窗户,语言就是灵魂的镜子,它完美清晰地反映出你知识的深浅,趣味的雅俗,思想的清浊,动机的纯杂,你一动嘴便在勾画你自己。(《品味语言》运用比喻,显得有趣味,有文采,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其实完美本身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完美是八月十五一轮圆满的明月,完美是白璧无瑕的一支出水芙蓉,它激发人们内心最强烈的欲望,它深深地撩拨着人们的心弦。然而,这月是水中月,这花是镜中花,多少人受了“完美”的诱惑,踏上一条没有终点的道路,最终失足于心灵的沼泽。(《走出完美的误区》)为了说明“追求完美”的不切实际,作者连续设喻,层层深入,道理说得形象而又富于启迪。
3、“壁上观式的议论,虽也不乏针砭,但因没有切肤之痛,不是发生内心,故而徒有其表,或者是为自己粉饰一个„公正‟的门面,或者成为千篇一律的口头禅,既不能振聋发聩,又不能收到实际效果。”(《勿作壁上观》)这一段话运用了恰当的关联词语,运用了“不乏针砭”、“切肤之痛”、“徒有其表”、“千篇一律”等成语,对“壁上观式的议论”的表现、目的、成因、作用作了恰如其分的分析,强化了批评色彩,文字简练,句式匀称,文采斐然。
4、“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培根《谈读书》)这组排比一开始就将读书的作用和盘托出,就像一位成功的长者告诉你一条成功的要诀,循循善诱,快言快语,让你在一种书香四溢的氛围中感受读书之美、读书之乐、读书之好。
5、“只要黑人还是警察骇人听闻的恐怖手段和野蛮行为的牺牲品,我们就不会满足的;只要我们因旅途劳顿疲惫不堪,想在路旁的游客旅馆歇息或在市内旅馆投宿却不被允许,我们就不会满足的;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还是限于从一个较小的黑人区到一个稍大的黑人区,我们就不会满足的;只要我们的孩子还是被标写着„只限白人‟的牌匾剥夺人格和自尊,我们就不会满足的;只要密西西比的黑人不能参加选举,而纽约的黑人的选票无实际意义,我们就不会满足的。”(马丁•路德金《美国给黑人一张不兑现的期票》)(运用假设排比列举了种种“不会满足”的条件,十分坚决而又明确地表达了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自由的信念和斗志,它似宣言、似战斗的号角鼓舞着黑人为争取平等自由而勇敢地奋斗。
6、“回顾历史,忧大于喜。20世纪可谓成就巨大,但也损失惨重:历史上战乱不休,但哪个世纪的战乱杀人比得上20世纪人类历史上暴君迭出,但哪一个人搞种族灭绝比得过希特勒人类历史上武器无数,但哪一种武器比得上20世纪能在瞬间夺走十几万人的生命的原子弹”(《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决赛》)(短短几句话,连用三个反问句组成排比,言之凿凿,咄咄逼人,让对方难以招架,令听众为之折服。)
7、“自信是什么自信就是诸葛亮在空城之上面对百万之众时镇定自若的笑容,自信就是毛泽东运筹帏幄指挥三大战役时坚定的目光,自信就是朱当选后答记者问时激昂的语调,自信就是女足姑娘们在球门前果断的一脚……”(《谈自信心》)(作者紧扣自信,纵论古今,着意铺排,酣畅淋漓,既有丰富的容量,又有鲜明的节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读者读到这里,定会思维翻滚,随之生发出自信的勇气。)
8、“万物各有不足,人又何尝不是这样。诸葛亮一生惟恭惟敬,可是不免有街亭失守之过;唐太宗贞观之治流传千古,可是不免有„文字狱‟之错;成吉思汗,逐俄御寇,功绩显赫,可是不免有杀城戮民之罪;一代伟人毛泽东,缔造新中国,功比天高,可十年浩劫留下一块瑕疵人人可见。”(四川考生《黄鹂•百灵•完人》)(作者运用排比句,列举了古今伟人之过,文字简练,气势宏大,在段落中充当论据,有力地论证了“人各有不足”的论点。)
9、德国的布莱希特说过:“不管我们踩着什么样的高跷,没有自己的脚是不行的。”也许你有富裕的家境,也许你有身在仕途的父母,也许你有父母已为你铺就的人生坦途,这些用金钱、地位和宠爱做成的“高跷”会使你在人生之路上昂然阔步且四平八稳,可一旦“高跷”倒了,你便会重重地摔倒在地,除了落得个鼻青脸肿外一无所有——没有用自己的双手摘来的浆果,没有用自己的头脑设计的未来,更没有用自己的双脚走出的人生之路。(《说自立》)(运用排比的方式,把名言的内容具体化,语段的内容变得充实丰满,节奏比较自然流畅,语气相当充沛雄辩。)
10、杨树横着种、倒着种、折断后再种都能活,可是十个人种树却抵不住一个人毁,岂不怪哉怪么不怪,因为„毁树容易种树难‟。生活中也有许多事包含着与此相近的道理。(福建考生《读〈毁树容易种树难〉》)这个开头先用了一个反问句,肯定“十个人种树却抵不住一个人毁”这个现象是奇怪的。但是后面却又设计了一个设问句,对这个设问句的回答是“不怪”,两个问句对同一个现象却有一正一反的回答,这样,文章波澜陡起,吸引人们去探究答案。)
11、“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作者采用连续设问的形式,一石击起千层浪,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维聚焦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篇)(这个总论题上,后两个设问除服从第一个大设问外,又各有含义,前者“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吗”嘲讽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暗击主观唯心主义,三问三答,层层波澜,撩拨起读者极大的兴趣,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觉。)
12、曾经常常在想,文字的天地无涯无际,究竟该怎样用她去抒怀就好像是一支无法得知墨水多少的钢笔,你会怎样使用它去工作呢信手拈来随意涂鸦,还是竭尽所有,用心去完成一幅杰作是珍惜使用,还是毫不吝惜地挥霍进而言之,如果是人生呢在面临人生中无数的转折点时,我们又将如何运用手中的笔为这转折写出下文呢(北京考生《转折》)(作者层层设问,竟引得人思绪起伏,不得不与作者一起思考作答。文章内容因此设问而层层深入,文章结构因此设问而跌宕生姿。)
13、以鲁迅的代表作品而论,《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难道没有体现出反封建的思想《阿Q正传》难道没有反映出鲁迅对旧中国国民劣根性的认识《祝福》难道不是鲁迅对下层妇女的苦难遭遇表示同情并且对封建的道德观念进行猛烈抨击的力作这些作品难道还不能算是“有思想”的吗(《评论鲁迅作品思想性》)(这段文字连续运用四个反问句,对否认鲁迅作品思想性的论调进行了反击,可谓针针见血,字字千钧,让人拍手称快。)
14、“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贾谊《过秦论》)(运用对偶、排比,整散结合,语言既活泼、又严谨,既参差、又工整,读来跌宕多姿,铿锵悦耳,颇有韵味。)
15、生活如酒,或芬芳,或浓烈、或馥郁,因为诚实,它变得敦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戚,因为诚实,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亮,或暗淡、或素雅,因为诚实,它变得美酒;生活如书,书写的文字要我们用诚实去书写,生活要我们用诚实去呵护。(《要用诚实酿造生活》)(运用反复式的比喻和排比将抽象的生活描述得生动形象,并且进行了蓄势。)
语文议论文经典段落(二)16、个性是大海的广阔,是天空的深邃;个性是清晨的霞光,是傍晚的流岚。没有个性的世界是灰暗的,没有个性的语言是乏味的。有的人幽默,一句话能催绽满园的花朵,那么,幽默就是个性;有的人博学,一张口能抖落满天的星光,那么,博学就是个性;有的人多情,一抒怀能使长河澎湃,能使山岳潜形,那么,多情就是个性。(《考生《弘扬个性》(或幽默风趣,或辛辣讽刺,或俗雅结合:语言力求有个性美。)
17、你心里有了许多话,你要描写一件事,这件事老在你的心里打转,它一切都准备好了,单等你拿语言把它送出来。那你就把它送出来吧,不要怕你的文字不“美”,言语不“文”。用花轿送出姑娘固然好看,初学写作好比穷人,把你的姑娘用牛车拉出去吧。只要文章的内容好,语言笨一些没关系——但记住这是说初写,你千万不要认为这就好了:我永远运用牛车往外送姑娘了,这样下去,会弄成车上已经不是姑娘而是粪草了。(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诙谐设喻则如同在一碗内容丰富的汤中撒上适度的盐,使汤的味道更加鲜美可口。)
18、党八股也就是一种洋八股,这种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我们为什么又叫它做党八股呢这是因为它除了洋气之外,还有一些土气,这也算一个创作呢!谁说我们的人一点创作也没有呢这就是一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运用反语,幽默诙谐。)
19、倾听着自己的心跳,充实着自己的记忆,用自己的左手温暖着右手,穿过西风凋碧树的季节,穿过为伊憔悴的隘口,待一生走完,你会在蓦然回首之间发现,原来人生是这样变得完整而走向更文明。(《倾听自己的心跳》作文的最后一段:这段文字,寓深刻哲理于浓浓的诗情画意中,融入了作者深切的感受和真挚的感情,既给人启迪又让人感动。)
20、无数的艰难无数险阻,构成了整个生命的画卷;无数的转折无数的叉口,教会了我们坚定和执着。翻过这一峰,另一峰却又见。生命的意义在于生活,而生活的意义在于真心付出,用热情创造每一个明天,用微笑面对每一次转折,在转折中学会判断,在转折中学会坚持,在转折中学会依赖,生命其实是一首无悔的阙歌。(北京考生《失败是人生的转折》)(运用对偶、排比语言有文彩。)
21、一幅摄影作品中,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带着迷人的微笑翩翩起舞于一破败的教室里,缕缕阳光透过没有玻璃的门窗洒在她的裙褶上。多么美丽安静,多么富有诗意——你也许这样想。但当你知道这教室是被轰炸后废弃的屋子,当你知道房外的巴格达是怎样的局势时,你还会这样想么也许你会感慨这美丽和诗意是多么的脆弱,一颗炮弹就可以使它灰飞烟灭;也许你会叹惋小女孩脸上那迷人的微笑还能盛开多久她那温馨的梦能否不被炮火惊醒她那纯净的心灵能否不飘进一片战争的乌云战争,摧毁的竟是这般美丽这般纯净的事物!物质的毁灭可以重建,但心灵的创伤能否愈合(《论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文段通过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描述,巧妙地把美与丑、善与恶、浪漫的诗意和残酷的现实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产生了动人心魄的力量,抒发了作者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战争的危害也通过这富有浓郁感伤色彩的笔调揭示得如此深刻,如此惊心。真情最动人。)
22、“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现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鲁迅《战士和苍蝇》)深刻的道理通过联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回味无穷,使议论文充满神韵。)
23、我突然有了一种感觉: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地方太挤了,而掩盖废墟的举动又太伪善了。(余秋雨《漫步台城》)(这段用祖母和老者来类比议论阐明的是不要掩盖废墟。作者联想到了祖母和老者,通过评价他们没有皱纹和白发的不可思议,说明自己的思想。由于利用了形象来说理,很自然地让读者认同他的观点。
24、时间是一把双刃剑,既奖励勤奋者,又惩罚懒惰者。时间是天使也是魔鬼,它为耕耘者留下丰收的田野,为懒惰者留下荒芜的戈壁;它赠给跋涉者以醉人的花香,也会把投机者引入绝望的沼泽。(《时间》(文段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抽象的时间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说理精辟透彻,语言也显得文采飞扬。)
25、当一只脚踏在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将香味留在了那只脚上。这就是宽恕。一个精神病人闯进了一位医生家里,开枪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他却仍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这也是宽恕。(《宽恕别人,就是解放自己》)(第一段是比喻性的由头,饶有诗趣,耐人寻味。)
26、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幸福是什么》)(引诗用典是用诗句、典故直接表现话题的多重内涵,展示话题丰富的文化信息,也显示作者广博的阅读层面和开阔的视野,进一步展现作者的才情所引诗句不仅形象诠释了幸福的多重含义,展示了学生的阅读宽度,还使句子有书卷气。)
27、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晓风残月酒醒杨柳岸,思念使摩诘先生每逢佳节走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心境,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遥望故园,思念使爱国词人铁马冰河入梦来……”(《思念是一道风景》)(这几句话暗用了杜甫、李清照、苏轼、柳永、王维、王昌龄、陆游等人的诗词。读者会惊叹作者考场思维之宽,阅读面之广,化用诗句之自然贴切,不露斧痕,同时又文采蔚然。要熟练地引诗用典,可以采用诗句串联等文字游戏加以强化,并注意诗句的翻新、活用。)
28、如果你要做天空中最亮的星,千万要拨开自卑的乌云,别让那阴霾遮住你的光芒;如果你要做最巍峨的山,记得栽种自信的绿树,别让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刷得体无完肤;如果你要做最广阔的海,请把自信的涓涓细流都收容,若是没有了它们,怎么会有你的宽广无垠(《谈自信》)(文字借用假设推理和比喻说理,形象而深刻地阐明了自信之于人的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丰富的意象,飞扬的思绪,寄寓了作者非同寻常的智慧和独到的见解,这是散笔式的形象说理。)
29、“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书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一连举了八个事例,从而得出普遍性结论;凡垂名后世之人,都是身处逆境、情意郁结的,其情怀发而为言,则成为不朽之作。这便是典型的归纳论证法)
30、英谚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包容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学会包容》)(这种叙例方式就是围绕中心论点,用高度凝练概括的语言列出一组事例,一般一个例子用一个句子表述,句子内涵要相当丰富,且一针见血,一语道破论据中与论点照应的内涵。)
语文议论文经典段落(三)31、不错,人们记住的是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的忠臣屈原,而不是“争宠而心害其能”的谄臣上官大夫;人们记住的是精忠报国的英雄岳飞,而不是嫉羡妒能的小人秦桧。名利乃身外之物,得到它的多少是以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大公无私人的人自然流芳千古,自私自利、欺世盗名之徒必然遗臭万年。(《名利乃身外之物》)(摆出正反两个事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论述,突出正确与错误,从而证明观点的正确。)
32、如果人生是一部史书,只有相信自己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人才能品味出它的浩荡。如果人生是一泓清泉,只有相信自己并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人才能品尝出它的甘冽。如果人生是一首乐曲,只有相信自己并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相信自己听取别人的意见》)(此段开头采用了假设关系句,先由骈句提出条件话题,后面的正句则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揭示出了自信与听取的辩证关系,具有十分深刻的哲理意义。运用比喻兼排比形式的整句结构行文,气韵流动,给人以节奏鲜明、韵律铿锵之感,气势非
33、什么是骨气“骨”借喻人的品质,“气”指人的精神;合在一起,就成为“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的代名词。孟子有三句名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可谓把骨气的三方面主要表现全概括出来了。(《谈骨气》)(此段开头采用了设问句,自问自答,引人深思;引用孟子的三句名言;文彩大增。)
33、在真实与虚伪之间,我唾弃虚伪;在忠诚与背叛之间,我厌恶背叛;在宽容与狭隘之间,我保留宽容;在自尊与阿谀之间,我恪守尊严。在成长的路上,有舍才有得,心灵的选择决定了一生的方向,心灵的选择是人的灵魂的集合。(《心灵绝唱》)(议论文中排比列举事例,可使立论大气磅礴,无懈可击。)
34、如果人生是一部史书,只有相信自己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人才能品味出它的浩荡。如果人生是一泓清泉,只有相信自己并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人才能品尝出它的甘冽。如果人生是一首乐曲,只有相信自己并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相信自己,听取别人的意见》)(此段开头采用了假设关系句,先由骈句提出条件话题,后面的正句则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揭示出了自信与听取的辩证关系,具有十分深刻的哲理意义。运用比喻兼排比形式的整句结构行文,气韵流动,给人以节奏鲜明、韵律铿锵之感,气势非凡。)
35、人生是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就是手握各色笔的画师;人生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则是人生道路的远足者;人生还像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农具的耕耘者;但人生更像一本难懂的书,我们每个人则是孜孜不倦的读书郎。(《人生更像一本难懂的书》)(议论文中排比列举事例,可使文章气势非凡。)
36、坚忍是什么坚忍就是不埋怨命运的坎坷多舛,不叹恨生活的无情磨难;坚忍就是夸父曰,精卫填海;坚忍就是突破,就是求,就是创收,就是希望。(《坚忍》)(作者结束全文的时候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点明了坚忍的特有内涵,尤其最后四个“就是,„„”并排,更显得透彻畅达,为整篇文章增添了无穷的韵味和活力。)
37、“还是要讲胸怀祖国,要讲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要讲振奋革命精神,要讲争挑重担,要讲勇攀高峰,要讲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一组结构相似、语气一致的分句构成排比,集中地表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决不是可有可无,而且十分重要,不仅不能减弱,而且还要加强。)
38、年轻的桃花总是灿烂的,年轻的日子总是不知忧愁的。年轻的没有“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伤感,也没有“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感慨,更没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有的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激情澎湃,有的是“少年心事当拿云”的豪迈壮志,有的是“欲与天公试比高”远大目标。(《积极思维,快乐青春)》文章运用处6句名言,将感伤、感慨、无奈的忧愁与激情澎湃、豪迈壮志和远大目标的年轻之心进行正反对比,在对比中突出轻年人的心态特征。)
39、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这些在大量短句中偶然使用的长句,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使语言错落参差,富于变化,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感情的激荡。)
40、年轻的桃花总是灿烂的,年轻的日子总是不知忧愁的。年轻没有“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伤感,也没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更没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有的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澎湃激情和“少年心事当拿云”的豪迈壮志。(《积极思维,快乐青春》)(文中运用了5句名言,将伤感、感慨、无奈的忧愁与澎湃激情、豪迈壮志的年轻之心进行正反对比,在对比中突出年轻人的心态特征。)
41、“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忍;“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青翠的竹子昭示了生命的不屈与坚忍,浪尖的弄潮儿昭示着勇敢与无惧,骄傲的诗人昭示着坚定的信心……(《谈意气》)(考生用形象化的诗句,深刻了阐明了“意气”的内涵。)
要想找到成功之源,除了肯花力气外,还要目标专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浅尝辄止者是不会成功的。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对“专注”有深切的体会,他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我国清代学者王国维曾总结了学习的三个境界。其一为志存高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其二为持之以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为成功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话都说明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其实,很多事有成者都证明了专注是走向成功的一条必由之路。大科学家欧立希立志制出一种药剂,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失败了几百次之后,终于制出了药剂六六六。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少年时就立志摘下数学王国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他勤奋钻研,算纸用了几麻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于获得了重大成果。这样的例子真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相反,如果我们在学习或是工作上不专注一点,而是浅尝辄止的话,那我们将永远不会成功,只能浪费时间,白花气力,到头来“空悲切”一场。记得有个相声曾讽刺这种人,他们这山望着那山高,今天想当画家,明天想当音乐家,后天又想当军事家,最后只能当呆在家里空发议论的“坐家”。
心浮气燥不能专一,目标多了无目标。那找水的青年,只要他回到原地继续挖完那些未完成的井,或者到新地方后持之以恒地挖下去,他一定能找到水源。而在学习上、工作中,不管你是否犯过浅尝辄止的错误,只要你现在安下心来,认定一个正确的目标,专一而不懈地努力,你就一定会获得成功。科学路上无捷径,专一不懈见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