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就要72岁了。
这些年,他在大风大浪里忽上忽下,有时是让人敬仰的“国师”,偶尔是江郎才尽的导演,除此之外,大多数时候,他更像是一个始终在转动的陀螺——
只要有一根叫做目标的鞭子,他就能够一直转动下去。
和张艺谋合作过多年的文学策划曾这样评价他:“我从来没看过他打一个哈欠,他好像没有那个功能。”
每天一顿饭,步行五公里,睡三四个小时,为了能更好掌控时间,张艺谋甚至把手表调快了半个小时。
张艺谋将这种“劳模心态”归结于时代:“我们这一代人,不会善待自己。”
时代带给张艺谋的另一个特点,是内敛。
他很少夸奖一个人,渐渐的与他共事的人也摸索出来一套“张艺谋语言转换方式”:不否定就是认可,而如果他要是说了“还行”,那就是一百分。
纵使当年与巩俐热恋时,巩俐问他:“你爱不爱我?”吭哧半天,张艺谋也只回答了三个字:
“没问题。”
在奥运史上,成为“双奥导演”的,张艺谋是头一个。
阔别14年,在历经3年的设计与制作后,2022年2月4日,张艺谋带来了自己第二场奥运会开幕式,他说:“这是一个关于雪花的故事”:24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天上来、从冰立方中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以及独特创新的奥运火炬点燃方式——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代替“熊熊大火”……几乎每一幕,都让人心生赞叹。
开幕式播出后,大家纷纷感叹:张艺谋太懂中国人的浪漫了。
对于这样的评价,张艺谋回应:“中国人比我想的还浪漫。”
张艺谋是可信的。
无论是2008年宏大的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还是2022年浪漫的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他都没有失手。
相隔14年,张艺谋似乎永远都能够清晰地捕捉到那些可以打动人的细节与故事,而不是困在过去。
张艺谋将这种“不停留”归结于自己多年来的“时刻准备”:“你没有办法辨别什么是机会,只能做各种各样的准备以及不知深浅的决定。”
“若干年回过头看,你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次抓住的就是机会。”
因为在张艺谋的人生中,机会并不常见,所以他只能跳起来,拼命去抓住每一个看起来像是机会的东西。
1950年,张艺谋出生于西安,他的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母亲则在一家医院工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出身问题”反复困扰着张艺谋的成长过程。小学四年级,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信息收集表,张艺谋一行行地填下来,看到“家庭出身”这一栏,他手中的笔悬在空中,很长一段时间无法下落。不知道怎么填,他拿着表回家问父母,父母在屋里讨论了许久才给出答案,回忆起来,张艺谋说:“我知道他们是害怕伤害到我。”
初中毕业,张艺谋被分去陕西乾县农村进行插队劳动,和几个知青一起住在窑洞里,工作之余,他常常拿着一个本子对着远处的黄土崖画画。
那时他剃了一个光头,抢着干队里的重活,他说:“我就是喜欢那些时间短、出大力且分工明确的活。”这样的行事风格在张艺谋日后的**生涯中也得以留存——作为导演,高产、执拗以及如同永动机一般的精神几乎成为了他几十年的标签。
对待自己的作品他绝不是“十年磨一剑”,而是“闷头拍就完了”。
张艺谋插队时旧照
三年知青生活结束后,张艺谋被分配去往陕西咸阳市棉纺八厂当工人,负责车间搬运。还是因为家庭原因,张艺谋入不上团。每次车间开大会,会议结束时领导都会说:“党员、团员都留下,其他人都走吧”。
全车间600多人,只有张艺谋一个人拿着本子离开,步伐踢踏地回荡在大会堂里,发出擦擦的声音。这样的过往经历,给张艺谋的人生中留下了阴影,在很长一段时间,他的性格都充满着自卑与隐忍。
张艺谋旧照
1972年,张艺谋迷上了摄影,那年他每月工资只有40块钱,缩衣节食地攒了几个月钱,又向同事借了几十块,才买下人生中第一台照相机。那时一有空,张艺谋就跑去图书馆借阅一些摄影相关书籍,他还将自己那间位于三楼的宿舍做成暗室,床头上贴满冲洗照片时的注意事项。周末有空,张艺谋还会拉着同事骑车几十公里到河岸边拍照。
那时的张艺谋渴望自由,却从未获得自由。
1977年,中断10年的高考宣布恢复。消息传到棉纺八厂,张艺谋觉得机会来了。但对于报考什么专业,他并没有太多想法。对那时的张艺谋而言,只要能够上大学不用再当工人就行。
他想过考美院,但是素描画得不够好;想过上体院,但是却没有专长。最终,他盯着床头的照相机,想着不如试试北京**学院摄影系。
于是,带着十几个煮熟的鸡蛋与六十多幅自己拍摄的作品,张艺谋来到北京。那时,**学院的老师对张艺谋的作品十分欣赏,但彼时他已经27岁,年纪比报考要求的年龄上限还超出三岁。
最终,在当时文化部长黄镇特批之下,张艺谋才得以被北电破格录取。
在北电读书时期的张艺谋(右)
对于张艺谋而言,在北京**学院读书的日子,成为了他人生中的转折点。
在学校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各种专业知识,每当学院组织内部观影时,张艺谋常会拿个小卡片将**中的经典画面画下来,反复琢磨构图,到毕业时,这样的卡片积累了半箱子。
回头看,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北电学生,78级为中国**界输入了不少导演与演员——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张铁林、张丰毅、谢园……那年他们都还年轻,八十年代正要来临,每个人都对于未来充满着向往与力量。
北京**学院78级合照张艺谋一排右一
1982那年,张艺谋从北电毕业,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广西**制片厂担任摄像师。进厂不久,他与同为应届毕业生的张军钊、肖风、何群一起,组成了全国第一个“青年摄影组”,拍摄**《一个和八个》。
许多年后,主演谢园都清晰地记得,那时的张艺谋总是光着膀子,每天扛着他那台视若珍宝的国产摄影机在片场走来走去。
《一个和八个》上映后,因为片中独树一帜镜头与独特的构图,在中国**界引起了极大的讨论,至今,这部**都被誉为第五代**人的“开山之作”。
当年,陈凯歌看完这部片子后,咬着后牙槽说了一句:“行,咱们这一代人就算来了!”那时陈凯歌没想到,第二年自己就将与张艺谋合作,创作出自己人生第一部**。
陈凯歌与张艺谋
原因是因为张艺谋对画面呈现效果要求极其苛刻,现场一旦布景与表演不到位,他便会黑着脸一言不发,“张黑脸”的绰号也由此而来。
在当时,这部**拍摄了3个月,一次拍摄间隙,一行人坐在高坡上休息。陈凯歌突然把脸转向张艺谋,对他说:“艺谋,在咱们 82 届 153 个同学中,有一点数你最强烈——心比天高。”
拍摄《黄土地》时期的陈凯歌(左一)与张艺谋(左三)
那几年,除了做摄像,张艺谋还开始尝试当演员。1985年,导演吴天明拍摄**《老井》,将张艺谋选为男主角,这一年张艺谋35岁。
为了演好《老井》,张艺谋每天都背着近200斤的石板从半山腰上走下,早晚各一次,一个月内就瘦了近20斤,身体也被晒得黢黑。
**《老井》中的张艺谋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从未做过演员的张艺谋,竟然凭借这次演出拿到了金鸡奖、大众**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以及东京国际**节最佳男演员奖。
许多年后,导演贾樟柯曾将这部**中,张艺谋饰演的“孙旺泉”背着石板走在山路上的画面形容为“中国**史上最迷人的一个场面”:“那几乎成了中国银幕的一个隐喻,就是中国艺术家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莫言始终记得第一次见到张艺谋时的样子。
那是1986年,张艺谋刚成为影帝,计划着以导演的身份拍一部自己的**,被他选中的故事,正是莫言的小说《红高粱》。
回忆起来,莫言说当张艺谋敲响自己门的时候,他正在宿舍里写小说。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又瘦又黑的男人——穿得像一个农民,手里还提着一支因为挤公交车挤断了带的凉鞋,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村生产队的队长一样。
莫言觉得张艺谋看起来让人感到亲切,于是在走廊里和他简单地聊了聊天,就决定将《红高粱》改编权卖给张艺谋,改编费800块。
莫言与张艺谋
剧本敲定,为了替**挑选女主,张艺谋连着跑了几天中央戏剧大学,面试了上百个女演员。最开始他本来选中了演员史可,但当巩俐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立刻就被巩俐自身所带的生命力所感染,当即决定由她出演。那一年,巩俐正在中央戏剧学院读大二。
巩俐旧照
《红高粱》上映后一举走红,不仅让张艺谋捧回了中国第一座柏林银熊奖,**中那首由张艺谋作词,姜文演唱的《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也成为了那年北京街头最火的歌曲。
而**之外,女主角巩俐与张艺谋的恋情,也渐渐浮出水面。只不过,虽是浮出水面,但却始终无法站在阳光下,因为那时张艺谋早已结婚。
张艺谋的第一任妻子,名叫肖华,两人是初中同学,曾一起度过了漫长的三年“插队生活”。那时他们都住在窑洞里,条件不好,张艺谋常常烧水给肖华洗头,在不断相处中,两人成为恋人。
沉浸在热恋中,那时肖华没想到,日后张艺谋会将两人的这段恋情形容为:“插队时的一个错误。”
1978年,张艺谋与肖华结婚,5年后女儿张末出生,张艺谋主外,肖华主内,虽然聚少离多,但日子过得还算安稳幸福。
张艺谋(左二)张末(左三)与肖华(左四)
直到一封信出现在肖华面前,打破了一切平静。1987年,在帮张艺谋洗衣服时,肖华从他的兜里掏出了一封信,那是一封写满情愫与思念的情书,而信的末尾,署名正是巩俐。信中的字字句句打在肖华心中,但更让她伤心的是,张艺谋的心竟是向着巩俐的。在无数次拉扯与挣扎后,肖华决定结束这场闹剧。
1988年,张艺谋在举起银熊奖杯的同时,也放下了与肖华的婚姻。这一年年底,两人长达10年的婚姻结束,女儿张末归母亲抚养。
获得银熊奖的张艺谋
如果说,对张艺谋而言,与肖华的感情是一个错误的故事,那么他与巩俐,则是一部没有结局的剧本。离婚第二年,张艺谋与巩俐正式公布恋情。
登上《时代周刊》的巩俐
事业走上上坡路,但两人的感情却出现了分歧。一次巩俐去算卦,对方告诉她结婚要趁早,最好在30岁之前。
回到家后,巩俐开始试探张艺谋是否愿意结婚,得到的回答却是:“结婚,我没有想过。”之后,巩俐又搬来自己的二哥与张艺谋谈判,结果依然是不欢而散。
巩俐不明白张艺谋为何坚决不肯娶自己,张艺谋也不懂为什么那一纸证书会对巩俐那么重要。1995年,两人在合作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之后,正式宣布分手。
这一年,张艺谋45岁,巩俐30岁。
分手之后第二年,巩俐嫁给了一位新加坡富商。
没人知道,巩俐这次闪婚含有多少赌气的成分,只不过在这之后的10年,她再也没和张艺谋合作过。
直到2006年,在**《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巩俐与张艺谋再次合作,张艺谋说巩俐依然是自己心中最好的女演员,而巩俐只说张艺谋比从前更客气了。
曾经在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定论”:“事业上,巩俐走不出张艺谋, 情感 上,张艺谋走不出巩俐。”有主持人在采访中问巩俐,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她轻轻地摇了摇头,回答:“没有看法,随便说,怎么样都可以。”
1997年,张艺谋的父亲去世。
对张艺谋而言,父亲与自己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距离感——如果家中母亲不在,张艺谋与父亲可以各自忙事情,几个小时不说话。有时张艺谋在外拍**,每次打电话回家,如果是父亲接起总是没说几句就会问他:“你找你母亲吧?”
后来,弟弟告诉张艺谋,每次张艺谋和母亲打电话时,父亲总会站在旁边,用纸笔写下要问的内容,再让母亲通过电话问出来。
父亲去世后,张艺谋戒掉了抽烟,也是在这一年,他加入好朋友张伟平创立的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担任艺术总监。在张艺谋的事业中,张伟平永远是无法绕开的一环。
1996年张艺谋拍摄**《有话好好说》,资金筹备环节遇到问题,当时正在经营生意的好友张伟平出手相助投资2500万。
虽然这部**最终亏损了近1000万,但是却开启了张艺谋与张伟平共同合作的“两张时代”。
**《有话好好说》中的张艺谋与姜文
那些年,从《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再到《千里走单骑》,只要是张艺谋拍摄的**,制作人一栏上一定会出现张伟平的名字。
那时他们一个负责拍,一个负责卖,是最默契的合作伙伴。
张艺谋与张伟平
张艺谋不擅长与人建立关系,也几乎没有社交生活,他说:“如果有合作,就能一直维护关系。离开了事儿,我不知道谈什么。”
对他而言,“每周日中午去小伟家吃一顿饭”是他唯一的休闲。张艺谋曾经不止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说起张伟平对于自己的信任:“他一不看剧本,二不看账本。”
关系好时,两人甚至相约以后老了一起找个山庄养老。
那时张艺谋并未预见到,自己与张伟平这段兄弟情义,竟然会在十几年后飞快得分崩离析。
张艺谋与张伟平
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上映。
《英雄》成为第一部在内地取得超过两亿票房的**,并且连续两周成为北美票房冠军——这是第一次中国**在北美市场战胜好莱坞大片,与此同时,这部**也被评为是中国商业**的开山鼻祖。陈可辛后来回忆起那年,他说:“看到《英雄》上映后的成功,我才发现,原来内地是一个这么大的市场。”
《英雄》拍摄现场的张艺谋与张曼玉
对于中国**而言,《英雄》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于张艺谋的事业而言,《英雄》则更像是一个转折点。
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人攻击张艺谋的**过于商业与功利,认为他与文艺**正渐行渐远,甚至将其作品定义为“江郎才尽”。
第二年,张艺谋又紧接着推出**《十面埋伏》,画面依旧充满冲击,颜色依旧独具风格,但仍然收获不少骂声。
但这一年,张艺谋并没有太多精力顾及这些差评,他正在被另一件事情推上风口浪尖。
2004年8月,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如期举行。按照传统,每届奥运会的闭幕式上,都会进行下届举办地形象展示表演,而雅典奥运会上展示的“北京八分钟”,导演便是张艺谋。
在当时,这场演出一结束就收到了如海啸般的恶评——内容老套、形式陈旧、没有展现中国文化……甚至有许多人写信给有关部门,强烈要求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导演一定不能再使用张艺谋。
最终,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决定采用向全 社会 公开招标的形式选取导演团队,除了张艺谋之外,参与竞标的还有李安、陈凯歌、崔健等团队。
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竞标的李安
在综合打分后,张艺谋拿到了最高分,他还是被选定为北京夏季奥运会总导演。背水一战,张艺谋说:“如果砸了,那么就是人生的最低点。”
之后,便是长达三年的漫长筹备期。对于开幕式,小到服装上的一朵梅花,大到整个鸟巢的布置,张艺谋事无巨细。虽然团队里汇聚了彼时最优秀的艺术家们,但在巨大的压力与张艺谋近乎苛刻的坚持下,争吵、崩溃与辞职几乎时刻都在发生。
其中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张艺谋否定张艺谋”:“有时候一件事情,他今天认可了,睡一觉起来又全部推翻了,反反复复。”
在这三年里,张艺谋开了2000多场会议,与此同时,他还在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有许多次会议正是在拍摄现场举行的。
最终,北京奥运会上的演出震惊了世界,也让大众开始重新审视张艺谋。
奥运会后,有人开始称他为“国师”,张艺谋迎来了事业中又一次里程碑式的巅峰,却也在之后飞快遭受了两次至今都无法回避的重创。
2011年,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上映。在发布会上,媒体发现张艺谋与张伟平开始不再同台,关于两人不和的消息开始暗暗滋生,面对猜测,张伟平率先公开承认,自己与张艺谋“没什么关系了”。而张艺谋则将分道扬镳的理由归结为“不自由”。
实际上,两人决裂的导火索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其中,最大的矛盾点是张艺谋与张伟平观念上的差别。
和张艺谋相比,张伟平更像是一个商人,对于每部作品他都有自己的“盈利需求”。比如**《三枪拍案惊奇》里,张伟平坚持选用刚在春晚走红的小沈阳,《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在剧本已经完工后,张伟平坚持要增加一个角色给周杰伦,以增加票房。
对于这些,张艺谋虽然不愿意,但多数时候还是会接受。
**《三枪拍案惊奇》中的小沈阳
另一个矛盾点,则聚焦于钱。在与张伟平合作十几年里,张艺谋常常无法按时收到片酬,而两人合作的最后两部作品《金陵十三钗》与《山楂树之恋》,张艺谋至今都没有收到片酬。
这也导致了在离开张伟平的公司后,张艺谋度过了一段困难时期,最穷的时候他甚至要向助手借70万来维持工作室运转。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3年11月,网上曝出一张张艺谋与一女性同游太湖的照片,与此同时关于张艺谋超生的消息,开始在网络上频频出现。
张艺谋与陈婷
一个月后,张艺谋发表了一封道歉信,承认了自己在2011年就与第二任妻子陈婷领证结婚,并且育有两儿一女的超生事实,并在一个月内交上了748万元的罚款。
这一年,张艺谋63岁了。
张艺谋一家五口
张艺谋曾说因为过往的人生经历,在生活中自己从来都是低调不张扬、且永远从众随大流。而只有拍**,才能够让他把过去人生中的压抑得到释放。这也就是为什么,纵使已经年过70,张艺谋却从未想过退休。
虽然这些年,他拍摄的**评价大多好坏参半,但张艺谋却并不太在乎,他说:“我确实不太爱惜自己的羽毛。”
然而事实是,张艺谋比任何人都能够预判一部**的好坏,在工作时,张艺谋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看看我们能不能把这摊屎变成一个油饼。”
2021年12月30日,张艺谋凭借**《悬崖之上》拿下最佳导演奖,这是他入行40年来,拿下的第10座金鸡奖杯。
站在台上,张艺谋说:“我的妈妈刚刚过世,《悬崖之上》是我妈妈最后一次来看我的片场,她在过去20年里每一部**都会去我的片场看。我思念她,我觉得这个奖是给她的。”
这一年,张艺谋71岁了。
此时,距离他揣着十几个鸡蛋走进北京**学院的那个1978年,已经过去了43年。
那时,张艺谋曾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口号:“我们不仅要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地,还要揪着自己的头发跳高。”
而如今,张艺谋跳得已经足够高了。
2月4日是中国的“立春”节气,张艺谋担任总导演的北京冬奥开幕,开幕式的表演精彩绝伦,达到了预期目的,很多细节很吸睛,比如雪花是真正的火炬手,这个设计不仅很中国,也很全球,充满浪漫唯美的氛围。中国传统文化贯穿始终,网友们纷纷大赞还是张艺谋最懂中国人的浪漫。外媒也纷纷报道,奥运会推特官网称看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很多媒体不得不承认在疫情仍然肆虐的当下,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非常成功,每一帧画面都可以做壁纸,给大家留下珍贵的瞬间。
每一个画面衔接得天衣无缝,而且没有出错,所以72岁的张艺谋为了冬奥会的顺利召开,没少反复测试和彩排吧?最终呈现的效果非常的给力,突出主题,传达中国文化,整个画面精致。
合作过的演员于和伟发文表示冲冬奥开幕式也要买票支持张艺谋导演的新片《狙击手》,为冬奥开幕式的唯美浪漫折服。于和伟主演过张艺谋导演的《悬崖之上》,再一次被导演的才情所感动。
成龙看了北京冬奥开幕式的表演也是非常激动,甚至发文晒出在家里和电视剧上的中国队合影,比较巧合的是成龙也穿了一件比较喜庆的红色卫衣,伸出大拇指为中国队和张艺谋以及其团队点赞,认为他们太棒了。随着《歌唱祖国》的节奏一起唱,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成龙也是**界的大哥,可惜冬奥会没有邀请明星演出,所以比较遗憾成龙没能在现场与中国队合影。
成龙是火炬手之一,2月3日在八达岭上传递北京冬奥的火炬,成龙表示这次与2018年在平昌冬奥会 火炬传递并不同,这次是在家门口传递火炬,作为中国人无比骄傲和自豪。成龙还为中国奥运健儿们加油,希望他们能够多拿一点金牌。
央视主持人张泽群也发视频为张艺谋导演致敬,一定也是被美轮美奂的开幕式给感动,的确作为每一个国人,绝对感动得泪目,张艺谋太牛了!
参加《花样中国》录制的舞蹈演员也为张艺谋导演点赞,并且晒出和导演的合影,张艺谋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开闭幕总导演,所以张艺谋是真正的yyds。
香港演员欧阳震华也发文为张艺谋导演点赞,开幕式非常成功,而且各国都派运动员入场,整个演出很成功。
歌手袁娅维也夸张张艺谋导演真是个浪漫的人,其实张艺谋导演一直都是一个浪漫的人,可能没有被大家发现,他的浪漫是骨子里的浪漫,是真正的中国式浪漫,含蓄优雅的浪漫。
张艺谋导演接受媒体采访,认为开幕式有很多亮点,以前未有过的展现,这就是文化自信,所有的付出都值得。简约、安全和精彩是这次冬奥会的筹备理念,大家也看到了呈现的效果,完美完成,令世人瞩目。
张艺谋工作室晒出了导演的一个放松环节,在看到这个环节的时候,小编觉得张艺谋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导演。不像平常在新闻里见到了他非常严肃。在知道自己有一套盲盒的时候,害怕被别人偷,因为这是限量版,于是便放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一、非常的亲切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以及开幕式上,张艺谋给大家展现了中国人的浪漫。目前没有任何人能够承受的住冰墩墩,于是张艺谋也为大家展示出了自己的盲盒手办,而且非常的稀有。张艺谋只能够把它藏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很多网友都觉得张艺谋身上有非常可爱的一面,也想把冰墩墩归为己有,不要被他人看到。除了在影视作品上有出色表现,在生活中非常的接地气。
二、对冰墩墩的独特喜爱作为一个大导演,如果想要得到冰墩墩的话,基本上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在奥运会的任务暂时结束之后,张艺谋终于有了放松的时间,并且一直通过非常有趣的形式去拆解盲盒。很多观众都替张艺谋感到紧张。再看到冰墩墩出现的时候,张艺谋脸上的喜悦感难以言表,相信在他内心里,对这一个吉祥物异常的热爱。
张艺谋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的认真负责,很多人甚至不敢直视他的眼睛。觉得自己做错了任何一件事情,都会遭到他的斥责,通过这段视频,可以发现他和大家的想象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在生活中也是一个非常耐心温柔的人。一直在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已经超过了自己的生活,再看到张艺谋苍老的脸庞时,也希望他可以好好休息。暂时放下高强度的工作,享受生活的美好。
折柳寄情深意如下: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闭幕式上有一个缅怀环节,让我们久久难忘,因为那是我们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这个环节一开始,美丽的姑娘款款走上地屏,脚下拖带出一枝枝柳条,屏幕上也出现了垂柳图,微风吹过,柳絮纷飞,飞到屏幕四周。更多的演员们手捧发光的柳条,在《送别》的音乐中缓缓地向中间走,有无数道绿色的光像纪念碑一样升起来。
据说,定的基调是要“诗意”地表达缅怀,导演组最终找到了“折柳”这个表达方式,他们先是准备让孩子诵读《送别》的歌词,但随后又做了修改,想从《诗经》和历代诗词里寻找写柳树寄情的诗句,形成跨时代的情感表达。
但最后,因为担心国外观众理解困难,还是决定返璞归真,不去朗诵,让观众们自己去畅想。
但是如果我们中国人的感动也仅仅停留在一场视觉盛宴上,那就有点小遗憾了。假如你曾经读过一些折柳的诗句,那一刻,你一定会从中感受到上千年的诗意如春风拂过柳枝,也滋养过离人的笔端,凝结成中华文化的底蕴。
折柳送别的诗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但是到了唐代,折柳赠别的风习才达到鼎盛。而唐代恰恰又是诗的盛世。
赠别本来就是“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这四大类题材之一,再加上唐朝的诗人们内卷严重,谁也不甘心写得平平,以至于折柳这件事在唐诗中变着花样出现。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柳枝,柳枝,“任他离恨一条条”,你兀自“风吹柳花满店香”,你穿越千年的春天,你在唐诗中时隐时显,你见证一部诗歌中的人世间。
北京冬奥会不是2002年,是2022,开幕时间是2022年2月4日。
2022年2月4日晚8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双奥之城”北京迎来历史性时刻,奥林匹克梦想再次在中华大地绽放,一场简约而又精彩、浪漫而又空灵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了全世界。
外国运动员们自发拍下动人场面分享在社交平台,国内外媒体纷纷点赞,各国网友针对其中亮点展开热议。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浪漫与诗意
开幕式直播当天,话题“张艺谋太懂中国人的浪漫了”登上热搜,引发热议。网友刷屏式地称赞“中国人的浪漫”,这是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本人也不曾想到的。浪漫与诗意,从开幕式正式拉开序幕就开始了。
2月4日,恰逢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20时,开幕式以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作为倒计时开场,从24数到1,冬去春来,四季更替,每一帧都是壁纸,每一秒都美如画。
第24届冬奥会,二十四个节气,又恰逢第一个节气“立春”,诗意的偶然,浪漫的创意,巧妙的融合,再配上一首首中国古典诗篇,一重又一重的意境汇成世界人民都看得懂的美好,也难怪国内外网友异口同声地喊着“高级”。
立春来临之际,冬奥会也随即展开。在观看冬奥会开幕式的时候,“中国人的浪漫”成为最新的网络热词,我心里一直在中国人的浪漫到底是什么呢?
面向世界的角度,我国北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双奥之城。本届奥运会的舞台设计上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雅俗共赏”,这次的设计前所未有,既展现出东道主东方人的文化底蕴,又能够与新时代、新科技相结合。简约有序的表演着世界名曲,让表演与科技和艺术的相融合,让我们看到了一场符合近乎世界各国文化当中的冬奥会。
在开场我们就看到了二十四节气和诗韵之美浪漫邂逅,看到了春节文化与竞技体育的相得益彰,看到了祖国山河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在祖国最盛大庄严的时刻二十四个节气,五十六个民族嘹亮的军号声吹响《我和我的祖国》,当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喝彩。即使是小小的电视屏幕也阻挡不住我保持肃穆跟着节奏一起欢唱国歌,欢唱我的祖国。简约,环保是本届冬奥会的主题,身为地球的一份子,我们将保护地球这一使命贯彻到底。即便是以完美为目的举办一场冬奥会,我们也可以看到梦想和使命并不冲突,实现梦想的同时,我们也在竭力捍卫自己的使命。
看了北京冬奥会开幕期间出现了“中国人的浪漫”这个词,这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这就是这次冬奥运的独特之处。各国代表团组成的大雪花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奥运之火更是寓意了地球各国的团结!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作为大国对于世界和睦的决心与期盼。很有幸生在这个时代,也很有幸生在中国。希望国运昌盛,你我亦将闪闪发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