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史学和启蒙主义史学的区别和联系

浪漫主义史学和启蒙主义史学的区别和联系,第1张

浪漫主义史学从19世纪初开始就取代了理性主义史学而占据西方史坛的主导地位,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简而言之,它反映了欧洲社会各阶层对法国大革命的失望和反感,同时又是自拿破仑战争以来蓬勃发展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体现。

启蒙主义(启蒙运动)实质上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启蒙知识分子顺应历史要求,提出了“启蒙主义”理论: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用无神论、自然神论或唯物论来反对宗教迷信。

浪漫主义所倡导的思想是“自由 平等 和平

博爱”,这与启蒙主义的可心思想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启蒙主义继承并发展了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启蒙主义的基础;启蒙主义是浪漫主义的体现。——常识哲学篇。

  1、李白继承了屈原以来的浪漫主义诗歌传统。

  2、人物简介

  ①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②屈原(约前342—前278),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楚国大夫。汉族,出生于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他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之一。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浪漫乐派在创作手法上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古典乐派的传统,并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作了大胆的革新。其内容大多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并通过生与死,孤独与爱情、热爱大自然等抒情题材,表达出知识分子阶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渴求。

西方歌剧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进入二十世纪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带来歌剧(Opera)这一体裁概念的显著变化。

早在本世纪初就出现这样的观点,认为歌剧已处在危机状态,没有发展前途。

卡拉蒂金(俄)1911年写道:“歌剧是过去时代的艺术,只局部上是现代艺术。

” (注:参见苏联《音乐百科全书》第四卷,第34页,“歌剧”条目(苏联百科全书出版社,莫斯科,1978)。

)有的作曲家对传统的歌剧根本没有兴趣,对其极度否定,如希纳基斯(Xenakis )说:“歌剧已经死了,是没有用的大部头。

”( 注:《武满彻与亚尼斯·希纳基斯的对话》(《人民音乐》1988年第10期,第39页,周颖译)。

)里盖蒂(Ligeti)宣称:“我不能,而且也不会创作一部传统的‘歌剧’,对我来说,歌剧是与今天毫不相干的体裁,它属于一个和现代作曲状况完全不同的历史时期。

”( 注: 转引自《现代音乐—— 1945 年以来的先锋派》(ModernMusic, The avant garde since 1945 Paul Griffiths,  JMDent & Sons Ltd1981)第248 页。

)一些西方现代学者建议放弃歌剧的词义而用更广泛的“音乐戏剧”(Music—Drama)、“音乐表演剧”(MusicTheatre)等概念来代替。

与十八、十九世纪人们的兴趣相比,今天的歌剧似乎不再是现代音乐所关注的焦点,也不是现代作曲家和听众注意的焦点了。

十九世纪众多的作曲家,如威柏、瓦格纳、罗西尼、威尔弟等几乎完全靠他们的歌剧维生。

这种情况在今天已不复存在,除少数人(如布里顿、梅诺蒂、亨策和格拉斯等)外,现代作曲家靠创作歌剧谋生几乎不可能。

尽管歌剧不再是现代音乐的中心,但由于它的戏剧性和剧场因素,它综合多种艺术的特点和传播新技术的潜力,仍然吸引了大批作曲家。

实际上,本世纪重要的作曲家都至少写过一部歌剧,有的就是采用广义的“音乐戏剧”概念。

因此,本文所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广义的歌剧概念。

二十世纪西方歌剧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无论在创作手法、戏剧表演和舞台设计,还是在艺术风格和思想倾向等方面,都呈现出极其错综复杂的情景。

本文仅仅试图对西方现代歌剧发展的深刻变化和主要趋势作一概述,集中探讨其具有普遍意义的趋势。

二十世纪西方歌剧的思想倾向和心理特征

在所有音乐艺术形式中,歌剧是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变化最为敏感的体裁。

与十九世纪相比,二十世纪的西方歌剧在题材选择、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更多样化,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现代社会和人们的心理,最富时代特征。

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心理体验过程的产物,西方现代歌剧一方面表现为作者对外部世界的内向体验,另一方面体现为外向体验。

这些体验实质上反映出西方现代歌剧在思想内容上反传统、反社会的特点以及要求变革的意识和追求美好未来的愿望。

“内向体验”是指由于剧烈的社会动荡,人的内心丧失平衡,作曲家在创作中注重表现内心生活,向内心开掘。

主观性和内在性是内向体验的重要标志,特别着重表现现代人孤独、绝望的内心感受,带有非理性主义特点。

如表现主义歌剧要求揭示人物的灵魂,它不去反映物质世界而是表现精神世界,通过人物心理的刻画,透视和暴露现代生活的堕落,把现代社会描写为没有生命的、死亡的机体。

这种导向内心和主观世界的倾向,使得剧中人物的刻画更深刻、细致和复杂。

有些歌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这与以前的歌剧有很大的不同。

现代歌剧中的主人公不再是王公贵族和那些英雄化、理想化和神化了的显赫人物,更多的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人。

从1900年演出的夏邦蒂尔(Charpentier)的《路易丝》(Louise)开始,一个个新的主人公相继出现在歌剧舞台上,他们都是平常的人物,歌剧的故事也都来自日常生活。

更重要的是表现重心日渐集中到剧中人物变化多端、异常复杂的内心世界。

其代表人物沃采克、露露、格莱姆斯、马克白夫人等,生活在一个不平等、充满尖锐矛盾的社会里,心灵深处遭到严重创伤,精神极度压抑。

他们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但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不了。

他们不被人们理解,陷于孤独和绝望。

如贝尔格《沃采克》的主人公忍受长官的欺凌和妻子不贞的折磨,生活在一个充满痛苦与压迫、恐惧与绝望的世界里,作品表现了下层士兵悲惨的生活和命运。

贝尔格的另一部歌剧《露露》(Lulu)把我们从柏林带到巴黎的赌窝,展示了伦敦街头愤怒的女主角最后的堕落。

她毁掉了每一个人,因为她受到每一个人的摧残。

她是受 与受迫害者的象征。

这些歌剧通过凶杀、敲诈、性反常、监禁以及对主人公发狂的、歇斯底里的精神状态的描写,表现了西方现代人与社会的不协调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作者对这些被社会遗弃的穷人寄予深切的同情。

同样的作品还有齐默尔曼(Zimmermann)的《士兵们》(Die Soldaten)、 达拉皮科拉(Dallapiccola )的《囚徒》(Il Prigioniero )、 布里顿的(Britten )的《彼得·格莱姆斯》(Peter Grimes)和《比利·巴德》(Billy Budd)等,这些作品都表现了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思想。

内向体验在西方现代歌剧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表现了艺术家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这些艺术家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只得妥协,最后走向死亡。

这类歌剧常常描写孤独,具有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并常常带有自传性。

这种“孤独”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问题, 因此成为现代歌剧的一个突出主题。

布里顿的《死于威尼斯》(Death in Venice)、亨德米特的《画家马蒂斯》(Mathis der Maler)、普契尼的《托斯卡》(Tosca)、亨策(Henze)的《年轻恋人的哀歌》(Elegy for Young Lovers)、勋伯格的《幸运的手》(Die Glückliche Hand)、戴维斯的《塔沃纳》(Taverner)以及普菲茨纳的《帕里斯特里纳》(Palestrina)和克热涅克(Kenek)的《琼尼奏起来》(Jonny spielt auf)等歌剧都表现了这一特点。

西方现代歌剧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强烈的政治性倾向。

有的作品直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揭露和讽刺,有的表现了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和对自由的渴望。

布莱希特(Brecht)和魏尔(Weill )合作创作的歌剧《三毛钱歌剧》(Die Dreigroschenoper)和《玛哈贡尼城的兴亡》(Aufstieg und Fall der Stadt Mahagonny)、克热涅克的《琼尼奏起来》等,辛辣地讽刺了资本主义道德。

亨策《年轻恋人的哀歌》、《年轻的贵族》、《逃跑的奴隶》(El Cimarron )和《我们来到河边》(We e to the River)等歌剧表现了个性解放与现存政权之间的根本对抗及人们对自由的渴望。

诺诺(Nono)的《偏狭的1960年》(Intolleranza1960)对殖民战争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迫害提出了强烈的 。

贝里奥(Berio)的《转变》(Passaggio)则表现了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

有些歌剧直接表现本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如亚当斯的《尼克松在中国》(Nixon in China)和菲利普·格拉斯的许多歌剧作品。

上面提到的内向特点突出地体现在二十世纪歌剧,特别是表现主义歌剧中。

这种对主观感受的强调不是凭空而来的。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欧洲的维也纳,一种趋向没落的预感日益增长,享乐思想、怀疑主义在知识界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情绪。

文学中的自然主义以及弗洛伊德对人性中最隐蔽的部分——潜意识的发现,大大助长了对表现主观世界,向无意识领域探求的兴趣。

当时的歌剧多以变态心理、犯罪和死亡为内容,表现复杂的心理矛盾,强调梦境,显示出对变态情感的迷恋,尤其热衷于表现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内心的欲望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以及精神失常的行为。

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Salome)、《埃列克特拉》(Elektra)、勋伯格的《期待》(Erwartung)、贝尔格的《露露》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继承。

它们的基调近似,都是恶梦式的歌剧,表现出狂热的歇斯底里气质。

作品完全离开了一般意义的“优雅”和美,始终保持戏剧和音乐上的紧张。

“外向体验”,是指作曲家在体验与外界关系时回到非现实的、古代、东方或神话的世界中,在题材内容上显示出“向外转”的倾向。

这既表现出人的内心世界失去了平衡,也表现出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失去了平衡。

这也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体验有关。

人们渴望向古代复归,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许多现代歌剧作家从古代、中世纪、东方以及神话故事、圣经、民间传说和历史事件中寻找灵感,向过去寻找答案,向古代社会寻找安慰。

以此暗示或影射现实,达到曲折反映现实的目的。

这些作品具有抽象性、象征性的特征,追求形式美,故事情节似有似无,人物形象扑朔迷离,常常采用悲剧、喜剧、荒诞、象征和讽刺相结合的手法,富于哲理和思辨色彩,使得西方歌剧日益走向抽象,显示出哲理化倾向。

这些特点在新古典主义歌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明显。

斯特拉文斯基在他的歌剧《夜莺》(Le Rossignol)中赞美天堂的声音,歌颂光明战胜黑暗和死亡,充满和平的气氛;以希腊悲剧为题材的歌剧《俄底浦斯王》(Oedipus Rex )更加注重反映人与人之间而不是神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情节复杂,人物刻画细腻,富于象征性;勋伯格采用圣经题材的歌剧《摩西与阿隆》(Moses und Aaron )通过象征的手法,表现出人们对知识的探索,充满哲理性;德国作曲家奥尔夫从古代诗歌中吸取灵感,创作出歌颂崇高爱情、表现优美意境的音乐戏剧《布伦之歌》(Carmina Burana);布索尼和普契尼的歌剧《杜兰朵》、普罗科菲耶夫的《三个橙子的爱情》等,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话世界;米约的南美三部曲,鲁塞尔(Roussel )和霍尔斯特(Holst)以印度史诗为题材的歌剧《帕特马瓦蒂》(Padmavati)、《塞维特丽》(Savitri)也给人以新奇遥远的印象;亨德米特的《世界的和谐》(Harmonie der Welt )则表达了现代人渴望与宇宙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

无疑,二十世纪西方歌剧在思想内容等方面这些特点的形成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根源的,它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动荡和变化。

二十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经济恐慌、劳资冲突、核恐怖和各种社会矛盾,以及六十年代规模宏大的反战运动、汹涌澎湃的黑人及学生运动,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

特别是世界大战的残酷屠杀,使传统的西方文化道德、理性的信仰受到沉重打击,在一般说来既敏感又正直的艺术家心灵里必然造成严重创伤,产生重大怀疑。

宗教信仰的削弱,对科学真理的怀疑,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许多人信仰出现真空,虚无主义思想、悲观失望的情绪乘虚而入。

这些都是形成现代歌剧思想内容方面上述特点的重要原因。

人们从二十世纪西方歌剧以及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动乱和个人精神状态的疯狂中看出一种复杂化的理解和表现。

这也导致歌剧中的人物思想感情复杂多样。

西方现代歌剧在思想方面的特征是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是西方社会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关系上的尖锐矛盾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的深刻体现。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出从个人角度全面地反对社会的倾向,以局外人、社会下层受侮辱和迫害的人或不被社会理解的人的身分,向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全面抨击。

这种倾向,我们可以在亨策的《我们来到河边》、布里顿的《彼得·格莱姆斯》,诺诺的《偏狭的 1960年》和贝尔格的《露露》等歌剧中看到。

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的状况,揭示出一幅幅极端冷漠、残酷、自我为中心的阴暗和可怕的图景。

许多作品把父子、夫妻、朋友、邻居之间表面上亲亲密密、内心里却充满阴险、狠毒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怵目惊心。

如贝尔格的《沃采克》、亨策的《年轻恋人的哀歌》等。

在亨策的歌剧《年轻的贵族》(DerJunge Lord)中,大自然消失了,成了人的意识的象征,出现了人性的非人化现象。

人与自我的关系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许多歌剧写现代人失去了人的本质(自我)的悲剧以及丧失了宗教信仰和与大自然的和谐后,精神上处于悬空状态,其主题常表现丧失自我的悲哀和寻找自我的失败。

这样的主题我们可以在布里顿的《死于威尼斯》和亨策的《年轻恋人的哀歌》中看到。

现代社会在现代艺术家面前呈现的形象是“混乱”“疯狂”和“畸形变态”的。

艺术家们认为现实世界是不真实、非理性和混乱荒诞的,感到自己被扭曲和变形。

他们探索一种艺术形式把自己对于危机时代的强烈感受,特别是那种孤独、困惑和绝望情绪表达出来,使艺术成为一种自我表现。

许多现代歌剧都以主人公的死亡为结局。

现代艺术家们有时把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与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联系起来,然而,他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只是对现实的妥协和对自己不幸处境的认可。

这种对现实世界的愤懑和绝望,使他们向两方面寻求出路——寻找自我(内心)和探索形式。

同样对西方现代歌剧产生影响的是现代反理性主义的种种哲学、心理学和社会思潮。

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西方从康德发展起来的现代反理性主义哲学,如实证主义哲学、叔本华、尼采、柏格森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等,对整个现代艺术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这些哲学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理性的贬低,否认外在世界的真实性,主张艺术脱离客体对象,把自我、精神、感觉、体验提到唯一的“存在”和真实的地位;世界不能离开“自我”而存在,自我乃是世界存在的基础。

叔本华认为现象世界的存在是我们意识的体现,提出“主体决定论”。

柏格森否定世界存在的物质性,归之为一种“绵延”的意识,并和自我等同起来,把这说成是一种基本存在,这是理性所不能认识的,只有靠下意识的直觉才能感知。

艺术不反映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超脱。

存在主义认为人是孤独和不自由的,人与社会完全对立,任何他人都是局外人,互相敌视,人不可能改变世界的荒谬、无组织状态,在现实面前,人不是一个积极、有明确目的的生命,而只是一种无望的存在。

死亡使人摆脱对于任何他人和集体的依赖,从中认识到他自己。

这种对自我、无意识和本能的强调,这种悲观主义的宿命思想,对欧洲思想界和艺术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弗洛伊德的现代心理学理论对现代艺术包括歌剧的重要影响。

他认为人和社会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起决定作用的是本能。

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

这些主张引导现代艺术家努力开拓下意识的领域,在作品中出现生理缺陷、病态、精神不平衡、失调的人物形象。

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发展,对人意识中的最隐蔽部分——潜意识的发现,改变了现代人的某些艺术观念,人的形象开始改变。

随着潜意识大门的打开,人身上不受理性控制的东西暴露出来,人性高尚的神话被粉碎。

对变态心理的热衷,对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和梦境的描写,一些缺乏英雄气质、具有畸形心理特征的人物形象的出现,是对旧传统的反叛。

现代歌剧作家开始用音乐手段对潜意识领域进行探索,着力表现复杂丰富的性格。

从艺术自身的发展来看,这种对主观的强调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传统的文学艺术开始在思想上向非理性方向发展,在艺术上向纯形式方面发展。

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思潮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对形式美的暗示和对音乐性的强调。

浪漫主义注重灵感、想象和直觉,逃避现实和追求神秘主义倾向的进一步发展,现实主义的蜕化物——自然主义也以其对于人的生物性本能和社会畸形病态的描写,为非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形成提供了养料。

这些都对以理性为核心内容的西方传统艺术形成很大的冲击力,加上哲学、心理学中的反理性思潮和其它因素的作用,就产生了西方现代歌剧的这些特点。

西方现代歌剧继承了浪漫主义对情感的强调,现实主义艺术的民主、人道和批判精神。

音乐艺术自身的发展也显示出“向内转”和“向外转”的倾向。

晚期浪漫主义音乐走向对感情强调的极端,特别是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爱之死的绝唱,不尽的旋律和不明确的终止,使功能和声瓦解,半音主义发展到极点; 音乐中对自我表现的强调和强烈的戏剧性,都是造成现代歌剧强调内心体验的直接原因。

另外一方面,一些作曲家对这种对情感的过分强调和滥用表现出厌恶,试图摆脱这种影响,寻找新的形式,并对过去清晰、客观和理性的古典主义音乐发生兴趣,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形式的强调。

这都导致了后来歌剧创作所出现的两种特征,即强调感情和注重形式。

二十世纪西方歌剧发展的艺术倾向和风格特点

二十世纪是社会和科学发生巨变的时代,音乐也卷入了这一变革过程。

作曲家力图寻找新的表现方式,以反映新的时代。

二十世纪西方歌剧在艺术探索中总的趋势或可概括为“突破传统”,“标新立异”。

这使歌剧的音乐戏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音乐语言更加复杂,无调性、多调性以及十二音技法的广泛运用和电子音乐、偶然音乐等手段的引入,使表现手法更加丰富。

众所周知,歌剧的历史是1600年以来欧洲音乐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那时起,音乐中的许多新的东西首先在歌剧中出现。

古典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歌剧艺术的发展,与歌剧序曲、咏叹调和器乐段的出现都有着密切关系。

由此可见,创新和实验对音乐,特别是对歌剧来说并不新鲜。

欧洲音乐史风格上的变化,每一变化都与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关。

这种进程在二十世纪并没有停止。

二十世纪西方歌剧最为引人注目的发展是在歌剧领域中“先锋派”的各种新的试验和探索。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的试验已经进行。

室内歌剧的复兴,新的戏剧和音乐手法的运用,使歌剧又一次成为产生新的音乐思想最理想的媒介。

二十世纪中叶,歌剧创作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情况,一些作曲家保持着传统的某些因素,而另一些人远离过去。

西方人的音乐兴趣在迅速变化,他们追求多种风格,有的使用电子乐器进行记录和用电子技术进行创作,还出现了把音乐当作商品的倾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产生了新的一代作曲家。

音乐中发生了不寻常的变化,磁带录音机和电子计算机成为人们熟悉的音乐手段。

具体音乐的发明,使电子音乐作品成为可能。

电子合成器的发展和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音响,为作曲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作曲家首先寻求新的音响,其次是组织新的音乐结构的方式,同时更新了爵士音乐的即兴技法,在音乐中运用偶然因素和选择的多样性,力图寻找音乐和语言、戏剧、视觉等其它因素结合起来的新的方式。

这使得一些作曲家,特别是那些被纳入“先锋派”的作曲家,试图在作品中追求新奇,标新立异。

这特别表现在他们喜欢在音乐戏剧领域中进行探索和实验。

作曲家吸取包括电子音乐、哑剧、动作、灯光和**、布景等新的手段,以演员的选择和观众的参与等非确定性、偶然和即兴因素为基础,创造了一种多媒介、混合媒介的戏剧——音乐表演剧(Music Theatre)。

这是一种音乐性、戏剧性作品的名称,通常比传统歌剧规模更小,容易在音乐厅、剧场、歌剧院或**院演出。

作曲家们不仅要使“歌剧”这个名称动摇,而且使歌剧的常规手法发生动摇。

这样的作品从六十年代开始逐渐增多。

这种音乐表演剧的始祖可以追溯到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这部由演员、舞蹈者和演奏家组成的小组一起来表演的作品和勋伯格演出时穿服装和使用灯光效果的《月迷皮埃罗》。

为了表示与传统决裂,有的作曲家不使用传统乐器而用电子乐器和机器等,另一些试图避免作品绝对固定,允许表演者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自由地创造声音。

在这种音乐表演剧中,动作和手势比戏剧有更重要的意义,甚至等同于音乐。

有时,演员、演奏员、舞蹈者甚至观众的动作都被引入。

60年代起,约翰·凯奇(  John Cage )创作的《戏剧小品》(Theatre Piece)唤起了人们对新的戏剧形式的兴趣。

这部作品在当时可称得上是最“先锋派”的音乐表演剧,有八个表演者参加,每个人都使用一些听觉或视觉媒介——音乐、舞蹈、哑剧和其他,在凯奇的戏剧中,不确定性是主要因素。

这部作品可以由一至八个表演者(演奏家、舞蹈家、歌唱家等)演出,可随意组合,戏剧动作可发生在某段时间,由表演者从20个名词或动词范围内选择,采用他以前(磁带剪接)的作品《丰塔娜混合曲》(Fontana Mix)中的材料组成,其结果是毫无联系的动作和场景的展现。

作品表明他相信视觉空间因素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他1951年所作的《水的音乐》( Water Music)戏剧因素更明显, 他把总谱像贴大标语一样放在观众可以看到的地方,其中包括如何用不同方法让水发出声音的指示说明。

另一作品《威尼斯和水流动的声音》(Sounds of Venice and Water Walking,1959)使用了舞台道具。

我们在凯奇的作品中看到音乐可以被加上动作,表演者的运动和手势可以扩展乐器的表现力和加强其特性,演奏者的说话声也是音响形式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这也表明,近来音乐的发展使一些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家有意识地探索远远超出纯音乐和声音王国之外的那些表演因素,通过对视觉等方面的兴趣来扩展现代音乐。

这些包括“戏剧”范畴中的舞蹈(身体运动、手势等)、自然音响(艺术性地把舞台活动的音响和讲话声结合在一起)、演出空间(观众的参与和演员的活动)等。

有些作曲家尽管没有在传统的歌剧、舞剧领域中创作,但已发现音乐和戏剧之间相互融合的可能性。

这在贝里奥( Berio )和卡格尔(Kagel )的那些很难区分是音乐会作品还是戏剧作品的音乐表演剧中给人以深刻印象。

贝里奥自己对音乐表演中的形体动作也很感兴趣,他为一位表演者所写的《系列》(Sequenza)(1958—79)和那些明显可归入音乐表演剧体裁的作品一样带有戏剧性。

他最著名的为女声、竖琴和打击乐而写

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作曲家,音乐史上享有盛誉的小提琴演奏家。父亲是港口装卸工和记帐员,音乐爱好者。发现儿子有音乐天赋,立志把他培养成音乐家。帕格尼尼5岁时在父亲指导下学习曼陀林,7岁时改学小提琴,受到父亲严格的管教。以后父亲也让他师从当地名家学习小提琴、和声等。12岁首次公开演出,演奏他自己根据法国革命歌曲的旋律写的变奏曲,受到音乐界前辈的关注与指导,技艺进展神速并且进一步学习作曲,创作了《24首随想曲》。18岁时脱离了父亲的监护,到卢卡开演奏会并担任国家乐队指挥,同时从事教学与作曲。1805年任拿波伦的妹妹的宫廷乐师,曾在宫廷音乐会上用两根弦或一根弦即兴演奏,使人惊叹。1809年他离开卢卡,开始“自由艺术家”旅行演出生涯。以后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舒曼、海涅、李斯特等都给予他高度评价。但他连续生病,身体虚弱,1834年回意大利定居,1837年再去法国,于1840年因患喉癌逝世,卒于法国民斯。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艺术是在19世纪10-30年代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他们演奏热情奔放,而富于诗意,充满幻想,气势非凡,在小提琴演奏的技艺上,音色变化上都独具匠心,成为小提琴历史上的新水平的标志。他创作的小提琴练习曲显示了作者艰深的演奏技巧,令音乐家们震动,对浪漫主义时期器乐艺术发展具有巨大影响,李斯特、舒曼、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都曾把他的作品改编成钢琴曲或管弦乐曲。

李斯特(1811-1883)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他自幼生活在优越的音乐环境中,其音乐才能很早被发现,并受到精心教育。9岁登台演奏。1824年在3个贵族的资助下赴维也纳深造,师从C·车尔尼学习钢琴。后又学习作曲理论。使他毕生难忘的是贝多芬出席了他的第二次音乐会,并上台亲吻了这个12岁的小提琴家,以示赞赏。1824年3月,他在巴黎首演一举成名。以后开始创作,显露才华。16岁时父亲去世,他挑起一家生活担子,以教授钢琴为生。同时发奋读书,接触社会,寻求真理。1830年7月革命爆发,使他受到鼓舞,写出了《革命交响曲》大纲,从此更接近积极浪漫主义,成为雨果、海涅等浪漫主义大师们的文艺沙龙成员,并受到柏辽兹、肖邦等直接影响。尤其在1831年3观看了帕格特尼尼的演出,深受启发,刻苦钻研,把小提琴技巧借用到钢琴技巧中去,创作了《帕格尼尼练习曲》。他的钢琴技艺日臻成熟,1839年开始旅行演奏,历时十载。同时创作了一些爱国主义作品。1848年在德国定居,从事创作。这一时期他的思想倾向革命,创作内容也多数以此为题材。同时创作大量交响乐作品。1861年,李斯特到了罗马,受到教皇的接见,思想开始消沉,并进了修道院,开始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创作。1875年他在匈牙利建立第一所音乐学院,并亲自教授钢琴,对各国青年作曲家都倍加爱护,如斯美塔那、格里格等都曾受到他的帮助。1886年7月因肺炎而逝世。李斯特的主要成就在钢琴音乐与交响音乐。他首创了“交响诗”体裁。 钢琴演奏技艺高超艰深,形成热情诗意、辉煌奔放的风格,开始了钢琴独奏会和背谱的先例。他创作的钢琴音乐有的以激情与诗意见长,有的以悲壮奋发的革命豪情著称,有的雄劲刚健,思想丰富,具有戏剧性,有的则富有民族民间特色。

影响和地位: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歌在浪漫主义诗歌发展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扩展资料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

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精力,足够的智慧,我是说如果我有足够的能力,那么我会去学哲学。

《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是由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柏林所著,确切地说是根据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是一部哲学领域的著作。整本书从“浪漫主义”一词的定义、背景、代表人物以及浪漫主义的核心观点、对后世的影响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一部小说里,这是小说男主最喜欢的一本书。光是因为对小说角色的爱屋及乌是不足以驱使我来看这本书的。我认为将我带入哲学思想领域的人,是我的毛概老师。我这样跟同学描述:高中的时候我认为最聪明的是数学老师,现在我认为最聪明的人是哲学老师。大家都是科学家的尽头是哲学,之前不明白,现在我觉得非常正确。

回到这本书,首先将这本书中与浪漫主义有关的词汇列举一下:启蒙运动、虔敬运动、悲剧、意志、自由、道德、行动、理想、价值、自然、自我、无意识、象征……这都是我在书中的所见,之所以将他们列举出来,除了担心我自己的表达能力外,我想说的是,抛开走出哲学领域,我们大多数人心中的浪漫主义,也大概是这些词。哲学的逻辑与智慧在此可见一斑。有关哲学的专业知识以及国外的语言表达方式让这本书看起来晦涩难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我阅读时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另外,我感觉自己的能力确实有限,虽然看完了一整本书,但是我并不自信能够将柏林的思想以及伟大的浪漫主义思想完整、全面的概括出来,只能是一个索引,推荐大家都去看原著,体会作者思想以及浪漫主义的伟大。

浪漫主义起源于十八世纪的德国,为什么?这与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有关。确切来说,浪漫主义(这里你可以理解为一种思想运动)就是理性主义的反叛。理性主义为世界提供了三个命题:首先,所有的真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如果一个问题无法得到解答,他必定不是一个问题。第二个命题是,所有的答案都是可知的,有些人通过学习和传授得到的方法获知这些答案;第三个命题是所有的答案必须是兼容性的。这是启蒙运动的思想——他们从牛顿那里得到启发,认为这个世间就是一个系统的运作的结构,人们可以通过规律的、统一的、冷静的方法——按照一定的制度或者规则来运行这个世界。简言之,理性主义认为这世界存在着一个普适性公理,大家都应该按照这个真理来形式。

但是那时候的德国人可不这么想。关于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有关的思想家有孟德斯鸠,有孔塞多,有布丰和沃尔内,有格林和霍尔巴赫,在德国人看来,他们的存在激怒和羞辱了德国人。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赫尔德(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来到巴黎,他无法接近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在他看来,这些人都矫揉造作、过分讲究、极度自负且枯燥无味,不仅是赫尔德,在大多数德国人眼里,对于法国、假发、丝袜、沙龙、腐败、将军、帝王及世上所有不可一世事实上却是财富、罪过、邪恶之化身的宏大形象更多的是强烈憎恶。为何会如此?柏林在书中提到了虔敬运动——作者将之称为浪漫主义之源。十七、十八世纪的德国人居住的地区称得上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地区,但其实十六世纪,德国也曾与英国法国一样对于欧洲文明的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到了十七十八世纪,却呈现出倒退状态。至于原因,作者说不清,我也说不清。大概就是但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德国终归是没有建立起像英法一样的权利集中的民族国家,在十八世纪,德国人是由三百个王公和一千二百个领主统治着的,皇帝一直在觊觎意大利和其他地方,他无法集中力量治理自己的国家。最重要的是,三十年战争使得德国分崩离析。战争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是致命的,比仅仅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更重要的,它摧毁了德国的精神。“德国文化萎缩成一种地方性文化,在那些沉闷的小宫廷里苟延残喘。当时的德国,根本没有“巴黎”,没有中心,没有活力,没有骄傲,没有进步、变化和权威的意识。”基于这个背景, 虔敬运动 , 这一真正的浪漫主义之源 得以渗透德国。苟延残喘的德国文化在这时候一方面滑向路德式的极端经院学究——细微琐碎但相当枯燥无味;另一方面则沉入人类灵魂深处。如果你无法从这世上得到你渴望的东西,你就必须教会自己如何不想得到它。这是一种精神退向深处,退向心灵城堡的常见形式。这就是德国虔敬派赖以存在的氛围,由此引发了一种强烈的内心生活方式,大量感人、有趣但是相当个人化和情绪化的文学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仇恨。“或许德国与法国的誓不两立也是浪漫主义运动兴起的一个触机。”作者如是说。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德国法西斯主义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看到过这么一个说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虽然德国确实是战争发动一方且战败,但是战后对于德国的处决着实过于严苛,这导致了整个德国的怨恨情绪,法西斯主义正好利用了主义情绪,这怨恨情绪与对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的憎恶大有异曲同工之处。但确实,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影响力就有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义也是浪漫主义的继承人”。之所以说法西斯对浪漫主义有所借鉴是因为它们持有同样的一个概念,即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不可预测的意志以无法组织、无法预知、无法理性化的方式前进。这就是法西斯主义的全部:领袖明天将发表什么样的言论,精神如何推动我们,我们去往何方,我们将做什么——一切都无法预言。“歇斯底里的自我肯定以及对现有制度进行虚无主义的破坏,因为它束缚了唯一对人类有价值的自由意志;优越的人因其更强力的意志而征服劣等人;这是一种对浪漫主义的直接继承——毫无疑问,通过一种极端歪曲和混淆的形式,然而毕竟还是一种继承。这一份遗产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德国的虔敬运动就是对理性主义明晃晃的驳斥,这是浪漫主义发源的泥土。我认为弄清楚了一件事发生的原因与条件,接下来的就会容易很多。所以,对于浪漫主义,我并不想要再详细阐述太多,也是我的能力有限,但总的来说,不过就是对于理性主义的反叛。

关于浪漫主义,柏林将其分为一下几个部分。

可以说是非常清晰了。在这本书中,柏林向我们介绍了他心中浪漫主义的定义,这一点我想放到最后一点讲述,先来说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在《浪漫主义的真正父辈》这一章节之前,首先冲击牢固的理性主义的,柏林提到了孟德斯鸠与休谟——一个表明普天之下并非处处皆同,一个说不存在必然性,只有或然性,这都与理性主义相悖。《浪漫主义的真正父辈》的标题之下柏林首先提到的是哈曼,之所以介绍他,柏林认为,它是第一个以最公开,最激烈,最彻底的方式向启蒙宣战的人。哈曼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明确提出各种言论以强烈撞击启蒙运动,更重要的,是他的影响力,在后面提到的柏林所认为的真正的父辈,哈曼对于他们的影响与启蒙都是巨大的。

进入正题, 真正能被柏林称为浪漫主义之父的就有两个人——一个是赫尔德,一个是康德。

赫尔德 对于浪漫主义运动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三个观点上。其一是表白主义的观点,其二是归属的观点,其三,真正的理想之间经常互不相容,甚至不够调和。第一个观点,表白主义,是这样的:赫尔德认为人的基本行为之一是表白,是有话要说。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在充分表白自己的天性,这个观点是赫尔德从他的导师哈曼那里学到的。不仅是人,甚至是无生命的艺术品,对他们来说,也是某人的表白,是创作者的生活态度的表白。赫尔德说了,希望每个表白自己的人都能使用词语,而“词语”这个概念,与交流有关,与群体有关,由此,他的表白观又联系上了他的归属观——在于“民族”这个概念的提出。词语不能单独产生,它得是在群体里面,在民族里面。“由此发端出整个历史主义、进化论的观念。所谓历史主义、进化论的观念就是说你只能通过了解与你自身所处环境很不相同的环境,才能了解那里的人。”这个观念也是归属感观念的根基。关于赫尔德,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结论,进而引入他的第三个观点。这个观点是这样的:如果每种文化的价值都隐藏在特定文化的理想之中,那么,赫尔德说了,每种文化都会拥有它自己的重心。你想要理解某一文化类型的人民,你就得找出它的文化重心。如果你找到了一个文化重心,就会发现一个事实,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想。但是如果赫尔德是对的,那么希腊人有希腊人的理想,印度人有印度人的真理,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终极答案的观点就毫无意义了。它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所有的答案都可能是互不兼容的。由赫尔德的三个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他的最终理论:也就是说每个人类群体都应该为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奋斗,或者说,为了他们的传统而奋斗。这就是赫尔德心中的浪漫主义。

赫尔德之后,柏林在《拘谨的浪漫主义者》一节提到了 康德 。康德崇尚科学,是因为他的道德哲学才足以成为浪漫主义之父。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康德崇尚自由,强烈反对任何一种支配人的形式。“道德优点的观念,道德缺失的观念,哪些该得到我们的赞扬,哪些该受到我们的谴责,哪些行为方式该受到鼓励或指责,所有这些都基于这个前提:即人们能够自由选择。”,借由自由选择,康德提出了有关于价值的理论,“价值之所以是价值——或者再往小一点说,之所以是责任,之所以是一种超越了欲望和情感偏向的目标——是由人的选择而非它自身的某种客观的固有性质所决定的。价值不是道德天宇里的星星,它们存在于人的内心,它们是人愿意自由选择并愿意为之生、为之奋斗、为之死的东西。”这就是康德宣扬的基本理论。康德的思想中,对于浪漫主义,最重要的应当还是属于关于意志的主张——唯一值得拥有的是无拘无束的意志——这就是康德一再强调的核心命题。关于意志,席勒也是它忠诚的辩护者。这触及到了浪漫主义运动的核心,人们获得的不是关于价值的知识,而是价值的创造,这个关于“不屈的意志”的思想,这个观点的核心在于,在某种程度上,毕竟世界出自你的选择、你的创造。

除了意志,浪漫主义乐于布道的,即是认为世上并不存在事物的机构。这是对于理性主义最正面的反击。“一旦你试图了解一个事物,无论你应用哪种力量,你都会发现你要探索的是不可穷尽之物”如此一来,就产生了非现实和幻想——也就是一种企图:总是要罩住不可限制之物、追求真理于无真理之处、阻断不歇的涌流、使运动静止、以空间捕捉时间、以黑暗捕捉光线。这就是浪漫主义的布道。道理说不尽道不明,在此情况下,当他们自问一个人如何能——就“理解”这个词的某种意义而言——着手理解现实的时候,当他们问一个人如何获得对现实的某种洞察,而同时不去断然划分作为主体的自己和作为客体的现实,不在洞察的过程中杀死现实的时候,要如何找到答案?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神话以及象征。

关于浪漫主义,柏林在书中叙说了很多,有我前面所提到的,当然更多的是我没有提到的,有谢林、有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有费希特,有戏剧、有诗歌、有音乐,有政治、有经济、有文化…关于浪漫主义的影响,如果所文艺复兴、理性主义将人类视角从神转向人类,那么浪漫主义运动就是把视角从宏观的人转向到个人。浪漫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意志、是自由、是创造、是价值……书本的最后,柏林说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的生活的体谅;是理性的自我理解的一切程度的增强。

这是柏林是的结尾,但是我的结尾,我想要回到刚刚没有提到的关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上,柏林说,浪漫主义是统一性与多样性,这是他简单概括之后的结果,我想以书中的原文,我所喜欢的一段文字,关于浪漫主义,作为总结:

“浪漫主义是原始的、粗野的,它是青春,是自然的人对于生活丰富的感知,但它也是病弱苍白的,是热病、是疾病、是堕落,是世纪病,是无情的美女,是死亡之舞,其实就是死亡本身。是雪莱描绘的彩色玻璃的圆屋顶,也是他永恒的白色光芒,是生活斑斓的丰富,是生活的丰盈,是不可穷尽的多样性,是骚动、暴力、冲突、混沌;它又是安详,是大写的“我是”的合一,是自然秩序的和谐一致,是天穹的音乐,是融入永恒的无所不包的精神。它是陌生的、异国情调的、奇异的、神秘的、超自然的;是废墟,是月光,是中魔的城堡,是狩猎的号角,是精灵,是巨人,是狮身鹫首的怪兽,是飞瀑,是弗洛斯河上古老的磨坊,是黑暗和黑暗的力量,是幽灵,是吸血鬼,是不可名状的恐惧,是非理性,是不可言说的东西。”

“它是能量、力量、意志、青春,是自我的展现,它也是自虐、自残、自杀;它是原始的、单纯的,是自然的胸怀,是绿色的田野,是母牛的颈铃,是涓涓小溪,是无垠蓝天。然而,它也是纨绔主义,是打扮的欲望。红色的背心,绿色的假发,染成蓝色的头发,这就是热拉尔·德·内瓦尔的追随者某个时期招摇巴黎街头的行头。”

因为李白写的诗不受任何束缚,比教放任,不随波逐,与浪漫主义的内涵相同。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997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