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文化的岁时节庆

徐州文化的岁时节庆,第1张

春节

徐州一带,欢渡春节习称“过年”,主要习俗有:

(一)叫火烛 中华民国成立前,从腊月(农历十二月)初一起,各村镇便要设专人打更。打更人除敲锣击鼓表示时辰外,边打边喊:“小心火烛,谨守门户”,“柴仓要清、水缸要满”。提醒人们注意防火防盗。徐州城里,则有乞丐头出面,肩扛木牌,上面贴着衙门告示,走街串巷,叫喊“防火防盗”等警旬。

(二)送财神腊月二十以后,乞丐向所在地住户遍送财神像。到正月(农历一月)初五前后,乞丐们分别拿着木版,去各家用版对证,向各家索取年馍(过年蒸的馒头)。

(三)打尘 进入腊月下旬,家家要。打尘”(俗称“扫屋”),即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室内外卫生和个人卫生扫除。个人卫生一般在除夕那天进行,除沐浴外,一定要理发,俗称“不留隔年头”。

(四)办年货 从腊月下半月开始办年货,鸡鱼肉蛋外,另准备一些传统食品,如摭糖、炸麻叶子、油炸果、丸子等。此外,剁上够吃好几天的饺子馅,蒸好够十数天吃的馒头。

(五)蒸馒头(年馍)很有讲究,有实心的、包馅的、枣花的等多种样式。有的食用,有的祭祖、供神,有的送乞丐以至饲牲畜等。由于馒头蒸的多,放久了变干龟裂,俗称。发笑”。寓意新的一年丰衣足食,幸福快乐。

(六)送节礼 送节礼多在亲戚中间进行。最迟不得超过除夕。节礼也就是几斤糕

点,送男性长辈的,往往加一二瓶酒。但新女婿,尤其是即将结婚的未婚女婿,送节礼极为讲究。活鸡、鲜鲤鱼、糕点、酒是必不可缺的,每样最少也得4只(包),多的有达16只(包)的。摆阔气的还要另加名烟、现钞,女方只收一半,另回一半。

(七)贴年画、春联春节前,人们要购买新年画装饰住房。象征吉祥如意的雄鸡图、象征富贵有余的鲤鱼图等,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年轻妇女则爱把“胖娃娃”类的年画张贴在卧室里。

贴春联多在除夕这天,用红纸写好后,贴在大门及门框上。另用红纸截小方块,以一角朝上,写上“福”、“寿”等,贴在家具及大件器皿上。门楣上贴各色剪纸,祈交好运,故俗称其为“运箴(迁)”。另有用桃树枝插在门侧的,大概是古桃符的一种象征。

(八)除夕守岁 过去守岁时,一家人围炉而坐,吃着各种茶点、包着扁食(饺子),话旧谈新。黎明前,讲究放一挂鞭炮。电视普及以来,守岁改成看电视,鞭炮也多改在午夜零时燃放。

(九)祭神拜祖、磕辞岁头 除夕这天,各家把蒸好的枣山、枣花馒头,各插“花杂”,与扁食一起放在神轴(或观音像、或关帝像、财神像,视各自信仰而定)前的供桌上,连同栗子、白果、红枣、桂元、核桃五种果品一起,称为“素供”。供桌前放一方桌,桌上放一盏点燃的铜灯,一个铜磐,方桌前放拜垫。另有_间房内供放祖宗神龛。神龛前的供桌上,放宵、鱼、肉、丸子、海味计五种,俗称“荤供”。定更(晚8时)前后,全家人均换穿新衣,先在院内焚烧松籽,俗称“熬岁”。夜半时敬神,设天地桌,供果品、扁食、馒头,酌酒三杯,点燃通宵烛,上大柱香,香炉中插天地码,桌前烧元宝(锡箔质)I然后分长幼叩拜,敬天地、神像、祖宗,同时鸣放鞭炮,俗称“迎神”(除夕日诸神下界)。稍歇,全家人再到祖宗神龛前跪拜。拜

过祖宗,家长夫妇端坐在椅上,晚辈们依次叩一个头,之后卑幼者逐一向尊长者叩头,俗称‘‘磕辞岁头”。

(十)拜年春节早晨起来,第一件大事便是拜年。先由家长率全家向祖宗拜年,然后全家人向家长,卑幼者向尊长者逐一拜年。未成年者,拜年时可得到“押岁钱”.全家人拜完后,即出门向亲友、近邻中的长辈们拜年.此时熟悉的人在路上见面,必互揖,同贺“新年好”、“恭禧发财”。

(十一)吃素扁食春节这天必吃素扁食,不准吃荤馅的(近10年来,这一传统习俗已被年轻人打破)。扁食中有几个包入铜钱(后改镍币),谁吃到了,表示新年有福,事事顺遂。有心计的主妇,往往在包钱的扁食上做记号,煮熟后特意盛给老人及孩子们吃,以娱t全家。俗话又说t“初一不动荤,初二肉里蹲”,从初二起,大吃大喝,请人喝酒便开始了。

五忙

正月初五,徐州人称为“五忙”。早晨起来,先焚香供神,晚上再收供,延至正月十五才停止。五忙这天,禁忌动针线。凡商店都进行盘货、清算上一年盈亏,发股息、分红利。此外,这天起,郊区及周围数十里之内的民众,多到城内城隍庙进香,直延至正月十五。

元宵节

(一)吃元宵、大包子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徐州习俗,元宵节一定要煮元宵,蒸大包子。 ‘

(二)赏灯、赏月 元宵节家家做灯、人人赏灯。较有特色的是一种面灯,蒸大包子时专门蒸制的,形如钵,唯上沿捏成莲花边,里面放些豆油(香油更佳),另用新棉花做灯捻(芯),油燃尽后,面灯也烤得黄黄的,食来脆香可口。

丰、沛县一带,面灯最负盛名.农民多蒸成十二种属相或标志十二个月的面灯.晚间点燃后放大门、畜房旁边和鸡舍、石磨、粮囤、灶台上。以灯内水量和灯花预卜当年各月雨量和年景。

(三)抛(heng)刷把帚 元宵节这天晚上,徐州东南睢宁、古邳一带有抛刷把帚的“放火”习俗。元宵节的前几日,孩子们就开始搜集刷把帚了。元宵节的晚上,孩子们把刷把帚拿到空地,将其点燃,抛向天空,掉下来再抛上去。边抛边唱:“刷把子,琉璃灯,老和尚帽子大窟窿。刷把子,琉璃灯,一棵秫秫(高粱为小秫秫,玉米为大秫秫)打半升”。

新沂县一带的“抛刷帚把”及游戏时所唱歌谣与此相同,但时间在农历二月二。

(四)玩“的的虮” “的的虮”是古邳一带的说法,因溅落的火星象虱虮一样细小而得名。徐州城区及丰沛一带,则称为“滴溜金儿”,意即拿在手中,一挥一舞之间,必散落一溜金星。这种小焰火,城乡孩子们都爱玩。

立春

立春这天,徐州一带有两种活动:

(一)画壁立春这天,新沂农村家家要用红土在墙上画上马叉、锐、镰、犁、耙和牛、马等。同时,把牛角涂成红色,驴、马、骡的身

上画上许多红色斑纹。立春前,集市上专有这种红土出售。

(二)咬春立春这天,人们按照历书上打春的时刻,吃青萝卜,叫做“咬春”。俗称“咬春”可以使人全年百病不生,又认为老年人“咬春”可以固齿。立春这天的青萝卜,价格也贵些。

二月二

农历二月二,徐州俗称“龙抬头”,因从此雷声渐多。“二月二”的活动有好几种。

(一)诅咒害虫 二月二正处于“惊蜇”时。从此,百虫都从冬眠状态中醒来,开始活动。所以,这天早晨人们醒来后,未起床,先用一件东西敲床桄,边敲边念:“二月二,敲床桄,香大姐(臭虫),下南乡(意即走得远远的)。”晚上,则取春节点剩下的蜡烛,点燃后遍照各处及墙壁、墙角,同时口念祷词:“年时蜡烛照粉墙,蝎子蚰蜒土里藏。”照毕,一手拿个瓢,一边念咒:“二月二敲瓢礤,十窝老鼠九窝瞎。”

(二)祭土地神二月二要到土地庙设祭上贡,因为农村往往从这一天开始准备春耕。为表吉利,早晨起来,先用柴木灰在庭院里及晒谷场上围成仓形,当中放点麦粒、谷子(城里放铜元或银元),口念祷词:“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新沂一带,年前蒸几个“仓龙”,仓龙的嘴里含一枚制钱,眼里点两粒高粱,龙须以高粱荛子制成。把它埋在粮食里,到二月二这天拿出来,放在锅里馏一遍,然后全家分食。

(三)吃蝎子爪丰、沛县一带,炒糖豆给孩子吃,名为“吃蝎子爪”。据说可以免遭蝎子螫。有的将春节留下的大馒头蒸一蒸给老人吃,认为可以免腰疼;将元宵节留下的面灯给青壮年吃,认为可以增强体力。订婚的男女多在这一天换“庚帖”。

(四)吃糖豆 徐州城中,二月二必须爆玉米花、大米花、黄豆等类的食物给孩子吃。

另外,炒用白面制作的糖豆吃。近年来,炒制多改为油炸。

花朝节

农历二月十二,徐州称为“百花生日”——花朝节。这一天,文人,尤其诗人们喜爱相聚品茗或喝酒,赏花品诗。

清明节

(一)祭祖、扫墓清明节是传统上坟祭祖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机关、学校、工厂等有集体组织祭扫烈士墓的习俗。

(二)寒食、踏青清明时节,人们于扫墓之后,往往踏青春游。午餐多为冷餐,尤似古时的寒食风俗。

(三)插柳徐州风俗,清明这天,门上要插几根柳枝。俗称:“清明不插柳,死了变成大黄狗”。

(四)放风筝 清明前后放风筝是传统习俗,但对风筝的制作工艺不太讲究。近几年,徐州的风筝爱好者连续在清明节搞了几次风筝友谊赛。

端午节

(一)吃粽子、鸡蛋、独头蒜 徐州习俗,五月初五这天早晨,一定要吃煮熟的粽子、鸡蛋和独头蒜。

(二)喝雄黄酒 端午节的中午,全家聚餐,喝雄黄酒。喝酒前,必先蘸一些酒抹在儿童的鼻孔、耳朵、肚脐、囟门、腰间(“命门穴”处)、手心、脚心等处,以为可以避毒虫祛百病。这一天,小孩子要带香荷包,穿五毒鞋(或虎头鞋)、五毒衣(从商店中买,衣服上有五种毒虫的图案)。

(三)插艾端午节这天,徐州人必在门

上插几支艾条。俗称:“端午不插艾,死了变成老鳖盖”,

六月初一

徐州北沛县一带,称农历六月初一为“过小年”,实为庆祝夏收。家家蒸馒头,买鱼肉改善生活,置挑、李、杏、大馒头于院中供桌上,焚香、放爆竹敬天地神灵。小儿种痘,于这天交红子。

六月六

六月六为“曝阳节”。徐州城乡,人们习惯将衣服、书籍等物拿出来晒。俗话说:“六月六,晒龙衣,湿了龙衣烂蓑衣”。如这一天下雨,则认为是个涝年。

乞巧节

(一)乞巧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相传这天是织女与牛郎相会的日子。徐州风俗,这天晚上,少女们在月下用红线认(穿)针,比赛看谁快、谁巧;还有下赌注博彩的,赢者称为“得彩”,认为最心灵手巧。

(二)听悄悄话初八时凌晨(俗称初七夜里),鸡叫三遍后,叫童男、童女在莓豆花棚下间隙外凝神细听,据说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如果这天下雨,人们习称是牛郎织女相对哭泣的眼泪。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这一天要焚箔祭祖,晚上要举行盂兰盆会,请僧人祭坛颂经,超度亡魂。人们往往要用纸做荷花灯,点上蜡烛,放在河中,俗称“放河灯”。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徐州人过节习俗,这一天仅次于春节。

(一)蒸月饼蒸月饼花样很多,较有特色的是蒸一只大大的、圆圆的多层月饼,全家

人分吃,代表一家人团圆幸福。此外,还蒸些兔子、刺猬、龙等形状的面食。

(二)拜月 中秋节的晚上,月亮升起后,便朝东摆一个供桌,点香烛,放月饼、水果等供品,然后鸣放鞭炮,全家人叩头拜月。拜过月后,在月下摆宴,全家共饮团圆酒。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徐州人尤其是老人们、文化人,往往联袂登高(爬山),并选山石平整的地方,摆上酒菜,燃野草炙热酒后,酣饮至晚才回。历史上,文人多爱登项羽戏马台,在此台上,望上可领略天高云淡的爽秋,下望可俯瞰全城的景色。南宋文天样也曾于这天在徐州登戏马台并赋诗咏志。

这一天,徐州喝菊花酒的人很多,饭店也多卖些油炸的菊花点心,插茱萸者虽有,但未成众俗。

重阳节孝敬老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兴的风尚。近几年来,许多人称这一天为“敬老日”、“老人节”。

月当头

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徐州称为“月当头”。临近这一天时,各酒店就贴上了对联:“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因为这一天夜半时分,月亮几乎是垂直地挂在天上,地上的物体很难见到影子,即使是很深的井里,也能见到月亮的倒影。人们为观赏这一奇景,便摆上酒宴,慢酌长谈,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俗称“喝当头酒”。喝酒时,往往竖一竹竿在旁,使与地面垂直,以观赏月到中天、竹竿影子渐渐肖失的景观。

冬至

冬至这天,徐州叫“立大冬”,俗称“立大冬,长一葱”(意即此后白天渐长)。徐州习俗,这一天要吃“冬疙瘩”(又名“猫耳朵”,一种形似猫耳朵的水饺)。人们认为,吃了冬疙瘩,冬季便不会生冻疮。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甜的多投瓜仁果脯,成的则放入豆腐皮、香干丝、榨菜丁、冬菜、笋丝、肉丝等。粥煮好后,要盛上些先送亲邻,有小孩的人家让小孩多吃些亲友送的粥,以为可以“拉巴拉巴”(徐州话“拉巴”有扶助提携之意)。.

腊八节源出佛教,这天,各寺院尼庵都要用大锅煮粥,分送施主家,借以讨取布施。

祭灶

腊月下旬有祭灶活动,俗称“官三民四,王八二十五”(意即二十五再祭灶,就是不懂礼的表现)。祭灶这天,先请灶君码(即买灶君像,码为红、绿、黄三色印刷),晚上贴在灶上,两侧加对联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上额写:“一家之主”,同时念道:“灶王灶王,请你吃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灶老爷上天,多说方便,少说是非,全家平安”。以为灶王‘‘吃了人家的嘴软”,不会说坏话。

敬灶神时,全家依次叩拜,把谷糖打开上供,并抹一点在灶君嘴上。二更后收供,全家分吃谷糖。此外还要吃锅盔。 城阻庙会

每逢农历正月初五、清明、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一、除夕,必有城隍庙会。以年初为例。初五二更后,道士击法器颂经。初六日,俗称城隍启印视事日,城乡民众纷纷来进香,直到元宵节后才渐渐停止。逢会期间,庙内灯火辉煌、烟雾迷漫,城内各街上踩高跷的、划旱船的、耍大头的、舞狮子的你来我往,热闹非凡。

清明节(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一(下元节)为城隍出巡日,由庙中道士组织人众抬了城隍老爷的大驾(塑像)出巡。

火神庙会

农历正月初七是火神庙会。过去,徐州旧城四门内都有小型的火神庙,统一街西传薪阁内有一座“传薪庙”,内供火神,气势庄严。会期这天,人们纷纷前来烧香还愿,希望避免火灾。现各庙早已不存。

阎王会

农历正月初八是阎王会。这是过去徐州城内较盛大的庙会。虽然范增墓(今名东汉墓)南坡有“十王堂”,内供十殿阎罗的牌位,但庙会却在城隍庙举行。这天赶会的人多,很多人往往挤不进廊房,便将香、锡箔投入院内大鼎中,跪下叩头了事。

玉皇庙会

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庙会。传说这一天是玉皇的生日。徐州的玉皇庙在西关校场西北,会期来观看道场、游玩的人很多。

人祖庙会

农历正月十三是人祖庙会。人祖庙在奎西巷西端,庙中供人祖——盘古氏像。民国时期庙内已无庙主,逢会期由住在庙里的贫困户照料。

黄楼会

正月十六日为黄楼会。黄楼始建于宋代,内供徐州太守苏轼及女儿苏姑像。宋熙宁十年(1077年),徐州发大水,相传苏姑为救徐州百姓,投水献身,大水才退(实为苏轼率全城军民抗洪)。建黄楼既是纪念苏姑,也有循“五行说”,黄土镇水的意思。会期这天,女孩子及老年妇女赶会的很多。

福神会

农历二月初二是福神会。徐州人说的福神,是“土地老爷”。福神祠极小,从初一晚上,

当地居民便来上香、燃烛、放鞭炮。上供后,街坊邻居便一块聚餐,饭后便打起锣鼓,热闹一番,俗称为土地爷“暖寿”。初二一大早,再来上香叩拜。

云龙山会

农历二月十九是云龙山会,相传这天是观音菩萨的生日,又称“观音会”。云龙山在城南近郊,又是徐州最负盛名的游览盛地。所以赶会的人很多,规模仅次于城隍庙会和泰山会。会期有人来求子。山上山下,各种土特产、工艺品、传统风味小吃极多。

蟠桃会

农历三月初三是蟠桃会,相传这天是王母娘娘的生日。蟠桃会这天,与其说是拜王母,倒不如说是参加物资交流会。庙前广场以牲畜市场最大,农具市场次之。此外也有家常用器JL童玩具等。

地藏王会

农历四月初八是地藏王会。城西关原有地藏王堂一座。会期前,该堂用大红纸印刷“会帖”广为散发,通知会期。赴会烧香的人多是老年妇女。

泰山会

农历四月十五是泰山会。这是以徐州为中心,方圆数百里内最大的盛会。会期长约20天,各项活动极多。

(一)磕大头前来烧香者,从山北麓曹山亭开始,每上一台阶便磕一个头,以示虔诚,称为“磕大头的”。

(二)文艺活动会期各类戏剧团、杂技、马戏、曲艺和民间杂耍、舞蹈极多,各有场地。

(三)物资交流从四月初一起,各行业及民间手艺人即纷纷把自己的货物带到山下,摆摊设点。象竹器市、木器市、铁器市、石料市、牲口市(附有溜牲口的场子)、苇席市等都很繁华。因赶会人多,会期又长,民国时期。警察局派员驻会,以维持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山会曾多次被作为物资交流大会。文化大革命中,泰山庙宇被夷为平地,庙会遂废。1977年后庙会略有恢复,但大不如前。

五毒庙会

农历五月初五是五毒庙会。五毒庙在城东关大坝头北故黄河畔,庙内敬“五毒老爷”(即瘟神),庙宇平时由尼姑掌管。庙东柳树林极为宽敞,庙会时各类曲艺、占卜、跑江湖卖药、卖艺的都在里边设摊。

五毒庙地处故黄河畔,逢会时,河中有各式渡船,既作摆渡,又可游玩。两岸河摊上下到处都是各类游艺场。文化大革命时,庙宇被拆,庙会从此停止。近年庙宇重修,庙会也慢慢恢复。

关帝庙会

农历五月十三是关帝(三国时关羽)庙会。徐州关帝庙较多,仅云龙山下一处规模较大。另外,关帝庙中还供有岳飞的牌位。相传五月十三是关羽的生日,因为历代统治者都借关羽来宣扬“忠义”,往往派员到各地致祭。徐州关帝庙会期很热闹,习武的人、帮会的人纷纷来赶会。

留侯庙会

农历五月十八是留侯(汉张良)庙会。相

传这一天是张良(字子房)的生日。历代相传,张良曾在一小山上使人放风筝,自己坐在风筝里,当风筝飘到楚营上空,用箫吹楚乐,散乱了楚军的士气。故该山从此名为子房山。山上有留侯庙,每逢会日,赶会者往往象征性地放放风筝。

刘将军庙会

农历七月一日是刘将军庙会。相传很久以前,徐州遇蝗灾,多亏刘将军率士兵日夜扑打。蝗灾过后,刘将军却因劳累过度而死。徐州民众为纪念他,特地在云龙山后山东坡上,修了一座刘将军庙(又名“蚂蚱庙”)。因徐州过去蝗灾较频,因而每逢会期,地方官府也派专人设祭,百姓来烧香的更多。1922年后,庙宇较残破,庙会也渐渐停止。

东岳庙会

农历七月十五是东岳庙会,庙址在“刘将军庙”南。道教说法:东岳大帝掌人的生死。所以,家中凡有重病人的,常找亲友中的年轻人来烧香“保寿”。所谓保寿,即由烧香者许愿,将自己的寿数借几年给病人,故又名“借寿”。会期那天,从早到晚挤满了烧香‘‘借寿”的人。1931年后,此庙渐废。

50左右,如果是生日当天去那拿身份证可以打折,中午的没晚上的好如果喜欢吃辣建议去富国街和立达路街口的田记,在徐州很有名,也很实惠也可去同仁居,全聚德,芙蓉火锅,上海面馆,百度烤吧都在市中心附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537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