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是一部引起很多争议的小说,它既可以说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小说,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双重人格的故事,是一部悲剧和喜剧的综合。它充分展示了英语语言含义的丰富性、多义性、暗示性和歧义性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人们在解读这部小说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爱你,我是个怪物,但我爱你。——亨伯特
在纳博科夫的这本书中,亨伯特对于妖精女孩洛丽塔的情感,先是“欲”,后是“爱”。
出于对少年时期记忆里的初恋以及初恋死亡带给他的打击,亨伯特其实一直徘徊在过去的十三岁,在那个只有一个人存在的海边王国里,追忆他的皇后——安娜。
自此他不真正长大,成人躯壳里一直蜷缩着一个忧郁软弱的孩子,所以他的欲求对象,就不会是成年女子了,而是小妖女——十多岁的和他心理全然符合,和安娜一样年龄的对象。
遇见洛丽塔,是亨伯特生理的极大之幸,也是他灵魂的极大不幸。
他“爱”洛,爱她的年龄,爱她的躯体,是生理欲求的驱使。所以他想方设法成为洛的继父,又在其母亲死去时立即驱车去接洛丽塔,并且在旅馆迫不及待用计占有了她,满足自己的欲望。
然后就是欲望的沉沦,和灵魂的痛悔。两者不停挣扎,亨伯特也不停挣扎在洛丽塔的鲜嫩身躯和满有生气的眼睛中。
“天堂的穹空布满地狱之火的颜色——但仍然是天堂。”
“然后是懊悔、是哭着赎罪时刺心的温存、是卑躬屈膝的爱。是感情修好的绝望。”
如果奎迪没有诱拐走洛丽塔、如果亨伯特没有清空欲望,使理智复苏、如果他没有经历这种痛苦,那么他就不会真正蜕变他的情感——由“欲”转变成“爱”。
多少个冷清空荡的夜晚,多少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多少恼怒怨恨,多少执念疯狂,在时间的沉淀下最终滤去各种虚浮的杂质。
他几乎是温柔悲痛地哀恋他的洛,直到洛丽塔给他发来一封信,两条断了的线再次连上了。
亨伯特怀着激动、愤懑、忐忑的心,带着钱和手枪去见洛丽塔。
开门相见的那一幕,几乎是整本书最明丽古旧的色泽。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当日的如花妖女,现在只剩下枯叶回乡。苍白,混俗,臃肿,腹中是别人的骨肉。但我爱她。”
明明洛不再是特定的十三四的年龄,明明怀孕使洛不再美丽,倘若从欲望对象来看,洛丽塔已然不再符合亨伯特的审美与需求。
他其实可以心里失望地与洛周旋,匆匆离去,再寻找新的“洛丽塔”。
但亨伯特是怎么看这个面前怀着别人孩子的,他的洛的?
“她可以褪色,可以萎谢,怎样都可以。但我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他终于爱上了洛,透过她的面容,略去她的身孕,不计较她的丈夫,只是悲哀、真挚、悔过地看着他的女儿洛丽塔。
后来他从洛丽塔口中得知当初拐走她的人的身份,周转找到奎迪,最后开枪杀了他,也开枪杀了折射在心理的过去的欲望。
他驱车来到旷野,耳边响起一片孩子的欢笑声。
“令我心灰意冷的不是身边没有洛丽塔,而是笑声里没有她。”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一丽一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
洛。丽。塔。
你推开教室的门,径直地走进去,在倒数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坐下。阳光绕过你的脸颊折射出灰尘的蹁跹,你淹没在黑暗的角落,回忆像海水,涌动,翻滚,在半执烟燃尽的时间过后,你看见了他,她,他们。灰牧色的课桌开始变得漆亮,斑驳的墙壁开始变得纯白,玻璃窗开始变得透明,所有的改变全部以你为起点,渐次地拉开,一直扩展到一整个校园。你穿上深蓝色的校服,书桌上放着语文书,你翻开课本与周围的同学一起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你忽然感到心脏开始一阵撕戾的绞痛,眼泪在你茫然失措的时候汹涌而来,你由微微的抽泣变成嚎啕大哭,你把课桌上的书本全部推落。你开始变成铅灰色,像空气一样。他,她,他们,依旧呆在晨读的时光里,校园里流淌着他们温和的读书声:独自莫凭栏,一晌贪欢,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天上人间。
你爱在白色的墙壁上画风景,构思的时候,你总爱穿着你从马来西亚买回来的那条揉皱的碎花裙子,蹲坐在墙角,塞上耳机,头轻靠着墙壁。耳畔传来海浪涌动的声音,你闭上眼睛,感受思想被放逐的那一刻温柔的安宁。你看见金色的麦田,白色的和平鸽,一千座喷泉,断线的风筝,不会说话的木偶以及没有尽头雾气厚重的路口。你觉得脑海里充斥着千百种画面,它们像是被螺旋搅碎的纸屑,漫天飞舞,击打着你的脑膜。你睁开眼睛,偏着脑袋,身后的白色墙壁衬托着你的单薄与孤独,你赤着脚披散着头发,画一幅又一幅抽象且色彩单调的图画,你的每一幅画里总有一只没有眼睛的木偶,你的落款总是你朱红色的唇印,你像亲吻你的生命一般,深深地吻向墙壁的右下角,它是整面墙壁唯一浓烈的风景。你说,平庸的生活总要有点波澜,总要有点与众不同,总要有点惊鸿一瞥却如同夏花一样绚烂的巅峰。所以,你的吻,深刻;你的唇,煜烈;你的生命,如涅磐般壮烈,如匍匐般卑廉。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你是一个孤独的旅人,迈着孤独的步伐,唱着孤独的歌谣,穿过孤独的林阴,远离孤独的喧嚣。你穿着宽大的白衬衣,淡蓝的牛仔短裤,头发随意地盘在脑后。淡漠的眼神,素然的表情,隔着透明的保护层冷眼旁观这个世界,太阳灼烧的脸庞,没有起伏的弧度,悲欢剧烈地躁动,依旧书写轻风拂盏般的淡如止水的温柔。
游走在熙攘的人群,存活在自己的世界。你说这是跻身在现实中最安全的生活方式,用冷漠抵挡一切的流言,用麻木过滤一切的蜚语,在潜移默化中演变出遗世独立的性格,继而变得铜墙铁壁刀枪不入,不再因所有琐碎而繁重的纷扰而徒留绝望无力的叹息。
你的生命押韵着漂泊,居于定所。从一座城遁入另一座城,在陌生中停歇,在熟悉中远游。在飞机起飞的那一刻,你的心清澈而透明,在巨大的轰鸣声中睡去,以不可抗拒的速度脱离整座城市,你与它们擦肩而过,名副其实的过客,你不再记得曾和农夫们唱过山歌,不再记得曾和盲女在海边捡过贝壳,不再记得曾和一群孩子在广场放飞过和平鸽,不再记得你所有的记得。犹如隔着玻璃看鱼翔浅底,转身之后便会忘记鱼具体的色泽。
你在陌生与熟悉交替的路口尽头蓦然地回首,眼神流转着潮湿的音符,不用单薄形容生命,不用雄浑形容气魄,你是旅途中孤独的旅行者,你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洒脱。
爱情像是卡在喉咙的鱼刺,不会致命,却总是夹带着微微不绝的疼痛,咽不下去,吐不出来,命中注定的劫数。你在昏暗的房间把脸埋进他的颈项,任由眼泪滑过他的锁骨,流进他的胸膛,这是你最后一次在他面前歇斯底里地哭泣,你的唇拂过他的肩头,在泪水打湿的颈项处狠狠地咬了下去,他的身体因为疼痛微微地颤抖,没有挣扎没有挣脱,爱情在结束的时候总是那么地苍白无力,鲜血混杂着眼泪以及他身上独有的味道刺激着你的味腺,苦涩,从来没有过的苦涩。
你没有留下任何的只言片语便逃离了他的世界,穿着纯白的睡衣,赤着脚,披散着头发,狼狈地逃离。卡在喉咙的鱼刺像刺穿皮层扎进肉里,疼得让你哭不出声来。你站在海边,海风吹过脸颊,把泪痕刷成白色的晶体,黑色的头发轻舞飞扬,像融在水里的墨迹,耳畔除却海浪声再也不会有甜蜜的呢喃,你望着眼前一袭接着一袭的海浪,忽然忘记应该怎样呼吸才能不那么轻易地窒息。
你闭上眼睛,右手放在耳边,在空无一人的海滩轻唱,你的姿态,你的亲赖,我存在在你的存在,你以为爱,就是被爱
眼泪顺着脸颊轻轻地流下,你睁开眼睛,海蓝而透明,原来,爱情在无力还击的时候,心会如止水,原本打算为一个人停留,却发现,生命押韵着漂泊,注定居无定所。
喜欢一个人,洛丽塔,只喜欢一天好么。
你可以忘记一条街道的名字,但不可以忘记你曾在那条街道的某个街角被某个人紧紧地拥抱。
你站在天桥上,丝巾被风吹落,涌进川流不息的车道,一座城的灯火足以刺伤双眼,你的侧脸,定格的旧照片,淡漠的眼神,素然的表情,在岁月中掂出婆娑的素描,一瞬间猝不及防地塌陷,扉页的落款:desolation
你推开教室的门,径直地走进去,在倒数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坐下。阳光绕过你的脸颊折射出灰尘的蹁跹,你淹没在黑暗的角落,回忆像海水,涌动,翻滚,在半执烟燃尽的时间过后,你侧身对身边的人轻语道,Hey原来你也在这里。
Hey洛丽塔
让我们
且听风吟。
降临
这是一部语言学家试图与外星文明接触,并获得成功,最终缓解了整个人类危机的科幻**。
**改编自中国科幻作家姜峰楠的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原著一共十二个故事。
外星飞船突然降临地球,十二个黑色的花瓣状物体分布在世界各地,在美国一位教授语言学的大学老师临危受命被要求去破解外星文字。在破解过程中,女老师发现了惊天的秘密,而其他国家并不知道这一切,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错误的理解了外星人的目的,对抗外星的战争一触即发。女老师在和外星人接触过程中学会了外星语言,并由此获得了预言未来的能力,这一学说来自索绪尔的语言影响思维论,一个地区的语言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女老师知道了未来的一切,并和中国***保持通话,才避免了战争,最终飞船离去,危机解除。
看来学语言学是没有什么用的,只是能拯救人类而已。这个科幻**没有继续之前好莱坞的科幻模式,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化解危机,**讲情感的地方也很动人,爱情的开始始于未知,执着于已知。
消失的爱人
大卫芬奇的代表作,用一系列线索构造出离奇的失踪案,不过是妻子为了报复丈夫。后来我意识到这是英国侦探小说家阿加莎(《东方快车谋杀案》作者)真实玩过的套路,阿加莎曾经也设计过自己失踪,让整个英国人去找她。
一出精心布置的失踪骗局,无非是人心里的欲望在作怪。渴望控制,保持美好,计谋太多,感情就无足轻重了。保持最初的单纯之心,往该努力的方向去奋斗吧!
洛丽塔
一个是叛逆早熟的魔女,一个是被爱伤害过的中年男人,他们的相遇是冥冥中的注定。这一生浪漫的开始,这一世的痛苦之源,当她融入了他的生活,她的一切都是他活着的希望。最后的复仇,拼尽一切的占有,无非是男人心中的欲望,可这爱也是如此的深沉。时过境迁,萝莉成了臃肿,苍白,怀着孩子的女人,岁月将这株美丽的海棠摧残的零落不堪,那一树的梨花在颤巍巍中白的耀眼。
《洛丽塔》书名最经典的翻译是《一树梨花压海棠》,对于翻译这句话的人我表示十个佩服,这是苏轼嘲笑喜欢纳妾的张先的一句话,显得十分贴切。
我完全是给那句深情的台词骗了——
“你知道我爱她。那是一见钟情的爱,是始终不渝的爱,是刻骨铭心的爱。”
“我对她看了又看,心里就像清楚地知道我会死亡那样,知道我爱她,胜过这个世上我所见过或想象得到的一切,胜过任何其他地方我所希望的一切。”
我实在是给它迷住了。神魂颠倒的去看了《洛丽塔》的**。我满以为是个得不到的有些悲伤的结局。其实不然,看完令我很压抑。
开始的画面就是摇摇晃晃的男人,座位上放着的凶器和手上都尽是血。然后就是这样的大段对白——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颚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
我最开始以为他是个着魔的爱人,杀了最爱的女人。
**处理得相当精妙,我甚至对亨伯特那种病态的爱恋有些好感。当然**对文字的精炼也是十分到位。我只在**结尾时听到亨伯特的独白就心中压抑——
“我站在这高高的斜坡顶上倾听那悦耳的震颤,倾听那矜持的窃窃私语中间迸发出的不相连的喊叫,随后我明白了那令人心酸,绝望的事情并不是洛丽塔不在我身边,而是她的声音不在那片和声里面。”
意犹未尽,似乎仍有心结未解求个心安,关掉电脑就去买了小说。
**是有些浪漫的,但仍然叫人压抑。我正经历着这样的心里起伏,我的心情像颗烟花高高弹起又落下,从明媚璀璨到落寞死寂。亨伯特少年时期,是有个相恋的姑娘的,常在沙滩上,被人群遮挡住,悄悄地接吻。可是他的姑娘四个月后死于重感冒。我以为洛丽塔不过是个影子——我记得她们初见时亨伯特的眼神。简直沉迷。
再后来,他也只为洛丽塔着迷。为了霸占她不择手段,这种病态的忘年的单相思,让我为之感动,或者我能看到我的影子。可怜的老hamburger!
他娶了她母亲,只为接近她。他打着占有她的算盘。但她母亲最后出车祸,她成了孤儿,他成了自由的鳏夫。有点像是我们的命运论。
但我是羡慕洛丽塔的。她拥有独一无二的感情,迷恋她的这个人对她是专一的,是肯迁就她的,是为了她不择手段的。
书与**不同,像是见证者公平的说出不为人知的过往。亨伯特他只是个恋童癖,直到我看到我熟悉的台词前我都这样认为:他只是喜欢九到十四岁的小姑娘,他称她们为性感少女。他吸引成熟的妇人,但他曾经却也狎妓。他结过婚,又离。再后来他也有悄悄观察洛丽塔的同学,为她们分类,用自己的审美挑出性感少女来。不值得同情——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觉得不能归属到情色**的一类。它对交合的画面处理的很微妙,光线温和,讨厌不起来。洛丽塔穿着亨•亨的睡衣,坐在他腿上,随意地翻着杂志,正如亨伯特所发觉的,对他就像坐在身下娃娃,棒球拍之类的物件。坐在摇椅上,一下一下,空气也柔和湿润。
还有大吵一架后返回住处,她突然转过身来伸出胳膊说:请把我抱上楼去。身为同性,都为之着迷。
还有在旅行途中暂停歇息的小镇,他心心念念给她带回去水果,她却趁这个空档跑出去跟人约会。她脚上的沙粒和嘴边的口红。他被欺瞒着,她只策划着如何离开他。占有欲作祟吧——亨伯特回来看到这样的景象便愤怒的扑向她,强迫一样的,同她交合。
真像啊。和我们真像啊。像我们纷纷的情绪,像我们的占有欲。
我之前一直觉的洛丽塔也是爱着亨•亨的。其实不,一点也不爱。我复的为他悲悯起来,她一直策划着从他身边逃走,用他的钱。准备去找自己的心上人。她打算投奔的人是她为之疯魔的唯一的男人。而亨伯特呢,当然了,从来就算不上什么。
看过了书才明白的。她是厌恶他的,觉的他毁了她的人生——再绝望的家庭都比**这样的关系要好。她后来过的最糟糕的时候都不愿意跟他走。
她最终从他身边逃离,让他抓狂,让他找不到。后因生活窘迫向他求助。就如同赏赐般的。
书和**到最末都是一样,他杀了洛丽塔曾经的心上人,满是血手里拿着她曾经用过的发夹。
我真没用,只能在这种满是感同身受的情感里悲伤痛哭。连梳理出来都很费劲。
但我忽略了,这种宠爱是她不想要的,她为之困扰的,她拼命想逃离的。尽管她曾为之着魔的那个人很渣,性爱好古怪。她也仍迫不及待的从亨伯特那里逃离。
这感情是一个性取向独特的鳏夫的单相思。多莉要的不过是个健康的家庭。
大约亨伯特最终也明白过来——我猜到。他又后悔又羞愧,他毁了洛丽塔的人生。他仍想与她在一起。他为她杀了人。他开着车冲向了牛群。他仍记挂她。他还想告诉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他为她写了这么一本书。
“早晨,她是洛,平凡的洛……在学校里,她是多莉。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蕾丝。可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