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蓝调并推荐一些蓝调音乐,

介绍蓝调并推荐一些蓝调音乐,,第1张

蓝调的简介

蓝调(英文:Blues,解作“蓝色”,又音译为布鲁斯)是一种基于五声音阶的声乐和乐器音乐,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特殊的和声。蓝调起源于过去美国黑人奴隶的灵魂乐、赞美歌、劳动歌曲、叫喊和圣歌。蓝调中使用的“蓝调之音”和启应的演唱方式都显示了它的西非来源。蓝调对后来美国和西方流行音乐有非常大的影响,拉格泰姆、爵士乐、蓝草、节奏蓝调、摇滚乐、乡村音乐和普通的流行歌曲,甚至现代的古典音乐中都含有蓝调的因素或者是从蓝调发展出来的。[1]在诗歌里这个词常被用来描写忧郁情绪。蓝调一词是与“蓝色魔鬼”(Bluedevils)一致的意思,意思是情绪低调、忧伤、忧郁。早在1798年乔治·科曼就写过一部名为《蓝色魔鬼,一幕滑稽戏》的滑稽戏。19世纪里这个词被用来表示震颤谵妄和警察。在美国黑人音乐中这个词的应用可能更老。1912年孟菲斯威廉·克里斯托弗·汉迪的《孟菲斯蓝调》是这个词在音乐中最早的书面纪录。

蓝调音乐始于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南部。其中亦混合了在教会中类似朗诵形式的节奏及韵律。

这种音乐有一种很明显的特式,便是使用类似中国民俗唱山歌的“一呼一应”的形式进行,英文叫作“Call and Reponse”。乐句起初会给人们一种紧张、哭诉,无助的感觉,然后接着的乐句便像是在安慰、舒解受苦的人。就好像受苦的人向上帝哭诉,而其后得到上帝的安慰与响应!

所以蓝调音乐很着重自我情感的宣泄和原创性或即兴性,这种即兴式的演奏方法,后来慢慢地演变为各种不同类形的音乐,如Rock and Roll、Swing、Jazz所以蓝调亦是现代流行音乐的根源。

至于口琴被广泛用于蓝调音乐中是起始于约二十年代中,那时候在美国当地有很多街头艺人表演音乐,他们常用乐器是五弦琴、鼓、和一种叫“pan quill pipes”的吹奏乐器。而由于吉他和口琴的性能比这些传统乐器好和更适合于空旷的地方表演,所以渐渐地口琴便常被用作吹奏蓝调音乐。

及后三十年代左右,很多黑人移往大城市芝加哥居住,蓝调音乐和蓝调口琴亦随之在芝加哥这地开支散叶,及后更自成一派名为Chicago Blues。

在听蓝调音乐的时候,你会发觉它们好像都依着一个相同的曲式来进行。其中原因是因为蓝调音乐会常用到一种标准曲式,名为12 Bar Blues。

蓝调的来源

由于蓝调成形于其个人表演,因此要指出所有蓝调的共同特征很难。但在现代蓝调出现以前所有的美国黑人音乐有一定的共同点。最早的蓝调式的音乐是一个“功能式的表达,其启应的歌唱没有任何伴奏、和谐,不拘束于任何形式,没有任何特别的音乐结构。”这些从奴隶田野工作时的叫喊和呼唤来源的蓝调以前的音乐逐渐扩展为“简单的、带有感情内容的单声歌”。今天的蓝调可以看作是基于欧洲的和弦结构和从非洲的启应传统上发展为歌唱与吉他的交替演奏的音乐。

许多蓝调的元素,比如启应的形式和使用的蓝调之音都可以追踪到非洲音乐。西尔维安·迪欧弗(Sylviane Diouf)指出一定的特征——比如使用花音(melisma)和轻的、鼻音声调——似乎说明蓝调与中非和西非音乐的联系。民族音乐学家格哈特·库比克(Gerhard Kubik)可能是第一个指出蓝调的一定元素来自非洲的人。比如库比克指出汉迪在他的自传里所描写的使用刀刃来弹吉他的密西西比技术在西非和中非文化里非常普遍,当地的类似吉他的二十一弦竖琴(Kora)是最常用的歌唱伴奏弦乐器。这个技术包括吉他手用刀压吉他的弦,它可能是滑音吉他(Slide guitar)技术的来源。

后来蓝调又吸收了黑人音乐中走唱秀(minstrel show)和黑人圣歌(Spiritual),包括其乐器和和弦伴奏。蓝调与拉格泰姆的关系也很密切,不过蓝调更好地保存了“原始非洲音乐的旋律结构”。[5]早期的歌的结构非常不同。在铅肚(Leadbelly)和亨利·托马斯的录音中可以找到这个时期的歌。但是后来基于主音和声、次属音和声和全桔第五音和声的蓝调形式成为最普及的形式。今天被看作是典型的12节蓝调是1900年代初在密西西比河下游的黑人社群中出现的,这个过程既有口述历史也有乐谱的纪录。孟菲斯的比尔大街是早期蓝调形成的地方之一。

蓝调的歌词

早期的蓝调往往是松散的叙事歌曲,歌唱家诉说他或她在“一个残酷的现实中的个人遭遇:失爱、警官的残忍、白人的迫害、艰巨的日月。”[6]与当时的其它音乐纪录相比许多最早的蓝调纪录中含有坚忍不拔的、真实的歌词。最极度的例子之一是Memphis Minnie的《深入小巷》,其歌词描写一个妓女在 小巷里与男人做爱的事。这样的音乐被称为“吊肠蓝调”("gut-bucket" blues)这个名字来自于一种使用清洗猪的小肠的铁桶自造的低音乐器,这种食物往往被与贫困和奴隶生活联系到一起。吊肠蓝调一般描述男人与女人之间的 爱与恨、不幸和艰苦生活。吊肠蓝调与一般演奏这样的音乐的粗暴的酒店给蓝调音乐带来了其不快的名声。虔诚的基督教徒避免它,一些布道者甚至将它称为是 罪恶的。由于它的歌词一般是关于生活的艰难和不公正,有些人总是将蓝调与贫困和压迫联想到一起。但蓝调的歌词不只是关于艰苦,有些也非常诙谐和*秽。

一开始的蓝调可能只有一段,重复三次,现在通见的结构——一段,重复一次,然后接着一个单段的结束——是后来发展出来的。

有人认为约鲁巴神话在早期蓝调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大多数蓝调艺术家更主要的是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音乐形式

20世纪初蓝调的和弦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在1930年代12节蓝调成为标准。但是除典型的12节蓝调外还有8节蓝调形式和16节蓝调形式。基本的12节蓝调反应了标准的12巴和声,其节奏为4/4或2/4拍。12节蓝调的蓝调和弦一般是在12节组合上演奏出来的一组三个不同的和弦:

I I or IV I I

IV IV I I

V IV I I or V

在这里罗马数字表示的是和谐进行的音阶。比如假如演奏的是F大调,则其和弦顺序是:

F F or Bb F F

Bb Bb F F

C Bb F F or C

在这个例子中F是和声,Bb是次属音。应该注意到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和弦是属七和弦。一般最后一个和弦是和声进行的下一个和声的主弦(在这个例子里是C大调)。

歌词一般在第十小节的最后一拍或者第十一小节的第一拍结束,最后两小节给乐器演奏家作为过渡,这两小节的和弦可以非常复杂,有时其和弦无法分析。但是最后一拍几乎总是基于属七和弦来提高下一段歌词的力量。

在旋律上蓝调使用大调的降三个、五个和七个半音。12节和声进行在数世纪内始终被使用,而蓝调革命性的改进是在旋律中使用降三、降七,甚至降五,加上同时直接演奏邻近的音和“撕音”(如同前导音)。一个古典音乐家一般在演奏前导音时一般前导音先出现,而一个蓝调歌唱家或口琴家会进行音高调整,一位蓝调钢琴家或吉他家则会同时演奏这两个音,然后提前放开前导音。蓝调和弦也会使用次属大小调七和弦和主调大小调七和弦来代替主调。偶尔蓝调也会使用小调。蓝调的小调与传统的小调差别不大,偶尔会在主调中使用降五,往往歌唱家或者主乐器会同时演奏和弦中的大调五。此外小调蓝调一般有16小节,而不是12小节,而且往往受福音宗教音乐的影响。

蓝调的摇滚节奏也是它的一个特征。其使用加强了节奏和启应的效果。许多战后的电子蓝调和摇滚乐使用这些节奏中比较简单的。早期的咆勃(Bebop)是一个基本的基于吉他的弦的三个音组成的即兴重复段。这个音组配合低音和鼓造成了一种类似行走贝斯的 技术,给蓝调带来了其典型的感觉。一个和声行进的最后一小节一般转换向行进的下一个和声的开始。摇滚节奏在歌唱时往往使用“哆,哒哆,哒哆,哒”或者 “咚,哒咚,哒咚,哒”的声音来伴唱。在吉他伤它可以使用简单的、不断的低音或者逐步四分音地从属五和弦转向属七和弦,然后再回去。下面的图表记谱是使用E大调的蓝调进行的前四个小节的一个例子:

E7 A7 E7 E7

E |-------------------|-------------------|-------------------|-------------------|

B |-------------------|-------------------|-------------------|-------------------|

G |-------------------|-------------------|-------------------|-------------------|

D |-------------------|2--2-4--4-2--2-4--4|-------------------|-------------------|

A |2--2-4--4-2--2-4--4|0--0-0--0-0--0-0--0|2--2-4--4-2--2-4--4|2--2-4--4-2--2-4--4|

E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编辑本段]蓝调的分类

现代蓝调 (Modern Blues)

跳跃蓝调 (Jump Blues)

口琴蓝调 (Harmonica Blues)

电子蓝调 (Electric Blues)

三角洲蓝调 (Delta Blues)

乡村蓝调 (Country Blues)

经典女性蓝调 (Classic Female Blues)

综艺蓝调 (Vandeville)

城市蓝调 (Urban Blues)

德克萨斯蓝调 (Texas Blues)

沼泽蓝调 (Swamp Blues)

灵魂蓝调 (Soul Blues)

钢琴蓝调 (Piano Blues)

纽约蓝调 (NY Blues)

新奥尔良蓝调(New Orlean Blues)

孟菲斯蓝调 (Memphis Blues)

爵士蓝调 (Jazz Blues)

民谣蓝调 (Folk Blues)

节奏蓝调(R&B)

等等

[编辑本段]现代蓝调 (Modern Blues)

现代蓝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含所有现代的蓝调艺术家们,他们虽然未能见到传奇的老派蓝调艺术大师,但遵循了他们的步履。现代蓝调既用原声吉他,又用电吉他,结合从摇滚到流行到民谣的多种元素。有些蓝调纯粹主义者或闭门造车的音评人会说现代蓝调只是些简单的模仿者;但他们实际上在尊重过去艺人的基础上融会了创意、天赋和更现代化的感官。Stevie Ray Vaugan 在生前一直被认为是独特的蓝调复兴主义者(1990 年他直升飞机遇难而亡),其后又有 Robert Cray 和 Keb' Mo'。

[编辑本段]跳跃蓝调 (Jump Blues)

在摇摆年代,大型乐队爵士、蓝调、福音音乐和“布吉沃吉(Boogie-Woogie)钢琴”全部结合起来,成为“跳跃蓝调”。Cab Calloway 唱新鲜有趣的歌曲时,更强调了旋律。Slim Gaillard 则“说”唱出另人捧腹的超现实主义歌曲(通常是关于食品),而他的乐队应和着喊叫着。Louis Jordan 也掌握了这种高能量的跳跃蓝调,同时 Louis Prima 又结合了 Louis Armstrong 的人声变化和小号技巧。跳跃蓝调的西海岸版很大程度地受比较轻松的 Nat Cole 的爵士三人组影响,用老练的音乐和歌词代替了强劲的能量。受正规古典音乐培训过的歌手、钢琴家 Charles Brown 就是西海岸的最佳代表。跳跃蓝调影响了节奏蓝调(R&B)和摇滚使成为美国派对的主流音乐,后来又成为 90 年代摇摆复兴的主要元素。

[编辑本段]口琴蓝调 (Harmonica Blues)

由 Sonny Boy Williamson II, Lazy Lester 和 Jimmy Reed 倡导——然后由 Little Walter 和 Junior Wells 带入 20 世纪后期——口琴蓝调以蓝调口琴为核心。Little Walter 在芝加哥发展了该风格的电子版,而 Slim Harpo 在路易斯安那演奏连颈口琴。在以后的几年中,Paul Butterfield 和 Bob Dylan 把口琴融入到民谣、摇滚和蓝调复古。

[编辑本段]电子蓝调 (Electric Blues)

只要插了电,就是电子的了。虽然电子蓝调以电吉他的使用为标志,它也同样以电贝司为标志——拾音器(用来放大原声乐器的一种装置)被装到倍大提琴和原声吉他中。从战后的悲曲大师 Little Walter 到电吉他人 Smokey Wilson 和 Eddie Kirkland 都是电子蓝调传统的代言人。

[编辑本段]三角洲蓝调 (Delta Blues)

三角洲蓝调大多用一原声吉他演奏,是蓝调的一种原形。其代表人物包括富有传奇色彩的Robert Johnson, 芝加哥蓝调的缔造者 Muddy Waters,口琴师 Sonny Boy Willianson II 和蓝调之王 John Lee Hooker。得尔他蓝调用充满热情的歌词和人声,通常独奏,也有一些小的组合,如 Willianson 的各种组合,也曾有过灌录。

[编辑本段]经典女性蓝调 (Classic Female Blues)

女性在 1920 年开始接触蓝调。有歌手如 Ma Rainey 和 Bessie Smith,她们创作了许多尖锐而又自信的作品。以后的音乐家如 Billie Holiday 则降低了尖锐性,但同样真实地反映了她们的生活与关系。还有Sarah Connor,被誉为蓝调女王。

[编辑本段]乡村蓝调 (Country Blues)

是一种起源于美国南方和中西部的大部分由原声吉它演奏的蓝调。乡村蓝调利用了从早期的滑音吉它到指拨演奏的独奏、二重奏和弦乐合奏。先锋者 Skip James, Brownie McGhee, Lead Belly 和 Lightnin' Hopkins 创导了这种现已不存在的风格。以后的电子吉它使之平稳地转变成电子和现代的乡村蓝调。

[编辑本段]综艺蓝调 (Vandeville)

在综艺表演的最初年代,众多剧院因偏好白人戏而忽略了黑人演出(颇具讽刺意义的是,他们实际上却常上演一些模仿黑人老套形象的滑稽戏)。因为主流的排斥,黑人艺术家们组成了自己的圈子,在美国为数不多的场所上演专给黑人观众看的剧目。这些综艺表演通常包括滑稽戏、魔术、舞蹈等,但最引人注目的当数蓝调歌唱表演——出现了一批如 Ma Rainey 和 Bessie Smith 的歌手。综艺表演要求表演者超越唱歌地取悦观众,于是加入了戏剧和舞蹈的成分,使黑人综艺表演更深地吸引了观众。综艺表演中的佼佼者 Butterbeans and Susie 因他们的特别的喜剧表演和精湛的蓝调二重唱久负盛名。综艺蓝调在 20 世纪 20 年代处于巅峰状态。

[编辑本段]城市蓝调 (Urban Blues)

城市蓝调的歌词充分反映了都市生活。“城市蓝调”一词最初是为了与乡村蓝调区别,到四十年代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城市蓝调包含了 Louis Jordan 的跳跃蓝调到爵士的最新花样,包括了 Percy Mayfield 和 Ray Charles 的带有城市化的感觉的低吟。

[编辑本段]德克萨斯蓝调 (Texas Blues)

德克萨斯蓝调发展于 20 世纪 20 年代,很大程度地从乡村音乐过度,只是滤去了鼻音。它节奏松散,也称“德克萨斯拖拍”,在拍子后面拖摆一点。歌词方面,摆脱了“强作愁”的主题。德克萨斯蓝调常用传统的旋律,一把吉他而不是吉他合奏。然而,德克萨斯蓝调在二战后趋向电子化,主要受 Clarence "Gotamonth" Brown 的影响,他们在管乐部分用电吉他独奏表演。其后,T-Bone Walker 和 Stevie Ray Vanghan 继续保持了拖拍的节奏和轻松的德州传统。

[编辑本段]沼泽蓝调 (Swamp Blues)

因路易丝安那州的沼泽而得名。沼泽蓝调慢悠悠地,用口琴、吉他演奏,出现过伟大的 Slim Harpo。经掺入新奥尔良的节奏与蓝调的韵律、加上回声和延迟的电吉他效果,沼泽蓝调可悠扬如 Lonesome Sundown 和 Lightnin' Slim,活泼如 Lazy Lester 的口琴。

[编辑本段]灵魂蓝调 (Soul Blues)

一种传统蓝调和 60 年代灵魂音乐的快速旋律的熔合物,灵魂蓝调是涵盖两种传统的艺人。以标准的蓝调乐队为基础——钢琴、吉它、贝斯、口琴和打击乐——有时加入节奏蓝调曲调的管乐,灵魂蓝调的音乐家们延伸了传统的界线,又保持了灵魂乐的根基。Etta James, Bobby "Blues" Bland 和 Jonnie Taylor 都曾是灵魂蓝调的佼佼者。

[编辑本段]钢琴蓝调 (Piano Blues)

各种时期的爵士型、蓝调型音乐、即兴的演奏,只要是用钢琴演奏的蓝调,那就是钢琴蓝调。钢琴蓝调的范畴包括从 Count Basie 和 Rossevelt Sykes 到 Ray Charles, Dr John 甚至是福音音乐的祖师 Thomas A Dorsey。另外,还有塞内维尔、图森(所作多为 Richard Clayderman 演奏)

[编辑本段]纽约蓝调 (NY Blues)

成熟的纽约蓝调吸收了跳跃蓝调、摇摆、Bebop 和早期的节奏蓝调中的精髓。它在 40 年代摇摆时期绽开,当时 Lionel Hampton 的大型乐队用上了蓝调歌手和强烈的节奏。 正当呐喊的 Big Joe Turner 影响了摇滚乐,Erskine Hawkins 和 Eddie “Cleanhead”Vinson 把大众的蓝调和受高度尊敬的摇摆爵士联系到一起。

[编辑本段]新奥尔良蓝调(New Orlean Blues)

顾名思义即知,蓝调决不是笑嘻嘻地找一番乐子(英语“蓝调”blues有忧伤的含义)。但于此——并非绝无仅有——新奥尔良蓝调稍稍有别。它带有加勒比韵律(尤其是伦巴)和一些美国南方音乐色彩,只在派对聚会上才有用武之地。此类别可轻松休闲,也可捶胸跺脚地豪放,有Fats Domino 和 Professor Longhair 等出色艺人,用了号和即兴发挥的钢琴伴奏。

[编辑本段]孟菲斯蓝调 (Memphis Blues)

当 WC Handy 写“Memphis Blues(孟菲斯蓝调)”时,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个词的深远影响。孟菲斯蓝调的两大派系中的前一种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 Beale Street 初生,从众多“陶瓶乐队(jug band)”和综艺表演衍生而出,Memphis Jug Band 的弦乐风格和 Memphis Minnie 和 Frank Stokes 的粗犷而又时常滑稽的风格而备受欢迎。这种孟菲斯蓝调的早期形式发明了一种演奏方法:主音吉他在一曲中有一“段”特殊演奏——这种方法至今已成为标准方法了。后一种孟菲斯蓝调是在 50 年代前期开始的一种电子风格,是更响亮而又激进的蓝调。乐手们采用了扩大的、失真的吉他和较重的鼓声,对今天的大多数蓝调艺人有更直接的影响。

[编辑本段]爵士蓝调 (Jazz Blues)

爵士蓝调有着坚实的蓝调根基,但又吸收了富变化而又稍快的爵士音乐。这类音乐家们通常把爵士乐的即兴演奏特点掺进了经典的蓝调音乐三和弦结构。爵士蓝调包括从钢琴师 Mose Allison 以爵士为主的作品,到吉它手 Lonnie Johnson 的扎实的蓝调,还有 Ray Charles 的激情荡漾而又博采百风的钢琴蓝调。

[编辑本段]民谣蓝调 (Folk Blues)

民谣蓝调可追溯至 19 与 20 世纪交界的小酒吧音乐和晚间小庆典的原声风格。它产生于南方从德克萨斯到三角洲的影响,被许多人认为是美国最原创的音乐。尽管早期美国蓝调也同样的深入大众,但真正把人们带入小酒吧间跳舞的是民谣蓝调。是 Lead Belly 和其后的 Sony Terry 和 Brownie McGhee 将民谣蓝调的风格延传下来,而 90 年代的吉它手 Ben Harper 成功地再现了这一风格而又没被认作为复古分子。中国歌曲中的《成都印象》就属于这类风格。

[编辑本段]原声蓝调 (Acoustic Blues)

不插电即是原声。原声不一定专指原声吉他。此类蓝调指所有非电子乐器演奏的蓝调——从吉他、班究(五弦琴)到口琴、发声铁罐。各地有各地的曲风——芝加哥、三角洲(Delta)、新奥尔良、德克萨斯、等等;也有各种音乐风格——滑音型、爵士型、指拨型、等等。二十世纪前叶的大师 Big Bill Broonzy, Lead Belly 和 Blind Lemon Jefferson 被认为是原声的,还有更现代型的 Keb' Mo', Taj Mahal 和 John Lee Hooker。

[编辑本段]早期美国蓝调 (Early American Blues)

这一范畴包括蓝调的最早录音。从 WC Handy 到 Robert Johnson。这种唱片质量通常并不那么理想,但充满着深切感情,绕梁三日。

蓝调(英文:Blues,解作“蓝色”,又音译为布鲁斯)是一种基于五声音阶的声乐和乐器音乐,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特殊的和声。蓝调起源于过去美国黑人奴隶的灵魂乐、赞美歌、劳动歌曲、叫喊和圣歌。蓝调中使用的“蓝调之音”和启应的演唱方式都显示了它的西方来源。 蓝调 蓝调对后来美国和西方流行音乐有非常大的影响,拉格泰姆、爵士乐、蓝草、节奏蓝调、摇滚乐、乡村音乐和普通的流行歌曲,甚至现代的古典音乐中都含有蓝调的因素或者是从蓝调发展出来的。[1]在诗歌里这个词常被用来描写忧郁情绪。蓝调一词是与“蓝色魔鬼”(Bluedevils)一致的意思,意思是情绪低调、忧伤、忧郁。早在1798年乔治·科曼就写过一部名为《蓝色魔鬼,一幕滑稽戏》的滑稽戏。19世纪里这个词被用来表示震颤谵妄和警察。在美国黑人音乐中这个词的应用可能更老。1912年孟菲斯威廉·克里斯托弗·汉迪的《孟菲斯蓝调》是这个词在音乐中最早的书面纪录。 蓝调音乐始于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南部。其中亦混合了在教会中类似朗诵形式的节奏及韵律。 这种音乐有一种很明显的特式,便是使用类似中国民俗唱山歌的“一呼一应”的形式进行,英文叫作“Call and Reponse”。乐句起初会给人们一种紧张、哭诉,无助的感觉,然后接着的乐曲便像是在安慰、舒解受苦的人。就好像受苦的人向上帝哭诉,而其后得到上帝的安慰与响应! 所以蓝调音乐很着重自我情感的宣泄和原创性或即兴性,这种即兴式的演奏方法,后来慢慢地演变为各种不同类形的音乐,如Rock and Roll、Swing、Jazz所以蓝调亦是现代流行音乐的根源。 至于口琴被广泛用于蓝调音乐中是起始于约二十年代中,那时候在美国当地有很多街头艺人表演音乐,他们常用乐器是五弦琴、鼓、和一种叫“pan quill pipes”的吹奏乐器。而由于吉他和口琴的性能比这些传统乐器好和更适合于空旷的地方表演,所以渐渐地口琴便常被用作吹奏蓝调音乐。 及后三十年代左右,很多黑人移往大城市芝加哥居住,蓝调音乐和蓝调口琴亦随之在芝加哥这地开支散叶,及后更自成一派名为Chicago Blues。 在听蓝调音乐的时候,你会发觉它们好像都依着一个相同的曲式来进行。其中原因是因为蓝调音乐会常用到一种标准曲式,名为12 Bar Blues。 轻音乐(LIGHT MUSIC)指介于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的一种通俗音乐形式。轻音乐以通俗方式诠释乐曲,其来源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或者民谣进行改编而成。轻音乐一般以小型乐队加以演奏,结构简单、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轻音乐可以营造温馨浪漫的情调,带有休闲性质,因此又得名“情调音乐”(Mood Music)。轻音乐起源于一战后的英国,在20世纪中后期达到鼎盛,在二十世纪末渐被新纪元音乐取代,但时至今日尚有一定影响力。 众所周知,古典音乐具有厚重的织体,庞大的结构和规模,凝重的乐思,深刻的思想内涵,最主要的特征是严肃端庄。轻音乐则相反,织体轻盈,结构小巧简单,节奏明快舒展,旋律优美动听,一般都由钢琴和小提琴演奏。它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也不想拥有这种内涵,只想带给人们轻松优美的享受,其主要的特征是轻松活泼。因此,把这种音乐命名为轻音乐是非常贴切的。 但轻音乐也不等同于以流行歌曲为核心的流行音乐。它不像古典音乐那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对社会的批判意识而显得温文尔雅,也不像流行音乐那般媚俗、煽情,而是具有较高的审美品味,商业气息也相对较少。热门流行歌曲很快就会过时,优美的轻音乐乐曲却会经久不衰。总的来说,轻音乐介于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是对二者鲜明对立的一个折中,可谓是音乐中的“第三种势力”。它古典气息和现代风味兼而有之,华丽而不艳俗,浪漫而不轻浮,抒情而不缠绵,既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又格调高雅、风度不凡。古典乐迷不觉得粗俗,流行音乐爱好者也能够接受,可谓雅俗共赏。 轻音乐的这种特征使得它一出现就受到广泛的欢迎。20世纪30年代后期成立的曼托瓦尼乐队是轻音乐诞生的一个标志。该乐队以极为柔和动听、优美醉人的演奏,使轻音乐迅速树立了自己独特的形象和气质,在通俗音乐乐坛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20世纪60~70年代是轻音乐的全盛时期,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轻音乐乐队纷纷建立,如詹姆士·拉斯特乐队、保罗·莫里埃乐队、享利·曼西尼乐队、珀西·费斯乐队、斯坦利·布莱克乐队、贝尔特·肯普弗尔特乐队、维尔纳·缪勒乐队、阿尔费雷德·豪泽乐队、弗兰克·普赛尔乐队等。这些乐队在欧美各地不断举办轻音乐演奏会,录制了大量精美唱片,畅销世界各地。这种小巧精致的音乐让古典乐迷们感到两耳一新,风味别具,就好比穿久了正经的西服后,换上了随意自然的休闲服一般。而流行音乐爱好者在领略了声嘶力竭的呐喊冲击之后,轻音乐就像是一杯清凉爽口的饮料。 编辑本段轻音乐的特点 什么是轻音乐?轻音乐这个词在我国产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五十年代约定俗成固定下来,成为一种音乐体裁的概念。它的含义和范围相当于通俗音乐,而比国外的流行音乐要宽。 轻音乐的特点有: 娱乐性 音乐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寓教于乐的。而轻音乐的娱乐性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可以说,轻音乐是运用它特有的轻快、轻松、轻巧、轻盈,还有轻型的特色来充分发挥它的娱乐功能的。 通俗性 轻音乐作品一般篇幅不大,结构简明,没有什么复杂的戏剧情节。它的音乐通俗、浅显、易懂。因此,欣赏轻音乐比欣赏交响乐要容易得多。 生活化 轻音乐不仅在内容上大都为人们所熟悉,而且它的欣赏过程也比较随便,可以在剧场这种正式场合,也可以在公园、饭店、舞会、茶座、商店里欣赏。至于在家里,那就更随意了。它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节奏、韵律和音色特点,是伴你休闲、旅游、进餐、入梦的很好的朋友。 编辑本段曲目特点 轻音乐的曲目大多是通过改编而来。其中,欧美流行歌曲占了很大的比重,很多都是上了英美排行榜的热门歌曲,如《昨天》、《雨的节奏》、《我爱巴黎》、《爱情是蓝色的》、《莉莉·玛琳》、《春野》等。这些歌曲被改编成轻音乐后,淡化了原歌中的流行因素,突出了优美的旋律,使音乐情调一变,更加优美悦耳。至今,很多热门歌曲已经被人们忘记,但轻音乐改编曲却留在了人们脑海中。 欧美**尤其是好莱坞**、音乐剧、舞台剧的主题音乐或插曲,是轻音乐的另一个重要改编来源。像《月亮河》、《时光流逝》、《雨点不断地掉在我头上》、《泉水里的三枚硬币》、《说你,说我》、《爱情故事》、《教父》、《日瓦戈医生》,《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回忆》等乐曲,都已成为轻音乐的经典曲目。 用通俗音乐语言诠释古典名曲,这是很多轻音乐乐队都十分热衷的。好的改编和演奏,既保留了原曲的古典精神,又融入了鲜明的现代气息,古典音乐迷不嫌浅薄而感到别有韵味;那些对古典音乐敬而远之的人则发现与古典音乐的距离缩短了,提高了欣赏兴趣。改编成轻音乐的巴赫《圣母颂》、舒伯特《小夜曲》、莫扎特《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贝多芬《月光》、《悲怆》奏鸣曲中的柔板、李斯特《爱之梦》、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马思涅《冥想曲》、肖邦《即兴幻想曲》、班得瑞乐团《春野》等,听来别具一格,满耳生辉。 世界各地的民族民间音乐也是轻音乐的改编对象。如英国的《夏天最后一朵玫瑰》,意大利的《重归苏莲托》、《桑塔·露琪亚》,罗马尼亚的《霍拉舞曲》、加拿大的《红河谷》、美国的《牧场上的家》、古巴的《鸽子》、吉普赛的《流浪者之歌》和拉丁音乐等。此外,一些广为流传的浪漫小曲如《少女的祈祷》、《爱的浪漫曲》、《绿袖子》等也是轻音乐乐队经常演奏的曲目。 编辑本段韵味美感 轻音乐所具有的韵味和美感既不同于古典音乐,也不同于流行音乐。动人的旋律、优美的和声、新颖的配器、丰富的音色、浓郁的浪漫情调都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产生了轻音乐特有的美感。曼陀瓦尼乐队演奏的《魅力》这首乐曲,集中体现了这种美感。那极其悦耳动听的音响,像醉人的芳液一般流进人们的心中,令人情不自禁地在心中喊到:“太美了!”该乐队演奏的《时光流逝》、《秋叶》、《昨天》等乐曲带给人的美感也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 听保罗·莫里哀乐队的演奏,令人感到每个音符都渗透着法兰西民族特有的浪漫情调,让你联想到葡萄酒、玫瑰、郁金香的芬香;地中海的阳光,情人的欢笑和眼泪。他把各种浪漫的情思和生活中的诗意展现出来,令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的成名作《爱情是蓝色的》,自60年代轰动欧美后,经久不衰,成为轻音乐乐队争相演奏的曲目。 而詹姆士·拉斯特乐队演奏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所具有的美感也是原歌曲无法替代的:随着吉他轻轻弹拨出几个分解和弦,在打击乐器奏出的明快节奏的映衬下,三角琴轻柔委婉地弹出了歌曲的主旋律。接着优美的混声合唱伴随着弦乐的延伸轻轻响起,时强时弱,时远时近,把人们带入遥远的、充满温馨浪漫情调的俄罗斯夜晚之中。整个乐曲如梦如幻,美不胜收。如果说听交响乐像是在观赏戏剧,那么听轻音乐就像是在读一首首优美的小诗、观一幅幅色泽淡雅的风景画,令人赏心悦耳,心旷神怡。

蓝 调

在漫长委婉的海岸线上,暮色渐渐地飘落下来。已经是深秋的海滩,清寒随之而起。依然是裸足在沙滩上走,这些洁净的细碎颗粒,被温热的脚底揉搓着、摩擦着,沉了下去,显出一串歪歪斜斜的脚印。北方什么都比南方大,我说的是一种感受,此时,很明显地流露出来——一个人在陌生地,感知变得有限,在海洋的边缘,只好用一个简单的“大”来言说。

眼前的蔚蓝色调,至少可以和这几个词联系在一起——空旷、清澈、洋溢,还有岑寂、萧瑟。永远持有一种节奏的是那一层层皱纹般的海浪,带着摩擦的力道,涌到沙滩上,消失,又复始。这种单调和机械般的持续,让人体会到了自然界的耐性,无始无终。简单产生了大美,在我们的视野里、耳听中,也就是这种推移的单调,表达了一种敞开式的阔大,毫无掩饰,不会是习惯地躲在面具的后面,把假相给人。一座城市被海洋环抱着,本来是可以设计成为个性城市的,却很遗憾,格局狭促,街巷潦草,多拐弯抹角少畅快通达,多花里胡哨少单纯简约。

我住在海边,懒得跟车到市里转上一圈。海与海有许多不同,城市和城市却有太多的雷同,它们反蓝调而行,它们和嘈杂、拥挤、脏乱这些词有关,也和脂粉、艳冶连在一起。一座城市和环抱它的海洋如此大的区别,可见生活是以相互对照的方式展开的。一个人从城市到海边,开始了几天止息的、向下的、解脱的日子。心境、举止,连说话的口吻、言说的内容都有所更变。夕阳眼看着又一次西颓,有些亚麻色的光线,让眼前荡漾着的蓝色液体,更多了一层心理上的冰凉。所谓的休闲就是这样,休闲服、沙滩鞋只是改换了肢体上的行头,更要紧的是自身的节奏律动,像被抽走了绷紧的那根筋,一下子松松垮垮。

远处有人在昏暗中吹着一只小号。缓缓地把一个柔和圆转的中音送了出来,而后是主旋律随之跃起。吹奏者的技巧不高,只是心气随和,透过空旷,传到耳边已经十分的柔软。烧烤的营地里燃起了篝火,舔着夜色的火舌将暗中的一角轻轻撩开。这是我少年时熟悉的一串动感,只有在学期末了,该考的全都过去了,才会有心思举办一场篝火晚会。少男少女围坐在篝火旁,唱歌或者起舞,没有忧虑,却有无数漫无边际的幻想。一个人成长并有生存意识之后,他的劳累就开始了,像一首歌,没有休止符,调子又那么高,唱起来尤其吃力。人在篝火前,就有一些年少,像眼前千万年的海水,每一次目击都是汪洋恣肆,一直没有能力看出有何变故——不变也是会让人生出感慨的,因为不变比变要更困难。这些在篝火前满脸稚气的少男少女,也许下次来时,已经是计较油盐的小丈夫或者**了。似乎一只小号曲未了,人事已多错舛。这个国度的海岸线太长了,就像这个国度的崇山峻岭连绵不断,飞到这边可以看到海,飞到那边也可以看到海,它是我们眼眶里抹不掉的一种色调。曾经有一则报道,说是长居于山坳中的几位少年结伴外出,目的就是看看大海。山坳太深了,他们的愿望没有实现。我估计看海只是少年的借口,他们的内心比海更大。当地官员完全可以把觥筹交错的酒钱省几个下来,资助这几位少年,了其视觉上的渴望。

我还看过一本地理杂志,撰写者显然亲身到达了这几个地方,他提到了塞班、圣托里尼、塞舌尔、马尔代夫,在他细腻的描述中,我感到了他的陶醉。这是一种纯粹之蓝,与我今生所见过的蓝调不可相比。那是我从未见过的蓝调啊,我不知用哪一个词汇可以贴近,它们在词汇之外,在人的破坏之外。许多的河流污染了,对此我并不惊奇,河流毕竟太小,一家造纸厂、石板材厂就足以改变它的颜色。可是大海大洋,它的浩瀚无边,天水相接,能使大海变色,这需要多大的一种能量。每一个临海的国家,都有被怀疑的理由,就像常在海边走的沙滩鞋,一定会被海水浸润。古代的海洋是什么样的色调,如果要追问,就有一堆类似的问题要牵扯出来——天空、云彩、空气、气候是否都如这般混混沌沌?那时的眼力可以穿透到多远?你我都回答不了这些问题。追问远古永远是浪漫的,决不像今日的生存环境,在追问中变得不开心了。

月亮升上了海面,使沙滩上那些毫无关联的景、物都浑然一体,带着水淋淋的清洁。立秋之后,沙滩上已经没有行者的影踪了,越往后的日子,它越发走向冷清,在冷清中慢慢清洗盛夏带来的杂沓和纷乱,沉淀污浊,在冷下去的氛围中,大海得到了歇息。

只有很少数的人乐意反季节而行,这使他们行走在静谧之中。当我孤零零面对如此浩大的海面,并不会有孤寂感——人之初始大抵也是如此。让一个人变成一滴晶莹的宿露,会比化为一缕青烟更有诗意,更为透亮,当它垂落海中,刹那被无声地收藏着。(朱以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748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