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的阿狄丽娜》
《梦中的婚礼》
《午后的旅行》
《秋日的私语》
《爱的纪念》
《蓝色的爱》
《星空》
这是楼上的,但忘了一首很有名的:<童年的回忆>
以下是他的简介:
理查德·克莱德曼
提起“克莱德曼”这个名字,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20世纪90年代初,也是这样一个秋天,伴随早已在我国广为流传的《秋日私语》、《水边的阿狄尼娜》等优美的旋律,被誉为“浪漫钢琴王子”的法国著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首次来华演出,将他那流畅华丽、让人心旷神怡的琴音直接送到人们的眼前和耳中。匆忙中十年过去,当年的“钢琴王子”如今虽然已经人届中年,但他的琴音不老,依然是那么年轻、美妙,那么流畅、典雅和明媚如春。
理查德·克莱德曼出生于法国巴黎,他从5岁开始习琴,6岁时就登台演奏,被誉为钢琴神童。少年时代,他进入巴黎国立音乐戏剧学院学习,曾得到学校颁发的音乐比赛优胜奖,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本来,他擅长演奏肖邦、拉威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是古典音乐界的一颗明日之星,但是,他偶然间对通俗音乐发生兴趣,于是不顾周围人们的反对,转而投身于通俗音乐领域。1977年克莱德曼在一部电视配乐中,以一首优美的《水边的阿狄丽娜》脱颖而出,之后,他又相继推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如《致艾丽丝》、《秋日私语》、《心曲》、《星空》等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他以华丽的音色、优雅的旋律和清秀儒雅的形象,确立了自己独特的钢琴音乐风格。多年来,他的演艺足迹遍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唱片总销量逾8500万张,并获得了许多金唱片的佳绩,从而成为风靡当今世界乐坛的一位钢琴明星……
浪漫是一种美好的情怀,它是情意缠绵的春池荡漾,也是令人心醉的美丽忧伤,是温馨一刻的忘情微笑,又是投向未来的期盼目光。理查德·克莱德曼正是以他那真挚感人、充满激情与梦想的琴音,拨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绪。其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是让理查德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从音乐中就能感受到罗密欧和朱丽叶凄惨的爱情悲剧!
部分专辑:
《命运》、《水边的阿狄尼娜》、《星空》、《魅力东方情》、《星星小夜曲》等等……
日前,久违的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再次来到了中国,他此行的目的是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联手召开录制新唱片的发布会。从名称上看,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关系与中国传统乐曲密不可分,而理查德的加盟则意味着要将中国的民乐引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次尝试虽然还吸引了以《阿姐鼓》著称的朱哲琴,但质疑的人还是很多。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在于民乐的旋律与西方音乐结合在一起究竟会是什么样?主办方对此的回答很笼统:新唱片在旋律上将尊重中国音乐的风格,以记录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景色,乐队和钢琴家的演奏
为主要内容。本报今日刊登《钢琴王子的浪漫故事》,希望更多的读者了解钢琴王子理查德创新的故事。
作为一位出色的音乐会演奏家和拥有惊人唱片销量的艺人,理查德-克莱德曼创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事业。事实上,他所做到的是其他法国艺术家不曾做过的。
出生于1953年12月28日的菲利普-佩基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法文名字)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与钢琴的不解之缘。他的父亲,一位钢琴教师,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教他如何弹钢琴,并为其子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据说,6岁的理查德-克莱德曼读起乐谱来竟比他的母语——法语还要流利。
理查德-克莱德曼12岁就进入音乐学校学习,16岁时的他在那里获得了第一名。人们预言他将成为一位前途无量的古典钢琴曲演奏家。可是在不久之后,令所有人惊奇的是,他放弃了对古典音乐的训练,而转向了当代音乐的演奏。
“我想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克莱德曼说,“于是,我和我的几个朋友组建了一支摇滚组合,那一段日子过得很艰难,我们挣得的微薄的收入都用于购买器材了。事实上,因为经常只用三明治来填饱肚子,结果17岁时我就因胃溃疡不得不动了一次手术。”
那时候,他的父亲已身患重病,无法从经济上支持他的儿子。为了生存,克莱德曼找了一份做音乐伴奏或在会议期间演奏的工作。
“我很喜欢那段日子”,他说,“而且薪水也很多。这就是我如何离开古典音乐的经历,尽管古典音乐的学习经历为我现在的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天赋不会不被别人赏识,很快他成为了一位炙手可热的伴奏者,就像迈克尔-萨度、狄尔利-拉鲁仑和约翰尼-哈里德等众多法国明星一样。但是,当克莱德曼被问及他那时的雄心壮志时,他却说,“我真的不想当明星,我很乐意当一名伴奏者,在乐队里演奏。”
但在1976年,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法国一个著名的唱片制作商——奥立菲尔-杜塞特和其合伙人,保罗-德-塞尼威尔,当时正在寻找一位能演奏舒缓的钢琴版民歌的钢琴家制作专辑,他们便打电话给克莱德曼。令23岁的菲利普-佩基斯惊喜的是,他从20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那份工作。
“我们立刻就喜欢上了他”,保罗-德-塞尼威尔说,“他那种特殊的、温柔触及琴键的方式与他含蓄的个性相得益彰,而他的外表也给我和奥立菲尔-杜塞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很快就决定了。”
菲利普-佩基斯改名为理查德-克莱德曼,单曲一上市就在38个国家卖出了惊人的2200万张。
“当我和他签合同的时候”,奥立菲尔-杜塞特说,“我对他说如果我们能卖出一万张单曲,成绩就相当好了,因为那时是舞曲的时代,我们只能在这张专辑上赌一把。然而,在西班牙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接着是德国、法国、南非、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我们无法想象它能如此的成功。”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个著名的成功故事的开始,从那时候,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他特有的演奏风格而在世界上赢得了超级明星的地位。今天,他已经录制了近1000首旋律。一个德国记者写道:“(我们)有理由说,他是继贝多芬之后为将钢琴曲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而努力的人,他所做的无人能及。”通过将他原有的“商标性”的特点与古典、流行等因素相结合的一系列曲目,他创造了“新浪漫”风格,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已超过了7000万,据最近的统计,他不可思议地拥有了267张金唱片和70张白金唱片。
然而,“浪漫王子”(南希-里根对他的称呼)并不是一个专门录制专辑的艺术家。实际上,尽管他天性害羞、含蓄,他舞台上演奏时却全身心地投入,真情流露。一场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音乐会真称得上是“壮观”。
“我喜欢在舞台上进行现场演奏,”他说,“因为我和我的观众有直接的交流。音乐会上,我和我的10个音乐家及交响乐队一同演奏,我喜欢将不同的拍子、节奏和风格相混合,以激起各种不同的情感。”
克莱德曼的国际成功是以走吃苦的路线为代价的,过去,他尽可能多地在250天内在国外举行200场演唱会。尽管如此,他仍是个家居男人。
“我的家庭对我来说极其重要”,他常这样说,“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克里斯蒂,我的女儿莫德和我的儿子彼得……他们是我前进的动力,当然,与我的音乐不同。”
在理查德-克莱德曼看来,作为一个国际艺人,他所付出的最大的代价就是那些与家人分离的日子——他深知这是他们共同经受的牺牲,但他把这牺牲看作是对数以百万的乐迷的责任的一部分。
最近消息:
“国乐天娇”与克莱德曼共谱浪漫
本月(06年12月)29日、30日,享誉世界的浪漫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将携手国乐天娇女子乐团,在深圳举办两场“2007浪漫新年音乐会”。当法国优雅王子遇上中国青春民乐组合,西方古典与东方古老音符的完美融合将令夜空中回荡中西合璧、浪漫绚丽的美妙音乐,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别样风情。音乐会由卓越地产提供全程支持。
跨越古典与流行的钢琴王子将与东方佳丽连续两个夜晚共谱浪漫音乐之夜,令鹏城观众领略新颖独特的视觉与艺术享受。国乐天娇是由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的独奏家结成的新民乐女子组合,青春美丽富有活力,高超的演奏技巧与靓丽的外表为传统民乐增添了活力又不失典雅端庄。二胡演奏家霍晓君、琵琶演奏家赵聪、笛子演奏家陈悦、古筝演奏家于秋璇各有所长,用最古老的乐器奏响最现代的音符,诠释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霍晓君还曾应邀担任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的独唱音乐会的独奏及领奏,实力不凡。
届时钢琴王子与国乐天娇或独奏,或重奏,以多种形式营造一个中西音乐对话,浪漫欢快的夜晚,成就中西乐坛音乐交流的一段佳话。现场的灯光效果与怀旧气氛,则令浪漫与时尚的感情充盈观众的心中。据主办方深圳市音协艺术有限公司介绍,音乐会的曲目新颖而丰富。克莱德曼曲目主要包括其经典浪漫钢琴作品,如《秋日私语》、《致艾德琳的诗》、《星空》等,观众将现场倾听剧场版的“私语”与“星空”,定是不一样的感受。
理查德-克莱德曼携《冬季恋歌》奏响人民大会堂
新浪娱乐讯 京城人已经很习惯用音乐迎接新年,每到12月底,民乐、西洋乐,交响不断。今年的12月27日,一场特殊形式的新年音乐会——《冬季恋歌》—2006浪漫钢琴新年音乐会将奏响人民大会堂,而舞动琴键的不是别人,就是那位把钢琴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彻底渗透进国人心底的浪漫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
也许是他手指端的魔力非同寻常,6月刚结束了世界巡演的理查德·克莱德曼,12月要在内地进行全新一轮的巡演。首站哈尔滨后,将于12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和京城的观众见面。
湛蓝的眼睛,金**的头发,裁剪得体的蓝色西装,谦虚温柔的神情,这就是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给国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对于1992年这位钢琴王子的首次来华,不少人现在提起都记忆犹新,是他让人们听到了《致艾丽斯》、《水边的阿狄丽娜》、《秋日私语》、《星空》这些温柔如水的曲目,是他让人们知道原来钢琴可以弹得如此深入情感,品味出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动人魅力。
提到《冬季恋歌》,克莱德曼说他知道这是一部很好看的韩国电视剧,其凄美动人的主旋律也深深打动了他,他一直在询问是否有弹奏这支曲子的可能,让他高兴的是,在他今年推出的全新大碟中,终于收录了这支乐曲,并且作为主打曲目成为新专辑的名字。此次,也将是克莱德曼首次在国内演奏这首曲目。
《冬季恋歌》
剧情介绍: 文静而才华横溢的俊尚,为了找寻他的亲生父亲而来到惟珍所在的学校。惟珍在学校里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由于一次上学路上的小插曲,俊尚和惟珍相互被对方深深吸引,可是与惟真从小一块长大的相奕早就悄悄地喜欢着惟珍。一场纯洁浪漫的三角恋爱静静地开场了。
然而俊尚、惟珍、相奕之间的三角习题,在俊尚车祸死亡后,暂时画下了休止符。十年后,惟珍在建筑设计工程公司上班,负责滑雪场的改建工作,而相奕则是广播电台的主播,10年来相奕对惟珍无微不至的照顾,终于让惟珍同意和他定婚。但是就在惟珍前往定婚会场的路上,她竟然见着一个和俊尚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她几乎是不可抗拒地陷入了所有关于俊尚的回忆。惟真在街上疯狂地追寻那个相似的身影,竟因而忘了和相奕的定婚仪式。和俊尚长得一模一样的民亨,使得惟真已经平静的感情世界再掀波澜。
五岁时,Richard即以一曲《菲菲圆舞曲》名扬乡里。而他在六岁时即能熟读琴普及弹奏钢琴,这项音乐天赋比起说他的母语法文还来的得心应手。过不久,父亲便无法满足他对音乐进一步的探索与要求。于是转往父亲的好友福利特曼处学习正统音乐。天资聪颖的Richard具有出人的学习能力,不到八岁就赢得当地的钢琴竞赛。
Richard12岁那年进入巴黎音乐院就读,专攻古典钢琴,最喜欢肖邦与德布西,并一心向往成为一位出色的作曲家及演奏家。为了赚取外快,帮助家计,他开始在婚礼或宴会场合演奏。他一面接受音乐院的正规训练,一面也着手研究法国的传统音乐,希望能结合这两种音乐,并赋予新的诠释与面貌。
迫于环境,他也有了自知:想在古典音乐界争得一席之地,除了自我的要求外,财力、环境的支持也是必要的因素。而这些因素都是Richard无法轻易获得。 当他16岁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巴黎国立音乐学院之后,为了赚取生活费,他白天在银行当柜台人员,晚上则为许多法国知名艺人伴奏。
就在Richard折断辛勤耕耘期间,法国Delphine唱片公司特别选上了他作为他们的新血液。Richard不论外形、演奏风格或技术都合乎他们的要求与理想。Delphine的负责人兼作曲家Paul de Senneville(保罗·德·森纳维尔)和Oliver Toussaini(奥利弗埃·图圣)是非常成功的两个制作人,他们要发掘一位特别的钢琴家来演奏一首优雅的曲子,这就是著名的——Ballade pour Adeline(《水边的阿蒂丽娜》或名《给爱德琳的诗》)。
这首曲子起先作为电视剧插曲,播出第二天即引起了极大轰动。人们争先恐后要求定够“昨晚的电视剧插曲”。电视台为了回答观众的询问,甚至设立了专线电话。唱片公里夜以继日录制了800,000张唱片,一上柜就被抢购一空。 就这样,Richard Clayderman一夜之间变为了明星。
他自己也难以想象自己的成功。他解释说:“为什么我们的曲子如此受欢迎?可能是由于人们对摇滚乐已经听厌了,而对幽静的旋律怀有憧憬之故吧。” 1984年在纽约Waldorf Astoria饭店举办的一个庆祝音乐会上,当时的第一夫人南茜·里根给予他一个十分贴切的封号——“The Prince of Romance”(浪漫王子) 这个动人的名字从此成为Richard Clayderman的最佳代名词。
为满足无数乐迷的要求,Richard每年有200场演奏会,迄今他巡回世界各地的演奏会也超过1500次。他也曾多次到中国(包括大陆、台湾和香港)。他热爱这种与观众面对面接触的方式,正如他本人所说:“我喜欢在舞台上表演,因为我喜欢与观众直接接触。” 与追逐现实享乐的法国男人不同,Richard这辈子最大的希望是“生一堆小孩,有一个大家庭。”
他最喜欢同妻儿到拥有蓝天、碧海、绿树、鲜花的南法别墅共享天伦之乐。当他脱下舞台上高贵的晚礼服,换上随意自在的T恤、牛仔裤、球鞋,漫步法兰西街头,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法国男人,只不过,他比别人多了一颗敏锐善美的心,及忠于音乐、忠于生命的自我要求,这使得它可以是旷世巨星,也可以是爱家爱朋友的平民百姓。
因为不知道你要哪一版,所以都提供了,请你自己选择
敬畏生命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彻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高中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有没有死,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对我来说,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份量。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今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煮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小鳝鱼;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致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敬畏生命 张晓风版
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在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是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吃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的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荫,但造物主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 史怀哲版
我是一个生命,生命的意愿是生存,在生命的中途,她愿意活着。 在我的生命意识中,带着对毁灭和痛苦的惧怕,渴望着更广阔的生存和快乐;我的周遭围绕着同样的生命意识,无论她在我面前表达自己还是保持沉默。 生命意识到处展现,在我自身也是同样。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而不仅仅限于自我小圈子,因为我明白:她深深地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毁灭、妨碍、阻止生命是极其恶劣的。 尊敬生命,在实际上和精神上两个方面,我都保持真实。根据同样的理由,尽我所能,挽救和保护生命达到她的高度发展,是尽善尽美的。 在我内部,生命意识懂得了其他的生命意识。她渴望透过自身达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我只能坚持这样一个事实,生命意识透过我展示了她自己:成为与其他生命意识相互依存的一员。 我经验过向一切生命意识表达同等敬畏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如同尊敬自身的一样。通过这种经验形成了我的伦理观。一个人遵从这种冲动,去帮助所有他能够帮助的生命,并且畏惧伤害任何活着的生灵,这个人才是符合伦理的。 如果我把一个昆虫从泥坑救出来,我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做出贡献,那么对立于生命自身的生命分隔现象就消失了。 不论何时不论何种方式,我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贡献出他自身,我的生命意识就经历了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融合的愿望,在这个愿望中,所有的生命是一个整体。 绝对伦理要求在生命中创造完美。她不可能完全实现;这一点倒无所谓。对生命敬畏的感觉是绝对的伦理。它使生命序列的保持和提升顺利运作。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毁灭和伤害生命都如同恶魔一样有罪。在实践中,我们真的被迫选择。我们经常必须武断地决定何种形式的生命,甚至何种特殊的人,我们应该挽救,何种我们应该毁灭。尽管如此,敬畏生命的原则仍然是完整的和毋庸置疑的。 这种伦理并不因为人们的伦理观抵触现象而失效,农民在牧场割草喂牛割下了一千棵花,可是他必须注意,在回家的路上,不要因为沉浸在消遣心情里而划掉路旁的花朵,因为这样做是不必要,是对生命犯下罪行。
陈家忠版敬畏生命
一个失去双臂的瘦弱的青年,用双脚去弹奏钢琴浪漫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经典曲目《梦中的婚礼》,所有的听众都沉浸在这个残疾青年所营造的缠绵悱恻、浪漫多情的音乐氛围中,去感悟人生与爱情的神圣和庄重。 这是东方卫视推出的人气挺旺的《中国达人秀》电视节目的一幕。这位失去双臂的青年叫刘伟,23岁的他没有双臂却能在黑白琴键上弹奏悦耳动听的旋律。 这些天,他成了网络红人,短短3天内视频点击率就多达20余万次。在《中国达人秀》电视节目中,刘伟用双脚弹奏了一曲《梦中的婚礼》,打动所有观众。人们亲切地称他“无臂钢琴王子”。 刘伟的一句:“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 当我看完这档电视节目后,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头脑里仍然还在回味着这位失去双臂的青年在用他的双脚去弹奏的《梦中的婚礼》以及他那感动许多人的话语。我感觉他不是在演奏《梦中的婚礼》,而是在用心、用泪在弹奏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位残疾青年并不是什么英雄,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却让我对他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使得我对这一位被折断翅膀的钢琴王子那种无畏、充满激情的生命心存敬畏!当他不幸失去双臂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重,他曾经迷惘过、哭泣过、失望过,独自去品尝着生活的艰辛。他乐观地说:“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他顽强不屈地与坎坷不平的命运作一场青春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中,刘伟无疑是胜利者,他告诉我们什么是乐观?什么是坚强?什么是人生的真谛? 我们不妨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我们虽然四肢健全,拥有体面的工作和显赫的职位,但是整天不思进取,只知道享乐,为了一点工作压力就怨天尤人。如果我们去听听这位钢琴王子的演奏,去细细地品味他的振聋发聩的青春的宣言,我们岂能不羞愧万分? 冰心说:“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我今生已是满足了。”这是冰心的对人生的感喟。而刘伟的人生感喟和冰心老人何其相似!难能可贵的是刘伟是用自己的顽强不屈的生命,体味出这能够感动许多人的话语。经历过生与死磨练、淬火的哲理是不朽的,我们没理由不用心、不用我们的耳朵去倾听这铮铮作响的人生哲理。
出生于1953年12月28日的菲利普-佩基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法文名字)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与钢琴的不解之缘。他的父亲,一位钢琴教师,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教他如何弹钢琴,并为其子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据说,6岁的理查德-克莱德曼读起乐谱来竟比他的母语——法语还要流利。
理查德-克莱德曼12岁就进入音乐学校学习,16岁时的他在那里获得了第一名。人们预言他将成为一位前途无量的古典钢琴曲演奏家。可是在不久之后,令所有人惊奇的是,他放弃了对古典音乐的训练,而转向了当代音乐的演奏。
“我想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克莱德曼说,“于是,我和我的几个朋友组建了一支摇滚组合,那一段日子过得很艰难,我们挣得的微薄的收入都用于购买器材了。事实上,因为经常只用三明治来填饱肚子,结果17岁时我就因胃溃疡不得不动了一次手术。”
那时候,他的父亲已身患重病,无法从经济上支持他的儿子。为了生存,克莱德曼找了一份做音乐伴奏或在会议期间演奏的工作。
“我很喜欢那段日子”,他说,“而且薪水也很多。这就是我如何离开古典音乐的经历,尽管古典音乐的学习经历为我现在的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天赋不会不被别人赏识,很快他成为了一位炙手可热的伴奏者,就像迈克尔-萨度、狄尔利-拉鲁仑和约翰尼-哈里德等众多法国明星一样。但是,当克莱德曼被问及他那时的雄心壮志时,他却说,“我真的不想当明星,我很乐意当一名伴奏者,在乐队里演奏。”
但在1976年,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法国一个著名的唱片制作商——奥立菲尔-杜塞特和其合伙人,保罗-德-塞尼威尔,当时正在寻找一位能演奏舒缓的钢琴版民歌的钢琴家制作专辑,他们便打电话给克莱德曼。令23岁的菲利普-佩基斯惊喜的是,他从20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那份工作。
“我们立刻就喜欢上了他”,保罗-德-塞尼威尔说,“他那种特殊的、温柔触及琴键的方式与他含蓄的个性相得益彰,而他的外表也给我和奥立菲尔-杜塞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很快就决定了。”
菲利普-佩基斯改名为理查德-克莱德曼,单曲一上市就在38个国家卖出了惊人的2200万张。
“当我和他签合同的时候”,奥立菲尔-杜塞特说,“我对他说如果我们能卖出一万张单曲,成绩就相当好了,因为那时是舞曲的时代,我们只能在这张专辑上赌一把。然而,在西班牙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接着是德国、法国、南非、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我们无法想象它能如此的成功。”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个著名的成功故事的开始,从那时候,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他特有的演奏风格而在世界上赢得了超级明星的地位。今天,他已经录制了近1000首旋律。一个德国记者写道:“(我们)有理由说,他是继贝多芬之后为将钢琴曲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而努力的人,他所做的无人能及。”通过将他原有的“商标性”的特点与古典、流行等因素相结合的一系列曲目,他创造了“新浪漫”风格,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已超过了7000万,据最近的统计,他不可思议地拥有了267张金唱片和70张白金唱片。
然而,“浪漫王子”(南希-里根对他的称呼)并不是一个专门录制专辑的艺术家。实际上,尽管他天性害羞、含蓄,他舞台上演奏时却全身心地投入,真情流露。一场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音乐会真称得上是“壮观”。
“我喜欢在舞台上进行现场演奏,”他说,“因为我和我的观众有直接的交流。音乐会上,我和我的10个音乐家及交响乐队一同演奏,我喜欢将不同的拍子、节奏和风格相混合,以激起各种不同的情感。” 克莱德曼的国际成功是以走吃苦的路线为代价的,过去,他尽可能多地在250天内在国外举行200场演唱会。尽管如此,他仍是个家居男人。
“我的家庭对我来说极其重要”,他常这样说,“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克里斯蒂,我的女儿莫德和我的儿子彼得……他们是我前进的动力,当然,与我的音乐不同。”
在理查德-克莱德曼看来,作为一个国际艺人,他所付出的最大的代价就是那些与家人分离的日子——他深知这是他们共同经受的牺牲,但他把这牺牲看作是对数以百万的乐迷的责任的一部分。
日前,久违的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再次来到了中国,他此行的目的是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联手召开录制新唱片的发布会。从名称上看,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关系与中国传统乐曲密不可分,而理查德的加盟则意味着要将中国的民乐引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次尝试虽然还吸引了以《阿姐鼓》著称的朱哲琴,但质疑的人还是很多。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在于民乐的旋律与西方音乐结合在一起究竟会是什么样?主办方对此的回答很笼统:新唱片在旋律上将尊重中国音乐的风格,以记录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景色,乐队和钢琴家的演奏为主要内容。本报今日刊登《钢琴王子的浪漫故事》,希望更多的读者了解钢琴王子理查德创新的故事。
作为一位出色的音乐会演奏家和拥有惊人唱片销量的艺人,理查德-克莱德曼创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事业。事实上,他所做到的是其他法国艺术家不曾做过的。
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出生于法国巴黎,理查德·克莱德曼不仅具有高度的钢琴演奏技巧,而且具有深厚的音乐感,他以华丽的音色、优雅的旋律和俊美的形象,为自己确立了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的独特风格,登上了明星宝座,被誉为世界现代钢琴王子
1990年,法国电视一台“90之星”评选,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一曲《致艾德琳之诗》当选,获得世界唯一的金钢琴奖,至1999年,克莱德曼共录制出版了816首钢琴曲(其中218首为创作曲),在全球的唱片销售总量达八千五百张,取得了70个白金唱片,265个金唱片的佳绩。他在59个国家举办了近1400场现场演出和500多场电视音乐会,也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
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127868&PostID=224245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