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体是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
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由楚国的诗人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
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公元前四世纪,即战国后期,诞生了一种新诗体———楚辞。
她的出现,不仅使《诗经》后沉寂了大约三百年的诗坛重新复活起来,而且以其突发的异彩、更新更美的歌声,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继《诗经》以后的又一个辉煌时代。“楚辞”直接继承了《诗经》的铺陈辞藻、咏物。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
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
楚辞体的特点:
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发展的集中、归纳地体现。
2、诗歌抒发感情咏志,有丰富多彩的情感与想像。
3、诗歌的语言具备精炼、言辞华丽、声调和睦、节奏独特等特性。
1、是以《楚辞》中作品为模拟范式。
2、是“兮”的大量运用。
《楚辞》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
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成就
《楚辞》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在诗坛开创了一种文学传统,即今人视为“浪漫主义”诗风的一派都无一例外受其启发,从中汲取精神与艺术的滋养。
《楚辞》也是中国第一部有作者的诗集。由屈原及后学所作,至汉代刘向编辑成书。屈原正直,忠贞不屈,不为故俗所囿的品格都使他成为后世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和典范。
楚辞的特点 作为一种诗体,楚辞的想象力丰富。楚地巫风盛行,祭祀时往往以巫觋扮演诸神,表演一些神话传说故事,以娱乐神人。这些都培育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离骚》、《九歌》等均是如此。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1]”,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并且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