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站长是谁

百度站长是谁,第1张

这个人,名叫李彦宏,典型的“海归”,1999年从硅谷回国创业。这个公司叫百度,一家做搜索引擎的典型网络技术型公司,“百度”两个字取自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彦宏是百度公司总裁。

--------------------------------------------------------------------------------------------------

http://wwwlndzcom/index/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55

国内搜索引擎介绍---百度

百度公司(Baiducom,Inc) 于1999年底成立于美国硅谷。2000年1月,百度公司在中国成立了她的全资子公司百度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随后于同年10月成立了深圳分公司,2001年6月又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办事处。

百度是国内最大的商业化全文搜索引擎,占国内80%的市场份额。其功能完备,搜索精度高,除数据库的规模及部分特殊搜索功能外,其他方面可与当前的搜索引擎业界****Google相媲美,在中文搜索支持方面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Google,是目前国内技术水平最高的搜索引擎。为包括搜狐、雅虎中国、Tomcom、21CN、广州视窗等搜索引擎,以及中央电视台、外经贸部等机构提供后台数据搜索支持。

百度目前主要提供中文(简/繁体)网页搜索服务。如无限定,默认以关键词精确匹配方式搜索。支持“-”号、“”号、“|”号及“link:”等特殊搜索命令。此外还提供关键词分类搜索,即将常用关键词进行组合分类,方便用户直接查找有关资料(百度现已去掉了关键词分类搜索)。在搜索结果页面,百度还设置了关联搜索功能,方便访问者查询与输入关键词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提供“百度快照”查询。其他搜索功能包括新闻搜索、网站网址链接、MP3搜索、搜索、Flash搜索等。

2001年9月,百度推出了类似Overture的“竞价排名服务”,市场反应强烈。目前已有Lycos中国、263、 Tom com、 21CN、163net、上海热线、广州视窗、福建在线、等门户网站加入了百度竞价排名阵营。 百度登陆入:http://wwwbaiducom/pfi/indexhtml

百度历史

这个人,名叫李彦宏,典型的“海归”,1999年从硅谷回国创业。这个公司叫百度,一家做搜索引擎的典型网络技术型公司,“百度”两个字取自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彦宏是百度公司总裁。

■李彦宏不平凡—— 他在著名搜索引擎google、infoseek、yahoo在网络世界如日中天的时候,逆风飞扬,回到中国来搞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他和IT界头号人物比尔·盖茨、迈克·戴尔一样,放弃了唾手可及的“洋博士”学位,辍学经商,一举成功; 他在2000年6月互联网的寒冬里,不但一举拿下新浪、搜狐、网易、TOM的技术委托大单,而且第二次融资1000万美金成功。 他回国不到2年,仅凭一个不到百人的公司家底,夺得“2002中国十大IT风云人物”的桂冠。 他创建的百度引擎,三年成名,在中国已经堪与google比肩,在某些指标方面甚至超过google,被国际网络界誉为奇迹。百度的日访问量,现在已经跻身中国网站“四强”。

■Google情未了! 2003年6月4日下午4:30,百度总裁李彦宏和市场总监毕胜在苦等一个结果。从创建百度到融资1000万美元,从卖技术给新浪挖到第一桶金,到搞自己的独立搜索网站,从8个人的草台班创业到100人的“闪电计划”,李彦宏等的就是一个结果——是百度好还是Google好? 自从2000年Google推出中文版后,“上帝”像暖风般吹醉了中国人,对“上帝”赞不绝口的,首先就是那些记者和编辑,像刘韧、方兴东这样的“名记”,几乎逢人便要说“今天你GoGo了没有?”据说后来方兴东突然不用Google了,原因是,他突然发现,他大名鼎鼎的“方兴东”三个字居然在Google上搜不出结果。 李彦宏要用百度与Google比,“聪明人”一看就觉得是拿鸡蛋与石头比。可李彦宏不这样看,他认为百度成“金”了。自2002年年底“闪电计划”结束后,他就要求公司的人“绝对不要再用Google,百度已经不比Google差!”遇见道上的朋友,李彦宏不好“赤化”别人,就由市场总监毕胜“代唠”:“百度已经不比Google差!”据说被他们“赤化”的朋友,没有一个认为上当受骗,比较中肯的评价认为,“在中文领域,百度和Google一样好用了!”。 由中国电脑教育报举办的“Google Vs Baidu——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万人公测,在2003年6月4日下午16�30结束,共计持续一周时间。在参加评测的10�015名普通用户中,约55%的人选择了“Baidu比Goolge好”,10%的人选择了“Baidu、Goolge差不多”,35%的人选择了“Google比Baidu好”。 有“谣言”说,这次“万人公测”有百度幕后公关的影子;有“观察家”疑神疑鬼。6月5日的《京华时报》报道:万人公开评测,百度超越Google;同一天,发行量很大的《北京青年报》载文说:百度成为中文第一搜索门户,百度杀进中文网站“四强”,紧跟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之后。 记者们喜欢笔下生花是常有的事,坊间总有人“公正”地怀疑某事件的“幕后”,本不奇怪。三年苦练,百度今日能够被媒体拿来与Google说事,本来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李彦宏心中有一段Google情未了。1998年4月,他与Infoseek技术总监威廉·张一起去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参加国际互连网大会,与会的就有Google的两位年轻的创始人。那次会议的来宾有二分之一与搜索引擎有关,李彦宏当时正在Infoseek做技术主管,大家对他好奇心很重,要求与他交流技术的人士一个又一个。于是,他们临时搞了个小型聚会,也就在会议的留言板上把自己的姓名和聚会地点留下,就来了100多人,那个时候,完全就像“西部淘金”。两位创始人向他提出了很多技术问题,他也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研究心得。没想到,就这么三四年,这两个家伙的Google像引擎杀手一样,相继把Infoseek、Yahoo砍于马下。李彦宏在硅谷的时候就憋着一股劲,别的国家你摧城掠地也罢,在中国,我李彦宏是要与你血战到底的。 李彦宏心中有一段Google情未了。2002年春节后,李彦宏开始隐约感觉到中文搜索引擎的市场已经开始成熟,而更叫他开始担心的是Google在中国网民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一种压力开始令李彦宏不安——一方面是百度占据着中国市场80%的份额,另外一方面Google已经在国际上成为最主流的搜索引擎。百度如何抵御Google对中国本土的进攻?这些问题无时不在刺激着他的每一根神经。 李彦宏感觉到与Google的决战就在眼前。 百度必须在技术上超越Google。 2002年三月,以雷鸣为首的技术突击队成立,李彦宏给这次秘密技术行动命名为“闪电计划”。

■《百度传奇》之二——百度“闪电” 1999年圣诞节那天,当所有东方的、西方的穷人和富人在家祈祷上帝的时候,李彦宏却穿云破雾要回中国去,很显然,这一天,飞机上的李彦宏比地球上的大多数人离上帝更近。 8年前,他去美国的时候,也是圣诞节。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李彦宏事业中最关键的两天,都和上帝在一起。 而这一回,他要回国干的搜索引擎业务,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被西方网民称为“上帝”的Google。 他决计要成为挑战“上帝”的人。 百度公司真正开张是2000年3月份,除了财务、出纳、行政外全是技术人员,李彦宏和徐勇兼做Sales,专职的技术人员有5人,其他都是来兼职的北大、清华的学生。不是不想多招几个技术人员,李彦宏感叹,国内真正懂搜索引擎技术的人才太少,只好一边干,一边培养。 李彦宏的新公司选在北大资源楼。这个地方紧邻北大,和中关村隔四环相望,非常适合技术创业。他这套选址的技术是从硅谷学来的,硅谷的很多IT创业公司就环绕斯坦福大学办公,老师和学生兼职起来方便。早期的硅谷创业公司,夸张点说,“是踩在特曼教授和他学生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 北大资源楼刚好余下两间房,420在楼道的转角,面积大些,适合技术人员集中办公;406正好在楼道的中间,不到20平方米,李彦宏就把财务、行政安排在里面。李彦宏自己的办公室设在420靠窗处,从窗口斜望去,他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住的43号楼一览无余,每到晚上,43号楼的灯光总能勾起他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回忆。 北大资源楼被一片绿树环抱,楼下的那棵老槐树少说也有30年树龄了,那个夏天,知了在这棵树上炸开了窝,整个晚上不停地鸣叫,像在开一次没完没了的研讨会。420房整夜亮着灯,有人困了,躺在椅子上就睡;有人实在扛不住睡意,就去厕所洗把脸,回到电脑前接着干;“烟民”们抵抗黑夜的办法明显更多,端一把椅子,在厕所旁的过道里吞云吐雾,听知了唱夜歌。百度就在这么一个校园民谣似的环境中诞生了,并且用2年的时间一举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引擎市场,2002年初,公司搬到了更加宽敞的海泰大厦。 2002年3月,北京。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春节刚过,企业里弥漫着过年的余波—— “毕胜,今年回唐山老家过年了吗?”“Robin�李彦宏的英文名 怎么样,硅谷的春节热闹吗?” 李彦宏是在美国过的年,看看老婆和孩子,10天不到,他就匆匆回国了。美国人的“圣诞”节早就过了,Google这个时候正在加紧他的华语市场扩张。他想起自己1999年圣诞节回国,决计在本土与“上帝”交战,两年多来,百度在中国与Google的交手中,功力仍显不够。Google在2000年9月推出中文版后,中国至少有500万网民开始用Google。 百度的新年突然紧张起来,按照李彦宏的意见,以雷鸣为首的“闪电计划”成员必须在9个月内“让百度引擎在技术上全面与Google抗衡,部分指标还要领先Google” 雷鸣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系2000届硕士毕业生,在学校里就小有名气,按照李彦宏的话说,雷鸣的确是个搜索引擎方面的天才。 雷鸣的“闪电小组”很快行动起来。李彦宏给他们另外还下达了具体指标,要求“闪电计划”完成后,百度的日访问页面(Pageview)要比原来多10倍,日下载数据库内容比Google多30%,页面反应速度与Google一样快,内容更新频率全面超过Google。 那年夏天,天热得出奇。 “闪电小组“的成员们除了在技术上有了巨大的革新,还有了新发明,他们买了一部遥控玩具汽车,把需要交换的磁盘和文档放在玩具车上,谁需要什么,就由车运过去,倒省了不少腿脚功夫。还有人买了滑板车,站在滑板上去财务室报账。“闪电小组”忙中取乐,一团热火。 2002年8月,李彦宏对“闪电计划”的进展仍然感觉不满意,决定自己亲自兼任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作研发。由于他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技术积累已经很深,加之对当时世界的前沿技术非常了解,他的加盟,确实使“闪电计划”的进展比原来大幅提高,到2002年12月,老楼下的那棵老槐树掉下了最后一片叶子,新楼里的“闪电计划”也终于大功告成,一段忙碌的攻坚岁月尘埃落定。 李彦宏的“闪电计划”一共15人参与,有人戏称是“野战排”,当初有小组成员忧心忡忡,人家Google是800人,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我们打得过吗?”李彦宏4月份还在广安门医院住院,他给大家打气说:“我们是在自己的国家‘打仗’,你们每个人平时不都对Google不服气吗?这回真刀真枪干起来了,谁怕谁?” “闪电计划”的结果是辉煌的,在百度,有人悄悄地删掉了Google的链接,理直气壮地用自己的百度。毕胜率领百度的市场队伍,白天拜见客户,晚上拜见媒体,开始了推广方面的“闪电计划”。他们要让每一个中国网民明白,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不比Google差。 “闪电计划”胜利结束后,公司没有召开“庆功会”。李彦宏带着大家去郊外玩了两次,算是对大家的犒赏。 百度前面的路还很长,比起硅谷的同行来,李彦宏只是对中国的路更熟一些。

■硅谷狂想曲 在世界IT史上,硅谷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硅谷其实不是谷,从地域上看,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旧金山市和圣何塞市之间一块30英里长、10英里宽的狭长地带。此地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的一片海洋,为山海所环绕,这里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谷,只是在人们想象中是一个“谷”,一个高科技之谷。 1997年夏天,李彦宏离开工作了三年半的一家金融信息公司,从新泽西州踏上去硅谷的第二次创业之路。 硅谷是李彦宏心中的梦。那里有HP、SUN、网景、Yahoo�、Oracle,那里有Internet和VC�投资商 ,那里有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分校。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阳光,都是那么让他向往。 威廉·张站在Infoseek大楼的门前迎接他。这位Infoseek的CTO来自台湾,哈佛博士头衔,从工程师干到CTO,也算身经百战的“江湖高人”。他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与李彦宏邂逅相遇,谈技术,谈大陆,谈台湾,谈中华文化,谈互联网,谈搜索引擎……人逢知己。威廉·张极力怂恿李彦宏,到硅谷Infoseek共谋发展。 李彦宏原来供职的那家金融信息公司,实际是道琼斯属下的一家专门分析财经数据的专业咨询公司。李彦宏的头衔是“高级顾问”,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财经新闻,《华尔街日报》几乎是每天的必修课,Yahoo�的杨致远,网景的安德森这些互联网追捧出来的神话英雄,几乎天天占据华尔街日报的重头版面,李彦宏心里隐隐有了一股冲动——到硅谷去。 李彦宏一直想“做大家需要的东西”,加盟Infoseek使他兴奋不已。看着每天有几百万人在使用自己设计的东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李彦宏的住所离网景公司很近。网景当时是华尔街的“红人”,开发了一个称作“领航者”的浏览器软件,连微软都惧怕三分,股民追,媒体捧,是大家心目中的“富翁速成机器”。 李彦宏晚饭后常去网景公司附近散步,看着一栋栋办公楼拔地而起,尘土飞扬的工地几个月就变成了漂亮的网景工业园区,让他一次次地感叹新经济的魔力。硅谷的中国工程师很多,李彦宏经常去参加大家的聚会,大家聚在一起,哪家公司上市了,股票价格一路飙升啦;谁谁又通过options(股权)赚了钱,别墅买到山上去了啦。 每一次谈话都是一次躁动。 李彦宏很喜欢Infoseek的开发环境,大家相互之间比较尊重,氛围轻松。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工程师的技术功底,几乎没有人怀疑。有人这样评价李彦宏在Infoseek的贡献——威廉·张创造了第一代Infoseek,罗宾·李(彦宏的英文名)创造了第二代Infoseek。 李彦宏加入Infoseek的那阵子,这个公司既辉煌也痛苦。跟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外面看起来像一团火、一尊神,内部人觉得是一块冰、一个坑。投资商给每家公司的压力——市场占有率要大,现金流要健康,盈利能力要强——还真应了那句古话“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Infoseek和excite打得最厉害,Infoseek的前任总裁约翰逊曾想通过紧缩开支来拖垮对手,结果excite没拖跨,自己反而被“拖垮”了。接替约翰逊的是36岁的哈瑞·马超。 马超果然不辱使命。到了1997年年底,Infoseek第四季度的收入达到12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5%,亏损为每股015美元,比华尔街预计的每股要少亏005美元。这是Infoseek上市以来最风光的一个季度。 1998年4月,李彦宏与威廉·张一起参加了布里斯班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他认识了Google的两位年轻的创始人。李彦宏的印象中,这两个家伙也就20多岁,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这个月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迪斯尼宣布购买Infoseek 40%股份。迪斯尼的加盟,使华尔街兴奋无比,而对Infoseek的技术人员来讲,却是一段从天堂通往地狱的长路。迪斯尼的作风是典型的“排排坐”,员工的升迁主要看资历,这对习惯了硅谷自由之风的年轻人来讲,就像关闭了一扇面向大海或者草原的窗景。李彦宏感觉到自己在Infoseek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多了,虽然这时候他已经拥有50多万美金的Infoseek股权。 1999年10月,中国政府邀请了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有幸在受邀之列。这次中国之行,从根本上坚定了他回国创业的决心。此前的1998年夏天,李彦宏曾经应清华大学邀请,在清华作了一次技术讲座,搜狐的一帮员工也去听他讲课,课后这些搜狐员工鼓励他:“你有这么好的技术,还不回国自己创业?我们搜狐买你的技术!”。 从“国庆典礼”返回美国的李彦宏已经无心再在Infoseek继续干下去,他想起了好朋友徐勇。徐勇是李彦宏刚刚从东部闯荡到硅谷的时候认识的,当时徐勇在一家制药公司做销售。后来,徐勇和一帮硅谷的中国人攒着拍摄的纪录片《走进硅谷》,在北京电视台和内地其他电视台还播出过。11月的某一天,徐勇邀请李彦宏到斯坦福大学参加《走进硅谷》一片的首映式,李彦宏约好第二天与徐勇谈回国创业的大事。

■《百度传奇》之四——在美国淘金的日子 《走进硅谷》首映式的第二天下午,徐勇应约来到李彦宏的家里谈“大事”。李彦宏拿出一份“保密协议”,徐勇有些惊讶,但马上转为镇定——李彦宏在硅谷两年半,已习惯美国人的谈话作风了。 徐勇在“保密协议”上签了字。李彦宏说,“我们回国干一家互联网公司吧。” △融资 徐勇也是北大的高材生,当然,这时候他在美国的身份是生物学博士后。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商量着各自在未来公司里的股份比例、职责分工、发展规划等等。对于这两个身处硅谷的“梦想家”来说,创业的躁动,对前景的向往,就像突然喷发的火山,一时之间,让他们激动不已。 硅谷11月的早晨,秋阳如春。经过一夜畅谈,两人美丽的新公司计划已然“万事俱备,只欠投资”。 他们的融资目标100万美金。硅谷有的是投资家,据说一片树叶落下,总会砸住三个VC(风险投资商)。然而这一次风向变了,VC们的口味不再是门户,而是电子商务,其中商业模式B2B最受青睐。 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有三家VC愿意给他们这家技术公司投资。这些公司看重他们新公司的三个概念:中国,技术,团队。徐勇找理由把一家不太中意的VC婉拒了,另外两家,用他的话说,“热情得实在无法拒绝”。这些VC当然不是钱多得没处花,那天签字前,有个VC借故偷偷到房间外打电话问Infoseek的威廉·张,“这个罗宾·李真的很厉害吗?”。罗宾是李彦宏的英文名。威廉·张告诉他,“罗宾在引擎技术方面,在全世界可以排前三”。两家VC更放了心,有人甚至想独投,徐勇和李彦宏觉得还是两家一齐投资更好,一家60万美金。 签订投资协议后,徐勇先回到了中国,李彦宏在硅谷多呆了一段时间,看看老朋友,陪陪妻子马东敏。没有妻子的帮助,他那本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硅谷商战》不可能完成,也没有今天的回国创业。 1999年圣诞节,李彦宏登上了飞往祖国的飞机。这是他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的抉择。 8年前的这一天,他离开北大、离开家乡阳泉去美国“镀金”的一幕一幕,犹在眼前。 △留学 李彦宏在北大读的是图书情报专业(先为北大信管系),自己却喜欢计算机,和北大众多出国留学的同学一样,他广种薄收,一次向美国十多所大学递了申请,最后被纽约布法罗大学录取。 布法罗风景秀丽,李彦宏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正是白雪皑皑,冰封大地。这所大学的计算机系在全美排名在前20名之内。本来李彦宏是奔着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分校去的,但那几年,美国的IT太火,中国的计算机教育在这些学校眼里,基本上还是“婴儿”,根本不招中国大陆留学生。布法罗本来也不准备招大陆留学生的,只因为学校聘了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教授,在教授们的要求下,学校破例招了他们几个中国大陆学生。 靠近尼亚加拉瀑布的布法罗大学,受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影响,一年中有6个月都下着雪。初来乍到,李彦宏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在学校忙到凌晨2:00。李彦宏的勤奋,其实也是众多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的真实写照——补习,上课,打工。 李彦宏实在忍受不了布法诺夜晚冰彻的寒冷,十二分心痛地从留学盘缠中拿出1000美金,购买了一辆丰田二手车。校园里的停车场一到凌晨2:00就要清场,这是李彦宏在学校能呆的最晚时间。雪很深,冰很厚,每一次启动车子,没有10分钟的预热和打扫时间,汽车是根本开不动的。 李彦宏在布法罗读书期间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与一对中国夫妇合租,合不来,因为夫妇俩经常在每月的电话费上做假,比如,本市通话是不收月租费的,这对夫妇以为他不知道,非要让他平摊月租费。第二次的环境不错,但房东家养的那只猫,竟然让他过敏。第三次与一个来自香港的留学生合租,双方合得来,离学校近,很满意。这一段时间,他的口语和专业英语都有很大长进,不像当初,很多专业课都听不大懂。他在美国的留学生活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留学生们常常称其为“磨合期”。 过了“磨合期”的留学生们总会有些躁动。比如,在校外兼职打工啦,参加组织校友会、同乡联谊会啦,总之“不闲着”。 1993年4月,李彦宏产生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5-8月是学校的暑假,呆在学校里也没有什么意思,他决定去“打工”。 李彦宏在网上看了不少招工广告,觉得合适的,就发一份简历过去,又一次“广种薄收”之后,又一次惊喜的“幸运”——一家叫Matsushita的公司愿意接受他去做实习工作。 △改变 去Matsushita的实习,改变了李彦宏的一生。 李彦宏要去一家公司实习的消息很快在中国留学生中传开了——这家公司给李彦宏开出了每小时25美金的实习报酬,同等条件下,这家公司给的待遇之高,在留学生中几乎闻所未闻。有趣的是,当他那位香港同屋问他“去的到底是哪家公司?”时,他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一家叫Matsushita的、名字怪怪的小公司”。这位同屋听后大惊,“这还是小公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松下呀”。原来,Matsushita是日本松下的日文直译。怪不得这么拗口。1993年5月,李彦宏在位于普林斯顿的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正式实习。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走上岗位,靠自己挣钱吃饭的开端。普林斯顿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小城,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养育了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同时,这里也是工业界、尤其是IT界的研究基地。 松下的工作环境非常舒适,一进门就能看见大厅里的室内花园。工作之余,李彦宏经常坐在花园里看报纸,《华尔街日报》是他最喜欢看的报纸。 李彦宏从事的是OCR(光学字符识别)领域的研究。实习期间,他提出一种提高识别效率的算法,受到松下高度重视,以至于当他必须结束暑期实习回到学校的时候,松下竟然打破常规,继续聘用他在学校里兼职,并鼓励他把这一研究成果写出来发表。李彦宏后来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这个研究成果的时候,得到国际OCR学术领域一位“泰山北斗”的赏识,在他的推荐下,这一成果顺利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上。 攻读博士期间能写出这样具有国际水平的论文,导师认定他的博士文凭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如果不出特别意外,松下一定会在他博士毕业后高薪聘请他。李彦宏的美国之路仿佛一片坦途。

■《百度传奇》之五阳泉小子 1994年暑假前,李彦宏突然接到华尔街一家小公司的聘书,邀请他去做带“工程师”性质的“高级顾问”工作。李彦宏有些犹豫,自己在学术领域已经有了“开门红”,接下来将顺理成章是“博士—教授—权威”的金光大道,而这个理想,是他从家乡阳泉走出来时就抱定的理想。 做工程师还是做科学家,李彦宏再次面临人生的抉择。 △抉择 李彦宏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正是克林顿和戈尔鼓吹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以互联网技术为先导,美国经济牛气世界,大批公司上市圈钱,各公司人才流动异常活跃。 留美学生中这个时候流行一股风气,只要有工作,读博士的学生,大都拿了硕士文凭就走人。李彦宏很想拿到博士文凭再去工作,但这家公司的人对他非常热情,老板对他的研究非常欣赏,而且两人在学术上谈得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李彦宏最后决定放弃博士学业,到这家公司作“高级顾问”。 李彦宏的科学家梦想就这样破了。 人生的重要抉择有很多,每一次选择都是人生的转折。每一次都想深思熟虑,每一次都是身不由己。 从山西阳泉到北京大学,从北京大学到纽约布法诺大学,从华尔街到硅谷,李彦宏每一步走得仿佛都那么自然,而每一步仿佛又那么艰难。

△童年 李彦宏和他们那一代出生的人一样,没上过幼儿园,启蒙教育也基本上是他的两个姐姐教的。李彦宏五姊妹,三个姐姐,一个妹妹。李彦宏家门前有个小院子,支一块小黑板,那是他三姐经常给他们这帮小孩子上课的地方。那时候李彦宏最喜欢学的是数学。 李彦宏8岁的时候,被送到“阳泉一小”上小学。两个月后,李彦宏随着家庭的搬迁转学到晋东化工厂子弟校。在那里,老师们觉得这是重点小学校的孩子,没多久让他当了副班长。当时的李彦宏对老师的态度是:哪个老师表扬他,他就乖乖听谁的;谁要是批评了他几句,李彦宏就会在课堂上调皮捣蛋。 大多数小学老师都认为李彦宏不是一块学习的料,李彦宏也不觉得自己是块特殊材料。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李彦宏给班上一位女同学递条子,表达“爱慕之情”,被这个女生告到了班主任处,班主任通知了李彦宏的父母,老师和家长都来开“批斗会”,搞得他很没面子,也算一场“桃色风波”。 李彦宏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压力还是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因为李彦宏一心想上大学,所以他想到阳泉一中读高中。那所中学80%的高中生可以考上大学,是山西有名的“高考大户”。 几乎没有人认为子弟校的李彦宏可以考上阳泉一中,两个姐姐更是为他担心。李彦宏倒不这样认为,他曾经回忆这段人生最初的抉择时说,“我小时候有很强的不服输心理,越是大家不看好的事,我越是要做成。/td>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的沟通技巧值得我们共同学习,克服其中的困难,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你也有这样的感受吗?写一写相关的 读后感 吧,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非暴力沟通精选读后感示例三篇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

  这本书读完了很长时间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时间来写这个读书笔记。等到我开始整理读书笔记的时候,发现很多内容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我读过的书,大多数是这个情况。

  很久以前,我立过一个flag,我说每读完一本书一定做一个读书笔记。现在,我很庆幸我立的这个flag,因为我发现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其实又将书读了一遍,温故而知新,而且,这个过程所花的时间并不多。

  我对心理学类的书比较感兴趣,因此,这本《非暴力沟通》也不例外。

  书的作者,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了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也就是此书),也因此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

  虽然这本书叫《非暴力沟通》,但是,这本书讲的不仅仅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一套实现幸福人生的生活哲学。

  如书中所讲,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但是留意一下现实中的谈话方式,我们发现,有一些话确实会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等,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和敌视。

  这本书的核心,希望是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加强人与人的联系,既充分表达自己,又能够去理解他人,实现人与人的和平相处。书中所讲的运用非暴力沟通的例子,都有很好的效果。我并不怀疑,只是我感觉做到那样并不容易。Anyway, just do it!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2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让我相见恨晚的书,那就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是国际性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始人和教育服务主管。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化和聆听的方式,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让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且倾听他人。”

  读了这本书之后,回想起来,我发现似乎有很多次的争吵、埋怨、不满的事情如果用上非暴力沟通,情况就会变的很好,记得前段时间,我跟妈妈吵了一架,因为我总是喜欢在房间梳头发,而我的头发又喜欢在喜欢在梳头发的时候掉很多头发,妈妈就很生气,觉得这样子不好,问我为什么不去卫生间梳,我是因为我梳头发要对着镜子分刘海,早上起来头发实在太乱,但我当时心里憋着气,就回了句,我喜欢呗,你管我。妈妈顿时气了个倒仰,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我应该学着引导着妈妈把生气的情绪都说出来,或许那时我也已经冷静下来,并能把这次冲突解决好。由此可见,如果把非暴力沟通运用好,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争吵,会多一点好的沟通。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把非暴力沟通运用好,让生活多一点“爱与和平”吧。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3

  学以致用,我就试着用这本书最后一章的“表达感激”三部曲来谈谈我此时想法

  1、我的心情如何:我很开心,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灵感和启发,它让我更加清楚的明白如何与爱人、与亲人、与朋友好好沟通。

  2、我的哪些需要得到满足:发现自己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尝试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沟通方式去化解人际冲突,学习建立和谐安宁的inner peace。

  3、这本书让我受益的地方:我学习到通过练习非暴力沟通的方式,真诚地表达自己,而非羞愧或者内疚的自责;关切的倾听他人,而非批评或者指责对方;专注于自己或者对方尚未满足的需要,并以此为寻求改变的动力和良性沟通的契机,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这本书让我思想上有了很深刻的感悟。我也决定,尝试改变自己以前某些不好的地方,让自己尝试更健康、积极的成长,希望自己各方面的成长速度能够走在同龄人的前面。

  首先给大家讲个日常小故事:一对结婚的小夫妇,男生对于家务活比较毛手毛脚,再加上工作繁忙,女生承担起家里的日常起居的打扫。男生会有一些女生不太喜欢的生活习惯,比如每天起床会不打开窗户,会将替换的拖鞋随意丢放,用过的纸巾会随意置于桌面等。这样一来,家里便乱糟糟的。女生每次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后看到眼前的这一幕,爱干净爱整洁的她瞬间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于是,妻子会非常生气的冲着老公说:“你又不把东西收拾干净了!“”你的拖鞋怎么又不放好?“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能总结出“暴力沟通”的几个特点:指责、批评、评价。与此相反,“非暴力沟通”的特点则是“不指责、不批评、不评价,表达感受”。感受既包括我们要表达的信息、思想、情绪,还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即沟通目标。这本书中,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强制人们删除大脑自动生成的潜台词。这些潜台词让人们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想事,阻碍了有效的工作和沟通。与其指手画脚、谩骂指责,不如先冷静思考,然后把深思过的想法表达出来。非暴力生活的关键是,感谢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我们既可以清晰的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的想法。书的开头就说明了非暴力沟通的4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根据这四个要素,我自己总结出,组成一个完整的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大概是这样的:“你今天批评了我三次,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想要得到你的肯定。下次你在指出我的错误之前,可不可以先肯定我对你的爱,告诉我你知道我这样做不是存心的,然后才告诉我哪里做的不好?”如果,尝试着这样与你的爱人交流,即便对方开始有情绪,也能够被你逐步软化下来。而当你提出具体的请求时,对方也会考虑自己的做法是否真的给你带来了伤害。

  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和成长环境的感染,我们总是习惯在别人身上找毛病、挑剔。喜欢给别人贴上这样或者那样的标签,要么抬高自己,要么给自己开脱。看起来我们给自己套上了厚厚的壳,保护自己,也给别人贴了一脸的即时贴。这不仅拉远了人的距离,也让自己学会了逃避,蒙蔽了自己的双眼。我们看不到自己的需要,看不到自己的渴望,更看不到别人行为的原因和需求。可能是男生工作时间长、社会经验丰富的原因,有时候他对于女生问的问题或说的话,都会表现出一种很不屑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于女生来说,是很难说服自己冷静的去接受的。因为这种不屑,在某些程度上已经活生生的把夫妻间的亲切感抹杀了。结果,女生也完全没有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去表达内心真正的需求和想法。

  这近半年的婚姻生活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夫妻关系不是亲子关系,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时刻以我们为中心,能给我们“无条件的爱”的父母型爱人,如果你是带着这样的奢望进入婚姻的,必将以失败而告终。爱人并不是你的心理咨询师。就像老公经常跟我说,他以前有很多心理问题。但是其实我只是听闻,我也没办法有能力真正去理解他的过往给他带来过的创伤。咨访关系的本身是要求咨询师放下自己来全身心关注你,但是婚姻中如果你要求对方放下自己,来关注你,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的行为。所以,做自己喜欢、觉得是正确的事情,而并不是把对方当成你生活的全部,奢望你的另一半去关注你。我也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于这份感情的态度。我是一个比较独立有自己的想法的女孩,很多想法和行为也不会过于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婚后的我依然有自己喜欢的生活,也并没有过度的依附这份感情,太过于理想和饱满的期待值会导致在这段感情中失去一些东西,爱得太用力让对方呼吸困难,爱得太薄情也让对方屡屡受挫,得到的永远是负反馈。因此,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欲望和需求,让爱更好的融入生活。

  你取之于我,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当你知道我因施于你而快乐,你明白我的给予不是让你欠我人情,而是因为我想活出对你的爱。欣然的接受或许是最佳的赏赐。我无法将二者分开。当你施与我,我给你我的接纳。当你取之于我,我感激你的赐予。

  我是梦婷,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加我的微信,我希望在茫茫人海中能够与你邂逅相遇。

一、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的请打 ,错的请打×。

( )1、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 )2、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3、《还珠格格》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地。

( )4、在我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套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 )5、为了富国强兵,王安石舍家忘身,殚精竭虑地推行新法;宋神宗不动声色,宵衣旰食地谋划改革。

( )6、自去年中国社会科学辑刊提出建立社会科学规范化以来,“规范化”成为学者之间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

( )7、语文考试能得高分的学生大都思维敏捷,博闻强志,并且综合能力较强。

( )8、刚一起跑,高三(1)班的夏曦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点。

( )9、斯诺的其它著作都不可和《西行漫记》相提并论。即使是杰出的报告文学,在事过境迁之后,往往成为明日黄花。

( )10、这位老教师总结出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屡试屡爽,大家都很佩服。

( )11、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 )12、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 )13、期中考试,刘军同学数学获得满分,真可谓是登堂入室了。

( )14、如果把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 )15、你游桂林的山水,见到那些构造奇妙的山洞,一定会说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 )16、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 )17、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 )18、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习以为常,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 )19、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 )20、由于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二、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21、直接了当( ) 22、换然一新( ) 23、道貌暗然( ) 24、既往不究( )

25、别出心裁( ) 26、礼上往来( ) 27、陨身不恤( ) 28、震聋发聩( )

29、铤而走险( ) 30、趋之若骛( ) 31、按步就车( ) 32、色厉内茬( )

33、如火如茶( ) 34、因地治宜( ) 35、推心至腹( ) 36、纷至踏来( )

37、原形必露( ) 38、谈笑风声( ) 39、委屈求全( ) 40、金壁辉煌( )

三、 请根据解释写出相关的成语。

( )41、多用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 )42、形容心胸极其狭窄。

( )43、比喻舆论的力量极大,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 )44、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 )45、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

( )46、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 )47、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之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 )48、指装模作样,活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 )49、比喻最先做某种坏事或首开某种恶劣风气之先的人。

( )50、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 )51、比喻空欢喜一场。

( )52、比喻人力或物力前后接不上。

( )53、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 )54、指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热烈。

( )55、形容十分谦虚。

( )56、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 )57、比喻失败以后重新恢复势力。

( )58、宇宙间的一切景象都更换了新貌,呈现一派生气。

( )59、汇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

( )60、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 )61、读书总有好处。

( )62、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 )63、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

( )64、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 )65、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 )66、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 )67、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 )68、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 )69、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 )70、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 )71、敛藏才智,不使外露。

( )72、事物的变化难以捉摸。

( )73、指架柴车穿破衣服去开辟土地,后形容创业艰苦。

( )74、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谈。

( )75、为应付某种需要而暂时采取的变通办法。

( )76、按情理或情节来看,尚有可原谅之处。

( )77、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狂妄的行动。

( )78、从来没有人做到的,空前的。

( )79、形容遇到变故或在严重、紧急的情况下,沉着镇定,毫不慌乱。

( )80、沉迷于所喜爱的事物,而使意志消磨掉。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81、恣行无忌( )82、纵横捭阖( )83、自惭形秽( )84、孜孜不倦( )

85、栉风沐雨( )86、怨天尤人( )87、引而不发( )88、颐指气使( )

89、一曝十寒( )90、洋洋洒洒( )91、偃旗息鼓( )92、邂逅相遇( )

93、越俎代庖( )94、无稽之谈( )95、未雨绸缪( )96、耳濡目染( )

97、飞扬跋扈( )98、万马齐喑( )99、惟妙惟肖( )100、贻笑大方( ) 答案见下页:

成语知识竞赛题答案

一、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21接-截 22换-焕 23暗-岸 24究-咎 26上-尚 27陨-殒 28震-振 30骛-鹜 31步-部 32茬-荏 33茶-荼 34治-制35至-置 36踏-沓 37必-毕 38声-生 39屈-曲 40壁-碧

三、41游刃有余 42睚眦必报 43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 44山雨欲来风满楼 45闻过则喜 46循序渐进 47一蹶不振 48煞有介事 49始作俑者 5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51南柯一梦/竹篮打水 52青黄不接 53万马奔腾 54销声匿迹 55虚怀若谷 56神采奕奕 57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58万象更新 59蔚为壮观 60千夫所指 61开卷有益 62祸起萧墙 63分崩离析 64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65脍炙人口 66文不加点 67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68三顾茅庐 69怙恶不悛 70无与伦比 71韬光养晦 72变幻莫测 73筚路蓝缕 74侃侃而谈 75权宜之计 76情有可原 77轻举妄动 78前无古人 79泰然自若/临危不乱 80玩物丧志

四、81放纵 82开合 83形态丑陋 84勤勉的样子 85梳头 86怨恨 87拉开弓 88面颊 89晒 90文辞众多的样子 91放倒 92没有预约而相遇 93厨师 94考查 95修缮 96沾湿 97蛮横 98哑 99相似 100被人笑话

无聊!暑假 天天在家里都不知道干嘛!谁能告诉我该做啥啊?

。。。宅在家里算了。。。。这天热的。。。

暑假了,都不知道要干嘛 无聊啊

可以到驻地附近的职业中介咨询一下,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家里待着,不知道能干些什么,谁能告诉我该做些什么?

你没有工作吗找个工作,那样每天才过的很充实啊,如果真的没事做可以帮父母做些有意义的事啊!他们养育我们真的不容易帮忙做做家务也不错啊!或者找些书来好好学习 听听音乐什么的都可以,一切得看你的爱好了人不可以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哦!

呆在家里好无聊,谁能告诉我该干点什么

其实我也知道很无聊啊 因为没有事情做啊 你想啊要是有事情做的话 还会无聊吗 你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充实你自己的生活还有啊 每天都要保持好的心态开开心心的快快乐乐的 心情好比什么都好啊 我想啊 你想不开心都难啊 例如 听音乐 看电视剧 看漫画 看** 玩游戏 打麻将 读小说 出去逛街 找朋友聊天 我觉得都不错 总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开心就好 啊 哈哈 祝你快乐

放暑假在家不知道干什么,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办

有点长的,慢慢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1)

如果你觉得假期无聊,是因为你没有期待~~像我,考试的时候期待回家玩祖玛的时刻,心情就很不一样了~~总会有些事情是你喜欢做的,不用别人陪伴也可以做的~~用心找,而不是用心发牢骚~ (2)

我介绍你几款休闲游戏。。QQ幻想。。不错的做任务。。升级。或者是斗地主吧 偶无聊经常玩地

(3) 顶Dellweir

就是上

我就是这么做的

体会下当你的回答被采纳时的乐趣

(4)

租碟看**。**可是有很多型别的,实在太无聊的化就 一下自己。看恐怖的。

其实如果喜欢一个人也会很无聊的很孤独的。要不然你就白日做梦一下,幻想一下那个谁。

睡觉如果睡不着很吓人,翻来覆去。

只要肯花钱就会开心的,毕竟真真无聊的时候实在太少,大多数时间都要上学上班。如果真的无聊就去逛逛街,简讯上网聊聊天。

其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当你如果真的无聊的时候,让自己做主,去决定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自己让自己快乐。孤独的时候完全可以支配自己干自己想做的事情。

记住钱并非一切,只是常不够用所以有能力的化可以用钞票来让自己更快乐噢!

(5) 生活其实不无聊的,从不同的角度,你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事情。就比如我吧!有时候我是会觉得工作每天都是一样的在做,学习也是一样,学了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是我会选择自己去逛逛街,看看外面有什么新的事物。偶尔和好朋友一起去吃吃饭,去了解一下大家的生活,这样我就不会无聊了。就比如吃饭吧,你每天吃的都是米饭,偶尔换成面条,你会觉得,面条的味道也不错啊!为何天天要吃米饭呢!呵呵!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不是生活带给你无聊,是你自己不愿走出这个无聊的圈子。给自己多一点的理由,让自己改变一下现在的生活习惯,不是蛮好吗

你说没有希望,没有钱,什么都没有。呵呵!如果没有钱,你可以赚啊!如果觉得太少,你就该想一下,为何我赚得这么少是什么原因呢同时就可以激励你去学习了,在学习中不就又接受了新事物,接受的同时你还会无聊吗在我看来,没有几个人是什么都没有的,你看那些乞丐,你觉得他们有什么有可能他们在物质上没有我们这么丰富,但是在精神上他却比你活得快乐,他们每天从事着相同的工作,不一定每天都会有很好的收入,但是他们依然这样的快乐,因为他们没有负担,他们有自己的快乐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他们在痛苦之中所得出来的,这就是苦中作乐啊!

(6)

如果有电脑,可以在网上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喜欢文学写作,可以试着写一些东西来减压比如就写当时的心情之类

如果有朋友,可以邀请他们来家里玩

如果有音乐爱好,可以弹弹吉它,钢琴之类

如果都没有,和妈妈谈一谈 (7)

告诉你,你要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学习相关的知识。充实自己,其实大学就像你现在放暑假一样的生活,不把握好,后悔都来不及!这个是亲身经历!

和女朋友聊天都不知道聊什么唉~谁能告诉我该怎么聊

看那女生喜欢什么了

找她喜欢的说

自己内向就找能聊的开的朋友聊天

然后再找不认识的

或者在网路上聊

这样不用面对面的和别人说话

心理上不用有什么负担

多聊聊天 和女生聊什么 ——你的这个话题真的很好。你的这个话题的背景资料是你话题下面自我介绍的一小段文字:

“说实话,感觉很难,都是聊几下就走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感觉到你开始为此不安:“要是再这样下去,以后就惨了,到时候连老婆都找不到了头痛。”

这也可以看做是你对自己与女生交流接触经历的一段小结。我揣摩,你很年轻,二十四、五岁的样子,算是大男生了;有些腼腆、内向、书生意气。呵呵,涉世不深,与女生接触经验不够啊。 聊天,相互诉说和倾听。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接触、了解、信任、接纳的重要桥梁;是我们开展好全部社会活动的最重要途径之一。青年男女之间,一次快乐而印象深刻的聊天会让彼此记住一辈子。所谓一见钟情我想大概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学会聊天有百益无一害。 聊天与通常讲的说话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同为单身一族的青年男女。聊天的真谛就是让彼此认识、熟识、乐交、乐见,含有较多的情感因素。而说话只是向表达物件清楚表达意思,没有更多目的性,尤其是情感方面没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虽然都需要开口说话,但聊天没有说话那么单纯,,聊天需要更多的准备和取舍。尤其是男生跟女生单独在一起时。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又说,世间怕就怕“认真”二字、不打无准备之战。聊天需要准备,特别是准备和你喜欢的女生聊天或者是邂逅相遇、仓促之间的面对面,你都要用心认真准备。 不外乎做好以下几种准备:

1、知识、学识和阅历的储备。大家都知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努力完善自己的一个较高境界。聊天,特别是与女生聊天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真的努力做到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那么,小女生的请教也好,考试也好,不经意中冒出来的也好,如何能难得到你呢?在你侃侃而谈的时候,一个风度翩翩、温文儒雅、的男生形象便悄悄潜入女生的心中了。

2、个性修养、为人处事的风度培养。这不仅仅是指有文化有知识,还涉及良好的个人习惯,包括衣着打扮、出口禅、个人卫生、发型配饰等等。只要得体、本色、自然,很好体现个人教养就行了。我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将我穿的旧衣服洗得乾乾净净,补得整整齐齐,叫我待人要不卑不亢,我想也是在教我待人接物吧。

3、对生活热爱、对人生思考、对世事关注、对自己严格的入世心态的培养。这一点看起来与和女生聊天的话题似乎并不怎么关联。但若没有这些方面的培养,你可能会显得肤浅、粗糙,或者油滑、世故。有思考就会有思想,严于律己就会宽于待人。相比之下,思考贫乏,思想苍白的人就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再如,你不热爱生活,那么就有可能恍若隔世般的不知道社会和生活的最基本的变化,岂不笑话?

4、言语特色的训练与培养。聊天当然需要说话,言语水平很重要。词汇、修辞、逻辑等等要好好学习,针对性的锻炼自己。培养属于自己的说话的风格:层次性、条理性、语言简练、善于用典等等。

5、努力培养自己的幽默感。

6、适当留心涉及女生的各种时尚。

等等。

…… 只要我们平时多一些努力,以上各个方面的准备还能够做得很充分的。无论是男生还女生,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只要你比他多一些努力,想必那个你极愿意和她聊聊天的女生,想难为你,也未必能办到。

聊天要有气氛,尤其是与女生聊天,如果不是很熟的话,很难有好的聊天气氛。女生的心情很重要,要学会察言观色,女生心情不好,要主动呵护、体贴、关怀、开导;女生心情好,要学会锦上添花,不要破坏。环境要合适,既不要太僻静,又不要太嘈杂;要既干净又安全。

聊天很在意怎么开头,可以从一本书、一朵花、一片云、一件衣饰、一个人开始;也可从心情、工作、事件、从讲述一个小幽默开始。要努力引起共鸣,找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话别分手也很在意。生意人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单身男生女生的话别也应该把友谊、情谊放在重要位置上。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就是说,还有机会,留有余地。

和女生聊什么这个很重要,留给你自己去努力吧。我实在无法帮你想出,下一个你想和她聊天的女生喜欢聊些什么。

无聊了,上网都不知道干啥,在家里天天被妈妈说,怎么办呀

年满十八就该干点什么了,如果还小,也应适可而止。

天天在家好无聊真不知道该做啥好

天上怎么会掉馅饼,出去逛逛,找朋友聊聊,可能就有机会等着你呢!那不就有事干了。呵呵

暑假无聊不知道干嘛。。。

看小说哦。。。看上瘾了一看就是一天,看动漫啊,搞笑的综艺节目,或者和朋友出去玩。。。

每天坐在家里无聊死了、谁能告诉我该怎么消磨时间么?

无聊感并不是单纯由客观环境引起的,而是意识层面一种主观的个人感受。无聊的程度因人而异:一些人似乎与无聊绝缘;而另一些人,如性格外向的人,却更容易感到无聊。新一代的科学家一直试图找到这种沉闷情绪的心理学基础。他们发现,这种情感远比我们知道的复杂。研究者指出,无聊尚无统一的定义,就像一个“口味众多”的拼盘。作为人意识的一方面,注意力水平对无聊感的产生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人们的专注程度,从而减少无聊感。此外,情绪波动也对无聊有推波助澜的效果。不清楚自己内心的感受、陷于情感无法自拔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想摆脱无聊并不容易。要想摆脱无聊:做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每天快乐多一点! 当我们情绪不好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用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散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 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或者是用摔枕头,大沙袋等方式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物件,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是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这个人,名叫李彦宏,典型的“海归”,1999年从硅谷回国创业。这个公司叫百度,一家做搜索引擎的典型网络技术型公司,“百度”两个字取自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彦宏是百度公司总裁。

李彦宏不平凡——

他在著名搜索引擎google、infoseek、yahoo在网络世界如日中天的时候,逆风飞扬,回到中国来搞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他和IT界头号人物比尔·盖茨、迈克·戴尔一样,放弃了唾手可及的“洋博士”学位,辍学经商,一举成功;

他在2000年6月互联网的寒冬里,不但一举拿下新浪、搜狐、网易、TOM的技术委托大单,而且第二次融资1000万美金成功。

他回国不到2年,仅凭一个不到百人的公司家底,夺得“2002中国十大IT风云人物”的桂冠。

他创建的百度引擎,三年成名,在中国已经堪与google比肩,在某些指标方面甚至超过google,被国际网络界誉为奇迹。百度的日访问量,现在已经跻身中国网站“四强”。

Google情未了!

2003年6月4日下午4:30,百度总裁李彦宏和市场总监毕胜在苦等一个结果。从创建百度到融资1000万美元,从卖技术给新浪挖到第一桶金,到搞自己的独立搜索网站,从8个人的草台班创业到100人的“闪电计划”,李彦宏等的就是一个结果——是百度好还是Google好?

自从2000年Google推出中文版后,“上帝”像暖风般吹醉了中国人,对“上帝”赞不绝口的,首先就是那些记者和编辑,像刘韧、方兴东这样的“名记”,几乎逢人便要说“今天你GoGo了没有?”据说后来方兴东突然不用Google了,原因是,他突然发现,他大名鼎鼎的“方兴东”三个字居然在Google上搜不出结果。

李彦宏要用百度与Google比,“聪明人”一看就觉得是拿鸡蛋与石头比。可李彦宏不这样看,他认为百度成“金”了。自2002年年底“闪电计划”结束后,他就要求公司的人“绝对不要再用Google,百度已经不比Google差!”遇见道上的朋友,李彦宏不好“赤化”别人,就由市场总监毕胜“代唠”:“百度已经不比Google差!”据说被他们“赤化”的朋友,没有一个认为上当受骗,比较中肯的评价认为,“在中文领域,百度和Google一样好用了!”。

由中国电脑教育报举办的“Google Vs Baidu——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万人公测,在2003年6月4日下午16�30结束,共计持续一周时间。在参加评测的10�015名普通用户中,约55%的人选择了“Baidu比Goolge好”,10%的人选择了“Baidu、Goolge差不多”,35%的人选择了“Google比Baidu好”。

有“谣言”说,这次“万人公测”有百度幕后公关的影子;有“观察家”疑神疑鬼。6月5日的《京华时报》报道:万人公开评测,百度超越Google;同一天,发行量很大的《北京青年报》载文说:百度成为中文第一搜索门户,百度杀进中文网站“四强”,紧跟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之后。

记者们喜欢笔下生花是常有的事,坊间总有人“公正”地怀疑某事件的“幕后”,本不奇怪。三年苦练,百度今日能够被媒体拿来与Google说事,本来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李彦宏心中有一段Google情未了。1998年4月,他与Infoseek技术总监威廉·张一起去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参加国际互连网大会,与会的就有Google的两位年轻的创始人。那次会议的来宾有二分之一与搜索引擎有关,李彦宏当时正在Infoseek做技术主管,大家对他好奇心很重,要求与他交流技术的人士一个又一个。于是,他们临时搞了个小型聚会,也就在会议的留言板上把自己的姓名和聚会地点留下,就来了100多人,那个时候,完全就像“西部淘金”。两位创始人向他提出了很多技术问题,他也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研究心得。没想到,就这么三四年,这两个家伙的Google像引擎杀手一样,相继把Infoseek、Yahoo砍于马下。李彦宏在硅谷的时候就憋着一股劲,别的国家你摧城掠地也罢,在中国,我李彦宏是要与你血战到底的。

李彦宏心中有一段Google情未了。2002年春节后,李彦宏开始隐约感觉到中文搜索引擎的市场已经开始成熟,而更叫他开始担心的是Google在中国网民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一种压力开始令李彦宏不安——一方面是百度占据着中国市场80%的份额,另外一方面Google已经在国际上成为最主流的搜索引擎。百度如何抵御Google对中国本土的进攻?这些问题无时不在刺激着他的每一根神经。

李彦宏感觉到与Google的决战就在眼前。

百度必须在技术上超越Google。

2002年三月,以雷鸣为首的技术突击队成立,李彦宏给这次秘密技术行动命名为“闪电计划”。(未完待续)

《百度传奇》之二——百度“闪电”

1999年圣诞节那天,当所有东方的、西方的穷人和富人在家祈祷上帝的时候,李彦宏却穿云破雾要回中国去,很显然,这一天,飞机上的李彦宏比地球上的大多数人离上帝更近。

8年前,他去美国的时候,也是圣诞节。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李彦宏事业中最关键的两天,都和上帝在一起。

而这一回,他要回国干的搜索引擎业务,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被西方网民称为“上帝”的Google。

他决计要成为挑战“上帝”的人。

百度“闪电”

-本报记者黎和生杨子北京报道

1999年圣诞节那天,当所有东方的、西方的穷人和富人在家祈祷上帝的时候,李彦宏却穿云破雾要回中国去,很显然,这一天,飞机上的李彦宏比地球上的大多数人离上帝更近。

8年前,他去美国的时候,也是圣诞节。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李彦宏事业中最关键的两天,都和上帝在一起。

而这一回,他要回国干的搜索引擎业务,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被西方网民称为“上帝”的Google。

他决计要成为挑战“上帝”的人。

百度公司真正开张是2000年3月份,除了财务、出纳、行政外全是技术人员,李彦宏和徐勇兼做Sales,专职的技术人员有5人,其他都是来兼职的北大、清华的学生。不是不想多招几个技术人员,李彦宏感叹,国内真正懂搜索引擎技术的人才太少,只好一边干,一边培养。

李彦宏的新公司选在北大资源楼。这个地方紧邻北大,和中关村隔四环相望,非常适合技术创业。他这套选址的技术是从硅谷学来的,硅谷的很多IT创业公司就环绕斯坦福大学办公,老师和学生兼职起来方便。早期的硅谷创业公司,夸张点说,“是踩在特曼教授和他学生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

北大资源楼刚好余下两间房,420在楼道的转角,面积大些,适合技术人员集中办公;406正好在楼道的中间,不到20平方米,李彦宏就把财务、行政安排在里面。李彦宏自己的办公室设在420靠窗处,从窗口斜望去,他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住的43号楼一览无余,每到晚上,43号楼的灯光总能勾起他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回忆。

北大资源楼被一片绿树环抱,楼下的那棵老槐树少说也有30年树龄了,那个夏天,知了在这棵树上炸开了窝,整个晚上不停地鸣叫,像在开一次没完没了的研讨会。420房整夜亮着灯,有人困了,躺在椅子上就睡;有人实在扛不住睡意,就去厕所洗把脸,回到电脑前接着干;“烟民”们抵抗黑夜的办法明显更多,端一把椅子,在厕所旁的过道里吞云吐雾,听知了唱夜歌。百度就在这么一个校园民谣似的环境中诞生了,并且用2年的时间一举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引擎市场,2002年初,公司搬到了更加宽敞的海泰大厦。

2002年3月,北京。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春节刚过,企业里弥漫着过年的余波——

“毕胜,今年回唐山老家过年了吗?”“Robin�李彦宏的英文名 怎么样,硅谷的春节热闹吗?”

李彦宏是在美国过的年,看看老婆和孩子,10天不到,他就匆匆回国了。美国人的“圣诞”节早就过了,Google这个时候正在加紧他的华语市场扩张。他想起自己1999年圣诞节回国,决计在本土与“上帝”交战,两年多来,百度在中国与Google的交手中,功力仍显不够。Google在2000年9月推出中文版后,中国至少有500万网民开始用Google。

百度的新年突然紧张起来,按照李彦宏的意见,以雷鸣为首的“闪电计划”成员必须在9个月内“让百度引擎在技术上全面与Google抗衡,部分指标还要领先Google”

雷鸣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系2000届硕士毕业生,在学校里就小有名气,按照李彦宏的话说,雷鸣的确是个搜索引擎方面的天才。

雷鸣的“闪电小组”很快行动起来。李彦宏给他们另外还下达了具体指标,要求“闪电计划”完成后,百度的日访问页面(Pageview)要比原来多10倍,日下载数据库内容比Google多30%,页面反应速度与Google一样快,内容更新频率全面超过Google。

那年夏天,天热得出奇。

“闪电小组“的成员们除了在技术上有了巨大的革新,还有了新发明,他们买了一部遥控玩具汽车,把需要交换的磁盘和文档放在玩具车上,谁需要什么,就由车运过去,倒省了不少腿脚功夫。还有人买了滑板车,站在滑板上去财务室报账。“闪电小组”忙中取乐,一团热火。

2002年8月,李彦宏对“闪电计划”的进展仍然感觉不满意,决定自己亲自兼任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作研发。由于他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技术积累已经很深,加之对当时世界的前沿技术非常了解,他的加盟,确实使“闪电计划”的进展比原来大幅提高,到2002年12月,老楼下的那棵老槐树掉下了最后一片叶子,新楼里的“闪电计划”也终于大功告成,一段忙碌的攻坚岁月尘埃落定。

李彦宏的“闪电计划”一共15人参与,有人戏称是“野战排”,当初有小组成员忧心忡忡,人家Google是800人,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我们打得过吗?”李彦宏4月份还在广安门医院住院,他给大家打气说:“我们是在自己的国家‘打仗’,你们每个人平时不都对Google不服气吗?这回真刀真枪干起来了,谁怕谁?”

“闪电计划”的结果是辉煌的,在百度,有人悄悄地删掉了Google的链接,理直气壮地用自己的百度。毕胜率领百度的市场队伍,白天拜见客户,晚上拜见媒体,开始了推广方面的“闪电计划”。他们要让每一个中国网民明白,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不比Google差。

“闪电计划”胜利结束后,公司没有召开“庆功会”。李彦宏带着大家去郊外玩了两次,算是对大家的犒赏。

百度前面的路还很长,比起硅谷的同行来,李彦宏只是对中国的路更熟一些。

下期请看《百度传奇》之三——硅谷狂想曲

在世界IT史上,硅谷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硅谷其实不是谷,从地域上看,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旧金山市和圣何塞市之间一块30英里长、10英里宽的狭长地带。此地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的一片海洋,为山海所环绕,这里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谷,只是在人们想像中是一个“谷”,一个高科技之谷。

1997年夏天,李彦宏离开工作了三年半的一家金融信息公司,从新泽西州踏上去硅谷的第二次创业之路。

硅谷狂想曲

-本报记者黎和生杨子北京报道

在世界IT史上,硅谷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硅谷其实不是谷,从地域上看,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旧金山市和圣何塞市之间一块30英里长、10英里宽的狭长地带。此地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的一片海洋,为山海所环绕,这里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谷,只是在人们想象中是一个“谷”,一个高科技之谷。

1997年夏天,李彦宏离开工作了三年半的一家金融信息公司,从新泽西州踏上去硅谷的第二次创业之路。

硅谷是李彦宏心中的梦。那里有HP、SUN、网景、Yahoo�、Oracle,那里有Internet和VC�投资商 ,那里有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分校。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阳光,都是那么让他向往。

威廉·张站在Infoseek大楼的门前迎接他。这位Infoseek的CTO来自台湾,哈佛博士头衔,从工程师干到CTO,也算身经百战的“江湖高人”。他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与李彦宏邂逅相遇,谈技术,谈大陆,谈台湾,谈中华文化,谈互联网,谈搜索引擎……人逢知己。威廉·张极力怂恿李彦宏,到硅谷Infoseek共谋发展。

李彦宏原来供职的那家金融信息公司,实际是道琼斯属下的一家专门分析财经数据的专业咨询公司。李彦宏的头衔是“高级顾问”,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财经新闻,《华尔街日报》几乎是每天的必修课,Yahoo�的杨致远,网景的安德森这些互联网追捧出来的神话英雄,几乎天天占据华尔街日报的重头版面,李彦宏心里隐隐有了一股冲动——到硅谷去。

李彦宏一直想“做大家需要的东西”,加盟Infoseek使他兴奋不已。看着每天有几百万人在使用自己设计的东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李彦宏的住所离网景公司很近。网景当时是华尔街的“红人”,开发了一个称作“领航者”的浏览器软件,连微软都惧怕三分,股民追,媒体捧,是大家心目中的“富翁速成机器”。

李彦宏晚饭后常去网景公司附近散步,看着一栋栋办公楼拔地而起,尘土飞扬的工地几个月就变成了漂亮的网景工业园区,让他一次次地感叹新经济的魔力。硅谷的中国工程师很多,李彦宏经常去参加大家的聚会,大家聚在一起,哪家公司上市了,股票价格一路飙升啦;谁谁又通过options(股权)赚了钱,别墅买到山上去了啦。

每一次谈话都是一次躁动。

李彦宏很喜欢Infoseek的开发环境,大家相互之间比较尊重,氛围轻松。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工程师的技术功底,几乎没有人怀疑。有人这样评价李彦宏在Infoseek的贡献——威廉·张创造了第一代Infoseek,罗宾·李(彦宏的英文名)创造了第二代Infoseek。

李彦宏加入Infoseek的那阵子,这个公司既辉煌也痛苦。跟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外面看起来像一团火、一尊神,内部人觉得是一块冰、一个坑。投资商给每家公司的压力——市场占有率要大,现金流要健康,盈利能力要强——还真应了那句古话“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Infoseek和excite打得最厉害,Infoseek的前任总裁约翰逊曾想通过紧缩开支来拖垮对手,结果excite没拖跨,自己反而被“拖垮”了。接替约翰逊的是36岁的哈瑞·马超。

马超果然不辱使命。到了1997年年底,Infoseek第四季度的收入达到12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5%,亏损为每股015美元,比华尔街预计的每股要少亏005美元。这是Infoseek上市以来最风光的一个季度。

1998年4月,李彦宏与威廉·张一起参加了布里斯班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他认识了Google的两位年轻的创始人。李彦宏的印象中,这两个家伙也就20多岁,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这个月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迪斯尼宣布购买Infoseek 40%股份。迪斯尼的加盟,使华尔街兴奋无比,而对Infoseek的技术人员来讲,却是一段从天堂通往地狱的长路。迪斯尼的作风是典型的“排排坐”,员工的升迁主要看资历,这对习惯了硅谷自由之风的年轻人来讲,就像关闭了一扇面向大海或者草原的窗景。李彦宏感觉到自己在Infoseek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多了,虽然这时候他已经拥有50多万美金的Infoseek股权。

1999年10月,中国政府邀请了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有幸在受邀之列。这次中国之行,从根本上坚定了他回国创业的决心。此前的1998年夏天,李彦宏曾经应清华大学邀请,在清华作了一次技术讲座,搜狐的一帮员工也去听他讲课,课后这些搜狐员工鼓励他:“你有这么好的技术,还不回国自己创业?我们搜狐买你的技术!”。

从“国庆典礼”返回美国的李彦宏已经无心再在Infoseek继续干下去,他想起了好朋友徐勇。徐勇是李彦宏刚刚从东部闯荡到硅谷的时候认识的,当时徐勇在一家制药公司做销售。后来,徐勇和一帮硅谷的中国人攒着拍摄的纪录片《走进硅谷》,在北京电视台和内地其他电视台还播出过。11月的某一天,徐勇邀请李彦宏到斯坦福大学参加《走进硅谷》一片的首映式,李彦宏约好第二天与徐勇谈回国创业的大事。

《百度传奇》之四——在美国淘金的日子

-本报记者黎和生杨子北京报道

《走进硅谷》首映式的第二天下午,徐勇应约来到李彦宏的家里谈“大事”。李彦宏拿出一份“保密协议”,徐勇有些惊讶,但马上转为镇定——李彦宏在硅谷两年半,已习惯美国人的谈话作风了。

徐勇在“保密协议”上签了字。李彦宏说,“我们回国干一家互联网公司吧。”

融资

徐勇也是北大的高材生,当然,这时候他在美国的身份是生物学博士后。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商量着各自在未来公司里的股份比例、职责分工、发展规划等等。对于这两个身处硅谷的“梦想家”来说,创业的躁动,对前景的向往,就像突然喷发的火山,一时之间,让他们激动不已。

硅谷11月的早晨,秋阳如春。经过一夜畅谈,两人美丽的新公司计划已然“万事俱备,只欠投资”。

他们的融资目标100万美金。硅谷有的是投资家,据说一片树叶落下,总会砸住三个VC(风险投资商)。然而这一次风向变了,VC们的口味不再是门户,而是电子商务,其中商业模式B2B最受青睐。

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有三家VC愿意给他们这家技术公司投资。这些公司看重他们新公司的三个概念:中国,技术,团队。徐勇找理由把一家不太中意的VC婉拒了,另外两家,用他的话说,“热情得实在无法拒绝”。这些VC当然不是钱多得没处花,那天签字前,有个VC借故偷偷到房间外打电话问Infoseek的威廉·张,“这个罗宾·李真的很厉害吗?”。罗宾是李彦宏的英文名。威廉·张告诉他,“罗宾在引擎技术方面,在全世界可以排前三”。两家VC更放了心,有人甚至想独投,徐勇和李彦宏觉得还是两家一齐投资更好,一家60万美金。

签订投资协议后,徐勇先回到了中国,李彦宏在硅谷多呆了一段时间,看看老朋友,陪陪妻子马东敏。没有妻子的帮助,他那本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硅谷商战》不可能完成,也没有今天的回国创业。

1999年圣诞节,李彦宏登上了飞往祖国的飞机。这是他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的抉择。

8年前的这一天,他离开北大、离开家乡阳泉去美国“镀金”的一幕一幕,犹在眼前。

留学

李彦宏在北大读的是图书情报专业(先为北大信管系),自己却喜欢计算机,和北大众多出国留学的同学一样,他广种薄收,一次向美国十多所大学递了申请,最后被纽约布法罗大学录取。

布法罗风景秀丽,李彦宏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正是白雪皑皑,冰封大地。这所大学的计算机系在全美排名在前20名之内。本来李彦宏是奔着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分校去的,但那几年,美国的IT太火,中国的计算机教育在这些学校眼里,基本上还是“婴儿”,根本不招中国大陆留学生。布法罗本来也不准备招大陆留学生的,只因为学校聘了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教授,在教授们的要求下,学校破例招了他们几个中国大陆学生。

靠近尼亚加拉瀑布的布法罗大学,受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影响,一年中有6个月都下着雪。初来乍到,李彦宏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在学校忙到凌晨2:00。李彦宏的勤奋,其实也是众多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的真实写照——补习,上课,打工。

李彦宏实在忍受不了布法诺夜晚冰彻的寒冷,十二分心痛地从留学盘缠中拿出1000美金,购买了一辆丰田二手车。校园里的停车场一到凌晨2:00就要清场,这是李彦宏在学校能呆的最晚时间。雪很深,冰很厚,每一次启动车子,没有10分钟的预热和打扫时间,汽车是根本开不动的。

李彦宏在布法罗读书期间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与一对中国夫妇合租,合不来,因为夫妇俩经常在每月的电话费上做假,比如,本市通话是不收月租费的,这对夫妇以为他不知道,非要让他平摊月租费。第二次的环境不错,但房东家养的那只猫,竟然让他过敏。第三次与一个来自香港的留学生合租,双方合得来,离学校近,很满意。这一段时间,他的口语和专业英语都有很大长进,不像当初,很多专业课都听不大懂。他在美国的留学生活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留学生们常常称其为“磨合期”。

过了“磨合期”的留学生们总会有些躁动。比如,在校外兼职打工啦,参加组织校友会、同乡联谊会啦,总之“不闲着”。

1993年4月,李彦宏产生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5-8月是学校的暑假,呆在学校里也没有什么意思,他决定去“打工”。

李彦宏在网上看了不少招工广告,觉得合适的,就发一份简历过去,又一次“广种薄收”之后,又一次惊喜的“幸运”——一家叫Matsushita的公司愿意接受他去做实习工作。

改变

去Matsushita的实习,改变了李彦宏的一生。

李彦宏要去一家公司实习的消息很快在中国留学生中传开了——这家公司给李彦宏开出了每小时25美金的实习报酬,同等条件下,这家公司给的待遇之高,在留学生中几乎闻所未闻。有趣的是,当他那位香港同屋问他“去的到底是哪家公司?”时,他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一家叫Matsushita的、名字怪怪的小公司”。这位同屋听后大惊,“这还是小公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松下呀”。原来,Matsushita是日本松下的日文直译。怪不得这么拗口。1993年5月,李彦宏在位于普林斯顿的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正式实习。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走上岗位,靠自己挣钱吃饭的开端。普林斯顿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小城,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养育了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同时,这里也是工业界、尤其是IT界的研究基地。

松下的工作环境非常舒适,一进门就能看见大厅里的室内花园。工作之余,李彦宏经常坐在花园里看报纸,《华尔街日报》是他最喜欢看的报纸。

李彦宏从事的是OCR(光学字符识别)领域的研究。实习期间,他提出一种提高识别效率的算法,受到松下高度重视,以至于当他必须结束暑期实习回到学校的时候,松下竟然打破常规,继续聘用他在学校里兼职,并鼓励他把这一研究成果写出来发表。李彦宏后来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这个研究成果的时候,得到国际OCR学术领域一位“泰山北斗”的赏识,在他的推荐下,这一成果顺利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上。

攻读博士期间能写出这样具有国际水平的论文,导师认定他的博士文凭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如果不出特别意外,松下一定会在他博士毕业后高薪聘请他。李彦宏的美国之路仿佛一片坦途。

《百度传奇》之五阳泉小子

1994年暑假前,李彦宏突然接到华尔街一家小公司的聘书,邀请他去做带“工程师”性质的“高级顾问”工作。李彦宏有些犹豫,自己在学术领域已经有了“开门红”,接下来顺理成章的将是“博士-教授-权威”的金光大道,而这条人生之路,是他从家乡阳泉走出来时就抱定的理想。

做工程师还是做科学家,李彦宏再次面临人生的重要抉择。

阳泉小子

-本报记者黎和生杨子北京报道

1994年暑假前,李彦宏突然接到华尔街一家小公司的聘书,邀请他去做带“工程师”性质的“高级顾问”工作。李彦宏有些犹豫,自己在学术领域已经有了“开门红”,接下来将顺理成章是“博士—教授—权威”的金光大道,而这个理想,是他从家乡阳泉走出来时就抱定的理想。

做工程师还是做科学家,李彦宏再次面临人生的抉择。

抉择

李彦宏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正是克林顿和戈尔鼓吹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以互联网技术为先导,美国经济牛气世界,大批公司上市圈钱,各公司人才流动异常活跃。

留美学生中这个时候流行一股风气,只要有工作,读博士的学生,大都拿了硕士文凭就走人。李彦宏很想拿到博士文凭再去工作,但这家公司的人对他非常热情,老板对他的研究非常欣赏,而且两人在学术上谈得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李彦宏最后决定放弃博士学业,到这家公司作“高级顾问”。

李彦宏的科学家梦想就这样破了。

人生的重要抉择有很多,每一次选择都是人生的转折。每一次都想深思熟虑,每一次都是身不由己。

从山西阳泉到北京大学,从北京大学到纽约布法诺大学,从华尔街到硅谷,李彦宏每一步走得仿佛都那么自然,而每一步仿佛又那么艰难。

童年

李彦宏和他们那一代出生的人一样,没上过幼儿园,启蒙教育也基本上是他的两个姐姐教的。李彦宏五姊妹,三个姐姐,一个妹妹。李彦宏家门前有个小院子,支一块小黑板,那是他三姐经常给他们这帮小孩子上课的地方。那时候李彦宏最喜欢学的是数学。

李彦宏8岁的时候,被送到“阳泉一小”上小学。两个月后,李彦宏随着家庭的搬迁转学到晋东化工厂子弟校。在那里,老师们觉得这是重点小学校的孩子,没多久让他当了副班长。当时的李彦宏对老师的态度是:哪个老师表扬他,他就乖乖听谁的;谁要是批评了他几句,李彦宏就会在课堂上调皮捣蛋。

大多数小学老师都认为李彦宏不是一块学习的料,李彦宏也不觉得自己是块特殊材料。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李彦宏给班上一位女同学递条子,表达“爱慕之情”,被这个女生告到了班主任处,班主任通知了李彦宏的父母,老师和家长都来开“批斗会”,搞得他很没面子,也算一场“桃色风波”。

李彦宏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压力还是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因为李彦宏一心想上大学,所以他想到阳泉一中读高中。那所中学80%的高中生可以考上大学,是山西有名的“高考大户”。

几乎没有人认为子弟校的李彦宏可以考上阳泉一中,两个姐姐更是为他担心。李彦宏倒不这样认为,他曾经回忆这段人生/ca>

参考资料:

http://wwwsouthcncom/it/itzt/search/200310080502htm

http://wwwhd315govcn/beian/viewaspbianhao=010202001092500412

这个人,名叫李彦宏,典型的“海归”,1999年从硅谷回国创业。这个公司叫百度,一家做搜索引擎的典型网络技术型公司,“百度”两个字取自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彦宏是百度公司总裁。

--------------------------------------------------------------------------------------------------

http://wwwlndzcom/index/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55

国内搜索引擎介绍---百度

百度公司(Baiducom,Inc) 于1999年底成立于美国硅谷。2000年1月,百度公司在中国成立了她的全资子公司百度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随后于同年10月成立了深圳分公司,2001年6月又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办事处。

百度是国内最大的商业化全文搜索引擎,占国内80%的市场份额。其功能完备,搜索精度高,除数据库的规模及部分特殊搜索功能外,其他方面可与当前的搜索引擎业界****Google相媲美,在中文搜索支持方面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Google,是目前国内技术水平最高的搜索引擎。为包括搜狐、雅虎中国、Tomcom、21CN、广州视窗等搜索引擎,以及中央电视台、外经贸部等机构提供后台数据搜索支持。

百度目前主要提供中文(简/繁体)网页搜索服务。如无限定,默认以关键词精确匹配方式搜索。支持“-”号、“”号、“|”号及“link:”等特殊搜索命令。此外还提供关键词分类搜索,即将常用关键词进行组合分类,方便用户直接查找有关资料(百度现已去掉了关键词分类搜索)。在搜索结果页面,百度还设置了关联搜索功能,方便访问者查询与输入关键词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提供“百度快照”查询。其他搜索功能包括新闻搜索、网站网址链接、MP3搜索、搜索、Flash搜索等。

2001年9月,百度推出了类似Overture的“竞价排名服务”,市场反应强烈。目前已有Lycos中国、263、 Tom com、 21CN、163net、上海热线、广州视窗、福建在线、等门户网站加入了百度竞价排名阵营。 百度登陆入:http://wwwbaiducom/pfi/indexhtml

百度历史

这个人,名叫李彦宏,典型的“海归”,1999年从硅谷回国创业。这个公司叫百度,一家做搜索引擎的典型网络技术型公司,“百度”两个字取自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彦宏是百度公司总裁。

■李彦宏不平凡—— 他在著名搜索引擎google、infoseek、yahoo在网络世界如日中天的时候,逆风飞扬,回到中国来搞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他和IT界头号人物比尔·盖茨、迈克·戴尔一样,放弃了唾手可及的“洋博士”学位,辍学经商,一举成功; 他在2000年6月互联网的寒冬里,不但一举拿下新浪、搜狐、网易、TOM的技术委托大单,而且第二次融资1000万美金成功。 他回国不到2年,仅凭一个不到百人的公司家底,夺得“2002中国十大IT风云人物”的桂冠。 他创建的百度引擎,三年成名,在中国已经堪与google比肩,在某些指标方面甚至超过google,被国际网络界誉为奇迹。百度的日访问量,现在已经跻身中国网站“四强”。

■Google情未了! 2003年6月4日下午4:30,百度总裁李彦宏和市场总监毕胜在苦等一个结果。从创建百度到融资1000万美元,从卖技术给新浪挖到第一桶金,到搞自己的独立搜索网站,从8个人的草台班创业到100人的“闪电计划”,李彦宏等的就是一个结果——是百度好还是Google好? 自从2000年Google推出中文版后,“上帝”像暖风般吹醉了中国人,对“上帝”赞不绝口的,首先就是那些记者和编辑,像刘韧、方兴东这样的“名记”,几乎逢人便要说“今天你GoGo了没有?”据说后来方兴东突然不用Google了,原因是,他突然发现,他大名鼎鼎的“方兴东”三个字居然在Google上搜不出结果。 李彦宏要用百度与Google比,“聪明人”一看就觉得是拿鸡蛋与石头比。可李彦宏不这样看,他认为百度成“金”了。自2002年年底“闪电计划”结束后,他就要求公司的人“绝对不要再用Google,百度已经不比Google差!”遇见道上的朋友,李彦宏不好“赤化”别人,就由市场总监毕胜“代唠”:“百度已经不比Google差!”据说被他们“赤化”的朋友,没有一个认为上当受骗,比较中肯的评价认为,“在中文领域,百度和Google一样好用了!”。 由中国电脑教育报举办的“Google Vs Baidu——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万人公测,在2003年6月4日下午16�30结束,共计持续一周时间。在参加评测的10�015名普通用户中,约55%的人选择了“Baidu比Goolge好”,10%的人选择了“Baidu、Goolge差不多”,35%的人选择了“Google比Baidu好”。 有“谣言”说,这次“万人公测”有百度幕后公关的影子;有“观察家”疑神疑鬼。6月5日的《京华时报》报道:万人公开评测,百度超越Google;同一天,发行量很大的《北京青年报》载文说:百度成为中文第一搜索门户,百度杀进中文网站“四强”,紧跟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之后。 记者们喜欢笔下生花是常有的事,坊间总有人“公正”地怀疑某事件的“幕后”,本不奇怪。三年苦练,百度今日能够被媒体拿来与Google说事,本来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李彦宏心中有一段Google情未了。1998年4月,他与Infoseek技术总监威廉·张一起去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参加国际互连网大会,与会的就有Google的两位年轻的创始人。那次会议的来宾有二分之一与搜索引擎有关,李彦宏当时正在Infoseek做技术主管,大家对他好奇心很重,要求与他交流技术的人士一个又一个。于是,他们临时搞了个小型聚会,也就在会议的留言板上把自己的姓名和聚会地点留下,就来了100多人,那个时候,完全就像“西部淘金”。两位创始人向他提出了很多技术问题,他也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研究心得。没想到,就这么三四年,这两个家伙的Google像引擎杀手一样,相继把Infoseek、Yahoo砍于马下。李彦宏在硅谷的时候就憋着一股劲,别的国家你摧城掠地也罢,在中国,我李彦宏是要与你血战到底的。 李彦宏心中有一段Google情未了。2002年春节后,李彦宏开始隐约感觉到中文搜索引擎的市场已经开始成熟,而更叫他开始担心的是Google在中国网民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一种压力开始令李彦宏不安——一方面是百度占据着中国市场80%的份额,另外一方面Google已经在国际上成为最主流的搜索引擎。百度如何抵御Google对中国本土的进攻?这些问题无时不在刺激着他的每一根神经。 李彦宏感觉到与Google的决战就在眼前。 百度必须在技术上超越Google。 2002年三月,以雷鸣为首的技术突击队成立,李彦宏给这次秘密技术行动命名为“闪电计划”。

■《百度传奇》之二——百度“闪电” 1999年圣诞节那天,当所有东方的、西方的穷人和富人在家祈祷上帝的时候,李彦宏却穿云破雾要回中国去,很显然,这一天,飞机上的李彦宏比地球上的大多数人离上帝更近。 8年前,他去美国的时候,也是圣诞节。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李彦宏事业中最关键的两天,都和上帝在一起。 而这一回,他要回国干的搜索引擎业务,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被西方网民称为“上帝”的Google。 他决计要成为挑战“上帝”的人。 百度公司真正开张是2000年3月份,除了财务、出纳、行政外全是技术人员,李彦宏和徐勇兼做Sales,专职的技术人员有5人,其他都是来兼职的北大、清华的学生。不是不想多招几个技术人员,李彦宏感叹,国内真正懂搜索引擎技术的人才太少,只好一边干,一边培养。 李彦宏的新公司选在北大资源楼。这个地方紧邻北大,和中关村隔四环相望,非常适合技术创业。他这套选址的技术是从硅谷学来的,硅谷的很多IT创业公司就环绕斯坦福大学办公,老师和学生兼职起来方便。早期的硅谷创业公司,夸张点说,“是踩在特曼教授和他学生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 北大资源楼刚好余下两间房,420在楼道的转角,面积大些,适合技术人员集中办公;406正好在楼道的中间,不到20平方米,李彦宏就把财务、行政安排在里面。李彦宏自己的办公室设在420靠窗处,从窗口斜望去,他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住的43号楼一览无余,每到晚上,43号楼的灯光总能勾起他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回忆。 北大资源楼被一片绿树环抱,楼下的那棵老槐树少说也有30年树龄了,那个夏天,知了在这棵树上炸开了窝,整个晚上不停地鸣叫,像在开一次没完没了的研讨会。420房整夜亮着灯,有人困了,躺在椅子上就睡;有人实在扛不住睡意,就去厕所洗把脸,回到电脑前接着干;“烟民”们抵抗黑夜的办法明显更多,端一把椅子,在厕所旁的过道里吞云吐雾,听知了唱夜歌。百度就在这么一个校园民谣似的环境中诞生了,并且用2年的时间一举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引擎市场,2002年初,公司搬到了更加宽敞的海泰大厦。 2002年3月,北京。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春节刚过,企业里弥漫着过年的余波—— “毕胜,今年回唐山老家过年了吗?”“Robin�李彦宏的英文名 怎么样,硅谷的春节热闹吗?” 李彦宏是在美国过的年,看看老婆和孩子,10天不到,他就匆匆回国了。美国人的“圣诞”节早就过了,Google这个时候正在加紧他的华语市场扩张。他想起自己1999年圣诞节回国,决计在本土与“上帝”交战,两年多来,百度在中国与Google的交手中,功力仍显不够。Google在2000年9月推出中文版后,中国至少有500万网民开始用Google。 百度的新年突然紧张起来,按照李彦宏的意见,以雷鸣为首的“闪电计划”成员必须在9个月内“让百度引擎在技术上全面与Google抗衡,部分指标还要领先Google” 雷鸣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系2000届硕士毕业生,在学校里就小有名气,按照李彦宏的话说,雷鸣的确是个搜索引擎方面的天才。 雷鸣的“闪电小组”很快行动起来。李彦宏给他们另外还下达了具体指标,要求“闪电计划”完成后,百度的日访问页面(Pageview)要比原来多10倍,日下载数据库内容比Google多30%,页面反应速度与Google一样快,内容更新频率全面超过Google。 那年夏天,天热得出奇。 “闪电小组“的成员们除了在技术上有了巨大的革新,还有了新发明,他们买了一部遥控玩具汽车,把需要交换的磁盘和文档放在玩具车上,谁需要什么,就由车运过去,倒省了不少腿脚功夫。还有人买了滑板车,站在滑板上去财务室报账。“闪电小组”忙中取乐,一团热火。 2002年8月,李彦宏对“闪电计划”的进展仍然感觉不满意,决定自己亲自兼任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作研发。由于他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技术积累已经很深,加之对当时世界的前沿技术非常了解,他的加盟,确实使“闪电计划”的进展比原来大幅提高,到2002年12月,老楼下的那棵老槐树掉下了最后一片叶子,新楼里的“闪电计划”也终于大功告成,一段忙碌的攻坚岁月尘埃落定。 李彦宏的“闪电计划”一共15人参与,有人戏称是“野战排”,当初有小组成员忧心忡忡,人家Google是800人,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我们打得过吗?”李彦宏4月份还在广安门医院住院,他给大家打气说:“我们是在自己的国家‘打仗’,你们每个人平时不都对Google不服气吗?这回真刀真枪干起来了,谁怕谁?” “闪电计划”的结果是辉煌的,在百度,有人悄悄地删掉了Google的链接,理直气壮地用自己的百度。毕胜率领百度的市场队伍,白天拜见客户,晚上拜见媒体,开始了推广方面的“闪电计划”。他们要让每一个中国网民明白,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不比Google差。 “闪电计划”胜利结束后,公司没有召开“庆功会”。李彦宏带着大家去郊外玩了两次,算是对大家的犒赏。 百度前面的路还很长,比起硅谷的同行来,李彦宏只是对中国的路更熟一些。

■硅谷狂想曲 在世界IT史上,硅谷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硅谷其实不是谷,从地域上看,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旧金山市和圣何塞市之间一块30英里长、10英里宽的狭长地带。此地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的一片海洋,为山海所环绕,这里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谷,只是在人们想象中是一个“谷”,一个高科技之谷。 1997年夏天,李彦宏离开工作了三年半的一家金融信息公司,从新泽西州踏上去硅谷的第二次创业之路。 硅谷是李彦宏心中的梦。那里有HP、SUN、网景、Yahoo�、Oracle,那里有Internet和VC�投资商 ,那里有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分校。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阳光,都是那么让他向往。 威廉·张站在Infoseek大楼的门前迎接他。这位Infoseek的CTO来自台湾,哈佛博士头衔,从工程师干到CTO,也算身经百战的“江湖高人”。他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与李彦宏邂逅相遇,谈技术,谈大陆,谈台湾,谈中华文化,谈互联网,谈搜索引擎……人逢知己。威廉·张极力怂恿李彦宏,到硅谷Infoseek共谋发展。 李彦宏原来供职的那家金融信息公司,实际是道琼斯属下的一家专门分析财经数据的专业咨询公司。李彦宏的头衔是“高级顾问”,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财经新闻,《华尔街日报》几乎是每天的必修课,Yahoo�的杨致远,网景的安德森这些互联网追捧出来的神话英雄,几乎天天占据华尔街日报的重头版面,李彦宏心里隐隐有了一股冲动——到硅谷去。 李彦宏一直想“做大家需要的东西”,加盟Infoseek使他兴奋不已。看着每天有几百万人在使用自己设计的东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李彦宏的住所离网景公司很近。网景当时是华尔街的“红人”,开发了一个称作“领航者”的浏览器软件,连微软都惧怕三分,股民追,媒体捧,是大家心目中的“富翁速成机器”。 李彦宏晚饭后常去网景公司附近散步,看着一栋栋办公楼拔地而起,尘土飞扬的工地几个月就变成了漂亮的网景工业园区,让他一次次地感叹新经济的魔力。硅谷的中国工程师很多,李彦宏经常去参加大家的聚会,大家聚在一起,哪家公司上市了,股票价格一路飙升啦;谁谁又通过options(股权)赚了钱,别墅买到山上去了啦。 每一次谈话都是一次躁动。 李彦宏很喜欢Infoseek的开发环境,大家相互之间比较尊重,氛围轻松。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工程师的技术功底,几乎没有人怀疑。有人这样评价李彦宏在Infoseek的贡献——威廉·张创造了第一代Infoseek,罗宾·李(彦宏的英文名)创造了第二代Infoseek。 李彦宏加入Infoseek的那阵子,这个公司既辉煌也痛苦。跟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外面看起来像一团火、一尊神,内部人觉得是一块冰、一个坑。投资商给每家公司的压力——市场占有率要大,现金流要健康,盈利能力要强——还真应了那句古话“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Infoseek和excite打得最厉害,Infoseek的前任总裁约翰逊曾想通过紧缩开支来拖垮对手,结果excite没拖跨,自己反而被“拖垮”了。接替约翰逊的是36岁的哈瑞·马超。 马超果然不辱使命。到了1997年年底,Infoseek第四季度的收入达到12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5%,亏损为每股015美元,比华尔街预计的每股要少亏005美元。这是Infoseek上市以来最风光的一个季度。 1998年4月,李彦宏与威廉·张一起参加了布里斯班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他认识了Google的两位年轻的创始人。李彦宏的印象中,这两个家伙也就20多岁,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这个月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迪斯尼宣布购买Infoseek 40%股份。迪斯尼的加盟,使华尔街兴奋无比,而对Infoseek的技术人员来讲,却是一段从天堂通往地狱的长路。迪斯尼的作风是典型的“排排坐”,员工的升迁主要看资历,这对习惯了硅谷自由之风的年轻人来讲,就像关闭了一扇面向大海或者草原的窗景。李彦宏感觉到自己在Infoseek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多了,虽然这时候他已经拥有50多万美金的Infoseek股权。 1999年10月,中国政府邀请了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有幸在受邀之列。这次中国之行,从根本上坚定了他回国创业的决心。此前的1998年夏天,李彦宏曾经应清华大学邀请,在清华作了一次技术讲座,搜狐的一帮员工也去听他讲课,课后这些搜狐员工鼓励他:“你有这么好的技术,还不回国自己创业?我们搜狐买你的技术!”。 从“国庆典礼”返回美国的李彦宏已经无心再在Infoseek继续干下去,他想起了好朋友徐勇。徐勇是李彦宏刚刚从东部闯荡到硅谷的时候认识的,当时徐勇在一家制药公司做销售。后来,徐勇和一帮硅谷的中国人攒着拍摄的纪录片《走进硅谷》,在北京电视台和内地其他电视台还播出过。11月的某一天,徐勇邀请李彦宏到斯坦福大学参加《走进硅谷》一片的首映式,李彦宏约好第二天与徐勇谈回国创业的大事。

■《百度传奇》之四——在美国淘金的日子 《走进硅谷》首映式的第二天下午,徐勇应约来到李彦宏的家里谈“大事”。李彦宏拿出一份“保密协议”,徐勇有些惊讶,但马上转为镇定——李彦宏在硅谷两年半,已习惯美国人的谈话作风了。 徐勇在“保密协议”上签了字。李彦宏说,“我们回国干一家互联网公司吧。” △融资 徐勇也是北大的高材生,当然,这时候他在美国的身份是生物学博士后。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商量着各自在未来公司里的股份比例、职责分工、发展规划等等。对于这两个身处硅谷的“梦想家”来说,创业的躁动,对前景的向往,就像突然喷发的火山,一时之间,让他们激动不已。 硅谷11月的早晨,秋阳如春。经过一夜畅谈,两人美丽的新公司计划已然“万事俱备,只欠投资”。 他们的融资目标100万美金。硅谷有的是投资家,据说一片树叶落下,总会砸住三个VC(风险投资商)。然而这一次风向变了,VC们的口味不再是门户,而是电子商务,其中商业模式B2B最受青睐。 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有三家VC愿意给他们这家技术公司投资。这些公司看重他们新公司的三个概念:中国,技术,团队。徐勇找理由把一家不太中意的VC婉拒了,另外两家,用他的话说,“热情得实在无法拒绝”。这些VC当然不是钱多得没处花,那天签字前,有个VC借故偷偷到房间外打电话问Infoseek的威廉·张,“这个罗宾·李真的很厉害吗?”。罗宾是李彦宏的英文名。威廉·张告诉他,“罗宾在引擎技术方面,在全世界可以排前三”。两家VC更放了心,有人甚至想独投,徐勇和李彦宏觉得还是两家一齐投资更好,一家60万美金。 签订投资协议后,徐勇先回到了中国,李彦宏在硅谷多呆了一段时间,看看老朋友,陪陪妻子马东敏。没有妻子的帮助,他那本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硅谷商战》不可能完成,也没有今天的回国创业。 1999年圣诞节,李彦宏登上了飞往祖国的飞机。这是他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的抉择。 8年前的这一天,他离开北大、离开家乡阳泉去美国“镀金”的一幕一幕,犹在眼前。 △留学 李彦宏在北大读的是图书情报专业(先为北大信管系),自己却喜欢计算机,和北大众多出国留学的同学一样,他广种薄收,一次向美国十多所大学递了申请,最后被纽约布法罗大学录取。 布法罗风景秀丽,李彦宏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正是白雪皑皑,冰封大地。这所大学的计算机系在全美排名在前20名之内。本来李彦宏是奔着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分校去的,但那几年,美国的IT太火,中国的计算机教育在这些学校眼里,基本上还是“婴儿”,根本不招中国大陆留学生。布法罗本来也不准备招大陆留学生的,只因为学校聘了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教授,在教授们的要求下,学校破例招了他们几个中国大陆学生。 靠近尼亚加拉瀑布的布法罗大学,受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影响,一年中有6个月都下着雪。初来乍到,李彦宏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在学校忙到凌晨2:00。李彦宏的勤奋,其实也是众多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的真实写照——补习,上课,打工。 李彦宏实在忍受不了布法诺夜晚冰彻的寒冷,十二分心痛地从留学盘缠中拿出1000美金,购买了一辆丰田二手车。校园里的停车场一到凌晨2:00就要清场,这是李彦宏在学校能呆的最晚时间。雪很深,冰很厚,每一次启动车子,没有10分钟的预热和打扫时间,汽车是根本开不动的。 李彦宏在布法罗读书期间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与一对中国夫妇合租,合不来,因为夫妇俩经常在每月的电话费上做假,比如,本市通话是不收月租费的,这对夫妇以为他不知道,非要让他平摊月租费。第二次的环境不错,但房东家养的那只猫,竟然让他过敏。第三次与一个来自香港的留学生合租,双方合得来,离学校近,很满意。这一段时间,他的口语和专业英语都有很大长进,不像当初,很多专业课都听不大懂。他在美国的留学生活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留学生们常常称其为“磨合期”。 过了“磨合期”的留学生们总会有些躁动。比如,在校外兼职打工啦,参加组织校友会、同乡联谊会啦,总之“不闲着”。 1993年4月,李彦宏产生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5-8月是学校的暑假,呆在学校里也没有什么意思,他决定去“打工”。 李彦宏在网上看了不少招工广告,觉得合适的,就发一份简历过去,又一次“广种薄收”之后,又一次惊喜的“幸运”——一家叫Matsushita的公司愿意接受他去做实习工作。 △改变 去Matsushita的实习,改变了李彦宏的一生。 李彦宏要去一家公司实习的消息很快在中国留学生中传开了——这家公司给李彦宏开出了每小时25美金的实习报酬,同等条件下,这家公司给的待遇之高,在留学生中几乎闻所未闻。有趣的是,当他那位香港同屋问他“去的到底是哪家公司?”时,他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一家叫Matsushita的、名字怪怪的小公司”。这位同屋听后大惊,“这还是小公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松下呀”。原来,Matsushita是日本松下的日文直译。怪不得这么拗口。1993年5月,李彦宏在位于普林斯顿的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正式实习。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走上岗位,靠自己挣钱吃饭的开端。普林斯顿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小城,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养育了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同时,这里也是工业界、尤其是IT界的研究基地。 松下的工作环境非常舒适,一进门就能看见大厅里的室内花园。工作之余,李彦宏经常坐在花园里看报纸,《华尔街日报》是他最喜欢看的报纸。 李彦宏从事的是OCR(光学字符识别)领域的研究。实习期间,他提出一种提高识别效率的算法,受到松下高度重视,以至于当他必须结束暑期实习回到学校的时候,松下竟然打破常规,继续聘用他在学校里兼职,并鼓励他把这一研究成果写出来发表。李彦宏后来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这个研究成果的时候,得到国际OCR学术领域一位“泰山北斗”的赏识,在他的推荐下,这一成果顺利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上。 攻读博士期间能写出这样具有国际水平的论文,导师认定他的博士文凭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如果不出特别意外,松下一定会在他博士毕业后高薪聘请他。李彦宏的美国之路仿佛一片坦途。

■《百度传奇》之五阳泉小子 1994年暑假前,李彦宏突然接到华尔街一家小公司的聘书,邀请他去做带“工程师”性质的“高级顾问”工作。李彦宏有些犹豫,自己在学术领域已经有了“开门红”,接下来将顺理成章是“博士—教授—权威”的金光大道,而这个理想,是他从家乡阳泉走出来时就抱定的理想。 做工程师还是做科学家,李彦宏再次面临人生的抉择。 △抉择 李彦宏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正是克林顿和戈尔鼓吹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以互联网技术为先导,美国经济牛气世界,大批公司上市圈钱,各公司人才流动异常活跃。 留美学生中这个时候流行一股风气,只要有工作,读博士的学生,大都拿了硕士文凭就走人。李彦宏很想拿到博士文凭再去工作,但这家公司的人对他非常热情,老板对他的研究非常欣赏,而且两人在学术上谈得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李彦宏最后决定放弃博士学业,到这家公司作“高级顾问”。 李彦宏的科学家梦想就这样破了。 人生的重要抉择有很多,每一次选择都是人生的转折。每一次都想深思熟虑,每一次都是身不由己。 从山西阳泉到北京大学,从北京大学到纽约布法诺大学,从华尔街到硅谷,李彦宏每一步走得仿佛都那么自然,而每一步仿佛又那么艰难。

△童年 李彦宏和他们那一代出生的人一样,没上过幼儿园,启蒙教育也基本上是他的两个姐姐教的。李彦宏五姊妹,三个姐姐,一个妹妹。李彦宏家门前有个小院子,支一块小黑板,那是他三姐经常给他们这帮小孩子上课的地方。那时候李彦宏最喜欢学的是数学。 李彦宏8岁的时候,被送到“阳泉一小”上小学。两个月后,李彦宏随着家庭的搬迁转学到晋东化工厂子弟校。在那里,老师们觉得这是重点小学校的孩子,没多久让他当了副班长。当时的李彦宏对老师的态度是:哪个老师表扬他,他就乖乖听谁的;谁要是批评了他几句,李彦宏就会在课堂上调皮捣蛋。 大多数小学老师都认为李彦宏不是一块学习的料,李彦宏也不觉得自己是块特殊材料。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李彦宏给班上一位女同学递条子,表达“爱慕之情”,被这个女生告到了班主任处,班主任通知了李彦宏的父母,老师和家长都来开“批斗会”,搞得他很没面子,也算一场“桃色风波”。 李彦宏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压力还是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因为李彦宏一心想上大学,所以他想到阳泉一中读高中。那所中学80%的高中生可以考上大学,是山西有名的“高考大户”。 几乎没有人认为子弟校的李彦宏可以考上阳泉一中,两个姐姐更是为他担心。李彦宏倒不这样认为,他曾经回忆这段人生最初的抉择时说,“我小时候有很强的不服输心理,越是大家不看好的事,我越是要做成。/td>

1关于云南昭通的诗句

春,是开启梦的精灵

轻轻的,悄悄的

伴随着第一场雨的飞舞

翩然而至

带来绿的新意

生命的气息

夏,是感受希望的天使

旖旎而神奇

和着白花的绽放

蝴蝶的缠绵

轻快的欢唱着

好似人间的天堂

秋,是转换自然气息的魔法师

绚烂多变的个性

是秋最美的符号

每一片飘零的落叶

都是大自然的奇迹

生命的赞歌

冬,是妖娆妩媚的雪女

纯净中透着清新

纷纷的雪花

是雪女轻舞的彩绫

是浪漫的飞絮

是新生命即将到来的曙光

2描写昭通的文章推荐一下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乡,我的家乡在农村,那里美丽又朴素。

春天,野花开满了山坡,香气弥漫着。下班的叔叔阿姨会感到疲倦,放学的孩子便会带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到那里走走。这时,山坡上便会有很多的人,迎着晚霞,说说笑笑。还有的人甚至会躺在花丛中,欣赏这副美丽的画。

夏天,几个小伙伴一起到池塘边玩,这个池塘不深,水刚到孩子们的腿上。女生们便会坐在池塘边上的草丛中,拿出自己带的鱼钩和水桶,悠闲地钓起鱼来。男生们则不顾自己的形象了,卷起裤脚,跳到水里,捉起鱼来。

秋天,叶子变黄了,慢慢地落下来,几个小女孩一起来到树下,捡起一些漂亮的叶子,准备带回家去做书签。男孩们则“打扫”起来。他们拿来自己家的扫把,把叶子扫成一堆,然后把树叶踩得乱七八糟。

冬天,天上飘起了雪花,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似乎整个世界都变白了。这时,孩子们就到自家的门前的空地上玩,男生们穿着厚厚的棉袄,打起雪仗来,女生则几个人一组的堆起了雪人。看到那些孩子,一个个身上都是雪,但还笑得那么开心。再看那些雪人,一个个都笑了,好象在说:“看!我们可爱吧。”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家乡的人们也是最善良的。

3描写昭通萍果的成语

萍水相逢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释义] 萍:浮萍;是随风飘荡;聚散离合不定的一种厥类植物。像浮萍随水飘泊;偶然聚在一起。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语出]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正音] 水;不能读作“suǐ”;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辨形] 萍;不能写作“凭”或“平”;逢;不能写作“篷”。

[近义] 不期而遇 一面之交

[反义] 莫逆之交

[用法] 与人偶然认识;无深交情;很快就要离散;可用此语。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见“邂逅相遇”(1062页)。

[例句] 虽然是~;但大家却都谈得很投机。

4关于描述云南景致、人文等等的古诗词

我知道的描写云南大理的诗句, 洱海月映苍山雪 下关风吹上关花

描写整个云南的诗句有这句 : 秀山轻雨青山秀,春光甲天下

香柏古枫古柏香,花香撒九洲; 这个不需要翻译了吧

夕阳滇池吟

游滇池白鱼口,此地为老牌著名疗养地,依旧其名曰“工人疗养院”。水波浩渺,长堤柳林,翠鸟作歌,晚霞夕照,流云飘飞,几忘却滇池依旧还在人类造孽之污染恶梦中。

滇池傍晚夕照美,长堤清风柳如烟。

草青花红波如梦,红云彩霞自在天。

白云如歌有鸟吟,垂钓农人意悠然。

石屋犹在人已去,新音犹然恋旧弦。

围海造田成笑柄,警策人类戒愚氓。

何日滇池波清澈,醉邀明月舞青莲

5描写昭通八景的路线及导游词

在昭通市昭阳区境内,有“龙洞吸月”、“恩波蜃影”、“宝山环翠”、“凤岭飞霞”、“洒渔烟柳”、“珠泉涌碧”、“雨鬟公云”和“花鹿食草”八个旅游胜地,统称“昭阳八景”。

恩波蜃楼编辑“恩波蜃影”———在城南郊5公里处,昭通烟厂西北、凤凰山脚下有一建造于清乾25年的古楼,人称“望海楼”。当时此地一片汪洋,楼的四周叠浪涌碧。

云南总督爱星阿游览登楼,见沿闸柳树映日摇风,楼下水光滟滟,叠浪摇天,凤凰山和楼阁倒影参差,有蜃楼海市之风,遂更名并题额“恩波楼”,意为皇恩浩荡。咸丰年间,此楼被一场大火毁去,光绪末杨履恒募巨资重建,并在楼前增设屋宅、回廊、亭子、花木,蔚为清秀。

2001年,昭通市园林局动工按原样重建,使楼阁重展雄姿,仍名恩波楼。昭阳八景宝山环翠编辑“宝山环翠”———宝山即元宝山,在昭通城南。

其形圆洁,风景秀丽。上有庙,三月上巳日为香市,3日内游人络绎不绝。

谢文翘咏之:“两山排闼送,众绿满郊垧。列嶂松篁翠,连畦豆麦青。

钟声穿桂院,契事胜兰亭。空藏兴拳石,仙乎在德馨。”

民国21年建中山公园于其上,春秋佳日,绿柳蔽天,映日梳风,景色如画,军士、学生行游其间,异常热闹。如今元宝山已建起元宝公园,成为人们游览、休闲的佳所。

昭阳八景凤岭飞霞编辑“凤岭飞霞”———凤凰山在城南近郊,因形似凤凰,故名。分南北二山,南山高,称大凤凰,北山低,称小凤凰。

山上树林葱茏,春夏晨时常有云霞缭绕。每当云散雾霁,凤凰山顶云蒸霞蔚,颇为壮观。

如今成为市民登山休闲的好去处。昭阳八景洒渔烟柳编辑“洒渔烟柳”———洒渔河在城西北15公里,坝平田多。

在洒渔河几十里的河堤上生活的彝汉先民,为了护堤保埂,广植杨柳。久而久之,沿河两岸便长成了排排绿柳。

每到盛夏,那丝丝柳絮,从河堤飘摇下河中,与水相辉映一体,大有“烟霞染水观鱼跃,柳絮惜阴听蝉鸣”的感觉。清晨时分,当阳光喷薄而出时,一层轻纱似的薄雾就笼罩在林带上,偶然高枝露出,雾中透绿,形成一道百年难逢的壮丽景观,即著名的烟柳景观。

珠泉涌碧“珠泉涌碧”———距昭城西北10公里的旧圃老鸦岩对面昭鲁河北岸有一眼清澈见底、四季温暖的泉水,泉水由下涌出,碧泡银珠,累累上涌,滚滚翻花,似串串葡萄,故名葡泉,又称葡萄井、珍珠泉。井水是酿酒较为理想的矿泉水。

此井四周风景雅致,群山环抱,向阳背风,所在地盛产牡丹和甜蜜可口的樱桃,加之山脚密林深处有一香火鼎盛的观音庙,为该景点增添了别样色彩。昭阳八景雨公云鬟编辑“雨公云鬟”———雨公山与凤凰山相连,即今之小凤凰山。

山顶常有云雾聚散。云聚则雨,云散即晴,故名雨公山,是旧时昭城人众观阴晴之所在。

这里的云彩常呈女子蓬松环绕的美丽头发,并在雨前雨后从山腰慢慢迁移,十分美丽,因此被称誉为“雨公云鬟”。如今的小凤凰山,已不止是作为晴雨表著称的自然景观,因为此山上建有烈士墓137座,下半部扩为公墓,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成为城区殡葬改革的大本营。

昭阳八景利济浮光编辑“利济浮光”———在昭阳区境内,有一条南北走向、贯穿全境的河流。旧时该河河水清澈,波光粼粼,十分美丽,河水引上来后灌溉农田,滋润大地,历来被视为昭阳区人民的“母亲河”。

河两岸柳树成荫,景色怡人。因风景优美,该景被文人学士们取名“利济浮光”,列为“昭通八景”之一。

民国年间利济河为昭通城主要饮用水源。如今已经过整修,在河边建造河滨公园,林木秀丽,空气清新,玲珑别致,成为城市一道美丽风景线。

6描写昭通建设和景点的作文,不少于450字

我家有个“大坏蛋”,她就是我的小姨。别看她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可事实上,她是真真实实的“大坏蛋”。

小姨自从放暑假后,天天就是窝在被子里玩手机,所以经常被外婆骂。本来她的脾气就不好,被这么一骂,就开始闹脾气,不吃中午饭,也不跟我们说话,就在被窝里吃零食。我最不喜欢她这一点了,动不动就发脾气。

还有一次,小姨在家玩电脑,我也想玩,就说:“小姨哎,你下来给我玩玩呗,你都已经玩了两个小时了,该下来了吧?”小姨不耐烦地说:“等会的等会的。”看到小姨还在那儿玩,我有些气恼地说:“快点给我玩啊!”小姨转过头来,没好气道:“干嘛呀?你下午再玩吧!我还有事!”这句话激怒了我,我怒吼:“你不是说给我玩的吗?你给我下来!”说着我就上去拉她,我们姨侄俩在那儿打打闹闹,最终我还是没抢到。真是的,小姨总是跟我抢!

虽然小姨坏了些,可她对我还是非常好的。

一次,我生日快要到了,小姨送了我一个价格昂贵的米奇老鼠,我喜欢极了,每天晚上都把它放在我的床头陪我一起睡觉,因此每晚都睡得很好。

还有一次,家里只有我和小姨,我发了39度的高烧,浑身滚烫滚烫的,这时小姨急忙打了120,然后她又拿冰袋放在我的头上,跑来跑去的给我换水。等到医院时,我已经基本上退烧了。我看到小姨在我旁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微笑着说:“小姨,我没事,你放心吧。”“嗯”小姨点点头。经过这件事,我和小姨的关系又“更上一层楼”了。

小姨她很特别,既“坏”又“温柔”,但不管怎么样,我一样的爱她!

7描写东北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东北的诗句有:

1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杜甫

2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谢朓

3 玉衡固已骖,羲和若飞凌。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年命特相逝,庆云鲜克乘。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慷慨临川响,非此孰为兴。哀吟梁甫颠,慷慨独抚膺。——《梁甫吟》陆机

4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白马》杜甫

5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 脸波春傍窈娘堤。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天津桥》白居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0193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7
下一篇2023-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