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想去厦门,是因为在网上看到厦门一家可以住帐篷的青旅,住在帐篷里,抬头便可以看星星。而义工旅行,是我一直向往的事情,用劳动换食宿,顺便交一群朋友,跟当地人一样过着他们的生活。于是开始找,事情进行地十分顺利,很快就找到了一家小酒吧招义工,然后把学校的事情两个晚上赶完,买票,出发。
这一次,我不知道是否算得上说走就走,但是心里没有忐忑,关于未知的地方未知的人,以及去了之后学校里可能会有的麻烦,都做好了为之承担后果的心理准备。
从无锡到厦门,动车从早上开到了晚上,到厦门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跟酒吧老板了解好行程,一路辗转终于找到了曾厝垵,一个帅哥调酒师到村口来接我到店里去。
酒吧的名字叫邂逅,我很喜欢这个名字,我们到店之后他帮我调了一杯红粉佳人,至于什么味道,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后来老板到了,大家都叫他阿伟,之后简单交代了一下带我到员工住的地方,不大的一间小屋子,不过我也不在意,洗漱完躺在床上,我的义工生活就这么开始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看到阿伟的微信,叫我们去他家里吃早餐,同时我还发现我房间里多了一个妹子,是同在店里的义工,于是我们一起到了阿伟家里。
已经是快到10点,我早就饿了,但他们还在悠哉的喝着茶,陪着一起喝了几口之后,终于要开饭了,没有想到的是,饭前是先喝汤,于是我又顶着饿喝了一碗汤,居然快饱了…后来习惯了之后也就习以为常了。
我认真的观察这个家庭,老板与他刚刚生完小孩的老婆,还有他的弟弟和妈妈,他弟弟人很好,在另一家分店做店长兼调酒师,还会帮我们做午饭,阿伟的妈妈是后来才来的,来了之后我们的三餐愈发的丰盛,以至于现在都十分想念厦门的面线和炒花蛤。
我在酒吧的基本工作分为白班和晚班,白班基本就是上午到店里打扫一下卫生,有时候前一天酒吧里会杯盘狼藉,打扫起来会有些心塞,不过大部分情况都很闲,打扫结束之后就放点音乐或者**,我会列一个长长的好妹妹的歌单,一首首听下来,有时候给需要的游客打个哈根达斯冰淇淋球之类的,记得还有一天早上到店里之后发现整个冰柜的哈根达斯全部化了,我赶紧给阿伟打电话,后来用我一个食品人的常识勉强把冰淇淋救了回来(这一段经历后来还在我毕业时面试一家大型冰淇淋公司用到了),想想当时还是略心慌的。
店里还有吉他,阿伟有时候会到店里弹一会儿琴,我有时候也会帮忙在豆瓣上继续给店里招义工之类的。晚班的工作就是在酒吧帮忙上酒,搞搞卫生什么的,顺便也跟调酒师学了一些简单的调酒,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在酒吧总能遇到一些令人记忆深刻的客人。有天我从鼓浪屿回到酒吧,店外做着一个女子,我拿了一杯水坐她对面,过了一会儿我们聊了起来,忘了是谁先开的口,但是她说了一句,她没工作了,现在就像一匹野马一样,四处跑。
还有一晚,刚好我在邂逅的另一家分店里,那天来了两个台湾客人,其中有一个喝得开始跟大家吐露自己的心声,他说他觉得在台湾,每天工作都需要面对一些很烦心的事情,到了这种场合,能把自己打开来说一些平时不敢说的话,当他回到台湾,他又要继续之前的生活了,只希望在那一刻,我们的交流能让人记住,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温暖的人。
当时在场的其他人现在是不是还记得这件事我不知道,但是我,真真切切的记住了。
不用去店里上班的时候我基本上都会出去四处游荡。
一个人坐着公交车在从环岛路的一头到另一头,在椰风寨遇到一个正在海里奔跑的女孩。
一个人在中山路看戏吃烧仙草
一个人去厦门大学,转角遇到 芙蓉隧道里最经典的一个涂鸦,曾经看到好多次,都是在网上,这一次出现在了眼前。走到后面发现了另一个涂鸦,写着“我爱你,不再见。”后来一想,再见,和不再见,其实可以理解为同一个意思的。
一个人喝了一杯长岛冰茶之后晕乎乎的晚上去逛鼓浪屿,看船舱里表情各异的人。
或者一个人只是穿过小村子的马路,大中午或者大半夜,在沙滩后面的亭子里,看海,听海浪与沙滩的低喃,偶尔会有歌手在唱着歌。
(鼓浪屿某店一角,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再回来看当初的留言)
店里的明信片,和店外刚好路过的牵手的夫妻,刚好很和谐。没有单反,刚好可以看清背景。
喜欢的,一般都是在某个瞬间,只不过有的转眼就忘,有的却一眼万年。
在厦门还有一件很多游客都喜欢的事情——盖章,就是买一本盖章本,本子上有厦门很多小店的名字和介绍,然后一家家的过去,找店里盖上各自的纪念章。
虽然说我是非典型游客,但也免不了俗。于是有一天晚上在一个义工小组里找到了两个同在曾厝垵做义工的小伙伴,约好一起去盖章,我们走了村里的各个犄角旮旯,找到了很多一般游客找不到的店,一个小伙伴还带我到了他几天前认识的一家店里,老板娘是个看起来十分精干的中年女子,玩户外的,上过一些旅行杂志,我们去她店里刚好又帮她拍了几张照片,她请我们吃店里的馅饼和茶,聊着以往的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
我走的前天晚上,酒吧打烊之后,大家一起去了中央街,一家据他们说非常出名的酸笋面,其实是一家很小的小破店,但是吃客络绎不绝,而且只在凌晨那段时间营业,也算是深夜食堂吧。说实话,酸笋面的味道我并不是很喜欢,臭臭的,但是那种深夜在外面,吹着风聊着天的感觉,却一直是我没有办法抗拒的记忆点。
厦门还遇到了好多人,比如调酒师的女朋友,也是从江苏跟着调酒师到厦门,她会帮店里面试,带着我去吃张春开的那家晴天见冰淇淋,还邀请我去了她工作的地方,顺便打听店里有没有妹子跟调酒师有什么往来的,后来听说他们还是分手了;还有店里的一个湖南老乡,是另一家知名酒吧的调酒师,下了班之后就到邂逅帮忙调酒,调酒技术很好,可是我连皮毛也没学到,据说后来他也自己开了家酒吧,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写下这么些故事,我承认我有点怀念那种日子,那些日子里我也在学习,在成长,但是心情是无比轻松自在。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像现在这么累。也许哪天,我又会重新开启一段这样的日子吧。
这篇故事里的均为当时所拍,沿用了当时不能称之为修图的修图,只为纪念。
把真实生活讲成故事
我是走在路上的蔡小卿,如果你喜欢我的照片和文字,不妨点赞、关注哦~
我的相关文章:
上海今天雨下得很大,我辞职了。
离开一个城市去开始一段新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暴走香港,我用相机嗅出荧幕里的港味
导语:邂逅爱情是多少单身男女所憧憬的画面,能够与自己的佳人在最美的地方不期而遇,当然不只是电视剧中才有的。我这就为你盘点11个最易邂逅爱情的地方,赶快收走吧!
生活中易邂逅爱情的地方盘点邂逅爱情地点一、飞机或火车
有没有想象过一段浪漫的恋情,开始于你在飞机或火车上与邻座的相识呢这种场景虽然看起来充满了戏剧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会发生!封闭的环境为陌生人的攀谈提供了条件。
邂逅爱情地点二、酒吧
酒吧被公认是结识新朋友的最佳地点之一。发生在这里的邂逅故事数不胜数,当然,如果你不想看错人,最好请确保你在没被灌醉时擦亮眼睛。
邂逅爱情地点三、书店
微博上早就有个关于书店爱情的小段子:想找女朋友就要去书店,而且都帮你分好类了!想找浪漫的去言情小说区,想找顾家的去菜谱美食区,想找时尚漂亮的去美容杂志区,想找聪明的去经济金融区……虽然是个玩笑,但也不无道理。一个人喜爱看的书,或多或少能反映出他的个性、兴趣,甚至带有某些职业色彩。
邂逅爱情地点四、咖啡馆
安静的咖啡馆很容易让人归为冷静,在这种氛围下一个人更容易显露出独特的气质。而专注的神情也能让人更具魅力。
邂逅爱情地点五、健身房
从跑步机上的聊天开始的爱情,也并不是没有可能!从健身房的聊天到相约一起喝咖啡再到晚餐……一段爱情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
邂逅爱情地点六、朋友饭局
很多人都是通过朋友的朋友,结识到自己的另一半,所以但凡是朋友们的聚会就不要一味的拒绝了,多点参加朋友聚会,可以让你开拓你的交友圈子。即使里面并没有合适你的人,也难以保证其中某人的朋友有合适你的。缘分有时候就是这么的神奇,如果你碰到了一个合眼缘的`人,但是却没有怎么聊天的话,那么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让你的朋友再安排一下。机会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上的。
邂逅爱情地点七、工作场所
另外很多人也是通过工作关系而找到自己的伴侣的,同一个办公室的人容易因为太熟悉而缺乏彼此的吸引力,但是工作场所并不单纯的只是同一个办公室里的同事,还可以是不同部门、分公司的同事,甚至是客户、供应商,反正一切跟工作有关系的单身异性都有发展的可能性。
邂逅爱情地点八、专业联谊活动
剩男剩女数量的日益壮大,这一社会现象也催生了不少专业的单身俱乐部,各种联谊活动并不少见。“6人晚餐”、“8分钟快速约会”等等,给单身提供的社交的机会,即使没有遇到合适你的人,也有可能会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扩大你的社交圈子就是首要的任务。
邂逅爱情地点九、商务聚会
虽然也是工作上的需要,但是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些商务聚会来结识多一些优质异性,可以主动的自我介绍,交换名片等,遇到有心动异性的时候,如果一个星期内对方还没有约你的话,那么就可以主动的约一次,但是如果他没有再安排第二次的话,基本上就可以证实对方并没有那个意思。
邂逅爱情地点十、课堂
找个感兴趣的专业去上课,为自己充电的同时,还有可能会遇到合适的人。
邂逅爱情地点十一、相亲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觉得相亲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但是其实这个古老的结识异性的方式,到现在社会还依然存在确实有其存在的意义的。相亲快捷,目的性强,其实更是一个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好方法。生活中也不乏通过相亲而结婚的例子。
酒吧的起源
酒吧,在英语里是BAR,原意是长条的木头或金属,像门把或栅栏之类的东西。据说,从前美国中西部的人骑马出行,到了路边的一个小店,就把马缰绳系在门口的一根横木上,进去喝上一杯,略作休息,然后继续赶路,这样的小店就称为BAR。这只是据说而已。
不管怎么说,酒吧,这一词语,都是给人一种“在外”的感觉。去酒吧消费,是一种闲暇。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17世纪70年代,酒吧和咖啡馆刚刚诞生的时候,就承担了一定的市民议政功能。也使得当时的国家权力机构号召人们提防咖啡馆或酒吧辩论所引发的危险,并将其视为政治动乱的温床。
酒吧的意义
酒吧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娱乐文化。在酒吧里,无需考虑社会地位、等级、礼仪问题。相反,举止得体才是基本的交往准则。这样,人们每天跨越出身、等级和地位的交流沟通,他们必须尊重彼此的看法,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是在酒吧里和你沟通。因此,酒吧或咖啡馆社交能培育出一种尊重和宽容别人思想的新态度。
酒吧或许是比较热闹的场所,但到酒吧来寻求心理支配,可能孤独和寂寞会更多一些。酒吧和卡拉OK不同,它不需要对话。有音乐,有酒,来取代思想的交流和灵魂的对峙。所以,酒吧热闹的表象下仍然是孤独和寂寞者的世界。从酒吧里出来的思想者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满足。
酒吧在中国
酒吧在中国有一种娱乐被“精英化”和“美学化”的现象。去酒吧消费的不是一般平常大众能消费得起的,同样一瓶啤酒,在超市最多10元,在酒吧里,最低是20元,而且很多酒吧还有不能低于30元的最低消费。再说,中国人去酒吧玩的,往往是成群结队,一般消费都是很高的。这一点,就是在号称是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也是表现得很明显。一般市民的闲暇消费是不大可能与酒吧挂上钩的。
再有一个,就是酒吧的消费群体现阶段主要由年轻人构成,酒吧是他们寻求想象、梦幻、宣泄、交往的场所。另外,知识分子也慢慢加入到行列中来。这可能是学术影响了他们的审美爱好
主题五花八门的日本夜店,都有什么玩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夜店变化也很快,现在受年轻人欢迎的多是DJ音乐和美酒相结合的方式,有的是千人聚集的狂欢派对。
在东京生活或旅行的人,如果乘坐深夜的地铁,一定会发现和国内空荡荡的车厢不同,东京的最后一班车往往人满为患,随处可见满脸通红、神志不清、喝得酩酊大醉的上班族。与白日里行色匆匆、冷静严谨的做派大相径庭,这些刚从居酒屋、酒吧等夜店尽兴回家的人,着实“任性”了一把。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夜店变化也很快,现在受年轻人欢迎的多是DJ音乐和美酒相结合的方式,有的是千人聚集的狂欢派对。客人只需带上身份证件、交1000日元左右的入场费,便可以在迷幻的灯光、劲爆的音乐中享受夜晚,整个过程有序且客人一般都会遵纪守法。位于涩谷的WOMB就是世界知名的大型夜店,曾位居世界夜店排行榜第二名;同样位于涩谷的Club Asia是以东洋风为主题的夜店,鲜艳的红色外观在涩谷众多夜店中格外吸睛,这里有日本国内外知名DJ歌手,还经常举行限定的音乐活动。
此外,酒吧的主题也非常多。比如红酒酒吧、梅酒酒吧、烧酒酒吧等,浸泡在音乐里,细细品味喜欢的酒,是一种从身到心的享受。有些日本酒主题酒吧收藏的日本酒超过百种,吸引着全世界的日本酒爱好者。近些年日本还流行运动、游戏等以特定兴趣为主题的酒吧。在以“邂逅”为主题的酒吧,人们大多为了与陌生的异性邂逅,因为相互不了解、有神秘感,反而更能畅快聊天。也有很多以奇特主题吸引眼球的酒吧,如和尚酒吧,旨在让客人在喝酒之余能体会到清净,受到佛法的熏陶。开在大阪的一家以花魁为主题的酒吧,店里装修仿照江户时代的风格,能让客人体会到浓郁的日本传统特色。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日本各行各业都受到巨大冲击,以服务为特色的夜店行业尤遭重创。不少从业者失去了工作和收入,繁华喧闹,“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新宿、涩谷、银座等地带的夜店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我去过的酒吧不算多,而且都是十八线城市的小酒吧,比较出名的去过丽江、桂林、成都的酒吧,虽然大同小异,体验上和感觉上都是有区别的。首先大城市的酒吧肯定各个方面的服务、氛围都会好很多,歌手和台下的互动和唱歌的质量也感觉比小地方的好,可能人多,竞争大吧。
我个人是很喜欢那种民谣类的酒吧,安静一点的,舒缓一点的,其实我觉得酒吧的作用跟一般的音乐咖啡厅也是差不多的,都是休闲放松的地方而已,不同的是酒吧卖的是酒,咖啡厅卖的是咖啡。听听音乐,喝点儿小酒,跟朋友随意的聊天,还有服务小哥通常都是很帅的,看着也是很养眼的。
我也去过那种有跳钢管舞女郎,放的摇滚音乐,整个氛围特别嗨的酒吧,但是我很不喜欢,觉得很吵,而且特别乌烟瘴气,就个人而言是无法接受。而且在这种氛围内,略容易出事。我在桂林的时候在酒吧的厕所就撞见过一回,看的人非常尴尬。自此我就基本没去过这种了。可能对于一些喜欢热闹的人来说也是一个休闲的好地方,建议女生不要单独前往,只有一个男的陪同也要注意安全,环境还是略乱。
不过很遗憾地是,我到现在为止也没能够体验一次传说中的脱衣舞那种酒吧,电视上看到过不少,虽然乱,还是很想感受一下氛围,不过以我的目前的消费水平可能也是去不了那种地方的,希望某天能有土豪朋友带我进去看一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