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之后,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数学课本被教师遗忘了,被学生遗忘了,被课堂遗忘了,课本沦落为了习题集,成了课堂学习的附庸品。教师对课本的关注度的降低,减少了学生与数学教材接触的机会,一项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76%的学生做数学题时不是先仔细阅读题目条件,而是先看题目结果求什么:有85%的学生一见应用题就心烦,因为对题目给出的众多条件难以辨清关系。相当部分学生面对文字题、应用题时就“傻眼”了,难以应对。例如当学生直接计算两个数字的积或者商时,他们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然而,把这两个数字放在文字题中时,他们就不知道是应该求积还是求商,这说明现在的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较差,而且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不行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一项艰巨的任务。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无穷”。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符合“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这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和新课改的环境下,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下面谈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激发数学阅读兴趣
数学阅读并不是一种娱乐性的阅读,要让学生保持长久的数学阅读兴趣,就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从中得到好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重视了阅读理念的渗透。当学生因审题不仔细而出现错误,遇到新术语而束手无策,对应用题产生惧怕心理的时候,我们帮助学生分析上述现象都是阅读能力欠缺而导致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开展好数学阅读。这样,学生从心理上真正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生发出一种阅读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怎样进行阅读,才能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好处。
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好处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没有阅读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培养数学阅读习惯
自觉阅读,是主体从无意投入逐渐变为有意投入的过程,它能激发起学生对信息获得与理解的心态,它能跃动起深层次的理性思维。从心理学角度看,即使非自觉的随意阅读,也常常能通过这种自觉的心理趋势,使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从而使阅读过程从兴趣到乐趣,再升华为志趣,实现理解力的飞跃。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自觉阅读习惯应从课前预习习惯和课后复习习惯的培养入手。
1 课前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学生带着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听课,也必定会增强听课的效果。课前预习离不开阅读,为提高预习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要明确预习的范围和要求。如有必要,还要设计相应的与旧知联系的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或与新知相关的有趣练习题,促使学生主动预习。新授前,还应检查预习的情况。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个数除以小数”时,我们可提出如下预习要求:认真阅读教材上的内容,初步弄清一个数除以小数是怎样计算的同时提出思考题:①除数、被除数怎样变化时,商不变②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③如果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怎么办上课时,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彼此交换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便能完全理解预习的内容,而且积极主动,兴趣盎然。
2 课后复习习惯
课后复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的课后复习,不仅能巩固新知、强化记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而且能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客观地自我归因,提高学习的质量。
正确的课后复习方法,应该是回忆、解题与阅读思考的有机结合。那种只解题、不读书的课后复习对正确学习方法、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极其有害的。因此我们教师要明确提出课后复习的阅读要求,并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使学生在复习阅读后有强烈的收获体验。如在学习完某个知识后,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课下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复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是什么难点在哪里新旧知识有何联系还有哪些疑问等等。
三、数学课外读物的阅读
由于受班级环境、时间、程度等因素制约,课堂内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要在课外进行阅读延伸。可以准备些有趣的、有一定难度的阅读资料供学生使用,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需,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所带的班常年订阅《小学生数学报》以及一些杂志等,使学生通过阅读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
课外阅读要提倡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在研究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拓展学生的视野,把思考延伸到课外。根据学生实际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课外习题,进一步拓展这些学生的视野,通过阅读这类书籍以及课外习题提高数学阅读能力,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的形式,进一步阅读理解课本,进一步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巩固一些基本解题方法。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种意识,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意识,而不是一种形式,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世界,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
(责任编辑:陈志华)
一、重视数学教材的阅读
数学教材是学生“数学阅读”的主要载体,教师要指引学生重视教科书的阅读。
二、让数学阅读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1课前预习性阅读
2课堂内阅读
3课后阅读
4课外延伸、拓展性阅读
三、注重方法指导
1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2阅读与动口动手相结合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
四、用好课本阅读题
五、教师阅读先行
这要看你读的是哪一类的书了。如果你读纯文学,那对数学几乎没有帮助。如果读科学家数学家的传记,那就可以培养你对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探究精神。如果读数学书(比如几何原本,或者是数学课本教程)那一定会有帮助的
一、课前激趣阅读,以“疑”引发欲望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基础学科,要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地阅读,并促进思维发展。教学中,教师应围绕知识要点,制造悬念,诱发学生迫切阅读的动机。如教学北京师范大学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之前,我布置学生去收集并阅读圆周率的相关资料,你对此有何想法?通过查找阅读,课始就让学生展示并交流自己的阅读材料,有的同学阅读教材,有的同学通过上网查阅等形式找材料,学生交流时个个津津有味。这种学习效果远远超出教师口干舌燥讲解的效果。再通过阅读教材“你知道吗”等材料,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之情。因此“读”是理解的前提,“疑”是思维的开端。
二、课中引导阅读,以“思”促进理解
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可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内容以及教材内在逻辑联系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带着问题去思考,提高阅读效率。如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学生可结合下列问题进行独立阅读:①如何用字母表示数?②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优点?③用字母表示数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带着如上一些问题去阅读,不仅能纠正一些片面的理解,在积极的思维中逐步逼近概念的实质,而且阅读时主动投入、积极性高。又如在教学《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对书本例题的数学材料阅读后进行反思评价:①书本的例题你读懂了什么?②对于这道例题的解答,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在交流反思中,结合自己对于阅读材料的个性化理解,对于例题材料进行了由表及里的讨论,不断丰富着阅读材料的内涵,碰撞出更绚丽的智慧火花。通过以上一系列问题的提示,学生阅读起来不但觉得有章可循,还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考问题、互相交流、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后延伸阅读,以“补”拓展能力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仅靠课堂时间并不能达到完美境界。及时的课后温习,不仅能巩固新知、强化记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而且能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客观地进行自身归因,提高学习的质量。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实际上数学阅读不只包括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因此可以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实施“课内学一点,课外补几点”的学习方法。教师可在教室开辟一个小小数学角,布置一些有趣的数学读本或画册,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目的地推荐一部分好的书刊。在阅读中,让学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通过阅读发现易错题,来培养学生细心审题分析的好习惯。对于难题还可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刻苦钻研的好习惯,阅读时边读边想,积极思考,培养质疑的好品质。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会应用,真正让学生“吃饱”“吃好”,使阅读更有成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习兴趣。
四、随时关注差异,以“练”解决困难
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间的学习状态也高低不一,在引导数学阅读时,常常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阅读遇到的困难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数学术语,可指导他们在阅读时抓关键词,收集自己不太理解的数学术语,及时复习。如:99比( )大1,比( )小1;和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谁比谁大、谁比谁小”“相邻”等关键词的意思,再在理解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找不出数量关系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分析、归纳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类型及其特点,也可进行一些“完形填空”的训练。例如:一件衣服现价300元,比原价降低了5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这道题中的单位“1”是隐含的,很多学生找不出单位“1”,就用降低的价钱除以现在的价钱;“降低了百分之几?”实际上是求“降低的价钱占原来价钱的百分之几?”,只要让学生品读几遍,再动脑筋想一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随时关注学生数学阅读的具体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差补漏”训练。
数学阅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可持续能量。教师要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不失时机地营造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各种能力,让学生掌握数学阅读方法的同时,提高数学阅读能力,从而促进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现代文阅读一直是学生失分重灾区。现代文阅读集中体现了语文学科中的高阶思维。语文教学更多是在找分抓,抓字词,抓默写,抓背诵。语文的核心素养可分为“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无不包含“高阶思维”。现代文阅读既有概括(故事情节或内容———聚合思维),又有分析(字句作用、段落作用、题目作用、次要人物作用、文章主题等———深度思维),还有评价(语言赏析、人物赏析、批注鉴赏———审美建构),甚至会涉及创造(联系生活谈文本,写感悟———批判传承)。
“高阶思维”缘于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按照认知的复杂程 度,将思维过程具体化为六个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其中记忆、理解、应用通常被称为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和创造被称为高阶思维。“高阶思维”对应的指向是形成“高阶能力”,“高阶能力”主要指反思、提问、求解、批判、决策等能力。高阶思维在数学学科被反复训练,如:原理掌握,例题分析,迁移训练,兵教兵能力提升……
既然数学学科已经走出“高阶思维”的阳光大道,我们语文学科不妨坚持“拿来主义”借鉴运用。
本次卷子讲评,我坚持“少即是多”的理念,结合例文,重点训练学生五道题型:
1概括主要内容。
2赏析划线句。
3找出与第10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4结合上下文思考人物为什么笑了?
5选文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题概括需要两步:先提炼再整合;
第二题赏析需要四步:运用……,怎么运用……,怎么表现事物……特点(或者人物……性格、心理),表达作者……情感或观点。
第三题,找出是提取信息,我把题目置换了一下,找出并分析在文中运用,深化思考,把思维向高处提升。句子,段落甚至是题目的作用无不可从“表面内容、深层感情(主旨),结构(照应、铺垫、过渡、引出、总结),读者(悬念、思考、兴趣、回味)”三大方面分析。
第四题,结合上下文,紧扣与该字有关的字词句提炼、分析、总结。
第五题,性格体现在事例中。先找出人物事件,再分析性格;但答题时顺序要颠倒一下,先总述性格,再补充事例。
每一个题型我们用三到五分钟分析原理,老师先点拨,学生做批注;然后学生根据原理,自己总结答案,班级交流;教师公布答案,学生根据答案,分析自己遗漏点,重点标识;最后小组交流把关,已经熟练掌握的辅导暂时落后的同学,保证每个人都会。特别强调,不仅要就题说题,更要从一道题上升到一类题。
确认全班同学都掌握后,类题强化训练,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
强调“高阶思维”教学,并不是否定“低阶思维”教学,不要“低阶思维”教学,“低阶思维”实际是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基础,学生具备了“低阶思维”,“高阶思维”才有了发展的可能。积累背诵是语文学习的基石,根深方得叶茂。
数学知识和概念、教学方法和策略。
1、广泛阅读数学相关的书籍、教材、期刊和研究论文,扩展自己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原理和定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传授知识给学生。
2、阅读教育学、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的书籍可以帮助数学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最佳实践,这些阅读材料可以提供教学策略、课堂管理技巧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建议,帮助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关于数学阅读各种能力、掌握数学阅读方法。根据查询百度文库显示。
1、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观念、注重阅读能力、数学语言水平、数学交流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数学阅读获取数学信息,并进行数学思考,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目的。
2、通过研究和积累不同数学信息的阅读方法,如概念、定理、公式、例题、图形和图像等,逐步掌握一定的数学阅读方法。
一、精心编拟导读提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数学教材不同于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有故事情节,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教材虽然也注意了事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但数学知识本身的特性使数学教材仍以严谨的面貌出现,重在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这就让学生自我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会产生阅读困难,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教材的特点,积极
创设出一种读书的境界,使学生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让他们能为探索未知、发现新知而
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激发阅读的兴趣、动机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只是水平、理解能力编拟导读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可以编拟导读提纲:
然后要求学生像阅读语文课文一样根据这些问题阅读数学教材,进行圈、画、勾、点,整体粗读,不懂处吸毒,关键处精读,从而知道哪些自己可以读懂,哪些还有困难让学生带着要求、问题去读,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多动手、多动脑,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地把握教材的重点,找到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重视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阅读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实践证明: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助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1有序观察,获取信息
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学生首先要获取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有关信息,然后再进一步地来处理信息“读图”也是一种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高年级教材经常出现用图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看图时指导学生看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引导从图像上找关键点、特殊点、转折点,寻找读图的突破口教会学生读图最简便、最快捷、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要注意两点:1条理清晰,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而学生要模仿的是整个思维过程2要降低起点,从零做起,让学生感受到读图是件很容易而且很有趣的事
2 咬文嚼字,加深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广泛,包括概念、各种计算、图形的认识、作图、实地测量、文字叙述题、应用题等内容其中,概念和应用题多以较多的文字叙述出现,学生只有用心阅读理解,才能分析出解答方法因而概念和应用题的学习更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平时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方法训练和培养
标重点字词法
顾名思义,标重点字词法就是阅读题目的同时,标划重点字词并着重理解,以便尽快掌握阅读内容或找出解题思路的一种方法如: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可让学生在讨论归纳的基础上阅读课本的文字,并标出重点词——“末尾”,引导理解“末尾”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及时出示“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文字叙述,让学生阅读、分析、判断,并举例说明这样,通过标出性质中的重点字词和阅读理解,学生也就能够真正地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了再如:学习“通分”这一概念时,可引导学生标出“异”、“相等”、“同”几个重点词语,然后加以讨论理解,再结合恰当的提问引导,学生就很容易了解“什么是通分”、“怎样去通分”了
比较法
这类题目看似相同,而实际上在题意和解答方法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教学时,可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比较,再比较阅读,理解题目的意思,分析出各题的解答方法,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标划数学术语法
解答应用题时,还经常会碰到“增加”、“增加到”、“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照这样计算”、“比……多”、“比……少”、“产量”、“平均产量”、“原计划”等数学术语,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标,试着加以阅读理解,教师可适时地给予点拨学生只要能够明白题目中术语的意义,问题也就算迎刃而解了
三、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1.从每一节课做起
2.从帮扶到放手
经过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走”教师布置思考题后,让学生自己看书分析;也可边看书边做题,也可先做题再看书先练习,再阅读课本,这时的阅读作用,在于利用课本的示范性,让学生检验自我尝试的正确性
3.从课本到课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课本具有鲜明的“严谨清晰,通俗简明”的特点因此,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以课内为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给时间让学生阅读,寻找时机让学生阅读,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发挥教材的阅读价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但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可以准备有趣的、密切与生活相关、启发性强的数学阅读资料供学生使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我们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课后“你知道吗”和“生活万花筒”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可读素材,有人物故事、生活常识、天文科技等,当然有些需要补充拓展课外读物
总之,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有意指导,经常训练,才能促使学生愿读数学书,会读数学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