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小学升初中英语数学语文试题有谁知道?类似的就可以!

山东枣庄小学升初中英语数学语文试题有谁知道?类似的就可以!,第1张

山东2006年小学毕业考试试卷

一 看拼音写词语,再填空。(5分)

jiǎn lòu qì pò bào zào piāo yì

( ) ( ) ( ) ( )

上面的八个音节中,整体认读音节是 ;所写的八个汉字按音序排列,排在第二个的是 。

二 根据情境,按要求填空。(9分)

1、“六·一”儿童节那天,班上举行小小联欢会,同学们纷纷登台展示才艺,这时你会想到哪些四字词语来描述他们的表演呢?选择几个写下来。

2、本学期,同学们学习了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们仿佛跟着作者来到了“烟台的海”,不禁想起了 、 等描写大海的成语;随着“孔子游春”,不由想起了 、 等描写春光的成语;观赏了“黄果树瀑布”,自然想起了李白的诗句“ , 。”

3、毕业典礼后,我将离开自己的母校。六年来,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与我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离别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古代诗人送别朋友的一句诗“ , ”。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 。”大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5、这枚校徽让我找得好苦,差不多把整个房间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我打开文具盒一看,没想到校徽就在这里!真是“ , ”。(填上合适的古诗词名句、谚语、歇后语、俗语等)

三 造句。(3分)

1、用“凝聚”写一句话: 。

2、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结实:(1)(指人身体好): 。

(2)(指物体坚固): 。

四 请你为学校草坪上的警示牌写一条标语,提醒大家爱护草坪,但不能直接使用“爱护”“禁止”等类似的词语。(2分)

五 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3分)

( )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

( )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 )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

( )这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

( )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

( )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

六 综合改错。(3分)

“六·一”节那天上午。我们穿上节目的新装和红领巾,兴高采烈地来到校园参加庆祝会,会上,总辅导员第一个发言。他勉励我们要继续深入“学赖宁”活动,争做《四有》新人。会后,大家观看了校文艺队表演的精美节目。

七 填空。(11分)

1、再现积累。

①儿童散学归来早, 。

②无志之人常立志, 。

③欲把西湖比西子, 。

④莫愁前路无知己, 。

⑤ ,不拘一格降人才。

⑥ ,万紫千红总是春。

⑦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⑧ ,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 。

2、《碧螺春》一文中,描写采茶姑娘走向茶园的句子是:

;描写采茶时神情、动作的句子是: 。碧螺春以它独特的 、 、 、 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有位外国诗人这样写到: 。

3、读了整整六年的语文书,你接触了不少的文章中的人物,其中你映象最深的是 ,这是因为 。

八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26分)

(一)游动物园的感触

一个qíng lǎng( )的星期天,我兴致勃勃地乘车去长沙市动物园玩。进了动物园,只见树木fán mào( ),小草丛生,空气新鲜,游人络绎不绝。

动物园有许许多多珍禽异兽。首先,我来到关孔雀的铁丝笼前。漂亮的孔雀因为不能再在大自然里自由地嬉戏,它无心再开彩屏,而是用它那一双满含哀怨的眼睛看着游人,好象在qǐ qiú( )人们:“放我出去吧!”

我心情沉重地来到野兽区。狮子、老虎们闭者眼睛好象在思念着大自然那美好的风光。现在,它们只能用睡觉来打发光阴了。不一会儿,一只老虎醒了,睁开那充满无限忧愁的眼睛,发出一声长吼,好象在说:“我要回到大自然去,jì xù( )当我的森林之王。”

我的心情更沉重了。走着走着,bù zhī bù jué( )地来到象馆。大象比以前瘦了许多。它埋着头,一个劲地喝水,似乎是在想以前在大森林里与象群一起玩耍,和妻子儿女们幸福生活的情景,大象一声仰天长叹,好像在呼唤象群,希望能离开这束缚它自由的栅栏和围墙… …

我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似的 脚步缓缓地移到了猴山前 活泼可爱的猴子无心再荡秋千 翻筋斗 爬山 只是捉捉跳蚤 吃着由饲养员配发的 西餐 打发寂寞的时光 我不忍心再看下去了 迈着沉重的步子往回走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动物园的动物都回到大自然中。鸟儿放开自己清脆的歌喉,尽情地唱着;孔雀展开五彩缤纷的尾巴,随着歌声翩翩起舞;老虎回到自己的洞穴,重新登上了森林之王的宝座;大象们在喷水嬉戏,繁殖后代;猴子们穿梭在树林中,摘着水蜜桃,荡着秋千……

1、看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汉字。

2、给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珍禽异兽:

②仰天长叹:

4、在第四自然段中,用“ ”画出作者的“见闻”,用“ ”画出由见闻引起的“联想”。

5、给文章分段(在文末用“‖”标明)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6、下面哪种说法正确地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括号内打“√”。

a、反映了作者希望让动物们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

b、反映了老虎、大象、孔雀等动物被关在动物园里,失去自由。( )

c、反映了作者因看到动物们不自由而心情沉重。( )

(二)最优秀的人是谁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的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深切关注的这个世界。

1、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苏格拉底对助手讲的那句话与文中相呼应的成语是 。

2、从文中的四个加点词语看,你体会到这个助手是

的人。

3、文中画“ ”一句,我是这样理解的:苏格拉底为

而失望,而徒弟是为

而对不起他自己。

4、苏格拉底在死前才明说“最优秀的是你自己”,在此之前,他对助手有所暗示吗?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

5、助手努力寻找“最优秀”的,结果最优秀的却就是他自己,由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写下来,与同学交流交流。

九 口语交际。(根据下列提示补写出方方说的话,表达要清楚,意思要完整。)(3分)

星期天,方方一人在家,有位客人找方方爸爸办事。方方听到敲声前去开门,并接待了这位客人。

方方:

客人:我找王刚经理。

方方:

客人:(进屋坐下)打扰你了。

方方:(倒茶)

客人:谢谢。

方方:

客人:既然王经理不在家,我改日再来,告诉你爸,就说有位赵军叔叔找过他。

方方:

客人:小朋友,再见。

方方: 。

十 作文。(30分)

要求:(1)根据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做到想象合理,内容具体生动;

(2)不需拟写标题,开头和结尾也不需誊写;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00字左右。

开头:

以往,爸爸每天早上像一只“标准钟”,总是五点出去锻炼、买菜、买早点,六点回家。可是最近“标准钟”失灵啦,他总要到六点半以后才回家,弄得一家人吃早饭的时间很紧张。一天,我忍不住问爸爸:“为什么回家晚了呢?”爸爸不肯讲,只是笑眯眯地说:“这是个秘密。”

结尾:

爸爸的秘密揭开了,我从中也受到了教育。以后,我也不再贪睡了,每天早早起床,做起爸爸的“小尾巴”来。

笔试部分(共92分)

一、基础知识。(共18分)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出响应的汉字。(2分)

xiāo shà jiǎo suō

喧( ) ( )时 ( )健 ( )毛

2、将“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这句话改成反问句。(1分)

3、缩句(缩到最简):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腊梅花。(1分)

4、将“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改成拟人句。(1分)

5、将“晚霞映红了天空。”改成比喻句。(1分)

6、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4分)

(1)学校要尽量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2)我们怀着尊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

(3)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4)电视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

7、扩句:采茶姑娘摘下嫩芽。(1分)

8、将“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改成双重否定句。(1分)

9、排列乱句。(4分)

( )它原本是弃置在一位美国人所住的院子里。

( )主人平静地说:“这块石头,我本来就是要丢掉的。我决定不占为己有,而将它送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来欣赏。”

( )这块石头有个动人的故事。

( )谁知就在搬上卡车时,工人一时失手,石头掉在地上,碰裂了一个缺口,大家才发现这并( )不时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紫水晶。

( )有一天,主人因石头有碍观瞻,就叫人来将它搬走。

10、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使句子前后连贯。(2分)

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记忆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人们没有记忆力,( )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记忆力( )生来就有的,( )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 )在正常的教学影响下培养起来的。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

1、相信你一定能将下列诗词补充完整。(3分)

(1)九曲黄河万里沙, 。

(2) ,树头花落未成阴。

(3)天街小雨润如酥, 。

(4)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5) ,误入藕花深处。

(6) ,白发谁家翁媪。

2、根据情景写词语、诗句、歇后语、谚语、格言。(7分)

(1)(横线上可以填哪些成语?)孩子们 , 的儿童节终于到了,校园里处处处 ,处处 ,同学们个个显得 , 。(3分)

(2)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3分)

庐山瀑布:

大草原:

长江:

(3)请你写出一条表示团结互助的歇后语、谚语或格言

(1分)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白鹭》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他觉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因为

,又因为

。(4分)

(2)冬天烟台的海(《烟台的海》)给我们留下了这样深刻的印象:

。(2分)

三、阅读。(28分)

(一)丁香(12分)

妈妈带我在院中种了几棵丁香树。

丁香树很快长得就超过了我的身高。我常常站在丁香树前观察它的变化。早春,一张张嫩叶,形状酷似心脏。然后,它的枝头出现了一团团紫色的或白色的云,这是由许许多多小花朵组成的。到了秋季,它接下扁扁的果实,再过不久,寒冬来临了,丁香树却脱掉身上的全部绿装,裸露出干瘦的躯体,让枝丫忍受零下四十余度寒冷的袭击。最初,我担心这娇嫩的小树会被冻死。可是到了翌年早春,它又开始生枝、长叶、开花。在那苦涩的时代,我往往感觉不到丁香的芬芳。有时在它的花瓣上反而会发现颗颗晶莹的泪珠,莫非它也尝到了人间的辛酸?

教师说,丁香的花朵有四个小瓣儿。可是俄罗斯小同学们偷偷地告诉我,还有五个瓣儿的。如果发现了五瓣儿的丁香花,就是发现了幸福。这时,可不能让幸福跑掉,要马上把它吃掉。这或许是俄罗斯人的风俗?从他们的风俗里,也不难看出他们对幸福的殷切渴望。那时我们都是孩子,不知道幸福须要去争取。我们男男女女小同学们聚集在一起时,只要发现五瓣的丁香花,就争先恐后地抢着吃。我吃过多少,不得而知了。

有一年盛夏,狂风卷着暴雨,呼啸了两天两夜。我的小丁香树被刮断了。我以为它再也活不了了。妈妈说:“别哭,它会活的!”果然,断干敖过了寒冬,到了春天,它抽出新条,长出新叶。那年开的花朵中,虽然我也发现了五个瓣儿的,可是不忍心把它吞掉。我想

1、从文中划出4个错别字,把正确的些在下面。(2分)

2、你觉得丁香具有怎样的品质?为什么?(3分)

3、同学们为什么要吞吃丁香花?“我”后来又为什么不忍心把它吞掉?(4分)

4、展示合理的想象,补充本文的结尾部分(3分)

(二)

能够成为吴青教授的学生是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最幸运的经历,而她授予我们的第一堂课更使我终身难忘。

我们的第一堂语课排在3月2日,谁知3月1日,从报纸上一行冰冷的触目惊心的文字中,我们惊悉冰心老人与世长辞的噩耗。吴青老师还能照常给我们上课吗?早就听闻吴青老师与母亲感情很深,承受着刻骨切肤的丧母之痛,她是不会来了。

带着种种的猜测与疑惑,我们仍然准时做在教室里。11点整,一个娇小但挺拔的身影走进了教室,平静的面容,平静得让我们发现不了什么,惟有她左臂上的黑纱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刺痛了我们的心。

是她,是吴青老师!

刚才还有说话声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吴青老师从容地环视了一下四周,开始自我介绍。她声若洪钟,字正腔圆,那流利而纯正的美国英语令我们一下子为之折服,羡慕不已。接着,她就上课纪律,教室卫生等向我们提了几点要求,然后缓缓问道:“你们能承诺吗?”我们齐声回答:“我承诺。”她用略带赞许的目光望着我们说:“既然你们承诺,那就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到。因为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诚实。”

因为这学期口语采用了新课本,吴青老师对课本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生动活泼的形式,不经意间流露的幽默感感染了我们。于会心处她与我们一同爽朗地开怀大笑。听着她如同行动流水的讲述,我们几乎忘记了冰心老人的辞世。

介绍完课文,这堂课也临近尾声民,吴青老师收敛起笑容,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大家都已知道了我母亲去世的消息,我绝不会因为母亲的离去而耽误工作,我们家的传统就是‘人走了,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当年我父亲吴文藻去世时也是如此。我母亲坚信‘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她热爱孩子,对青年人寄予厚望……”

透过朦胧了双眼的泪花,我仿佛看到冰心老人也站在我们的讲台上。这位老人非常平静地看待生死,曾说出“人间的葬礼是天上的婚筵”这般通透豁达、大彻大悟的话来,吴青老师能够把悲痛化为力量,不正源自她母新的精神吗?

谈到动情处,吴青老师禁不住哽咽了,忽然间老师仿佛记起了什么似的,抬腕一看表,重又微笑着说:“这堂课结束了,刚刚一席话耽误了大家吃饭,对不起了。记住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下课。”

吴青老师走了,可我们还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坐了很久很久。

1、给文章加一个恰当的题目 (1分)

2、吴青老师的母亲是 ,除了本文写到的,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吴青母新的情况呢?

3、用“ ”划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2分)

4、读3-6小节,说说丧母之后的吴青老师是怎样像平常一样上课的?(3分)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吴青老师对母新去世内心是非常沉痛的?(2分)

6、吴青老师为什么能忍住丧母之痛给我们上课?(3分)

7、读了这篇章后,请你谈谈对吴青老师的看法。(3分)

四、作文。(30分)

题目:一份 的作业

1 枣庄方言的语言特点

枣庄方言在诺大的北方方言区里并不另类,大同小异,但是,枣庄方言则以它特有的成语、歇后语、形容词、倒装句和声调改变则意思和用途都改变的特点独树一帜,是北方方言沃土中开出的一朵艳丽的小花。尽管有些字的发音,在字典里查不到,但这种特别的发音使枣庄方言描述人或事物的静动态状况时鲜活、准确、到位,大大提高了语言本身的使用价值。枣庄方言幽默风趣,看似易学,但有些虚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 有说有话的成语四字成语

长话短说

cháng huà duǎn shuō

注释

要说的话很多,一时不能说清,只用简单的几句话表明主要意思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6回:“长话短说,你与谭学生是同盟兄弟,他赢了俺一百多银子。”

举例

~,咱们赶快行动吧!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分句;指简单地说

英文翻译

to make a long story short

3 每一幅图猜一四字东北方言,也就是土话成语,求解

都是东北方言成语——

1、扬了二正 yánglēerzhèng

出自东北方言,主要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被使用。多用于形容人的。

形容某人做事不用脑子,傻乎乎的,和“ ”、“虎(也属东北方言)”、“傻”是近义词。

语境举例:小明没有吃中午饭,放学时到学校商店买了根火腿肠,他直接连皮就往嘴里放,有同班同学笑话他说:“你怎么扬了二正的,饿也不能这样吃啊,脑有病啊?”

形容某人不务正业,精神状态不佳。

语境举例:你这一天到晚啥啥不干,扬了二正的,嘎哈呀?

2、四仰八叉

成语拼音sì yǎng bā chǎ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结构联合式

感 彩贬义词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解释指人仰面朝天,四肢分开不雅观的姿态

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多用于口语

典故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云秀走到村公所门口一瞅,伪军们正四仰八叉躺在院里睡。”

应用举例刘玉民《骚动之秋》第11章:“彭彪子换个地方,躺到一片被雨打得半湿的草地上~,好不舒展。”

3、七尺咔嚓:原来是象声词,形容鸡蛋壳一类的脆弱东西被摧毁的声音。

作为形容词的时候,是形容动作、语言、做事的过程非常的快速而且熟练、轻松,不拖泥带水,不瞻前顾后,类似的词语可以是雷厉风行、大刀阔斧……

做事情就像碾碎一个鸡蛋壳一样快速、准确、轻松。七尺咔嚓的就完成了!

4、犄角旮旯

犄角旮旯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诠释,是“狭窄偏僻的地方”和“角落”的意思。是北方居民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

5、破马张飞

形容一个人手舞足蹈,张牙舞爪,风风火火的样子。

6、鸡头白脸 情绪很激动,面目很狰狞,一般是说两人闹的很不愉快等等。

以下关于鸡头白脸的解释转自知乎——

1)着急,手机丢了找的鸡头白脸;

2)不分青红皂白,冲动,那俩人打起来了,打的鸡头白脸的

3)到一定极致了,一天没吃饭了,饿的鸡头白脸的

4)彻底,尽情,小品不差钱那个基本就是这个意思

7、葫芦半片——囫囵半片

拼音hú lún bàn piàn

解释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

可指只听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也说吃东西不细嚼,吞。

出处《千重浪》第十章》:“(邢连成)这才囫囵半片地听出点意思。”

示例“(邢连成)这才~~地听出点意思。”《千重浪》

8、急了拐弯

是指道路或者某样物品弯弯绕绕的意思。

“拐弯”的意思是“转弯”。“急了”在这句子中表现的意思是 “许多”,也是一个语气助词,用来强调语气的用处。

也多指说话弯绕的厉害,让人不是很理解。

4 胡开头的四字词语

胡开头的四字词语 :

胡搅蛮缠、

胡作百非为、度

胡说八道、

胡思乱想、

胡越一家、

胡猜乱想、

胡里胡涂、

胡孙入袋、

胡颜之厚、

胡吹知乱嗙、

胡行乱闹、

胡肥钟道瘦、

胡编乱造、

胡越之祸、

胡天胡帝、

胡服骑射、

胡走游内飞、

胡吹海摔、

胡乱应付、

胡吃海喝、

胡打海摔、

胡枝扯叶、

胡马依风容、

胡诌乱傍

山东2006年小学毕业考试试卷一看拼音写词语,再填空。(5分)jiǎnlòuqìpòbàozàopiāoyì()()()()上面的八个音节中,整体认读音节是;所写的八个汉字按音序排列,排在第二个的是。二根据情境,按要求填空。(9分)1、“六·一”儿童节那天,班上举行小小联欢会,同学们纷纷登台展示才艺,这时你会想到哪些四字词语来描述他们的表演呢?选择几个写下来。2、本学期,同学们学习了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们仿佛跟着作者来到了“烟台的海”,不禁想起了、等描写大海的成语;随着“孔子游春”,不由想起了、等描写春光的成语;观赏了“黄果树瀑布”,自然想起了李白的诗句“,。”3、毕业典礼后,我将离开自己的母校。六年来,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与我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离别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古代诗人送别朋友的一句诗“,”。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大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5、这枚校徽让我找得好苦,差不多把整个房间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我打开文具盒一看,没想到校徽就在这里!真是“,”。(填上合适的古诗词名句、谚语、歇后语、俗语等)三造句。(3分)1、用“凝聚”写一句话:。2、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结实:(1)(指人身体好):。(2)(指物体坚固):。四请你为学校草坪上的警示牌写一条标语,提醒大家爱护草坪,但不能直接使用“爱护”“禁止”等类似的词语。(2分)。五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3分)()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银杏树又叫白果树。()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这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六综合改错。(3分)“六·一”节那天上午。我们穿上节目的新装和红领巾,兴高采烈地来到校园参加庆祝会,会上,总辅导员第一个发言。他勉励我们要继续深入“学赖宁”活动,争做《四有》新人。会后,大家观看了校文艺队表演的精美节目。七填空。(11分)1、再现积累。①儿童散学归来早,。②无志之人常立志,。③欲把西湖比西子,。④莫愁前路无知己,。⑤,不拘一格降人才。⑥,万紫千红总是春。⑦,威加海内兮归故乡。。⑧,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2、《碧螺春》一文中,描写采茶姑娘走向茶园的句子是:;描写采茶时神情、动作的句子是:。碧螺春以它独特的、、、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有位外国诗人这样写到:。3、读了整整六年的语文书,你接触了不少的文章中的人物,其中你映象最深的是,这是因为。八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26分)(一)游动物园的感触一个qínglǎng()的星期天,我兴致勃勃地乘车去长沙市动物园玩。进了动物园,只见树木fánmào(),小草丛生,空气新鲜,游人络绎不绝。动物园有许许多多珍禽异兽。首先,我来到关孔雀的铁丝笼前。漂亮的孔雀因为不能再在大自然里自由地嬉戏,它无心再开彩屏,而是用它那一双满含哀怨的眼睛看着游人,好象在qǐqiú()人们:“放我出去吧!”我心情沉重地来到野兽区。狮子、老虎们闭者眼睛好象在思念着大自然那美好的风光。现在,它们只能用睡觉来打发光阴了。不一会儿,一只老虎醒了,睁开那充满无限忧愁的眼睛,发出一声长吼,好象在说:“我要回到大自然去,jìxù()当我的森林之王。”我的心情更沉重了。走着走着,bùzhībùjué()地来到象馆。大象比以前瘦了许多。它埋着头,一个劲地喝水,似乎是在想以前在大森林里与象群一起玩耍,和妻子儿女们幸福生活的情景,大象一声仰天长叹,好像在呼唤象群,希望能离开这束缚它自由的栅栏和围墙……我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似的脚步缓缓地移到了猴山前活泼可爱的猴子无心再荡秋千翻筋斗爬山只是捉捉跳蚤吃着由饲养员配发的西餐打发寂寞的时光我不忍心再看下去了迈着沉重的步子往回走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动物园的动物都回到大自然中。鸟儿放开自己清脆的歌喉,尽情地唱着;孔雀五彩缤纷的尾巴,随着歌声翩翩起舞;老虎回到自己的洞穴,重新登上了森林之王的宝座;大象们在喷水嬉戏,繁殖后代;猴子们穿梭在树林中,摘着水蜜桃,荡着秋千……1、看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汉字。2、给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①珍禽异兽:②仰天长叹:4、在第四自然段中,用“”画出作者的“见闻”,用“”画出由见闻引起的“联想”。5、给文章分段(在文末用“‖”标明)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6、下面哪种说法正确地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括号内打“√”。a、反映了作者希望让动物们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愿望。()b、反映了老虎、大象、孔雀等动物被关在动物园里,失去自由。()c、反映了作者因看到动物们不自由而心情沉重。()(二)最优秀的人是谁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的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出来,举荐给您。”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深切关注的这个世界。1、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苏格拉底对助手讲的那句话与文中相呼应的成语是。2、从文中的四个加点词语看,你体会到这个助手是的人。3、文中画“”一句,我是这样理解的:苏格拉底为而失望,而徒弟是为而对不起他自己。4、苏格拉底在死前才明说“最优秀的是你自己”,在此之前,他对助手有所暗示吗?请你用“”在文中画出。5、助手努力寻找“最优秀”的,结果最优秀的却就是他自己,由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写下来,与同学交流交流。九口语交际。(根据下列提示补写出方方说的话,表达要清楚,意思要完整。)(3分)星期天,方方一人在家,有位客人找方方爸爸事。方方听到敲声前去开门,并接待了这位客人。方方:客人:我找王刚经理。方方:客人:(进屋坐下)打扰你了。方方:(倒茶)客人:谢谢。方方:客人:既然王经理不在家,我改日再来,告诉你爸,就说有位赵军叔叔找过他。方方:客人:小朋友,再见。方方:。十作文。(30分)要求:(1)根据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做到想象合理,内容具体生动;(2)不需拟写标题,开头和结尾也不需誊写;(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00字左右。开头:以往,爸爸每天早上像一只“标准钟”,总是五点出去锻炼、买菜、买早点,六点回家。可是最近“标准钟”失灵啦,他总要到六点半以后才回家,弄得一家人吃早饭的时间很紧张。一天,我忍不住问爸爸:“为什么回家晚了呢?”爸爸不肯讲,只是笑眯眯地说:“这是个秘密。”结尾:爸爸的秘密揭开了,我从中也受到了教育。以后,我也不再贪睡了,每天早早起床,做起爸爸的“小尾巴”来。笔试部分(共92分)一、基础知识。(共18分)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出响应的汉字。(2分)xiāoshàjiǎosuō喧()()时()健()毛2、将“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这句话改成反问句。(1分)3、缩句(缩到最简):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腊梅花。(1分)4、将“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改成拟人句。(1分)5、将“晚霞映红了天空。”改成比喻句。(1分)6、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4分)(1)学校要尽量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2)我们怀着尊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3)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原因。(4)电视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7、扩句:采茶姑娘摘下嫩芽。(1分)8、将“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改成双重否定句。(1分)9、排列乱句。(4分)()它原本是弃置在一位美国人所住的院子里。()主人平静地说:“这块石头,我本来就是要丢掉的。我决定不占为己有,而将它送给博物馆,让的人来欣赏。”()这块石头有个动人的故事。()谁知就在搬上卡车时,工人一时失手,石头掉在地上,碰裂了一个缺口,大家才发现这并()不时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紫水晶。()有一天,主人因石头有碍观瞻,就叫人来将它搬走。10、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使句子前后连贯。(2分)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记忆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人们没有记忆力,()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记忆力()生来就有的,()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在正常的教学影响下培养起来的。二、语言积累与运用。1、相信你一定能将下列诗词补充完整。(3分)(1)九曲黄河万里沙,。(2),树头花落未成阴。(3)天街小雨润如酥,。(4)威加海内兮归故乡,。(5),误入藕花深处。(6),白发谁家翁媪。2、根据情景写词语、诗句、歇后语、谚语、格言。(7分)(1)(横线上可以填哪些成语?)孩子们,的儿童节终于到了,校园里处处处,处处,同学们个个显得,。(3分)(2)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3分)庐山瀑布:大草原:长江:(3)请你写出一条表示团结互助的歇后语、谚语或格言(1分)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白鹭》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他觉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因为,又因为。(4分)(2)冬天烟台的海(《烟台的海》)给我们留下了这样深刻的印象:。(2分)三、阅读。(28分)(一)丁香(12分)妈妈带我在院中种了几棵丁香树。丁香树很快长得就超过了我的身高。我常常站在丁香树前观察它的变化。早春,一张张嫩叶,形状酷似心脏。然后,它的枝头出现了一团团紫色的或白色的云,这是由许许多多小花朵组成的。到了秋季,它接下扁扁的果实,再过不久,寒冬来临了,丁香树却脱掉身上的全部绿装,裸露出干瘦的躯体,让枝丫忍受零下四十余度寒冷的袭击。最初,我担心这娇嫩的小树会被冻死。可是到了翌年早春,它又开始生枝、长叶、开花。在那苦涩的时代,我往往感觉不到丁香的芬芳。有时在它的花瓣上反而会发现颗颗晶莹的泪珠,莫非它也尝到了人间的辛酸?教师说,丁香的花朵有四个小瓣儿。可是俄罗斯小同学们偷偷地告诉我,还有五个瓣儿的。如果发现了五瓣儿的丁香花,就是发现了幸福。这时,可不能让幸福跑掉,要马上把它吃掉。这或许是俄罗斯人的风俗?从他们的风俗里,也不难看出他们对幸福的殷切渴望。那时我们都是孩子,不知道幸福须要去争取。我们男男女女小同学们聚集在一起时,只要发现五瓣的丁香花,就争先恐后地抢着吃。我吃过多少,不得而知了。有一年盛夏,狂风卷着暴雨,呼啸了两天两夜。我的小丁香树被刮断了。我以为它再也活不了了。妈妈说:“别哭,它会活的!”果然,断干敖过了寒冬,到了春天,它抽出新条,长出新叶。那年开的花朵中,虽然我也发现了五个瓣儿的,可是不忍心把它吞掉。我想1、从文中划出4个错别字,把正确的些在下面。(2分)2、你觉得丁香具有怎样的品质?为什么?(3分)3、同学们为什么要吞吃丁香花?“我”后来又为什么不忍心把它吞掉?(4分)4、展示合理的想象,补充本文的结尾部分(3分)(二)能够成为吴青教授的学生是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最幸运的经历,而她授予我们的第一堂课更使我终身难忘。我们的第一堂语课排在3月2日,谁知3月1日,从报纸上一行冰冷的触目惊心的文字中,我们惊悉冰心老人与世长辞的噩耗。吴青老师还能照常给我们上课吗?早就听闻吴青老师与母亲感情很深,承受着刻骨切肤的丧母之痛,她是不会来了。带着种种的猜测与疑惑,我们仍然准时做在教室里。11点整,一个娇小但挺拔的身影走进了教室,平静的面容,平静得让我们发现不了什么,惟有她左臂上的黑纱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刺痛了我们的心。是她,是吴青老师!刚才还有说话声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吴青老师从容地环视了一下四周,开始自我介绍。她声若洪钟,字正腔圆,那流利而纯正的美国英语令我们一下子为之折服,羡慕不已。接着,她就上课纪律,教室卫生等向我们提了几点要求,然后缓缓问道:“你们能承诺吗?”我们齐声回答:“我承诺。”她用略带赞许的目光望着我们说:“既然你们承诺,那就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到。因为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诚实。”因为这学期口语采用了新课本,吴青老师对课本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生动活泼的形式,不经意间流露的幽默感感染了我们。于会心处她与我们一同爽朗地开怀大笑。听着她如同行动流水的讲述,我们几乎忘记了冰心老人的辞世。介绍完课文,这堂课也临近尾声民,吴青老师收敛起笑容,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大家都已知道了我母亲去世的消息,我绝不会因为母亲的离去而耽误工作,我们家的传统就是‘人走了,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当年我父亲吴文藻去世时也是如此。我母亲坚信‘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她热爱孩子,对青年人寄予厚望……”透过朦胧了双眼的泪花,我仿佛看到冰心老人也站在我们的讲台上。这位老人非常平静地看待生死,曾说出“人间的葬礼是天上的婚筵”这般通透豁达、大彻大悟的话来,吴青老师能够把悲痛化为力量,不正源自她母新的精神吗?谈到动情处,吴青老师禁不住哽咽了,忽然间老师仿佛记起了什么似的,抬腕一看表,重又微笑着说:“这堂课结束了,刚刚一席话耽误了大家吃饭,对不起了。记住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下课。”吴青老师走了,可我们还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坐了很久很久。1、给文章加一个恰当的题目(1分)2、吴青老师的母亲是,除了本文写到的,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吴青母新的情况呢?3、用“”划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2分)4、读3-6小节,说说丧母之后的吴青老师是怎样像平常一样上课的?(3分)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吴青老师对母新去世内心是非常沉痛的?(2分)6、吴青老师为什么能忍住丧母之痛给我们上课?(3分)7、读了这篇章后,请你谈谈对吴青老师的看法。(3分)四、作文。(30分)题目:一份的作业

我猜等于你,O(∩_∩)O~

二百五 (1)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但绝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 (2)半瓶醋

(3)250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除外)区号

词语解释编辑

读音

èr bǎi wǔ

近义词

傻头傻脑

反义词

机智,理智

释义

(1)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但绝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

(2)半瓶醋

典故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例子: 王朔《空中**》:“你还别跟我耍~。”

歇后语: 半吊子的一半

相关解释编辑

北京话用来形容说话不当,行为不符合常规的人。[1]

来历传说编辑

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

源于战国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源于街机游戏

90年代流行的街机游戏“街头霸王”,出自于90年代的一个街机游戏叫“街头霸王(street fighter)”。是一个格斗游戏,当一方以满血打败另一方时,系统会出示一个英文PERFECT,由于系统发音不标准(日本做的游戏,日本人配音),读音非常像“二百五”,于是就以此调侃获胜之人。直到今天,在格斗类街机游戏上(如拳皇),PERFECT仍被称为“二百五”,从90年代玩街机的朋友都知道。当然这里的“二百五”只是调侃!

源于智商IQ

IQ的意思其实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种指数,其最高指数为250。在140以上者接近极高才能(国外常把这种人称为“天才”),120~140者为很高才能,110~120为高才能,90~110为正常才能,80~90为次正常才能,70~80为临界正常才能,60~70为轻度智力孱弱,50~60为深度智力孱弱,25~60为亚白痴,25以下者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为智商90~110。常理来说,正常的测智商的题库,能达到140的,就已经算是天才了,而据说爱因斯坦的IQ达到了180,所以250的智商,可以说是超天才。又有人说,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差,所以,250这个几乎无人可及的境界,更多的就是用来形容笨蛋了(有些人被形容为爱因斯坦,意思为他的话语行为是我们这些普通智力的人无法理解的,不是天才就是蠢材)。

其他说法

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金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山东枣庄、微山、江苏徐州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这里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话说“二百五”

“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也叫“半吊子”。其实,《现汉》只说对了一半,且拐了一个“弯儿”。“二百五”说的是“钱数”,与“半吊子”的关系更密切些。

如同“马大哈”源于马三立的相声《买猴》,俗语“二百五”的“根儿”恐怕也要从文艺作品中去寻。在稍早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被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陈独秀在《收回教育权》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公司又摄制了**《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另外,据著名戏剧人翁偶虹说,早年昆曲本有《蝴蝶梦》演绎庄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两个灵童角色,颇有噱头,反胜昆曲。京剧《蝴蝶梦》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于连泉)挑班演出不见出色。上海名丑刘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这一角色,独创漆布长衫、坎肩、小帽,酷肖纸质,其功夫极深,被抱出场后,鹄立椅上,右手拿烟袋,左手弯胸前,历时一刻,身无少动,观众诧为奇技,直呼其“纸人”。京剧《蝴蝶梦》有一对白:杂扮童儿道:“什么人鸡毛喧叫?呀,这个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钱买来的童男,怎么活了?不要紧,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买的是纸的,我是个人,怎会一样?”

“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钱,就是“半吊子”。(但是实际上一吊钱是一千文,半吊子就是五百文了。)从以上分析来看,猜测“二百五”一词很可能产生于晚清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

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声腔剧种,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由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就叫《半吊子卖鞋》,是搬演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半吊子”一说。

二百五是“二杆子、半吊子、无所不至”几词各取词头“二、半、无”谐音而成,是一句骂人很重的话。

读音

  èr bǎi wǔ

近义词

  傻头傻脑、闻豪

反义词

  机智,理智

释义

  (1)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二百五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骂人 (2)半瓶醋

典故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例子: 王朔《空中**》:“你还别跟我耍~。” 歇后语: 半吊子的一半

编辑本段来历传说

  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

编辑本段一、源于战国故事

   二百五的由来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编辑本段二、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编辑本段三、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编辑本段四、关于街机游戏

  90年代流行的街机游戏“街头霸王”,出自于90年代的一个街机游戏叫“街头霸王(street fighter)”。是一个格斗游戏,当一方以满血打败另一方时,系统会出示一个英文PERFECT,由于系统发音不标准(日本做的游戏,日本人配音),读音非常像“二百五”,于是就以此调侃获胜之人。直到今天,在格斗类街机游戏上(如拳皇),PERFECT仍被称为“二百五”,从90年代玩街机的朋友都知道。当然这里的“二百五”只是调侃!

编辑本段六、智商IQ

  IQ的意思其实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种指数,其最高指数为250。在140以上者接近极高才能(国外常把这种人称为“天才”),120~140者为很高才能,110~120为高才能,90~110为正常才能,80~90为次正常才能,70~80为临界正常才能,60~70为轻度智力孱弱,50~60为深度智力孱弱,25~60为亚白痴,25以下者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为智商90~110。常理来说,正常的测智商的题库,能达到140的,就已经算是天才了,而据说爱因斯坦的IQ达到了180,所以250的智商,可以说是超天才,又有人说,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差,所以,250这个几乎无人可及的境界,更多的就是用来形容笨蛋了(有些人被形容为爱因斯坦,意思为他的话语行为我们这些普通智力的人是无法理解的,不是天才就是蠢材。)

编辑本段七、其他说法

  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山东枣庄、微山、江苏徐州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这里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话说“二百五” “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也叫“半吊子”。其实,《现汉》只说对了一半,且拐了一个“弯儿”。“二百五”说的是“钱数”,与“半吊子”的关系更密切些。 如同“马大哈”源于马三立的相声《买猴》,俗语“二百五”的“根儿”恐怕也要从文艺作品中去寻。在稍早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被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陈独秀在《收回教育权》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公司又摄制了**《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另外,据著名戏剧人翁偶虹说,早年昆曲本有《蝴蝶梦》演绎庄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两个灵童角色,颇有噱头,反胜昆曲。京剧《蝴蝶梦》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于连泉)挑班演出不见出色。上海名丑刘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这一角色,独创漆布长衫、坎肩、小帽,酷肖纸质,其功夫极深,被抱出场后,鹄立椅上,右手拿烟袋,左手弯胸前,历时一刻,身无少动,观众诧为奇技,直呼其“纸人”。京剧《蝴蝶梦》有一对白:杂扮童儿道:“什么人鸡毛喧叫?呀,这个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钱买来的童男,怎么活了?不要紧,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买的是纸的,我是个人,怎会一样?” “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钱,就是“半吊子”。(但是实际上一吊钱是一千文,半吊子就是五百文了。)从以上分析来看,猜测“二百五”一词很可能产生于晚清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 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声腔剧种,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由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就叫《半吊子卖鞋》,是搬演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半吊子”一说。 二百五是“二杆子、半吊子、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几词各取词头“二、半、无”谐音而成,是一句骂人很重的话。

编辑本段“半瓶醋”意义的由来

  “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 “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 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也叫“半吊子”。其实,《现汉》只说对了一半,且拐了一个“弯儿”。“二百五”说的是“钱数”,与“半吊子”的关系更密切些。 如同“马大哈”源于马三立的相声《买猴》,俗语“二百五”的“根儿”恐怕也要从文艺作品中去寻。在稍早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被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陈独秀在《收回教育权》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公司又摄制了**《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另外,据著名戏剧人翁偶虹说,早年昆曲本有《蝴蝶梦》演绎庄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两个灵童角色,颇有噱头,反胜昆曲。京剧《蝴蝶梦》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于连泉)挑班演出不见出色。上海名丑刘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这一角色,独创漆布长衫、坎肩、小帽,酷肖纸质,其功夫极深,被抱出场后,鹄立椅上,右手拿烟袋,左手弯胸前,历时一刻,身无少动,观众诧为奇技,直呼其“纸人”。京剧《蝴蝶梦》有一对白:杂扮童儿道:“什么人鸡毛喧叫?呀,这个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钱买来的童男,怎么活了?不要紧,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买的是纸的,我是个人,不会一样。

韩信

匡衡,以下是简介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承(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匡王村人,另一说为: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但匡衡的仕途在一开始却并不平坦。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但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

元帝即位后,任用匡衡为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这时,京城长安一带发生日蚀、地震等灾变,匡衡乘机上书,引用《诗经》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劝元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汉书·匡衡传》,下引同),然后再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和之风。匡衡的奏书得到元帝的赞赏,匡衡因此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在后几年里

汉元帝十分喜好儒术文辞,尤喜爱《诗经》,曾多次亲自听匡衡讲《诗》,对匡衡的才学十分赞赏,因此任匡衡为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代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匡衡可算是因明经而位极人臣的典型了。

匡衡任职期间,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每当朝廷大臣讨论政务时,匡衡总是引《诗经》为据,认为“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经之指,则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匡衡的主张得到元帝及成帝的支持,这与从汉朝中期就开始兴起的独尊儒术,推重经学,微言大义的社会风尚是分不开的,实际是汉朝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

元帝后期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他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成帝即位后,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并纠举他的党羽,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不久,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元帝封其为安乐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成帝时,司隶校尉骏等告其“专地盗土”(指扩大国界),被免为庶人。

相关典故

◎凿壁偷光

原文:

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西京杂记》

译文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山东人喜欢面食,众多面食中又以饺子为最,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好受不如倒着”。不过,山东各地对于饺子的称呼各不相同,通过这些称呼也可以看出各城市文化、语言上的差异。

1、饺子的本意是什么?

先来看看“饺”的本意,饺,是会意字。从交,从食。而“交”是象形字,小篆中如同两腿交叉,所以引申意为“交叉”。所以,饺的本意就是“交叉”后可以吃的面食。那么“交叉”是什么?无疑是指面与馅料的交叉。

“子”的本意又是什么?子,是象形,甲骨文中如同孩子在襁褓中,头、身、臂膀和双脚并起来的样子。因此“子”的引申意为“小”。这样一来,饺子的含义就是指制作的很小的、面和馅料“交叉”(引申为包裹)起来的面食。

饺子

也就是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凡是符合上述制作方法的都是饺子。但是,为什么在山东还有其他的叫法呢?这要归功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了。

2、济南、淄博等地叫“包子”

济南、淄博等地通常把饺子叫“包子”,而把人们通常认为的“包子”叫“大包子”。比如,济南人说:“咱们回家包包子吃吧?”这一定是指包饺子;而淄博人说的“吃顿大包子吧……”并不是指包子特别大,而是指它不是饺子。

据《齐民要术》记载,馄饨、包子古时叫“饼”,都是把肉细磨后洒入或包裹进面粉里烤食、煮食,即所谓的“饼炙”。因此,包子的叫法还原了饺子的本来面目。济南、淄博是鲁中地区,古风保存完整,语言上较少受外来的影响,从包子的叫法上可见一斑。

饺子

3、济宁、临清菏泽等地叫“扁食”

济宁、临清等地通常把饺子叫“扁食”。这一叫法起源于元朝,在《三朝北盟会编》里明确记述“馄饨、扁食乃金人御膳也”。这种称呼的取意源自其外形,扁扁的,因此最早的扁食还指“锅贴”。只是一个煮、一个煎或烤。

为什么济宁、临清等地称“扁食”?这是因为元朝时开挖修整大运河,济宁、临清(含东昌府聊城)等地都是运河重镇,深受元文化的影响。另外,扁食的叫法在陕西也很盛行,有首陕北信天游唱道:“吃一碗扁食没喝一口汤,没打定主意上了人家的当。”

饺子

战国时赵孝成王九年,秦兵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去求救,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自荐随同前去。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半天没有成效,毛遂手拿宝剑走上宫殿,陈述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的侵略。

毛遂自荐(拼音máo suì zì jiàn)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毛遂自我推荐。后来用“毛遂自荐”喻指自己推荐自己,典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现比喻自告奋勇任某项工作。

扩展资料

典故: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后赵先割地议和,秦退兵后,赵又反悔不将城池交付秦,秦王大怒,使王陵领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经过挑选,最后还缺一个人。

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赵胜门下几年了?”毛遂说:“三年了。”

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赵胜也没听到赞语,这是因为没有先生什么才能的缘故。

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不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

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

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

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3933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1
下一篇2023-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