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广福台粤剧粤曲惠民演出节目单一览

11月广福台粤剧粤曲惠民演出节目单一览,第1张

11月4日10:00-11:30新翠苑粤剧团

1:独唱《风雨相思》

2:粤曲对唱《狄青闯三关》

3:粤曲对唱《芙奴传》

4:折子戏《凤阁恩仇未了情》

5:折子戏《越国骊歌》

6:折子戏《望江楼饯别》

11月7日10:00-11:30西关凤鸣粤剧团

1:粤曲对唱《天仙配之重逢》

2:粤曲对唱《帝女花之庵遇》

3:折子戏《打金枝》

4:折子戏《十八相送》

5:折子戏《光绪皇情暖珍妃》

11月11日10:00-11:30群英汇粤剧团

1:粤曲独唱《卖荔枝》

2:折子戏《西湖邂逅》

3:折子戏《搜书院》

4:折子戏《梨花送枕》

5:折子戏《艳曲动皇心》

6:折子戏《晴雯补裘》

7:粤曲独唱《雨夜忆芳容》

11月14日10:00-11:30昌华苑歌舞曲艺团

1:粤曲对唱《珍珠慰寂寥》

2:折子戏《骊宫贺寿舞霓裳》

3:折子戏《天山未了情》

4:折子戏《楼台会》

5:粤曲对唱《吕布会貂蝉》

6:折子戏《洛水梦会》

11月18日10:00-11:30虹英粤剧团

1:粤曲对唱《情赠茜香萝》

2:粤曲独唱《小城春梦》

3:折子戏《花田错会》

4:粤曲对唱《苏小妹三难新郎》

5:折子戏《痴梦》

6:粤曲对唱《柳毅传书之送别》

7:粤曲独唱《荔枝颂》

11月21日10:00-11:30芳虹粤剧团

1:折子戏《苎萝访艳》

2:折子戏《别馆盟心》

3:折子戏《越国骊歌》

4:折子戏《梦会太湖》

5:折子戏《祭玉河》

11月25日10:00-11:30中海曲苑

1:粤曲独唱《浔阳江上浔阳月》

2:粤曲对唱《绝情谷底侠侣情》

3:折子戏《吕布会貂蝉》

4:折子戏《倾国名花》

5:粤曲对唱《挥泪别南唐》

6:粤曲表演唱《红鸾喜》

7:粤曲对唱《骊宫贺寿舞霓裳》

11月28日10:00-11:30大老倌戏曲艺团

1:折子戏《几度悔情悭》

2:粤曲对唱《魂梦绕山河》

3:折子戏《梦会太湖》

4:折子戏《投荔》

5:折子戏《盲仔断肠歌》

注意事项

①入馆请提前在公众号预约,无须购票,演出当天携带身份证、出示健康码,有序入园观看,未带口罩、体温异常者不得进入;

②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安全观看。

作者:柯煜

诗名:题浔阳送客图为宋兰挥检讨赋

朝代:清

全文:

梁园才子瀛洲仙,幕府读书方少年。

浔阳楼高试骋望,雕阑一曲横江天。

登临怀古意绵邈,生绡染出《琵琶篇》。

当时白傅佐江郡,旷怀日习东林禅。

无端送客成邂逅,京都音乐闻江边。

青衫红袖两凄恻,千秋歌曲分流传。

只今丹粉绚本事,水云仿佛鸣香弦。

贞元朝士感沦落,善才弟子馀婵娟。

《霓裳》《六么》疑可识,檀槽手抚神宛然。

古来悲欢事何限,岂必同病才相怜。

高歌妙绘恣挥洒,动荡胸臆开心田。

乃知贤豪襟韵各有托,非同非异非言诠。

奇章赞皇兼将相,岂岩香山佳句争流连。

还君此画情悁悁,幽斋灯灺耿不眠。

布谷鸟叫代表什么

1、布谷鸟视为报春鸟、吉祥鸟、幸福鸟,它的叫声就代表春天、希望、幸福。

2、因为布谷鸟叫,是让催促农民快点去耕种。 3、栖息于开阔林地,特别在近水的地方。

常晨间鸣叫,每分钟24-26次,连续鸣叫半小时方稍停息。性懦怯,常隐伏在树叶间。

平时仅听到鸣声,很少见到。 4、飞行急速,循直线前进,在停落前,常滑翔一段距离。

取食鳞翅目幼虫、甲虫、蜘蛛、螺类等。食量大,对消除害虫起相当作用。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主要为夏候鸟,部分旅鸟。春季于4-5月份迁来,9-10月份迁走。

性孤独,常单独活动。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

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常站在乔木顶枝上鸣叫不息。

有时晚上也鸣叫或边飞边鸣叫,叫声凄厉宏亮,很远便能听到它“布谷-布谷”的粗犷而单调的声音,每分钟可反复叫20次。鸣声响亮,二声一度,像“KUK-KU”。

参考资料:

人民网--谷雨——春夏之交 雨生百谷(节气·物候)。

布谷鸟叫意味着什么

布谷鸟有许多种,有一种从早春就开始叫了,在门前的大椿树上,“咕咕,咕咕”,想起来叫两声,懒洋洋的,让人产生春困的感觉。

麦子刚秀穗,另一种布谷鸟就来了,它的叫声是“快黄快熟,快黄快熟”,白天或是夜晚,从远处飞来,在天空划过,扔下几句“快黄快熟”,一掠而过,又飞到远处的山林里,一声一声,催着麦子快熟。等到麦子黄梢,快黄快熟就飞走了,又到其它地方忙去了。

我们这里人把它的叫声翻译过来,是“快黄快熟,老婆放牛。媳妇攒脚,蒜苔泡馍!”意思是,麦熟了,天忙了,青壮劳力都要干重活了,让老婆婆去放牛吧,年轻妇女也该把缠着的小脚收拾利索,准备下地干活;而这时,正是蒜苗抽苔的时候,做饭就用蒜苔泡馍吧。

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这样讲,并且越听越象。还有一种布谷,当地人叫它“王岗鸟”,从春到夏,每当夜晚,总能听到远处的山林里,传来一声声“王岗哥,等等我”的叫声,绵远,悠长,含着无尽的悲伤。

这里面牵着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后娘,给一亲一疏两个儿子,各人一把麻籽,让他们到山上种。说,谁种的麻出来,谁回家。

出不来,不能回家。两个儿子走在路上,尝吃麻籽。

弟弟说,哥,你这麻籽咋恁好吃呢,咱俩换换吧。就换,谁知后娘给老大,即不亲儿子的麻籽是煮熟的。

换了以后,哥哥种的麻出来了,弟弟种的出不来,不能回家。后来就死在山上,化成一只鸟,整天喊着哥哥的名字,“王岗哥,等等我”。

其实这只是老百姓善恶因果思想的一种反应罢了。

布谷布谷是什么意思

布谷鸟体形大小和鸽子相仿,但较细长,上体暗灰色,腹部布满了横斑脚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后飞行急速无声芒种前后,几乎昼夜都能听到它那宏亮而多少有点凄凉的叫声,叫声特点是四声一度——“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快割麦!快割麦!”、“快播谷!快播谷!”所以俗称布谷鸟这是布谷鸟的叫声有催人播种的意思,每年春夏之交,在农人应该布谷插禾的时节,有一种鸟会适时地开始啼叫,仿佛在提醒人们“布谷布谷~”,快干活,莫错过农时于是这种鸟被人们亲切的叫做布谷鸟。

布谷鸟有什么寓意吗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杜宇也叫望帝,传说是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后禅让退位,归隐深山。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每年暮春杜鹃花开时节日夜鸣叫,悲鸣不已,直到口中滴血。其声凄切,所以人们借以倾诉悲苦和哀怨之情。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话文释义: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这里白居易被贬江州,月夜送客,听到琵琶女被弃的故事,诗人伤感万分,再联系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苦竹绕宅,朝晚听到杜鹃啼血,悲伤无限。

扩展资料:

关于布谷鸟的传说:

蜀国有位君主,叫杜宇,号望帝。望帝经常带领四川人开垦荒地,种植五谷。辛苦了许多年,把蜀国建成为丰衣足食的天府之国。这时,有一大群龙蛇鬼怪兴风作浪,使了妖术,把大石泥土堆成崇山峻岭,将万流归海的大水挡住了。水灾之大,直比大禹时期!望帝无能为力因而茶不思、饭不香,郁闷不已。

彼时,荆州一口井里的大鳖成了精灵,但修成人形后不久便死了。他的尸体顺水向西漂流,漂到岷山的时候,突然活了过来,他便自称叫做鳖灵跑去朝拜望帝。表示自己有能力治水。望帝大喜,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开河放水救民。

鳖灵果然勇猛,把那些凶恶顽劣的龙蛇鬼怪制服。又着手把巫山一带的乱石高山,凿成了夔峡、巫峡、西陵陕等弯曲峡谷,终于将汇积在蜀国的滔天洪水,顺着七百里长的河道,引向东海去了。蜀国又成了人民康乐、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

望帝见鳖灵的才干比自己高,就将王位禅让给了鳖灵,他自己隐居到西山去了。鳖灵做了国王,便是从帝。起初,从帝与民为善,但渐渐的有点居功自傲,变得独断专行,不大倾听臣民的意见,不大体恤老百姓的生活了。

消息传到西山,望帝非常着急,寝食难安,半夜三更还在房里踱来踱去,想着劝导丛帝的办法。最后,他还是决定进宫去劝导丛帝。百姓知道望帝老王出山后自发的跟在后面,由此到宫殿前便是一支长长的队伍。丛帝远远地看见这种气势担心造反,便急忙下令紧闭城门。望帝心痛不已。

回西山后,望帝依然想办法规劝从帝。机缘巧合之下,他变成了一只会飞会叫的杜鹃鸟,从西山飞进了皇帝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着:民贵呀!民贵呀! 丛帝听了杜鹃的劝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一心向善,以民为重。成为川蜀之地又一个好皇帝。

参考资料:

-杜鹃鸟

参考资料:

-杜宇

布谷鸟有什么寓意吗

代表悲哀、凄凉。

布谷鸟就是杜鹃。杜鹃别名颇多,北宋雍熙年间那首有名的《宿山房即事》有这么一句:“杜鹃谢豹子规啼。”此外布谷、伯劳、杜宇(望帝)等亦是其较为习见的名号。

杜宇的称谓则来自一个美丽而忧伤的传说。扬雄《蜀王本纪》:“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称望帝。”鳖灵,原住长江边,是一鳖精修练而成,每天夜里他都要同出于江源之井中的情人朱利幽会。他听说西海水灾泛滥,便沿江而上,到了蜀国,望帝杜宇任用鳖灵为相,命其治水。朱利思念情人,也到蜀国来找鳖灵。那一天,正好望帝出猎,在山野间邂逅朱利,见朱利貌美如花,便命纳入宫中为妃。朱利不知鳖灵已是蜀相,不敢言明身份,却一直闷闷不乐。鳖灵治水有方,变水患为水利,望帝为他设宴庆功,鳖灵大醉,留宿宫中。深夜,朱利敲开了鳖灵的门,二人相见抱头痛哭,各诉别后思恋之情。望帝发现二人幽会,并听到了所诉情由,悔恨交集,当夜便草拟一道诏书,禅让帝位于鳖灵,自己却悄悄隐入西山修行。鳖灵继位,称丛帝。望帝在山中非常思念朱利,在痛苦和寂寞中郁郁死去,灵魂化作一只杜鹃鸟飞回蜀都。

因了这个传说,杜鹃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其情景凄苦万状;另外还有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几千年来,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

布谷鸟有什么寓意吗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杜宇也叫望帝,传说是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后禅让退位,归隐深山。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

每年暮春杜鹃花开时节日夜鸣叫,悲鸣不已,直到口中滴血。其声凄切,所以人们借以倾诉悲苦和哀怨之情。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话文释义: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这里白居易被贬江州,月夜送客,听到琵琶女被弃的故事,诗人伤感万分,再联系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苦竹绕宅,朝晚听到杜鹃啼血,悲伤无限。

扩展资料:

关于布谷鸟的传说: 蜀国有位君主,叫杜宇,号望帝。

望帝经常带领四川人开垦荒地,种植五谷。辛苦了许多年,把蜀国建成为丰衣足食的天府之国。

这时,有一大群龙蛇鬼怪兴风作浪,使了妖术,把大石泥土堆成崇山峻岭,将万流归海的大水挡住了。水灾之大,直比大禹时期!望帝无能为力因而茶不思、饭不香,郁闷不已。

彼时,荆州一口井里的大鳖成了精灵,但修成人形后不久便死了。他的尸体顺水向西漂流,漂到岷山的时候,突然活了过来,他便自称叫做鳖灵跑去朝拜望帝。

表示自己有能力治水。望帝大喜,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开河放水救民。

鳖灵果然勇猛,把那些凶恶顽劣的龙蛇鬼怪制服。又着手把巫山一带的乱石高山,凿成了夔峡、巫峡、西陵陕等弯曲峡谷,终于将汇积在蜀国的滔天洪水,顺着七百里长的河道,引向东海去了。

蜀国又成了人民康乐、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 望帝见鳖灵的才干比自己高,就将王位禅让给了鳖灵,他自己隐居到西山去了。

鳖灵做了国王,便是从帝。起初,从帝与民为善,但渐渐的有点居功自傲,变得独断专行,不大倾听臣民的意见,不大体恤老百姓的生活了。

消息传到西山,望帝非常着急,寝食难安,半夜三更还在房里踱来踱去,想着劝导丛帝的办法。最后,他还是决定进宫去劝导丛帝。

百姓知道望帝老王出山后自发的跟在后面,由此到宫殿前便是一支长长的队伍。丛帝远远地看见这种气势担心造反,便急忙下令紧闭城门。

望帝心痛不已。 回西山后,望帝依然想办法规劝从帝。

机缘巧合之下,他变成了一只会飞会叫的杜鹃鸟,从西山飞进了皇帝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着:民贵呀!民贵呀! 丛帝听了杜鹃的劝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一心向善,以民为重。成为川蜀之地又一个好皇帝。

  画笔不堪折,染了相知,浸了相思。

 染指岁月青葱,朝气蓬勃似旭日,飘飘摇摇;手握年华豆蔻,璀璨闪烁如繁星,点点缀缀。

 当时江南风光好,牵手沐浴幽幽江风。而今遥遥相望,满纸落红哀舞。接天莲碧,是慕情、梦寻九江。恰柳风若徐,又添寂寥想念。忽思红颜,芊芊笑意须臾,蓦然相顾。醉迷相伴,待岁月如梭,晨钟晚铃,仍无能勾勒寥寥情丝。风骤雨疏,雨打风吹花草叶,梦里梦外思远人。忆美好经年,怎不盼多留几日在你身旁?

 赏杏花烟雨,多少次,默念成诵,轻枕着你的名字入眠。梦锁幽帘,琴心染月,忆陪伴时幸福温馨。相思一盏笑一盏,盏盏甜心间。走阡陌,穿柳巷,看杨柳依依,听莺燕絮语,笑意爬上双眸眉梢。谁知道,笑意从何来?冷枫含悲,霜知道,一点一滴累重重,方有今日笑颜印心头。三千弱水,为一瓢,饮尽秋露啖寒霜。

 红尘如梦,我打江南从你浅浅的的眉目里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忽隐忽现,若即若离,宛如娇羞可爱的你,知性温柔。烟雨里,我曾白衣青衫,路过身旁,也曾那般婉约的把你涌入怀中,恣意欣赏你明丽的笑颜。

 碧绿长堤,烟柳画桥,我你重演许仙白娘子,情意阑珊,再多颜料却描绘不出一丝真挚。梦境里,一只乌篷船,轻轻的载着我们,淌过小桥,流水,两支橹桨便把江南的遇见,想念,一瓣一瓣拨开,你我在绝世的凄美中,泯着唐时的风花,噙着宋时的雪月,再揉碎成经纶的墨香,相拥相慕,相伴相携。

 伸手,将二十四桥的明月,六朝古都的旧事,沾染上浔阳湖畔的烟雨,我在亭台楼阁中,拈一朵花,放在胸前,在一纸蓝笺上,写满箴言,每日每夜的诵读。

 自古白衣书生皆惜花,荷花兰花紫熏衣。花开花落花恋花,情深情浅情多情,予独爱兰。烟雨江南,我在浔阳江畔,万千风景中,回眸,以绝世的姿态聆听那首童谣:“兰花山里寻兰花,兰花亭里兰花酒。兰花指绣兰花情,兰花情映兰花梦。兰花梦里梦想兰,兰花心里觅心兰……”

 此生依依,沧海茫茫千里。一段情缘,言难尽,遥夜枕畔欣喜。从别以后,柔肠空许,谁道相思总须醉,未在相伴不相离。推灯辗眠遥望天,恰好霜华满地,甜露侵染思绪。辜负美景良辰,也把韶光破碎,陪伴你片片刻刻。弹指记忆,总是温馨安暖。绣笔难书相思远,挽歌梦里喜相会。春悲秋韵,暮沉月落,凭谁解年少轻狂。安暖总怀多情意,唯有心兰一人知。

 长江一瞥,水天苍茫。期一袭衣袂飘飘踏水来,冀一缕清音袅袅破空至。总想于笔墨间,舞一片心阳;总想在文字里,孕三春暖辉,夏览淡墨点点,冬看来路茫茫。含而不露的心语,只盼你赏阅。

 袅袅清茶伴心音,幽幽淡墨随相思。是谁在风中,洒下瓣瓣落红,和雨而语?又是谁在深宵,辉一庭春月,犹照远方佳人?不知,我细刻慢写你时的煎熬,你是不是暗暗喜欢,暗暗相思?为你沉迷的文字,哀叹在怜香惜玉的渡口。你的音,你的容,你的笑,你的貌,总会无心自然的流露在我的笔端。你主宰了我的落墨,左右了我的喜怒。渴盼着几许时光后的目光交集,渴盼着四目交投时的心花欲坠。

 你看见了吗?这里的江花,红胜火,这里的江水,绿如蓝。这里的杨柳依依,这里的烟雨蒙蒙,这里的流水潺潺,这里的月儿弯弯,这里的兰花想想……湖堤夏晓,平湖秋月里鱼儿争相觅食;断桥残雪,郁郁葱葱里看清泉喷涌。风花雪月的九江,烟雨里酝酿着动情的故事,滋润着幸福的传说,也承载着你我温柔的浪漫。

 轻抚画笔,勾勒幸福安暖的水墨画,那些荡涤记忆的柔美,那些诗情画意,缠绵纠葛,注定会被铭记,在天涯,亦或是海角。天青色的烟雨,如诗,如画,如梦,注定会被珍藏,在天上,亦或在人间,在眼里,亦或在心里。心如止水,手捧一卷诗书,静观淡烟,疏雨,钟情于安然生活里的山环水绕,钟情于风雨里浣洗容颜的你,依稀青丝,绕醉了我的梦,你的情。

 微微的,浅浅的,风儿浪漫的蹁跹,在安暖的气息中撩起绮丽的遐思,杨柳随风,吹面轻抚,杏花烟雨,只沾衣欲湿。我在隔水之畔,掬一指似水的柔情,盈一袖微醉的暗香,从潮湿的雨巷里婉约穿行,轻轻的,慢慢的,静静的,生怕惊扰你安然的清梦,我便走进了你的梦。在风清雨细的缠绵里,享受这一场盛世的邂逅。

 情梦伊始,杨柳约,花开缘。空影独立,远望青山萦绕,捻弦韵悠然不语。忆相伴,眼中明媚。花开花落缘缘牵,缘起缘灭人人惜。淡淡红尘,生生淡定。岁月的河静静的流淌,我们只有一支浆,能让生命之舟缓行。用心随着那或深或浅的径流,一路行来,有风,有雨,有烟柳,有花香,有相聚,有离别。风起时,烟波浩淼,涟漪生,暖梦盈盈。雨落时,拥你入怀,坐于案前,于轻轻浅浅中一同寻找一路走来的月光。浣洗心情,轻书墨香,点点私语,笔尖流淌过,兰花亭下一泓碧韵,出山泉水绕石潺潺,凝成一曲如玉般晶莹的歌,悠扬,婉转,如你般可爱。

 朦胧夏意侵袭,烟柳满目杨柳岸。品小溪流水,听蓝天白云,抬手拂一丝弱柳,那滑过指尖的碧绿,悠悠和着一首小曲,情动心弦。奏一支无字的小歌,想听你清唱。如烟,让我心柔柔。不忍将画面破坏,痛隐隐。只能将那灵性的`丝丝缕缕收集,写进婉转的韵律中。让爱在夏的柔波中悄悄延伸,细细的呼吸着生命的旋律,轻舒漫卷华章。

 黛紫色的烟雨中,懵懂的我,为了在江南与你相遇,转山转水,颠肺流离,看见你的浅笑,那时的南岸,草木妖妖,你的容颜,就像是我去的江南,那般柔软,美好。花香蝶舞醉徜徉,黄莺静静舞环绕,我在梦的边沿,将深深浅浅的足迹流放,绽放出岁月的新丽,梦在心里,情在弦上。或许在冬季,我便会静静思考古老的梅花三弄。梦的烟菲将我弥漫,情的思绵将我缠绕,精灵般轻舞,伴着蝶花盈空飞扬。轻吟花香,呼吸云朵,玉暖梦澜。此生,总是在你回眸之际,一些人,一些事,清浅成落花流水,芬芳成彼岸兰花,悠扬做安暖如意,书成了你给我的相思。

 一醉心兰一醉情,一瓣馨香一瓣思。岁月安暖,在心底默默地吟唱,携着深深的念想,伸手,捧起一段时光,在安之若素里,细细书写着丝丝缕缕你给的淡淡相思。

琵琶行白居易听了歌女的自叙有什么感慨: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琶琵行。

彼此同样是流落天涯、四处飘零的人,虽说今夜初次相逢,又何必曾经互相认识呢?琵琶女的身世,激起诗人情感的共鸣。同病相怜,同声相应,他将自己贬谪江州和琵琶女流落江头的悲惨遭遇联系在一起,酝酿出这传诵千古的名句。诗人发自肺腑的感慨,道出了人生旅程中无数孤独者的心声,是全诗主旨所在。它已超越时代,成为后世饱经沧桑的人邂逅时的共同感受。毛泽东读《琵琶行》时曾在这两句下面划了许多加重号,还批道:“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

  黄鹤楼联(何元恺)

  临高台而极目,看大别垂杨,郎官春草,凤凰远岫,鹦鹉芳洲,写不尽万家烟景,更兼着帆随岸转,汉接天回,想仙人弭节归来,邂逅相逢应颜笑。

  沥浊酒以抒怀,问陶公战舰,庾令胡床,白石词锋,青莲采笔,又谁知千载英雄,都付与江上清岚,山间明月,剩我辈当歌痛饮,苍茫独立自吟诗。

  注: 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江西鄱阳人,东晋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

  陶公战舰——陶侃 陶侃是一代名将,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他颇有建树。他出身贫寒,在西晋风云变幻中,竟冲破门阀政治为寒门入仕设置的重重障碍,当上东晋炙手可热的荆州刺史,而颇有治绩。他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晋书》、《世说新语》等史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他的遗闻逸事。他还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赞扬的,贬斥的,以及为他辩诬的人都有。

  庾令胡床——庾亮 庾亮(289~340)

  中国东晋外戚,大臣。字元规。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司马睿(见晋元帝)为镇东大将军时任西曹掾,颇受器重。后以亮妹为皇太子(晋明帝)妃,庾亮侍讲东宫,与太子交好。明帝即位,任中书监,为王敦所忌,托病去官。太宁三年(325)明帝卒,庾亮为中书令,与王导共辅6岁太子司马衍(晋成帝)继位,庾太后临朝,政事决断于亮。苏峻以平王敦、沈充功,进冠军将军,历职太守,统精兵万人。咸和二年(327),庾亮拟夺其兵权,苏峻与祖约以诛执政庾亮为名,联合举兵反晋,亮任都督,专征讨事。建康陷落,奔浔阳(今江西九江)投温峤,不得已共推陶侃为盟主。乱平后出为豫州刺史,镇芜湖。九年六月陶侃卒,庾亮以帝舅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都督六州诸军事,镇武昌。咸康五年(339)四月王导卒,朝廷以其为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庾亮不就,以弟庾冰为中书监。咸康六年正月病卒。

  白石词锋——姜夔 姜夔(jiāng kuí 1155~1221),中国宋代音乐家和词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童年失去父母,在汉阳的姐姐家,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爱好音乐文学和书法。成年后屡试不第,奔走四方,过着幕僚清客的生活。他有忧国忧民之心,对当时的政治表示不满,支持辛弃疾抗击金朝统治者的事业。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白石路过曾擅金兵两次破坏的扬州,所见断井颓垣,使他感融万端,写出著名的《扬州慢》曲谱和歌词。合肥也被金兵蹂躏过,白石在那里写出《凄凉犯》,反映了“边城一片离索”的荒凉景象。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也是真实的史料。白石一生处在矛盾的心情中不能自拔。他对自己的幕僚生活感到厌倦,却又处处依附统治集团,留恋那种狭隘空虚的生活,因此,忧郁凄凉便成了他的音乐和文学创作的特色。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

  青莲采笔——李白李白 (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新疆附近一个不繁华的荒凉之地因祖先被流放此地),幼年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一说生于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本人被称为“诗仙”。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的剑术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的。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思想有关),《野史》上有若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摺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本文选其诗十一首:《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

传世名篇

游山西村

题解

见《剑南诗稿》。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因极力支持抗战派将领张浚北伐,遭到朝廷投降派的排挤,自降兴(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罢官归乡,居住在山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就是作者于乾道三年(1167)初春在三山村时写的。诗中记一次邻村之游,描写了山阴农村的美丽风光、热闹的节日气氛以及农家的纯朴好客,表达了作者对农家的深厚情谊。

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扣门。

剑门道中遇微雨

题解

见《剑南诗稿》。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境》是入蜀孔道,又是历史名胜,历代诗人题咏甚多。乾道八年(1172)冬,作者由南郑(今陕西汉中)赴成都途经此地,即吟此诗。关于其诗索解,或认为作者终生志在恢复,这时是从汉中前线调往后方成都担任闲官,故诗里抒发的是壮志未酬的感慨,作者并非向往当个诗人,而是不甘心于只当个诗人,内涵深婉,意在言外。剑门,山名。

原文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舍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病起书怀

题解

见《剑南诗稿》。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夏。是时,游在成都,被人攻讦而遭弹劾罢官,遂躬于田亩。春末夏秋之际,作者生病,虽生活愈加清贫,仍不忘恢复之意。于是病愈即写《病起书怀》二,以表其矢志不渝之爱国情。

原文

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

关山月

题解

见《剑南诗稿》。作于淳熙四年(1177),时作者被弹劾罢官闲居成都,距宋、金达成“隆兴和议”近十五年。诗中揭露“和戎诏下十五年”来将军们“朱门沉沉按歌舞”的荒*享乐,抒写士兵们以死报国的“壮士心”被白白消磨的悲愤,和“遗民忍死望恢复”的迫切愿望,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求和苟安政策的愤怒谴责。《关山月》,原为汉乐府《横吹曲》篇名。

原文

和戎诏下十五年,

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沈沈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

戌楼刁斗催落月,

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

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士戈古亦闻,

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夜泊水村

题解

此诗作于山阴奉祠,时作者已家居九年。山阴是江南水乡,作者常乘小舟出游近村的山水。此诗为即景之作。

原文

腰间羽箭久凋零,

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

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

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

卧闻新雁落寒汀。

书愤

题解

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春,时作者六十二岁,罢官闲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已达六年。诗中概括了作者一生的抱负、经历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临安春雨初霁

题解

见《剑南诗稿》。淳臣十三年(1186)春作者出知严州(洽今浙江建德)之前,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到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候宋孝宗召见。此诗描写作者暂客临安时的闲散无聊生活,流露出对恶浊的官场生涯的厌倦和盼望早日归家的心情。

原文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秋夜将晓出篱门

迎凉有感(其二)

题解

见《剑南诗稿》。绍熙三年(1192)初秋作于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共二首,此其二。诗中抒发了对金人占领区大好河山和人民的深切怀念,流露出对无力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集团的强烈不满。

原文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题解

选自《剑南诗稿》。写于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六十八岁。他一生主张北伐,渴望统一,虽屡受投降派的谗毁排挤,终矢志不移。此诗正是作者即景抒情、借梦言志的名作之一。

原文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沈园(二首)

题解

据南宋周密《齐东野语》、陈鹄《者旧续闻》和刘克庄《后村诗话》载,游二十岁与其表妹唐琬婚,然琬为陆母厌,只得改嫁,十多年后,游与琬邂逅于沈园,共叙旧情。游痛以作《钗头凤》词,琬亦作同调之作,以诉其情。沈园会后,琬不久便离开人世。游于庄元五年(1199),作二绝句以记之。沈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

原文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示儿

题解

见《剑南诗稿》。作于嘉定二年(1210)十二月作者临终前,是诗人的绝笔和遗嘱。诗作集中体现了作者收复失地的终身抱负、统一祖国的坚定信念和至死不泯的爱国深情。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卜算子

咏梅

题解

陆游一生钟情于梅花。他不但写了一百六十多首咏梅诗,还写了四首咏梅词,词境大都托物言志,是诗人品格的写照。《卜算子·咏梅》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

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夜游宫

记构寄师伯浑

题解

此词选自《渭南文集》,系一首记梦之作,而这梦境正是其生活的重现,词中又绘写了梦醒后的感慨,洋溢着慷慨昂扬的爱国激情,迸射出浪漫的火花。

原文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诉衷情

题解

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这时词人已年近古稀,退居故乡山阴。但他一日也没忘记抗敌前线,报国信念至死不衰,愈老弥坚。

原文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题解

选自《渭南文集》,作者在蜀,曾一度任南郑(今陕西汉中)军职,不久改调成都参议官,投闲置散,抱负难展,失意之极,因咏啼鹃以抒怀抱。通篇借物寓情,以环境冷落渲染凄凉气氛,以莺燕无声反衬杜宇啼鸣,悲凉悉苦。《词林纪事》引《词统》云:“去国离乡之感,触绪纷来,读之令人於邑。”

原文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钗头凤

题解

这首词大约是陆游三十岁左右时的作品。据《齐东野语》记载,词中描绘的是陆游与唐琬的一段爱情悲剧。

原文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地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游小孤山记

题解

选自《入蜀记》,一作《过小孤山大孤山》,为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的两则日记。是时,游被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因作《入蜀记》以记其胜。小孤山,又名髻山,在今安徽宿松东长江中。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

原文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钯泽莹润,亦与他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称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罕松县,有戌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然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逾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地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澎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蒙,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发。万立庙门,有迅鹘搏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支:“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揽。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上赤而璧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5455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5
下一篇2023-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