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葛尼斯《一生的呼召》坚立在责任之处

【书摘】葛尼斯《一生的呼召》坚立在责任之处,第1张

原文链接

《一生的呼召》

——发现并活出人生的天职

[美]葛尼斯(OsGuinness) 著

林以舜等 译

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06。

---

正文约5000字; 粗体 本编标 ;

本文编录杨原平。

---

11  坚立在责任之处

“人类”所有的精明都为了寻求一件事:能够不负责任地活着。

——克尔凯郭尔

P136

毕加索的创作天分在20世纪的艺术界无人能出其右。但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尤其是和女性之间,他可以说是个吃人怪物。他形容自己是“米诺达”(Minotaur,希腊神话中的人身牛头怪物),而“怪物”则是朋友形容他的字眼(例如雕刻家贾克梅第)。毕加索说:“我死时,会是一场船难,巨大的船沉没时,周围许多人会和它一起被吸下去。”

不幸的是,毕加索说得没错。当他于1973年以91岁高龄去世之后,与他最亲近的三个人自杀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杰奎琳、早年的情妇玛丽·黛莉丝,以及他的孙子帕力多)。还有几个人精神崩溃,包括他的第一任妻子欧嘉和他最著名的情妇玛尔。这种毁灭性力量在他早年时即显现出来。他的亲生母亲警告他的第一任妻子:“我不相信有哪个女人和我儿子在一起会快乐。他只为自己活,不为任何人活。”

在《与毕加索生活的日子》(Life with Picasso)一书中,比毕加索年轻40岁的吉洛(Francoise Gilot)回忆身为他第三任情妇的10年生活。她写道,他非常吸引人,“有时候似乎不在他的面前,就无法保持呼吸。”但是就如毕加索所说,他的世界里只有两种女人——“女神”和“踏脚垫”,而且迟早每个人都会从第一种沦落为第二种。(p137)玛尔(毕加索在结识吉洛之前的情妇)最后告诉他:“你一生中从来不曾爱任何人,你不明白如何爱人。”吉洛曾经说他是“恶魔”,结果毕加索用香烟烫她的脸颊,毕加索之所以停手,是因为他说:“我可能还想再看见你。”

P137

毕加索亲口对吉洛说:“每当我换妻子,应该把前任妻子埋了。那样,我就可以摆脱她们…杀死女人,就抹去她所代表的过去。”吉洛说,这是毕加索的“蓝胡子情结”,而且这必然和他的无神主义息息相关。毕加索是尼采的铁杆追随者,他主张上帝已死,曾经有人听到他喃喃地说:“我是上帝,我是上帝。”在毕加索创作的真空期里,仅余的力量是恶魔般的驱力,让他继续创作艺术,并影响众人。

不可否认的,毕加索不但是伟大的艺术家,而且依然是一个依照上帝的形像所造的人。尽管他具毁灭性,但他仍然表现出对另一个方向的渴望。有个令吉洛大为吃惊、印象深刻的矛盾例子。他们在一起三年后的某一天,在法国南部的安提布,毕加索突然带着吉洛前往一间小教堂,带她走到前面的一个黑暗角落。

“你要在这里发誓,你会永远爱我。”毕加索说。

“如果我想要跟着你,”吉洛震惊地回答道:“我可以在任何地方发誓,但是为什么要在这里?”

“我想这里比任何地方都好。”他说。

“这里或别的地方都一样。”她回答。

“不!不!”毕加索说。“呃,对,当然,确实都一样。但是,这就是那一类的事,你怎么知道。也许教会的这些东西是有一点古怪,它也许可以让整件事情更加确定一点。谁知道呢?”

P138

毕加索的这件事进一步凸显出呼召的重要性:就现代人寻找道德责任的基础,以及对伦理标准的认识而言,呼召的概念极为重要。

今日西方世界充斥着关于道德危机的著作,以及呼求更大的责任感来医治这个现状的虔诚呼吁。对宗教人士和保守人士而言,此二者关系密切——道德责任是道德危机的答案。持怀疑论的人则认为并没有真正的道德危机,有的只是在宗教无足轻重的世俗社会中的新挑战,而责任感则是讨论道德,却不涉及宗教的可行方法。(p139)对于其他世俗学者而言,现代道德的危机确实存在,伦理已经崩溃成“缺乏道德基础的道德”,但是他们认为,能够拯救我们的是责任感。有“道德”并不表示“善良”,而是人如同作者或演员一样,运用其自由及责任,做善恶的选择。

P139

现代有许多关于责任感的呼声。从1948年 普世教协 (World Councilof Churches)提出“ 负责任的社会 ”的口号,到1994年美国共和党在“ 与美国立约 ”(Contract with America)活动中的“个人责任法案”皆是。若是没有这个全方位、高标准的词(责任),就不能完整地讨论道德。在伦理上,“责任感”等同于“善良”;在人群间则代表“好人”;在企业界中代表“专业”;在《纽约时报》的社论中,则代表“合理”和“可靠”。显然给罪犯、社会救济滥用者、未婚妈妈、不尽责的父亲、青少年以及总统候选人的共享解药,就是更大的“责任感”。

令人好奇的是,很少人停下来问“为我们的责任负责”是什么意思,很少人会询问“责任感”是否能够担负起所有期待的责任。看起来是不行。 首先 ,责任的概念具备“日落价值观”的特色,就像太阳一样,在日落之时色彩最为缤纷,最受欣赏。 第二 ,它目前的显著地位是一种相当奇特的状况,我们不得不暂停加以检视。在19世纪之前,责任感被视为道德的基础,但是它本身并不被视为一种美德。只有传统的美德消失了,它才成为存留下来的少数美德之一。在每况愈下的道德中,责任感和宽容这类现代美德一起苟延残喘。 第三 ,最重要的,责任感的概念已经与它的根源剥离。若没有根源,它必定也会凋零及死亡。现代的责任感和它的根源矛盾,因它完全是“为”(for)某人某事负责,而不是“向”(to)某人负责。

P140

换句话说,现代对于责任感的呼吁,在我们身上加了沉重的负担。我们被告知要为自己负责、为我们的人格负责、为我们的身体负责、为我们的未来负责、为我们的家庭负责、为我们的族群负责、为我们的环境负责、为我们的社会负责,以及为我们的星球负责。但是这些事看起来似乎永远没有希望,而且不公平。一方面,这些事务似乎一年比一年庞大、一年比一年复杂,越来越无法控制。另一方面,也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是向谁负担这些重担。对现代、世俗、爱好自由的人而言,向上帝负责根本不列入考虑,而向社会负责根本就不可能。

因此,若我们觉得被压垮,便容易将责任完全抛开。没错,“不负责任”的指控是依据“责任”的标准。吊诡的是,没错,只有“坏人”才有“好良知”。但是,若我们被要求为太多事物负责,却不需要向任何人负责,责任本身就会瓦解。

因此,我们活在一个领袖为错误“负完全责任”的时代,而他们会严肃地宣称“责任到此为止”,却从来不曾因此辞职或承认任何罪过。实际上,负责任似乎和不负责任没有什么不同。那些在前一秒钟宣讲“负责任”的人,可能在下一秒即成了“牺牲者状态”。拒绝接受不可能担负的责任,和拒绝所有的责任,其实相距不远,但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和这种悲凉状态相反,呼召的真理显然为责任感提供了确实的基础。“ 太初有道 ”(约翰福音1:1),甚至在每一个人生之始,都有道赐给我们。因此,每个人的生命核心都有一种关系上的感应,是聆听得到的。我们存在,就是听而且回应。我们负责任,是因为我们可以响应。(p141)在上帝创造之初所说的话和他审判我们的最后判语之间,我们都在回应上帝对我们所说的话。除了上帝之外,没有别的上帝。除了上帝的道之外,没有别的道。除了上帝的生活方式之外,没有别的生活方式。然而目前我们的回应须由我们决定,没有人强迫我们回答“是”。事实上,正如 克尔凯郭尔 所坚称的:“ ‘人类’所有的精明都为了寻求一件事:能够不负责任地活着。 ”

P141

因此, 耶稣 在教导之后补充说:“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马太福音11:15)当然听见他说话的人都有耳朵;然而他们并没有都听进去。身负责任者,有一天我们都会被要求交账,即使不在今天。

希特勒的宣传部长 戈培尔 的所有策略都建立在一句格言上:“ 率先向世界说出第一句话的人,永远都是对的。 ”但是他错了,最后一句话才是最重要的话。虽然我们可以为我们的自由选择权争辩,但是无疑地,我们没有自由“不”选择。那些拒绝上帝第一句话的人,永远也无法逃避他的最后一句话。审判日那天,就是履行完责任归家安歇的那一天。在我们的生命中,这一次责任会停留在它当属的地方。

与此同时,我们这些跟随基督的人,必须担负起这种对责任极富挑战性的看法。就本质而言,回应呼召就是迈向责任。责任是顺服的另一个名字。我们不像那些没有呼召者一样,我们没有轻率的沉默、尴尬的沉默,或极度的沉默等这一类的借口。因此,借用莎士比亚的话,我们要坚立在责任所在之处。我们的呼召就是我们的责任范围。但是我们不是对呼召负责;我们是对上帝负责,而我们的呼召则是履行这项责任。

P142

呼召的责任不能成为陈词滥调。 克尔凯郭尔 在谈到信仰对社会的重要性时说: “ 应该尽一切力量,让每一个人永远为自己生活的每一个小时负责,即使是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亦然,因为这就是基督教信仰。 ”今天我们必须在空洞的现代高调中,在可靠沉沦、借口高升的时代里,让责任成为真实。正如毕加索的故事所表达的,在我们默默无闻,或是除了上帝之外没有人看得见我们时,要负起责任是很困难的。

事实上,许多传统的道德是讲究负责任的。做对事情的人和没有做错事情的人,往往表现出负责任的样子,因为他们知道别人正看着他们。他们的道德感是因为别人会看见而负责。当然,匿名负责任的状况也有出现。但是对大部分人而言,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的邻里间有足够的凝聚力,彼此的关系也够亲密,行为便会获得检视。在小城镇里,邻里往往“好管闲事”,正如在城市里,默默无闻往往等同于“解放”。然而重点仍然不变,传统的道德与负责任有密切的关系。

但是在现代世界里,默默无闻的机会大大增加。海军上将尼尔森指出:“离开直布罗陀的时候,每个水手都是单身男子。”但是,令19世纪水手的妻子和情人背脊发凉的事情,现在也令所有关心对错的人觉得问题重重。现代生活大部分的处境就如“离开直布罗陀地方”一样。今天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代,有更多人在更多情况下,更不为人所知。从人的角度而言,我们是默默无闻且隐形的,因此,我们必须自动自发地向惟一的观众(上帝)负责,否则我们会屈从于不负责任。

在 哈维尔 的 《狱中书简》 中,他问道: “若我们搭乘无人售票的街车,独自坐在第二节车厢里(只有一个停靠站),显然不会有人发现我们没付车钱,(p142)为什么我们往往仍然会(虽然可能是在内心交战之后)投下车钱?为什么即使在显然没有个人利益的情况下(例如没有人知道,而且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我们仍然会做好事?”

P143

哈维尔认为,答案不只是良心和教养的问题。我们是负责任的人类,而负责任表示“自我担保”,以及在生命背后的那股力量(无论是什么力量)面前,“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负责”。但是哈维尔仍然不确定,因为行为和他不一样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在遥远城市的饭店房间里,诱惑大于在家里?为什么比较多的人会在因特网上“发火”,却比较不会在办公室里失去冷静?现代生活中的两种方法一旅行和科技,将我们抽离面对面的世界,进入无位格性、隐形的世界。因此,在除了上帝之外没有人看见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才真正考验我们是否负责任。

《圣经·创世记》中 约瑟 和波提乏之妻的故事,就是以行动履行呼召的例子。约瑟的主人之妻要他与她同寝,此时完全没有人会看见(当时他没有父亲、没有兄弟、没有主人、没有同事目睹他的回应),但是他的回答斩钉截铁:“ 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上帝呢? ”(创世纪39:9)约瑟没有人的观众,但是他有一位观众就够了,且是惟一的观众。

朋霍费尔 在他的著作 《伦理学》 (Ethics)中,简单地陈述同样的重点:“ 谁能坚立?只有那些最后的标准不是出于自己的理智、自己的原则、自己的良知、自己的自由,或自己的道德的人,这些人蒙召要在信心里活出顺服、负责任的行为,单单忠于神,准备舍弃以上这一切。这就是负责任的人,他努力用自己的一生来响应上帝的问话及呼召。这些负责任的人在哪里 ?”

P144

负责任的人在哪里? 尼采 在 《道德的谱系》 (Genealogy of Morals)中,形容对人类责任的追寻是“ 繁衍能够负责任的动物的工作 ”。与情人发誓的毕加索、诗人哲学家哈维尔,以及无数可能的守约者都会同意此说。然而听见呼召的人则更进一步。 我们这些意志薄弱的人类,凭借自己的力量守约,许下誓言的功效不及祈祷,如此,我们有何资格立下承诺?若是远离呼召,就没有响应,也没有责任。只有透过负责任,我们才获得能力(而不是获得资格),可以立下承诺,微微地与呼召背后的约相呼应。

你是否愿意坚立,成为一个负责的人、一个“试图用自己的一生,来响应上帝的问话及呼召”的人?聆听拿撒勒人耶稣的声音,响应他的呼召。

作者简介

葛尼斯Os Guinness,毕业于牛津大学,修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目前是华盛顿“三一论坛”的资深院士。葛尼斯所带领的“三一论坛”,常邀请社会各界精英,一同研讨,来面对当代社会的各种公共议题。

---

写给中国读者的话

P15

我的家庭来自爱尔兰,但我一直把自己出生在中国视为一生的荣幸。我的祖父毕业于剑桥,1896年成为医疗宣教士来到北京,后来在开封建立了一所医院。他一生在那里服务,一次他治疗一个患伤寒的士兵,自身也不幸感染伤寒,死在河南,也葬在河南。我的母亲也是个医生,和我的父亲一同在河南服侍。我们一家经历了河南1943年可怕的大饥荒,这场大饥荒在三个月内夺去了500万人的生命,包括我的两个兄弟,他们也葬在河南。

我的家庭对中国人民充满了热爱,我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从小崇敬中国丰富的古代文化。在我的孩提时代,我们住在南京,并在1949年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因此当我每过几年回到中国,看到中国的进步,看到中国成为世界舞台上的超级力量,无比高兴。

我很高兴地看到我的书《呼召》翻译成中文出版。我写了超过25本书,而这本《呼召》是最畅销的一本,已经被翻译成很多种语言。其畅销的原因,我相信是因为书中所谈的主题,是人类心灵的渴望,渴望从上苍那里得到召唤,带有目标和真诚来生活。

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都在充满激情地追寻目标和自我实现,(p16)但哪里能有真正的满足?本质上说,对印度教和佛教而言,他们的回应是,算了吧,忘掉这一切吧;他们说,通往自由的道路,是放弃和超脱,因此自由不是为了个人,而是来自个人性。而对世俗主义和人文主义来说,人生的目标就是“自己来做”;他们认为没有普遍性的意义存在,因此我们需要自己创造我们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像古典的希腊巨人阿特拉斯,双肩背负着地球的重担。

与此相对,犹太—基督教传统对此的回应是生命的目标扎根于上苍的呼召:来跟随我。上帝按照他的形像创造我们,每个人是独特的,拥有不可剥夺的尊严,因此从创造的意义来说,生命的目标是“成为你所是”。但这只是一半的答案。创造我们的上帝同样呼召我们,如果我们回应他的呼召,我们会达到靠我们自己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因此从呼召的意义来说,生命的目标不仅是“成为你说是”,而且是“成为上苍要你成为的所是”。毫无疑问,这个呼召的观念在人类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指向人存在的终极意义。

中国今天处于一个伟大时代的临界点,因此来自上苍的呼召以及由此而来的充满动感意味的目标,对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是无比兴奋的。我很荣幸通过这本书向你介绍“呼召”这个改变历史和塑造文化的观念,从而可以祝福中国人民的生命,中国人民也将成为世界的祝福。

葛尼斯(Os Guinness)

2010年3月3日于华盛顿

---

引 言

P17

你在寻找生命的目标吗?这个目标是否大到能够吸引你所有的注意力,深到足以探究你热切情感中的每个神秘地带,持续启发你直到你咽下最后一口气?本书谈的是我们活在世上的原因。它通过人类历史和人类经验,探索至深、至广、至重的目标——这原因是如此深邃,以致少有人曾如此深入探究过。你在认真地找寻这个目标吗?我们必须认真看待这个问题,今天有许多人提供了不完全的答案。市面上充满炫惑、嘈杂的讨论,其实不过是虚空一场。从来不曾有过如此多的书籍和研讨会,只为提供简单的步骤和不费力的答案,在五分钟之内解决你一切的需要。身为现代人,我们都太有“目的”或“目标导向”。我们的生活被他们的“企图”所牵制。我们都满有“使命宣言”、“可评估的成果”,要把我们醒着的每个时刻都“最大化”。

有些人士大发热心,向你滔滔不绝推介他们为你设定的目标,使你以为这是种新发现,使我们自以为是有史以来,注意到思想和计划未来重要性的第一人。这些讲论都太自满,且常是欺哄人的。例如,很多人所标榜“全新的”、“空前绝后的”语词,常常带着谄媚和欺骗,言过其实。如果我们假以时日衡量他们的成果,我们会很想控告他们广告不实。但长久以来,我们都期待下一本书、下一个研讨会、下一个建议和下一件新事。

P18

这么多种追求生命目标的方法,我们该如何取舍?我们所选择的,真的与别人不同吗?为何最终得到的结果不一致?很多现代思想家都不再辩论,他们告诉我们没什么差别,答案都一样,只是大家“各有所好”罢了。没有是非、没有好坏,有的只是“你的”或“我的”之别。

这真是大错特错的想法。事实上,第一,答案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第二,这些不同造成不同的结局。第三,这些不同不只关乎个人,更关乎整个社会和文明。简而言之,真理攸关大局,所有的宣告主张都会带出结果,然而真理越辩越明。在生活中检视理想和生命中带有目标一样重要。如果我们斤斤计较于保险费和所得税扣缴额,但却轻忽生命的目标,这是十分可笑的。

追寻生命目标的不同答案所造成的区别极其明显,这导致完全不同的方向。现代世界对生命的目标采取的是“大树”观点,允许有多种的选择。

第一种是东方的观点,包括印度教和佛教。如果最后的实体是一种非个人性的存在(所谓“涅槃寂静、众生平等”),那追寻生命的目标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简单来说,就是“忘掉它并饶恕自己”。我们会这么在意生命的追寻,只不过是被世上的幻象所迷惑。因此,个人想要追寻生命的圆满,只会使情况更糟,对不朽的欲望、渴望和眷恋,使我们走向受苦之轮回。从这个观点来看,自由并不是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我,而是从个人主义中得释放,借由一种或多种的修行来达成目标。在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Bhagavad Gida)里的克里希纳神(Krishna)说:“人性必须从‘妄念的黑暗森林’里超脱出来。”而禅宗的终极目标,据日本的大师铃木大拙(D T Suzuki)总结他对佛教的了解,不是道成肉身而是免去肉身的轮回。

第二种是世俗主义的答案,包括无神论、大部分的不可知论、科学自然主义和绝大多数的人文主义。如果终极实体是一种机会,并且不用考虑是否有上帝(或其他神祇或超自然),那么生命的目标就可以由自己来决定,借由自我来实现。我们不用追寻——而是由我们来决定。据尼采的说法,我们的挑战就是“把每个‘它是’转变成‘因此我定意’”。在罗素眼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疲惫却不退让的亚特拉斯”(希腊神话中受罚擎天之巨人),将我们所制造出来的世界扛在肩膀上。或者,像法兰克·辛拉特纳(Frank Sinatra)所唱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的方法“夺标”。

第三种是《圣经》的答案,为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共同持守,是西方文明中那种动态的、具特色的生活目标的主要塑造力量。这种观点认为,终极实体既不是个人机会,也不是和个人无关的一种存在,而是有一位无限的上帝,他按照自己的形像创造我们,并且呼召我们进入与他的团契中。于是,我们的生命目标有了两种来源—我们“受造成为的”(created to be)和我们“被呼召成为的”(called to be)。我们的创造者的这种呼召,成为最深自我探索的来源,并且给我们的生命一种启发和能力,使我们的生命能更新变化,进入一种无人可比的神圣计划中。

P20

你是否发现你对生命目标的追寻,到头来只是幻梦一场?于是跟随东方大师的各种修行。你是否定意,你的生命目标必须由你自己设定,并靠自己完成?很多世俗主义的思想家鼓励你这么做。或者,你肯姑且一试,相信有位上帝创造你、使你知道你是谁,并呼召你成为惟独他知道你将成为的样式?那就听从拿撤勒人耶稣和他改变世界所说的几个字——“来跟从我”。

不要再跌入懒人式的一切都没有什么差别的陷阱。不要再高唱“成就生命而不是生活”的高调。不要再喃喃“呼召”的呓语,却不明白若没有呼召者就没有呼召。综观人类对实现生命目标的追寻,你会发现许多退出人生竞赛的不适切答案及虚无。在你检验完所有人类生活目标的答案后,你会发现呼召才是真正的“终极原因”。回应那至高者对你的呼召,让他成为你生命的主宰,因神圣的呼召,全然改变你生命的样貌。不计代价、勇往直前,把每一天都当作是淬炼恩赐的一场冒险与荣耀上帝的机会,为我们的世界注入价值。用生命回应呼召,就是你所找寻并期望实现的人生道路。让我们一同发现它是何等令人惊奇且充满能力。

葛尼斯(Os Guinness)

写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马克林市

---

中文简体版出版前言

当代社会在人类精神方面有一个巨大的困局,我们似乎知道得越来越多,却越来越迷茫于我到底活着为什么;我们似乎越来越忙碌,却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当做什么,忙碌又为了什么。理想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17岁的年轻人已经在担心找工作的问题,想着学习一些会计、电脑之类实用技术为维续生计;风华正茂的大学时代,原本该流连于人类精神文化的宝库,陶冶自己的情操,磨炼思想的锐度,却过早地实际起来,失去了“隐形的翅膀”;跨出校门,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却难以忍受日复一日的重复,以至于每天盼望到周五,周日晚上又成为“害怕星期一”症候群。人生就是如此灰暗吗?我们的先辈有什么宝贵的精神资源可以供“空心的”现代人汲取吗?

本书作者葛尼斯(OsGuinness)是当代西方响当当的思想家。本书的英文版销售已经突破100多万册,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在本书中他犀利地指出当代西方文化的弊端,社会越来越富有,精神和灵性越来越贫乏。他追寻西方思想史上“天职”的观念,期望重新点燃读者心中的梦想,即有一种价值和理想,是值得人为之而生,为之而活的,这种思想会帮助我们突破每日的琐碎,建立一个超越性的视野,从而活出有意义的人生。正是这种“天职”观念,让日内瓦的钟表匠在他人看不见的细微之处用心经营,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钟表;让清教徒有坚定的信念,在北美拓荒中创造奇迹;让卡耐基、洛克菲勒这些富豪们产生“拼命地赚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的情怀;让许许多多伟大的母亲可以安于在家庭中服侍,培育健全的下一代…

在“地球是平的”这样的时代,西方文化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的问题。尽管文化和信仰背景不同,但葛尼斯的思考可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更促进我们在这些思想议题上的研讨。我们的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引进新的精神资源,丰富我们的精神视野。通过本书,我们更能理解西方职业精神是怎么形成的,个人召命和社会发展的关联是什么。

目录

赵晓序回应至高者的呼召…1

写给中国读者的话…15

引言…17

01人生的大问题…21

02寻找的被寻见…31

03挥之不去的问题…43

04每个人、每一处、每件事…57

05借着他、走向他、为了他…69

06照你的本相去行…79

07坚立的时刻…93

08让主作主…101

09惟一的观众…113

10竭诚为主…123

11坚立在责任之处…135

12蒙召的子民…145

13道的追随者…159

14蒙恩VS自负…171

15与你何干?…183

16更多、更快、更好…195

17对抗正午的恶魔。…207

18有窗的世界…219

19锁在外面、留在那里…229

20专注的生活…241

21白日的梦想家…253

22吉光片习羽的启示…269

23将所有思想化为感恩…283

24众人的弄臣…295

25时候已经来临…309

26最好的呼召…323

跋:生命的主宰…337

致谢…339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

Fight the good fight of the faith Take hold of the eternal life to which you were called when you made your good confession in the presence of many witnesses (1 Timothy 6:12 NIV)

要为信仰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是为这永生而蒙召的,又在许多的证人面前承认过美好的信仰。 (提摩太前书 6:12 新译本)

IN CHRIST

1、法治国家,权力屈从法律;专制国家,法律屈从权力。

2、被告人是否有罪,不取决于他是否认罪,而取决于是否有证据证明他有罪。

3、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4、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5、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6、法是善良和公正的技艺。

7、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8、善法遵从民-意,恶法忤逆民-意。

9、法无明文禁止即可行。

10、任何错误的判罚都是道德沦丧的祸端。

11、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12、法不是针对个别人的,而是为所有人普遍创设的。

13、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14、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15、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16、吸收性法律变通被吸收的法律。

17、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18、信任是法律的根基。

19、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

20、有法律就有。

21、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22、后来的特别法变通先前的一般法。

23、时间确定行为。

24、法律应当能被所有人理解。

25、市民法原则不可变通。

26、法律的效力在于命令、禁止、允许和惩罚。

27、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28、神圣约法不可变通。

29、自由的边界是法律,法律的边界是权利。

30、法律是权利与权力的界限。

31、商业立法的价值在于促成交易。

32、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33、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34、法治意味着,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35、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36、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37、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38、习惯是法律最好的解释者。

39、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40、好的法律引导民众向善,坏的法律迫使民众为恶。

41、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42、法律可禁止实施某一行为,但如果行为已实施,则不予撤销。

43、法越严格就越显不公。

44、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45、多数人愿意遵守的法律才是好的法律。

46、后颁布的法律是有效的法。

47、公法不得被私人简约变通。

48、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

49、通晓法律不在于了解它的文字表述,而在于掌握它的精神和实质。

50、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51、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52、法律是法官的上帝。

53、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54、法则产生于事实。

55、新法优于旧法。

56、法律在愿意时表态,在不愿意时沉默。法律的效用在于规范社会秩序。

57、在一个法治的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58、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59、法律考虑激愤者,激愤者却不考虑法律。

60、在法的所有领域特殊变通一般。

61、对法的不知是不可原谅的。

62、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63、越明确的法律,就越会被遵守。

64、相同的法律根据产生相同的法律规范。

65、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一般是魔鬼一般是天使,关键在于法官的良知。

66、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67、宪法取缔一切与之相抵触的法案。

本文地址:律师人生格言

  我尽力了哈

  累死我了

  只找到了这个

  《残月楼》是本文所处理的文本中唯一非自传性的历史后设小说。但由SKY李(以李莎伦的名字出现)在《巾帼》中的自述,我们可以看到本书主题的「痕迹」。首先,本书的女性角色有一个共同的命运:生育。李对她母亲最同情的就是在她来卑诗省亚伯尼港和丈夫相聚后,「一个接著一个地生小孩,身体却不好」(91)。《残月楼》的家庭纷争主要起因於家人将社会上的种族或性别歧视转化为对彼此的压力。李的家庭纷争没有那麼极端。他们家人亲近,互相支持。但是,另一方面,每个家人(除了李本人)都有因种族歧视或贫穷而造成的问题。举例说,她父亲在工作受到挫折时,「没有看清谁压迫他,他反而回家去压迫家人和毁灭自己」(94)。

  即使《残月楼》的主题与李的个人经验有关,但在处理族裔历史时,她并没有受限於个人历史:她不但以较广角度处理温哥华华埠的历史,而且,赋予历史两种自身指涉的形式。首先,《残月楼》虽和《小姨太的子女》处理的是同一个时期的历史(《残》-1892至1986;《小》-1913至1987)而且都与温哥华华埠有关,但二者的角度却非常不同。《小姨太的子女》的重点是华埠的一个劳工家庭;《残月楼》的范围则较广。它的重点是商人阶级的王氏家族,但是王家人与华埠的单身汉、其他劳工阶级(如女侍)、甚至原住民都有关系。在呈现历史的方法上,《小姨太的子女》是忠於史实的传记;《残月楼》则将虚构的王氏家族(尤其是婆媳)之间的冲突和史实(1924年珍妮‧史密斯的谋杀案)并列,呈现公众历史和家族私史之间的互动关系。《双喜》运用喜剧手法改写写实的移民家庭和成长的故事,《残月楼》的华裔历史则将属於男性的家族史(male family saga; Cf Chao 344)改写成属於女性的家庭通俗剧(family melodrama)。它将女性和女性的文体(家庭通俗剧)中心化,并将属於男性的「真实」历史当成背景;它揭发前者的隐私,却保留后者的谜(谁杀了珍妮?)。此外,《残月楼》标明历史的主观建构性:它虽然横括正史野史,纵跨四代家族,但文本中的女性叙述者/作者角色指明一切是由她建构的。她在重建家族过去的同时,还藉著评论过去和评论自己的语言来标明历史的虚构性;她一方面「客观」地召唤过去的人物出来与她对话,一方面又藉著对话暗示本书的主观性--「不是许多代的故事,而是一个人在作集体思考的故事」(189)。

  换句话说,相对於《双喜》对成长离家故事的主观呈现,《残月楼》中的对话造成主观与客观的辩证。以形式而言,文本的形式框架一方面是以公众历史为背景的家庭通俗剧,一方面是「女性艺术家的成长故事」(K nstlerinroman)。两种形式互相解释,互为框架。因此,本书的「现在」是主角「作家」凯(Kae)在生产之后,藉著写作试图了解过去的谜和纷争,同时她自己的摸索成长也成了过去的解答和结局。换言之,书中的作者靠著将过去写成通俗小说而成长。但《残月楼》本身不是通俗小说:在艺术家成长故事的框架中,通俗小说的形式被解释认可、被批评、也终被取代。无巧不成书的是,传记作家钟德妮曾批评本书是「卖小聪明的通俗剧……偏向过度〔表达〕」(Chong 1990 23)。钟的评论一方面显示这两位作者的文体大相迳庭;另一方面,可看出包括钟德妮的许多读者没有注意到文本不在卖小聪明,而是藉著「通俗」的内容,和「反俗」作者评论和形式互动来表达它的政治议题。

  第一层次的「反俗」是凯对自己的文体的批评和戏拟。在讲完了庭安与丰梅的悲哀结局之后,她马上批评自己的话太「伶俐油滑」了("glib"184)。之后她指出作家一方面有权利幻想,一方面作家的缺点正也是「会在他人和自己之间,……,在故事和自己之间作情感的膨胀和紧缩」("emotions shrinking and expanding between people and themselves[the writers]between people and their stories")。因此,在故事形式的选择上,她既可以使故事的「空气波动弯曲,热又警张,或充满幻象」,也可以游戏式的来个意见调查决定「许许多多种毁灭爱情的方式」(185)。在这里凯对她通俗剧式的滥情语言先批评、再剖析、再戏谑。在另一个例子中她则是由自我戏谑转为一本正经。首先,她为自己所写的书取名为「《悲戚之家》」("House Hexed by Woe"),然后想像小说改成**,名为「《王/枉氏庙宇》」("Temple of Wonged" 208-9)。 这些通俗奇情剧式的标题被凯的保母祈(Chi)斥为不正经,但是当凯决定「〔自己〕是故事的结局」("resolution")时,祈又认为她太当真了。凯立即反驳道:「你什麼时候需要为三个世代的生死挣扎赋予意义呢?」(210) 如果自身指涉的作者评论凸显了通俗剧形式的疆界,这里凯一语道出了作者使用通俗剧形式的目的--赋予家庭冲突意义。

  如何赋予意义呢?文本第二层次的「反俗」则是解释这些冲突,使其不再是「奇情」或「异类」。凯(或李)使用通俗小说的形式并不在玩弄形式游戏;而是利用形式接受并正常化内容。在较写实的文类中,女性在困阨环境下的过度情感表现很可能被贬抑或边缘化。但通俗剧的特色即是过度(excess):「果过於因,非常过於平常……意义过於动机」("'an excess of effect over cause, of the extraordinary over the ordinary' excess of meaning over motivation" Steve Neale qut in Geraghty 187)。因此,在此文类界线内,女性极端的、歇斯底里的反应可以被接受。但是,与传统通俗小说不同的是,凯/李打破其「奇情即真实」的和约,不但戏拟「过度」的语言形式,还解释「过度」内容的产生原因。在叙述婆媳之间剧烈的冲突之后,凯开始质疑她们何以如此歇斯底里。她的女友贺弥儿(Hermia)则解释歇斯底里是「失怙的孩子」表达需要的方式。由贺的解释看来,女性都是「失怙的孩子」:「我们太快就被迫由母体分离,被逼著尽量、不择手段地依靠男性的世界--而这世界却拒绝接受我们」(138)。在贺弥儿的帮助下,凯了解华埠女性的双重流离--离开家族(母体),又和被白人排挤的「支那男人」住在一起。既然了解她们激烈行为的历史原因,她宁可「将她们浪漫化成热情刚烈女性的血脉传承」("romanticize them as a lineage of women with passion and fierceness in their veins" 145),而不像写实小说一般将她们边陲化,接受沈默、被动、发疯或死亡的命运。

  在通俗小说的框架内,凯所追寻重建的是王家家族一段婆媳冲突、私生儿子和近亲通婚的隐私。和钟德妮的母亲温妮一样,凯的母亲璧其思(Beatrice)也需要沈默来免除过去带给她的痛苦和罪恶感。对凯而言,这种「沈默和无形的巨墙」("the great wall of silence and invisibility" 180)是在加拿大的华人的特色,也是她想打破的。但和温妮一样,凯对过去的了解也不是一蹴可及的:凯的追寻是1967年由她与姨父摩根(Morgan)接近,得知摩根所挖掘出的过去开始。在摩根酗酒崩溃之后,凯接著由祈那里发现过去,并且靠贺弥儿的帮助了解过去。在她长久以来搜索的过程中,母亲都是沈默的。一直到凯的儿子在1986年出生,证明它没有受到近亲通婚影响时,璧其思才打破沈默。因此,本书零碎片段,时间交错的形式不但打破了传统历史的连贯时序,而且,凸显了历史的重建是由过去(1924到1962之间的家族冲突)与现在(1967-凯与摩根,1968-凯与祈,1971-凯与贺弥儿,1986-凯与母亲)的对话产生。对话的目的是避免狭窄的视角,提供女性发言的机会。因此,凯必须拒绝摩根的男性历史来为与女性对话;她质问批评她的祖先角色(如曾祖母木兰),但她也质疑自己的批评动机和角度(31-32);最后她召唤四代女性齐聚一堂对话,寻找女性冲突的出路。

  除了凯对过去的批评和肯定、倾听和建构之外,作者李还解释、认可女性的「过度」行为,并用凯的成长作为这段历史的结论。解释的方式之一是将其放在历史的脉络下。为了凸显排华法案(1923)的影响力,李使木兰和丰梅的冲突开始於1924--与历史上的珍妮.史密斯的谋杀案同年。两个事件互相影响,而且都和华裔移民受到歧视有关。如本文导言所言,排华法案的意义是在法律上认可长久以来对华裔的歧视,而它最重要的影响是迫使华埠更为封闭,且持续其已婚单身汉的形式。用凯的话来解释:「自从1923年以来,排华法案的害处已经彰显。华裔团体急速减少,退缩自守,正是近亲通婚的最好时机」(147)。在华裔男性被排挤孤立的情况下,木兰和丰梅这些依靠男性的女性更是孤独和没有自主性。首先,她们的唯一合法身份是「妻子」;木兰必须依赖著丈夫来证明她「商人太太」的身份,丰梅则是王家花一大笔钱由大陆买来得媳妇。其次,身处一群沈默的男人中,两人都很孤独,也很怀念在家乡的姊妹淘。虽然都是受害者,在父系社会的控制下,两个女人并没有互相扶持。木兰为了改变她在华埠的无自主性的劣势,转而变得「要求多又聒噪」。而且,她将对自己女性地位的仇恨发泄在媳妇身上,视后者为「无名的生产容器」(26-31)。

  除了同时性外,文本将这个婆媳之争和史密斯案件在几个层次上相连。首先,和排华法案一样,谋杀案「历史」再度成为虚构故事的因:正因为木兰的丈夫桂张是当地华裔团体的大家长,忙於处理此案件,所以两个女人被遗忘而独自斗法。其次,两个事件都和华裔男人被种族歧视所阴柔化(emasculate)有关:谋杀案凸显的是华裔男子在社会被象徵性的「去势」;家庭冲突的最终原因则是木兰的儿子实际上的无能。妓女史密斯被怀疑是男仆冯新(Foon Sing)所杀,引起主流社会对华埠社会更加的疑惧,制定法律更加限制华人工作机会。此法令一方面避免他们接近白女人,一方面也将他们贬为传统的「女性」地位,不得出入公共领域。谋杀案至今仍是悬案,但凯的叙述所发现的「秘密」不是谁是凶手,而是白女人和华裔男性地位的悬殊。「白女人会提醒〔冯新〕他的孤离,她的靠近更加显示他在作困兽之斗」(222)。同样的,桂张最终也发现,本案所揭发的秘密是在制度压迫下,第一代华裔男人变成了「永远的懦夫」。在华埠男多女少的社会,这些男人没有女人来供他们控制,反而被贬为「女人」的地位,成为彼此的「替代妻子」(226)。

  这种「去势」的社会地位最直接的代表就是木兰的儿子长发(Choy Fuk)其实是不会生育的;最深远的影响则是华裔团体亲属关系的分离错乱。长发的无能其实不只是在生育上。他还欺弱怕强,没有原则:在母亲媳妇的争执间,他选择听从强势的母亲;面对街头小流氓的欺凌,他只能反抗最小个子的;然后到女侍宋安家把气发在她身上。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个男人无能的秘密只有在边缘的宋安知道;在王家权力中心缠斗的两个女人不知道她们的权力来源--华埠父系社会以至长发本人--都是无能的。於是,她们确守她们在父系社会的责任--传宗接代,并以此为争权的筹码。生儿子在家中办不到,就往外求援--木兰找女侍宋安帮忙,宋安只得和朋友吴合力生子;丰梅则向孤儿庭安求援。讽刺的是,王家命脉的「过度」维系,带来的先是家族关系的分裂(冲突和「非法」子嗣),然后是家族关系的过度亲近(近亲通婚)。造成过度亲属关系的主因--庭安--正是最初桂张分裂亲属关系(他和原住民克洛拉Kelora的夫妻关系,他和庭安的父子关系)的牺牲品。而过度亲属关系的结果则是亲属关系的彻底决裂(近亲通婚所生的婴儿死亡,而其主角摩根则与王家成为世敌 "longtime, mortal enemies" 89)。

  亲属关系的过度分裂和结合,血亲系谱的扭曲,这正是通俗剧常有的题材。而且,这段情节的揭发由摩根寻找正史中的通俗剧(谋杀悬案)开始;璧其思打破沈默的那一段也被凯戏谑为「大通俗剧……人生是下午的电视萤幕」(22)。但是,与肥皂剧不同的是,作者李为此故事找出的历史脉络:不但婆媳之争以排华法案为因,和史密斯的谋杀案平行,连其他角色分裂或结合的抉择都和历史大环境--家乡贫困,或华埠的封闭--脉络相连。举例而言,桂张离弃克洛拉是因为他无法忍受原住民区和家乡一样的饥荒;庭安对丰梅钟情而被利用是因为他身为「孤儿」而且在单身汉社会成长,对女人没有认识。第一、二代之间的恩怨所以会延续到第三代,则是因为华埠团体小而且受迫害,促成其成员--基门(Keeman)和璧其思--彼此更加相恋相守,继而揭发了他们本身是私生子的秘密。连苏和摩根的近亲通婚,也有历史的必然性。如凯所言,「华裔团体急速减少,退缩自守,正是近亲通婚的最好时机」(147)。而同父(庭安)异母的苏和摩根的碰面在封闭的华埠里也好似命定的;对苏而言,好似「〔他们〕个别发现了一生所失落的碎片」(173)。

  与《小姨太的子女》不同的是,文本藉著凯重建历史的目的不只是了解过去封闭团体中必然的过度结合和分裂。而且,它由「过去」发现打破族裔封闭的可能性,并在「现在」提出女性团结和改变体制的可能性。过去的错误,一言以蔽之,是华埠社会既禁闭自守又分裂。李首先开放家族通俗剧的封闭性,在「前言」和「结语」追溯到桂张与克洛拉在1892年和1939年的关系。华工当时真的有和原住民联姻吗?本人不得而知,但於史有载的第一批华裔移民(1788)的确有--而且像「前言」描写一样受到原住民的帮忙(Lee 17)。桂张因为离弃克洛拉抱憾终生。文本以桂张临终弥留时,幻想他与克洛拉再度结合为结尾。这虽是幻境,但也呈现文本的希望:种族歧视和分隔虽是历史事实,但不是必然的。

  此外,文本利用凯的「现在」弥补了过去女性角色之间的敌对;藉著「女性艺术家」的成长故事改正并结束通俗剧的错误。作家凯/李让丰梅指出她过去的错误:她依附男性权威,并且仇恨自己女性的身体。由此可见,父系控制和种族歧视对女性角色最严重的影响,是两代之间和不同阶级/种族之间的女性互相敌对。相对的,在凯的生活中我们看到女性跨越世代和阶级的团结。过去生育是婆媳反目的主因;现在,凯生育后依赖母亲给予「和平和宁静」,建立「女性秩序」(127)。而且,生育是她质疑父系控制和开始写作的契机。在过去,宋安因为种族(客家人)、阶级(女侍)地位和没有丈夫而备受歧视和利用:丰梅看到她的脏衣服和头发就讨厌,木兰则利用她为生小孩工具。但在凯的叙述中,宋安同时也有她的尊严,甚至可以叫长发替她洗脚。而在凯自己的故事中,女性的团结更是跨越阶级和家族的界线的。除了母亲之外,凯受另外两位女性的影响很深,而两者都是家族系谱的边缘人。第一位是管家兼保母,祈。祈是在马来亚出生,被印度人收养,在政治迫害下迁来加拿大的华裔。她虽然地位是个管家,但她同时是保护璧其思和她的梦的人。对凯而言,她其实是另一位母亲。她实际的智慧和能力是凯的支柱(「只要祈在,我相信我跌倒时必有人扶持」127),而且她是过去故事的主要来源之一。

  第二位边缘人是贺弥儿。贺弥儿形同孤儿:她的父亲是香港势力庞大又无情的帮派份子,到处播种,因此贺弥儿要见父亲还得先预约。身为凯的好友,贺早在1971年就鼓励凯做艺术家。但凯当时重视的是「合法的、传统的、惯例的」(41),只是好奇贺身为帮派份子的私生女是否有罪恶感。凯直到1986年写出家族史(包括自己)的非法性时,才接受贺的建议,拒绝传统(学经济,赚钱,婚姻),矢志做个专职作家。贺弥儿对凯最重要的影响是,她帮助凯最后由父系社会/异性婚姻出走,到香港与她闯天下。因此,李/凯用凯跨越阶级、家族的女性联盟为家族中几代的女性争斗分裂之最终结局和解答。

  用贺弥儿的话来说,这时凯决定「活出小说」而不只是写小说。在她艺术家成长的过程中,她先拒绝摩根的男性历史,然后写出女性的「家庭通俗奇情剧」并了解其必然性。但是,了解女性的「过度」历史并非重蹈覆辙。凯在确知苏并非自杀而死,而是死於肺炎时,通俗剧的结尾开始被改写。结尾不再是「家庭伦理大悲剧」,而是凯走出这个通俗剧以及造成它产生的社会藩篱,活出另一种以女性团结为主的小说。这里,文本藉用凯实现了苏未竟的愿望:一是不让她的「婴儿/作品」被外力堕胎;一是回应苏的呼喊:「这所有我们自愿加在身上的束缚!解开它们!放开我!别在绑了!」(189)

  由此可见,《残月楼》在主流文化和族裔背景之间作功能性的整合。它重建族裔历史,藉以颠覆主流对华埠神秘又充满罪恶的刻版印象;它利用通俗剧和「女性艺术家成长故事」两种形式的互相定义,来质疑白人/父系社会对弱势族裔女性的禁锢,并开放女性之间、家族之外和种族之间的团结的可能性。文末,凯虽离开加拿大去香港,但文本本身(和SKY李本人)却是积极地加入加拿大社会,并企图改变其种族与性别结构。

  IV

  在《残月楼》和《小姨太的儿女》之后,崔伟森(Wayson Choy)的《玉牡丹》(The Jade Peony,1995)又一次以揭发温哥华华埠的秘密为主题。对崔而言,「温哥华的华裔团体充满了掩埋了的消息」(Bemrose 64)。有趣的是,其中之一可能是他自己的身份之谜。在崔的一次电台节目访问中,一位扣应的听众坚称崔已故的母亲不是真的,而他自己在街上看到的才是。

  的确,在排华历史影响下,隐私和身份认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家族/冲突的隐私是本文所选的四个文本的共通点。造成隐私的动机或有不同:避开移民局调查假造的文件(李琳达的母亲、小姨太及她的「文件」女儿),脱离罪恶感及疗伤(温妮、璧其思),或者保持家庭体面和和乐(《双喜》的家庭)。但同样的结果是:隐瞒压抑必然造成认同上的不完整、冲突或危机。因此,文本中的女儿必须发言,揭发隐私,并且在族裔历史和现在身处的国家主流文化中间作协调。

  换言之,这种抉择也就是对自己身份上的连字号重新诠释。李琳达否定她的连字号以及华裔身份,但矛盾的是她对她母亲既同情又不谅解,而且她的感情生活仍受到她的华裔身份影响。《双喜》则描述华裔子女如何在连字号上由「华」过渡到「加」。为了证明离家的必须,本片将华裔父母刻划成僵硬、简单而不知变通。另一方面,《小姨太的子女》和《残月楼》保留连字号,对两边的文化有不同程度的整合。《小姨太的子女》以同情忠实的手法,呈现书中角色犯的错误也肯定他们为困阨环境的坚强生存者。《残月楼》对过去有更广角度的呈现,藉著历史和社会结构的不公平来解释个人的错误,但同时它也利用想像力给予角色更多自我反省和表达欲望的机会。《小姨太的子女》将生活困苦的解答放在移民的事实上。因此,在中国和加拿大的两个家庭团圆而显示了其命运的优劣之后,加拿大家庭的一切悲情罪咎告终。反之,《残月楼》将解答放在让凯拒绝既有的不平等和禁锢上,因此对主流社会有更多的批评。

  整合过去的另一个含义是重组团体(remember也就是re-member)。《小姨太的子女》显示移民之后,两家团圆不可能是二合为一;但另一方面本书显示家庭分裂也绝不会完全。在既陌生又排他的社会里,不但已分裂的家庭成员仍会互相扶持,连美英和她的文件女儿之间都有亲情友谊。这证明了移民也意味著重新定义家庭关系。在这方面,《残月楼》更加扩充了「家庭团体」的定义:血亲关系或甚至合法性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弱势者(女性、下层阶级和弱势族裔)的团结和互相扶持。

  最后,本人无意批评个人的涵化选择,却想探讨在不同认同位置的文本与主流的对话关系。李琳达的文本显示,在当今社会弱势族裔即使自认为完全同化,环境也不许可。但她的同化立场对主流文化毫无批评或影响。另外三个文本对族裔过去的处理则各有特色。《双喜》将之喜剧化,《小姨太的子女》则将悲伤的过去平铺直叙,避免滥情。《残月楼》则正好是前二者的相反。它的手法强烈:呈现强烈感情,曲折情节,复杂形式。三个作品都有得奖,证明它们都受到了加拿大主流社会的注目。但本人认为在族裔/性别关系的主题上,《双喜》呈现的不外是喜剧式的族裔色彩和华裔第一代的刻板印象;《小姨太的子女》为主流社会解释华埠不正常的过去;《残月楼》则藉著过度的形式和内容批判种族和性别上的不平等。即使本人认为《残月楼》最具批判性,Rita Wong 仍称她自己阅读此书的经验是「不自在的在颠覆和刻板印象之间摆动」(121)。何以如此?这可能是华加文本的另一种双重性:在处理过去隐私时,它们既颠覆也可能支持主流文化所建构的华埠的异国情调形象(exotic image)。隐私终得揭发,但当今加拿大的华裔社会还有虐待儿女的李太太、小姨太,或为了传宗接代争的你死我活的婆媳,或不断相亲的阿玉?本人期待看到更多走出隐私的凯,活出或写出没有隐私、没有罪咎的华加文化。

  国名:俄罗斯联邦(The Russian Federation),简称俄罗斯。

  国旗:自上而下由白、蓝、红三个平行长方形组成。白、蓝、红三种颜色被称为泛斯拉夫颜色。

  国徽:1993年11月30日,俄决定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时代的、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国徽的图案是:红色的盾面上有一只金**的双头鹰,鹰的头上装饰着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上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的胸部为一小红盾,盾中有一骑白马的勇士。

  国歌: 曲:亚历山德罗夫 / 词:米哈尔科夫

  国歌歌词: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俄罗斯,我们可爱的家园。

  坚强的意志,巨大的荣耀

  是你亘古不变的财宝!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从南方的大海到北极疆域

  到处是我们的森林和田野。

  你举世无双!

  你是上帝保佑的唯一沃土!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无限的理想境界,广阔的生活空间

  时代为我们开辟了未来。

  对祖国的忠诚给我们以力量。

  过去,现在,直到永远!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新华网莫斯科2001年1月1日电)

  送冬节(又名谢肉节,为期7天,在每年的2月19日—25日,节日期间,俄罗斯各地都要举办化装演出、游戏、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送走冬天。)

  祖国保卫者日:2月23日(1918年,原为苏联建军节,1992年改为祖国保卫者日。)

  “宇航节”:4月12日(1962年苏联为纪念加加林首次太空航行而定)。

  “春天和劳动”节:5月1—2日(1992年起将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改为春天和劳动节)。

  反法西斯胜利日(又称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5月9日(1945年)。

  俄罗斯主权国家宣言日:6月12日(1990年)。

  国旗日:8月22日。

  和谐和解日:11月7日(1996年11月7日,俄总统叶利钦签署了和谐和解日命令,把原来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日”(1917年11月7日)定为和谐和解日)。

  国家元首: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1999年12月31日起任俄罗斯代总统,2000年3月26日当选为俄联邦总统。

  政府首脑:总理米哈伊尔·卡西亚诺夫,2000年出任俄联邦政府总理。

  首都:莫斯科(moscow),人口838.92万(2000年1月1日)。

  人口:1.449亿(截止2000年12月1日)。民族有130多个,主要民族为俄罗斯族、鞑靼族、乌克兰族和楚瓦什族,其中俄罗斯人占82.95%。其他民族还有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车臣、日耳曼、乌德穆尔特、巴里、哈萨克、阿瓦尔、犹太、亚美尼亚、布里亚特、奥塞梯、卡巴尔达、萨哈、达尔金、科米、阿塞拜疆等。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西部发达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52—77人,个别地方达261人,而东北部苔原带不到1人。高加索地区的民族成分最为复杂,有大约40个民族在此生活。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俄语是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可与俄语一起使用。主要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以信仰东正教为主,还有伊斯兰教、佛教等。

  自然地理: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居世界第一位。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东临太平洋,西达波罗的海,北濒北冰洋,与挪威、芬兰、波兰、中国、蒙古和朝鲜接壤,并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哈萨克相邻。

  简史: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称俄国。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各族先后加入俄罗斯,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经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17世纪它击溃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812年俄罗斯消灭了入侵的拿破仑军队。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12月党人起义),被镇压。1861年2月俄国废除农权制。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前身),在它的领导下,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共和国***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

  政治:1993年12月12日通过的宪法是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它规定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确立了总统制的国家领导体制。议会称俄罗斯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组成,每届任期4年。

  军事:武装力量除正规军外,还包括边防、内务、安全、政府通讯、民防和铁道部队。武装力量由议会、总统、政府按宪法规定的权限共同指挥,总统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外交:对外政策的原则是捍卫国家利益,但不谋求对抗。俄罗斯多次提出,主张建立多极世界,反对世界以美国为中心,反对北约东扩。

  1991年12月27日,中俄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正式建立两国国家关系。

  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布了《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夺取和巩固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但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自由”“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1776年美国大陆会议发布的《独立宣言》肯定了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

  相同点:三个文件都是重要的历史文件,它们都反映了资产阶级欲掌握政权的要求以及资产阶级的民主意识,都提倡自由,民主,平等。不同点包括以下几点:1、《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卫县直往全而制定的法律性文件,具有宪法性质,而《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不具备的。2、《人权宣言》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独立宣言》是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者,体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但后两者是代表封建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渴望民主、平等,反抗封建统治。4、《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相比,比较集中体现了人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权利和要求 5、人权宣言和权利法案所带有的资产阶级统治意愿是片面性的,独立宣言是美国提出的较为合理的纲领。它们是人类用来规范自身社会的典范。对未来社会的意义将在现有已经发生的影响上不断加深!

  权利法案是英国的,标志君主立宪制的产生,限制国王的权利。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人权宣言是法国的,解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攻占巴士底狱,知道不? 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如自由、人权、权力制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

  不同点:1、英国的权力法案具有宪法的意义,确立了以议会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的独立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也是民族解放的纲领,宣布脱离英国独立。2、在关于人权的规定中,权利法案强调自由权;人权宣言强调反抗压迫的权利;独立宣言宣称人有追求幸福权。

  1980年,美国通过《新难民法案》,居住在纽约水牛城收容所的512名难民因此成了美国的合法公民。他们大多是来自贫困国家的偷渡者,来美国的目的是寻求自由和幸福。

 2004年,新法案颁布25周年,这批得益于该法案的人搞了一次集会。他们承认自从成了美国公民,生活有了空前改善,但是,幸福的梦想远远没有实现。

 霍华德·休斯是位法学博士,专门研究难民问题,他闻知此事,便展开了调查。首先他对那批难民的身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核实,发现这512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原居住国都比较贫穷。另外,还有一些类似的经历,比如:偷渡来美的时候,都与船老大签订过生死契———只要能去国外发财,路上是死是活,船主概不负责。

 接着,霍华德博士又对他们来美后的经历进行了考察。他发现,这批偷渡者由于都有着强烈的发财梦,来美后,经过二十余年拼搏,日子过得都不差,有将近一半的人,靠冒险和吃苦的精神达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水平。

 那么,他们为什么仍抱怨没有过上幸福生活呢?为了找出根源,霍华德博士对他们一一进行调查。下面是他对其中的4位所作的调查记录:

 某水产商,初来美国时,在迈阿密的水产一条街做黄鱼生意,现已由原来的一间店铺,发展为连锁店。20年来,为挤垮竞争对手,未休息过一天,更未出外度过一天假。

 某旧车经销商,住休斯敦郊外,别墅面积1518平方米,二楼为仓库,存旧车胎3600条、旧发动机420台。现有旧车7辆,改装的摩托车6辆。

 某房产开发商,1995年之前,在13个市镇拥有房产开发权,因逃税被判一年六个月监禁,剥夺开发权,罚款8600万美元,现从事涂料进出口业务。

 某中介商,来美国后,一直从事海地、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等国的劳务输出工作,通过他,本家族60%的人在美打工或暂住,现和他一起居住的亲属14人。

 霍华德的调查报告长达730页,历数了每个人的生活状态。这份报告被交到美国国务院之后,迅速被移交到移民部。没过多久,原纽约水牛城收容所的512名难民每人收到一个小册子,小册子的封面上写着:一个穷人成为富人之后,如果不及时修正贫穷时所养成的贪婪,就别指望能跨入幸福的境界。

 2005年1月15日,美国《加勒比海报》报道,有一位来自加勒比海地区的富翁卖掉公司,打算去过简朴的生活。

 第二天,霍华德博士收到美国移民局的一封信:这批难民中已有一人找到了富裕后的幸福。

英国:《权力法案》;

意义:革命胜利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胜利后出现了长期政治的稳定局面,为英国资本主义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英国从此走上了世界工商业强国与殖民霸国的道路; 揭开了革命运动的序幕,世界现代史的开始。

美国:《独立宣言》、《1787宪法》

意义:赢得了国家独立,为美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促进了欧洲革命形势的发展。

法国:《人权宣言》

意义:是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彻底的一次革命。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体制,扫荡了法国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推动欧美资本主义发展。

我的高三历史笔记~~希望对你有用~~

题目:试论卢梭的自由观 (不放心你可以搜下)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1〕这是卢梭对其所处社会时代人的生存状况作出的概括性论断。他一方面原则上肯定了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禀赋和权利,是人的本性;另一方面又指出现实中的人生活在不自由状态之中,饱受种种奴役。人处在原则与事实的矛盾之中,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不能主宰自己。要获得自由,人必须与套在人身上的种种枷锁、不平等相区分、做斗争。简言之,人在社会生活中服从经自己同意的法律,道德生活中听从良心的呼唤,卢梭称这样的人为公民,他认为只有公民才配享有自由。从卢梭的概括性论断里,我们可以分析出自由的以下涵义:自由意味着自主,自由并非为所欲为而是要服从自己订立的规律,为了寻找这些规律,人必须认识自己以与自己的不自觉状态相区分。

卢梭把自由分为三种:天然的、社会的和道德的自由。天然状态下,自然人(原人) 服从自然法则:自爱和怜悯。自然人智力低下,理性尚未发出来,缺乏自我意识,听凭情感行事。自然的自由体现为感性的任意性,沉醉于大自然里的自我没有做主人的欲求和意识,原人所拥有的自由并不等于自主,更谈不上自我认识,他们的自由特指基于没有私人占有制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平等状态。社会状态下,人自身的理性得到发展和不断完善,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种种政治、经济乃至精神的不平等,强烈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废除因受骗上当而被迫签订的社会契约,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社会契约。新的社会契约使得一个抽象的公共意志凌驾于个人意志之上,公意体现为法律,人们遵守法律,第一次自觉地承担起了义务,享受着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像以往一样自由。”〔2〕这种结合形式就是社会契约,它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卢梭所说的社会自由实际上等同于社会平等,社会自由的实现需要消除种种不平等现象,社会自由由法律提供保障。

社会自由使人成为国家的主人,却远未使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唯有道德的自由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因为只有嗜欲的冲动便是奴隶状态,而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3〕卢梭把人自己立法而建立的道德律称为良心。他认为良心是一切善行、正义、美德的根本来源,而欲念是一切恶行的根源。人只有与本性里的恶欲相区分,运用理性去认识善,听从良心的指导去行善,才能肩负自己对人类所负的道德责任。从此,人成了自己行为的主人,要为行为后果、价值和影响负不可推卸的责任。上帝、教会、僧侣、礼拜不再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决定者“, 真正的心就是神灵的真正的殿堂,”〔4〕人类道德行为的根据被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作为道德、信仰权威的宗教不再享有绝对的权利,信仰成了个人私有的情感和信念,人因做了国家的主人其行为具有正义性,因做了自己的主人其行为具有道德性,这是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由此可见,道德自由是社会自由的继续深化和完成。

卢梭将自由分为三种,天然自由着意于说明自由是天赋人权,生而有之,不可剥夺。天然的自由作为一面镜子,鉴别出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平等和道德败坏现象,社会自由的实现实际上是一个克服人性堕落、扬弃社会异化的动态历史过程,道德自由的实现则是这一历史过程的自觉化,亦即是人性本身的完善化过程。

卢梭把人分为自然人和社会人,这是人的自相区分的第一种,它与自然自由到社会自由的历程相一致。人的自相区分的第二种是人的自身相分,即人性内部的区分,它与自然自由到道德自由的历程相一致。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区分,揭示了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从天然平等到社会不平等,再到社会平等的辩证历史过程。通过这种区分,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平等地位。人不再受自然法则的支配,而是服从经自己同意的作为外在他律存在的法律,人民做了国家的主人,实现了社会自由和社会解放。人性内部的区分则是第一种区分的深化。通过这种区分,人类从对道德的无意识状态进展到具有高度道德自觉性的社会状态,人们自己立法建立起了道德律,意志自律使得人们对外在的法律的服从有了自觉性。正是这种区分,深化了人对自身的认识,使人做了自己意志的真正主人,实现了道德自由和人类自由的解放。

卢梭在理论上追溯了自然状态,描绘了孤独无依的自然人的生存境遇。自然人独来独往、居无定所,他们的活动多半是用来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之所以自由,是因为他们遵循自然法则的两个原理(自爱心和怜悯心) 行事。自爱心促使人自我保存,怜悯心则制约着因自爱而过分自私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自然人没有善恶的分别,也没有道德规范和各种评价标准。“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的,正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阻止他作恶的,不是智慧的发展,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情感的平静和对邪恶的无知。”〔5〕自然人的行为虽然超越道德,然而他们是天然善良的。自然人没有“你”和“我”的区分,没有语言,尽管生理存在着许多不平等,他们也感觉不到,不平等现象对他们来说几乎等于零。

卢梭的自由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西方社会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说,天然自由肯定了人的自由权利不可侵犯的神圣性,社会自由阐明了民主法制社会的基本精神,道德自由启迪人们的心灵,教育人们走向完善,卢梭的自由观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冲溃了封建王朝“君权神授”、“贵族世袭”的理论基础,揭露了政权和神权相勾结共同压迫人民的罪恶行径。从实践上来说,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很大程度上受到他的思想的引导,《人权法案》和《独立宣言》中闪烁着他的自由思想的光辉。但是,卢梭的自由思想中有许多不成熟和空洞的地方。天然自由纯粹是理论的虚构;社会自由中人民当家作主却又缺乏可操作性,法律仅指根本宪法而不涉及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权力属民难以保证“, 公意”和“主权”等概念扑朔迷离,成为民主主义者和集权主义者都可利用的双刃剑;道德自由将道德律建立在良心这种个人情感之上,使道德失去了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良心有可能变为不纯动机替自己开脱责任的借口。这些消极因素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批判的。

参考文献:

〔1〕〔2〕〔3〕卢梭《: 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第8、23、30 页。

〔4〕〔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454页。

〔5〕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基础和起源》,商务印书

馆、1979 年版,第83页。

全文2770字左右。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5981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