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哪里呢?在床上,在厕所,在垃圾台,在学校,在教室,在你身上。简单提供个思路。美从何处来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流云小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载某尼悟道诗)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象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象是说:“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
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你越能忘掉自我,忘掉你自己的情绪波动,思维 起伏,你就越能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柳宗元语),你就会象一面镜子,象托尔斯泰那样,照见了一个世界,丰富了自己,也丰富了文化。人们会感谢你的。
那么,你在自己的心里就找不到美丁吗?我说,如果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碰到情感的波涛,思想的矛盾,当我们身在其中时,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未必是美。只有莎士比亚或巴尔扎克把它形象化了,表现在文艺里,或是你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你的欢乐表现在舞蹈的形象里,或把你的忧郁歌咏在有节奏的诗歌里,甚至于在你的平日的行动里、语言里。一句话,就是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那时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你的心里的美。除此以外,恐怕不容易吧!你的心可以发现美的对象(人生的,社会的,自然的),这“美”对于你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你的意志只能指使你的眼睛去看她,或不去看她,而不能改变她。你能训练你的眼睛深一层地去认识她,却不能动摇她。希腊伟大的艺术不因中古时代而减少它的光辉,)
宋朝某尼虽然似乎悟道,然而她的觉悟不够深,不够高,她不能发现整个宇宙已经盎然有春意,假使梅花枝上已经春满十分了。她在踏遍陇头云时是苦闷的、失望的。她把自己关在狭窄的心的圈子里了。只在自己的心里去找寻美的踪迹是不够的,是大有问题的。王羲之在《兰亭序》里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东晋大书法家在寻找美的踪迹。他的书法传达了自然的美和精神的美。不仅是大宇宙,小小的事物也不可忽视。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见这样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矿石商人仅只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特性。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做“移人之情”或“移我情”。琴曲《伯牙水仙操》的序上说:
“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一,未能得也。成连曰:‘吾之学不能移人之情,吾师有方子春在东海中。’乃赉粮从之,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划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心悲,延颈四望,但闻海水汩波,山林窅冥,群鸟悲号。仰天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操而作歌云:‘繄洞庭兮流斯护,舟楫逝兮仙不还,移形素兮蓬莱山,歍钦伤宫仙不还。’”
伯牙由于在孤寂中受到大自然强烈的震撼,生活上的异常遭遇,整个心境受了洗涤和改造,才达到艺术的最深体会,把握到音乐的创造性的旋律,完成他的美的感受和创造。这个“移情说”比起德国美学家栗卜斯的“情感移入论”似乎还要深刻些,因为它说出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改造是“移情”的基础呀!并且“移易”和“移入”是不同的。
这里我所说的“移情”应当是我们审美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美学家所说的“心理距离”、“静观”,则构成审美的消极条件。女子郭六芳有一首诗《舟还长沙》说得好:
“侬家家住两湖东,
十二珠帘夕照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
始知家在画图中。”
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溶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
但是在这主观心理条件之外,也还需要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在这里是那夕照的红和十二珠帘的具有节奏与和谐的形象。宋人陈简斋的海棠诗云:“隔帘花叶有辉光”。帘子造成了距离,同时它的线文的节奏也更能把帘外的花叶纳进美的形象,增强了它的光辉闪灼,呈显出生命的华美,就象一段欢愉生活嵌在素朴而具有优美旋律的歌词里一样。
这节奏,这旋律,这和谐等等,它们是离不开生命的表现,它们不是死的机械的空洞的形式,而是具有丰富内容,有表现、有深刻意义的具体形象。形象不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中每一个点、线、色、形、音、韵,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所以诗人艾里略说:“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又说:“创造一种形式并不是仅仅发明一种格式、一种韵律或节奏,而且也是这种韵律或节奏的整个合式的内容的发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并不仅是如此这般的一种格式或图形,而是一种恰是如此思想感情的方式”,而具有着理想的形式的诗是“如此这般的诗,以致我们看不见所谓诗,而但注意着诗所指示的东西”(《诗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这里就是“美”,就是美感所受的具体对象。它是通过美感来摄取的美,而不是美感的主观的心理活动自身。—就象物质的内部结构和规律是抽象思维所摄取的,但自身却不是抽象思维而是具体事物。所以专在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
但是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见和体验作准备的。创造“美”也是如此。捷克诗人里尔克在他的《柏列格的随笔》里有一段话精深微妙,梁宗岱曾把它译出,现介绍如下:
“……一个人早年作的诗是这般乏意义,我们应该毕生期待和采集,如果可能,还要悠长的一生;然后,到晚年,或者可以写出十行好诗。因为诗并不象大家所想象,徒是情感(这是我们很早就有了的),而是经验。单要写一句诗,我们得要观察过许多城许多人许多物,得要认识走兽,得要感到鸟儿怎样飞翔和知道小花清晨舒展的姿势。得要能够回忆许多远路和僻境,意外的邂逅,眼光光望它接近的分离,神秘还未启明的童年,和容易生气的父母,当他给你一件礼物而你不明白的时候(因为那原是为别一人设的欢喜)和离奇变幻的小孩子的病,和在一间静穆而紧闭的房里度过的日子,海滨的清晨和海的自身,和那与星斗齐飞的高声呼号的夜间的旅行——而单是这些犹未足,还要享受过许多夜不同的狂欢,听过妇人产时的呻吟,和坠地便瞑目的婴儿轻微的哭声,还要曾经坐在临终人的床头和死者的身边,在那打开的、外边的声音一阵阵拥进来的房里。可是单有记忆犹未足,还要能够忘记它们,当它们太拥挤的时候,还要有很大的忍耐去期待它们回来。因为回忆本身还不是这个,必要等到它们变成我们的血液、眼色和姿势了,等到它们投有了名字而且不能别于我们自己了,那么,然后可以希望在极难得的顷刻,在它们当中伸出一句诗的头一个字来。”
这里是大诗人里尔克在许许多多的事物里、经验里,去踪迹诗,去发见美,多么艰辛的劳动呀!他说:诗不徒是感情,而是经验。现在我们也就转过方向,从客观条件来考察美的对象的构成。改造我们的感情,使它能够发现美。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做“移我情”,改变着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做“移世界”。
“移我情”、“移世界”,是美的形象涌现出来的条件。
我们上面所引长沙女子郭六芳诗中说过:“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这是心理距离构成审美的条件。但是“十二珠帘夕照红”,却构成这幅美的形象的客观的积极的因素。夕照、月明、灯光、帘幕、薄纱、轻雾,人人知道是助成美的出现的有力的因素,现代的照相术和舞台布景知道这个而尽量利用着。中国古人曾经唤做“移世界”。
明朝文人张大复在他的《梅花草堂笔谈》里记述着:
“邵茂齐有言,天上月色能移世界,果然!故夫山石泉涧,梵刹园亭,屋庐竹树,种种常见之物,月照之则深,蒙之则净,金碧之彩,披之则醇,惨悴之容,承之则奇,浅深浓淡之色,按之望之,则屡易而不可了。以至河山大地,邈若皇古,犬吠松涛,远于岩谷,草生木长,闲如坐卧,人在月下,亦尝忘我之为我也。今夜严叔向,置酒破山僧舍,起步庭中,幽华可爱,旦视之,酱盎纷然,瓦石布地而已,戏书此以信茂齐之语,时十月十六日,万历丙午三十四年也,”
月亮真是一个大艺术家,转瞬之间替我们移易了世界,美的形象,涌现在眼前。但是第二天早晨起来看,瓦石布地而已。于是有人得出结论说:美是不存在的。我却要更进一步推论说,瓦石也只是无色、无形的原子或电磁波,而这个也只是思想的假设,我们能抓住的只是一堆抽象数学方程式而已。究竟什么是真实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回转头来说,我们现实生活里直接经验到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丰富多采的、有声有色有形有相的世界就是真实存在的世界,这是我们生活和创造的园地。所以马克思很欣赏近代唯物论的第一个创始者培根的著作里所说的物质以其感觉的诗意的光辉向着整个的人微笑(见《神圣家族》),而不满意霍布士的唯物论里“感觉失去了它的光辉而变为几何学家的抽象感觉,唯物论变成了厌世论”。在这里物的感性的质、光、色、声、热等不是物质所固有的了,光、色、声中的美更成了主观的东西。于是世界成了灰白色的骸骨,机械的死的过程。恩格斯也主张我们的思想要象一面镜子,如实地反映这多采的世界。美是存在着的!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它和真和善是人类社会努力的目标,是哲学探索和建立的对象。
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它的力量更大了,它也可以倾国倾城。希腊大诗人荷马的著名史诗《伊利亚特》歌咏希腊联军围攻特罗亚九年,为的是夺回美人海伦,而海伦的美叫他们感到九年的辛劳和牺牲不是白费的。现在引述这一段名句:
“特罗亚长老们也一样的高踞城雉,
当他们看见了海伦在城垣上出现,
老人们便轻轻低语,彼此交谈机密:
‘怪不得特罗亚人和坚胫甲阿开人,
为了这个女人这么久忍受苦难呢,
她看来活象一个青春长住的女神。
可是,尽管她多美,也让她乘船去吧,
别留这里给我们子子孙孙作祸根。’”
(引自缪朗山译《伊利亚特》)
荷马不用浓丽的词藻来描绘海伦的容貌,而从她的巨大的惨酷的影响和力量轻轻地点出她的倾国倾城的美。这是他的艺术高超处,也是后人所赞叹不已的。
我们寻到美了吗?我说,我们或许接触到美的力量,肯定了她的存在,而她的无限的丰富内含却是不断地待我们去发现。千百年来的诗人艺术家已经发见了不少,保藏在他们的作品里,千百年后的世界仍会有新的表现。每一个造出新节奏来的人,就是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
文 / 杜豆豆
“优秀的写作意味着要进入其他人的思想,反过来让他们的思想进入我们自己的写作。”
这句话,出自《高效写作的秘密》这本书的前言。
我是在亚马逊网站上,邂逅《高效写作的秘密》这本书的,而让我怦然心动,毫不犹豫地买下这本书的,正是前言的这句话。
写作,是“我手写我心”,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传达出价值。“优秀的写作意味着要进入其他人的思想”,没错,这句我非常认可。
可后半句,却让我有些困惑:“ 我写我的思想,为什么还要’反过来让他们的思想进入我们自己的写作’呢?
看完前言,我搞明白了。原来作者写这本书的目标是:
“让学术写作回归社会与交往的本源,揭开它身上的面纱。虽然写作要求沉静与独处,但“他说/我说”模式要告诉学生的是,提高论证技巧的正途不是反躬自省,而是想想与亲友交谈时怎样会最好,也就是认真倾听,关注其他人的看法。”
换句话说,这本书不单纯是教你是进行学术写作的,而且 它采用了一种特别的“他说/我说”模式,让你能够“一招走天下”,把握核心,写出优质的学术文章来 。
有些写手可能会说了,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搞自媒体,又不搞学术,看这书有用吗?
诚然,这本书的目标受众是学术写作,如果你是搞研究、写专业文章的,是最对路的。但如果你不是,其实也很有启发性。因为它的理念是“优秀的写作就是与他人对话”,也就是“总结归纳他人的观点,从而构建自己的论证”。
想想看,你写一篇文学评论,针对热点发发有见解的文章,分析经济形势,搞搞科普教育,哪一种不和学术沾边儿呢?更何况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你想让自己的观点独树一帜,出类拔萃,没有点儿高大上的学术气息,怎么能写出深度,让人心服口服呢?
还有些写手会想:都是套路!最讨厌套路,我就想自由点儿写,干嘛给我介绍“模式”?
这高傲的宣言,让我很是敬佩。倘若你已经能行云流水,笔下生花,这本书不需要看。但如果你还没有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又想能够很快地写出一篇高质量、学术气息浓厚的稿子来,这本书值得一读。
《高效写作的秘密》这本书封面的副标题,直接写着这么一行字:美国 1500 多所高等院校指定的写作教材。已经再版过多次。作者有两位,一位是杰拉尔德·格拉夫,另一位是凯茜·比肯施泰因。两位作者都在伊利诺伊大学任职,一辈子都在研究写作教育。这本书自打出版后,便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广泛推崇,多次再版,英文版销量上百万册,亚马逊好评如潮,长销不衰。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更何况一贯爱挑剔老师的大学生?能得到学生们如此热烈的欢迎,可见这本书并非商业包装下的产物,而是的确“有料”。
这本书“有料”在哪里呢?
就在标题里——高效写作的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这本书的主轴:“他说/我说”模式。
“他说/我说”模式,就是别人说了什么,我怎么回应,然后将这些回应整理成一篇文章。这样,就形成了三个步骤:他说,我说,整合成文;这也是这本书的结构。第一部分讲倾听的艺术,第二部分是如何做出自己的回应,第三部分介绍“整合”之道。
(1)“他说”
“他说”,就是别人怎么说的。别人怎么说,叫做“引述”。所以,这第一部分的开篇就是“引述为先”,主张先引用他人的说法,而非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并解释其原因。
不懂“引述”怎么做?别急,看作者给你送法宝来了。
法宝就是一系列“引述”模板:引述他说的模板、引述标准观点的模板、以你说为他说的模板引入假定或推论的模板、引入争议的模板。末了,还解释给你听,为什么要牢记“他说”在心头。
引述完,你得归纳呀。作者接着开始介绍“他认为”,也就是归纳之术。
归纳怎么做呢?
首先,让自己站在他们的立场。
你需要暂时放下成见,把你自己放到别人的脑子里,先玩玩“相信游戏”。
其次,清楚你自己的方向。
归纳是要准确呈现他人观点,如果你归纳有误,歪曲了别人的见解,那可就有损你学术的声誉了。别人会批评你说:“原文都看不懂,还在 这里胡说八道!”不过,除了要忠实于原文,你还要与自己的全篇谋划相合,因而在归纳时,就要有所侧重,为自己的观点做好准备。
虽然说,好的归纳一般会忠实呈现他人的观点和作者自己的意图之间搞好平衡,但有的时候,用用讽刺性归纳,能让被归纳的观点自曝其丑,所以,作者还专门讲了讲讽刺性归纳的模板。
最后,将行动倾向与指示词统一起来。
什么是指示词?就是表明你态度的词汇。比如,“表明、宣称,这是声明主张的;“认可、支持”,这是表达赞同的;“有待验证、否认”,这是表达质疑或反对的;“恳求、呼吁”,这是提出建议的。在总结归纳或直接引用时,使用准确、生动的指示词,会让你的文章更有说服力。
引述、归纳会了,该怎么引用呢?
作者开始为你讲解“如他所述”,也就是引用之道。
对于引文,作者做了一个有趣的类比,说:“引文有点像‘孤儿’:从原来的语境中抽离出来,然后整合到新的语境中。”
因此,书中特意介绍了整合引文的两个重要方面:
第一个,慎选引文,注意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你的具体段落。选择引文时一定不要“掉书袋”,而要确保它能支持你自己的论证。
第二个,为重要引文加上“配套”,比如原文作者、引文含义、与正文的关联等。要强调的是,引用“他说”必须与你自己的内容联系起来。要想把引文配套好,需要把它夹到“引用三明治”里,也就是:“顶上的一片面包”是引用声明,“底下一片”是后续说明。
(2)“我说”
“我说”,就是我怎样回应那些“他说”的。这部分,书中讲了回应的各种方式,讲解了“他说”和“我说”的转换,引入和回应反对意见,以及如何回答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意义何在”和“谁会关心”。
首先,作者提出了三种最常见、辨识度也最高的回应方式 : “没错/不对/没错,但是”,也就是同意、反对,以及两者的结合。
在回应时,不要一上来就抛出大量具体观点,而是应当用直截了当、毫无疑义的常见用法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比如“我同意”“我反对”,或者“我有同意的地方,;但也有反对的地方,”。一旦你给出了这样明确的命题,读者就会有力地了解你的立场,继而循着你的论证思路,理解之后的种种精微之处。
同意,但并非是亦步亦趋,否则对读者来说就毫无价值了。同意的要点在于:要显示出你的观点与你认可的观点存在差异或对照的地方,而不能原样照抄。
反对,是写成一篇文章的最简单的方法:确定一个主题,找到一段别人说过而你反对的相关的话,总结归纳,然后给出论证。
既同意又反对,也是经常会碰到的。学术界重视思虑周全,你直截了当宣布自己有新意的看法或许会一鸣惊人,但总有些问题是你拿不定主意的,是存疑的,这也同样是一种观点。
既然优秀的学术写作是进入与他人的对话,在任何时候,你都需要让读者能分清你自己的观点和你对他人观点的陈述。
其次,在从“他说”转向“我说”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不让读者混淆两者呢?
书中介绍了两种方法:“声音标示语”和“插入引述”。
某些微妙的提示词,可以标明作者正在用谁的声音说话。这类词语,就是“声音标示语”。养成使用“声音标示语”的习惯后,读者会减少困惑,你也能在阅读繁难文本中更好地注意类似的标示语。
在提醒读者你在阐述的观点属于谁时,你未必要千篇一律地用“X认为”加上对论点的阐述,你也可以在自己的句子中插入对X观点的引述。
再者,引入和回应反对意见时,有什么技巧吗?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话站得住脚,加入反对者的角色,告诉读者他们能从哪些方面批评你,是一种料敌先机、先发制人的写作方式。
优秀的写作不是在真空中堆积没有争议的事实,而意味着加入对话或辩论。一旦你将写作视为进入对话,你就应当看到,针锋相对的观点对你有利无害。
比方说,书中给出了这个模板就很好用:“虽然有些读者可能会反对”你的某个论点,而你“给出的回答是”。
最后,是关于论文意义的写作技巧。
谈论论文意义,也就是回答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意义何在?谁会关心?”“谁会关心”要求你明确哪些人或哪些群体会关心你的主张;而“意义何在”是关于这些主张的实际应用和后果,也就是接受这些主张会带来什么变化。
(3)“整合”之道
既然是模式,自然是总结了“整合”方法的。如何整合呢?书中讲了三个重点:
首先,是通顺连贯的问题。
最优秀的文章都会在各个部分之间给出明确的关联,形成一种“势”,一种方向感,每个句子(或段落)不仅为后文打下基础,而且已有前文做好铺垫。你写下一个句子时,就在读者的头脑中创造了一种预期,即下一个句子会以某种方式延续和扩展当前的句子,哪怕下一个句子要展开一个新方向。
想要使文章达到通顺连贯,要记住这四条实用方法:
A、使用连接词(如“所以”“因此”);
B、加入指示词(如“这个”“这样的”);
C、为每篇文章设定一组关键词;
D、换一种说法复述,要有一定的变化,以免造成赘余。
然后,是书面语和非书面语如何混搭。
学术论文并非与象牙塔外的日常口语水火不容。“我觉得不行”和“缺乏可行性”,这是两种风格。你当然可以根据受众和目的,灵活使用它们,保证你既能用自己的声音说话,又能写出有力的学术论证。晓畅的口语往往能够让学术文章活泼生动起来,甚至能让文字更严格、更精确。
最后,是用来澄清问题的“元评述”。
所谓“元评述”,也就是对评述的评述,展示如何引导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告诉其他人应当——以及不应当——如何认识这些观点。
不管你写得多明晰、多准确,读者还是有无数种可能误解你的方式。运用元评述,你就可以澄清和阐发你的思想。“元评述”较主要的形式是标题、副标题和小标题,另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技法也能做元评述,比如,讨论发对意见,加入连接词,为引文加上配套文字,回答“意义何在”与“谁会关心”的问题等。
不过,你以为秘密讲解完,就这样结束了吗?
No!作者讲完了方法,还告诉你说:“别着急,你只是完成了初稿,你还需要修订。”
修订 是极重要的写作环节之一,你要通读初稿,检查论证是否完善,能否加以改进。难点在于发现何处需要改进,然后是需要怎样做。
怎么发现呢?作者给出了一张按本书章节顺序排列的问题清单,你对照检查就OK了。
这还不算完。你掌握了秘密,明白了方法,作者说:“等等,我还有礼物送给你!”
哈,太惊奇了,居然是 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还有全书的模板索引和五篇范文 。
好了,坐下来写吧,不会就翻翻书。
高效,就在这里了:套用模板,然后快速写出你的“深度论文”,对比范文,修订提升,搞定!
就是这么简单,还等什么?学起来吧!
(本文结束)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