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后妃的首饰在每个朝代的样式、材质、特色各有不同,但无一例外都以奢华为尊。尤其以清朝君主发妻及宠妃的凤冠、配饰、发簪等为盛,其上点缀的珍珠、玛瑙、宝石等不胜枚举,令人眼花缭乱。
一、古代后妃的首饰与古装剧有何不同如果要说古代后妃的首饰与古装剧有何不同,首先要提的当然就是奢华程度了。虽然现在有些制作精良的电视剧,也会采用一些真的宝石或者玉石作为首饰的填充物,可是和后宫妃子的饰品比起来,其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此外,从款式和数量上看,古代后妃的首饰也是遥遥领先的。有记载说,乾隆为了给母亲贺寿,送了不少发簪,例如事事如意簪、西池献寿簪、绿血含芳簪、仁风普扇簪等等,不胜枚举。仅仅送一些簪子就比某些电视剧的饰品种类要丰富了,就别说日常后宫妃子的饰品款式与数量了,其奢华程度可想而知。
此外,与电视剧里不一样的是,古代后妃头上、身上带的饰品是真东西,有不少是珍贵的文物,有些是当时的稀罕物,不像电视剧里的饰品是通过艺术加工制成的“赝品”,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要远逊于古代后宫妃子的饰品,有些基本不值得一提。
二、古代后妃的首饰流落在何方因为封建社会的动荡和灭亡,一些比较珍贵的饰品多被国外侵略者、收藏家、军阀和民间人士收藏。像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多少奇珍异宝被掳到国外,已经无从考证了。古代后妃的首饰也是如此,历经历史的变革,一大部分归了国家收藏馆,另一部分散落在民间。
中国古代的首饰文化是别具一格的,同时也是有研究价值的。而当古装剧热播的时候,世人通过剧组的服化道感受到古装饰品的瑰丽与美好,所以才会形成风潮,予以关注并争相模仿,遂形成风潮,流行于世。
可能会有很多的女孩子会喜欢古代风格的一些东西。因为以前的那些首饰或者是装饰品,不仅仅简单好看,而且其中还蕴含着很多的意义!没有过多的花里胡哨,有的只是满满的情谊。今天我们来说5种古代女子的装饰品,意义非凡,你又知道多少?
1玉佩
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很多的套路都是由玉佩引起的。而玉在中国史上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在古人看来,玉石具有仁义,礼,智等等具有美好寓意,赋予君子美好的品格。所以很多的时候,人们喜欢将谦谦君子叙述成“温润如玉”。古代对于玉佩,有着不一样的含义。尤其是皇宫贵族,喜欢在自己身上佩戴一些玉佩,象征身份,也保佑自己。
2香囊
香囊,装的不仅仅是材料,整个香囊更是充满了情谊。古人比较喜欢佩戴香囊,一是它可以用来祈福,绣上自己喜欢的图案。而且二是它可以辟邪,在端午节的时候,佩戴香囊可以更好地趋避毒虫什么的,可以用来驱虫辟邪。当然,香囊还有好的寓意,就是教育意义,比如采用二十四孝图什么的,对人们起着警示作用。当然,要是心爱的人,亲自动手缝制的话,意义会更加的不一样的!代表着对对方深深的爱意。
3簪子
古代的女子,不论家里条件好还是不好,头发上都要有一个簪子。一是好看,二是有着特殊的含义,女子喜欢上一个男子的话,会将自己的簪子作为信物送给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意。反过来,如果一男子喜欢上了一个女子,也会选择簪子来作为信物,送给对方。古代的人们很是喜欢用簪子来表达情感。
4钗子
这个和簪子很相似,不过这个是送给赠别的心爱之人。都可以作为信物送给心爱的人。如果一女子将自己的钗子分成两半的话,可能一半就会送给对方,一半自己留下来。等到重逢之时,再将钗子和在一起。总之,钗子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5同心结
这个是汉族最为传统的一种手工艺品。是属于中国结的一种。据以前的史书记载,男女成亲之际,双方会各出一段彩绳合成同心结,男女双方各执一头一,然后一起同行,拜祖先,再夫妻对拜。这个寓意着男女双方一辈子不离不弃,一条心,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表达对双方满满的情感~
在各种古装剧里面,我们都能够看到那些妃子们穿的雍容华贵,不仅衣服非常吸引人,头上的各种头饰也是非常漂亮,那么古代的发饰究竟是怎样的呢?
笄是发饰中的一种,据说古代的妇女很多都是用它来固定自己的发髻,只要女子成年,就可以用它来把头发弄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成年礼,所以笄也就代指女子的成年礼。
而我们比较常见的还有一种簪,它是由于笄发源而来的,是古代用来把发型固定好的一种长针,据说有金属、骨头、玉石这些制成。我们在各种电视剧中能够看见,平常生活里面也有一些饰品就是簪,有一些也是长得非常精致的。
钗也是古代的发饰,这个发饰是由两个簪子交叉起来的东西,也可以用它把帽子固定。值得注意的是,钗和簪是有很大区别的,发簪就是一股而已,而钗则是一对,两个的用法也有很大不同。
最后一种就是华胜,也被大家叫做花胜,是一种古代妇女用的花草形状的首饰,经常做成花的样子,然后插在发髻上面或者是额头前当做点缀来用,想必大家也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很多电视剧中的角色,头上大都有很多发饰,其实她们的作用都不一样,不同材质,不同复杂程度的发饰,也能够体现出不同人的身份。
总之,古代的发饰是非常讲究的,搭配起来也非常好看,并不是只有我们知道的钗或者簪子。
步摇。
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细相混杂,簪于发上。《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雀)九华(花)。”王先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以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唐白居易 《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宋谢逸 《蝶恋花》词:“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颜。”
步摇为我国传统汉民族首饰,西汉时在西域地区有其雏形进而吸收创新而来,约在东汉时经燕传入辽西,后又向东传入 高丽鲜半岛及日本并对当地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步摇以金银玉石等质地,宋明以来一直流传的头饰。
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徵。汉代以后,步摇才逐渐被民间百姓所见,才有机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贵族妇女中,还实行过一阵加於冠上的步摇冠。戴在头上较之步摇更富有富贵豪华之感。
步摇的概念,见於两汉时期,然而,它从一开始就被置放到一个礼服的范围之内,汉制规定,太皇太后、皇太后的祭服中的首服为“剪氂簂,簪珥,耳璫垂珠,簪瑇 瑁为擿,长一尺,上为凤凰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左右各一,横簪之。以安簂结。”又“皇后之服相同,步摇簪珥,惟用假结,步摇以黄金为山 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禄,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诸爵兽皆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珰,绕以翡翠为华。”这两段话,应该放在一起 看,按《後汉书·乌恒传》所说:如中国之 有簂、步摇。步摇,是和簂(即帼)这样的假髻具有同等地位的东西,接着分析皇后首服中步摇的描绘,“以黄金为山题”,就是以黄金为底架,上面饰有白珠。相 类似的形制,比如在辽宁北票四花营子乡出土的两晋十六国时期前燕的金质花树状步摇,底部呈方形,上面为短而宽的树干,干上分枝,树身上穿挂桃形叶片,动则 微微颤动,琮琮作响,虽然没有白珠,而是金叶片,但非常符合“桂枝相缪”的特征,这个金叶片,更象上文所说的“镊”,镊,在古代是指簪首的饰物。另外,内 蒙古博物馆所 藏的乌盟达茂旗出土的两具头冠饰,同样有这样的特点,他们一个为鹿首,一个为马首,其上是伸出的枝梢,上面满挂可活动的桃形金叶片。这些实物也为《释名》 中关于步摇的解释,“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提供了鲜活的范例,再结合《后汉书·后纪》“邓皇后”篇中提到的,邓皇后“赐冯贵人王赤绶,以未有步摇,环 佩,加赐各一具。”步摇的单位以具为准,可见其正式程度,绝非后世所谓的单根簪饰可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