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雕塑的发展历史

苏州雕塑的发展历史,第1张

90年代后的苏州玉雕厂,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费用成本增加,国内各地玉石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苏州玉雕厂产出减少,产能降低,入不敷出,最终告别了历史舞台。然而在苏州玉雕厂工作的匠人,这次并没有纷纷转业,而是成立的民间小作坊,自给自足的一边生产一边销售。也就是现在的玉雕工作室的前身。通常男人加工,女人负责打磨和销售。

80年代进入玉雕厂实习的匠人,由于接受了体系化的培训,虽然不及老一辈匠人琢玉时间长,但是充满了创新精神,有十分扎实的基本功,和足够活跃的设计新思路,在后期的玉雕作品上,展示出更耀眼的风采。

苏工之所以能不断传承,依靠的是苏州浓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历史,苏工的名声越来越大,也使很多外地的匠人慕名而来学习经验,他们将苏工的精髓掌握,和自己原有的玉雕技艺结合,在苏州玉雕行业中发展的日益强大,有的匠人自成一派,使得苏工的玉雕作品呈现更多样化的趋势。

苏工玉雕真正的黄金时期和迅速发展时期,是21世纪初期,2000年开始,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增加,苏州玉雕也迎来了黄金时期的开始,由于港澳台老板对仿古物件的追捧,苏州玉雕还是以仿古为主,苏工的仿古工艺的技术水平,一直在全国领先,而后新的玉雕匠人对玉石雕刻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路,开始慢慢的从仿古演变,后期涌现了众多新风格的玉雕匠人和玉雕作品。

2000年以后,人们的视线逐渐被各种玉雕奖项所吸引,“天工奖”和“子冈杯”作为玉雕行业的重要奖项,吸引了很多优秀的玉雕匠人一展拳脚,很多优秀的玉雕匠人的玉雕作品。也是因为在这两个奖项上斩获殊荣而一举成名,受到全国各地文人雅士的追捧。

苏州玉雕正是因为这些优秀匠人的不断付出和努力,才会在历史的洪流中脱颖而出,并且一跃成为当代玉雕界中的佼佼者,时代的弄潮儿,永远走在创作革新的最前沿。古往今来,苏州玉雕如同从远古走来的美人,历史在她身上镌刻的光辉,让她魅力无边,让人情不自禁被吸引。

苏州玉文化源于新石器时代,汉代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在明清时期达到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玉雕产地,连宫廷玉作的人才都得仰仗苏州的玉工。

尽管历史为苏州在中国玉雕界中奠定了良好的地位,苏州玉雕这五十年的历程也仍然波澜起伏。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苏州也仍然在全国玉雕界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州玉雕依托原有的技术力量及加工力量,主要仿制中国历史上各时期风格的作品,以花鸟、炉瓶、人物、山子雕为主要品种,其特征是在雕刻工艺上沿用了苏州地区明清时期的传统技法,缺少时代感,产品也主要销往海外。

在九十年代末左右,伴随着中国体制的改革,一些优秀的技术人才在国有企业得不到应有的待遇,纷纷离厂,成立了自己的工作间,使得苏州原有的整体玉雕力量开始变得分散。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04年苏州玉雕厂彻底解体,标志着苏州玉雕从一个单一集体制的大工厂转变为私有制形式小作坊,苏州玉雕行业的生产主体以多而小的工作室为主,产品主要由港澳台地区的商家采购而最终销往海外。制度的改变对于苏州玉雕行业来说有利有弊。私有制的形式让玉雕产品直接关系到玉雕者个人的利益,因此,更促进了玉雕者雕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技艺,这一时期的作品相对于以前集体制时期更加精细,数量更多。这一时期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在风格上仍然以仿古为主,且在全国仿古玉雕中赫赫有名,有创意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却并不被看好。同时,也是因为私有制形式的转变,苏州玉雕处于群龙无首,体系建设上无人管理,导致苏州玉雕呈现一盘散沙的状态,整体来讲此时期的苏州玉雕进入了转型期。

在2009年以前的数年里,苏州玉雕界基本不参与全国的活动,对外交流也较少,处于平稳发展状态,行业从业人员不多。2009年之后,随着苏州外来人员的增多,苏州玉雕开始活跃起来,对外交流增多,在频繁的交流和不断的探索中,苏作玉雕品质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成为继上海海派玉雕之后的又一支新生力量。此时期的玉作不仅继承了苏作玉雕的精细雅洁的特点,同时又融入了创新元素,形成了“新苏作”概念。

“新苏作”中,以蒋喜、杨曦、葛洪、瞿利军、赵显志、俞艇,范浩刚等的作品为代表。这几位大师又各有自己的特色。蒋喜主要以仿古见长,仿古子冈牌、仿古瑞兽、扳指等为主要类型,作品细腻,旧味十足;除仿古件外,还有一些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创意作品,均以细腻、规整为主要特色。杨曦以创意见长,突破传统的表现手法,写实写意相结合,作品意境悠远,既有江南之细腻清秀风格,又不失大气风范。葛洪也以仿古见长,多用龙凤纹及兽面纹元素,写实写意相结合,以手把件为主,作品浑厚大气,刀法清秀又不失锐利。瞿利军的作品为典型的江南风格,以小件为主,山子、花鸟、器皿、人物均有涉及,作品清新雅致,细腻精巧,洒脱飘逸。赵显志主要以俏雕见长,擅于根据原料的皮色和形状巧施工艺,常常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俞艇擅长雕刻薄胎器皿,可做到薄如纸片,功底深厚,作品轻盈之余又不是器皿之重感。范浩刚的作品刀法凝练奔放,设计大胆细致,题材丰沛、大气磅礴,具有明显的津派玉雕风格。

“新苏作”在风格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仿古雕件,创作出了一些符合时代审美的作品,产品也从以前的花鸟、人物、山子、器皿类转向以玉牌、小把玩件及器皿为主要类型。新的苏作玉雕在传统中有所突破,同时,又保留了苏州地区苏作传统的雕刻纹饰和技法,保留了苏作玉雕的精、细、雅、洁的特征,让观者看到作品的风格即能判断出这是苏作的玉雕作品。

“苏作玉雕”理应成为一个文化品牌,因为它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现今雄厚的实力,再加之当今的盛世环境,苏州的玉雕产业兴旺发达,有3万余人从事玉雕的创作和制作,他们不全是苏州本地人,还有来自其他地区的人员,如福建、河南、安徽、江西等地,形成了原料流通、职业教育、加工设计、产品流通等一个完成产业链。苏州有国家级大师8人,省级大师4名,地方级大师若干的大师队伍,形成了经济总量达30~40亿产值的产业基地。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规模,当代人对苏作玉雕已有了更高的期待,期待苏作玉雕在传统之上进行创新,更具有的文化特色,更多地吸收绘画语言、雕塑语言,使之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进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发展期。

1、袁新根(海派玉雕大师)

袁新根生于一九五四年,在行业内有“花鸟之王”、“巧雕大王”的美誉。是中国当代现代玉雕艺术品冲向国际拍卖舞台的第一人,他的作品在香港苏士比、佳士得拍卖活动中获得很大的成功。也是我国新疆新兴玉雕原材料金丝玉开发的倡导者,目前对新兴的泰山玉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研究。

2、杨大钊(高级工艺美术师)

杨大钊作品具古雅之风,得平淡之趣,多以阴刻手法,以刀作笔,以刀为墨,以玉石为载体表现作者的文思,情怀和感悟。致力于创作文人画笔意风格之作品,形成了颇具辨识度的鲜明风格,同时其本人也成为苏州玉雕圈内保有浓郁文人情趣的创作者之一。

3、赵国安(河南省玉雕大师)

赵国安:1953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密市,1973年从事玉雕设计与制作,1999年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1年10月获"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5年1月获"河南省玉雕大师"称号;2007年3月获"河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08年11月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2008年12月获"河南省杰出工艺美术艺术家"称号。

4、王冠军(中国玉雕艺术大师)

1975年参加工作,1976年11月由原密县建筑公司调入地方国营密县玉雕厂,1996年创建新密市华龙玉器厂。现为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艺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河南省中原技术能手,河南省工艺美术馆副馆长。河南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河南省“密玉俏色雕刻”第五代传人。

5、汪国连(中国工艺品雕刻工高级技师)

2004年开始玉石、玛瑙的设计雕刻工作,有幸师从北京玉器厂上世纪80年代翡翠雕刻四大国宝作品《四海腾欢》设计雕琢者、北派玉雕传承代表性人物郭石林大师,系统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了观音等传统佛像、人像的创意设计与雕刻制作,在玉雕技艺的传承上得到了悉心的指导与授教。

对宝玉石巧雕艺术认识上的提高,得到了玉雕界认同。作品先后获得了玉器百花奖、玉龙奖、神工奖、玉冠奖、陆子冈杯等评选的金、银奖。现为当代美院玉雕代表性人物。

侯晓峰是河南镇平人,那是一个玉雕行业十分发达的地方。他在上世纪80年代美校毕业后,当时他也没想到今后会和玉雕打交道,而是又自费读了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专。在大专毕业后等待招工名额的空档,侯晓峰来到了苏州。因为那时他的同学范同生,已经在苏州的玉雕厂开始了打工生涯。(范同生:苏州玉雕大师)“我过来看范同生,他让我也过来干,于是我在1995年就来到了苏州。”  刚来苏州,侯晓峰就爱上了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但是当时侯晓峰几乎没有任何玉石雕刻经验,只是觉得玉雕这个行当很对自己的专业,自己的性格也是喜静不喜动,做玉雕可以静下来。侯晓峰开始是在一家私人玉雕厂打工,那时苏州的仿古件很受市场欢迎,他从学徒做起,练习做仿古件的基本功,虽然很枯燥,但是功底练得很扎实。大半年后,侯晓峰开始做明清风格的玉雕,他觉得明清风格的玉雕作品更灵动、圆润,之后就一直在这条路上继续发展了下去。  因为受过专业的美术绘画训练,侯晓峰在对玉雕人物的把握上十分准确,无论仕女、童子,还有观音、关公、弥勒、达摩、钟馗等都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可亲。侯晓峰告诉记者,他也学做过花鸟、动物件,但是总觉得没有人物件得心应手,于是就以做人物件为主了。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大汉,侯晓峰的玉雕天生带着一股北方玉雕的大气豪迈,又受苏邦玉雕的深深影响,作品散发着独特的风格魅力,精巧的设计,细线条的雕刻,同时又传达出粗犷阳刚的味道。  所有的人物件玉雕作品中,侯晓峰做的弥勒最多。“弥勒佛的大度似我的心境:常笑真乐、宽人容己,我一直在快乐的创做。”在苏州藏玉家圈中,只要一提到弥勒,脑中立刻会反应出侯晓峰的形象,笑口常开的弥勒成了侯晓峰的招牌。不只一人在看了他的作品再细细端详他本人之后,得出“侯晓峰和他雕刻的弥勒形似神更似”的结论。无论是那一个门类的艺术家,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自己的作品能够一眼被人识别并喜欢就更是难上加难,显然侯晓峰是做到了。但是侯晓峰做的弥勒并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每个弥勒还有着自己清晰明朗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弥勒佛的化身是布袋和尚,很多弥勒雕刻作品都会用到布袋这个元素来表达自己的主题,但是侯晓峰认为一件好的作品并不见得面面俱到,不一定所有的弥勒都拿个布袋,不一定都要刻画出圆滚滚的肚子,有时候利用玉料上的皮色,只雕刻出一张脸、一只手,同样可以传达出准确的信息,让人心领神会。侯晓峰觉得有的玉雕作品可以让鉴赏者通过欣赏而悟出一定人生道理,达到思想的升华,而有的作品会让鉴赏者啧啧赞叹雕刻工艺的高超精细,而前者远比后者要高明得多。

 获得2010年中国玉器百花奖的银奖的作品《童子戏弥勒》正是侯晓峰多年艺术水平的代表。作品随形施艺,弥勒憨态可掬,占据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但是绝无高高在上的冷漠、僵硬,张开嘴巴,忘情大笑,童子偏居画面右下角,活泼中透着一丝狡黠,表情神态与弥勒相互呼应,整个画面看上去颇具喜感、动态,人物呼之欲出。布局紧凑饱满,并没有让人感到头重脚轻,刀工精细入微,彰显功力。  玉雕作品真正的灵魂则在玉石本身。只有雕刻的图案足够彰显玉石的天然魅力,使之与玉石浑然天成,那么才称得上是件成功的作品。在玉雕的过程中,侯晓峰认为用正常玉雕手法,进行常规产品设计和雕刻不能说是不正确,但总感觉如果能用绝妙的构思、再花必要工时,将“有瑕疵”的玉雕出怡人的“巧色”,来以小胜大,以少胜多,以巧取胜,而且价格、价值也会成倍、几十倍乃至几百倍的增长,这是作为玉雕者应该极力追求的形式。当然正因为它难,它巧,非极尽创意设计之能而不可得。曾经有一块质地很好的籽料,侯晓峰在构思时,就设计成一件弥勒佛戏小猴的形象,但在雕刻过程中,弥勒佛与小猴的位置均已安排好了,但在这玉料后面有一瑕斑,有一黑点和一条不深的细线,侯晓峰就临时增添了一枝柳条,将那黑点作柳叶,将细线作柳条,并将柳条延伸到小猴手中,既弥补了瑕疵,又增添了小猴顽皮与可爱的形象,这样处理也加强了弥勒佛的性格刻画,通情达理,达到了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这一作品有情有趣,作品也身价陡增。所以,巧并不是色,巧是雕刻者的心。  虽然有着“候弥勒”的赞誉,但是顶着这个称呼,侯晓峰越来越觉得惴惴不安,他怕给人留下只会雕弥勒的印象。“那样的话,我的路会越走越窄,到最后进入死胡同。”的确在藏家心中,有的人认为他应该借着做弥勒的口碑,在这个题材上继续发掘,而有的人也说他功力深厚但是缺乏新意。 其实侯晓峰的玉雕作品并不局限于弥勒,他的仕女、童子等人物作品也独具特色。每个人物形象都力求生动,具有灵性。对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很注重,包括人物面部的刻画、首饰造型、服装搭配以及其他细小的部分,和整体比例。纵观侯晓峰的作品,与传统玉雕人物相比,他刀下的人物更多了一份憨态和喜气,这也许与他的性格有着很大关系。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侯晓锋不曾停歇,在设计上寻求新的突破,在造型处理上做变化创新。努力开创新的艺术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851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