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是一种既古老又受人喜爱的宝石,人类很早就将绿松石作为首饰进行佩戴了,为了提高绿松石的质量,人们也很早就开始研究绿松石的优化处理技术了。绿松石的注胶技术是近二十多年才发展出来的技术,这种技术也被叫做灌胶,就是通过高温高压,把“胶”充压进原料里,注胶所使用的原料一般是似制造人造绿松石的材料。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次处理方法。
注胶处理中使用的胶一般是有颜色的,所以处理后的绿松石颜色也是假的。经过注胶处理的绿松石看起来颜色均匀一致,特别是一大堆放在一起的时候更明显,但它也有铁线,甚至有一些成品上也有**、绿色等颜色变化,这是因为用来做原料本身也有一些线隙,这种注胶绿松石比较难区分。经过注胶处理的绿松石已经破坏了绿松石本身的解构、成分,是行业内难以接受的一种处理方式,购买时需要小心。
两者还是有本质上面的区别。
注胶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会将绿松石放在密闭容器,用真空泵抽空容器和绿松石中的空气,然后在高压下注入树脂,使树脂充分注入绿松石孔隙。泡松经过注胶后可以利用。注胶时通常会直接注入有色染料,会显著改善绿色的颜色。
通常绿松石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注蜡,将绿松石放入蜡中煮,然后进行抛光。注腊在珠宝业界称为过蜡、蘸蜡、合蜡,可加深绿松石的颜色,封住细微的孔隙,使宝石不宜被浸污,同时提高光泽度,使绿松石更亮、更光洁,蜡膜有助于绿松石保水。绿松石如果不封蜡,一段时间后,污物、汗水、油脂进去后是无法清除。处理绿松石的蜡有固体石蜡、液体石蜡、川蜡,其中川蜡的融合性最好。
个人收集和自己写的一些资料记录。
松石浸胶、上蜡、注胶的分辩其实也离不开几种方法
水浸实验。
先把松石在某一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间用相机拍照,这个是留着以后对比用的。(比如晴天的中午12点在办公桌上,相机拍照要调整好白平衡),然后把松石泡在水里。
会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不浸胶不上蜡的松石会在3小时,甚至是十来分钟内,颜色变深,这个一眼就能看出来。这种松一般情况是密度低一些的中档松,没有经过浸胶和上蜡,水很快就渗入其中,颜色变深;
二,3小时至48小内颜色变深的,一般情况下是中低档松包过蜡的,水渗入包蜡层是需要时间的(插一句,有人说包过蜡的松不会变色那是不对的),例外是没有包过蜡的中高档松,由于密度高,颜色加深也会慢一些,这种就需要经验了。
三,48小时之后松石仍然不变色。首先是浸过胶的松,这种松高、中、低档都有,不能一言概之,因为就普通松石来讲,密度差且容易裂,即使是同一块料也是密度不同,所以明胶封蜡(说法很多,意思一样)的工艺就成为提高完善成品率的首选,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我要求加工方不浸胶,不包蜡,那加工方是一定要加钱的,为什么呢?如果浸胶,4公斤松石毛料(原矿)出3公斤松石成品,但不浸的话,4公斤顶级松石毛料只能出2公斤松石成品,差的毛料甚至1公斤都不到。这个损失,一定要有人来承担。特别是目前明胶封蜡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加工方为了保险,好料往往也会不自觉浸胶,所以现在市场上95%(这个比率很保守)的松都是浸过胶的;其次是注胶(灌胶,后统称注胶)的,这种材料不会变色,水渗不进去的;最后,是非常高档的松,这种松石的硬度在55以上,是我们所说的瓷松,密度太大,水也渗不进去,这种玉石一样的松(其实中国古时是把松当玉来着),有一种明显的玻璃通透感,随着把玩时间的加长,会变的越来越温润,基本不会变色。说来半天,有人会问,浸水不会变色,我们怎么来分辩浸胶、注胶(灌胶)、瓷松呢,后面我会说明,呵呵。
注,松石的变色。我们日常佩戴松石,体脂浸入后,颜色会加深,变的更艳丽,特别是一些白蓝松和白绿松,会变的非常好看!其中有个误会,松石的变色,并不会由蓝变绿,松石的发蓝发绿取决于其氧化物中含铜或含铁的多少,含铜多时呈蓝色,含铁多时呈绿色,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低档松的吸水性特点(浸胶的就不怕了),什么菜汤啊,茶水啊一定少接触,铁线周围那怕浸进一点,也会显的不干净,很难看。此外,大部分松遇高温也会氧化变色(下面会提到,呵呵)。
火烧实验
准备一个打火机、一根钢针和小镊子就好。
一,火焰一接触松石就会出现轰的加大发蓝,空气有塑料味道,注胶无疑!
二,火焰没有太大变化,但有塑料等化学味道,浸胶包蜡的可能性大。喜欢的松,舍不得烧,就用烧红的钢针扎铁线部位,浸的也会有一点塑料等化学味道,包蜡的会在松石表面出现蜡质融化的成圈形退缩反映;不过目前我知道的个别高级浸胶工艺,咱们什么味道也烧不出来。。。。。。,这个我也没办法,多玩吧!。
三,再说一下松的表现,一般情况下,松遇到高温会氧化发黄,有些低档松会发黑爆开,高档的瓷松基本不会变色,当然,咱们烧松也不要太长时间,小件的话两分钟足以,可不要不拿绿松石不当宝石看!
暴力实验
嗯。。。其实想知道松的真假,砸碎它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因为注胶染色的松会显形,例外是高工艺的注胶松会染透,得多上手才能看得出。
最后,是检验注胶松和浸胶松的最直观方法。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呵呵
把松石件打碎,挑大块泡水,浸胶松破碎面颜色会加深,注胶松不会。
几种作假方式简单分辨:
浸胶:部分松石硬度不够或泥线多,加工时容易碎裂,因此将原矿烘干,尽可能的去掉水份后,泡在树脂里,由胶慢慢向里渗透。提高松石的硬度以有利于加工。松石的浸胶我感觉就象是女人“打扮”,在不改变原貌的情况下,成品率提高,更适合佩戴,不容易损坏,这个符合现在节约、低碳的作法,毕竟这松石也会越来越少吗。
注胶:部分松石硬度很差,非常松软,专业讲比较面,或者是泥线多,这种松在加工时需要和胶(一般会是有颜色的树脂类)放在密封的容器里,抽真空以便胶全部渗透进松石,值得注意的是,在密封加压的过程中,松的结构会改变。注胶的东西我感觉就象女人的“整容”,改变了物质结构,AV里的大胸真的看着不舒服,很难让人有兴趣。所以我一直认为注的就是假的。
包蜡:是成品最后一道工序,使抛光颜色更为鲜艳,很正常,个人感觉不能算优化。
另一个文章:
(一)仿制品鉴别
1.三水铝石:是一种与绿松石共生的矿物,与绿松石的主要区别为:
(1)它的颜色比较浅,很难达到天蓝色:
(2)它有玻璃光泽,与绿松石的蜡状及土状光泽不同。
(3)脆性,极易崩落,而绿松石的韧性较大。
(4)硬度较低。
(5)有泥土的臭味。
(6)密度低于绿松石。
2.硅孔雀石:是一种在外表上与绿松石极相似的矿物。主要区别为:
(1)颜色鲜艳,透明度较高。
(2)折射率较低。
(3)密度和硬度相对较低。
3.蓝绿色玻璃:主要区别是其具有的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以及内部可能见到的气泡和旋涡纹。
4.再造绿松石:是由一些绿松石微粒、蓝色粉末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压结而成。这种材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定
(1)结构:外表像瓷器,有明显的粒状结构。
(2)酸实验:因含铜化合物而呈蓝色,铜盐能在盐酸中溶解。将酸滴于表面,用白棉球擦拭,将掉色。
(二)优化处理绿松石的鉴别
1.染色:将绿松石成品置于无机或有机染料中,使其改色。通过以下几方面鉴定:
(1)颜色过于均匀,看起来较为不自然。
(2)颜色深度很浅,表皮剥落及凹坑处可见浅色的核。
(3)用蘸氨水的棉球擦拭,会有掉色现象。
2.注胶:注人无机盐胶体或塑料以提高绿松石的稳定性。
(1)密度和硬度都比较低。
(2)热针实验:用热针接触一些裂隙或凹坑,会闻到塑料融化时的刺鼻气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