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Nephrite)是软玉的一种,俗称真玉,传统概念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和田玉是国内高端具有领创品牌的软玉 ,新国标泛指硬度在60至65之间玉石的名称 。狭义上的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和田玉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我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也称为软玉、透闪石、透闪石加软玉、透闪石加和田玉。 狭义上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Mgs(OH)z(Si4011)2。硬度为6~65,密度为295—317。和田玉和陕西省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玉、辽宁岫岩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
在玉石界,和田玉和翡翠一直都是大家争议的对象,和田玉大家都知道是中国的四大名玉之一,至今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历代的皇帝都是非常喜爱和田玉,制作过不少和田玉的玉玺等等,可以说以前的中国是和田玉的天下。
不过,不得不承认,近几年来,翡翠的市场比和田玉的要好,不少朋友都很郁闷,怎么说和田玉都有着上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加上和田玉的玉质那么好,翡翠怎么可能会超越它呢。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析下翡翠为什么可以超越和田玉:
一产地
翡翠的产地是缅甸,缅甸要开采然后运输过来等等,价格来说一定比和田玉贵,毕竟不是自己的地方,中国要拿货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好的翡翠一般都比较稀少,按产地来说翡翠运输经费可以超越和田玉。
而和田玉的产地并没有翡翠那么麻烦,和田玉运输本钱也没有翡翠高,和田玉的产地中国新疆居多,新疆和田玉尤其是里面的羊脂白玉,玉质细腻温润,非常有名。和田玉还有山水料和山料,目前市面上见的都比较多。
二开采难度
无论是和田玉还是翡翠都需要人工开采出来的,和田玉的开采和翡翠的开采相比,和田玉的比较简单,和田玉的开采开挖老河道等等,然后用机器挖掘,不少人都试过亲自自己去看一看。
而翡翠相对就比较难,翡翠的矿场很坚硬,有分原生矿场和次生矿场,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都去开采,还会因为天气的问题受到限制,所以说要开采出一个好的翡翠非常的难得。
三翡翠受到皇家的欢迎
说到皇家,肯定不得不提慈禧太后,慈禧太后非常热爱翡翠,几乎把所有可以用翡翠制作的物品都让匠工去制作,还在外面收集了大量的翡翠回皇宫,而且慈禧太后的陪葬品中最少有700件翡翠物品,据说这些在市面上的价格已经超过10亿了。
所以从翡翠进入中国之后,加上慈禧太后的喜爱,慢慢得受到了广大的喜爱,甚至超越了和田玉。现在不少人都非常看好翡翠在玉石界的潜力和收藏价值,所以翡翠目前可以说已经超越和田玉了。
朝隆合和田玉(taohetianyu)每天准点聊玉~
籽料挖了几千年,然而我们说的正统和田玉籽料,唯有新疆矿区这一小块地方才出产,玉友问了:挖了几千年,这么多好玉都去哪儿了?籽料难道挖不完?
有人做过统计,中国历史上用玉几百年的开采量,还比不过现在二十年集合开采的总量。从前是人工挖玉,而且和田玉是只供皇家御用的玉石,平民老百姓只能用用玉髓,蛇纹石,岫岩玉等等料子。
老百姓不能私自开采,即使皇家开采,也是有严格的采玉期,一年两次,到乾隆时期,他下令一年只准予开采一次玉矿,惜玉爱玉,且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念想。当然,不排除乾隆为自己为皇家的“私心”,他是着了魔的“玉痴”,作为一国之主,他的喜好与私欲,怎能与天下共享?
和田玉的储量与质地才得以被完好保存,我们现在所玩的玉,所收的籽料,可能是千百年来中国用玉史上最好的料子,也是用玉最为自由,选玉最为丰富的时代。
从古至今,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平民用玉成风,选玉多样,藏玉自由。
所以总有人在说,我们这一代何其幸运,不早不晚,早一点没这么好的料子,晚一点也没这么好的料子。当然要说将矿区的地底子挖的再深一些,翻的再彻底一些,或许有更好的料子出来,但代价呢?
总在说现在开挖籽料的成本有多高,只想说古代开采玉石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阖阗地区翩远,经济落后,籽料作为最好的玉石,一直是皇家“垄断宝藏”,一般平民不允许私自开挖,除了要克服西域地理险阻,路途遥远,天气条件恶劣,私自采玉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在赌。
而现在是重型机械开挖,人力挖玉、月下捡籽料在今天有时候只是一种情怀了。
从上世纪末到如今,很多好料子其实已经被各个玩家藏家所“收入囊中”,不愿再将其出手露面。和田玉,是一种很奇特的收藏品与奢侈品,其奢侈性最大的,便是其稀缺与占有。
别的东西你可能会愿意送人或者转手,但籽料就不行,玉有灵,人有情,玉石与主人一旦形成羁绊,基本上是一辈子的事,可随身佩戴把玩,或一生收藏,流传后人,它早已是个人玉家族的情感信物,怎可随意转手?
玉,挖了许多年,都被藏起来了。
籽料,一旦拥有你便想将它私人占有,并收藏起来,岁时间流动,盘玩出油,温润有加,皮色更为艳丽光华,这种时间不自觉流逝,人生一指转瞬即逝,玉石上的渐变,便是最好证明。
和田玉――出则仕,入则士
牵牵绊绊,走走停停,人在走,心在留,无处寻知心,唯有话玉音。中国人讲究“进退有道”――出则仕(市,喧闹),入则士(是,本原)。
市,代表一种入大流的状态,拼搏,努力,兼济天下,
士,代表儒者,读书人,温润,中庸,静笃,独善其身。
白玉,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士大夫精神,君子大气象,一方温润洁白玉石,岿然不动,看历史变迁亦不改初衷本色,但其是在流动变化见证的。
若加一层鲜艳皮色,则是“静中有动”,是入市入仕的外在体现,不论风云变幻如何,内心自风轻云淡,尽收于底。
所以籽料之大势,外有皮色之“市”,内有温润之“是”,皆通,皆势,皆本来。
藏一方玉石,即藏一隅天下。
来源:朝隆合和田玉,转载请标注出处!
新疆玉石是中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新疆和田玉最负盛名。《千字文》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昆冈玉就是指的和田玉。《新疆图志》载,和田玉有“绀”(红青)、黄、青、碧、玄(黑)、白数色”。
和田白玉名闻中外,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曾誉其为“白玉之精”。历代进贡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自这种和田白玉之最上品。由于这种白玉质地细腻,纯洁浑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
史籍对和田玉记载甚多。《穆天子传》载周穆王巡游昆仑,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而归。这个记述虽然不可尽信,但从中可以窥见纪元前的人们已经知道昆仑山是盛产玉石的地方了。以后各代历史对和田玉的记述渐多,也更见真实。
《旧唐书·西域传》称于阗国“出美玉……贞观六年,遣使献玉带,太宗优诏答之。《明史·西域传》称于阗“其国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又西有黑玉河,源皆出昆仑山。土人夜视月光盛处,入水采之,必得美玉”。这里所说的于阗,即今和田。
白玉、绿玉、黑玉三河即今之玉龙喀什河、和田河和喀拉哈什河。中国第一部科技著作、明末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的《珠玉》卷中,对和田玉的历史、特点、采法等等,作了生动的综述。古籍这些记录,用今日和田产玉的现状来检验,足以令人深信不疑。
清萧雄诗:“玉拟羊脂温且腴,昆冈气脉本来殊。六城人拥双河畔,入水非求径寸珠。”就是吟咏这种捞玉风习的。清代,采玉更盛,一些商贾雇当地劳力上昆仑山采挖玉石。民国初年,于阗县深山产玉处已有齐家矿坑、杨家矿坑等,商人从中大获其利,而新疆第一代采玉矿工也由此产生 。 从殷商时期开始,和田玉就进入了中原。和田玉从新疆经过甘肃、陕西或山西才能运抵河南,路途漫长,弥足珍贵。传说在2900年前,周天子穆王乘八骏大辇,出玉门登昆仑,受到西王母的热烈欢迎,曾载玉万只而归。传说归传说,和田玉的确是在周朝成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不论祭祀、礼仪,还是朝见皇帝,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定,国家生活重礼崇乐的玉文化传统基本定型。汉朝张骞通西域后,和田玉大量进入中原,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主导材料,成为一种价值的象征 。
1、和田玉以温润或油性为第一特征,这样就区别开来是不是新疆和田玉。其他的玉温润和油性都不能与新疆和田玉相比。
2、和田玉颜色为:白、糖白、青白、黄、糖、碧、青、墨、烟青、翠青、青花。我们知道新疆自治区和田玉在清代以前多以黄玉、白玉为主。其中黄玉非常的漂亮。其实不亚于羊脂玉,我们应该给以黄玉正身。
3、和田料分为:籽料、山流水、戈壁料、山料。
4、和田玉已不再具有产地意义,成为了商品名。无论哪里出产的软玉,都统一使用和田玉这个名称。如:青海产的就称为青海料,俄罗斯出产的就称为俄罗斯料,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就称为和田料,以此类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