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个是和田红玉籽料吗?万分感谢!

请问这个是和田红玉籽料吗?万分感谢!,第1张

这个不是和田红玉籽料!可以肯定,它与和田玉,没有关系。

和田玉,属于透闪石玉,最典型识别特征是:云絮状结构体。分为:山料,籽料,山流水料和戈壁料。

这是玉髓,具体说是红玉髓,玉髓是一种矿物,又名“石髓” ,玉髓其实是一种石英,SiO2的隐晶质体的统称,它是石英(隐晶质)的变种。它以乳状或钟乳状产出,常呈肾状、钟乳状、葡萄状等,具有蜡质光泽。

玉髓,全国多地均有出产,产量巨大,价值不高,属于量产玉石,

目前鉴别的最好途径就是送检相关部门进行相关的检测。

新疆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升格为国家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该中心是新疆地区乃至全国质检系统中和田玉产品质量检测能力最强、检测手段最齐备、综合实力最强的实验室。

负责制定《和田玉》国家标准和《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正在开展“染色和田玉鉴定”,“和田玉子料鉴定”和“不同产地和田玉鉴定特征的研究”三个课题的研究,并承担国家公益性科研专项《和田玉颜色感官评价方法及主要产地鉴别特征研究》。

扩展资料:

标准样品制作

为使标准样品的适用性强,易于操作,研制小组经研究,确定了标准样品的规格及制作要求:

1、标准样品为长3CM、宽2CM、厚1CM的长方体。

样品尺寸选择厚度为1CM,主要是参照矿物学中观察透明度时一般都是选择该厚度;设定这样的样品体积主要是考虑到和田玉原料价格的昂贵,样品太大会造成资源浪费,太小又不利于实际操作使用。

2、样品要求切磨规整、棱线部分磨圆、抛光良好。

光泽是评价和田玉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抛光方法对光泽影响较大。因此样品需要精细良好的抛光,同时需要切磨规整,棱线部分适当磨圆,避免使用过程中由于棱角尖锐造成样品破坏。

研制小组委托新疆和合玉器股份有限公司将精选出的样品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制作。

3、样品测试分析

研制小组利用现有的仪器分析手段,如:红外光谱、拉曼光谱、ICP激光等离子质谱、X荧光能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阴极发光、偏光显微镜结构分析等,在无损的条件下,对和田玉的致色肌理、矿物成分、结构及其他特征等进行了检测分析。

4、样品颜色测试分析

和田玉样品颜色测试进行过2次,分别与2008年及2011年采用品牌为HnnterLab、型号为LabScanXE的分光光度计对大量和田玉样品进行测试。

两次测试对于不同颜色的和田玉颜色值进行测试,寻找其颜色区别的数据支持。

-和田玉

-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

和田玉有红色的。

有一种和田玉叫做糖玉,指呈血红、红糖红、紫红、褐红色的软玉,其中以血红色糖玉为最佳,多在白玉和青玉中居从属地位。

和田玉的颜色同国内外其他地区软玉相比,色调较多,自成系列;其次,和田玉有世界罕有的白玉,尤以色如羊脂的白玉为和田玉所特有,极为名贵;再次,和田玉有皮色。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皮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

扩展资料:

其他颜色的和田玉

1、白玉

指呈白色的软玉,传统珠宝界对于不同程度的白色软玉有不同的叫法,如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象牙白、鱼骨白、糙米白、鸡骨白等,其中以呈羊脂白色(状如凝脂者)为最好,为和田玉独有。

羊脂白玉数量甚少,价值很高。和田白玉多数为一般白玉,但白玉要白而温润,如果白而不润,便是死白,不是上等好玉。

2、青白玉

指介于白玉与青玉之间,似白非白,似青非青的软玉。古人即用此名。

3、青玉

中国传统的“青玉”为深绿带灰或绿带黑色。青玉最为常见,从淡青色到闪绿的深青色。青玉是软玉中最硬的,但颜色不如白玉美,价值较白玉低。

-和田玉

灯照为红色的是和田红玉。

和田红玉用灯照如同有生命一般,红得炽热。上层的和田红玉在外表看,仿佛看到玉石内部如同血液般流淌。和田红玉但沁色存在外深内浅的现象,“艳若鸡冠”形容的红玉多为沁色红玉,其外部红色很艳丽,不足之处在于沁色的红玉料,内部结构比较松散,石性、僵性比较大,透光不足,其形成原理类似沁黄玉料,当然也可能有沁色非常好的红玉玉料。

和田红玉是民间文献中一种珍贵的和田玉的品种。俗谚云:“玉石挂红,价值连城”,来形容红色玉石极为珍贵。它的质地细腻温润、硬度高。东汉时期就有一种说法认为玉有赤、白、青、黑四色,以赤为上。对红玉的产地,有文字说明的记载主要是在昆仑山河流流域发现较多,与这条河流域矿物质成分比较丰富有关,红玉、黄玉、墨玉等稀缺的玉大多产于此地。

关于红玉的形成主要有二种原因,一种是玉石被一些带有颜色的矿物质渗透其中而形成;另一种是天生的原生红玉石,是玉石生成过程中天然形成的。铁离子是主要的致色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9729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9
下一篇2023-08-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