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黄金,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贵重,在古代黄金是大富大贵人家才能拥有的东西,象征的地位和财富,此外黄金也是一种货币,随着时代的发展,黄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无论在哪个国家黄金都可以说无人不知。黄金除了可以用来代表财富外,还可以做成首饰,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黄金密度非常大,不容易损坏,所以做成装饰品用的时间也会相应的比较长,不易变形,腐坏。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真金不怕火炼”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必担心会氧化变色。即使是在熔融状态下也不会氧化变色,冷却后照样金光闪闪。密度大,手感沉甸。韧性和延展性好,这些特点都是黄金被人们欢迎的原因,黄金虽是一种很柔软的金属,在纯金上用指甲可划出痕迹,这种柔软性使黄金非常易于加工,要加入一些黄铜、铁之类的金属,如果不加入一些硬一些的金属这样很容易使装饰品蹭伤,使其失去光泽以至影响美观。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黄金也不像原来那样真实了,市场上也会出现假黄金,这种现象也充分说明了,黄金在市场上还是很重视的一个方面,有利益可取才会有人去做这样的事。购买黄金饰品的时候,要注意你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投资,黄金饰品的变现能力要远远低于标准化投资的黄金。保管黄金也是一个技术活,不是说你随便放一个地方就行,它是很稳定,但遇到对的东西也会改变自己。所以要避免和其他东西放一起哦。
在各种再现民国“精致生活”风格的影视剧中,闪闪发光的民国金条往往被称为众多影迷羡慕的对象。尤其是1946年末发行的民国金条,有“黄鱼”之誉,以精美著称。这根金条是当时上海外滩造币厂铸造的,分“5元”到“10元”等多种款式。其中,10元金条是民国戏剧中常用的“大黄鱼”。它那金光闪闪的造型,常常让很多“民国粉”们惊叹:你看民国多繁华的人家,金条做得这么漂亮。
这么漂亮的东西肯定很贵。如果按账面价格计算,一条大黄鱼,换算成今天的单位,应该重3125g,按照今天的品牌金店价格标准,大概是13万人民币。但民国最后几年,这笔账不能这么算。
因为,在20世纪40年代末,这条美丽迷人的“黄花鱼”并不是民国的“盛世见证”。相反,它实际上是新中国前夕国民政府一场浮夸闹剧的缩影,也是许多中国人难以忘怀的灾难:黄金浪潮。
1946年底,刚从抗日战争的血火中走过来的国民政府磨刀霍霍准备发动内战,但毒牙一露,就踏入了一个巨大的经济泥潭:经过多年的战争创伤,政府满脑子都是打仗的念头,国统区经济一塌糊涂,物价一天天飞涨。看到人民的抱怨,掌管国民政府经济的行政院长宋子文情绪非常稳定:你担心什么?只是为了稳定物价,我们还有黄金!
乍一看,这件事对当时的国民政府来说,还真不是什么难题:老百姓虽然穷,但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黄金有八百多万两,简直是富可敌国。只要把法定货币卖完,退回去,飞涨的物价就保证砸下来,经济问题不就解决了?
有了这样一颗定心丸,国民政府立即开始行动。1946年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金条铸造如火如荼。1946年12月23日,热卖的“大黄鱼”高调亮相,以每条400万元的价格售出。上海黄金市场瞬间被炸,金价一天暴跌15%。这种“卖金平抑物价”的套路,效果立竿见影。看来抗战胜利后,一路下滑的民国经济即将“撞”回正轨?
但正是在“开门红”之后,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从1946年12月24日国民政府出售黄金的第二天起,黄金市场的短期下跌结果是紧接着突然大火。大大小小的买家蜂拥而至,红着眼睛抢购黄金,抛出去的黄金几乎瞬间被一抢而空。黄金的价格也每天暴涨。一开始只卖出了400万元的金条,仅仅维持了两个多月。到1947年2月,
所谓“卖金还法币”的美好承诺,当然成了一场闹剧。如果说在出售法定货币之前,法定货币的价格在飙升,那么随着黄金的出售,这种飙升就变成了飙升。随着八百万两黄金的售罄,法币的剧烈贬值没有了限度,经济形势岌岌可危。为什么,一个号称稳定经济的“抛售”操作,弄成了这样的局面,因为想浑水摸鱼的“金虎”太多了。
老虎,当时上海人给那些炒金的起的名字。早在“抛售黄金稳定经济”的谣言传出时,国民党各党的“政客”们就像是闻到肉味的野兽。什么国家的经济命运和前途?把这些都扔到一边,你就精力充沛地从它身上抓一块肉。当时上海六十五家黄金屋中,四十四家是无牌“皮包黄金屋”3354,都是为权贵“抢钱”的深水炸弹。
于是,当黄金抛售开始时,这些“金虎”疯狂狂奔,一边用生命吞噬黄金,一边想尽办法抬高金价,疯狂抢金的闹剧随即进入高潮阶段。更离谱的是,国民党央行还自己偷东西。在大举抛售黄金的同时,大出风头。最初几天,它每天盈利100亿元。黄金价格飙升到顶峰时,国民党中央银行的利润高达6000亿元。
作为宋子文的铁杆亲信,国民党中央银行行长贝祖义也没闲着。他的亲戚詹连生充当“金虎”,成立皮包公司,利用特权低价吃进大量黄金。仅詹连生本人吞下的黄金就多达120万两。而这个数字只是“公司”里的一个小头。贝祖伊吃了多少?其他高官吃了多少?这都是愚蠢的。
这种操作,在当时的卖金热潮下,不过是普通的套路。当时几乎所有国民党高层政治人物都参与了这场“抢钱”行动。黄金价格暴涨带来了物价飞涨,普通人的财富被洗劫一空。金虎和金虎背后的“金主”们赚得盆满钵满,天天笑着收钱。这整个不要脸的操作,就是民国史上有名的(臭名昭著的)“黄金浪潮”。
国民政府在几个月内损失了852万黄金后,在内战战场上颜面尽失,经济状况陷入绝境的国民政府不要脸:先是打着“回收黄金”的旗号,停止黄金交易,以1946年的黄金价格强行从老百姓手中回收黄金。还出动军警组织,以“猎金虎”为名勒索钱财。谁看上了他们的财富,谁就扣上“金虎”的帽子,大肆勒索黄金。又是一轮哄抢。
于是,在当时的上海等大城市,新的闹剧不断上演:很多老实人无缘无故成了“金虎”。在被军警带走后,他们遭受酷刑,财产几乎被抽干。1947年3月,上海警备司令部仅用三天时间,就掀翻了2800多家商店和工厂,甚至200多家妓院。以抓“金虎”为名,毫无压力地把这二十万两黄金和一百二十万块钱揣进了口袋。
真正的“金虎”呢?当然,分钱背后的“权贵”都逍遥法外。冲在前面抢钱的先行者也“运气不好”。比如贝祖义的心腹詹连生,判了12年,但人家瞬间交了2200金,就大摇大摆地出来——“求医”抢钱。为什么这么严肃?
p>
而到了国民党战场一败涂地,开始被人民军队全程吊打的1949年,穷途末路的国民政府,又开发出了“穷疯了”的“黄金抢钱”套路:上海解放前夜,国民政府再次疯炒黄金价格,黄金价格每天涨幅百分之五十,轻松搜刮了六十多亿元的财富。六百万两黄金也被国民政府强行运往台湾,新中国接管的国民党中央银行,黄金储备竟只有6180两。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当时国统区里,已到了水深火热的经济形势。老百姓手里的“金圆券”“法币”暴跌,最大面值的钞票,竟到了一张60亿元。这么一张“巨款”,当时却连一盒火柴都买不了。上海解放前夕,一千亿元的法币,更是连一石白米都买不了。国民党统治垮台前夜,中国老百姓的真实民生如何?看过这些就可以想。那时候的一条“黄鱼”该值多少钱?那更是个不好算的“天价”。
“天价”且精美的“黄鱼”金条背后,却是国民党对中国大陆最后的疯狂与搜刮,是国民政府几乎深入骨髓的腐败,更是新中国建国伊始,那堪称千难万难的烂摊。看懂这一切,相信就能看懂,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中国人,一句发自肺腑的心声: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相关问答:清朝一根金条多少钱?大清金库的金条不能按照目前的黄金价格计算,属于古董,具有保值增值和投资收藏价值,因此价位比较高,价位接近80万元。
中国有句老话,叫“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
巴菲特曾经说过,黄金是从非洲或某些地方的地底下挖出来,然后我们将它融化,再挖个洞埋起来,花钱雇人看守着。
到了兵荒马乱、鸡飞狗跳的乱世,人们连吃饭保命都成了问题,自然也就没了欣赏古董的心思,所以乱世时人们更喜欢把手头的钱换成朴实无华的黄金—在颠沛流离之时方便出门携带,在落脚重生之际即可以折现换钱。无论是政治、军事上的纷争,还是经济环境的动荡,这些不稳定因素,都构成了给黄金带来投资机会的“乱世”。
01 保值的黄金?
跟中国人自古就有储备黄金抵抗风险的喜好相同,在国际市场上,黄金也被看作保值、抗通胀的避险工具。
说它保值,主要是由于黄金在全球的保有量相对稳定,这也是为什么在早年金本位体制下,各国的货币价格都跟黄金挂钩的主要原因。
说它抗通胀,是相对纸币而言,黄金不会像纸币那样因为政府的超发而引发大幅度的购买力下降。
02 黄金能为你带来什么?
那黄金呢?我们用黄金干嘛?
除了做成首饰戴在身上,买成金条锁在保险柜里,心情好的时候拿出来把玩一下之外,相对于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类投资资产,似乎黄金本身并没有那么广泛而切实的用途。
黄金本身并非生息资产,不产生利息,同时,由于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庞杂而高度不确定,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从投入时间、精力的性价比来说,最好将黄金看作家庭资产的压仓石,而不要赋予其过多的投资属性。
因此,当我们在讨论资产配置的时候,作为商品类投资,即使是风险积极型的投资者,投资黄金的配比也不应该超过可投资资产的10%
中国人是全球都出了名的爱买黄金,特别是一说到中国大妈,老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黄金,其次是广场舞。其实不只有中国大妈,中国大部分人都爱买黄金,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市场就在中国,黄金需求量占全球总需求量的26%。那么,你知道为什么中国人都爱买黄金吗?
原因一:黄金保值增值
黄金具有良好的保值增值功能,是目前全球市场上最佳的避险保值产品,黄金是不会贬值的。现金放在银行里,可能会经历通货膨胀而贬值,但是黄金的价格虽然偶尔有些波动,也是一年比一年上涨。
原因二:黄金的投资价值
以前,人们主要是看中黄金的消费价值,随着黄金投资的不断发展与市场的完善,更多的人将目光转向了黄金的投资价值上。黄金主要可以通过实物黄金、现货黄金、期货黄金和黄金期权等方式来进行投资。
目前,我国只有上海黄金交易所和香港金银业贸易场是正规的黄金投资交易场所,实物黄金、期货黄金等主要在上交所投资,门槛较低的现货黄金主要是在贸易场AA类会员平台开户投资,黄金投资能更快的实现资金的增值。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实物黄金投资来说,其他的黄金投资方式虽然收益较高,但是需要承担的风险也相应更大,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方式买入黄金。
原因三:黄金寓意好
从古至今,黄金买卖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有招财纳福的美好寓意。每逢重大节日,中国人都爱买一些黄金来庆祝,如婚庆中最常见的黄金首饰。
原因四:黄金稀有性
黄金的稀有性决定了它的价值,黄金的使用价值也非常广泛,除了上面说到的投资理财价值,还有储藏价值、使用价值以及交换价值等等,黄金首饰是黄金使用价值的具体体现。
不管你是因为什么原因购买黄金,首先都需要对黄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就是说在买黄金之前要想清楚为什么买?自己有足够的资金买吗?能承担交易风险吗?最重要的就是选择正规的平台购买。
首先,恭喜你。能够观察到一个常见现象,并且提出问题,你已经把90%的人甩到了后头。
其次,中国人到美国买现货黄金,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交易限制少。而在国内,基本只能玩纸黄金,很难交割出真实的黄金。普通人买得金条,都加着加工费什么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黄金交易。
最后,你要学会经常观察有钱人的举动。有钱人因为接触的人群不同,信息量大,所以他们做的事情,一般都比普通人具有前瞻性。如果你能洞察到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一个很大的商机。
在国人的结婚习俗中,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买黄金,在结婚那一天穿上大红的衣服,佩戴上金光闪闪的黄金首饰,显得富贵耀眼。这其中有许多深层的文化和现实因素,也有很多美好的寓意,包括在人们心中黄金普遍寓意着吉祥富贵、喜气洋洋,也寓意着新人之间的情比金坚和金玉良缘,同时还代表了新郎和娘家人对新娘的衷心祝福。
攀比之风不可取不过黄金首饰对结婚的寓意虽然美好,却不宜太过张扬,俗语云“凡事不可太过”,结婚佩戴黄金首饰也是一样。如果婚礼时为了面子和显示财富,身上佩戴了过量过重的金银首饰,那么就显得过于俗气了,反而会落人话柄。这就是人们婚礼时的攀比之风,近年来已经愈演愈烈,使黄金原本富贵吉祥的寓意变成了俗气的显示财富和互相攀比,这种风气不可提倡,时间久了也会一步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使人们越来越看重豪华的排场、财富的显示等浮夸表面的东西,助长了不良风气。
金玉良缘、情比金坚当然在婚礼时,新娘适当佩戴一些金银首饰还是值得提倡的,只是不宜大量佩戴、过于奢侈,否则可能无意中助长人们的虚荣心。而且黄金在国人心中确实有非同凡响的地位,在婚礼上佩戴也寓意着新郎和新娘的金玉良缘,喻意新人之间比黄金还纯的真挚感情,有着白金、玉石等不可替代的内涵。
新郎的诚心和亲友的祝福而且对赠送给新娘金首饰的娘家人和新郎来说,黄金饰品也代表了他们的一片诚心和祝福。多数地方结婚的时候,都会要求新郎给新娘“三金”,也就是金项链、金耳环和金戒指,这已经成了许多人婚礼上的标配。新娘的娘家人条件富裕的话,也会打发给新娘不少金银首饰,还有打发大量现金的,这些都是娘家人对女儿的祝福和爱意,虽然看起来有些俗气,但毕竟寓意着家人的一片美好心意。
财富的传承在黄金背后还包含着财富传承的寓意,因为自古以来黄金就是一种永不贬值的投资和财富,不管世道怎么变化,黄金始终都是值钱的,所以黄金也代表着永恒的财富传承。当然在这里并不是宣扬拜金观念,过于看重金钱是缺乏修养和素质的表现,做人终归是要讲感情的,因为我们是人情社会,眼里只有金钱不讲感情的人终究不得人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