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掌权女性之一,也是王朝走向覆灭的罪人之一。然而抛开这一点,在封建社会要走向这样的权力中心,无疑是需要很大的能力的。她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慈禧到底有多美?
慈禧到底有多美?用她自己沾沾自喜的形容,就是“宫人视我为美人”,容貌美得让人羡慕。现在我们还能零星看到一些慈禧晚年的画像。即使以今天的审美来看,慈禧依然可以称得上端庄。有两位女性与慈禧晚年有过密切的接触:一位是德龄,她因通晓外语而成为太后的第一任侍应。她这样评价慈禧的容貌:“慈禧太后风华正茂的时候,确实是一个风姿绰约、光彩照人的姑娘,常常受到宫里人的称赞;即使伊渐渐被岁月排挤,但她进入旧世界后,仍保留着一些动人的美!”
另一位是美国女画家卡尔,1904年8月进入清廷为慈禧太后画像。她与慈禧太后相处了九个月,记录了《慈禧写照记》年的个人经历。在书中,她写道,“我把我面前的太后看做一个非常美丽善良的女人。我猜她的年龄最多四十岁,气质之美让人一见倾心。”“慈禧太后的身体部位极其相称。她美丽的脸庞,柔美的双手,苗条的身材和乌黑发亮的头发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嫣然一笑,充满姿态和自然的喜悦。
不过后宫里的美女都很优秀,而且都是精挑细选的美女。皇帝在其中,感同身受是常事。对于慈禧来说,要保持和巩固皇帝的特殊宠爱,就要有不可替代的潜力。其中,慈禧在后宫妃嫔中有着无人能及的能力:能读写中文,这在当时的满族女性中是极为可贵的。所以,慈禧是宫中嫔妃中既能掌握满语,又能读写中文的“双语”典范。
慈禧太后的严格要求并没有让他完全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而是在性格上形成了对母亲强烈的逆反心理,寻求宫禁戒律范围之外的冒险和刺激。这一时期对同治皇帝影响较大的有两个人。一个男人是恭亲王的长子。负责皇帝学习的惠亲王去世后,易祥和易迅这两个班都也结束了和皇帝一起学习的生活。随后慈禧任命惠亲王长子陪同治皇帝读书。慈禧只看到了载湖聪慧开朗的性格,但她不知道的是,载湖的生活放荡不羁,一切都是精致的。
慈禧精心挑选的“班都”最终成为同治皇帝的“护卫”。
另一个是翰林学院的导师王庆其。王庆其,顺天人,在首都长大,是一个贵族家庭的儿子。王庆其是个“梅风仪”的人,“努力工作,善于阿谀奉承。看重楚南书房,皇帝喜爱,赐五品官衔加二品爵位。玉清宫行走,宠其同行,无与伦比。”王庆其的学识应该不错,因为这足以说明他能以翰林的身份进入弘德堂同治皇帝的学习场所。他美丽优雅,善于奉承。对于没有经验的同治皇帝来说,诱惑自然很多。在他的指导下,同治皇帝实际上与王庆其睡觉,并保持着极其暧昧的关系。
当慈禧得知同治皇帝病了,而且症状是发烧、出疹子,慈禧很担心。经过一夜的观察,第二天,同治皇帝开始出现明显的皮疹症状:“疹形显露,混有疫痘”,“颗粒显露”。由此,御医判断同治皇帝感染了天花。
慈禧不敢怠慢,一边吩咐御医全力诊治,一边小心翼翼地遵循着祖上传下来的规矩,生怕疏忽出错,对儿子熬过天花不利。
首先供给痘痘大神。慈禧下令将发病以来一直受到同治皇帝崇拜的痤疮女神娘娘请到养心殿。宫内铺上了红地毯和对联,营造出一片欢腾的气氛,期待青春痘女神娘娘能恢复早前播下的天花。三天后,在门外举行隆重的仪式迎接痘痘女神于大庆。用纸、金、银、玉、丝绑成的龙舟被放火焚烧,让青春痘女神在冲天的火焰中升天,希望带走同治皇帝身上沾满的水痘,平安渡过劫难。
其次,祈求祖先和神灵。我和慈禧慈安一起去了景山寿皇殿,这是供奉祖先的。自乾隆时期开始,这里被指定为“内廷”专用的殿堂,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保佑他们的儿子平安。
从那以后,同治皇帝就一直长痘痘,开始收髓结痂脱落。似乎一切都在朝着慈禧预料的方向发展。然而,11月20日之后,同治皇帝的病情突然恶化,开始生毒疮,腰部溃烂如洞,不断流脓,疼痛,脸颊肿胀,口臭。“腰部周围湿毒流聚,脓液肿胀溃烂。痘后残毒湿”。之后虽然“痘痘痂都掉了,而且腰部穿孔,左右臀部穿孔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五日,同治皇帝在养心殿东暖阁病逝。慈禧母亲失去了儿子。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中,按照慈禧的身份和地位,应该是略次于慈安的,也会体现在陵墓的规定上,以此来体现等级差别。但鉴于慈禧的特殊身份,当初设计的陵墓无论是规制还是质量都不亚于慈安,她应该已经很满意了。但慈禧并不满足,膨胀的自大和无法控制的贪婪,让她不愿与慈安比肩。既然葬地的选择必须从属于慈安,那么就要在陵墓的建筑和装饰上超越慈安,以显示她的独特性。
慈灵的重建工程历时十三年,直到她去世才结束。重建的隆恩殿和东西殿,以其昂贵的建筑材料,精湛的工艺和豪华的装饰,在清朝皇后的陵墓中名列第一。甚至与清朝的帝王陵墓相比,有些帝王陵墓也比她逊色不少。她的陪葬品之豪华也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慈禧的陪葬品分为两部分:生前放在墓中金井里的宝物和下葬时的陪葬宝物。
根据清宫档案《大行太皇太后升遐纪事档》的记载,慈禧生前曾将六批珍宝投入晋京。又有多少宝藏与他们一起被埋葬?他的心腹宦官李亲自参加了慈禧棺木埋宝仪式。根据他和他侄子写的《爱月轩笔记》年的记载,慈禧的遗体入棺前,棺底铺了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总厚达一尺。头的第一部分是翠绿色的荷叶;将粉色碧玺莲花放在脚边。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的珍珠有鸡蛋那么大,价值1000万两白银。旁边有二十七尊佛像,雕刻有黄金、宝石、玉石和祖母绿。
两边有翡翠西瓜、甜瓜、白菜,还有200多个用宝石做成的桃、李、杏、枣。左边放一朵玉莲花,右边放一棵玉珊瑚树。此外,还有八匹玉马和十八尊玉罗汉,共计700多件。下葬后,四升珍珠和二千二百颗宝石被倒进棺材。据《内务府书》记载,棺椁中埋藏的珠宝玉器数量和种类极其惊人,几乎是“珠宝玉器大全”。
在她死后十九年,军阀孙殿英炮轰她的“永乐土”,不仅暴露羞辱了她的尸骨,还抢走了所有陪葬的财宝。享尽人间荣华的“老佛爷”,只留下一片寂寞的荒地,留给后人评说。
作为一个女人,慈禧既是
幸运的是,她获得了一个在那个时代女性很难获得的职位。慈禧不是出身名门望族,一个簪一个钟一个钟。她当时只是一个中级旗官的女儿。如果她没有在十七岁那年借着选秀的机会进入紫禁城,从而为她建立起一个反甘昆的政治平台,她的命运又能和千千千千万万普通女孩的命运有多大的不同呢?慈禧步步高升,从贵人到嫔妃,又幸运地生下咸丰帝唯一的太子,以至于“母亲子贵”,被提拔为公主、皇妃,直至慈禧太后,并以此为契机“垂帘听政”,长达四十七年。
慈禧又不幸了。她的不幸在于,作为妻子和母亲,她在年轻时失去了丈夫,中年时失去了儿子。虽然她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让无数的王公大臣拜倒在他们的脚下,但她却得不到一个普通女人所能得到的男女之爱,得不到一个正常母亲所拥有的那种膝下有儿女,儿孙有儿孙的快乐。我们很难想象她是如何一个人在高高的宫墙环绕的禁宫里度过漫长的日日夜夜的。
咸丰年间,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在野史中也是小有名气。在各种电视剧的解读中,她和日后比她更出名的慈禧太后,往往被视为爱恨两种的代表。只要同时出现,就是一对冤家对头。就连的死也被描述成慈禧太后效仿汉朝迫害戚夫人,把戚夫人的手脚砍下来放在酒缸里迫害致死。历史上真实的李飞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像现实影视剧中描绘的那样?
根据清朝的历史记载和清宫的档案,咸丰皇帝前后共有19位皇后和妃子,李飞是其中之一。她是清海之女,生于道光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她比咸丰帝小6岁,比慈禧小2岁,与慈安同龄。死后被追封两次为李和庄敬太妃。
相传咸丰元年,李飞与娜拉一同被选,并被封为贵族。公主美貌出众,深得咸丰帝宠爱。咸丰四年,李贵人怀孕,封她为李妻,兰贵人纳拉之妻封伊妻。从封妻所记载的日期来看,李的封妻仪式比夷的封妻仪式晚了近一个月。史料上没有说明,至今不得而知。咸丰五年五月初七,李玟生下咸丰帝的长女。三天后,她被提升为美丽的公主,并举行了隆重的封公主仪式。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被娶的妻妾生下了皇帝的长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皇帝,她在同一天被提升为逸飞。这两个人几乎是一前一后被提升的,最后他们平起平坐。
但作为后宫的妃子,难免要争宠。李和亦菲是皇帝的妃子。为了互相竞争,他们之间必然会有矛盾。这个矛盾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据史书记载,当兰贵人奈良和李贵人塔塔氏被提升为“伊氏之妻”和“李氏之妻”时,万氏之妻也被提升。也就是说,对于亲情的争夺,不会只是这两个人之间的斗争。然而,从一些迹象来看,李飞首先领先。第一,她比其他妃子先怀孕,而且是这些妃子中第一个升为妃子的;此外,易的妻子一直远居,而咸丰只带与他同住在咸福宫后营的同堂。这样,咸丰就比当时的其他妃子更爱李飞。然而,上帝并不总是眷顾一个人。李飞生女儿的时候,亦菲已经怀孕了,但她生的是皇帝的长子,母亲比儿子还贵。几个回合下来,李飞和亦菲只打成平手,双方身份没有悬殊。
咸丰七年,逸飞的娜拉家升为夷G
这时的李飞体弱多病,对易贵妃来说毫无威胁,叶赫那拉氏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
光绪十六年,李飞于十一月十五日病逝,享年五十四岁,葬于清东陵定陵公主园。光绪皇帝亲自祭拜,并加以追究。这座皇宫的后院有15个宝顶,分三排。李公主的宝顶在第一排的中间,是这个花园里最尊贵的位置。看来慈禧对她还是不错的。此外,咸丰帝的长女李飞也深受两宫皇太后的喜爱。慈禧封她为“荣安古伦公主”。要知道嫔妃生的女儿只能取名为和硕公主,皇后生的女儿只能取名为古伦公主。这说明慈禧对漂亮嫔妃的女儿不薄。野史中关于李飞被慈禧所害的传说没有更可靠的证据,因此李飞继续受到人们的关注。
1、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
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2、圆明园印
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 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
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
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
3、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4、乾隆玉玺离开中国的时间,极有可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在当时的义和团运动时期被人带出了紫禁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位欧洲收藏家获得了乾隆玉玺,随后将它送给了自己的儿子阿萨夫。
2010年11月,阿萨夫打算将玉玺拍卖掉。
阿萨夫形容白玉玺是“中国鼎盛时期皇权的象征”。
5、翡翠西瓜是中国清朝文物,共一对,属于绝世国宝,是从美国大量进口的碧玺做的,瓜皮翠生生、绿莹莹,还带着墨绿的条纹:瓜里的黑瓜籽、红瓜瓤还能影影绰绰的看得见。
深受慈禧太后喜爱,她死后翡翠西瓜随葬,后被军阀孙殿英盗走,目前下落不明。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流失到境外的中国文物约164万件,分散在全世界47家博物馆,而海外民间的收藏预计是馆藏的10倍。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约有 2000件。从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到明清瓷器等。
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其中,中国陈列室(中国馆)就占了好几个大厅,中国文物被大英博物馆视作最重要的收藏之一,总数多达23000余件,珍品如山。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
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的铜镜,汉代的漆器,北朝的造像,南朝的青瓷,唐三彩,宋代的钧窑瓷器,元代的青花花瓶,明代的掐丝珐琅等。
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东陵大盗就是大军阀孙殿英,因为他冒天下之大不韪,盗掘了清东陵,所以被后人冠以“东陵大盗”的恶称,有关详解如下:
一、关于孙殿英的简介:
孙殿英(1889年-1947年),归德府永城(今河南永城马牧镇丁辛庄)人。行伍出身,1928年投靠国民党,任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
二、关于孙殿英盗掘清东陵的具体事实:
1、准备工作:
1928年春,原奉军收编之积匪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东陵旁的马兰峪,蓄意长期挖坟盗宝。当时,国民革命军北伐已进入河北地区,奉军北撤,而冀东一带散匪非常多,异常肆虐。在这种情况下,国民革命军派出孙殿英部前往剿抚。路途中,孙殿英屡见东陵殿宇富丽堂皇,为了筹措剿匪资金,起了盗墓的想法。接着,他得知马福田进驻马兰峪准备掘陵的消息,马上命令第八师师长谭温江连夜率兵前看守陵寝的末代翼长阿和轩往,赶跑了马福田。同时,为遮人耳目,他们到处张贴布告,声称部队要搞军事演习,开始计划盗墓行动。
2、前期行动:
7月上旬,孙殿英部以军事演习施放地雷为名,驱走全部守陵人员,封锁关隘,实行戒严,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由于封锁严密,所以外界虽有传闻,却不明真相。在动手盗陵的第三天,谭温江前往北平晋谒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打探风头,一见风平浪静,次日马上返回东陵,放手盗掘。盗墓之前,孙殿英先致函遵化县知事,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由,要求遵化县代雇骡马车30多辆,以便从其他地方装运军粮。就这样,孙殿英便为转运盗墓财宝铺好道路。
3、具体盗墓的行径:
孙殿英炸开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得慈禧叶赫那拉氏之尸,虽历经十数年而不腐。孙部从金椁内棺盗窃了大量稀世珍宝。但他仍不满足,再掘乾隆皇帝弘历的裕陵,他亲自进墓点视宝物,得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画、书签、宝剑等无算。装了四五十箱,加封盖章后拉回军营。后来他回忆说:“乾隆的墓堂皇极了,棺材内乾隆尸体已化,只留下头发辫子。陪葬宝物不少,其中最宝贵的是颈上的一串朝珠,一百零八颗中最大的两颗是朱红色,和一柄九龙宝剑,剑鞘面上嵌了九条龙,剑柄上嵌满了宝珠……”
从清内务府的《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册和李成武的《爱月轩笔记》所载,可见慈禧墓的随葬品之巨,价值之连城。关于乾隆裕陵中的宝物,因无详细记载可查,仅能根据发现的赃物及孙殿英部盗墓时所用的车辆之多来推算了。早在盗陵之前,孙殿英就曾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名,向遵化县征调大车30辆,可想而知这30辆大车要装多少宝物。
另外,从截获和上交的盗陵赃物也可看出。孙殿英、谭温江等盗掘东陵后急于想销赃,四处活动国内外有关人士。谭温江等人潜入北平(今北京),暗中委托古玩商黄百川代销珍宝,被卫戍司令部截获。1928年8月4日,青岛警察厅侦探队在大港码头缉获孙殿英部逃兵张岐厚等三人,查获其携带的宝珠36颗。据张交待,其还在天津卖了10颗,得币1200元,这46颗宝珠是在慈禧地宫捡到的。一个士兵尚且能拥有46颗宝珠,那连、营、团、旅、师、军长所得的宝物就可想而知了。1928年8月14日,天津警备司令部又在海关查获企图外运的东陵文物,计有35箱,内有大明漆长桌1张、金漆团扇及瓦麒麟、瓦佛仙、瓦猎人、瓦魁星、描龙彩油漆器、陶器等,系由某古董商委托通运公司由北平运到天津,预备出口,运往法国,所报价值22万元。与此同时,在遵化截获所谓国民政府内务部接收大员宋汝梅企图携带的铜质佛像24尊,以及乾隆所书用拓印条幅10块。在东陵案发两个多月后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上交东陵文物中,有金镶镯、红宝石、蓝宝石、碧玺、汉玉环、翡翠、红珊瑚龙头、花珊瑚豆、玛瑙双口鼻烟壶、白玉鼻烟壶等300余件。由此可见孙殿英部所盗宝物之巨。
三、人物评价
此人在乱世中,冒天下之大不韪,盗掘清东陵,仅仅为满足个人私欲,破坏文物古迹,同时破坏中华文明的传承,此人的行为为人所不齿。
圆明园内的奇珍异宝有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六角套瓶、女史箴图、四十景图、康熙玉如意等。数不胜数。
从清代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颐和园陈设清档》中推断,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