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级:艳绿色(祖母绿色)、苹果绿色,玻璃地(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鲜艳,无杂质,无裂纹。
2、商品级:绿色,油青地,微透明、间杂半透明的祖母绿色细脉和斑点翠。
3、普通级:藕粉地、豆绿色、浅绿色,白色细腻,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饰。
扩展资料翡翠的成分主要是硬玉,纯净的硬玉是没有颜色的,而我们看到色彩斑斓的翡翠,主要是有硬玉中含有少量其他物质才导致有颜色的,其中绿色是含有少量的铬而致色。
人类的汗液中水分占99%,还有1%的固体物,主要是氯化钠,以及少量的氯化钾和尿素等,根据体质不同,PH值在42~75之间。这些成分可以从毛细的翡翠裂纹中渗入内部,并且与铬离子缓慢的产生化学反应或者把已经固结在翡翠中的铬离子溶解而产生迁移,这样就显得翡翠的颜色部分扩大了。
人体除了会出汗水以外,皮肤腺还会分泌油脂,这些油脂渗入到翡翠的微裂隙中,使翡翠看起来更加通透,通过内反射作用,使翡翠无色的部分也映衬了绿色,这就是翡翠越戴越绿、越亮的原因。
变化的时间也是因人、因翡翠的材质而异,种水比较好的翡翠,佩戴人油脂分泌较旺盛,可能几个月就开始变化了,有些人佩戴数年都不会有变化。可能翡翠变漂亮了,满足人们在感官上的需求,精神情绪也就好了,这就是俗语说的“人养玉、玉养人”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养玉玉养人:翡翠如何越戴越绿(图)
参考资料来源:-翡翠
1、汗水令翡翠的绿改变
翡翠是指达到宝石级的硬玉,其矿物学名称叫钠辉石。纯的钠辉石是无色的,在翡翠形成的地质作用中,如果有铬元素或铁元素跑进去,纯钠辉石会显现出绿色。因此,天然翡翠是否带有绿色,和翡翠形成时内部有无掺入“铬”、“铁”元素有关。但是翡翠中的铬、铁并不是完全固定不变。人们感觉到绿变“长”,实际上是因为首饰内部的铬、铁有了少量的扩散与氧化,产生绿“长”的翡翠首饰主要有翡翠项链、翡翠手镯和翡翠项牌等与皮肤紧密接触的翡翠首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目前比较公认的解释就是,因为人体有一定的温度,加上热时出汗,汗水中的酸碱性成分会通过翡翠首饰的微裂隙中渗入到翡翠内部。而这些成分可能会与铬、铁离子产生化学反应,或者把已经固结在翡翠中的铬、铁离子溶解而产生流动迁移,这样翡翠的绿色就显得变“长”、变“大”了,就是经常说的翡翠戴活了。除了绿色有些改变,首饰的花纹会有些许的变化外,其价值是没有变化的。
2、玉戴久颜色变深正常,老年人传说这就是玉戴活了。人先养玉,会把色泽养得非常好也就是变绿,透亮晶莹。然后玉才养人。只有和田玉器,才会有颜色上的变化,因为和田玉才是软玉,是可以戴活的。如果你的是翡翠就不会出现此状况。
翡翠习惯上又称为缅甸玉,翡翠的好坏的判断或者在缅甸玉的鉴别与翡翠的形成原理有着很大的关系,不同环境下形成的翡翠在结构上、质地上有很大的差异。
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对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在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干帕压力下,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成。
第四种观点根据硬玉岩中含水一甲烷一硬玉三相包裹体,认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而成,认为这种熔体源于300~400千米处地幔中广泛存在的含碱辉石层。
翡翠的形成-1
抛开其地质成因,翡翠属一种集合体,是玉石。其矿物组分既可以很纯,如单矿物的纯硬玉岩,也可以是多矿物的,如以硬玉为主富含其他辉石、角闪石以及斜长石等的硬玉岩、辉石岩等。因此,翡翠质量的优劣就必然与其矿物组分之间的结合方式、结合紧密度、颗粒度等密切相关,也正是这些内在的因素决定了翡翠的结构、透明度等诸多外在的表现。严格地讲,绝大部分的翡翠达不到宝石级,只能称它们为岩石,真正的翡翠是指达到了宝石级的钠质辉石岩,其中质量最优的纯硬玉岩就是收藏最热门的老坑玻璃种翡翠。因此,缅甸优质翡翠原生矿的形成就必然经历了成岩与成玉阶段,还有的甚至经历了成矿后期次生改造的第三个阶段。
翡翠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外界因素的条件下(板块碰撞缝合带相对高压低温的成岩环境),形成翡翠中最重要的组分矿物——硬玉的晶体。由于初始温度相对较高,形成的硬玉晶核数少,晶体粗大,导致晶间孔隙也较大。这时所形成的矿物集合体远达不到宝石级,只能称为硬玉岩。
显微镜下的翡翠晶体
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矿物组分和结构构造的硬玉岩,在板块缝合带西侧形成断裂,并受印度板块挤压影响右行走滑。受挤压走滑产生的定向压扭性应力影响,早期形成的硬玉岩开始接受动力改造。变形的初始阶段硬玉晶粒发生塑性形变,由于位错滑动而产生亚晶粒,并在亚晶界上出现细粒的动态重结晶,形成糜棱一超糜棱岩;同时压熔作用导致硬玉晶粒沿垂直压扭应力面的方向定向生长,各晶粒间孔隙被很好地填补,透明度得到大大改善,翡翠最优的种分逐渐形成。
显然,翡翠种分的优劣与其所受后期动力地质作用改造的程度密切相关。受到的改造越强烈,质地细化、种分优化的效果也越明显。此后花岗岩脉沿断裂带的侵入带来了致色元素Cr3+,在适当的温度下均匀地进入硬玉晶格,替代A13+而形成翡翠诱人的绿色。
翡翠的形成-2
成玉的翡翠有的还要经历后期的改造。原矿曝露于自然界,遭受风化作用的剥蚀,脱落出来。矿体上部的翡翠长期在水岩反应的作用下,质量较好,它们最先遭受剥蚀而被搬运至山下堆积,再经过磨蚀等风化作用,就在翡翠的表面形成了特殊的风化皮壳,即翡翠的水石,而在原地则留下了结构松散的翡翠,即翡翠的山石。因此后期的改造作用很可能是导致翡翠水石质量普遍高于山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翡翠是在特殊的构造背景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地质过程形成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数以万年的形成与改造过程成就了令世人爱不释手的优质翡翠,是大自然的造化成就了世间翡翠的绚丽多彩。
1、绿颜色主要是由矿物中的Cr(铬)元素导致的,因为三价的Cr呈现绿色,之所以绿色有深浅,是因为Cr元素的含量有差别,太浓就绿的发暗甚至发黑,含量太少又颜色太浅。紫色翡翠也叫紫罗兰,行家也称之为“春”。
2、在翡翠中有“三水”的说法,所谓“三水”指的就是:蓝水、绿水、晴水。其实它们都是油青翡翠的一个变种,在种水较好的基础上,油青种翡翠偏蓝就是蓝水,偏绿就是绿水,偏青就是晴水。
3、关于云南玉镯里面有蓝绿色的情况,可能是因为镯子内部含有天然的矿物质,如铜、铁等,导致玉石呈现出蓝绿色的色泽。这种情况在云南玉石中并不罕见,有时会被人们称之为“青云玉”或“翡翠玉”。
4、这是因为色差的影响造成的,拍照的时候,因为场地的不同和光线的明暗变化,翡翠表面的颜色会因为光线折射而产生一定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翡翠真正的颜色还是要以在常光下为准。
5、翡翠的绿色与含有铬离子有关,只要翡翠中有铬离子,就会呈现出绿色,根据铬元素含量的高低,万分之几的铬含量可以使翡翠表现为翠绿色、阳绿色,而千分之几的铬含量可以使翡翠表现为暗绿、黄阳绿、豆绿等。
6、绿色,是大自然的基色,是生命的象征,代表着青春、活力、生机、希望、和平,环保等等。而且绿色五行属木,木生火,象征着红红火火,此外,“绿”谐音“禄”,寓意高官厚禄、福禄无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