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里日常生活方面的礼仪大致是“下跪叩首”礼,“下跪”礼,“道万福”礼,“颔首”礼四种;最重的是“下跪叩首”礼,接着是“下跪
”礼,“道万福”礼,最轻的是“颔首”礼。下面是我总结的两大部分(公主们和格格们):
一、公主们:
1、皇帝的姐妹
(1)对皇后行“道万福”的简单礼仪;皇后行“颔首”礼。
(2)对皇贵妃到嫔等级的后宫,行“道万福”礼(通常是有对生养过孩子的或得宠的)或“颔首”礼(通常是对没生养过孩子的或不得宠的)
,这些后宫们还相同的礼仪(如果公主向她们行“颔首”礼,她们可以回“道万福”礼)。
(3)对从贵人往下的后宫,可以行“颔首”礼或者不行礼,而那些后宫就要行“下跪”礼了(因为自嫔以下,就是没什么头脸的身份,除非这
些公主特许,否则是要下跪的)。
2、皇帝的女儿
A、固伦公主们和皇帝的姐妹行的礼是一样的
B、和硕公主(这个就麻烦了)
(1)对皇后行“下跪叩首”礼,皇后行“颔首”礼;
(2)对比自己母亲位次高的后宫和自己的母亲行“下跪”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3)对和自己母亲位次相同的后宫行“道万福”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或者回相同的礼仪;
(4)对比自己母亲位次低的后宫行“颔首”礼或不行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二、格格们:
接着,说宫外的格格们,格格们行的礼大同小异,我就不分开说了:
(1)对皇后行“下跪叩首”礼,皇后行“颔首”礼;
(2)对皇贵妃到嫔等级的后宫,行“下跪”礼或“道万福”,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3)对从贵人往下的后宫,行“道万福”礼或“颔首”礼,这些后宫回相同的礼仪
唐之前就出现了,出现较少,清代蛮多的,姿势都差不多
“万福”语出《诗经》。《小雅·蓼萧》:“和鸾雍雍,万福攸同。”又《小雅·桑扈》:“彼交匪敖,万福来求。”两处都是多福的意思,后世演化为祝颂之词。唐·韩愈《昌黎集》卷十八《与盂尚书书》:“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惟万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见一白衣秀才从正东而来,便揖和尚:‘万福,万福!和尚今往何处’”自宋代始,“万福”渐渐成为妇女的专用语言,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王广津(建)《宫词》云:‘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胜常,犹今妇人言万福也。”又苏泂《泠然斋诗集》卷六《过金陵》之四:“高资店里主人婆,万福官人问讯和。”因为古代妇女与人相见行礼时,总是一面行礼,一面口称“万福”,故而妇女与人相见时敛衽或双手在衿前合拜的礼节也称之为“万福”。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 “陆象山家,……每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致恭于祖祢祠堂,聚揖于厅;妇女道万福于堂。暮,安置亦如此。”此礼也简称“福”。
戏剧小说中多有写到这种礼仪的。《董西厢》卷一:“听哑的门开瞬目觑,见个女孩儿深深地道万福”《张协状元》廿三出:“旦:‘大婆万福!不见婆婆七八日。’”《潇湘雨》一折:“正旦做见科云:‘叔叔万福!”《水浒全传》卷三:“那妇人拭着眼泪,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宁乡老粮仓镇因唐代朝廷在此建仓囤积官粮而得名“老粮仓”。改革开放后,当地农民纷纷外出打金(从事金银首饰的加工),在老粮仓人的带动下,现今宁乡共有10万农民北上南下,在全国各地从事金银首饰加工和买卖,老粮仓也因此享有“中国首饰文化之乡”的美誉。
老粮仓的首饰工艺源远流长,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据统计,全镇有2万余人投身金银珠宝首饰行业,老粮仓人的珠宝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据不完全统计,老粮仓人在全国各地开设的金银珠宝门店、商场柜台等超过7000家,其中资产超过500万规模的有4000余家,其中包括营业额过10亿元的企业2家(克莱蒂、香港张万福),过亿元的企业6家(名汇达、百年六福、世爵百年、福牌珠宝、六福典雅、跃强银饰)。目前统计到的最大企业年销售额已达20亿元。通过老粮仓人的销售网络所产生的珠宝销售额,一年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30多年了,过去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打金混生活的农民,经过多年经营,有的成了大企业家,有的结交从事金银首饰加工买卖的大企业家,拥有强大销售网络和制造经验。从宁乡老粮仓走出的做珠宝生意的人,渴望在家乡打造一个珠宝基地,回乡投资创业富民成了他们和政府的共同心愿。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筹划,一个占地1000亩、投资10亿元的“老粮仓珠宝产业园”于2010年11月25日开工建设,整个园区规划用地1000亩,分三期完成,一期200亩,二期300亩,三期500亩。深入挖掘珠宝文化、大唐文化,集中培育园区核心品牌,打造鼎级生态、环保、旅游、工业珠宝产业基地。拟重点引进珠宝、金银首饰制造企业入驻。并在当天就引来国内知名的深圳雅福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和湖南金仓投资实业有限公司签约落户该园。
全面完善宁乡经开区为主老粮仓镇配合的“以区带园”发展机制,注资1亿元成立长沙老粮仓珠宝产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为珠宝投),园内项目享受宁乡经开区入园企业同等待遇……近日,在老粮仓珠宝产业园建设推进会上,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决定向大家证实着该产业园的建设正获得强力推进。县领导贺应辉、戴中亚出席了当天的会议。
2010年以来,老粮仓珠宝产业园的建设得到有效推进。特别是国家级宁乡经开区“以区带园”机制的确立,为该产业园构筑了一个坚实而宽阔的发展平台。园区一期项目130亩用地完成三通一平,全部交付使用,珠宝大道油性路面、主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工,金仓、雅福两家公司五大项目建设均已完成地基工程。当日会议明确了一系列强力推进建设的措施,决定全面完善“以区带园”的发展机制,将老粮仓珠宝产业园打造成引领西部旅游、振兴西部工业、富裕西部百姓的示范;按照“大唐古镇,湘中名珠”的定位,在本月底前完成产业园建设规划工作;在2011年3月中旬正式行文成立管委会,在本月底前挂牌成立注册资金为1万元的珠宝投,两个机构都由经开区和老粮仓镇共同安排专职和兼职人员;由老粮仓镇派两名干部到经开区招商局,专职负责产业园的招商工作;对落户产业园的项目给予大力扶持,享受经开区入园企业同等待遇。
珠宝大道沥青路面和辅道工程建设已经完成,金仓公司镶嵌厂和柜台厂主体、雅福公司两栋厂房已经建成……2012年9月7日,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戴中亚一行再次来到老粮仓珠宝产业园进行调研,并充分肯定了该产业园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在多方合力推进下,老粮仓珠宝产业园建设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迄今,产业园内珠宝大道沥青路面、金仓路改线段沥青路面、主下水道、珠宝大道辅道工程和大型广告牌建设已经完成,金仓公司镶嵌厂和柜台厂主体、雅福公司两栋厂房已经建成,雅福公司员工宿舍楼、办公楼建设正在进行。其中,金仓公司镶嵌厂和雅福公司银饰厂两个项目可望在2012年10月份投产。同时,成为宁乡经开区的“区中园”后,老粮仓珠宝产业园有了更受人关注的招商平台,今年已吸引三批知名品牌珠宝商前来进行投资考察,并与金叶珠宝达成了入园投资意向。当天,通过实地察看和听取汇报等途径,戴中亚一行再次对老粮仓珠宝产业园的发展进行了全面了解,对建设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就产业园如何进一步加大融资与招商力度、加快建设促投产等工作,与老粮仓镇党政班子成员进行了探讨。戴中亚表示,要在已有发展成效的基础上,坚定实施“以区带园”的发展模式,抓住施工的黄金季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落户企业项目建设;充分借助经开区这个平台,不断优化招商工作水准,着重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引进力度。今后,经开区对老粮仓珠宝产业园的支持力度会不断加大,以全方位推进产业园的发展。
2013年2月15日,宁乡老粮仓黄金珠宝首饰商会2012年年会暨2013年新春团拜会举行。宁乡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戴中亚和县领导邓杰平、龚畅、冯智君、胡明先出席活动。
会议就老粮仓黄金珠宝首饰商会在健全制度、挖掘珠宝文化内涵、完善公共融资平台、完善公共网络平台和完善公共维权平台等方面总结了过去一年成 就,并提出2013年要做好珠宝文化传承、产业升级转型、做好融资平台建设、权益保障四篇文章。戴中亚表示,宁乡将始终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弘扬尊商、爱商、护商的优良传统,竭诚提供高效服务、全心营造一流环境、致力构建宏阔平台,同借宁乡发展大势,与珠宝业界精英携手共创宁乡美好未来;希望 各位会员积极为家乡发展献策出力,大力推介宁乡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有识之士选择宁乡、投资宁乡。
会上,邓杰平向贺立权、谭启明颁发中国·老粮仓黄金珠宝首饰商会终身荣誉会长聘书。会议还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元盛轩首饰包装厂、雅昱轩柜台厂、雅福银饰厂3个投资项目与老粮仓人民政府正式签约,签约投资达14亿元。
一梦江湖手游张三位置详解
张三在哪
坐标一:
金陵夫子庙入口附近,坐标(436,826)
坐标二:
江南,在前往寻找方思明的路上可以看到在草里坐着的张三。
张三是谁
一梦江湖、胡铁花的友人,在主线剧情中也和少侠是好友,但实际上要刷好感度才行不然只是萍水相逢。
好感度刷上去之后路过十二连环坞有可能触发他的奇遇
找张三的方法:
1已结识的情况下,点开天机阁-众生百态找他拜访就可以了,此外如果好感度比较高,命格-结交-拜访可以帮助你。
2没有结识的情况下,建议在过剧情的时候做完主线再次对话一下,即可进行结识!
3在前往寻找方思明的路上可以看到在草里坐着的张三,所以可以在去找方思明的时候看看他。
《水浒传》主要写江湖好汉的造反生涯,居无定所,所以对人物的居住环境没有作过细的描写。大体说,农村人住的都是草房,包括像史家村史进家、东溪村晁盖家、宋家庄宋江家、揭阳镇霸王穆弘、穆春家等等农村富户,待客的是草堂,住人的是草房。而城镇人住的多是楼房。
第二十一回描写宋江被阎婆拉扯回他的外室婆惜家中,而婆惜正在想念情人张文远听见人来,
“飞也似跑下楼来,就槅子眼里张时,堂前琉璃灯却明亮,照见是宋江,那婆娘复翻身再上楼去了。”
甚至像偏远的雁门县赵员外家(金老请鲁达楼上吃酒)、阳谷县小本生意人武大郎家,也都住的是楼房。主人居住在楼上,接待重要客人时也要请上楼这类楼房的内部布置,可以阎婆惜所居住的楼上房间为代表:
“原来是一间六椽楼屋,前半间安一副春台桌凳,后半间铺着卧房。贴里安一张三面棱花的床,两边都是栏干,上挂着一顶红罗幔帐。侧首放个衣架,搭着手巾,这边放着个洗手盆。一张金漆桌子上,放一个锡灯台,边厢两个杌子。正面壁上,挂一幅仕女。对床排着四把一字交椅。”
这布局后半是卧室,前半是起居兼会客室。这是《水浒传》描写最细致的一个居室房间,家具齐备,但大多带有明代特色,非唯宋时遗物。这里所说的“交椅”,在宋时尚属稀有之物。
我国古代人们均席地而坐,有床而无椅子之设。
汉·刘熙《释名·释床帐》:
“人所坐卧日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
床比较长,大可坐可卧。但坐床都是盘膝而不垂脚。所以南北朝时梁·侯景叛乱,自立为王,《梁书·侯景传》记载:
“常设胡床及筌蹄,著靴垂脚坐,”
被认为是违礼殊俗的举动。胡床,汉灵帝时由胡地传入,故名。当时的坐具都称“床”。至唐时,坐床仍不垂足。宋·庄绰《鸡肋编》卷下云:
古人坐席,故以伸足为箕倨。今世坐榻,乃以垂足为礼,盖相反矣。盖在唐朝,犹未若此。按旧史《敬羽传》:羽为御史中丞。太子少傅、宗正卿郑国公李遵为宗子若冰告其赃私诏羽按之。羽延遵各危坐于小床。羽小瘦,遵丰硕,顷间,遵即倒。请垂足,羽曰:“尚书下狱是囚,羽礼延坐,何得慢邪”遵绝倒者数四。则《唐书》尚有坐席之遗风,今僧徒犹为古耳。
“小床”相当于今世的板凳。唐人坐床垂足仍被认为是非礼的。
隋·杜宝《大业杂记》:
炀帝“自幕北还至东都,改胡床为交床,胡瓜为白露黄瓜”
隋炀帝时改胡床为“交床”。床无靠背,椅初写作“倚”,指有靠背的床。
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文:
“绳床十,内四倚子。”
把“倚子”从绳床中区别出来。至宋代欧阳修撰《新五代史景延广传》中改“倚”为椅:
“(晋)出帝置酒延广第,延广所进器服鞍马、茶床、椅榻,皆裹金银,饰以龙凤。”
后来,这个“椅”字作为器物名与凳、桌等字一起被收进南宋毛晃、毛居正父子所写《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中。所谓“交椅”,是一种折叠椅。宋·陶谷《清异录》卷三云:
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便条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相传(唐)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或待诏野顿扈驾,登山不能跛立,欲息则无以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座”。
这种逍遥座就是梁山寨中排座次时所用的交椅。
宋代有椅子,但尚不是普及之物。
南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四中曾谈到当时士大夫家的家具摆设,说:
徐敦立言: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几子,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梳洗床、火炉床,家家有之。今犹有高镜台,盖施床则与人面适平也。或云禁中尚用之,但外间不复用耳。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都以山大王自居,自然不受世俗限制。正因为交椅在当时还不是平常等闲之物,所以他们把坐第几把交椅看作是地位、贡献、权力、荣誉的象征,就可以理解了。
《水浒传》描写人物居家往来,有些礼节细节也表现出宋时风俗。
第七回,林冲在家闷坐,老友陆谦来邀他出去喝酒。陆谦道:“我同兄长去吃三杯解闷。”林冲道:“少坐拜茶。”两个吃了茶起身。既是接受邀请一起出去喝酒,本可立即动身,但林冲却要先请陆谦吃了茶才起身。这“客至拜茶”就是宋代的礼节。宋佚名《南窗纪谈》载:
客至则设茶,欲去则设汤,不知起于何时。然上自官府,下至间里,莫之或废。有武臣杨应诚独曰:“客至设茶是饮人以药也。”故其家每客至多以蜜渍橙、木瓜之类为汤饮客。
这汤类似于今天的果汁饮料。另宋·朱彧《萍洲可谈》也记载此俗,云:
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凉或温,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
关于此俗的起源,据说始自乾兴时宋仁宗接待侍讲或侍读学士的客礼。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一云:
讲读官初入皆坐赐茶。唯当讲官起,就案立讲毕,复就座,赐汤而退。侍读亦如之。盖乾兴之制也。
蔡僚《铁围山丛谈》卷一也提到此事,叙述尤详:
国朝仪制,天子御前殿,则群臣皆立奏事,虽丞相亦然后殿曰延和,曰迩英,二小殿乃有赐坐仪。既坐,则宣茶,又赐汤,此客礼也。延和之赐坐而茶汤者,遇拜相,正衙宣制才罢,则其人抱白麻见天子,于延和告免礼毕,召丞相升殿是也。迩英之赐坐而茶汤者,讲筵官春秋入侍,见天子坐而赐茶,乃读;读而后讲,讲罢又赞,赐汤是也。他皆不可得矣。
古代皇帝具有无上尊严,大臣在他面前只能站立讲话。但皇帝对给他讲书的学士特予尊重,不仅赐坐,而且在讲书前后还有茶、汤润喉,把讲读者当作客人招待。这种礼节很快由宫廷传到民间,客人不是讲官,但也要设茶、汤以表示尊敬。
《水浒传》叙人物来往礼节,最频繁最多见的是“唱喏”。
“唱喏”也叫“声喏”。
晚辈见长辈、仆人见主人、下级见上级,都要唱喏。猎户李吉看见地主史进,连忙“向前声喏”;谈完话,“李吉唱个喏,自去了”(第二回)。平辈分或平等地位者见面,要互相唱喏;如有一方无喏,例如林冲初上梁山向寨主王伦“向前声喏了”而王伦不答,则被认为是冷淡或傲慢的表现。
唱喏就是叉手躬身,同时口中说出致敬的话。
根据施礼人与对方辈分、地位差别的大小和施礼人的情感、对对方尊敬的程度,其躬身的深浅和致敬声的宏细也有分别。深弯腰大声唱喏的叫“大喏”或“肥喏”。《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记载:
潘金莲在门前叉帘子,不意将叉竿打着了走在路上的西门庆。潘向西门庆道歉。西门庆见是潘金莲,不仅没发怒,反倒“把腰曲着还礼”,“大大地唱个肥喏”,惹得在一旁闲看的王婆的嘲笑:“大官人,却才唱得好个大肥喏。”
唱喏的声音有时很大。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记载,武将周谨在校场向上司梁中书,
“暴雷也似声个大喏”
有时在接受对方的赐予时,为了表示谦恭,一面施礼一面说“告罪”、“不恭”等话,叫“无礼喏”。中秋之夜,张都监在后堂摆宴要武松同他的家眷一同吃酒赏月。武松道:“小人是个囚徒,如何敢与恩相坐地。”但张都监一定要武松坐。“武松只得唱个无礼喏,远远地斜着身坐了。
把见面行礼称作“唱喏”,明朝人有的已经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明·周祈《名义考》卷六以为唱喏是官员出巡时仆役在前面喝道,说:“今俗谓揖曰唱喏,不可晓。”其实,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曾提出唱喏始于东晋王徽之兄弟的说法。其卷八谓:
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今所谓喏,乃始于江左诸王。方其时,惟王氏子弟为之。故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诸王何如”答曰:“见一群白项鸟,但闻唤哑哑声。”即今喏也。
当时人对行礼时口中发声还不习惯,所以称王氏兄弟为哑哑作声的白项乌。但后来这种行礼方式大为流行,而且唱喏时不限于说少量字句,有时一面叉手打拱,一面表祝福报消息,都称唱喏。宋洪迈《夷坚志》卷三十三记载这样一件事:
德兴汪远之行第八。赴省试,其兄及之在家,梦一駃步至,立于庭曰:“十年辛苦无人问,一日成名天下知。八解元过省。”喏后三日,报榜人来,大呼前二句,及连唱喏,与梦中不少差。
向长辈或长官唱喏时,如果不出声或声调不和谐,都被认为是无礼。
《夷坚志》卷十八又记载这样一件事:
李祐字晋仁,河东人。……其人公直刚明,然性最滑稽。上官有庸中不见称于士论者,必行侮辱。尝为磁州涂阳令。磁守老昏,而好校僚属礼数。祐初上谒,鞠躬厉声作揖。守惊顾,为之退却。既去,遣客将责之。明日再至,但俯首拱敬,而不启齿。守大怒,出府帖取问,令分析。祐具状答言:“祐昨早诣府,自谓蕞尔小官,事上当以礼,放行高揖,旋蒙使启责诮,所以今日不敢出声,不意复蒙谴问。是高来不可,低来不可。伏乞降到喏样一个,以凭施行。”禀守。守览状益怒,而竟无以为罪也。
李祐本来看不起“老昏”的上司,又不得不向他行礼,就在喏声的大小和有无上作文章;而他的每一举动都引起“好校僚属礼数”的上司的注意,以致发生了冲突。
唱喏的礼俗到元时始废。
程穆衡《水浒传注略》卷上引王同祖《学诗初稿·注》云:
“皇城夜间唱连珠喏。古喏未有不唱者。元时喏始无声,谓之哑喏。”
即只叉手打拱而不再出声。
唱喏是一般礼,隆重的礼还有下拜。下拜就是双膝跪地,俯身叩头。第九回柴进初见林冲,尽管此时林冲身戴刑枷,是个囚徒,但柴进敬他是个英雄,“就草地上便拜”。这是大礼。后来林冲发配到沧州牢城,差拨见他没有拿出银子来,就把他大骂一顿,并说:“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嫌林冲对他行礼轻了。
妇女行礼不唱喏,而是道“万福”。
金翠莲在酒楼啼哭,搅扰了鲁达的酒兴,她来赔罪,“向前来深深地道了三个万福”。张都监请武松和家人一起中秋赏月,让养娘玉兰来唱歌,
“这玉兰唱罢放下象板,又各道了一个万福”。
“万福”是多福的意思。妇女行礼时叉手放在右胁,腿半蹲,口称“万福”。万福是代通行的女礼。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云:
“王广津(建)《宫词》云:‘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胜常’,犹今妇人言“万福也。”
宋代礼俗是男子跪,妇女不跪。
武松和潘金莲相见,“武松当下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此礼形成的原因,宋人已进行过探讨。宋·江上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五十九引范镇《蒙求》云:
王贻孙,字象贤,溥之子。太祖尝问赵普,拜礼何以男子跪,妇人不跪。遍问礼官,无有知者。贻孙曰:“古诗云:“长跪问故夫’,即妇人古亦跪也。唐天后朝始拜而不跪。”普问其所出,对大和中,幽州从事张建章《渤海国记》。以溥藏书万卷,贻孙遍览之。
关于妇女礼不下跪的起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也说:
朱文公云:古者男子拜,两膝齐屈,如今之道拜。杜子春注《周礼·奇拜》,以为先屈一膝,如今之雅拜,即今拜也。古者妇女以肃拜为正,谓两膝齐跪,手至地而头不下也。拜手亦然。南北朝有乐府诗说妇人拜曰:“伸腰再拜跪,问客今安否。”伸腰亦是头不下也。周宣帝令命妇相见,皆跪如男子之仪,不知妇人膝不跪地而变为而今之拜者,起于何时。程泰之以为始于武后,不知是否。余观王建《宫词》云:“射生官女尽红妆,请得新弓各自张。临上马时齐赐酒,男儿跪拜谢君王。”则唐时妇女拜不跪可证矣。
程泰之即南宋著名学者程大昌,其所蓍《演繁露》、《考古编》等均为考证名物的有名著作,他的见解有一定权威性。
在宋代,不论男礼唱喏,女礼万福,行礼时都要叉手,即双手手指交叉打拱。是宋以前人们以拱手为敬。至明代,习俗却改为以垂手为敬了。
道万福,古代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后来用做妇女行礼的代称。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左腰侧,弯腿屈身以示敬意。
为女子普通相见之礼,即右拳置于左拳之上,置于右侧贴身,略作躬身,上下略作摇动,是为吉礼,凶礼左右手颠倒。
1多福。祝祷之词。
《诗·小雅·蓼萧》:“和鸾雝雝,万福攸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大王延寿万岁……觞酒既升,永受万福。”
宋 苏轼 《与知郡朝散书》:“前日辱降屈,业已不出,无缘造谢,信宿尊体万福。”
2[(in the past) salution of women]古代妇女相见行礼,多口称“万福”,后因以指妇女行的敬礼。行礼时,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做鞠躬的姿势。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 陆象山 家〕每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致恭于祖祢祠堂,聚揖于厅,妇女道万福于堂。”
《水浒传》第三四回:“那妇人拭着眼泪,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
巴金 《春》六:“ 婉儿 也只好照 淑华 的意思万福还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