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钻石加工中心是: (1)小颗粒钻石加工中心——印度孟买; (2)大颗粒钻石加工中心——美国纽约; (3)精湛钻石加工城——比利时安特卫普; (4)精致小件钻石加工中心——以色列特拉维夫 世界五大宝石加工中心是: (1)世界宝石城——德国依达尔一奥伯斯坦; (2)祖母绿粗加工城——印度贾普尔; (3)蓝宝石城——泰国曼谷; (4)翡翠及“四皇一后”加工中心——香港; (5)中低档宝石加工城——日本甲府。
翡翠的英文名称jadeite,源于西班牙语plcdode jade的简称,意为佩戴在腰部的宝石,在十六世纪时,人们认为翡翠是一种能治腰痛和肾痛的宝石。 翡翠是一种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集合体,它真正的学名叫硬玉。之所以叫翡翠,是因为翡翠到清朝初期才从缅甸通过第二条丝绸之路,运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出产的和阗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入云南一带时分辨出着不是中国的和阗玉即翠玉,即将之称为非翠,即这不是中国的翠玉的意思。时光流逝,非翠就变成翡翠了。又因它颜色不均匀,有时在浅色的底子上,伴有红色和绿色色团,颜色之美宛如赤色羽毛的翡鸟和绿色羽毛的翠鸟。因此,用美丽的鸟名来代表美丽的玉怎么会不相称呢。 翡翠是一种珍贵的宝石,有玉石之王的美誉。人们把翡翠和祖母绿宝石一起列为5月份的诞生石,是运气和幸福的象征。在东方,特别是在日本,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几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宝石热,翡翠则成为宝石中的佼佼者。 翡翠在我国原本是鸟名。翡翠是一种红色羽毛的小鸟,翠是一种绿色羽毛的小鸟。以后逐渐二字合并,专指一种蓝绿色中带有棕色的小鸟。翡翠之所以被移用在美玉上,并且专指一种含硅酸铝钠的硬玉,是因为这种硬玉颜色不匀,有时在浅色的底子上伴有红色和绿色的色块,其色彩犹如美丽的翡翠鸟。 翡翠的硬度为摩氏65-7级,坚韧性好,受重击后也不易破碎,抗压强度有的甚至超过钢铁。翡翠的颜色有多种,化学成份纯净的翡翠为白色,当成份中含有金属色素离子时,就出现绿、红、紫、黄、灰、黑等色。其中红色被称为“翡”,绿色被称为“翠”,在所有的颜色中,最为名贵而且最有价值的是艳美的绿色。但是,如果在一件翡翠玉上,红、绿、紫、黄各色共存的话,寓意福、禄、寿、喜,那它就是一件价值很高很难得的玉器了。 翡翠的产地主要在缅甸,世界上90%以上的翡翠产自这个国家。翡翠的色彩艳丽,质地细腻,硬度高,韧性好,可用来雕琢首饰和各种工艺品。大约在明朝年间,翡翠从缅店传入我国时即受到人们青睐。翡翠雕琢精品迭出,在民间有翡翠黄瓜和玲珑宝塔等,皇宫中的翡翠制品更是不同凡响,显现出匠人门巧夺天工的绝技。 据资料记载,清代慈禧太后死后殉葬品就有不少翡翠制品:脚旁有翡翠西瓜2只,绿皮红瓤,白籽黑丝,价值500万两白银,翡翠甜瓜4只,2只是白皮黄籽粉瓤瓜,2只是绿皮黄瓤瓜,价值600万两白银,;在头顶有柄荷叶,叶上布满绿筋,如天然一般,重23两,价值285万两白银。此外,还有翡翠桃子10只,桃身绿色,桃尖粉红,同真桃一样;翡翠青菜2棵,菜心上落着一只满绿的蝈蝈,菜叶上有2只**马蜂,栩栩如生。 一、老坑种 颜色符合正、浓、阳、均的翡翠就可以成为老坑种,老坑种主要用来形容 翡翠的颜色,这种浓绿色分布均匀,浓度高而且鲜艳、一般质地较细,不一定 很透明。假使他透明度高,水分充足,这会使翡翠的颜色质感更好看,行家称 为起莹,鲜艳夺目,就成为老坑玻璃种了。老坑玻璃中可以说是最高档的翡翠 的称呼,当然老坑玻璃种本身也有质量相对高低之分。 二、白底青种 白底青种是缅甸翡翠中分布较广泛的一种。 其特征是质地较细,往往是纤维结构,并且底色一般较白,当然有时也会有一些杂质,白底青种的绿色是较鲜艳的,因为底色较白更显绿白分明,绿色部分大多数是圆块状出现,这几方面都是和花青种不同的。 白底青种大多数不透明,也就是行家说的水分不足,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品种。 三、花青种 花青种指的是绿色分布呈脉状的,而又非常不规则的一种翡翠,其底色可能为淡绿色或其他颜色,质地可粗可细,例如豆底花青,它的结构品粒较粗,称为豆底,它不规则的颜色,有时分布较密集,也可能较疏落,可深也可浅,这类翡翠因此获称为花青种,翡翠的颜色分布大多数是不规则的,所以花青中比较多是不足为奇的,实际上分细些,花青种可以进一步分为:豆底花青、马牙花青、油底花青…… 四、油青种 油青种翡翠是指翡翠绿色较暗的一种,颜色不是纯的绿色,渗有灰色或带一些蓝色,因此不够鲜艳,也可讲颜色很沉闷,它的颜色可以由浅至深,透明度一般较好,晶体结构,往往是纤维状,可以比较细,由于他表面光泽是油脂光泽,因此称为油青种,如果它的颜色较深,行家又称之为瓜皮油青。南方人一般不大喜欢油青种,在北方比较受欢迎。
距今26000年至22000年之间,这件由熊尖骨制成的文物很可能是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Sulawesi)被发现时作为吊坠佩戴的。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可以追溯到上一个冰河时代的
艺术和珠宝,这一发现表明当时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比一些专家先前认为的文化更先进。
这些文物包括由骨头制成的吊坠和珠子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报告说,关于“猪鹿”和猴状有袋动物,至少可以追溯到22万年前。
考古学家在瓦莱卡发现了这些文物,瓦莱卡是一个1000英里宽(1600公里)的地区,主要是印度尼西亚岛屿,将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分隔开来,现在这些文物正揭示出这个地区和附近的澳大利亚。先前的研究发现,现代人类在大约47000年前就已经到达了华莱士,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亚当·布鲁姆说,在更新世时期(通常被称为冰河时代),组成这个群岛的大约1000个岛屿是可以居住的。这一时期,这个地区人类的考古记录仅包括来自7个岛屿的少数遗址,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考古学家。
“Wallacea”是2003年发现“霍比特人”化石的地方,也是2014年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艺术之一,”Brumm说,“这对我们理解人类进化显然是极为重要的,以及50000多年前第一批居住在澳大利亚的人们的文化和经历;然而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只有最基本的理解。”[霍比特人的照片,
象征性珠宝新研究中描述的冰河时代艺术宝藏最近在苏拉威西岛(Wallacea最大的岛屿)的洞穴和岩石庇护所Leang Bulu Bettue出土。
“我们发现了丰富的证据,证明了各种象征性行为,“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的尾端,苏拉威西上呈现出繁荣的艺术文化,”布鲁姆告诉Live Science。KDSPE“KDSPs”:2013至2015年间考古发掘出土的物品,范围从22000岁到30000岁。其中包括用长有獠牙的野猪状动物(也称为“猪鹿”)的牙齿制成的圆盘状珠子,以及用猴状树栖有袋动物(称为熊尖头)的指骨制成的垂饰。布鲁姆说,这些动物是“只在这个岛上发现的外来动物”。[照片中: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艺术在印度尼西亚发现]
史前装饰品是从苏拉威西的“冰河时代”发掘出来的。(MLangley;ABrumm)
其他手工艺品包括切割有几何图案的石片;红色和桑椹色赭石等矿物颜料的碎片;以及一根长而中空的熊尖骨,上面有红色和黑色颜料的痕迹,可能被用作创造岩石艺术的喷枪,研究人员说:
研究人员注意到,直到现在,还没有从袋鼠身上发现不同冰期的文物。”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它挑战了一个长期存在的观点,即东南亚更新世热带地区的狩猎采集群落不如旧石器时代晚期欧洲的狩猎采集群落先进,旧石器时代欧洲一直被视为现代人类文化的发源地,布鲁姆说:“KDSPE“创意人”KDSPs”以前在Wallacea的作品中,出土的只有更新世时代的稀有证据,珠宝和其他文化复杂的例子来自Wallacea和附近的南洋和萨胡尔。这使得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在更新世期间,这些地区的人比全球其他地方的人更不发达。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一地区的探索远不如旧世界其他地方的遗址,而这些文物可能反映了文化的复杂性。在袋鼠中可能保存得不好。
这些新发现表明,袋鼠中的古代人类“是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人,他们的象征文化很容易适应在这个地区遇到的有袋动物和其他新奇的动物生命形式,布鲁姆说,
这些文化适应可能对古老的萨胡尔大陆(现在的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塔斯马尼亚)的殖民至关重要,因为那里有丰富、多样、独特和不熟悉的动植物物种。总而言之,人类和动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象征性关系“是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的特征,其根源可能是在萨胡尔人定居之前人类穿越瓦莱西亚的旅程中,布鲁姆说:
虽然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南部的弗洛雷斯岛上发现了绰号为“霍比特人”的灭绝人类血统的遗骸,布鲁姆强调“这一发现与‘霍比特人’血统没有明显的联系。”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在这个遗址进行挖掘,目的是为世界上最早已知的一些洞穴艺术家的艺术文化和象征性生活寻找更多的证据,并试图确定现代人第一次殖民苏拉威西的时间,布鲁姆说:
科学家们今天(4月3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在线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发现。
是关于生命科学的原始文章。
水晶最60%成份是「二氧化矽」(sio2),水晶的颜色是由于除了二氧化矽外,还含有各种不同微量的金属所造成的。在天然环境里头,水晶多数会与矿物方解石、黄铁矿、辉铁矿、各种颜色的云母片、碧茜、花岗岩、金红石等「共生」,而形成了一些疑幻似真的景像,即所谓「异像水晶」,增加了收藏水晶的乐趣和价值。
水晶多数是在地底生长,生长的过程需要大量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矽的地下水源,温度在550-600℃之间,并需要比大气压力大二倍至三倍的压力,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便变成了六角柱形(hexagonalsystem)的水晶。
石英是一种受热或压力就容易变成液体状的矿物。也是相当常见的造岩矿物,在三大类岩石中皆有之。因为它在火成岩中结晶最晚,所以通常缺少完整晶面,多半填充在其他先结晶的造岩矿物中间。石英的成份是最简单的二氧化矽(sio2),玻璃光泽,没有解理面,但具贝壳状断口。微晶质的石英称为玉髓(chalcedony)、玛瑙(agate)或碧玉(jasper)。纯粹的石英是无色,但因常含有过渡元素的杂质而呈现不同的颜色。石英很安定,不容易风化或变化为他种矿物。
硅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族,在地壳中分布很广,在所有元素丰度分布的顺序上占第二位,仅次于氧,硅也是典型的亲氧元素,主要与氧结合形成硅氧四面体SiO4攩4-搅,产由硅氧四面体以各种形式结合生成不同的硅酸盐矿物,在宝石矿物中硅酸盐类占80%以上,以游离硅氧;SiO2形式分布的硅也占重要地位,而且稳定性非常好,是自然界最常见、最主要的造岩矿物,也是珠宝界应用数量和范围很大的一类宝玉石,以SiO2为主要成分的宝玉石更是种类繁多,特征各异。按SiO2结晶程度可划分为显晶质的单晶石英,多晶石英岩玉,隐晶质的玉髓、玛瑙、澳玉、碧玉、木变石、硅化木和非晶质的欧泊、天然玻璃。下面根据国家标准分别加以叙述:
1单晶SiO2质宝石透明、晶形完好的SiO2单晶体(含双晶),矿物名称为单晶石英,即广义的水晶,狭义的水晶指无色透明的品种。
(1)水晶的基本性质水晶属三方晶系,常见晶形为柱状,主要单形为六方柱,菱面体,柱状晶体的柱面常发育横纹和多边形蚀象,水晶为一轴晶正光性,具独特的牛眼干涉图,折射率1544-1553,双折射率0009,非常稳定,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断口可具油脂光泽,摩氏硬度7,密度265g/cm攩3搅。水晶通常无色透明,但含杂质时可出现多种颜色,根据颜色可将水晶分为紫晶、黄晶、烟晶等品种。
(2)水晶的品种及鉴定水晶:无色透明的纯净二氧化硅晶体,其内可含丰富的包裹体,常见的有负晶、流体包裹体、固体包裹体。负晶是确定天然水晶的重要依据。固包体裹中常见金红石、电气石、阳起石呈细小的针状定向排列于石英晶体内,犹如发丝,习惯上把这类水晶称为发晶,另外一些固体包裹体在水晶内可形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观赏石。
紫晶:一种紫色的水晶,是SiO2中含微量铁所致,经辐照,三价铁离子的电子壳层中成对电子之一受到激发,产生空穴色心FeO攩4+搅4,空穴主要在可见光550nm处生产吸收,而使水晶产生紫色,但Fe攩4-搅不稳定,受热易变成三价铁,所以紫晶易褪色,紫晶颜色分布常不均匀,呈团块状,有时见平行色带。具有弱到中等二色性,可能出现水晶中所出现的所有包体,还可有特征的“斑马纹”和球状、小滴状不透明深色包体。
烟晶:一种烟色至棕褐色以至黑色的水晶,成分中含有微量的铝,Al攩3+搅离子代替Si攩4+搅离子,受辐照后产生AlO攩4-搅4空穴色心,而使水晶产生烟色。烟晶加热后可变成无色水晶。
黄晶:一种**的水晶,成分中含有微量铁而成。黄晶一般较透明,内部特征与紫晶相同,市场上的黄晶多数是紫晶加热处理而成。
绿水晶:一种绿色的水晶,天然产出的很少,主要是紫晶加热得到的;或水晶中含绿色矿物(如绿泥石)包体而呈色。
芙蓉石:也称蔷薇石英,浅至中粉红色水晶,色调较浅,因成分中有微量的Mn和Ti而致色,单晶体较少,通常为致密块状集合体,显浑浊乳状外观,有时可含定向排列的针状金红石包体,因而磨制成弧面宝石可显示星光。
双色水晶:一种紫色和**共存一体的水晶,紫色、**分别占据晶块的一部分,两种颜色的交接片有清晰的界限,双色是由于水晶内的双晶所致,紫色和**分别发育于双晶单体中的r面和z面。石英猫眼:当水晶中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纤维状包体时,其弧面形宝石表面可显示猫眼效应,一般石英猫眼弧面较高,纤维状包体清晰可见。
星光水晶:当水晶中含有两组以上定向排列的针状、纤维状包体时,其弧面形宝石表面可显示星光效应,一般为六射星光,也可有四射星光。
2多晶SiO2质玉石组成矿物主要为细粒石英的玉石,可含少量云母类矿物及赤铁矿、针铁矿等。放大检查时石英为典型粒状结构,粒度一般为001-06mm集合体呈块状,微透明至半透明,密度与单晶石英相近,为264-271g/cm攩3搅之间,点测法折射率为154左右,纯净者无色,常因含有细小的有色矿物包裹体而呈色。常见的品种有:
东陵石:为一种具有砂金石效应的石英岩,市场上常见的为含铬云母的绿色东陵石,显微镜下微透明,主要产于印度。石英颗粒相对较粗,01-06mm,其内所含的片状矿物相对较大,且大致定向排列。查尔斯滤色镜下略呈褐红色。
密玉:因产于河南密县而得名,是一种含3~5%细小鳞片状绢云母的致密石英岩,以绿色系列为主,有浅绿、翠绿、豆绿等。密玉与东陵石相比,较细腻、致密,其内石英颗粒大小以002~025mm为主,没有明显的砂金石效应。放大检查时在较高的倍数下可以看到细小的绿色云母较均匀地呈网状分布。贵翠:因产于贵州省而得名,是一种含绿色高岭石的细粒石英岩,呈不均匀带灰调的绿色,一般只用来作低档饰品。
京白玉:因最初产于北京郊区而得名,是一种质地细腻、光泽油润的白色石英岩,有时用来冒充羊脂白玉,以其较低的密度和折射率加以区别。
“马来西亚玉”:是一种结构较细的染绿色石英岩,常被用来冒充翡翠。放大条件下典型的粒状结构和相对低的折射率容易和翡翠区别,国标(GB/T16553-1996)已规定不用这一名称,而用石英岩(处理)。
3隐晶质SiO2玉石隐晶质集合体,在正交偏光下表现为全亮,致密状构造,也可呈球粒状,放射状或微细纤维状集合体,密度较为石英低,点测折射率153,密度65~70g/cm攩3搅,主要有玉髓、玛瑙、碧玉、澳玉四个品种。
玉髓:超显微隐晶质石英集合体,单晶呈纤维状,粒间微孔内充填水分和气泡,密度低于石英,约260g/cm攩3搅。由于玉髓多孔,因此染色较容易,市场上常见颜色鲜艳的玉髓都是染色而成。值得一提的是,染色后的玉髓颜色较稳定,本身也是一种低档玉,国标规定为优化,无需加以说明。
玛瑙:具环带状结构的玉髓,环带中央有时是空洞,有时为水晶质所充填,玛瑙最为常见的自然色为白色和灰色,也可出现黄棕色、棕红色、蓝色、淡紫色等。玛瑙的基本性质同玉髓,根据包体特征,颜色分布有下列特殊品种。
苔藓玛瑙:是一种均匀的、半透明含有树枝状绿色绿泥石或黑色氧化锰、红色氧化铁的玉髓。被包裹的杂质往往呈苔藓状,一般用作观赏石,也叫风景玛瑙,是玛瑙中的贵重品种。
缟玛瑙:亦称条带玛瑙,是一种颜色相对简单,条带相对平直的玛瑙。通常用于石刻和浮雕,常见的玛瑙可有黑色相间条带,或红白相间条带,当缟玛瑙的条带细到像蚕丝一样时,被称为缠丝玛瑙。
水胆玛瑙:是内含肉眼可见的气液包裹体,并且转动玛瑙气液包裹体会移动的品种。
碧玉:为一种含杂质较多的玉髓,最主要的杂质为氧化铁,因而碧玉常为红色,但也有因含其它杂质而呈绿色、暗蓝色或黑色的。碧玉不透明,光泽暗淡,一种不同颜色的条带,色块交相辉映,犹如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的碧玉称为风景碧玉;一种暗绿色其上带红点的碧玉叫血滴石。
澳玉:是一种绿色的玉髓,因含微量镍而呈绿色,色较均匀,透明至半透明,主要产于澳大利亚。
4SiO2交代的玉石这是一种由于SiO2交代作用,但保留了原物质的外形而成的石英质玉石,重要的品种有木变石和硅化木。
木变石:是SiO2部分或全部交代蓝闪石石棉,而保留纤维状石棉晶形的产物,因纹理和颜色象木纹而得名。木变石不透明,硬度65~70,密度264~271g/cm攩3搅,折射率154~155(点)。颜色有黄褐色、褐色、蓝灰色、蓝绿色,蓝色是残余的蓝闪石石棉的颜色,而黄褐色、褐色是所含铁的氧化物;褐铁矿所致,根据颜色可将木变石分为虎睛石,鹰眼石等品种。
虎睛石为**、黄褐色木变石,成品表面可具丝绢光泽,当组成虎睛石的纤维较细,排列较整齐时,弧面形宝石的表面可出现猫眼效应。
鹰眼石为蓝色、灰蓝色为主的木变石,SiO2交代不充分,残余的蓝闪石石棉较多。
硅化木:当SiO2交代数百万年前埋入地下的树干,并保留树干形状及其纤维状结构时的产物称为硅化木,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常含Fe、Ca等杂质、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等,不透明。硬度65~70,密度265~291g/cm攩3搅,点测法折射率153以颜色鲜艳、光泽强、木质结构清晰、质地致密者为好。
5非晶质SiO2宝玉石非晶质SiO2宝玉石包括欧泊和天然玻璃。
(1)欧泊(Opal)原自拉丁文Opalus,意思是“集宝石美于一身”中间点,现今欧泊被宝石界列为十月生辰石。欧泊为具变彩效应的贵蛋白石,化学成分为SiO2·nH2O,虽然它不具晶体所特有的周期重复的结构,但其内部结构还是有序的,欧泊的变彩是由直径等大的SiO2小球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构成一个衍射光栅而成的。而且各小区因小球直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颜斑,转动宝石,光线入射角发生改变,每块色斑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即变彩。由于透明度、体色和变彩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黑欧泊:是一种体色黑色、灰黑色、深蓝色、褐色的欧泊,以黑色最理想。由于体色较深,使各种颜色的反光格外瑰丽多姿,加上黑欧泊的产量稀少,故其价格在欧泊宝石中最高,是名贵的宝石之一。
白欧泊:在白色或浅灰色基底上出现变彩的欧泊,一般半透明,变彩较浅,是最常见的一种欧泊。火欧泊:透明至半透明,有时有变彩,有时没有变彩,体色为黄至橙**,由于色调热烈,有动感,所以被大多数美国人所喜爱。
由于欧泊含水,硬度较低5~65,一般作项链挂垂、耳环、胸针,不宜做戒面,并且佩戴时注意不能曝晒、火烤,否则易干裂而失去变彩。
(2)天然玻璃:天然玻璃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玻璃,成分以非晶质SiO2为主,另外还含少量Al2O3、FeO、Fe2O3、Na2O、K2O等。具玻璃光泽,不透明至半透明,正交偏光镜下全黑,表现为光性均质体,但常见波浪状异常消光,放大检查内部常见圆形气泡及流动构造,点测法折射率149,密度233~246g/cm攩3搅,较稳定,可作为宝石的天然玻璃有火山玻璃和陨石玻璃。
火山玻璃:是酸性火山熔岩快速冷凝的产物,矿物名称为黑曜岩,SiO2含量达60~75%,可呈黑色、褐色、灰色、蓝色、**、红色等,有时颜色不均匀,带有白色或其他杂色的斑块,,形如雪化,被称为“雪花状黑曜岩”。
陨石玻璃:是陨石成因的天然玻璃,是石英质陨石在坠入大气层燃烧后快速冷凝而形成的,常为较透明的绿色,绿棕色或者棕色。
下面在顺便介绍一下其他宝石的鉴别:
钻石的优化处理与鉴定
钻石的优化处理主要是指利用各种物理方法(放射性辐照和高温处理),把那些不被人们喜爱的颜色(如浅黄、浅褐和褐色)改善,而得到受欢迎的白或其它彩色(黄、绿、蓝、红色):其次,是利用激光技术对钻石中的包裹体进行净度处理。
1钻石颜色优化处理的过去和现在
其实,人们对钻石颜色的优化有很长的历史了,过去用于改善钻石颜色的办法十分简单,比如1652年,人们就知道在镶嵌钻石时置薄箔于底部以提高其色调,或是用蔬菜染色剂、墨水等涂在钻石表面或腰棱以改善其颜色或提高色级。1905年英国化学家WilliamCrookes发现了埋在镭的溴化物中的钻石可变成绿色的现象。这是放射性辐照改色的开始,到1932年人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即可以使钻石颜色改善,又能避免放射性对人体损伤的安全有效的改色途径。
目前,辐照改色的途径主要有:
(1)镭照射处理(α粒子)(在氡气中着色更快);
(2)人工产生的元素镅辐射处理(α粒子);辐射后的金刚石进行强有力的清洗,可以不带有任何放射性痕迹;
(3)回旋加速器处理(质子、氘核、α粒子);用回旋加速产生高速运动的上述粒子来轰击金刚石,使之着色;
(4)线性加速器(高能电子);
(5)核反应堆处理(高能中子);
其中后两种是较常采用的,尤其核反应堆处理得到的金刚石颜色分布比较均匀。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加速器处理时,样品事先必须冷却,以防止辐射产生的热量使金刚石骤然升温造成热振荡,使样品破碎。处理的对象绝大部分Ia型,辐照的结果一般是绿色、蓝绿色,再加热处理就得到黄绿色、强**、橙色或橙褐色;对数量极少数的I型钻石处理的最终结果可能会得到粉红色或紫色;Ⅱ型钻石的最终处理结果是棕色。
热处理一般都是和辐照处理相伴进行的,单独热处理的情况不多,前人曾有过单独热处理将Ia型金刚石变成鲜明的**,在不同条件下处理使Ia型和Ib型金刚石相互转变的研究记录。单独热处理的关键是温度的控制和气氛的匹配。
我们对湖南砂矿金刚石采用吸收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的研究表明:其**、绿色和褐色等颜色金刚石的色心是杂质离子和放射性辐照产生的晶格空位。实验发现了孤氮中心(≥222ev);N3-N2中心(2985ev,2596ev);GR1中心(1673ev);595中心(2086ev);H3和H4中心(2463ev和2499ev);3H中心(2462ev)。本区金刚石的颜色本质是由于存在联合色心。其**或褐色金刚石的颜色是由于多种色心的叠加,此结论与中科院地化所陈丰、郭九皋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区砂矿金刚石改色虽具多变性,但只要弄清呈色机制,控制温、压和气氛等条件,完全可以提高金刚石的档次。同时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金刚石中存在氢键,其具体存在方式(C-H,H2O,或OH)尚不清楚,认为它是金刚石中除N和B之外的第三种致色杂质元素,有关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CVD镀膜是钻石颜色优化的一项新技术,一般在Ia型刻面钻石的冠部用化学气相沉积法镀上一层厚几个到几十个微米的天蓝色合成金刚石膜来仿造天然蓝钻石。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