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质地明亮、清澈、细腻。最主要的是具有类似宝石单一结晶体“硬”的感觉,极少可见石纹,此种质地镶嵌起后常可见内部之反射光芒,有时会有“猫眼”现象。这个质地是所有种质中的最高等级,可谓千万年不变。
2冰地
顾名思义,其结晶如冰块或冰糖感觉,干净度颇高。质地细致,但其感觉不如玻璃地来的冻、硬,这种质地镶嵌起后水头相当好。
3化地
其质地正如“果冻”一般成半透明状,但可见细微小石花、柳絮等。
4冬瓜地
其质地亦接近半透明状,感觉如煮熟后的冬瓜。
5糯米地
其质地要透不透,具有如熟糯米般的细腻感,一般称之为芙蓉地与此质地接近。
6翻生地
质地类似糯米地,但玉肉中部分结晶如不熟像生米般出现饭渣。
7豆地
颜色像豆一样不太通透,透度只入表面二分,有非常多可见的棉柳、苍蝇翅、稀饭渣等,此种质地在强光下照射一段时日后易起小白点,“娇度”(光泽度)降低。
8白地
一般玉石结晶多为白色与无色,白色为最常见的颜色,新玉很多大部分是这个等级,白地无通透感,此质地与经常称“瓷地”很接近。
9芋头地
其颜色白中略带灰,色如芋头般,底属木(像木头样)
10灰地
颜色不透明,质地多纤维,色暗像香灰,具沙性(像沙子一样)。
11乌地
质地呈黑褐色,不透明,底比较木(很死板)。
12油地
其种质冰、硬,感觉有油脂光泽浮在表面。一般多出现颜色较墨绿的玉石中。 翡翠具有区别于其他玉石的结构,具有“翠性”!结构(商业俗称:“种”),是指组成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相互关系,结构的总和构成一块玉的质地。
无论是翡翠成品还是翡翠原料(结构粗的翡翠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结构细的翡翠必须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构成翡翠的硬玉晶粒的外形特征。可以发现组成翡翠的矿物全呈柱状或略具拉长的柱状粒,近乎交织排列,翡翠的“交织”结构,在鉴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块翡翠上可见到两种形态和排列方式不同的硬玉晶体:一种稍大,呈粒状(斑晶);另一种是在斑晶周围、交织在一起的纤维柱状晶体。整块玉石就是由这些无数的小晶体组成的集合块体。这些晶体在光照下(自然光或灯光)呈小雪片般的闪光,这种闪光的特征就是“翠性”。“翠性”为翡翠所特有,也是翡翠与其他貌似其他翡翠的绿色玉石、翡翠伪造品的区别标志之一。
翠性也有不同的名称,晶体粗大的翠性称“雪片”,小一点的叫“苍蝇翅”,最小的称为“沙星”。
翡翠结构不如软玉、独山玉、岫玉等玉石细腻致密、均一。翡翠结构有粗有细!
1、高密度级。凭肉眼或凭借10倍高倍放大镜看不见玉肉中的晶体体,看不见微细的裂缝或纤维构造,看不见翠性。这一级别的翡翠玉肉中晶体直_不超0.1毫米,属高档货的质量标准。
2、细砂级。用10倍高倍放大镜能够看得出玉肉中极个别的细微的晶体体,能够见到非常少的细微裂缝或纤维构造,少许翠性。细砂级翡翠玉肉中的晶体直_超过0.1毫米但低于1毫米,等级逸佳,属高中档或中等货的质量标准。
3、中粒度分布。仅凭肉眼就能发觉翡翠玉肉中尺寸不匀的晶体体,能够见到细微裂缝纤维构造或团小块、斑片状的绵一类化学物质,能够较非常容易地见到翠性,中粒度分布翡翠玉肉中的晶体直_在1~3mm间,等级一般,属中等或中低端货的质量标准。
4、粗粒度分布。凭肉眼显著能看得出翡翠玉肉中的晶体体,可显著见到缝隙,纤维构造或团小块,软斑状的绵一类残渣,可显著地见到翠性,粗粒度分布翡翠玉肉中的晶体直_超过3mm,等级较低,属中低端或低挡货的质量标准。
1、光泽;翡翠经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结构疏松,没充填之前表面见溶蚀凹坑,使之产生漫反射,光泽变弱。加人树脂或塑料等有机充填物后,翡翠常有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或者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混合。
2、颜色;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原有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所以B货扩翡翠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浮,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看起来很不自然。
3、结构;翡翠受到强酸强碱浸泡腐蚀后,有部分物质带进带出,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在透射光照射下,可见内部纵横交织的裂隙。在反射光条件下,表面的溶蚀凹坑或蛛网状网纹清晰可见。
4、表面特征;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由于充填物与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别较大,在原生的裂隙处呈较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许多绺裂组成了纵横交错的誓沟渠。较大的“沟渠”中可见胶结物或残留气泡。加工技术较好的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表面非常光滑,无上述现象,须更加仔细地观察和测定。
5、密度、折射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多数密度、折射率略低。密度为3.00~3.43g/cm,折射率为1.65左右(点测)。但是由于翡翠的矿物组成复杂,某些天然翡翠的密度和折射率值也可能偏低,所以密度和折射率只能作为参考数据,通常不能作为判定翡翠是否经过充填的依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