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的形成 是很复杂的一门学问 每种不同的宝石都有不同的形成方式。即便是同一种宝石 也有不同的成矿原因 。
玉和钻石都是很受欢迎的宝石品种。
1玉是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高地位的 代表着某种情节和思想。而中国文化中的玉 是不包括翡翠的 翡翠并不是中国的东西哦。 很多崇尚传统文化的人 或者说 很多年龄教长的人 喜欢玉。而且玉中有很多高贵的品种 比如羊脂玉等等 确实比钻石稀有的多了 也昂贵的多了。但普通的玉石 还是很多的 价格也很便宜。
2钻石是最坚硬的东西 而钻石进入中国市场也没有多少年的时间。 譬如“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这个广告语。 这种对钻石的宣传是中国人迅速喜欢钻石的原因之一。 如果是一般小钻石的话 还是很多很多很多的 。几克拉以上才有收藏和保值的作用。
所以说 如果您是自己佩戴的话 还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购物了。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不同的个人感悟 反应在您选择自己的饰品上。
钻石辨别真假小窍门:
1、滴水法
天然钻石的质地坚硬细腻,在表面上滴一滴水,如果是真钻,水滴会长时间不散,或者朝其表面哈气,真钻表面水汽能很快消失,反之即为假钻。
2、验硬度
天然钻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宝石,用锋利刀具在其表面上刻划,不会造成任何的划痕,而假钻的硬度低,其表面经过刻划容易出现痕迹。
3、看火彩
在灯光的照射下,天然钻石具有闪亮夺目的火彩,其表面能够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彩光,而假钻的光彩生硬呆板,看起来不自然。
鉴别钻石的简单方法
一、钻石的单折射
钻石的单折射是由钻石的本质特性决定的。而其他天然宝石或人造宝石大多是双折射的。在10倍放大镜的观察下,很容易看到钻石的棱角出现重叠的影像,同时呈现两个底光。如果双折射的差异较小,比如锆石,也可以看到底光重叠的图像。
B钻石的吸附
对钻石油脂和污垢有一定的亲和力,即油污容易被钻石吸附。所以用手指摸钻石会有黏黏的感觉,手指好像也有黏黏的感觉。这是任何宝石都没有的。这种方法需要训练才能掌握其中的细微差别。
c、直线的特性。
这颗钻石有一个光滑的抛光表面。用钢笔蘸墨水,在钻石上画一圈。如果是真钻石,表面会留下光滑连续的线条,特点是直线。假冒产品会留下一行点。你应该用放大镜用这种方法观察。
d、独特的钻石光泽
在100度左右的白炽灯光下,与赝品对比,很容易看出哪颗钻石有钻石光泽。这种方法不应在太暗或强光下进行。
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做“黄金有价玉无价”,黄金的价格是有标准的,玉的价格没有标准,可以无限上升,有的玉比黄金还贵,玉是什么呢?《说文解字》里记载道:“玉,石之美。”
玉其实就是石头,石头就是玉,但是,玉是“石之美”。在古代,中国人喜欢玉,印度人喜欢宝石,近代的欧洲人则喜欢钻石。玉、宝石、钻石,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称之为“宝石”。
宝石顾名思义,就是宝贵的、珍贵的石头,为什么珍贵呢?因为稀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钻石根本就不是什么营销骗局。黄金、白银之所以贵,也是因为稀有,正因为稀有,所以才成为了装饰品,物以稀为贵,贵是身份的体现,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黄金、宝石、玉就成为了人们尊贵身份的象征。
地球上有230种以上的矿物,可以作为宝石。但是,钻石是最晚出现的一种名贵宝石。人类社会最早的四大文明,分别是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的夏商文明。四大古文明,皆不认为钻石为宝石。将钻石“炒作”为珍宝的欧洲人,甚至在14、15世纪之前,也不认为钻石为宝石。
为什么在15世纪之前,钻石不是宝石呢?这和钻石的切割技术有关。钻石是世界上最硬的天然物质,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所以,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一般是用钻石打磨钻石的,最硬的物质与最硬的物质之间发生碰撞是个技术活儿,在切割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钻石的原石,难以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也就不适合作为装饰品。
在古代,中国人喜欢玉,印度人喜欢宝石,欧洲人喜欢琥珀,但是,到了公元15世纪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开始喜欢宝石中的金刚石(钻石),中国古代的宫廷,最多的宝物是什么呢?就是黄金、美玉和珍珠,然而,到了晚清时期,宫廷开始流行钻石,慈禧太后就有很多的钻石饰品,其中最大的一颗是275克拉。晚清时期,中国人开始将钻石作为装饰品,就是因为这个时候钻石的切割技术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可以将金刚石的原石打造成光彩夺目的钻石。如果,在古代,人们就可以将钻石打造得光彩夺目,中国古人肯定会将钻石视为宝石。
当然,钻石能够流行起来,还与欧洲人殖民非洲的历史有关。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是一个相对隔绝的大陆,非洲东部和西部的海岸线非常的平直,没有良港,南部是好望角,再往南就是南极大陆了,北部虽然与欧亚大陆相连,但是却有撒哈拉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横亘其中。整个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可以说是与世隔绝,到了公元15世纪之时,人类的航海技术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大量的欧洲人开始进入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这里逐渐改变了与世隔绝的状态,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集中了地球上最丰富的钻石资源,当人们发现了非洲的钻石矿以后,钻石才开始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时候,会了解到中国古代的玉文化,于是,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古人喜欢玉呢?中国古代的玉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4500年的红山文化,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人就制造了大量的精美的玉器。玉也是中国古人最重要的装饰品之一,中国古代最美好的东西,就是金子和玉,金与玉合在一起,就是金镶玉,即在黄金上镶嵌各种美玉,我们把最美好的婚姻称之为“金玉良缘”,玉也是君子的象征,君子以玉作为自己的德行标准,《说文解字》记载道:“玉,石之美也。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玉所具备的几个特征,正好符合中国古人对美德的追求,即仁、义、智、勇、洁。
是不是因为玉具备这些特征,才成为了宝物呢?其实,是先成为宝物,然后才被人们赋予了这些品质。玉成为宝物,首先,就是因为它在地球上稀有,但是,稀有也不能稀有到不能量产,既稀有,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定的产量,才能成为宝物。
东亚大陆有天然的宝石和钻石矿,但是,非常的稀少,已经稀少到不能量产了。相对于宝石和钻石来说,东亚大陆的玉石则比较多,中国古代的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软玉,另外一种就是硬玉,软玉的产地主要在昆仑山附近,以和田玉为代表,软玉的主要成分是钙镁硅酸盐,硬玉就是翡翠,主要来自于缅甸,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铝钠。此外,中国古代的玉,还有独山玉、蓝田玉、玛瑙、绿松石等等。
印度的德干高原,盛产宝石,有蓝宝石、红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等等,宝石光彩夺目、色彩亮丽,玉则比较的温润,不是那么的耀眼,所以,宝石和玉的这两种特征,也影响到了古代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审美观念,中国人喜欢含蓄的美,印度人则喜欢亮丽的美,而这两种审美观的不同,本质上来说,是由宝石和玉石的资源的分布不同造成的。
欧洲盛产琥珀,所以,在15世纪之前,欧洲人喜欢琥珀,琥珀是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形成的,严格来讲,不是石头,但是,琥珀却是一种化石,是松树的树脂经过漫长的时间石化后而形成的,因此,琥珀也是一种石头,是石头中的宝石,在中世纪的欧洲,琥珀就是宝石,在中国古代,琥珀则是一种美玉,《说文解字》里记载道:“琥,发兵瑞玉,为虎文。”琥珀在中国之所以称之为“琥珀”,是因为这种化石的上面有虎纹,中国古人认为老虎死后,进入地下,其精魄会形成琥珀,所有,琥珀最早的时候,其实是写作“琥魄”的,琥珀的“琥”这个汉字,是从玉、从虎的。
欧洲为什么盛产琥珀呢?在4000多万年前,欧洲的北部一带有大片的森林,而且这些森林中有大量的松树,松树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树脂,这些树脂凝结以后,掉入了泥土里,经过岩石的挤压与加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变成了化石,这种化石就是琥珀。
所谓沧海桑田,欧洲北部大片的陆地后来又被海洋覆盖,于是,这些琥珀就沉入了海底,经过海水的冲刷,有些琥珀就被冲到了海滩上,于是,人们在波罗的海沿岸的沙滩上就经常可以捡到琥珀,松树的树脂在凝结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有小昆虫不小心被粘在了其中,这些昆虫也随着树脂一起变成了化石。琥珀的颜色是金黄的,这也影响到了欧洲人的审美观,在18世纪至20世纪的时候,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一个琥珀宫,琥珀宫是用琥珀和黄金装饰而成的,非常的漂亮,可惜,琥珀宫后来在二战的战火中失踪了。
当然,在公元15世纪之前,中国人、印度人和欧洲人都知道钻石,只不过,钻石的数量非常稀少,不易加工,故而未能成为装饰品。
钻石在中国古代,一直被当作切割工具,用来加工玉器,中国古籍中常常称钻石为“金刚石”、“金刚钻”、“削玉刀”、“昆吾剑”等等,中国最早记录钻石的文献,是列子所著的《列子》一书,《列子》记载道:“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其长尺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其中的“锟铻之剑”其实就是金刚钻。中国也盛产钻石,但是数量非常的稀少,数量稀少的钻石被用于加工玉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钻石、宝石、玉,乃至黄金、白银之所以昂贵,其实就是一个道理,即物以稀为贵,在古代,一种东西,稀有之后就可以拿来作为装饰品,成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同时也可以当做财富来收藏,但是,稀有也不能稀有到不能量产。
人类结婚,常常也是用稀有之物来作为爱情的象征,中国古代常常称美好的婚姻为“金玉良缘”,中国古代的贵族结婚主打的装饰品,就是黄金和美玉。印度则是以黄金和宝石为主,而且常常将宝石镶嵌在黄金之中。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进步,比黄金、宝石更稀有的铂金、钻石,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人们结婚时的主打装饰品了,钻戒其实就是铂金里面镶嵌了钻石,铂金和钻石在外观上显得比较“纯净”、“纯洁”,而且不会腐蚀,能够永久保存,因此也符合人们对于爱情的期望,爱情就是要纯洁、恒久。现代的钻戒,说到底,和黄金镶美玉、黄金镶宝石是一个道理,都是金属里面镶嵌了石头。地球上最常见的东西,就是金属和石头,但是,黄金、铂金、玉、宝石、钻石是最稀有的、最美的金属与石头。
综上所述,黄金、白银、钻石、玉、宝石、琥珀的价格,虽有“炒作”的成分,但却是建立在本身就昂贵的基础之上。地球上的钻石矿和铂金矿,是一种比金矿还稀少的矿产,当然,如果人类在外太空发现了大量的钻石矿和铂金矿,并且能够将其带回地球,钻戒的价格或许会降下来,否则的话,钻戒依然很贵。
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一些宝物的基础知识,否则的话,就难以理解为什么当时的人们对宝石、玉、琥珀如此的痴迷。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是一句非常经典广告词,还借此打开了市场,现在已经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饰品。而非洲含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其中就包括了钻石,虽然大部分矿脉都被其他国家买走,但还是有一些细小的没被发现。非洲很多当地人想靠钻石“翻身”,过上好生活,纷纷自己动员去挖矿,挖出来的钻石很大且卖得很便宜。
但是有一点他们想不懂的就是,他们的钻石已经卖得这么便宜了,为何中国人却“不买账”?这让很多当地人都十分困惑,在其他国家非常受欢迎的钻石,怎么到了这里就有不一样的待遇呢?
主要的原因有3点,这还是我偶然的一次机会,到非洲工作三个月的时候了解到的。第一是非洲人可能对中国游客喜欢的钻石有点误解,国人喜欢的钻石是经过重重工序加工而成的,是非常精致的饰品。而大多数非洲人挖出来的钻石是原石,没有经过加工,并且里面还掺杂大量的其他物质,不像我们看到过的钻石那样剔透。
第二是非洲钻石的个头是大,并且便宜,但是买回去之后,是要自己拿到专门的店面去加工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还要先去除杂质,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其中的加工费甚至比重新买一颗都还要贵。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买一颗,这样不就更加方便吗,还要跑到非洲这么远的地方来买钻石。
第三就是没有品牌效应。很多人都是不具备判断钻石真假的能力,都是认准备品牌的。非洲这里钻石因为是原石,没有经过大品牌的细致加工,所以也就没有相应的标志。很多人都认为当地人都是拿一些混合物出来“坑”人,连品牌都没有,自然就没有人愿意买,万一是假的呢。
大多数都是因为这三点原因,所以很多国人都“不买账”!如果非洲人想要外国游客购买他们的钻石,那就要想好怎么样去加工钻石,达到市面上的那种效果,这样才会有游客前来购买。但是因为非洲的发展的原因,当地是很难有这样的技术出现,所以这也就成为了当地的一大难题。
但是对于钻石的争议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有的游客认为钻石是世界上最大的骗局,也有的游客认为钻石只是被赋予了价值,本身不值钱。对于钻石,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不是真的。
中国人在缅甸直播珠宝卖100元的钻石戒可能是人造莫桑钻。莫桑钻的售价比天然真钻的便宜十倍以上,且莫桑钻不是真正的钻石,是人工制成的普通材质,所以不是真的。
因为钻石的折光性很强,所以鉴别钻石时可以在白纸上画一条横线,从钻石背面看向横线,能看到横线的就是仿冒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