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1、上身动律:东北秧歌的身体韵律主要是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横摆身是身体的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横摆。
前后扭身是以腰为轴,以肩为主身体左右两侧交替前后扭身,肩与上身扭动形成一体,胯不要扭动,如肩的交替前后划圆即右肩带动上身后走上弧线到前方,同时左肩走下弧线到后方。
如提压韵:正步位,双手叉腰。腰部为轴,身体一肋带动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动律,重拍在下;划圆韵:正步位,双手叉腰。腰部为轴,左右两肩交替由1点向后面8字立圆,胯保持不动,重拍在下。(此动作在东北秧歌中即常用的“稳相”动律。)。
前后韵:正步位,双手叉腰。头有节奏、干净、利索地向斜上方甩头,要求有停顿,眼神先到。同时,压脚跟随动。(前后韵也称向阳式,表示迎着太阳)。
2、双膝屈伸:不同特点的双膝活动。硬屈伸时双膝快速屈伸并富有弹性;软屈伸时膝关节的屈伸要有内在的柔韧感,音乐重拍身体重心向下;挺膝时双膝挺直以示动作艮、俏特点。
如快屈快直:双膝快速屈伸,并富有弹性;快屈慢直:快屈,有韧性的慢直,重拍在下;慢屈快直:膝关节的屈伸要有内在的柔韧性,音乐重拍重心向下,双膝快直。
3、压脚跟:不同脚位的压脚跟。如正步、小踏步、大八字步、弓箭步等。压脚跟时后半拍双脚跟提踵,前脚掌着地,双腿挺膝。前半拍迅速双脚落脚跟,提起脚跟的时间要短,落地的时间要相对的长一些。
所以,在进行压脚跟的训练中,脚跟要抬得低,压得快,压在正拍上,要有艮劲,即“踩在拍上,扭在腰上”。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东北秧歌的动律风格可概括为“稳中浪”,具有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情感特征,是汉族民间舞中最具北方特色的舞蹈,而舞蹈中的艮劲儿、美劲儿给这一舞种增色不少。
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与习俗,东北秧歌行成了稳中带艮,艮俏相融的审美特征。东北秧歌的“浪”,体现在身上的动律;“艮”表现在踢步的'“出急落稳”中,“踢步”的节奏感特别强,单一的踢步在一拍里有三种不同的变化,踢出的那一瞬间是非常快的用力过程,这一过程犹如一个快吸气,落脚时仿佛突然呼吸的顷刻,但很快地又转化为一个长叹似的重心移动。
在这三种变化中,踢出的一刹那体现了艮、俏、泼辣、爽快、干脆的特点,落地与重心移动充分地体现了稳、美、浪的动律风格特点,由此可见,踢步不仅表现了“艮”,同时也表现了“浪”。“浪”使人联想起弧线。
这首歌的名字是《光的战役》,歌词如下:
炎龙侠 升腾炎上就是焰火的力量
无限 就是火之光影铠甲
风鹰侠曲直屈伸就是巨木的力量
说时迟 那时快
召唤木之光影铠甲
黑犀侠 滋润掩藏但发出狂啸的力量
召唤水之光影铠甲
雪獒侠 他有能刚能柔之金的力量
还有地虎侠
不退缩 合体铠甲我面对迎击
不投降 铠甲勇士能穿梭光影
为正义 不容敌人一丝丝喘息
为胜利 就再给邪恶迎头痛击
不退缩 合体铠甲我面对迎击
不投降 铠甲勇士能穿梭光影
为正义 不容敌人一丝丝喘息
我们是维护正义的铠甲勇士
扩展资料
歌手简介
陈宇鹏 (音乐人_陈宇鹏)
陈宇鹏,2007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音响导演专业(现为音乐设计与制作专业)。
集体舞《拾豆豆》中的基本舞步包括:
1 正步屈伸:
双手叉腰,双脚并拢。
2 交替屈伸:
双手叉腰,双脚依次屈膝。
3 双手扩指:
双手手指展开,手臂向外伸展。
4 向前点步:
双手叉腰,双脚交替向前迈步。
5 向后点步:
双手叉腰,双脚交替向后迈步。
6 碎步:
双手叉腰,双脚快速、连续地屈膝。
7 侧手翻:
双手展开,侧身翻转。
8 正手翻:
双手展开,正身翻转。
9 向前小跳步:
双手叉腰,双脚向前跳步。
10 向后小跳步:
双手叉腰,双脚向后跳步。
11 转体:
双手叉腰,向左或向右旋转身体。
12 波浪:
身体和手臂像波浪一样,起伏波动。
13 滚翻:
身体像球一样滚动,同时手臂和腿部进行协调。
这些基本舞步是集体舞《拾豆豆》中的基础动作,通过这些动作的组合和变化,可以形成完整的舞蹈表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