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病的辨证施治

痹病的辨证施治,第1张

1辨病邪偏胜

风寒湿热为病各有偏胜,根据临床主症特征,分辨主导病邪。如游走不定而痛者为风邪胜;疼痛剧烈,遇冷加重,得热则减者,寒邪为胜;重着固定,麻木不仁者湿邪为胜;病变处掀红灼热,疼痛剧烈者热邪为胜;病变处有结节、肿胀、淤斑或肢节变形者,为痰瘀阻痹。

2辨别虚实

根据病程长短及全身状况辨别虚实。一般突然发病,或发病虽缓,但病程短者多为实证。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多虚实夹杂。疲乏少动者多气虚;面色晄白,心悸者多血虚;肌肉麻木,肢节屈伸不利者多肝虚筋失所养;骨节变形,腰膝酸软,多肾虚骨痹不已。

3治疗原则

本病为邪气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故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因邪气杂至,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化瘀通络等治法应相互兼顾,因邪气有偏胜,祛邪通络又各有重点。正气不足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久病耗伤正气而虚实夹杂者,应扶正祛邪,且扶正有助祛邪。风邪胜者或久病入络者,应佐养血之品,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寒邪胜者,应佐助阳之品,使其阳气旺盛,则寒散络通;湿邪胜者,佐以健脾益气之品,使其脾旺能胜湿;热邪胜者,佐以凉血养阴之品,以防热灼营阴而病深难解。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是虚证、顽痹的重要治法。

4分证施治

(1)行痹①证候肢体关节、肌肉酸痛,上下左右关节游走不定,但以上肢为多见,以寒痛为多,亦可轻微热痛,或见恶风寒,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多浮或浮紧。②治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③主方宣痹达经汤。

(2)痛痹①证候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甚至关节不可屈伸,遇冷痛甚,得热则减,痛处多固定,亦可游走,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②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③主方乌头汤。

(3)着痹①证候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酸楚,或有肿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手足困重,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②治则除湿通络,祛风散寒。③主方薏苡仁汤加减。

(4)热痹①证候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则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②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③主方白虎加桂枝汤。

(5)尪痹①证候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而成废人,舌质暗红,脉细涩。②治则补肾祛寒,活血通络。③主方补肾祛寒治尪汤。

(6)气血亏虚证①证候四肢乏力,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汗出畏寒,时见心悸,纳呆,颜面微青而白,形体虚弱,舌质淡红欠润滑,苔黄或薄白,脉多沉虚而缓。②治则益气养血,舒筋活络。③主方气血并补荣筋汤。

筋急的解释 中医学病证名。表现为筋脉紧急不柔,屈伸不利。多因体虚受风寒及血虚津耗,筋脉失养所致。见于破伤风、痉病、痹、惊风等症。 词语分解 筋的解释 筋 ī 肌肉的俗称:筋力。筋肉。 筋疲力尽 。 肌腱或附着在 骨头 上的韧带:筋骨。筋道(“道”读轻声)。蹄筋。 可见的皮下静脉的俗称:筋络。筋脉。青筋 暴露 。 像筋的 东西 :钢筋。橡皮筋儿。 笔画数:; 部首 急的解释 急 í 焦燥:急燥。着急。 焦急 。 气恼,发怒:急眼。 使着急:这件事真急人。 匆促:急促。急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 利益 )。 迅速,又快又猛:急流。急进。急先锋。急风 暴雨 。 迫切 ,要紧: 急切 。急诊。

筋,在五体中指肌腱和韧带。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保护作用:在经络学说中,筋为经筋之简称。

1解剖形态:筋是联结肌肉、骨和关节的一种坚韧刚劲的组织,为大筋、小筋、筋膜的统称。附于骨节者为筋,筋之较粗大者为大筋,较细小者为小筋,包于肌腱外者称为筋膜。诸筋会聚所成的大筋又称宗筋。“宗筋弛缓,发为筋痿”(《素问·痿论》)。宗筋的另一含义特指阴茎,宗筋聚于前阴,故常以宗筋代指阴茎或睾丸。膝为诸筋会集之处,故称“膝为筋之府”(《灵枢·经筋》)。

2生理功能

(1)连结骨节:筋附于骨而聚于关节,“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脏生成论》),“诸筋从骨……连续缠固,手所以能摄,足所以能步,凡厥运动,罔不顺从”《圣济总录·伤折门》。筋连结骨节肌肉,不仅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而且还有保护和辅助肌肉活动的作用。故曰:“筋者,周布四肢百节,联络而束缚之”(《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2)协助运动: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的。筋附着于骨节间,起到了骨连结的作用,维持着肢体关节的屈伸转侧,运动自如。肢体关节的运动,除肌肉的舒缩外,筋在肌肉、骨节之间的协同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故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痿论》),“机关纵缓,筋脉不收,故四肢不用也”(《圣济总录·诸风门》)。

3与脏腑的关系

(1)肝主筋:“肝主筋”(《素问·宣明五气篇》),“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痿论》)。筋束骨,系于关节,维持正常的屈伸运动,须赖肝血的濡养。肝血充足则筋力劲强,关节屈伸有力而灵活,肝血虚衰则筋力疲惫,屈伸困难。肝体阴而用阳,故筋的功能与肝阴肝血的关系尤为密切。所谓“筋属肝木,得血以养之,则和柔而不拘急”(《风劳臌膈四大证治》)。肝血充盛,使肢体的筋和筋膜得到充分的濡养,维持其坚韧刚强之性,肢体关节才能运动灵活,强健有力。若肝的阴血亏损,不能供给筋和筋膜以充足的营养,则筋的活动能力就会减退。当年老体衰,肝血衰少时,筋膜失其所养,故动作迟钝、运动失灵。在病理情况下,许多筋的病变都与肝的功能有关。如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可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筋脉拘急、手足震颤等症状。若热邪炽盛,燔灼肝之阴血,则可发生四肢抽搐、手足震颤、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之证。

(2)脾胃与筋:“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气于筋”(《素问·经脉别论》)。人以水谷为本,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化源充足,气血充盈,则肝有所滋,筋有所养。所以,筋与脾胃也有密切关系。若脾被湿困,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筋失所养,可致肢体软弱无力,甚则痿废不用。

  人们对肿痛明显的指关节损伤往往比较重视,而忽视肿痛症状不明显的指间关节挫伤,不及时去医院就诊,最终导致慢性指间关节疼痛而难以治愈。这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像王涛那样的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根据其损伤后的手指症状又叫锤状指,这种损伤肿痛不明显,仅是手指末节呈半屈曲状伸不直,处理方法是用铝板放在手指掌侧,并将铝板向背侧弯曲,使末节指过伸,这样有利于断裂肌腱的修复,一般固定3周即可治愈。伤指解除固定后也不能大意,要主动练习手指的屈伸功能,并且最好在解除固定后2—5周内达到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另一种情况就是指间关节副韧带损伤。这种损伤同样肿痛不明显,但会造成指间关节脱位,如果能得到及时休息和治疗,在周围组织的牵拉下关节可以很快复位。但这种复位是不稳定的,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复位不良或再次脱位,最终形成长期慢性肿痛。由于这个部位的损伤出血少,畸形不明显,患者常不去医院检查,往往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实际上,这种损伤的处理也是很简单的,用小竹条将手指伸直夹住,松松地用粘膏条或纱布缠上3周即可。若指间关节挫伤未在意,延误治疗后导致指间关节不稳定、慢性肿痛,这时可用止痛膏剪成2厘米长的布条,将关节环形围住,这样既可起到固定作用,又可起到药物治疗作用。如经上述处理3周不见好转,则应到医院做韧带修复术。

  最后还要告诫大家手指挫伤后不能掉以轻心,无论症状表现的轻重与否都应该到医院检查治疗,正像前面提到的两种情况,症状轻的并不一定病情轻。不然的话,就可能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使病情变得复杂难以治愈。

伤筋的治疗,应本着其新伤、陈旧伤及劳损伤的不同,而选择其适当的方法,辨证施治,但应遵循筋骨并重、标本兼治、内外结合、功能锻炼为原则。1.内治法 ①伤筋的早期治疗在急性期因患肢气血瘀滞,肿痛较重,常以活血化瘀、攻下逐瘀法为主。方用桃红四物汤、复元活血汤、桃仁承气汤、大承气汤、血府通瘀汤等。②中期因病情减轻,但肿胀疼痛还没有全部消除,以和营止痛、舒筋活络为主,方用和营止痛汤、七厘散、舒筋活血汤等。③后期因筋骨挛急,屈伸不利,故给予补气养血,补益肝肾,温经通络为主,方用四物汤、八珍汤、四君子汤、独活寄生汤、大活络丹等。2.外治法 ①外用药物 外敷、外贴、擦剂等,例如三七散、正红花油、解痉镇痛酊、扶他林软膏(乳胶剂)等,以消肿祛瘀、舒筋活血、温经通络、散寒祛湿等。②按摩活关法 运用按摩活关法,作用于肌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减轻或解除肌肉痉挛,剥离粘连,整复小关节错缝,增强新陈代谢,预防关节强直等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822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