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训练法,就是把各种不同的练习手段,在训练中有机地组合的训练方法。
组合训练法根据了达肌肉的需要,把一个以上的动作组合起来合并为一组,中间不间歇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它大大增强了训练方式的立体性和训练效果的全面性。对中,高级健美训练者来说,都应在单个动作定量训练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组合训练,以拓宽训练方式,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同位组合,组合的动作是同一块肌肉。
异位组合,将不同肌肉的动作组合在一起练习,如将主练肱二头肌的站立弯举和主练肱三头肌的颈后臂屈伸合在一起。
混合组合练习:将主练和次练某块肌肉的动作组合起来练习,如将主练胸肌的仰卧飞鸟同兼练胸肌的仰卧推举组合起来进行练习。
组合动作用一种器械做连续练习,即为共用组合训练。用不同器械进行练习,则为轮用组合训练。
共用模式为:{A+B+C8-12RM+2‘}×(4-6)例如,持杠铃站立弯举(A),接做站立推举(B),再颈后臂屈伸(C);然后按反顺序还原,重复练习。主要作用是发达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迹扩大上臂的围度。
组合用模式:(A12RM+B12RM+2’)(4-7),例如正握单杠引体向上(A),反握杠铃站立弯举(B),为主练肱二头迹
特点:作用全面。既能强化主练肌的效果,又能扩大对抗肌等相关肌肉的锻炼效果,全面挖掘肌肉的潜能。
密度大,强度高。组合训练的动作多,密度大,对发达肌肉很有利。训练强度大,故有必要适当延长组间间歇时间(2分钟)。
整体充血反应显著:组合训练一般都有2-4个动作,对肌肉刺激全面,且频率高,强度大,能直接扩大肌肉组织的充血量。因而饱合度出现得早而强烈,训练效果十分显著。
组合训练的初期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增加组合量,
多组合训练法:多组合训练法的“组合”是指形式上相同于超级组,复合组和三组合,但在数量上有别于超级组,复合组和三组合等非常规形式的组合,多组合训练法堪称“巨型组合组”训练法或“身体局部循环训练法”。它是把锻炼同一肌肉部位或相对部位肌群的4~6个练习动作组合起来进行的动作间不休息或稍加休息的循环练习形式。多组合训练法除了具有全面发展目标肌肉,从各种角度强化目标肌群的完美度以及提高身体机能和训练水平外,还具有增粗血管加速缩减,改变局部皮脂状态,突出肌肉线条,美化肌纤维及其排列形态等作用。多组合训练适用于高级后暨赛前训练阶段。
在锻炼中,多组合训练有四动作组合,五动作组合及六动作组合等动作循环形式。在运用多组合法进行锻炼的某一训练阶段中,采用多组合练习的对象既应该是相同肌群,也应该包括相对肌群。针对同一肌群进行锻炼时,多组合选择动作的原则是动作必须符合不同的角度,方位路线及作用点与形式的要求,符合单、双关节动作合理交替编排的要求。而对于相对肌群,在同一个循环内,锻炼两侧肌群的动作,也应该交错编排。例如:锻炼胸部的四动作组合:[杠铃平卧推举(胸大肌中部外侧翼,中间沟,下缘沟)10~15RM/10~15+上斜哑铃飞尿(外侧翼上部、上胸部、三角肌前束)10~15RM/10~15+双杠两臂屈伸(外侧翼中下部、中间沟、下缘沟)10~1
徒手体操方法术语:
1立:两腿站立的姿势如立正,直立,并脚步,分腿立,交叉立,提踵立,单脚立等
2蹲:屈膝站立的姿势屈膝约90°的站立称半蹲;屈膝小于90°的站立谓全蹲
3跪:屈膝以膝或(和)小腿前侧着地(器械上)的姿势
4弓步:两腿分开约一大步,一腿屈膝,另一腿伸直的站立姿势有前,后,侧弓步之分
5坐;以臀部和(或)大腿后侧着地(器械)的姿势如正坐,屈体坐,锐角坐,交叉屈腿坐,跪坐,双杠分腿坐等
6卧:身体躺地或躺器械上的姿势如仰卧,俯卧,侧卧,直角仰卧等
7撑;手或手和身体其它部分同时着地的姿势如俯撑,蹲撑,俯卧撑,分腿屈体立挥笔
8平衡:一脚站立,另一腿举高(一般脚应超过肩的水平面),身体保持一定时间静止的姿势如俯平衡,侧平衡等
9劈腿:两腿分开成直线着地(器械)的姿势如纵劈腿,横劈腿,半劈腿等
10桥:身体尽量后屈成弓形,手(或前臂)与脚(或小腿)同时撑地(在器械上)的姿势如分腿桥,前臂桥,跪桥等
11举:臂或腿,固定在空间某一方位上的姿势;或臂或腿伸直由低向高举起至某一部位时停止不动的动作
12屈:身体某一关节弯曲成一定的角度,在某一方位上停止不动的姿势;或者使身体某关节角度缩小的动作
13伸:身体某关节伸展的动作若屈与伸依次进行则称"屈伸",如俯撑臂屈伸等
14波浪:身体或具体某一部分邻近的关节按顺序做柔和屈伸的动作如臂侧举波浪等
15摆:臂或腿在一平面内,自然地由某一部位较匀速地运动到另一部位的动作如右腿前摆转体成俯平衡等
16摆动:来回一次的摆,如臂侧摆动
17振:臂或上体做最大幅度的加速摆,如臂上举后振等
18踢:一腿站立,另一腿由低向高做加速有力的摆动动作
19绕:身体某一部分摆过180°以上,但小于360°的动作,如臂后绕至前举等
20绕环:身体某一部分摆到360°或360°以上的动作如臂前线环;臂前举向上绕环至上举等
21倾:上体伸直,偏离垂直面45°左右的动作如右腿后弓步体后倾等
22倒:身体直立,肩部由高向低做弧形运动,如前倒成俯撑等
徒手操动作记写法:
用完整术语详细记写徒手操各节动作,并加图说明这种记写法多用于广播操,教材等其记写方法如下:
(一)徒手操采用分"节"记写方法,每节动作的记写顺序是先下肢后上肢如左脚向左跨出十步同时两臂侧举等
(二)单个动作由下面几方面构成:
1预备姿势(开始姿势):如正立,分腿站立等
2动作部位:如上肢,下肢,头部等
3动作方向:如前,后,左,右等
4动作方法:如举,绕,绕环,屈等
5结束姿势:最后的姿态如正立,叉腰分腿站立等广播操每一节最后一拍多数还原成正立(或直立)
1、“读若”法
顾名思义,就是用读音近似的字的注音如“芨,读若急”,“信,读若屈伸之伸,假借字也”这里的“伸”是信的通假字,音义都相同还有直音加注声调的方法,如“退”注“推去声”这样虽避免了生僻字,但要改变声调才能读出应读的音
2、两字相切法
规则是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来拼出第三个字比如“驴”的读音,就是“刘欲切”用“刘”的声母和“欲”的韵母来拼出“驴”字
1)健身计划:
周一:胸+三头
平卧杠铃推举 8-12RM (个)X3组
上斜哑铃推举 8-12RM
上斜哑铃飞鸟 8-12RM
坐姿E-Z杠杠铃颈后臂屈伸 8-12RM
绳索下压 8-12RM
周三:背+二头
宽握引体向上 8-12RM (个)X3组
俯立杠铃划船 8-12RM
颈前下拉 8-12RM
E-Z杠杠铃弯举 8-12RM
拉力器弯举 8-12RM
周五:肩+腹
坐姿哑铃推举 8-12RM (个)X3组
立姿哑铃侧平举 8-12RM
直立划船 8-12RM
仰卧起坐15-20RM
悬垂举腿15-20RM
周日:腿
深蹲 10-15RM (个)X3组
坐姿腿举 10-15RM
腿屈伸 12-15RM
腿弯举 12-15RM
肌肉每次拉伤后有个恢复期 大概48小时左右 这时应该注意饮食营养
和休息 建议健身是应该找个专业的教练指导 要不然白费力气 还不
起什么效果 每天要保证有8-10个小时的休息 这很重要 每天的训练时间
要固定 每个动作不求数量 但求到位 标准
举例说明:
第一天 练习胸部 和肩部
第二天 练习大腿 小腿
第三天 练习腹部和 背部
第四天 练习第一天的 这时胸部和肩部 已经得到充分的休
息
如此循环 明白吗 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 来定休息的时间 正常 练
一天休息一天 如果觉得不累 体力很充沛 可以练两天休息一天
健身的行规:3分靠练,7分靠吃。
1、营养。营养最重要,多补充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牛肉、鸡蛋、
鱼类。
2、训练。一定要严格的按计划进行,掌握正确的训练动作。
3、休息好。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是训练后
四体二用: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形成于乾嘉时期并被“章黄”学派沿用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 六书中的四体二用中的二用指的也就是转注、假借.
象形字:人、马(繁体)、日、吉、等等
形声字:舶、草、盟、等等很多
会意字:明、本、
指示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
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下
」、「凶」……等等「上」、「下」两个字是用横线「一」为界,
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置,写成「二」,也就是
「上」字;而在横线下面画符号为「」,则是「下」字「凶」字
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ㄩ」代表
深坑,中间的「×」符号就是象徵掉下坑的那种惊吓的感觉和危险的
情形
转注字:许慎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所谓“建类一首”,就是指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几个部首相同的同意字可以互相解释例如“老”字和“考”字,就是一对转注字,它们都属“老部”(所谓建类一首)许慎对“老”字的解释是“老、考也”,“考、老也”(所谓同意相受) 转注字有三个条件:两字同一部首、二字声音相近、可以互相解释 转注字必须是一对或一组,不能是一个
假借字: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 ,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1)本无其字的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例如: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这样,“莫”也就成了记录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专用字为了区别,人们后来又造了“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莫”和“暮”的关系,属于古今字的关系再如借用本义为“燃烧”的“然”,来记录表示“如此,这样”意思的指示代词;借用本义为“畚箕”的“其”,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借用本义为“呼叫”的“乎”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借用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来记录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等等;都属于这类情况 2)本有其字的通假 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 早晚的“早”写成“蚤”; 屈伸的“伸”写成“信”; 飞翔的“飞”写成“蜚”; 屎尿的“屎”写成“矢”,“尿”写成“溺”; 背叛的“叛”写成“畔”; 抗拒的“拒”写成“距”
世界不同的国别或相异的民族,同一种手势语表达的意思可能大体相同或相近,也可能截 然相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手势语:1。向上伸大拇指这是中国人最常用的手势,表示夸奖和赞许,意味着“好”、“妙”、“了不起”、“高明”、“绝 了”、“最佳”、“登峰造极”。
在尼日利亚,宾客来临,要伸出大拇指,表示对来自远方的友人的问 候。 在日本,这一手势表示“男人”、“您的父亲”。在韩国表示“首级”、“父亲”、“队长”和“部长”。在美国、墨西哥、荷兰、斯里兰卡等国家,这一手势表示祈祷幸运;在美国、印度、法国,则是 在拦路搭车时横向伸出大拇指表示要搭车。
在印度尼西亚,伸出大拇指用于指东西。但在澳大 利亚,竖起大拇指则是一个粗野的动作。 2。向下伸大拇指世界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都使用这一手势,但含义不尽相同。在中国,把大拇指向下,意 味着“向下”、“下面”。
在英国、美国、菲律宾,大拇指朝下含有“不能接受”、“不同意”、“结束”, 或表示“对方输了”。墨西哥人、法国人则用这一手势来表示“没用”、“运气差”或“死了”。 在 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拇指向下表示“失败”。
在澳大利亚,使用这一手势 表示讥笑和嘲讽。在突尼斯,向下伸出大拇指,表示“倒水”和“停止”。3。向上伸食指世界上使用这一手势的民族也很多,但表示的意思不一样。中国人向上伸食指,表示数目, 可以指“一”,也可指“一十”、“一百”、“一千”等这样的整数。
在日本、韩国、菲律宾、斯里兰卡、 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国,食指向上表示只有一个(次)的意思。在美国,让对方稍 等时,要使用这个手势。在法国,学生在课堂上要回答或提问时会向上伸出食指。
在新加坡,谈 话时伸出食指,表示所谈的事最重要。在缅甸,请求别人帮忙或拜托某人某事时,都要使用这一 手势。 在澳大利亚,在酒吧、饭店向上伸出食指,表示“请来一杯啤酒”。在日本、缅甸、马来西 亚、墨西哥等地,这一手势表示顺序上的第一。
在中东,用食指指东西是不礼貌的。4。伸出一只手,将食指和大拇指搭成圆圈美国人用这个手势表示“0K”,是“赞扬和允诺”之意。在印度,表示“正确”。 在泰国,表示 “没问题”。
在日本、缅甸、韩国,表示“金钱”。在法国,表示“微不足道”或“一钱不值”。斯里 兰卡的佛教徒用右手做同样的姿势,放在领下胸前,同时微微欠身颔首,以此表示希望对方“多 多保重”。在巴西、希腊和意大利的撒丁岛,这是一种令人厌恶的污秽手势。
在马耳他,则是一 句无声而恶毒的骂人语。 5。伸出食指和中指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常常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比划作“V”形表示 “胜利”、“成功”。不过,做这一手势时务必记住把手心朝外、手指朝内,在英国尤其要注意这 点,因为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做手背朝外、手心朝内的“V”形手势是表示让人“走开”,在英国则 指伤风败俗的事。
在中国,“ V”形手势表示数目“2”、“第二”或“剪刀”。在非洲国家,“ V”形手 势一般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东西。6。伸出食指和小指在欧洲大多数国家,人们向前平伸胳膊,再伸出食指和小指做成牛角状,用来表示要保护自 己不受妖魔鬼怪的侵害。
在非洲一些国家,这种手势若指向某人,则意味着诅咒那人倒霉。 在 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把伸出食指和小指的手竖起来,则表示“交好运”。7。中指和食指交叉相叠在中国,中指和食指交叉相叠表示数目“ 10”和“加号”。
在香港,这一手势则表示“关系密 切”。在英国、法国、美国、墨西哥、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这一手势表示“祝愿”、“祈祷幸 运”。 在澳大利亚,这一手势表示“期待”、“期盼”。
在斯里兰卡,表示“曲折”和“邪恶”。在印 度,表示“结束”、“完成”。在荷兰,表示“发誓”、“赌咒”或指“对方撒谎”。在尼日利亚,表示东西或数字“相加”。8。屈伸手指在英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突尼斯以及亚洲、拉丁美洲、非洲部分地区,人们伸 出下臂,稍微抬起,手心向上手指向自己屈伸,表示“让人走过来”。
但这一手势在中国是用作 招呼动物或幼儿的。9。双手拇指相绕在英美等国,双手大拇指不停地有规律地互相旋绕,表示“无事可做”、“闲极无聊”之意。10。摆手在欧洲,人们见面时习惯用摆手来打招呼。
为了正确描述人体结构的形态、位置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必须制定公认的统一标准,即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初学者必须准确掌握这项基本知识,以利于学习、交流而避免误解。
常用的方位术语 :
1、上和下:按解剖学姿势,头居上,足在下。
在比较解剖学或胚胎学,由于动物和胚胎体位的关系,常用颅侧代替上;用尾侧代替下。
在四肢则常用近侧和远侧描述部位间的关系,即靠近躯干的根部为近侧,而相对距离较远或末端的部位为远侧。
2、前和后:靠身体腹面者为前,而靠背面者为后。在比较解剖学上通常称为腹侧和背侧。在描述手时则常用掌侧和背侧。
3、内侧和外侧:以身体的中线为准,距中线近者为内侧,离中线相对远者为外侧。如手的拇指在外侧而小指在内侧。
在描述上肢的结构时,由于前臂尺、桡骨并列,尺骨在内侧,桡骨在外侧,故可以用尺侧代替内侧,用桡侧代替外侧。
4、内和外:用以表示某些结构和腔的关系,在腔里者为内,在腔外者为外,应注意与内侧和外侧区分。
5、浅和深:靠近体表的部分叫浅,相对深入潜居于内部的部分叫深。
人体的轴和面
(一)轴:以解剖学姿势为准,可将人体设三个典型的互相垂直的轴,
矢状轴一为前后方向的水平线;
冠状(额状)轴一为左右方向的水平线;
垂直轴一为上下方向与水平线互相垂直的垂线。
轴多用于表达关节运动时骨的位移轨迹所沿的轴线。
(二)面:按照轴线可将人体或器官切成不同的切面,以便从不同角度观察某些结构。
典型的切面有:矢状面,是沿矢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如该切面恰通过人体的正中线,则叫做正中矢状面
;冠状面或额状面,是沿冠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与矢状面和水平面相垂直;
水平面或横切面 为沿水平线所做的横切面,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与上述两个纵切面相垂直。
需要注意的是,器官的切面一般不以人体的长轴为准而以其本身的长轴为准,即沿其长轴所做的切面叫纵切面而与长轴垂直的切面叫横切面
关节的屈与伸
在解剖学位置来讲,把肢体在矢状面向前运动的动作叫做屈,矢状面向后运动的动作叫做伸
如,向前抬手臂是肩关节的屈,从解剖位在矢状面向后运动叫做肩关节的伸
但是,以骨盆为界,在矢状面向后的动作叫做屈,向前叫做伸,
如,我们往下坐的时候,骨盆和膝盖都做了屈的动作,我们把小腿向后抬,我们的膝关节做了一个屈的动作,在回到解剖位的过程中,膝关节做了一个伸的动作
当然了,肌肉动作功能还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比如
颈部的屈伸,旋转,肩关节的旋转,外展,内收,内旋,侧旋,脊柱的屈伸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等等等
“四体”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二用”则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法。
1、象形字:人、马(繁体)、日、吉、等等。
2、形声字:舶、草、盟、等等很多。
3、会意字:明、休、及、既等。
4、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下。
5、转注字:如“老”字和“考”字,就是一对转注字,它们都属“老部”(所谓建类一首)。
6、假借字: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这样,“莫”也就成了记录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专用字。为了区别,人们后来又造了“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莫”和“暮”的关系,属于古今字的关系。
扩展资料:
分类:
1、转注,许慎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意思是归于同一部类的字,它们的字义可以互为训释。历来各家对转注的解说不一,主要有两种:
(1)形转说,认为“建类一首”指用同类部首作意符,“同意相受”指同类意符的字义连类相承,如“考”“老”同属“老”部而又可以互训(“考,老也。”“老,考也。”)。
(2)音转说,认为“一首”指词源上同韵或同声的字,如“考”“老”同属一韵,“颠”“顶”同属一声,即意义相同而声韵也相同或相近的字。
2、假借
(1)通假
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
屈伸的“伸”写成“信”,《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译文:尺蠖这种小虫子身体弯曲起来,目的是为了伸长;龙蛇这样的事物,身体是要蛰伏起来的,为的是可以继续生存。 意思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不放暂时委屈一下,顺便积蓄力量。
(2)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
-四体二用
-假借字
-转注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