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中国坐姿的演变

从古至今中国坐姿的演变,第1张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是我们从小就打长辈那里得来、并且以此要求后辈遵守的教诲。这一礼节传承了数千年,成为中华民族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先秦不少著作中,已经有了对站姿和坐姿的规矩,但尚未形成规范,只是要求站得直、坐得正,符合尊卑长幼的秩序。要求较为详细的,都在《礼记·曲礼》之中:“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走路不要显出傲慢的样子,站着不要偏用一脚而歪斜,坐着不要伸开双腿像簸箕,睡觉不能趴着。)“若夫坐如尸,立如齐。”(坐,要坐得像代尸(或神牌)一样端正;站,要站得像祭祀或典礼一般恭敬。)“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餐饮之际不坐中间,走路之时不占中道,站立之际不堵门中。)“立必正方,不倾听。”(站立时要端端正正,不斜着身子听讲。)“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在室内走路不能双臂张开。和别人坐在一起不要横起胳膊。给予别人东西时,对方站着就不用跪着;对方坐着就不宜站起来。)“将即席,容毋怍,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足毋蹶。”(将走近就坐的席位时,面色要保持不变,用两手提起衣裳,使衣裳下摆离地一尺。衣裳不要掀动,脚步不能显得急促。)到了汉代,随着儒学迎来第一个高峰,对礼容的研究更为详尽具体。著名的长沙王太傅贾谊,在他著名的《新书》中,系统阐述了站相、坐相、行相。我们先看古人的站姿。在《新书》第六卷《容经》中,贾谊是这样规范站相的:“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间)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这就是所谓的“立容”。而且,他把站相分成了四种:经立、共(恭)立、肃立和卑立。我们分别看看这四种站法。1、经立。动作要领是:正好冠带,面朝前方,头不歪斜,眼不乱瞄,两肩平衡,上臂伸直,双手抱掌,两脚直立,间隔二寸。也就是说,从头到脚要有整体的表现。关键一点,经立是不弯腰的。 河南信阳出土战国木俑 秦陵立将军俑 战国江陵纪城1号墓彩绘木俑 2、共(恭)立。在经立的动作要领基础上,上身微屈,头略低,视线下移,腰部自然弯曲,但弯腰的角度很小。 汉初陶立俑3、肃立。最关键的要领是弯腰,而且弯的角度很大。大到什么程度?贾谊用“磬折”来比照。磬,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多用玉制。其背上穿孔,用来悬挂。自西周以后,其背部开始做成弯折形状,弯曲的角度为“倨句一矩有半”(《周礼·考工记》),一矩,是直角90度,再加半矩45度,合起来就是135度。因此,肃立要求弯腰的角度,在90-135度之间。若非见着国君长辈贵宾,是不用如此恭敬和谦虚的。 磬 汉代石画像上的持牍磬折图 4、卑立。贾谊对此的要求是“佩垂”,佩是古人挂在衣带(腰带)上的饰物,多用玉制,系绳很短。要让佩下垂,势必要尽可能地弯腰。而且,比照肃立的恭敬程度,这个弯腰应当超过磬折的程度,即超过135度,已经不是一般的恭敬谦虚,而是卑下了,所谓的“卑躬屈膝”了。《礼记·曲礼》中有这样一句:“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意思是说,与天子、国君相处时,站立时要让上身向前屈,达到磬折垂佩的程度。如果君主直立,腰佩倚靠着身体,那么臣子要让腰佩悬垂下来;君主腰佩悬垂下来,那么臣子要让腰佩垂到地上。也就是说,这个佩垂代表了极度的卑下,但还不如“佩委”,那简直就是趴在地上,已经不属于立的范围。 再来看坐姿要求。贾谊在《新书·容经》里是这样规范坐姿的:“坐以经立之容,胻(héng,胫骨上部,股骨下部)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参照立姿,他也把坐姿分成了相应的四种:经坐、共(恭)坐、肃坐和卑坐。这四种坐姿的区别在于头部是平、是微俯、是仰、还是低头,视线落点的不同,分别对应四种坐姿。比较好区分。下面的两张图分别代表了经坐和共坐的坐姿。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秦坐俑(经坐) 秦代(共坐) 按照先秦文献的记载,还有两种变体的坐姿。一种叫跽坐,一种叫箕股。跽坐就是跪坐,与经坐等不同的是,臀部离开双足称为跽,以两膝着地。由坐而跽,多是表示敬意或被对方所震动,或表示警惕。现在我们遇见长者、上级或客人到来,都要从椅子上起身站起,以示敬意,这也是“由坐而跽”的渊源。 汉代(跽坐)箕股,又称箕踞、箕倨,就是前文提到的“坐毋箕”之箕。这是一种不雅的坐姿:臀部着地,两腿或弯曲,以足底着地,或伸开双腿,状如簸箕。这种坐姿,代表着轻视、傲慢、鄙视、甚至仇视。《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话:“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於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说的是郦生(食其)见刘邦,刘邦却踞坐洗脚,很失礼。 由上可见,古人对站姿和坐姿及为重视,把它视为个人修养以及表示美好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这种古老的礼仪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自晋代由北方少数民族带来了坐具之后,华夏民族的坐姿是以彻底改变,但是,古礼中那种端严谨慎之风,依然流传至今,成为我们这个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平板哑铃推举

  针对目标:胸的中部;三角肌前束+三头肌(辅助肌群)

  运 动 量:做4组,次数分别为6,6,8,10P

  》要领:训练开始用哑铃做平板卧推来锻炼胸部的中部。使用哑铃能够稍微加大动作幅度,因此可以达到更强的收缩。由于哑铃可以最大程度的使用到平衡性肌肉,因此要在这些协同肌肉处于最佳状态时先做这一动作,然后增加负重使肌肉无论是在块头上还是力量上都获得最大收获。

  》初始准备:面朝上躺在平凳上,双手各握一哑铃,掌心向前,以哑铃刚刚位于胸部外侧为宜,肘部刚好低于背平面,向身体两侧外张。(A)双脚平放于地面上,臀部和背的中部紧挨平凳。

  》动作:用力且有控制的将哑铃直接向胸部上方推起,直到双臂完全伸直,但不要锁死肘部。(B)在挤压胸部的时候暂停一下,然后将哑铃向下返回到初始位置。如此重复。

  不要欺骗自己,一定要使每一次每一组的效果都最大化!如果某组设定为12次而你却能推举起15次,这说明你所使用的负重太轻了。

  A 保持负重紧贴身体,以使其在自己的控制之内。

  B在动作顶部时,哑铃不要相互碰处。

  史密斯机上斜推举

  针对目标:上胸部+三角肌前束;三头肌(辅助肌群)

  运 动 量:1个热身组。然后再做3组,每组次数分别为8,8,10。

  》要领:做完哑铃动作后接下来使用杠铃,并把平凳的角度调整为上斜30度,这样可以将重点稍微移向上胸部。史密斯机可以使你集中推举负重,而不用额外注意杠铃的平衡,因此会较少的用到平衡性肌肉;在史密斯机上可以使用很高的负重而不用担心对杠铃失去控制。

  》初始姿势:面朝上躺在上斜平凳上,凳子上斜的角度不要超过30度。当杠铃处于底部位置时,应该能接触到你的上胸部。以满手姿势握住杠铃,握距稍比肩宽。双脚分开平放在地面上以保持平衡,臀部和背的中部要紧压着凳面。拔下杠铃的插销;在动作顶部双臂应该完全伸直。

  》动作:控制向下时的动作,充分利用退让性收缩的优势。将杠铃下放到几乎接触到上胸部为止,保持肘部向下并指向胸部外侧。转变方向时不要让杠铃直接从胸部弹出。推举到双臂完全伸直,但也不要锁死肘部。在动作顶部挤压胸部,然后如上重复。

  A 把双手抓握的位置向里或向外移动几英寸可以获得一种不同的感觉。

  B 在动作底部时要避免杠铃从胸部猛然向上弹起。

  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甚至连举手投足站立坐卧都要有“行为规范”,比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中国古代,特别是魏晋以前,对于“怎么坐”讲究颇多。“蹲踞”、“箕踞”,或“安坐”、“正坐”、“跪坐”、“经坐”、“恭坐”、“肃坐”、“卑坐”,或席地而坐、正襟危坐、双手垂坐……古人“坐”的姿势可谓数不胜数。

  “安坐”——古代最合礼仪的坐姿

  古代的“坐”与现代的“坐”并不一样。在秦汉以前,“坐”的概念比较宽泛,“坐”、“踞”、“跪”、“拜”等都属于坐的范畴,这是当时最合乎礼仪的坐姿。“坐”,又叫“安坐”、“正坐”、“跪坐”,成语“正襟危坐”里所说的“坐”,指的就是这种坐法。

  安坐,是早期最体面的一种坐姿,即以膝居地,小腿平置于地,臀部贴于脚后跟。据考证,安坐源于神灵安置受祭的特殊姿势“尸坐”,乃一种权威姿势,当时的贵族或者有身份者,在公开场合都是这么个坐法。

  同一个坐姿,也有不同的“坐法”。有关坐姿的理论,古人称之为“坐容”,系“容经”的组成部分。西汉贾谊在《新书》中专门写了《容经》一章,其中 “坐容”这样要求:

  “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身体挺直了坐下,小腿不要伸得一长一短,脚掌不要着地。两眼平视的,称为“经坐”;头微低,目光注视对面尊者的膝盖,叫“恭坐”;低头,目光不超出身边数尺远,则为“肃坐”;头完全低下来,甚至连手肘都下垂,则叫“卑坐”。

  贾谊所说的“经坐”,其实就是常规的“安坐”,即“席地而坐”。据分析,贾谊的《容经》可能是专为诸侯王而写的“礼仪教材”。可见,当时“怎么坐”确实很重要。

  除了固定场合的“坐法”外,类似像今天坐公交出行一样的乘车行为也有特别要求。秦汉以前,人们乘车分为“坐乘”和“立乘”两种,即坐着和站着之分,分别有“坐车之容”和“立车之容”约束之。

“箕踞”——古人最随便的坐姿先秦时期,不会坐或是乱坐都属不懂礼仪的行为。

孔子的老朋友原壤,就曾因乱坐而被孔子臭骂一通。一次,原壤张开两腿,坐等孔子,即“原壤夷俟”一说。据《论语·宪问》记载,孔子见到后当场就发火了,用拐杖敲打着原壤的小腿骂道:“幼儿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其大概意思是,你从小就不懂礼数,长大也是废物一个,老了白浪费粮食,是个害人精。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能都是“正襟危坐”,孔子大骂原壤显然是过于“上纲上线”了。秦汉以前,除了礼仪性质的坐外,还有不少生活化的坐法,在非公开场合有蹲踞、箕踞等姿势。蹲踞与箕踞相对舒适、自由,是古人较为随意的休息性姿势。

  “蹲踞”是脚底和臀部着地,两膝上耸,就是“蹲着坐”。“箕踞”是怎么个坐法?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称,“箕踞,则臀着席,而伸其脚于前。”就是两腿伸直拉开,呈八字状,看起来似簸箕。原壤的“夷”,应该就是这种坐姿。

  根据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文物造型的分析,蹲踞、箕踞这两种比较生活化的坐法,其实是殷商时期东方夷人(今江苏、山东一带原居民)的坐法,与中原“文明”的安坐相比,自然显得原始、粗俗,春秋时期原壤的坐法被称为“夷”,源头即在此。

“双手垂坐”——古代女性防“走光”坐姿 

对于蹲踞坐姿的最原始象征意义,有民俗学者认为是上古时人们生殖崇拜观的反映,具有惊人生殖力的青蛙就是这种坐姿,故蹲踞又称“蛙坐”,代表雌性。现代考古出土的上古圆腹形器物上多绘有这类蛙形神人形象。

  蹲踞、箕踞这两种坐法都容易暴露下体,两腿伸直拉开的箕踞尤易“走光”。孟子的老婆有一次这样叉开腿坐着被孟子看见,差点被“休”了。据西汉人韩婴所撰的《韩诗外传》记载: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孟子反应如此强烈,是有缘由的。那时女性穿的都是开裆裤,且无着内裤的习惯。“箕踞”成何体统?十分讲究礼教的孟子要把老婆赶回娘家,也许并非小题大做。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坐法到后来不只是“走光”和失礼的问题,如果有人这么坐着见人,简直是对对方的一种侮辱。用《史记·高祖本纪》中的话说,叫“不宜踞见长者。”荆轲在知道刺秦王失败后,即是“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女性如何坐才不算失礼?从“女”字起源上便可知道。“女”是一个象形字,从甲骨文和小篆的字形来看,就是坐姿:两膝着地,臀部落在两脚上,双手相交下垂于前。“双手垂坐”不仅可防止“走光”,且与“女”字类似,“母”、“妾”也是这种坐姿,这是当时女性最优雅的坐姿。

“垂足坐”——汉末最新潮的坐姿

床在今看来是一种睡具,但在早期其第一功能是坐。许慎《说文解字》称:“床,安身之几坐也”。在椅子尚未出现和流行的年代,古人居家主要是坐在床上,或是坐在席子上。这种床也称榻,坐榻其实与“席地而坐”基本没区别,仍是双膝落地,臀部着脚跟。但在魏晋以后,由于“胡床”的出现,坐法也有了新的变化。

  所谓“胡床”就是一种简易折叠椅,因从西域胡人引入而得名。宋人陶谷在《清异录》“逍遥座”条称:“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便绦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坐胡床的姿势与现代人常规坐法极为相似,古人称之为“垂足坐”,是当时最新潮的坐法。

  有记载的最早“垂足坐”的名人是东汉皇帝刘宏(灵帝),《后汉书·五行志一》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因皇帝的喜爱,这个新潮坐法首先在京城贵族中间流行开来。目前能看到的最早胡床坐像,见于敦煌莫高窟北魏257窟连坐胡床。

  到了隋代,隋炀帝杨广忌讳胡人,搞起“去胡运动”,凡沾“胡”字的名称一律改掉,如大家常吃的黄瓜,名字便是从“胡瓜”改来的;胡床则易名“交床”。

  在交床基础上,唐玄宗李隆基的随从还造出了专供其出游巡幸时坐的“逍遥座”。此后,交床不断改革,慢慢设计出了靠背、扶手,这便可以“倚”了,于是“椅子”出现,交床也因此改名“交椅”。明嘉靖元年尤子求所绘的《麟堂秋宴图》中,人们坐的便是有后背的交椅。交椅,不仅改变了古人的坐法,而且至今仍在影响人们的坐姿。

“ 坐功”——宋代人坐出了最高境界

在五代之前,虽然已出现了“胡床”,“垂足坐”已不少见,但“席地而坐”仍被视为尊贵的坐法。如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唐太宗李世民仍是盘腿而坐,而不是“垂足坐”。

  五代时期,传统的“榻上坐”和新潮的“椅上坐”开始在社交场合并行。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人物长卷《韩熙载夜宴图》上,便出现了这两种坐法。五代以后,人们的坐法已基本上统一为“垂足坐”—在坐姿上,中国古人从此实现了“现代化”。

  但是传统的坐法并没有因为“垂足坐”的流行、普及而彻底消失,相反,还被作为一种健身、养生手段受到青睐,宋代甚至将“坐”上升到一种境界。有名的《二十四节气坐功图》,据传即是宋代著名的“睡功”大师、道教人物陈抟所创。根据12个月中24个节气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坐姿,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因陈抟曾有赐号“希夷先生”,江湖上又称之为“陈希夷坐功图”。

  如在即将到来的寒露节气,有“寒露九月节坐功图”,其坐法是:“宜每日寅时正坐,举两臂,踊身上托,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据说可以治疗风湿、头疼、痔疮等多种病症,但此说是否靠谱并无考证。

  这种“坐功”,其实是古代丹家所倡导的“内丹学”,也为后世养生家所推崇。明代养生专著《遵生八笺》的作者高溓就曾积极提倡“坐功”,并辑录出陈拓的坐功图。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坐与佛家的“打坐”,即“盘坐”、“静坐”,是有区别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146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