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是良性肿瘤,它会不会自动消失?
脂肪瘤一般来说大多数不会消失,因为它是属于体表肿瘤,体表肿瘤本身是良性的,所以大家不用很紧张。
a
但是脂肪瘤一般单个的会越长越大,但是它时间比较长,有的人可能长二十年、三十年那么长,才长拳头那么大。至于多发性的那种,就是比如身上长了很多很多,全身都是,不管躯干,还有四肢都有很多。
比如他原来吃得很油腻,原来整个家族都有这种情况,比如喜欢喝啤酒,不爱运动等等。如果改善他那个情况,比如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再就是不要喝啤酒,再就是加强运动。
因为多发性脂肪瘤很多我们发现,血脂都是很高的,通过降血脂治疗,再加上控制饮食,增加运动,这样就是一些小的脂肪瘤,可能消失。
b
一些大的也有可能变小,在临床上也见到很多。所以一般吃上两三个月的降血脂药物,再就是通过饮食改善,还是效果比较好的。
脂肪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背部、四肢等部位,脂肪瘤的具体发病原因未明。对皮下的脂肪瘤,如果脂肪瘤的大小比较小,往往有自行消退的可能性;但是对于大的脂肪瘤,一般自行消退的可能性比较小。
如果没有症状可以考虑,密切观察,定期随访即可。然而对于有压迫症状的脂肪瘤或者是考虑有恶变可能性的脂肪瘤,可以行手术切除脂肪瘤,脂肪瘤患者的预后,一般都比较良好。但是脂肪瘤容易出现复发,因此对于具有脂肪瘤家族史的患者,需要定期的随访,必要时可以行再次手术。
患者体内伴有脂肪瘤是否会自己消失,一般要依据脂肪瘤的体积、大小以及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来进行客观分析。
一、如果脂肪瘤的体积较小,日常生活中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促进体内脂肪组织代谢,这种情况下体积较小的脂肪瘤有可能自行的吸收、消失,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c
二、如果脂肪瘤的体积较大,日常饮食中摄入较多的油腻食物,且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就会造成大量的脂肪组织在体内堆积,体积较大的脂肪瘤很难自行吸收,大部分常需要行手术切除,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脂肪瘤应该如何治疗?
(一)治疗
一般无需治疗,当瘤体积较小,又无痛感时,无需治疗。肿瘤体积较大者,可行手术切除。
较小脂肪瘤,发展缓慢,无临床症状者一般无需处理。如果长得很大、感觉疼痛或影响美观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激光手术治疗脂肪瘤有多种方法,但对小的脂肪瘤采用微切口激光切除分叶取出。较大脂肪瘤根据部位按外科要求选择切口摘除。
脂肪瘤切除术
[适应证]
表浅脂肪瘤影响功能、劳动和美观者,可考虑手术。
[术前准备]
清洗局部皮肤。
[麻醉]
局麻。
[手术步骤]
沿皮纹切开脂肪瘤的表面皮肤。用弯止血钳沿瘤体包膜分离肿瘤,钳夹及结扎所有见到的血管。脂肪瘤多呈多叶状,形态不规则,应注意完整地分离出具有包膜的脂肪瘤组织。用组织钳提起瘤体分离基底,切除肿瘤。止血后,分层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
切口敷料要妥善包扎,手术后应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疼痛时可服用去痛片等解热镇痛药。术后5-7天拆线。如切口出现感染,局部红肿、压痛,应到医院诊治。
激光手术
术前准备
激光在临床切除中有多种用法,即可似外科操作切开,也可光剥离切除。根据肿瘤特点可采用微切口切开皮(用光切开或常规手术刀切开皮肤都可),再用Nd∶YAG激光刀头经小切口进入把脂肪瘤分叶切割,用钳取出。手术准备视肿瘤大小而定,但均要在严格的无菌术下进行。较小脂肪瘤常用静脉切开包(内有止血钳2把、持针钳1把、短平镊1把、5mL空针1副、手术刀柄1个、缝线及圆、三角缝针等,敷料有纱布、棉球、洞巾1个)。较大脂肪瘤应准备皮肤钳2把、牵开器、止血钳数把及中单及腹单消毒备用。
麻醉:手术常用局部浸润麻醉,肿瘤周围可以多注射麻醉液,手术激光剥离时对保护组织有积极的作用,常用05~1%利多卡因,勿加肾上腺素。
手术步骤
Nd∶YAG激光微切口分叶切除脂肪瘤术,用切除10cm以下脂肪瘤。特点为:以解剖复杂特殊的部位,如颈、面及关节功能位,术后留下的创痕极轻微,尤其对颜面,颈部美容很有作用,而且关节功能位变化不大。手术在局部浸润麻醉后,用手术刀沿皮纹切开05~1cm,直达皮下,用Nd∶YAG激光切(消毒)外上硬膜外针管进入切口内似桔瓣状分叶于皮下切开,基部用光刀同法分离。分叶切除时注意光刀损伤脂肪瘤外组织,由于激光切割脂肪瘤较快速,术中光刀可不必超出瘤体。分叶切割完毕。用无菌大弯止血钳进入切口内逐步取出,主要瘤体取出后,用血管钳对腔壁进行轻夹清除残余脂肪组织,或用止血钳夹住纱布进入腔内清除脂肪。术毕,05cm以下切口可不用缝合,1cm大切口缝合1~2针。手术创面用多层纱布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
常规处理:包括术后抗炎及支持治疗。抗菌药应用1周。较小脂肪瘤激光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可不用抗生素,仅给予大剂量维生素丙及其它维生素类药物。较大脂肪瘤术后除给予抗生素外,还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包括支持治疗等。
术后24小时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流出物及辨别分泌物性质并作好相应处理。在绝大多数激光术中观察,并发术后感染极少,只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就可避免发生,伤口缝线7~10天后拆除。
(二)预后
1%可复发,提示切除不完全或非典型性改变。多数皮损直径<5cm。除肿瘤较大影响局部动作,或因压迫神经而引起疼痛外,一般无自觉症状。极少恶变。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前窝底脑膜瘤(ICD-10:C70002/ D32013/D42002)
适用对象:行冠切经额开颅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0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肿瘤体积增大引起慢性颅压增高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等;因额叶受损出现精神、智力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反应迟钝;嗅觉、视觉受损。
2辅助检查:头颅MRI显示颅内占位性病变,基底位于颅前窝底,边界清楚,明显均匀强化,额叶底面和鞍区结构受压。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拟诊断为颅前窝底脑膜瘤者,有明确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冠状切口经额入路开颅肿瘤切除术。
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的内科疾病者),要向患者或家属仔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以严密观察。
3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者,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必要时予以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70002/ D32013 /D42002颅前窝底脑膜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血型;
(3)凝血功能;
(4)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6)胸部X光片,心电图;
(7)头部MRI;
(8)颅底CT扫描;
(9)视力、视野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查心、肺功能和精神智力评估。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30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全麻。
2手术方式:冠切经额开颅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
3手术内固定物:颅骨固定材料等。
4术中用药:激素、抗菌药物、麻醉常规用药。
5输血:视手术出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头部MRI,视力视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2术后用药:抗癫痫药物。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状态良好,饮食恢复。
2体温正常,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切口愈合良好。
3复查头颅MRI显示肿瘤切除满意。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继发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颅前窝底脑膜瘤(ICD-10:C70002/ D32013/D42002)
行冠切经额开颅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015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