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侧方看人体在端坐或站立时的颈部似乎是直的,其实包绕于内的颈椎并不是直的,而是在其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在医学上把这一向前的弧形凸起称为颈椎的生理曲度。通过X线片上的颈椎显像:沿此曲度走行,在各个颈椎椎体后缘都有形成的连续、光滑的弧形曲线,医学上称之为颈椎曲度。当长时间不正确的坐姿、或是长时间的劳累、颈椎缺少活动、脊柱损伤、脊柱钙化等就会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颈椎的正常生理屈度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的方法为沿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下,连每一椎体后缘成一弧线,再由齿状突后上缘至第七颈椎椎体后下缘作一直线,弧线的最高点至直线的最大距离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数值。正常范围大约在12(±5)mm范围内。
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由于长期坐姿、睡姿不良和椎间盘髓核脱水退变时,颈椎的前凸可逐渐消失,甚至可变直或呈反张弯曲,即向后凸,成为颈椎病X线上较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病因
(1)急性颈部肌肉扭伤:由于肌肉的疼痛、痉挛,肌肉牵拉骨骼,致使颈部生理曲度变直。
(2)颈肩部肌纤维组织炎:由于长其坐姿不良,着凉等原因可引起颈肩部肌纤维组织炎,使肌肉由于疼痛而痉挛。关节囊、韧带及小关节的炎症引起的疼痛,也可反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3)根型颈椎病:在急性期,由于受累的小关节呈急性炎症,关节骨膜及关节囊肿胀,邻邦近的神经根受激惹,病人多有颈肩部紧张,活动明显受限,可引起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4)颈椎的病变:如颈椎的肿瘤、结核,化脓性感染等均可引起颈部疼痛、肌肉痉挛、颈椎活动受限及生理曲度变直。
(5)强直性脊椎炎,晚期可引起颈椎僵硬强直。
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那么头晕、天旋地转、严重者出现呕吐这些都是常见症状。
有些人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有些人可能会因压迫神经根出现手麻木(神经根型颈椎病)颈部疼痛不适等等,更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走路眩晕等等症状,颈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伏案工作者健康的疾病,它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头晕、恶心甚至视物模糊、吞咽模糊。
疾病病理
正常情况下,人的颈椎是呈现一定的弧度的,具体表现为向前凸起,但是由于一些不良外因的作用,很容易会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出现。这些不良外因主要有急性颈部扭伤、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姿势、颈肩部肌纤维组织炎等。
外伤可能会诱发此病,很多人是由于肌肉的疼痛,痉挛,牵拉到骨骼,致使颈椎曲度变直的出现,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避免外伤等因素。
由于长期坐姿不良、着凉等原因可引起颈肩部肌纤维组织炎,使肌肉由于疼痛而痉挛。关节囊、韧带及小关节的炎症引起的疼痛症状,也可反射性地使有关颈部肌肉痉挛,以保护受累关节,故颈部肌肉的痉挛可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由于受累的小关节呈急性炎症,关节骨膜及关节囊肿胀,邻近的神经根受激惹,病人多有颈肩部肌紧张,活动明显受限,可引起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颈椎的病变,如颈椎的肿瘤、结核、化脓性感染等均可引起颈部疼痛、肌肉痉挛、颈椎活动受限及生理曲度变直。这些都是容易诱发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原因,这就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去避免。
疾病诊断
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此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即属于此种改变。从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最为有利的时机。
治疗措施
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局部肌肉酸痛的病症。临床上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方法很多,例如微创疗法、颈椎牵引法、按摩疗法、物理疗法等等。
1、微创治疗
激光针刀松解术:该治疗技术最先是由欧洲兴起的一种可视微创技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脊柱疾病,也是当前微创技术中最引人瞩目的一种新兴疗法。这是一种不用开刀的无创技术,在治疗由软组织引起的粘连上有着显着的疗效,并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2、中药外用治疗中药外治法,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重要项目之一。
3、颈椎牵引治疗
(1)增宽椎间隙、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及其正常生理功能。
(2)缓解肌肉痉挛,剥离、松解粘连组织,消除炎症、水肿。
(3)增大椎间孔、椎间隙,牵开有皱褶或骨化的韧带,使受压的神经根、脊髓得以缓解,改善其血液供应,有助于神经组织功能的恢复。
(4)牵开迂曲的椎动脉,恢复颈椎与椎动脉长度的比例关系,保持椎动脉通畅,维持正常脑血液供应,恢复正常脑组织功能。
4、按摩推拿按摩治疗,是为了缓解颈椎病症状的一种最常见方法,按摩治疗颈椎病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整复错缝等作用。
5、物理治疗应用天然或人工制造的声、光、电、热、磁等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简称理疗。
理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其独特的医疗价值,是治疗颈椎曲度变直的一种辅助手段。颈椎病往往出现顽固的颈肩痛,电疗、热疗都具有良好的缓解疼痛作用。
当颈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和脊髓时,可致炎症反应。应用超声波、红外线、电疗、热疗等,可产生促进炎症消退,吸收水肿的作用。炎症反应日久可造成组织粘连,手术后的病人往往有大量的瘢痕。理疗具有松解粘连,软化瘢痕的作用。
并发症
折叠吞咽障碍
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道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所引起。
视力障碍
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颈心综合征
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如中搏等)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的刺激和压迫所致。
高血压颈椎病
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称为"颈性高血压"。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
胸部疼痛
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下肢瘫痪
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颈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
猝倒
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
中老年患病因素
这可不是要你抬头,"没大没小",顶撞长辈、上司及朋友,而是要你远离现代的文明病--颈椎病。这颈椎病,可是忽视不得。它可以使你肩颈及上肢酸胀疼痛,手指麻木。"甚至还可导致眩晕、头痛、恶心、视物不清、走如不稳,以及大小便失常等症状。"
不论是老中青,已越来越多人,患上此毛病,而导致颈椎病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由于长时间操作电脑和伏案工作,伤害了颈椎的正常弧度。
第二、到了中老年,代谢功能减退,引起颈椎出现骨质增生或钙化,影响了气血运行,使颈部更易发生疼痛。
第三、由外伤所引起:除了意外令颈部受伤外,运动时姿势不正确;刹车时颈项刹那间向前又向后引起的"挥鞭性损伤";睡枕高度不合适,或颈部受寒等,都会引起颈部疼痛和行动的不便。
此外,正常的颈椎,其弧度是向后,连接着的胸椎则是向前,分配得很合理,但由于我们常常低头工作、常提重物,就使颈椎受牵引而引起颈椎关节松了,关节间的缝隙增大,颈椎的弧度"走样"等损伤,自然会引起颈项、肩膀酸痛的问题。
折叠编辑本段颈椎病治疗要趁早
由于颈椎及颈部软组织慢性损伤或退变引起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颈部血管、神经和脊髓引起头、颈、肩臂、上肢、背中部、胸部疼痛及其它症状,甚至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等一组临床症候群。病症轻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肩疼痛、上肢麻木、无力、耳鸣、视物模糊、胸闷心慌等,重者还可导致肢体瘫痪、大小便障碍,甚至危及生命。颈椎病不包括急性外伤所致的颈椎骨折脱位、骨肿瘤等。引发和加重颈椎病的因素较多,而睡眠时频繁使用的枕头却是重要原因之一
对一般人来说,每天至少有1/4~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因此,如果枕头使用不当或不用枕头,容易引起或加剧颈椎病。反之,如果注意和调整颈椎在睡眠中的姿势,亦可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睡眠时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即生理曲度的重要工具,这种生理曲线既是颈椎外在肌群平衡的保证,又是保持颈椎管内生理结构状态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枕头选择和使用不当,不仅破坏了维持颈椎正常弧度的外在平衡,而且也直接影响颈椎管内容积的大小和局部组织的生理结构。因此,枕头的高低必需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高枕无忧",其实并非如此。正常情况下颈椎的生理曲线是前凸状,仰卧位时,如果枕头过低,头颈过度后仰,使前凸曲度加大,不仅椎体前方的肌肉与韧带容易因张力过大而出现疲劳,而且可引起慢性损伤。与此同时,椎管后方组织可向前突入椎管,增加椎管内压力;头颈过度后仰还使椎管被拉长,椎管内脊髓和神经根相对变短,在其它因素作用下容易出现症状。如果枕头过高,头颈过度前屈,使椎体后方的肌肉与韧带容易劳损,引发或加重颈椎病
对以运动障碍为主,拍片显示颈椎间盘突出和/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可能构成对脊髓直接压迫者,枕头可稍低,但不可使头颈过度后仰;对以四肢麻痛等感觉障碍为主,怀疑有椎管后方韧带压迫脊髓者,枕头可稍高;对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伴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者,枕头以生理位为佳;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应保持在中立位。为了有效维持颈椎的生理屈度,使颈部肌肉充分放松,应将枕头调整为中间低、两端高、颈肩缘稍高、对缘低的类马鞍状,也就是常说的B形枕。合理枕头应是质地适中,无弹性(热压缩海绵枕芯较好)、长方形。由于每个人的身材有大小,肩宽有个体差异,因此,枕头两端高度因人而异,以确保维持颈椎生理屈度。为此,枕头在制做时应考虑具可调节性,也要利于变换枕头高度,适应不同的睡姿(仰、侧卧)。
折叠编辑本段合适的枕头
合适的枕头对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厘米左右。枕芯装填量要适当,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弹性过大的枕头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疲劳和损伤。
生理曲度变直实际上就是一种颈椎病。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去保护颈椎。这一方面,晚上睡觉时选择枕头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枕头的选择是很有原则的。
高低曲度有讲究
枕头高了低了对颈椎骨质增生都不利。高度合适。枕头的适宜高度,以6-10厘米较为合适,具体尺寸还要因每个人的生理特征,尤其是颈部生理弧度而定。这两种不同的高度可确保在仰卧和侧卧位时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即从正面观察颈椎为一直线,从侧面观察颈椎有一向前的生理弯曲。原则上以睡在枕上不会使颈部扭曲。
软硬适中
生理曲度变直枕头应该选择稍微柔软些,但又不失一定硬度的类型,一方面可以减少颈椎枕头和头皮之间的压强,另一方面又保持了不均匀的压强,使血液可从压力较小的地方通过。颈椎病枕头只要稍有弹性即可,弹性过大会造成颈部肌肉疲劳和损伤。
枕芯填充物
常用的有:①荞麦壳:价廉,透气性好,可随时调节枕头的高低。
②蒲绒: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可随时调节高低。
③绿豆壳:不仅透气性好,而且清凉解暑,如果加上适量的茶叶或薄荷则更好。理想的具有保护效果的枕芯应该是热压缩海绵枕芯,这种枕芯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特殊枕芯,一般主要用于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打鼾和失眠的使用。这种枕芯是采用优质海绵经过整体度量电控一体化切割,特别是在高温下采用特殊热压缩处理技术和零压力测试技术,形成特制热压缩海绵,这样做的特点是:
1、枕头不易变形:保证了颈椎枕头的外形不易改变,密度高,长久保持枕头处于一个合理的高度,这样保证您在睡眠中颈椎始终处于一个舒适的高度,不因为睡眠中枕头的变形或者弹性减弱引发落枕或者影响颈椎关节的稳定性,从而诱发或者加重生理曲度变直。
2、保持睡眠时始终处于零压力状态:特制热压缩海绵一般都需要采用零压力软件测试技术,制作过程中对每一个枕头的软硬度严格把控,有效把人体压力化解为零压,抵消反动力,提供最平均、真实的支撑,使睡眠时长时间接触的部位处于无压力状态有效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保健
防止外伤与落枕
平时应防止颈部外伤及落枕,以免颈椎韧带损伤,使颈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诱发或加重颈椎病。
加强颈部锻炼
加强颈部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办公室族们在工作时如何来预防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呢
专家提出第一点就是治颈椎病最佳方法中,头部姿势很重要。在坐姿上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头部略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尚可升高或降低桌面与椅子的高度比例以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前屈;此外,定制一与桌面呈10~30度的斜面工作板,更有利于坐姿的调整。
第二就是应在1~2小时左右,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或行夹肩运动,两肩慢慢紧缩3~5秒钟,尔后双肩向上坚持3~5秒钟,重复6~8次。广大白领治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方法就是,大家也可利用两张办公桌,两手撑于桌面,两足腾空,头往后仰,坚持5秒钟,重复3~5次。
疾病危害
1、降低了对头部的减震作用。
2、颈部僵硬,正常活动受到限制。
3、引起慢性颈椎病变。
4、导致黄韧带肥厚、项韧带损伤、椎体旁相关肌肉的损伤。
5、有的患者还会伴有高血压或血压忽高忽低,腹缩、食欲下降及心慌、睡眠不佳等。
保护颈椎大家一起来
长期对着电脑、电视的大家,难免有颈椎不适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需要提前预防颈椎病;亡羊补牢永远比不上未雨绸缪,与其等到颈椎受伤,再去接受长期繁琐的治疗,还不如先发制人,主动出击,让颈椎受到我们的精心养护。
7:00早晨主动调温
无论冬夏,都要给自己的颈椎以舒适的温度。即使是为了美丽,也要在办公室准备一件披肩,以保护好颈背部。偶然有受寒现象,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
10:005分钟的颈椎操
端坐,全身不动,单头部运动,分别做低头、抬头、左转、右转、前伸、后缩;顺、逆时针环绕动作。每次坚持5分钟。
14:00两种按摩的方法
1脖子后面,从头颅底端到躯干上部这一段分布着百劳穴的3个点。在不遗余力工作时,不妨抽出短短几分钟来按摩这3个反应点,即刻缓解颈椎疲劳,放松全身。
2两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颈部后方,来回摩擦颈部,力度要轻柔,连续摩擦50次,颈部发热后,会有很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18:00做做户外运动。
20:00晚餐补肾加分。
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牛骨等具有补肾髓功能,可以把这些材料加入到你的晚餐中,以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脊柱衰退的效果。
22:00享受传统的热敷
将小茴香些许、盐250克一起炒热,装入布袋,放在颈背部热敷30分钟。每日1次。可改善颈背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1发病原因
颈椎病多由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这与多种因素有关,以致病情错综复杂。颈椎病是50岁以上人群中的常见病。
颈椎位于上颅和胸椎之间,颈椎间盘的结构与腰椎间盘相似。间盘较厚,活动范围较大。其中第1、第2颈椎主要是旋转活动,第3颈椎以下部位前后移动较多,第5、第6颈椎在屈伸活动时前后移动范围。颈椎在脊椎中活动度,因此其颈间盘、周围韧带受伤机会增加。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损伤的积累颈椎间盘也发生退行性改变,逐渐老化,弹性减退,脆性增加。如果继续受到损伤,可使椎体的骨膜受牵拉和挤压,而产生损伤后修复反应,形成增生骨赘,骨赘与破裂的椎间盘组织成突出物,压迫邻近的组织。突出物如向外侧突出,可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被压迫或刺激的症状;如突出物向后突出,压迫脊髓可产生脊髓受压症状;如突出物向侧方突出,可刺激交感神经;如压迫椎动脉,可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此外,青壮年颈椎间盘尚未发生退化时,可因明显的外伤而破裂,发生急性颈椎问盘突出,表现症状与颈椎病相似,但无骨资增生。较少见。
2护理诊断
颈椎病的病人主要以下特征:
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男性,常发单侧,偶发双侧。
(1)神经根型是压迫或刺激椎管单侧或双侧的神经根引起的症状。病人表现为颈肩痛、颈僵硬,且反复发作。常因劳累、寒冷、睡眠不佳或伏案工作过久而诱发,仰头、咳嗽、打喷嚏时加重,疼痛沿神经根支配区放射至上臂、前臂、手和指,颈部活动受限,有时可有头皮痛、耳鸣、头晕,重者手指麻木,活动不灵。
(2)脊髓型此型发生于40岁-60岁的中年人,是压迫或刺激脊髓而引起。早期症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软弱无力,有麻木感,以至行走困难,脚好似踩在棉花上样感觉,胸或腰部有束带感。少有疼痛,继而出现上肢发麻,手部肌无力,严重者发展至四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
(3)椎动脉型沿大脑走行的椎动脉从第6颈椎横突孔开始通过,当颈椎的横突孔附近发生病变,颈动脉受压迫或刺激,除有颈部压痛、活动受限等颈椎病一般表现外,有时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视物不清、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症状,其甚发生猝倒。其症状常为一过性缺血或脊髓缺血的表现。当体位改变时,供血恢复,症状也得以缓解。
(4)交感型颈椎病由于刺激或压迫颈椎旁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可引起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枕部痛、枕大孔压痛、视物模糊、眼窝胀痛、眼球震颤、流泪、鼻塞、心跳加快或减慢、心律紊乱、血压升高或降低、肢体发冷、皮肤瘙痒、麻木感、多汗或少汗等症状,这些症状可局限于单侧,也可见于双侧。
3护理措施
(1)让病人了解颈椎病的有关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观察病人治疗过程中经受心理情绪的变化,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2)正确有效牵引,解除机械性压迫。注意牵引时的姿势、位置及牵引的重量,并及时发现牵引过程中的反应,如是否有头晕、恶心、心悸等。由于病人颈部制动,应减轻局部刺激。正确应用理疗、按摩、药物等综合治疗,以解除病痛。正确指导病人的头颈功能锻炼,坚持颈部的活动锻炼,方法为前、后、左、右活动及左、右旋转活动,指导病人两手做捏橡皮球或毛巾的训练,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
(3)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注意疼痛部位,肢体麻木无力的变化。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长期卧床的病人,应注意有关卧床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经常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病人的骨突部位,如骶骨、尾骨、足跟处、内外踝等。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励病人主动加强各关节活动。
4治疗与急救
(1)神经根型、交感型颈椎病可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非手术疗法也是手术治疗的基础,是治疗颈椎病的基本方法,它可使颈椎病的症状减轻、好转、治愈,对早期病人尤其应如此治疗。常采用头部牵引、理疗、局部制动、药物治疗等措施。
(2)头部牵引用刻枕吊带取坐位或仰卧牵引,头前倾15度,重量为4千克-6千克,每日1次-2次,每次25分钟—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牵引3个疗程后休息2周,必要时可再牵引。
(3)按摩可与牵引治疗配合,在牵引后进行,可以加速炎性水肿消退和改善神经的供血。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供应,松驰肌肉痉挛,解除疼痛,缓解症状。
(4)局部制动症状轻者不需制动,可用消炎镇痛剂及舒筋活血中药等。症状严重者可用硬纸壳、泡沫塑料条或石膏条制成简单围颈局部制动,也可用颈支架制动。
(5)加强颈部活动锻炼疼痛好转后,逐渐作颈部各方向活动,以增强颈部肌力。平时应注意卧位的姿势及枕头的高度,仰卧时枕头不宜过高;侧卧时枕头可略高,使颈部与躯干保持一条线,而不偏向一侧。
1
下颌关节它由下颌关节突与下颌关节窝连结构成下颌关节可做开口、闭口及咀嚼等活动由于下颌关节韧带松弛,若张口瞬时由侧击打,可使下颌关节脱位或韧带撕裂
2
颈部关节颈椎是脊椎的一部分,每个颈椎骨都有椎孔,相互串连形成椎管,因此头颈部活动范围较大因为颈椎管内有脊髓通过,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直接与脑相连,如果受到损伤,轻者躯干、肢体瘫痪,重者死亡颈椎横突上有小孔,内有椎动脉、椎静脉通过,如果此动静脉扭曲或断裂,则能引起脑缺血或脑水肿,也可导致死亡因此,虽然颈椎有较大的活动角度,但超过
3
肩关节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有三个运动轴能够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绕环,是人体运动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主要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但是由于关节盂浅,关节面大小相差较大,关节囊松弛,韧带少而弱,所以牢固性较差,最容易受伤当用暴力将其左右拧旋或向后扳伸时,最容易脱臼,或者使肌肉、韧带撕裂
查看全部
颈椎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颈椎退行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减弱,向外膨出;椎体骨质增生,使颈椎椎管狭窄或椎间孔变小变形,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被压迫或刺激,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颈椎病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病理过程,病理改变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形成的。颈部长期受风寒、肌肉劳损、反复落枕、坐姿不当、外伤或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人的头颈部活动范围较大,因此也易受损伤,其中第5~6颈椎受累最为常见,第6~7颈椎和第4~5颈椎次之,第3~4颈椎再次之。
1﹒神经根型颈椎病
(1)放射性的一侧颈肩和上肢疼痛、麻木,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病因是颈神经根受压后使一侧颈后部和肩背部及上肢出现疼痛、麻木,轻者仅表现为隐痛麻木及酸软不适;重者为阵发性剧烈疼痛,沿神经根分布向前臂和手指放射,伴有触电样麻刺感。咳嗽、排便及用力时症状加重。
(2)检查时可见颈部肌紧张,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均有不同程度的受限颈椎棘突、椎旁、冈上窝及肩胛区有压痛。上肢牵拉试验阳性:术者站在患侧,一手扶患侧颈部,另一手握患侧腕部,向相反方向牵拉,此时因臂丛神经被牵张,刺激受压的神经根而出现放射痛。压顶试验阳性:患者取坐位,头后仰或低头位并偏向患侧,术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此时出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上肢可有轻度肌萎缩,手握力减弱,前臂和手感觉减退,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减弱。
(3)X线平片显示颈椎生理曲线消失,颈椎变直,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增生,相应椎间孔变小、变形。CT或磁共振(MRI)显示椎间盘变性、突出,椎管狭窄,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
2﹒脊髓型颈椎病
(1)肢体运动障碍。由于椎间盘突出,颈椎后缘骨质增生,黄韧带钙化,使椎管狭窄,硬膜囊和脊髓受压。病初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沉乏无力,渐至行走不便。严重时下肢不能行走,有大、小便失控症状。上肢亦可出现症状,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肢无力,不能提取重物,手的精细动作欠灵活。
(2)检查时下肢肌力减弱,肌张力增强,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踝阵挛、髌阵挛阳性,Babinski征阳性。屈颈试验阳性:即患者呈仰卧位,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下肢伸直,令患者抬头屈颈,此时出现上下肢放射性麻木。一侧或双侧霍夫特征阳性。
(3)CT和MRI显示颈部椎管相对较小,脊髓受压移位,受压处变形,脊髓前后径变小。
3﹒椎动脉型颈椎病
(1)出现以眩晕为主的临床症状。颈椎横突孔增生,致该孔狭窄,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颈椎退变后稳定性降低,椎间关节过度移动时可牵拉椎动脉;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反射性地引起椎动脉痉挛。以上原因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视物旋转或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畏光、惧动、耳鸣、肢体麻木等。常于头转动时发生,起病多为突发性,并有反复发作倾向。少部分病人出现猝倒多在头部旋转或屈伸时发生,与椎动脉受刺激突然痉挛有关。
(2)检查时阳性体征较少,部分患者可出现眼震。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患者呈坐位,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抱住患者头枕两侧,将患者头向后仰,同时转向一侧,此时出现眩晕症状。
(3)超声多普勒检查可显示出椎动脉管腔狭窄的程度和血流速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见到椎动脉纡曲、变细或受压征象;CT和MRI显示出颈椎横突孔的变小程度。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由颈椎退变引起的结构变化刺激颈段交感神经,出现了一系列症状。①头部症状:头痛,多出现在枕部,为持续性隐痛,也可表现为偏头痛,常伴有头晕。②眼部症状:视物模糊,眼冒金星,眼窝胀痛、流泪。③心脏症状: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④周围血管症状:肢体发凉、麻木、疼痛、烧灼感多汗或少汗。
(2)检查时可发现瞳孔散大或缩小,眼球外凸或内陷,眼裂增大或缩小,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血压升高或降低,皮温降低。
(3)X线、CT、MRI等检查结果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相似。
上述各型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存在时,以其中一种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者较多。
1﹒康复目的
(1)减轻颈神经根、硬膜囊、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的受压导致的刺激症状。
(2)缓解颈、肩、臂肌痉挛与疼痛
(3)增强颈部肌肉力量,保持颈椎稳定。
2﹒康复治疗方法
(1)颈椎牵引疗法:
1)颈椎牵引的作用:
颈椎牵引时,颈椎所处的角度和颈部肌肉的状态与平常有所不同。牵引时向上的作用力使颈椎间隙和椎间孔增大,减轻了骨赘或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牵开被嵌顿的关节滑膜,调整紊乱的小关节,调整扭曲的椎动脉,促进神经根水肿的吸收,起到减压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牵引还可以使椎管的纵径延长,韧带张力增高,有利于膨隆的椎间盘复位。颈椎牵引使已经破坏了的颈椎平衡得到改善使颈椎的稳定性得到加强,促进颈椎正常功能的恢复。
2)颈椎牵引方法:
颌枕吊带法:取坐位,牵引角度按病变部位而定,上颈椎病变头稍前屈0°~10°,颈5~颈6病变头前屈15°,颈6~胸1病变头前屈20°~30°。牵引重量由3kg开始,若无不适则每1~2次增加1kg,逐渐增加至10kg左右。每次牵引20~30分钟,每日1~2次,有条件者可多次,20次为1个疗程。年老体弱的患者可取仰卧位牵引,以保证舒适、安全。重症病人住院牵引,时间可长达2小时。若进行2个以上疗程治疗,疗程间歇一般为1~2天。
牵引力过大可使病人颞颌关节酸痛、牙痛,或头痛、头晕,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牵引,一般可自行缓解。
牵引疗法适用于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但脊髓型颈椎病慎用轻型的可试用,颈椎管矢状径大于10mm的较安全;如重型的,则不宜行牵引,以避免加重脊髓的损伤。
(2)颈托和围领:
颈托内充气,戴在颈部时,可使颈椎舒适地固定于适当位置限制颈椎过度活动,减轻头部负荷,并有一定的撑开牵张作用,减轻神经根和椎动脉的受压症状,而且病人行动不受影响。围领也有同样的治疗作用。
(3)理疗:
1)理疗的作用:
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和疲劳,减少粘连,消除神经根水肿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恢复。
2)理疗方法:
超短波疗法:电极板2块,置于颈后两侧,或分别置于颈后与患侧前臂,微热量或温热量,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6cm×12cm电极板2块,置于颈后两侧,或分别置颈后和患侧前臂,电量大小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紫外线疗法:颈后平发际处至第2胸椎,弱红斑量,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红外线疗法:颈后照射,温热感,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治疗椎动脉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
超声波疗法:声头与颈部皮肤密切接触,沿椎间隙与椎旁移动,强度08~10W cm2,每次治疗8分钟,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两电极并置,滤纸或纱布浸药物溶剂后置衬垫上,紧贴皮肤。电流密度为005~01mA/cm2,电流密度的大小以主电极为准。每次治疗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其他物理疗法如蜡疗、毫米波、激光穴位照射等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4)手法治疗:
就是通过操作者的手推压椎体的棘突、横突、放松痉挛的肌肉增强局部肌肉的血液循环,配合牵拉、旋转等手法,提高椎间关节的活动功能,改善椎间盘的营养,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骨刺和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因此,手法治疗主要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1)手法治疗的作用:
①提高椎间关节的活动功能:操作者的手作用到椎间关节时,通过适当的活动,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减轻关节囊周围纤维组织挛缩,松解粘连纠正小关节的紊乱;同时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和水肿,减轻疼痛。②改善椎间盘的营养:手法治疗时,推压和牵拉动作有助于淋巴液进入到椎间盘,起到营养椎间盘的作用。
2)手法治疗的操作:
A﹒分离牵引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去枕,头伸出治疗床外。治疗者一手掌心托住患者头枕部,另一手掌心托在下颌处,上身后倾,双手将头部沿身体长轴向头顶远方牵拉,保持一定的拉力。持续几秒钟后放松,再牵拉,再放松,反复操作数次。
临床作用:扩大椎间隙,缓解疼痛。
B﹒自后向前推压棘突
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去枕,双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前额放在手心上,下颌轻度内收,颈部伸直。治疗者双手拇指重叠放在所推压的棘突上,双手其他4指分别放在颈部的两侧。治疗者双手固定,双上肢伸直,借助肩胛带和上肢的力量将棘突由后向前推压,使椎体自后向前水平滑动。
临床作用:增加颈椎活动范围,尤其能增加颈椎后伸活动范围。
C﹒自后向前推压横突
操作方法:患者体位同上,治疗者双手拇指放在所压的横突上,两拇指指尖相对两手其他4指自然地放在颈部的两侧。治疗者双手固定,肘关节伸直,借助肩胛带和上肢的力量,将横突由后向前推压。
临床作用:有利于该侧椎体由前向后复位。增加颈部的稳定。
D﹒侧方推棘突
操作方法:患者体位同上。治疗者双手拇指放在所推棘突的一侧,指尖相对,两手其他4指分别放在枕后部和颈项部。治疗者双手固定,肘关节伸直,借助肩胛带和上肢的力量将棘突向对侧推压,使椎体自推压侧向对侧移动。
临床作用:增加颈部侧屈活动范围。
E﹒侧屈摆动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去枕,头部伸出治疗床外,下颌稍内收。头向右侧屈时,治疗者右手托住头枕部,左手放在左侧头顶部,右手固定,左手将头摆向右侧。头向左侧屈时,动作则相反。
临床作用:增加颈椎侧屈活动范围。
F﹒旋转摆动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去枕,头伸出治疗床外。向左侧旋转时,治疗者右手托住头枕部,左手放在下颌处,双手同时使头向左侧转动。向右侧旋转时则动作相反。
临床作用:增加颈椎旋转活动范围。
(5)运动锻炼:
1)运动锻炼的作用:
增强颈部肌力和肩胛带肌力,增加颈部韧带的弹性,提高颈椎各关节的功能,改善颈部和肩关节活动范围,达到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目的。
2)运动锻炼的方法:
A﹒前屈后伸:颈部缓慢前屈,下颌接近胸前,然后颈部再缓慢后伸,枕部接近后背。
B﹒侧屈:颈向左侧屈,左耳垂接近左肩峰;颈向右侧屈,右耳垂接近右肩峰。
C﹒旋转:头向左旋转至最大限度,眼望左前方,再将头向右侧旋转至最大限度眼望右前方。
D﹒环绕:头颈部自左向右环绕一周,然后再自右向左环绕一周。
E﹒耸肩:两肩峰同时向上耸动,然后自然下垂。
F﹒旋肩:两手触肩,以肩关节为轴,臂带动肩,缓慢地由前向后旋肩,然后再由后向前旋肩。
G﹒绕肩:两臂外展,以肩关节为轴向前环绕,然后再向后环绕。
H﹒抚项摸背:左臂屈肘,掌心抚项,右臂屈肘,手背贴背,然后再右臂屈肘,掌心抚项,左臂屈肘,手背贴背。
以上动作的运动幅度和运动量应由小到大,轻柔缓慢地进行操作。每个动作重复8遍,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若进行第2个疗程训练,中间可间隔3天。
注意事项:运动锻炼一般应在颈椎病症状大部分消失后进行为宜。运动中如感觉有头晕、手麻、颈部不适发生,即减少运动幅度或停止。
(6)按摩疗法:
1)按摩治疗的作用:
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使滑脱的颈椎复位,有利于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缓解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的血液供应。
按摩时颈部肌肉和其他软组织放松,有三个方面的治疗作用:一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增高,有利于肌肉和其他软组织松弛;二是提高痛阈,缓解和减轻疼痛;三是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充分拉长,有利于颈椎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
2)按摩治疗方法:
A﹒颈项疼痛
抚摩颈肌:用手掌抚摩颈部30~40次,运作由轻到重,由小到大,使局部有舒适温热的感觉。
按揉颈肌:坐位,医生左手扶住其前额部,予以固定,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置于颈椎两侧肌肉隆起处,自上而下进行按揉,边按揉边下移;然后自下而上进行按揉,边按揉,边上移。重复操作10次。此法可解除颈项部疼痛,增加颈椎关节的活动范围。
捏拿项肌:坐位,医生用两手拇指和示指、中指捏拿患者两侧的斜方肌,自上而下,动作一张一弛;然后再自下而上操作。反复进行20次,其作用可深达肌层。
按枕下部:坐位,医生将双手拇指置于枕下缘的外侧,分别由外向内按摩,至中线后再由内向外按摩,反复操作20次,病人颈下部有酸胀感。
牵伸颈部:坐位,医生位于其侧方,双手分别托抬下颌和枕部,向上平托,缓慢用力,反复进行10次。此法有助于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
B﹒头痛、头晕
叩头顶:坐位,医生一手扶住前额部,另一手第2~4指垂直,轻叩头顶部,自左及右,再自右及左,反复进行10次。此法对颈椎病引起的头顶部疼痛、头晕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推前额:仰卧位,医生将两手拇指置于两眉之上,自眼眉向额部发际处推移,反复操作20次;再将两手拇指置于前额中线部位,由内向外缓慢推移至太阳穴处,反复进行10次。此法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前额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
C﹒上肢疼痛、麻木
推摩后背:俯卧位,医生位于其头顶部,双拇指放于肩胛骨内缘,自上而下推摩其肌力可深达肩胛内。此法用于治疗颈背部酸痛不适。
按揉肩周:坐位,医生先用手掌在肩关节周围做大范围的抚摩,使肩部肌肉放松再用拇指在肩前、肩后、肩上部点按,每处点按10次,以出现酸胀感为度。对治疗肩臂疼痛效果较好。
点按肩井:坐位,医生将双手拇指指端分别置于两侧肩井穴(肩井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与肩连线中点处)反复点按,一压一松,以病人能够忍受为度,操作20次对缓解肩痛疗效显著。
捏拿臂肌:坐位或仰卧位,医生用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另一手拇指和其余4指自上而下捏拿上肢的每块肌肉,一张一弛,反复进行10次。有助于消除上肢疼痛、无力症状。
点按曲池:坐位或仰卧位,医生用一手拇指点按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尽头),另一手握住该侧腕部,轻抖前臂,病人可有肘部酸胀感,甚至向前臂放散。此法反复进行20次。对肘关节和前臂疼痛、麻木疗效较佳。
捋手指:医生用拇指和食指,捏持病人的手指,自手指近端向远端捋去,轻重适中,以病人手指有温热感为度,每指反复进行5次。对手指麻木、疼痛、无力有良好疗效。
抖上肢:坐位,医生用双手握持患手的手掌两侧,快速抖动上肢,抖动的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此法多用于每次按摩结束前。
搓上臂:坐位,医生用双手掌夹持病人的上臂,自上而下搓动,有放松肌肉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每次按摩结束前。
(7)针灸疗法:
1)针灸治疗的作用:
解除局部肌肉痉挛,提高痛阈,改善血液循环,起到缓解疼痛、麻木的作用,并对眩晕、心慌、无力亦有一定的疗效。
2)针灸治疗方法:
A﹒神经根型:风池、风府、翳风、大椎、肩井、曲池、外关、合谷、后溪、阿是穴等。
B﹒脊髓型:大椎、肩中俞、夹脊、肩井、肩贞。
C﹒椎动脉型:风池、天柱、翳风、百会、头维、上星、太阳、听宫。
D﹒交感神经型:百会、四白、太阳、曲池、劳宫、足三里、三阴交。
每次留针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若进行第2个疗程,中间间隔5天。
(8)药物治疗:
1)西药:
A﹒镇痛药:疼痛较重者可口服非甾体类的消炎镇痛药物。
B﹒扩血管药:头晕较重者,为了提高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量,可给予尼莫地平氟桂利嗪(西比灵)、地巴唑等。
C﹒营养神经药: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肌内注射,也可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片。
2)中药:
如颈复康、骨刺消痛液、元胡止痛片、复方丹参滴丸,这些药物可起到活血化瘀、舒筋壮骨、减轻神经根水肿和止痛的作用。
(四)预防
颈椎痛的基本病理改变为颈椎的退变,引起颈椎退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外伤、受寒、不良的姿势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均与本病发生有关。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危害人们 健康 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1﹒避免损伤
外伤是引起颈椎发生退变的常见原因。例如高速行驶的 汽车 突然刹车,头颅由于受到惯性作用,先向前冲去,然后迅速向后反弹,易损伤颈椎。平时在乘车时要坐稳或站稳,随时注意拐弯或突然停车时破坏身体重心,对颈椎造成损害。
2﹒注意保暖
在寒冷气候作用下,颈部肌肉痉挛,韧带挛缩,使颈椎间盘压力增加,椎间盘向四周膨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颈肌和韧带的挛缩易致椎动脉扭曲,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了避免寒冷造成的损害,应在气候变化时注意增加衣服,冬天宜穿高领衣服或系围巾,注意颈部保暖。
3﹒治疗落枕
落枕后,颈部的某些肌群痉挛,牵拉颈椎,使颈椎歪斜。反复落枕可促使颈椎退变,易发生颈椎病。一旦发生落枕,应及时治疗,消除颈椎退变的病理过程。平时睡眠枕头高低要适中,颈部勿受风寒,预防落枕。
4﹒改变坐姿
固定于一种姿势工作的人(如从事财会、教师、IT行业者),颈部长时间处于一种相对固定的僵直状态,颈部的某些肌肉发生痉挛,再加上颈椎承受着头颅的负重,易使颈椎发生退行性变化。为了避免这种病理变化,工作中应适当改变坐姿,或向相反的方向活动数次。坐位时,坐靠背椅可协助支撑脊柱。从预防颈椎病的角度来说,应选择高靠背的坐椅,靠背的高度应达到颈后部,起到对颈椎的支撑作用。
1、在床的边缘躺下,使得头部略微伸出,让颈椎处于自然伸直状态,持续一段时间感到酸痛后,休息5分钟,继续,持续3次。
2、自然躺在床上,双腿弯曲,发力,感觉到颈部承受力量后放松,重复,直到感觉到颈部得到放松。
3、脸朝下躺下,用腹部的力量固定身子,四肢与头部用力向上伸展,直到出现肌肉酸痛,停止用力,休息后继续
4、身体打直,尽量将上半身弯曲,然后挺起背部,让头部尽量往后伸,直到颈椎肌肉明显放松
5、自然坐着,头部颈椎打直,使颈椎向后用力,感觉到轻微疼痛后,再反向用力,持续3次
6、挺胸站立,将两手背与脑后,左右用力拉伸,直到颈椎放松
扩展资料
养成良好姿势
主要强调的是坐姿和卧姿。坐着的时候,臀部要充分接触椅面,双肩后展,脊柱正直,两足着地。写字时头部略微前倾,两肩之间的连线与桌缘平行,前胸不受压迫,使头、颈、肩、胸保持微微绷紧的正常生理曲线。
将桌椅高度调到与自己身高比例合适的最佳状态,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前屈,以减轻长时间端坐引起的疲劳。睡眠的时候,要选好枕头,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枕为佳,有利于保持颈椎前凸的生理体位。
睡时以右侧卧为宜,侧卧时自耳到同侧的肩外缘的高度,以保持颈部的固有位置。枕头软硬要适中、床具更要慎重选择,选择一张有效分区承托孩子七个部位的床垫能有效让您孩子的骨骼得到充分的舒展,更能有效抑制驼背的发生。
注重饮食补钙
青少年每天要摄入800-1000毫克钙,才能保证骨骼的正常代谢,获得理想的骨钙峰值。应常吃牛奶、蛋类、禽肉、鱼类、大豆及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每天食用40克大豆蛋白,80克优质蛋白质,1000毫克左右钙,可显著增加骨密度,预防脊椎病。
适度晒太阳
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离不开维生素D,而阳光中的紫外线可帮助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合成维生素D,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每天适度晒晒太阳,可预防骨质疏松。
放松活动
中小学生低头学习20分钟,需抬头仰视2-3分钟;伏案学习30-40分钟,要起来走一走;学习1-2小时左右,可向左右转动头颈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
也可利用两张桌子,两手撑于桌面,两足腾空,头往后仰,坚持5秒钟,重复3-5次。有利于对脊椎的保健。
经常耸肩
正确的耸肩方法是,头要正直,挺胸拔颈,两臂垂直于体侧,然后两肩同时尽量向上耸起,停1秒钟,再将两肩用力下沉。一耸一沉为1次,每天做100-120次。这种简单的耸肩活动,可起到按摩颈椎,促使颈肩部血流畅通的舒筋活血作用。
时常拍打肩膀
自己左手握拳拍右肩膀,右手握拳拍左肩膀,连续拍打二十几下。拍肩时的震动和刺激,可使肩颈肌得到松缓,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解除酸痛不适等症状。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