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穴—“疏风清热、降压除湿”之要穴

曲池穴—“疏风清热、降压除湿”之要穴,第1张

人在屈肘时,手肘外侧有一个凹陷的地方,就像一方浅浅的水池,这就是 阳气十足的 曲池穴 。闲来无事时,您可以用手指在这个位置按摩,它会像盛开的朵朵荷花一样给身体注入芬芳的“香气”, 其保健作用十分显著,尤其是在降血压方面 。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 曲池穴 的临床应用。

曲池穴 为手阳明大肠经 “合穴” 五行属土 。“合穴”在经络上指的是“入海口”的意思,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处,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 合穴常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故有“合治六腑”之说 。中医六腑主要指的是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六腑”相关疾病可以找合穴来调理

根据 “合治六腑” 的理论,证实 曲池穴 可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特别对 湿热型腹泻 疗效尤佳。湿热型腹泻多发于 夏秋之交 ,为外来湿热疫毒之气侵及肠胃所致,主要表现为 泻下急迫,泻而不爽,肛门灼热,伴有烦热、口渴、小便黄、舌苔黄腻 曲池穴 对大肠功能障碍、肠炎、肚腹绞痛等,有很好的保健调理效果。

曲池穴 不但可治疗六腑疾病, 还具有将头、项、颜面之气下引的效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曲池穴具有较好的 降低血压 的效果。 高血压病 属祖国医学 “眩晕、头痛、中风” 等范畴。对于高血压病人,除了药物治疗外, 穴位按揉 也是平稳血压的辅助治疗方法。 曲池穴 为手阳明经合穴, 阳明经多血多气 ,按揉曲池穴能 “摄纳阳明气血,使气血下降,平亢盛之肝阳”, 故能起到 平肝潜阳、定眩降压 之功效。高血压发作的高峰期是 早6点至10点,下午3点至5点 ,在这两个时间段对 曲池穴 加以按摩,可以收到相当不错的疗效。

《千金方》载:“……举体痛痒如虫啮、痒而搔之………… 灸曲池 ……隐疹、治百邪”。临床实践证实 曲池穴 还是一个 治疗皮肤病非常好的穴位 。曲池属于 土穴 ,直接与属土的足阳明胃经相联系。胃为气血之海,通过这种关系, 曲池穴 可起到 清热凉血 的作用。 肺与大肠相表里,主一身之皮毛,凡肌肤的种种疾患,均与 肺脏 有关,故 曲池穴 又有消风止痒之功效,为治寻麻疹、湿疹及其它皮肤病的有效穴。 按揉 曲池穴 可以 “宣通肺气、解肌透表、调和营卫” 作用,故可治疗皮肤病。

曲池穴 是一切外感病均可应用的穴位 ,具有很好的 清热泻火 作用。原因在于 曲池穴 位于肘部,乃经气运行之大关, 能通上达下,通里达表 ,既可 清在外之风热 ,又能 泻在内之火邪 ,是 表里双清的要穴 。临床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很多,高热不管是外感还是内伤引起的,是寒邪还是热邪引起的,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 体内气机不畅、内外不通,阳气被郁闭在体内,从而化成热和火 。而 曲池穴 就具有 疏风解表、清热利湿 的功效,所以 治疗发烧、感冒是非常对症的穴位 。其实在治疗发烧感冒时,除了用到 曲池穴 ,还可以用 大椎穴、合谷穴和外关穴 ,这几个穴位配伍使用,效果会更好。

麦粒肿中医称为“针眼” ,其病因多为 风邪外袭或脾胃积热、循经上攻胞睑致营卫失调、气血凝滞所致 ,故治疗上宜 清热解毒 曲池穴 属于阳明大肠经穴,针刺或者按揉 曲池穴 清热解毒,减除眼部充血 的功效。对 结膜炎、麦粒肿、沙眼、睑缘炎 等眼科疾病,均有良好的疗效。

曲池穴 还可治疗循经经络病,如治疗因中风导致的上肢半身不遂,局部经络不通、气血阻滞引起的手臂、肘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

总之 曲池穴 不仅可以治疗 六腑相关疾病 ,对 高血压、风热咳嗽、高热、各种类型的皮肤病、上肢屈伸不利等疾病 具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1穴位位置: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成直角,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2穴位功效: 疏风解表、清热利湿

3穴位主治:

①高血压病;

②皮肤疾病:荨麻疹、瘾疹、湿疹等;

③头面五官病症:麦粒肿、咽喉肿痛、牙痛、目赤肿痛;

④胃肠病症:腹痛、吐泻;

⑤发热;

⑥网球肘,上肢瘫痪;

4按揉方法: 正坐,屈肘成90 ,前臂贴在腹部,另一手握住肘部,大拇指对准穴位,用

指腹垂直按揉,力度至出现酸痛感为宜, 左右各按3分钟,早晚各1次

5注意事项: 本穴有活血行气之功, 孕妇不宜应用,避免引起流产。

1辨病邪偏胜

风寒湿热为病各有偏胜,根据临床主症特征,分辨主导病邪。如游走不定而痛者为风邪胜;疼痛剧烈,遇冷加重,得热则减者,寒邪为胜;重着固定,麻木不仁者湿邪为胜;病变处掀红灼热,疼痛剧烈者热邪为胜;病变处有结节、肿胀、淤斑或肢节变形者,为痰瘀阻痹。

2辨别虚实

根据病程长短及全身状况辨别虚实。一般突然发病,或发病虽缓,但病程短者多为实证。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多虚实夹杂。疲乏少动者多气虚;面色晄白,心悸者多血虚;肌肉麻木,肢节屈伸不利者多肝虚筋失所养;骨节变形,腰膝酸软,多肾虚骨痹不已。

3治疗原则

本病为邪气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故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因邪气杂至,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化瘀通络等治法应相互兼顾,因邪气有偏胜,祛邪通络又各有重点。正气不足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久病耗伤正气而虚实夹杂者,应扶正祛邪,且扶正有助祛邪。风邪胜者或久病入络者,应佐养血之品,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寒邪胜者,应佐助阳之品,使其阳气旺盛,则寒散络通;湿邪胜者,佐以健脾益气之品,使其脾旺能胜湿;热邪胜者,佐以凉血养阴之品,以防热灼营阴而病深难解。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是虚证、顽痹的重要治法。

4分证施治

(1)行痹①证候肢体关节、肌肉酸痛,上下左右关节游走不定,但以上肢为多见,以寒痛为多,亦可轻微热痛,或见恶风寒,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多浮或浮紧。②治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③主方宣痹达经汤。

(2)痛痹①证候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甚至关节不可屈伸,遇冷痛甚,得热则减,痛处多固定,亦可游走,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②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③主方乌头汤。

(3)着痹①证候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酸楚,或有肿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手足困重,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②治则除湿通络,祛风散寒。③主方薏苡仁汤加减。

(4)热痹①证候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则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②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③主方白虎加桂枝汤。

(5)尪痹①证候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而成废人,舌质暗红,脉细涩。②治则补肾祛寒,活血通络。③主方补肾祛寒治尪汤。

(6)气血亏虚证①证候四肢乏力,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汗出畏寒,时见心悸,纳呆,颜面微青而白,形体虚弱,舌质淡红欠润滑,苔黄或薄白,脉多沉虚而缓。②治则益气养血,舒筋活络。③主方气血并补荣筋汤。

类风湿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与感染、遗传、免疫、内分泌代谢、营养及物理等因素有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综合治疗为主,均能得到很好疗。治疗目的是解除关节疼痛,防止关节破坏,保留和改善关节功能。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 理疗:局部热疗、热水浴、温泉浴、蒸气疗法及石蜡疗法等均可使疼痛减轻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适。 2 药物治疗 3 手术治疗。适用于晚期畸形病例,关节置换手术等。 类风湿关节炎建议早期治疗,采取正规的治疗,效果更好,以防治疗不正规耽误病情

参考资料:

解放军第三O九医院骨内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303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