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铃弯举和哑铃弯举有什么区别

杠铃弯举和哑铃弯举有什么区别,第1张

杠铃弯举和哑铃弯举练得部位其实没什么太大区别。杠铃弯举对于咱们来说比较好控制,比较容易发力,着重点比较强。但是哑铃弯举难度更大,很难控制住,一不小心动作容易变形起不到好的效果,哑铃弯举做好之后会肌肉边缘,臂力肌肉与肌肉刺激更明显,但是要注意两边做相同的次数

腕弯举实际上是个笼统的动作描述,就像俯卧撑这个描述一样(包括等肩宽俯卧撑、宽距俯卧撑和窄距俯卧撑),腕弯举分为正握和反握两种训练方式。

一、坐姿正握腕弯举

这个动作主要刺激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理想握距为与肩同宽,两手应该与前臂在一条直线上。改变前臂与地面位置可以改变阻力大小。当前臂平直与地面平行时,初始姿势阻力最大;当前臂与地面成一定角度时,如肘高于腕,初始姿势阻力最小,这种改变可以使前臂肌收缩最大化。

动作步骤

1坐姿,前臂放于大腿或长凳上,正手抓握杠铃,腕关节被动屈曲;

2手向上抬起,向后弯举腕关节到最大位置,稍作停留,回到起始位置。

注意事项

此动作可以增强腕关节力量,由于伸腕肌力量不足容易导致腕关节受伤。

二、坐姿反握腕弯举

这个动作主要刺激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两手应该与前臂在一条直线上,以减少腕关节不必要的压力。在重复向下放杠阶段,将杠从手指滑下,可以扩大动作范围。随着杠向上弯举,当手指弯举杠至掌心时,指屈肌做功。接着,当腕向上弯举时,前臂屈肌做功。由于指屈肌是前臂重要部分,这种重复伸展动作能够对前臂肌产生更好的训练效果。前臂与地面位置阻力变化和正握的方式相同,这里就不在赘述。

动作步骤

1坐姿,前臂放于大腿或长凳上,两手与肩同宽反手抓握杠铃;

2手向上抬起到最大位置,稍作停留,回到起始位置。

注意事项

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身体保持同一姿势。除手腕之外,全身其它部位应当保持不动。

一、 杠铃弯举

1 立姿直杠弯举

站立,双手同肩宽握杠,自然速度弯举,时间1~2秒;下放时控制还原,时间3~4秒。上举时注意力应集中在整个肱二头肌上,想象并排的两条肌束如钢绳般收缩。如果想尽快使肱二头肌下端发展起来,则应将注意力和起动点均放在此处。还有,杠铃下放到底部时要有意识地伸直胳膊。如果屈臂,则难于刺激到嵌入肘弯的肱二头肌下端,这是很多健身者不太注意的地方。只要做标准次数(8~12次/组),都应刻意伸直胳膊,但8次以下(承重较大)为避免肘关节和肌腱无谓受伤,应保持胳膊自然的屈伸度。

常规重量组为每组10~12次至力竭,做3~5组。上身应保持正直,不要靠晃动身体借力,这对初练者最合适。系统训练半年以上者,应采用变速组或爆发式上举。实践证明,只要采用逐加重量的方法充分热身(至少2组,一般是3组),使肌肉和神经系统进入训练状态,同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目标肌上,用适宜的重量(8次左右)做变速或爆发式弯举就不会产生伤害事故。中、高级水平者应在正式组的第3或第4序列将试举次数降至6~8次/组或4~6次/组,然后再回升到正常训练次数。这样既能调动更多的肌纤维参与运动,又能保证足够的训练量,使目标肌更好的充血膨胀。变速组是指将一个训练组分为前、后两个半程,两个半程的上举速度和还原速度有较明显的区别,从而使肌肉受到更强烈的刺激。

这个动作的主要作用是全面增大肱二头肌的厚度与块头。另外,可通过握距的变化重点刺激内外两个肌束:宽于肩部的握距对肱二头肌外束刺激较大,略窄于肩的握距对内束刺激较好。可根据个人情况侧重采用。

2 曲杠弯举

站立,双手执杠做弯举。由于是曲杠,小臂不像直杠那样紧张,参与用力较少,可保证更多的负荷加在肱二头肌上。

曲杠弯举的效果有争议,部分训练者认为效果不如直杠,主要是施加在肱二头肌上的张力不明显。

曲杠由于角度基本符合自然状态下手臂的内旋状态,肌肉感觉较舒适。直杠迫使双小臂呈一定的外旋角度,上臂和小臂肌肉都有一定的紧张度,对抗负荷做动作时更明显,故感到张力效果十分明显。且无论上举还是下放都能保持持续紧张,使目标肌没有多少"喘息"机会。这种紧张度的存在使直杠弯举在发展肱二头肌的同时,对小臂也有一定促进作用。这是曲杠难于比拟的地方。从肱二头肌承担的负荷来看,曲杠由于小臂参与用力少,若重量相同,则承担的负荷大于直杠,对肱二头肌的刺激作用更大些,但在肌肉的持续紧张度上逊于直杠,特别是在杠铃下放阶段。由于角度适宜,对腕部不适或有伤者,曲杠则是代替直杠弯举的好方法。

训练要求与立姿直杠弯举基本相同,注意力应集中在整个肱二头肌上。标准的训练安排是:12、10、8、6、10次,做5个正式组,其中孤立重量组(10~12次/组)必须保证做3组。较高次数与较低次数的合理搭配,既能保证调动更多的肌纤维参与运动,又能保证动作的规格与次数,利于产生"泵"感的充血效应。

二、 哑铃弯举

1 坐姿哑铃交替弯举

坐于凳端,双手各执一哑铃,左右交替做弯举动作。

弯举时为保证动作的准确性,可采用对镜训练方式。这样可纠正低头助力的毛病。

为了让肱二头肌弧度更饱满、肌肉更厚实,应做"均衡弯举",哑铃尽量保持水平,不要左右晃动,使肱二头肌的内外两个肌束均匀受力;若为打造肱二头肌的尖峰,则须有意识地外旋小臂,仿佛要用小指去触碰肩膀。另外,可用一个小技巧来修饰上臂形态,兼顾肱二头肌下端。这就是在哑铃下放至底部时有一个自然后撤动作,幅度不大,但能令胳膊彻底伸直。然后以肱二头肌下端为起动点(意念也集中于此),带动哑铃弯举。次数变化在每组10~12次之间,下限不要低于8次,否则难以保证动作的规范。

为打破适应性,接受不同的刺激频度,有时可安排连续试举,一般是安排从重至轻的不同重量,而不是反向顺序。这更符合肱二头肌的耐受特点,也更容易挖掘其生长潜力,同时可避免拉伤肌腱。例如,以25公斤的哑铃弯举至力竭后(10~12次左右),紧接着试举20公斤的哑铃,无法再完成一次时立即接做15公斤的哑铃至力竭。这样重量呈现2~3个阶梯,但至多不要超过3个,每个阶梯重量相差5公斤左右,过大过小都会影响进一步挖掘肌肉潜力,影响训练的综合效果。

2 哑铃斜板交替弯举

坐在后倾角为45度的斜板上,双手各执哑铃做交替弯举。

第一组的重量不要过大,目的是热身、确定动作路线和感觉,然后再逐加重量。正式组为5组,第3、4组可加至最大负重,次数为6~8次。

这种后倾角度能使肱二头肌上缘与肩部交接的肌腱处始终处于牵拉的紧张状态,利于发展肱二头肌上部。由于无法像普通状态那样"夹肘",下放时手臂的后展和上举过程的转腕动作对肱二头肌的下缘与尖峰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这是一个较全面锻炼肱二头肌的动作,也是健美巨星施瓦辛格极偏爱的一个必练课目。

由于这个动作的"支持性"较差,故整个动作过程应全神贯注。必须均匀发力,下落也应如此。上升至顶部时做顶峰收缩2~3秒钟效果会更好。

3 单臂哑铃斜托弯举

杠铃斜托弯举的目的是为了刺激肱二头肌的下端,所以下放至底部时双臂必须有意识地伸直,否则就失去了动作的意义。单臂哑铃斜托弯举不具备双臂执握的稳定性,对关节和肌腱的要求也较高,训练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肌肉的持续紧张给肱二头肌以集中刺激。

动作的细节要求是:一手扶凳,以提供稳固的支撑,持铃臂的伸展不要太充分,以免给关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要尝试做顶峰收缩(会很别扭,找不到通常的训练感觉),也无需刻意伸直胳膊,这样才能让肱二头肌保持持续紧张状态,达到较好的训练要求。

另外,由于单手执握依托凳面,没有任何借力机会,故采用的重量也应谨慎。仍然是5个正式训练组,第1组采用较高的次数,然后逐增重量。标准的训练安排是:15、12、10、8、6次,这更符合动作的特点和要求。

三、 牵拉类动作

牵拉类动作的特点有二:一是超常的持续紧张状态;二是为了对抗负荷和保持动作的稳定性,肌肉要承受强大的张力。

比较有效的动作是:

1 单杠徒手(或负重)引体向上

掌心向内反握杠,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肱二头肌上。拉起时要以肱二头肌的收缩力带动身体移动,下放时必须做到控制还原,保持身体稳定,缓慢降至最低位,不要顺势而下,否则得不到负功收缩的效益,肌纤维也得不到拉伸的张力。这正是引体向上训练的关键之处--拉伸使肌纤维产生的有益损伤(相比屈伸类动作,拉伸使肌纤维的有益损伤更显著)使肌纤维在获得充足营养和休息的情况下,能更好的超量恢复,体积和力量增长更明显。

一旦能徒于完成10~12次/组,就应在腰部挂杠铃片,使每组次数降至6~8个。若又做能到8个以上,则应再增加铃片重量,使之回归到6个左右。中高级水平者也可通过每组4次以下的低次数针对性地发展力量,以挖掘更大的潜力,使基础训练的负重得到提高,也相应提高了训练强度。

标准的训练安排是:12、12、10、8、6次,共做5组。关面2组12次为徒手动作,后3组逐增负重,这样总的组次数和强度都有了保证。

2 拉力器直杠弯举

立于十字拉力器架一侧,调节好拉力器长度,然后进行弯举。

先进行1~2组的轻负重练习,以确定一下线路及动作感觉,然后再逐步加大重量。

拉力器弯举的最大优势在于:施加在肱二头肌上的压力不会因动作角度而变小,张力效果非常明显。所以提倡下降时刻意控制动作,与铁块配重相抗。上升时速度应较快,也可用爆发力,但必须在充分热身后,且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在目标肌上。

我喜欢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肱二头肌下端,以此发力带动整个弯举动作,做爆发式弯举。至顶部时停留1~2秒,做顶峰收缩,然后控制性还原。上臂形态因此获益匪浅。

3~5个正式组,逐加重量,次数为15、12、10、8、6。如果体力下降,也可只做3组高次数组,以肱二头的"泵"感为主要训练目的。

一般而言,拉力器弯举应安排在杠、哑铃弯举之后,偶尔(10~15天左右)也可倒过来,给肌肉一个"冷不防",以激发其活力,打破刚刚建立的动作定型。

这个训练法对肱三头肌所起的震撼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训练法所无法比拟的。它所起的作用——肱三头肌的快速生长,连你自己都会惊讶。众所周知,只有采取多样化的训练才能获得最大的肌肉块。这里介绍的肱三头肌训练法就遵循了这个原理,高次数的绳索训练和低次数的哑铃训练相结合。一些健美运动员也许对肱三头肌要训练18组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他们认为肱三头肌是小肌群,应该被呵护,只要练12组就足够了,否则会训练过度。我的回答是:只练这么几组对肱三头肌是远远不够的,我需要不断地、持久地刺激它。 事实上,肱三头肌是身上最强有力的肌群之一,它能协助三角肌和胸大肌更好地完成动作,从而能举起你体重2倍的重量。而如此完善的力量组合是无法仅靠3—4个练习就能练出来的。你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训练它,刺激它不同的部位,并且运用不同的训练动作和重量。

拥有上肢的上肢肌肉,会让我们的身体看上去更加迷人,很多男性朋友们都比较注重于手臂肌肉的锻炼,手臂肌肉的结实会让我们看上去更有力量。

那么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推荐几个关于手臂肌肉训练的动作,这些动作主要是在锻炼我们的肱二头肌,让我们的手臂看上去更加有力量、更加强壮。1、坐姿绳索弯举

第一个动作我们需要借助到绳索拉力器来完成,首先我们需要坐在地面上,将我们其中一侧的腿部弯曲,让我们该侧的手肘可以靠在膝盖上,保持的背部的挺直,然后我们来完成这个训练动作。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让我们的肱二头肌去发力,带动绳索的拉动,减少其他部位的发力。

2、坐姿哑铃弯举

我们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需要首先保持一个坐姿,将我们的身体坐在训练椅上,保持背部的挺直,随后双手各执一只重量合适的哑铃,用我们手臂力量去发力带动哑铃的弯举。在你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可以把你的速度稍微放慢一点,无论是下放还是上举,都让我们的肌肉感受持续的发力。

3、坐姿杠铃弯举

做完了哑铃弯举动作之后,我们再来做一个杠铃弯举,我们的训练工具会有所改变,但我们所掌握的动作要领不变,同样用我们的肱二头肌去发力,感受手臂肌肉的紧张。在你做这个动作的同时,依然要保持背部的时刻挺直,不要借助其他部位去发力。

4、站姿俯身单臂弯举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这个训练动作,需要我们保持一个站立俯身姿势去完成,首先我们需要保持一个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的站立姿势,随后将我们其中一侧腿部向后滑动,让我们的双腿呈现一个前后摆放的状态。

然后用单臂支撑着我们身体,使得我们的身体保持一个俯身状态,其实是抚顺,你也需要保持背部的挺直,随后我们来完成这个单臂的哑铃弯举。一侧做完之后,我们需要换到另外一侧,接着再来完成一次。

5、站姿杠铃片弯举

第五个训练动作,我们需要借助到杠铃片来完成,首先我们需要保持一个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的站立姿势,将我们的背部挺直。然后就和图中给我们示范的一样,我们需要双手握住一个重量合适的杠铃片,将它放置在我们身前,随后用我们的手臂力量去发力,带动杠铃片的弯举。

6、站姿绳索弯举

最后一个要给大家介绍的训练动作是站姿绳索弯举,首先我们还是需要保持一个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的站立姿势,将我们的背部挺直。随后双手握住绳索拉力器的拉头,用我们的手臂肌肉去发力,带动绳索的弯举。

这些动作你可以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把它加入到你的专项训练计划中去,有计划地去练习,会让你的肱二头肌训练变得更好。坚持把它们做下去,你的肌肉一定会变得非常明显,你的身体也一定会拥有更多的力量。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阅读最新一期的推送文章,今天的这期推送和之前的一样,我们再来讲解一个动作,就是二头弯举。这个动作大家都知道怎么做,所以重点并不是教大家怎么做。

很多人会跟我说练完了很多的二头弯举之后第二天胳膊没有了酸痛感,而且有的时候力量还会增不上去,肌肉体积也无法继续的增加。所以他很困惑不知道怎么改变来进一步提升他的二头的维度,所以本期推送就会给大家分享几个技巧让各位找回当时的酸痛感。

首先我们还是要先说一下正确的姿势,我们正常的站着,整个人放松,不要含胸,也不要过度的挺胸,剩下的就是手臂提起来放下去。唯一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手臂起来的时候不要过度的向上甩。

哑铃弯举大体上和杠铃弯举一样,但是有一个稍微复杂的是我们一开始手心是向着自己的,但是上举之后手心是需要面向自己的,所以有一个旋转的过程。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技巧之前我们还要说一下我们二头的功能有哪些。一共有三个功能,第一个,弯举。第二个,提肘。第三个,外旋。我们做哑铃弯举的时候就很好的利用了这几个功能。

第一个技巧,慢慢下放。我们把哑铃举起来之后,下去的这一个离心的过程,要尽可能的慢,我们可以给自己三秒钟的时间,这样子的好处就是我们二头弯举的离心会尽可能的被延长,所以我们肌肉受压力的时间会延长,所以受到的刺激也会进一步增加。

一般来说这个动作的难度增加了,所以我们应该选择轻一点的重量去做。

第二个技巧,继续提肘。我们在把杠铃提起来之后,需要进一步的上升和提肘,原理就是我们想要利用我们二头的第二个功能——提肘。

有一点很重要,这是一个两步走的过程,我们要先起来再提肘,很多人会做错,他们会直接的半弯不弯的起来,这样就相当于是一个前平举,练到的就是我们的肩膀前束了。这个技巧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我们需要自己去感受。

第三个技巧,继续外旋。这是针对哑铃弯举的一个技巧,就是我们再哑铃弯举起来之后,需要进一步的继续外旋我们的手肘,也就是进一步的利用我们二头外旋的这个功能。一开始会有点不适,因为这样哑铃会向外偏出,但是这样会使我们的手臂非常有感觉。

这样练完各位的手臂是否已经酸爽了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686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