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皇太极篡夺了多尔衮的皇位?

皇太极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皇太极篡夺了多尔衮的皇位?,第1张

太极多尔衮是兄弟关系。

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

首先,努尔哈赤并没有称帝,也不存在“皇位”这种说法。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并没有留下传位给多尔衮的诏书,也没有留下口喻。故而无法考证皇太极是否夺了多尔衮的可汗位。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即清太宗(1626年-1643年在位),又译黄台吉  、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兼任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六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位。

参考资料:

爱新觉罗·皇太极_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参考资料:

爱新觉罗·多尔衮_  

问题一:多尔衮是什么意思 是熊的意思,全名翻译过来是金熊。

--纪连海《正说多尔衮》

多尔衮除了是熊的意思外,还有一说是一种凶猛的大型的动物。

问题二:多尔衮在满语里是什么意思 是熊的意思,全名翻译过来是金熊。

--纪连海《正说多尔衮》

多尔衮除了是熊的意思外,还有一说是一种凶猛的大型的动物。

问题三:爱新觉罗多尔衮在满语中的意思! 爱新觉罗・多尔衮,这是满语,爱新觉罗在满语中是“金”的意思,象征着尊贵,多尔衮在满语中的意思是“熊”,满洲人以游猎为生,大概希望孩子们长大后都能够健壮、勇猛吧,很多父母用动物的名字给孩子命名。努尔哈赤的意思就是“野猪皮”,很有意思吧!也就是说,多尔衮的全名翻译成汉语就是“金熊”,呵呵,后来的雍正皇帝“赐予”他两个反动的弟弟低贱的名字“阿其那”、“塞思黑”,翻译过来便是“金猪”、“金狗”,都很有意思,也很可爱哦!

问题四:孝庄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多尔衮,满洲最勇敢的勇士,清王朝正式建立时最大的功臣,顺治即位后满朝最大的统治者,和顺治皇帝的额娘庄妃扯上太多的不非关系,这就是多尔衮。一生有过辉煌,有过痛苦,有过无奈,太多太多的感情聚集在一起,串起他不凡又复杂的人生。纵观前清历史,对多尔衮纵是有很多感慨,不知,多尔衮,一生为何?

清朝开国先皇努尔哈赤,也就是清太祖,在临死时,据说只有一个妃子陪在他的身边,他对这个妃子是倍加宠爱,这个妃子就是多尔衮的额娘。清太祖死前没有来得及当众指定哪个皇子为下一任的皇帝,说是只是口授给多尔衮的额娘。于是,清太祖归西,他的四个较长的儿子被称为四大贝勒,处理了清太祖的后事。有国必有君,国无君不宁, 指定下一任皇帝即位成了四大贝勒首要的问题。于是,他们与多尔衮的额娘急急联系,没有人知道其详细内容,谈到了最后,却传出了一个消息:先皇临死时,出于对大福晋的爱怜,指定大福晋为其陪葬,所谓一起去天上做夫妻。可怜的多尔衮年龄还不大,就必须要接受如此的痛苦,当他急急赶到时,所有人都拦着他,总算闯了进去,“大福晋随先皇升天!”这一消息传入了他的耳中,他跪在了地上,泪水模糊了眼睛。这一刻起,多尔衮明白了:自己最爱的额娘去了,从今以后只有自己了,一定要领着弟弟闯出一番天地!

有野史记载,努尔哈赤的真实意思是要十四子多尔衮即位,努尔哈赤生前特别喜欢多尔衮,喜欢他的勇敢机智。可是,似乎大福晋和四大贝勒之间的恰谈出了什么问题,最后大福晋随先皇而去,四大贝勒以多尔衮没有战功否定了他。据说四大贝勒之中最年长的代善此后对多尔衮格外的关照,也许这就是他对多尔衮的忏悔、对大福晋的赎罪吧!可是,敢问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就算先皇并没有让大福晋做为陪葬的遗诏, 就算多尔衮真的是内定的下一任皇帝,又有什么用?原来的多尔衮可以在大草原上策马奔驰,尽享人生之乐,可如今呢?全部的担子都要他自己扛,有泪水也只有咽里!

民间传说把多尔衮和大玉儿(即后来皇太极的庄妃)的际遇划出了唯美,即美妙又凄凉。传说多尔衮和大玉儿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由于年龄相仿而且他们的骨子里都有着那么一种豪爽,他们早已偷偷相爱,似乎就等着合适的时机完婚了。可是,四大贝勒中的皇太极即位,却一眼看中了冰清玉洁的大玉儿,封她为妃。这一击又将多尔衮打入无底深洞,和深爱的人含泪分离……我想,也许多尔衮的心里对皇太极更多的感情是恨吧!从皇位到心爱的人,他无一事可心。

“蒹荚苍苍,白露为霜,

所为依人,在水一方”

一切的际遇离多尔衮远去,上天连一个小小的幸运都不肯给他供他侈奢……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吧,多尔衮看尽了身边的世俗,麻木了,当年他英俊勇敢,聪明机智,缺的就是功绩。于是,他离开了皇宫,远离了这是非之地,这块令他绝望的土地,远赴缰场,用一个个战功证明了他自己。

也许他在这战场寻找着什么吧!找回他的勇敢,找回他在草原驰骋的心际,还是在寻找他远去的心灵……

后来皇太极驾崩,此时庄妃(大玉儿)已为皇太极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福临。多尔衮结束了在战场的生活,回到了皇宫。此时,明朝的遗军蓄意造反,皇帝驾崩继承皇位的人选当先在即,多尔衮本可轻而易举的当了皇帝,以当时他在朝中的影响即位当皇帝似乎是意料中的事。但是,多尔衮却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不顾反面势力的影响,不顾同样有继承权的皇子豪格,将庄妃的儿子福临一手托上了皇位。于是,庄妃当上了皇太后,在后宫位居第二,而多尔衮呢,有了一个称号,摄政王,后称为皇父摄政王。>>

问题五:孝庄到底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纵观清朝三百年,尤以清初最为混乱,疑案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清宫三大案了,它们分别是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即位。而在这三大案中又以太后下嫁争议最多。一种说法清太宗皇太极晏驾后,谁来继承王位成为了当时最为敏感的问题,满清贵族内部的斗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以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和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互不相让,甚至有爆发战争的危险,就在这时,当时还是妃子的孝庄文皇后找到了多尔衮,提出让多尔衮拥戴福临即位,作为条件之一就是多尔衮担任摄政王,多尔衮权衡利弊后,同意了孝庄文皇后的意见。但有人认为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多尔衮与孝庄文皇后进行了一次权色交易。多尔衮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但就是由一个弱点,好色,而且对她的嫂子孝庄文皇后尤其注意,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孝庄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皇位继承的关键时刻使出杀手锏,一举成功,使自己的儿子福临成功地继承了皇位。此后,多尔衮率兵打进北京,并控制了当时的军政大权,他已经不满足于偷偷摸摸,开始公开出入后宫禁地,而当时满族的习俗兄长死后弟弟可以娶嫂子,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父亲的妾,因此对多尔衮的所作所为满洲贵族并不在意。而当时汉族的知识分子虽有在朝为官者但都人人自危。所以多尔衮和皇后的感情发展可以说完全没有阻碍。当时朝中有一位重臣叫范文程,是范仲淹的后裔,早年就追随太宗,深得顺治皇帝与太后的信任,皇后下嫁就是由他首先提出来的。有人说他是受了太后的指使,有人说他是应多尔衮之请,还有人说他是为了取悦当权派,总之,是范文程首先提出让太后与多尔衮夫妻团圆。但也有野史称,是前明降臣钱谦益向多尔衮提出此动意的。多尔衮与小皇帝顺治一直关系不好,这对摄政王多尔衮来说一直骨鲠在喉。而此时多尔衮元妃去世,多尔衮郁郁寡欢。钱谦益就此向多尔衮说,“无非再娶,以慰悼亡”。就此即请皇太后下嫁多尔衮,使传言变现实,实至名归,另外这样也正好控制顺治。这一提议很快就得到了多数大臣的支持,而福临也碍于多尔衮的权势勉强同意。就这样,太后正式下嫁多尔衮为妻。而因此,孝庄死后,康熙等后代子孙因其丢了爱新觉罗家的脸面,将她葬在了清东陵陵区外。还有一说是,摄政王王多尔衮在逼死政敌豪格后,娶了豪格的福晋,来自科尔沁蒙古草原的博尔济吉特氏。但是民间却以讹传讹,传说当今皇太后,同样来自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下嫁多尔衮,文人们还写成文章,编造了种种传说,生动描绘了皇太后和摄政王的亲事。其实,“太后下嫁”之说,首先起因于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被封为“皇父摄政王”。这个怪异的称呼使人们引起了各种的猜测。大家认为,皇帝之母降贵屈尊下嫁,才使多尔衮有了这种尊称。而也有人称当时顺治是为了孝顺,考虑到母亲的孤苦及与多尔衮多年的情谊,和多尔衮对自己拥立帝位的恩情,在大臣的提议下议请多尔衮与母亲结合。父死子娶其庶母,兄死弟娶其嫂的婚俗,在当时满洲风俗来说十分正常。但不管怎样,“太后下嫁”的故事,折射出了顺治帝和孝庄皇后这对孤儿寡母当时尴尬险恶的政治处境。而明张煌言作诗“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倒是实有其事。对“太后下嫁”的故事,虽然野史中记载很多,但在清史稿中并没有提到。从事实来看,孝庄皇后死后,清王朝又延续了二百多年。这期间,大清诸朝对她尊崇备至,极尽歌功颂德之事,在陵寝祭祀方面也把其放在首位,如真有太后下嫁之事,清皇朝为何能自取其辱呢?当然也有一说:据说到了乾隆时期,纪晓岚在整理清宫档案时,觉得这一事件有辱皇家尊严,因此奏请皇帝批准,从档案中删去这一部分内容,从此,再没有人提起>>

问题六:孝庄秘史中多尔衮被人称为“萨哈达”萨哈达是满语吗?是什么意思? 是满文中“猎人的首领”的意思

问题七:多尔衮做什么官 天命十一年,贝勒。

天聪二年,晋固山贝勒。

崇德元年四月,封和硕睿亲王。

三年,降郡王。六年,以功复亲王。

顺治元年,授皇叔父摄政王。

五年十一月,尊为皇父摄政王。

问题八:皇太极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皇太极篡夺了多尔衮的皇位? 皇太极的皇位到底是继承努尔哈赤的还是篡夺多尔衮的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去世,临终前曾召见爱妻乌拉氏阿巴亥,似乎要授以遗命。但众贝勒早就担心多尔衮三兄弟力量迅速壮大,便在拥戴皇太极继位为汗之后,九个时辰,迫令阿巴亥自尽殉夫,声称是太祖的“遗命”。是四大贝勒共同推举他的努尔哈赤生前最宠爱大妃阿巴亥,子以母贵当然多尔衮做为努尔哈赤的小儿子自然努尔哈赤也喜欢他,史料记载多尔衮是努尔哈赤最喜欢的儿子努尔哈赤生前有意思把位传给多尔衮让他的大哥代善摄政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并没有留下传位给多尔衮的诏书也没有留下口喻就去世了,甚至连接班人也没有来得及选皇太极野心大,有能力,窥视这个汗位已经很久了,他对内拉拢他的弟弟哥哥,对外亲近百官,自然而然的都推选他坐大汗的位子,至于怕大妃阿巴亥和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抢他的皇位,皇太极伪造大行皇帝遗诏让大妃阿巴亥殉葬说是大行皇帝死前遗命这样皇太极在政治上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因为多尔衮三兄弟年纪都还很小政治手腕明显不够成熟,所以皇太极顺利登上皇位

问题九:多尔衮名字由来 那些名留青史的满洲贵族的名字,从音译过来的字叮上看来,倒也带有神秘的异域气息,可是一旦意译,立刻暴露了这个民族的文化海拔。“多尔衮”的意思是“獾”,“多铎”的意思是“胎盘”,12子阿济格,翻译成汉语是“老疙瘩”。女婿“和何理”的意思则是“上牙嗑下牙”。其他王公贵族的名字也文雅不到哪里去。贝勒岳托,名字的意思是“傻子”,将军席特库,名字是“尿炕孩子”,而贝子傅喇塔的名字居然是“烂眼皮”。并不是满族人不想起个好听的名字,而是因为早期满语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实在没有多少优雅的词汇可供起名者挑选。

多尔衮以豪格隐瞒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将豪格下狱,最后,豪格死于狱中。皇太极突然驾崩,当时实力最强的是其弟多尔衮和其长子豪格,多尔衮与豪格相争出于焦灼状态时,多尔衮转而支持孝庄的儿子福临,将了豪格一局,迫使豪格也放弃了皇位。后调离豪格离京平叛战乱,豪格得胜回师没多久,就被多尔衮构陷,死于狱中,年仅四十岁。豪格死后,其福晋为多尔衮所纳。后来多尔衮死后,顺治又给哥哥平反。

一、豪格简介

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8年),是皇太极之长子,军功卓著,在清朝崛起的过程中,豪格的贡献是很多的,他靠着自己的实力,一路从贝勒升到和硕贝勒,再升到和硕肃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因受妻族牵连,被降为郡王。但第二年就因军功又重新晋封为亲王。在父亲皇太极死后,与叔叔多尔衮争皇位,最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福临登基成为大清入关的第一任皇帝。

二、错失皇位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在没留下遗诏和继承人命令的情况下突然驾崩,高高在上的皇位只让成了众宗室旗主大加争夺的目标。

作为皇长子的豪格成为众人拥立的对象。但同时,功劳大,支持者同样多的多尔衮成了豪格争夺皇位的主要竞争对手。两人实力相当,究竟谁做皇位,关系大清的安稳和命运。

论实力,豪格有正黄、镶黄和镶蓝三旗的支持,再加上自己所领的正蓝旗将领的拥护,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当时威望最高的是皇太极的二哥礼亲王代善,他认为豪格是“帝之长子,当承大统”。

但多尔衮和两白旗的官员坚决反对立豪格为君。多尔衮想坐上皇位,但也知道自己强行继位绝对会让豪格一方和他拼死相争。争夺皇位的战火一触即发,当时人人自危。这时候,多尔衮和豪格各退一步,拥立豪格的弟弟,皇太极的另一个儿子——6岁的福临继帝位。

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济尔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出任第一摄政,宫廷多数高官没有异议。多尔衮任第二摄政稳住了多尔衮兄弟集团及其支持者。就这样豪格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宝贵机会。其实,综合来看,还是豪格的优柔寡断让他错失了皇位。

三、结局

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大军班师回京,顺治帝福临亲自设宴慰劳哥哥豪格。睿亲王多尔衮与豪格素来存在嫌隙,不久就以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四月死于狱中,年仅四十岁。

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 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出生于赫图阿拉。是大清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一、年少出征,战功无数

天命十一年封贝勒;天聪二年,十七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

天聪九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至七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

有传言当初努尔哈赤有意传位14子多尔衮,但天意弄人,努尔哈赤还没安排妥当就已经病逝,最后由于各方利益,各大贝勒推举皇太极继承汗位并逼死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 在皇太极继承汗位一年半之后,十七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征蒙古有功,被"赐以美号"。在此之后,皇太极对多尔衮多次委以重任,帮助多尔衮一步一步成长。直至最后有能力和战功显赫的皇长子豪格平起平坐,

皇太极待多尔衮不薄,甚至超过了对他的亲生儿子豪格,这或许是对多尔衮的愧疚。 多尔衮一生战功赫赫,所以皇太极死后,他也是继位的候选人之一。

二、没有指定的继承人

皇太极死后,由于生前没有指定过继承人,因此各方势力都对皇位虎视眈眈。当时多尔衮可以说是大清位高权重,加上功勋卓著,多方势力都愿意支持他自立为帝。但是,多尔衮的主要竞争者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从身份上来说,他比多尔衮更具优势,所以,支持豪格继位的势力也不少。 因此形成了“双王夺位“的局面。

三、政局不稳定 时机不成熟

两派势力一度剑拔弩张,双方一直相争不下。但是在最后关头,多尔衮认为称帝条件和时机目前还不成熟,于是决定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承帝位,他也因拥立之功而成为了摄政王。

四、稳定军心 防止内乱

因为此时正式对战明朝的关键时刻,如果清朝内部发生矛盾,是必要影响对明朝的进攻,影响清朝南下的脚步,所以多尔衮也是为了大局所考虑。暂时放弃了皇位的争夺,以此老保证保证大清军队的一心出征。

福临由于年少,因此朝政全部抓在多尔衮身上,他大权在握之后,满朝文武都唯多尔衮马首是瞻,年仅6岁的皇帝顺治更是对多尔衮服服帖帖。 此时的多尔衮,实际权力已经凌驾于顺治皇帝之上。

但他依旧没有成为皇帝。这在历史上众说纷纷,有人说多尔衮是为了心爱的女人-孝庄太后,才甘愿扶持孝庄的儿子福临做皇帝。 但事实是否如此呢,其实我认为多尔衮混迹政场多年,早已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儿女情长这种事情绝不可能成为他登上大位的绊脚石! 其实,在多尔衮掌权期间,擅权专政,任人唯亲,顺治帝每天也是提心吊胆。

从历史上的种种迹象来看,多尔衮一直都是有称帝野心的,之所以没称帝,主要还是认为时机不够成熟,不敢贸然行动。而且,多尔衮当时不到四十岁,他肯定认为自己还有大把的机会登上帝位。

但是,不巧的是多尔衮在三十九岁时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因此逝世。

多尔衮一生中多次建功立业,为大清朝立下汗马功劳,一度手握重权,但却始终没能称帝。除了说一些天命不可违等无可奈何的抱怨话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更恰当的理由来解释了吧。

多尔衮(74)太极(165)努尔哈赤(6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956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