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帝的公开举荐新太子是荒唐还是阴谋?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帝的公开举荐新太子是荒唐还是阴谋?,第1张

我们先来看看康熙为什么要废掉胤礽,这里面有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太子平时生活奢侈,通过他人欠了国库五十万两,最后被人知道之后,是通过卖官的方法筹借了五十万两,这个事情自然是被八阿哥,通过大阿哥,告诉了康熙,康熙为了保全太子的面子,就没有再深究。

第二件事情,张五哥的那些刑部冤假错案,这个是太子新的捞银子的方法,最后也是被八阿哥给查出来了,康熙再次没有深究。

第三件事情和第四件事情,都发生在承德行宫,前面一件是与皇妃郑春华的私通,后面一件就是调兵围康熙,当然最后一件是被八阿哥和十四阿哥诬陷。

但总的这几件事情,导致胤礽被废。

那我们再来看看,康熙是不是有心重新立胤礽为太子,或者这根本就是一场阴谋,是为了打草惊蛇,敲山震虎,这里面也有几个原因。

第一,康熙对胤礽还是存在一丝幻想的,毕竟胤礽是赫舍里皇后难产生下的,而赫舍里的爷爷索尼和叔叔索额图对康熙都是有大帮助的人。

第二,太子王琰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胤礽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也不容易,康熙的其他皇子太优秀,也对太子使绊子,康熙也能希望胤礽知错能改。

第三,没有太子,九子夺嫡会更加的激烈。

第四,八阿哥的支持者,实在太多了,康熙想看看,到底有哪些人支持八阿哥,到底有多少人,结果也让他大吃一惊,他对八阿哥更多的是忌惮和提防。

总的来说,康熙这次举荐新太子的主要目的,一方面确实是想让胤礽一次机会,再者呢,就是让九子夺嫡能够缓和一些,最重要的就是让支持八阿哥的人都出来,让他一个个看清。

康熙火线调兵,狼覃进驻八大山庄,预示着一场“假”危机的落幕。

但此时的康熙帝,不会去想“凌普兵变”到底是真是假,即便是假他也要当真。因为这种突发的危机,有着许多的矛盾点,而他的当务之急是稳住众皇子。当时的夺嫡进展如火如荼,伪造太子手谕一事,更是触动了康熙帝的逆鳞,他远没有料到“某些人”会做出如此胆大妄为的丑事。

究竟是谁伪造了太子手谕,其中又有什么隐情,这些是关键问题。康熙帝知道,如此胆大妄为之人,如若不敲打,那便是巨大的隐患。所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敲山震虎,得先看看谁最有可能是“夺嫡狂徒”,老十三是侠王,老四实心用事断不会如此,老三是个读书人,而老八和老十四最有可能。但究竟是老八还是老十四,康熙帝摸不准,毕竟八爷党的形式也是“晦暗不明”。

所以,废太子之后不久,百官议举新太子的闹剧悄然上映。铁腕康熙的帝王心术炉火纯青,议举新太子,其实就是铁腕康熙编导的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而且是全剧最大的骗局。

康熙举荐新太子的目的,其实并不是为了让胤礽复位。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借着举荐新太子的名义,要消除朋党的危害。因为在太子胤礽废掉以后,佟国维就一直联合别的大臣威胁康熙。

康熙已经认识到,如果不能有效的遏制朋党的危害,他的皇权将会受到损害。同时康熙也为了能够让接班人有个安定的局势,他必须要除掉一帮老臣。

基于上述目的,康熙开始无声无息地布下一个大网,以议举新太子为目的,等着八阿哥、佟国维等一干人步入局中。

为了引得八阿哥、佟国维等人“上钩”,康熙甚至不惜“声东击西”、“欲擒故纵”,比如八阿哥有意安排一个道士发表“八王大”的谣言,想试探康熙真实想法,康熙借力使力,对道士“宽大处理”,令八阿哥、佟国维看在眼里,都喜不自胜,更加蠢蠢欲动。

而且对于“议举新太子”,康熙原话是各位朝臣可以议举,但并没有强迫大家必须参与议举。康熙这么做是给那些非“八爷党”、非“佟国维党”的官员留了台阶和退路。

可以预见,只有那些真正有非分之想的人,才会不顾一切地推举八阿哥、向佟国维靠拢。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作为朝中重臣的佟国维,对于当时还没有任何地位的侄子隆科多态度十分不好,隆科多先后好几次请求叔叔佟国维为他安排差事,佟国维各种理由拒绝了隆科多,后来隆科多又来佟国维这里请求叔叔佟国维给他安排差事,佟国维看隆科多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状态,最终给他安排了一个理藩院守监的差事,后来在十三爷胤祥被关押进理藩院后,隆科多得到上面的指派,去服侍十三爷胤祥,这个指派的人正是佟国维。

佟国维是个老谋深算的人,在康熙第一次废掉太子后,他加入到支持者众多的八爷党中,不过他不能把宝都压到八爷胤禩这里,在安排侄子隆科多去理藩院守监,安排他与十三爷胤祥,其目的就是让隆科多与四爷党交好,目前康熙皇帝态度不明,两边都有宝押,结局不至于太惨。

事情的发展程度也向着佟国维所考虑的方向发展,康熙皇帝在后来传召佟国维一同进晚膳,中间谈到佟国维年事已高,早晚要给年轻人发展的机会,还问到佟国维的家族中,有谁能够堪当大任,佟国维借此机会推荐了隆科多,随后康熙皇帝将隆科多封为九门提督,后来康熙皇帝命朝臣举荐新太子,朝中的多数大臣举荐了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康熙皇帝在看到此情况后,十分生气,为了让朝中大臣不会再有非分之想,康熙皇帝便拿佟国维开刀,夺去了佟国维的所有官职,命他回到家中养老,此事也因为佟国维被夺去官职而结束。

这是雍正王朝中佟国维的结局,影视剧跟历史上真实的事情都是有差距的,那么历史上的佟国维在后来结局如何呢?

佟国维是顺治皇帝的妃子佟佳氏最小的弟弟,佟佳氏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继位后,将母亲佟佳氏追封为皇后,史称孝康章皇后,不光如此佟国维的女儿还嫁给入宫中康熙皇帝,成为了康熙皇帝的贵妃,在她去世后,被康熙皇帝追封为皇后,史称孝懿仁皇后,因为这一层的关系,使得佟国维在朝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佟国维还曾经跟随康熙皇帝两次出征准噶尔均都取得了胜利,使得之后,康熙皇帝对佟国维更加的重用,朝中的很多大事,康熙皇帝都与佟国维商议,而且都听取佟国维的意见,很多事情也都会交给佟国维进行处理。

公元1708年,也是康熙皇帝执政的第四十七个年头,康熙皇帝在这一年的七月,因为康熙皇帝之前与太子胤礽种种的事情使得二人的矛盾不断加深,同时也因为在当时太子胤礽的试图谋逆的行为使得康熙皇帝最终下决心废掉太子。

随后康熙皇帝当着众位朝臣的面宣布废掉太子胤礽,没废除太子胤礽之前,因为太子胤礽名分已定,加上康熙皇帝对于太子胤礽的宠爱,有夺嫡之心的皇子们不敢太过张扬,在康熙皇帝废掉太子胤礽,使得阿哥们对于皇位开始进行觊觎,有些势力开始高调的运作,这其中就包括八爷党。

康熙皇帝对于八爷党的一些行为自然是看在眼里,只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隐忍不发的状态,八阿哥胤禩因为礼贤下士和亲切随和,在朝中有贤的美誉,因此支持者众多,佟国维也是八爷党的支持者之一,因为佟国维在朝中的地位,正是八阿哥胤禩所需要的,见佟国维支持自己,八阿哥胤禩自然十分高兴,八阿哥胤禩经常前往佟国维府中拜访,佟国维也经常去八阿哥胤禩府中拜访,二人之间相互往来十分频繁,这些康熙皇帝自然是看在眼里的。

公元1709年,这一年是康熙皇帝执政的第四十八个年头,康熙皇帝命大臣们推举新太子的人选,佟国维和马齐等朝中多位大臣推举了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康熙皇帝本来对于八阿哥胤禩种种谋夺储位的行为十分反感,如今看朝中的多数大臣都站到了把阿哥胤禩那一边自然十分生气,康熙皇帝生气的原因,不外乎两点。

第一个原因是,大臣们选拔的太子人选,并不是自己心中所想的,康熙皇帝想要复立太子胤礽,只是没有合适的理由,康熙皇帝觉得这些大臣应该是能读懂他的心思的,可以最终的结果,却让康熙皇帝失望了,失望之下的康熙皇帝,自然十分生气,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康熙皇帝认为八阿哥胤禩拉拢朝臣的行为,威胁到了他的权利,加上本来就不太喜欢八阿哥胤禩,对于朝臣选八阿哥胤禩为太子,自然十分生气,当众对佟国维进行了严厉的斥责,并罢了佟国维的官,命他回家闭门思过。

自此以后的十年间,佟国维一直在家中闭门思过,直到公元1719年病逝,佟国维去世时,享年七十六岁。佟国维去世后,康熙命人厚葬佟国维,康熙皇帝更是为佟国维亲自书写碑文,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皇帝继位,追封佟国维为太傅,赐予端纯的谥号,历史上的佟国维最后是善终的结局。

古人说“笨鸟先飞”,但笨鸟尽量别先飞,因为笨鸟不知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天罗地网,遇见猎手就成了回不来的“出头鸟”。聪明的鸟先不飞,让先飞的鸟儿探路。《雍正王朝》中,大阿哥就成了先飞的笨鸟,八阿哥不吸取教训,继续高高飞起,结果同样被康熙狙击。

胤礽第一次被废后,几路人马各怀鬼胎,其中以胤禩最为活跃,不仅导演一出“八王大”的戏剧,还到处串联百官。但胤禛这边动作就小的多,只是在邬思道的建议下,举荐了废太子。邬先生此举,有何用意?

议举新太子时,站在胤禛的立场,可选择的人表面很多,但经过层层排除,其实只有一个

首先排除的是胤禩,因为他有三个方面,让人无法接受:

一、胤禩这个人,沽名钓誉、假仁假义、心术不正,实事一件不干,笼络人心、给对手挖坑的事比谁都积极。

胤禩是上层既得利益者的代言人,若当太子甚至继位,那是大清的灾难,天下黎民百姓只会更加糟糕,比如,黄河发大水,胤禩等人为了给胤禛挖坑,就能不顾千万百姓死活,阻拦筹款赈灾。邬思道、胤禛这种为生民立命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与胤禩“志同道合”。

二、胤禛与胤禩有直接竞争关系,而且私下互相算计。

从黄河发大水开始,两人就已经在明争暗斗。先是胤禛清查户部账款,当着康熙的面戳穿了胤禩的谎言;接着胤禩摆了胤禛一道,阻拦胤禛办差;然后胤禛又抓着八爷党的“把柄”,以此威胁……

大家都是想当太子的人,只是彼此表现方式不一样,但要指望胤禛推荐胤禩,那肯定比登天还难。

三、胤禩的势头有点过猛,过犹不及。

在古代,皇帝最担心都就是皇权旁落,谁要是有“另起炉灶”的苗头,谁就是皇帝的眼中钉。胤禩为了取代胤礽,诱骗肖国兴;在推举新太子时的高调作为,无疑暴露了自己的野心,也让康熙看到他的实力。这种危险人物,康熙不仅不会让其当太子,甚至还会刻意打压。

至于三阿哥,在议立太子的过程中,只能充当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一方面,他是一个文人,身边聚集的是一群只会高谈阔论的清流,这些人打口水仗、舞文弄墨比较内行,治国起来就是下一个南唐后主、宋徽宗;

另一方面,康熙在八大山庄,当着诸皇子的面,已经给了三阿哥一句批语,“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这句话也间接宣告他的夺嫡之路已经走到尽头。这个时候如果还去推举他,完全就是浪费选票。

九爷、十爷、十四爷都是胤禩的小跟班,既没形成气候,也没治国理政的才干,更不是康熙心中的理想人选,所以胤禛没理由投他们;十三爷是忠臣良将,也是胤禛的小跟班,总不能要大哥让出心向往之的大位,让马仔上吧?

胤禛能不能用毛遂自荐的方式,为自己争取太子之位呢?

在古代官场,自告奋勇是大忌,给人感觉就是贪图大位,很有可能就成了“出头鸟”。胤禛如果这样做,就与他平时“孤臣”、“冷面王”、“富贵闲人”的标签格格不入,康熙就会察觉他的野心,看你胤禛平时干活挺卖力的,想不到是故意演戏,装出来的“伪孤臣”,太让人失望了。所以,胤禛宁可投弃权票,也不能自荐当出头鸟。

排除了胤禛以及其他阿哥,也就只剩下废太子一人了。

顺着康熙的意思干活,总不会错

康熙对胤礽很失望,但还没有失望透顶,第一次废除他,有点不得已而为之。此外,康熙比较看中出生以及嫡庶之分,对嫡子胤礽还是有感情的。

所谓议举新太子,更像是康熙引蛇出洞而已,无非就是看看谁蹦哒得最活跃。以邬思道的智商以及对康熙的了解,他是能够察觉出,康熙会复立太子的。何况,康熙还放出了十三爷,这个信号是什么意思,其他人或许不知道,但邬思道心知肚明。十三爷台面上是胤礽的人,放出来就是给胤礽赋能。

此时此刻,举荐其他皇子,在康熙眼里就是望风梯荣、别有用心;举荐废太子,才是以大局为重。明白了康熙的心意,接下来只用顺势而为即可。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邬思道判断正确,举荐废太子的胤禛、胤祥被康熙高度评价“好!好!好!朕心甚慰,甚慰朕心!”

秋媚说:没有看清形势,没有认识自我,就一往无前地冲锋,无异于炮灰。邬思道洞察了康熙的帝王心术,也客观评估了胤禛面对的形势,所以才有把握举荐废太子,虽暂时退了一步,但在康熙心里又进了一步。

在雍正王朝里面,康熙第一次废黜太子之后,没隔几天,就要求文武百官举荐新太子(三品及三品以上),那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举荐八阿哥的人很多,另外举荐四阿哥的也有,最少的,就是举荐废太子。

那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人举荐了废太子,其中有张廷玉,有废太子的师傅王琰,还有四阿哥与十三阿哥,另外还包括康熙本人。

很多人都很奇怪,胤礽既然被废,为什么还要举荐他为新太子呢?那这些人举荐废太子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王琰举荐废太子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是废太子的师傅,他也不可能改换支持其他阿哥。有的人说,他后来不是支持四阿哥了吗?是的,他后来确实是支持阿哥了,但那是太子二度被废的情况下。

废太子不可能第三次被立为太子,因为他第二次犯的事情实在太大,一点机会也没有,而王琰觉得对于大清朝来说,四阿哥是最合适的。

那我们来看看其他几个人的理由又是什么?其实,那几个人的理由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康熙对胤礽并非完全放弃,大家都看出来了。那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胤礽这个太子也不容易,康熙的其他几个皇子过于优秀,九子夺嫡,一直给胤礽使绊子,而且胤礽第一次被废,也是遭人陷害的。

第二,胤礽是嫡长子,胤礽的母亲赫舍里皇后是难产而死,赫舍里皇后的叔叔是索额图,正是韦小宝、魏东亭的原型,正是他擒拿的鳌拜,赫舍里皇后的爷爷是索尼,是顺治留下的首辅,对康熙的帮助很大,康熙是个念情念旧之人。

第三,胤礽被废,九子夺嫡会更加激烈,对大清朝不利。

第四,支持八阿哥的人太多,对康熙不利。

我们就能看出,康熙确实是想给胤礽一次机会,如果胤礽真的有变好,那么太子之位就固定了,如果胤礽还像以前一样,那么胤礽的太子之位也是暂时的,迟早还是要被换掉的,只是放在那边,对付八阿哥那里。

而康熙的想法,张廷玉想到了,邬思道也想到了,所以都一起举荐废太子。

做为唯一配享清太庙的汉臣,能够辅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重臣,确实不是浪得虚名。

议举新太子第十集。

行人回京,和以往不同的,是太子身边已经没有了仪仗。而和他同时囚禁的,还有两位阿哥。康熙在进城前,邀请了太子的师傅王琰同车共乘,引起众多官员的猜疑。

为了将八阿哥胤祀推上太子之位,佟国维开始暗中串通。王琰为保太子,在乾清宫哭谏,最后给康熙命人护送回府。康熙道地方二品以上官员,在京四品以上官员,都可以择贤举荐新太子。

雍正王朝的信息:

《雍正王朝》改编自二月河同名长篇小说,由胡玫执导拍摄,唐国强、焦晃、王绘春、杜雨露、徐祖明、杜志国、赵毅、李颖等主演,演绎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风雨经历。

康熙皇帝驾崩,继位者四阿哥胤禛,在当政后出现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河南罢考案”、“铁帽子亲王大殿发难逼宫”、“含泪杀亲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党争、挤压的历史事件贯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此剧1999年在中央一套播出后广受好评,并创收视率新佳,拿下各项大奖。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能成为深受欢迎的经典之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剧中充满了权谋之争,剧情节节入胜,让人脑洞大开。

其中,在康熙废立太子这段戏,更是充满的智慧和谋略的争锋,在太子被废以后,新太子人选悬而未决,引得百官议论纷纷,于是康熙就让百官讨论并举荐新太子的人选。康熙让百官举荐新太子,除了稳定朝局之外,当然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在众多谋臣中,只有3个人猜到康熙的心思:佟国维、邬思道和张廷玉,这三个都是足智多谋的人,而三人中最清楚康熙目的的当属张廷玉了。

邬思道是胤禛府里的一个幕僚,但是对于朝局的把控和认识不亚于朝中的重臣们,胤禛能赢得康熙的青睐,除了自身足够优秀,邬思道的谋略更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看出康熙此次让百官推举新太子只是个形式,并不会决定新太子的人选,因为立谁为新太子,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康熙手里,而且通过对太子违逆的事情调查之后,废太子实有冤屈,是背后有人捣鬼,让百官举荐太子,不过为了查出幕后黑手,并不会择立其他皇子,太子的人选很可能还是废太子,此时出头反而不好,因此邬思道让胤禛和胤祥都还推举胤礽为新太子,一来是顺遂康熙的心思,二来让胤禛暂避锋芒。

佟国维是康熙的重臣,三个上书房大臣中,佟国维排名第一位,老谋深算,通过在他跟隆科多的那次夜谈,可以看出佟国维也明白这次推举新太子并非康熙的真实意图,作为跟随康熙多年的老臣,他肯定知道康熙选择太子储君不可能会按照朝臣的意愿来进行,但他也拿捏不定康熙中意的太子人选到底是谁,有可能是原太子胤礽,也有可能是八阿哥胤禩,当然更有可能是四阿哥胤禛。

如果原太子胤礽复立的话,那么他仍会成为众多参与夺嫡斗争皇子攻击的目标,难免被再次扳倒,而且他是八阿哥胤禩的铁杆支持者,所以他选择投八阿哥胤禩,不过他对胤禩也没有十足的信心,于是他就趁这次推举太子的契机布了一盘大棋,自己一边烧八阿哥胤禩的热灶,另外一边告诫侄子隆科多不要乱站队,并将隆科多安排到理藩院,暗中去烧四阿哥胤禛这边的冷灶,这样无论最终是哪一方获胜,都能保证他们佟氏一门的长盛不衰。

除了佟国维和邬思道,另外一个猜到康熙心思的便是张廷玉了,而且作为跟随康熙多年的心腹老臣,张廷玉对康熙心思的揣度应该是最准的。

张廷玉在太子储君的争夺战中并没有去站皇子们的队,而是自始至终都站在康熙这边,尽一个忠臣的本分,在康熙让百官推举新太子之前,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就是张廷玉发现太子那张调兵的手谕有问题,于是提醒了一下康熙,然后康熙才恍然大悟,心急火燎的让张廷玉马上去查到底是谁伪造的,但是张廷玉却告诉他现在查,无从着手,应该从容查办。

从康熙的紧张着急程度来看,伪造太子调兵手谕这件事要比太子犯下的那些罪行更加严重,因此这件事一定要弄明白。张廷玉作为康熙的近臣,这么机密的事儿康熙只跟他一人商议过,所以,康熙为什么要让百官举荐新太子,张廷玉也心知肚明!让百官推举新太子就是康熙设下的圈套,目的就是要引出那个伪造太子手谕的人,摸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同时,也希望趁这个机会有人能站出来重新推举废太子,然后康熙顺势而为,再给胤礽一次机会,毕竟自己也培养了那么多年,在康熙心目中最合适的太子人选还是原来的太子胤礽。

要摸清楚是谁在背后捣鬼很简单,在百官推荐新太子的时候,谁受益最大,谁的嫌疑就最大。但是要想重立废太子,他还需要一个恰当的理由来收回自己之前的决定,毕竟废立太子事关重大,作为一国之君,在废立太子这种大事岂能儿戏,换句话说,康熙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台阶。作为康熙的心腹大臣,张廷玉自然知道此时的康熙迫切需要有人站出来推举废太子,支持废太子就是在支持康熙,而且自己作为上书房大臣,陈言建议还是相当有分量的。所以,自己必须要站出来推荐废太子胤礽为新的太子!

在朝堂当众唱票的时候,大多数官员举荐的都是八阿哥胤禩,无一人推举废太子,康熙看着层层摞起举荐八阿哥的奏折,表情凝重,甚至当众问难道就没人推举胤礽吗?此时,张廷玉当机立断的拿出自己的奏折,说自己举荐废太子,康熙听完大喜过望,连忙拿着张廷玉的奏折自己查看,并当众读了一段奏折内容,奏折中张廷玉说:

所谓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况太子之过,因心疾所致。伏祈陛下念父子之情,施德华之道。外则延医,以药石治其病;内则教诲,以圣德感其心。倘能使太子病去身健,修心向善,则不仅为天家之福,亦天下臣民之福。

张廷玉真不愧为久经官场的谋臣,奏折中只字不提太子忤逆的大罪,避重就轻,把太子的过失都归结于心病,这个理由真是太高了,不仅遮了康熙的丑,还巧妙的为废太子辩解,是人都会生病,有病治就好了,所以,废太子仍堪当大任!

张廷玉老成谋国,度君主之所想,解君主之所急,能深得康、雍、乾三朝皇帝的宠信,赢得配享太庙的荣誉,也不无道理!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为什么建议四阿哥保举废太子复出?

邬思道,从他的名字就可看出他对道家思想的情有独钟,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军师参谋都是因道而成名的,如诸葛亮、刘伯温等等,邬思道也是这样一个人。

邬思道建议四阿哥胤禛保举复立废太子,绝对算是一个非常聪明并且正确的“夺嫡方略”。

这个方略很好得贯彻了老子《道德经》“不争是争”的思想,“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四阿哥胤禛就是遵照这个“夺嫡方略”,成为最终的胜出者,这再次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正确性。

太子胤礽因失德烂政、买官卖官、监守自盗、挪用公款、贪婪妄为,最终被康熙废掉。

康熙虽然废了太子,但他心中并没有绝对好立谁为新太子,诸位皇子主要分为以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为代表的两大团体。论能力,也以他俩最强。

但康熙非常厌恶八阿哥这种“假公济私”,他知道八阿哥构陷太子的事后,大骂“其心可诛”。这个时候康熙对八阿哥胤禩的厌恶甚至已经超过了那个不成器的太子。

后来选举太子,八阿哥胤禩的行为可以用“上窜下跳”和“志在必得”来形容。他不仅纠集自己的亲信党羽争取更多的选票,还争取到了号称“佟半朝”的上书房首辅大臣佟国维的支持。推举新太子呈现出了八阿哥胤禩的选票一边倒的压倒性多数的局面。

同时,八阿哥胤禩为了造势,也是为了试探康熙的态度,上演了一出“江湖术士”算命测字制造“八王大”的所谓“天意”舆论。

这让康熙更加反感,传位给他是不可能的了。

此时的四阿哥胤禛就算有了夺嫡的想法,也是力不从心,无论是朝野还是舆论上,他都与八阿哥不能相提并论。胤禛此时真的是“心急如焚”了。

此时的他唯一可走的路就是抓住康熙的心。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的师爷邬思道给他指了一条很好的路。

邬思道让他公开推举太子,这也正好抓住了康熙的心。

康熙对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的奏折感到非常满意,评价是三个字:好,好,好!这两份保举废太子的奏折加上张廷玉保举废太子的密折,给康熙打击八阿哥胤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最终随着结果胤禩下野,佟国维养老而落幕。

邬思道通过老子《道德经》里的智慧,帮助雍正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983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