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的拼音怎么拼写

兀的拼音怎么拼写,第1张

读wu第四声,兀,带钩子

来历:

兀姓源流初探

兀姓是中华民族中人数极少的姓氏之一,其姓氏的取得过程伴随着华夏民族逐步形成的漫长历史。兀氏的祖先对我国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兀氏的祖先是北魏拓跋鲜卑人,鲜卑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拓跋鲜卑最初生活在蒙古草原的东北角,大兴安岭北段的嘎仙洞一带,拓跋先世在这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约在东汉初年南迁到呼伦湖地区,以后在这里生活了大约一百年时间。东汉末年桓灵时,拓跋人进行第二次大迁徒。经过长途跋涉,从东到西横穿了蒙古大草原,到达匈奴故地漠南阴山一带,与南面的汉族生活区毗邻,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拓跋结合体由原始公社进入最早的阶级对立与压迫阶段,即早期奴隶制社会。此时,拓跋鲜卑的历史也清晰起来。第一代领袖是被拓跋人称为“始祖”的拓跋力微,从他开始拓跋鲜卑走上形成国家的道路。拓跋鲜卑军事力量逐渐强大,“控弦上马二十余万”。公元258年(拓跋力微神元三十九年、曹魏甘露四年),力微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举行祭天大会,盛乐成为拓跋鲜卑的第一个都城,拓跋氏在同它结合的部落联盟中确立起大酋长的世袭权。公元261年(曹魏景元二年)力微遣长子沙漠汗前往魏都洛阳学习。沙漠汗以拓跋太子身份客居洛阳,是拓跋部通好南夏的第一个友好使者。此时,鲜卑族事实上已成魏晋国内少数民族之一。公元305年(晋惠帝永兴二年),晋朝加封力微之孙,沙漠汗之子猗迤 “大单于”号,金印紫绶,拓跋鲜卑人开始受晋朝封。公元310年,拓跋猗迤 之弟,拓跋猗卢受晋怀帝封为爵代公。公元315年(晋建兴三年),晋愍帝诏进封猗卢爵为代王,许置官署。公元338年,沙漠汗之玄孙,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公元376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代国被前秦灭。公元386年(东晋孝武帝太和十一年北魏登国元年),什翼犍孙拓跋王圭受拓跋诸部大人的推举为主,复建代国不久改称魏王,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改号称皇帝,史称道武帝。经过几年的征讨,北魏周围各部大都被拓跋王圭击败或征服,拓跋王圭在威服塞北各族之后,将军事进攻的矛头转向中原,之后拓跋王圭夺得今山西、河北地区。公元398年(北魏皇始三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改平城为代都,并对平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从此平城从荒僻的小城逐渐变成北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北魏由王朝变为皇朝,拓跋鲜卑人由此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公元409年(北魏天赐六年)拓跋王圭长子拓跋嗣杀弑父篡位的异母弟清河王夺取帝位,史称明元帝;公元423年(北魏泰常八年)十一月太子拓跋焘继皇帝位,史称太武帝。经道武帝(艰苦创业、进兵中原),明元帝(隆基固本、内和外辑),太武帝(雄才大略、连年征战)三代帝王的努力,北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在太武帝时统一了黄河流域,建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领导的大型皇朝。公元452年(北魏正平二年)二月,北魏宦官宗爱杀太武帝拓跋焘,密迎南安王拓跋余入宫,将其立为皇帝,宗爱控制军政大权。十月拓跋余不甘心作傀儡,密谋夺权,宗爱得悉后,害死南安王。后殿中尚书源贺、南部尚书陆丽和禁军将领长孙渴候等密谋定策,发动兵变,杀死宗爱,并迎接太武帝的皇孙拓跋氵睿(13岁)入宫,继承皇位,改元兴安,是为文成帝。文成帝在位13年“时与休息,怀辑中外”,着重整饬地方,北魏由文成帝时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公元465年(北魏和平六年)5月文成帝长子拓跋弘(12岁)嗣位,是为献文帝;由文成帝妻冯太后“临朝称制”;公元467年(北魏皇兴元年)八月,还政于献文帝。冯太后和献文帝执政期间,清除积弊、稳定社会;严选举,整顿爵位制度;立郡学,推动汉化作用;救济边镇贫民;改革赋税,废除杂调;武治方面,攻取淮岱,廓清朔漠。公元471年(北魏皇兴五年),献文帝禅位于长子拓跋宏,是为孝文帝。孝文帝是北魏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杰出的改革家和胸富韬略的军事家。孝文帝在位29年,文治达到最盛时期,其主要政绩是:建设平城,倡明礼乐,督课农桑,修治大道,整治政风,广开言路,迁都洛阳,改拓跋为元姓,推进汉化进程,促进民族大融合。史学家评说“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向着进步的勇敢的民族改革家”。公元499年(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孝文帝在南征北还途中病逝于谷塘原(今河南浙川县北)。此后,北魏王朝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前废帝元朗、后废帝元钦、孝武帝元修六朝皇帝。公元534年(北魏永熙三年)十月,高欢立清河王元禀世子元见善为帝,即东魏孝静帝;年底宇文泰毒杀孝武帝,另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西魏文帝与高欢对抗。魏自此分为东西,北魏灭亡。北魏统一中国北方达一个半世纪,这是拓跋鲜卑劣最辉煌的一段历史。

兀姓祖先中对中国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起关键作用的是魏太武帝拓跋焘和孝文帝拓跋宏。太武帝统一了黄河绕域,将中国北方各民族聚集在一个国家,孝文帝进行了姓氏改革,促进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姓氏是标志家族系统的一个符号,封建社会里,它又是一个家族贵贱的反映。孝文帝为了稳定北魏对中原的统治,遂定鲜卑姓氏与汉族相一致,采用单字姓,并将皇室姓氏定为最高姓氏。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此北魏皇帝改姓元氏,其余所有鲜卑人也都改了姓氏。鲜汉两族间的差别不久很快消失,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在经过几代后就完全汉化了。

兀姓的出现,正是拓跋鲜卑人汉化的又一证明。

唐《元和姓纂》载:“兀:后魏改安乐王为兀氏。”宋郑樵《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载:“十三曰以凶德为氏,十四曰以吉德为氏。此不论官爵,唯以善恶显著者为之。……后魏恶安乐王元鉴为同姓,故改元为兀。”这是史藉中有关改元姓为兀姓的确切记载。

安乐王元鉴是北魏宗室,其祖父拓跋长乐为北魏文成帝拓跋氵睿次子。公元470年(北魏皇兴四年)五月由其兄献文帝拓跋弘封为建昌王,公元473年(北魏延兴三年)由孝文帝拓跋宏改封为安乐王,公元476年(北魏承明元年)六月,官拜太尉,征西大将军,十一月任定州(今河北定县)刺史,公元479年(北魏太和三年)九月二十日,因“谋为不轨”,事发,被“征诣京师,赐死于家,葬以王礼:谥曰厉。”

元鉴的父亲元诠,字搜贤,袭安乐王爵位。初为孝文帝之宿卫军将军。公元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孝文帝“品弟诸大臣”,“安乐王诠可为下中,解东华之任,退为员外散骑常侍”,被罢黜,赋闲在家。公元499年(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宣武帝元恪继位,任元诠为凉州(今甘肃武威县)刺史;公元507年(北魏正始四年)被封为平南将军,公元508年(北魏永平元年)任定州刺史,因平元愉(魏宗室)叛反有功,除尚书左仆射;公元512年(北魏延昌元年)三月二十三日薨,谥曰武康。

元鉴(兀姓始祖),字长文,袭安乐王爵位。初为秘书监(掌图书经藉,从二品)。公元524年(北魏正光五年)九月,南朝萧梁分东西两路向北魏展开大规模进攻,诏令秘书监,安乐王元鉴领冀、相、齐、济、光五州羽林军十万,直向琅邪(今山东临沂市东南)南出,驰救淮阳;公元525年(北魏正兴六年)正月,北魏宗室、徐州刺史元法僧“据州反”,降梁。诏令元鉴将兵回师,讨元法僧,与梁将元略(魏宗室,降梁)战于彭城(今徐州)南,元略大败;元法僧趁元鉴不设防备,大破元鉴,元鉴单骑奔还京师。公元525年(北魏孝昌元年)三月,元鉴任青州(今山东益都县)刺史,公元526年(北魏孝昌二年)九月,北魏宗室广阴王元深,章武王元融被河北起义军葛荣俘斩。公元527年(北魏孝昌三年)七月,魏孝明帝元诩诏令元鉴任相州(治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刺史、北讨大都督、仍兼尚书左仆射、北道行台尚书令,与北道都督裴衍共赴信都(今河北冀州市)讨葛荣。安乐王元鉴“幸魏多故,阴有异志”,“潜图叛逆”,北魏都督裴衍“觉其有异”,遂密表上奏朝庭。八月,元鉴部下别将嵇宗“驰驿告变”,元鉴“据邺反”。孝明帝即诏令裴衍与都督源子邕、李神轨等合围邺城。元鉴遣弟元斌之夜袭行达于汤阴之源子邕军,不克,奔败而返。源子邕乘机继进,经围邺城,与裴衍,李神轨等攻元鉴,八月十七日邺城破,元鉴被斩,首级被传送至洛阳。孝明帝元诩认为,元为国姓,元鉴以谋反绝其藉,不当仍姓元,乃“诏改其元氏”。

北魏立国以来,刑法严峻,被处以死刑的人极多,特别是对于谋反者,要实行族诛,甚至其子孙虽养于外族人家中,也要“追还就戳”。公元452年(北魏兴安元年),文成帝准大臣源贺上奏,“宽宥死囚”,改死刑为戍边,并不再诛杀族人。因此,元鉴被斩首传洛,而其族人未被诛杀。其弟元斌之,史载:“元斌之,字子爽,性险无行,及与鉴反,败,遂奔葛荣,荣灭,得还。出帝时封颍川郡王,安以心腹之任。帝入关,奔萧衍,后还长安。”看来,未改其元氏。

公元528年(北魏武泰元年)四月,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大赦天下,下诏“追复故安乐王鉴爵,许复本族”。而在同时,拥立元子攸为帝、权倾天下的大将军、尚书令、太原王尔朱荣制造“河阴之变”,沉胡太后(孝明帝元诩之母)于河阴(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围杀丞相高阳王元雍、司空元钦等十三王及公卿以下3000余人。洛阳城内“人情骇震,京邑士子不一存,率皆逃窜,无敢业者,直卫空虚,官守废旷”。在这种情况下,元鉴的家人由京城洛阳迁往附近的州县避难。公元559年(北齐天保十年)五月,齐文宣帝高洋“诛始平公元世,东平公元景式等二十五家,禁止特进元韶等十九家,寻并诛之,男子无少长皆斩,所杀三千人,并投漳水”。并下诏:“诸军人、或有父祖改姓冒入元氏,或假托携认,妄称姓元者,不问世数远近,悉听改复本姓”。元鉴虽在北魏孝庄帝时“许复本族”,但其后代是决不敢、也不愿将兀姓改回元姓的。从此,元鉴的后裔便以兀为姓氏,繁衍生息于洛阳周边州县,全部汉化,彻底融入大汉民族,而不再是鲜卑族人。

据有关资料显示,北京、山西太原、运城,河南灵宝、洛宁、陕县,陕西蓝田、韩城等地都有兀姓族人居住;台湾台北也有姓兀的居民。比较集中的是河南陕县原店村、兀家洼村,陕西蓝田兀家岩村和山西太原西桥村。

居住于太原市小店区西桥村的兀姓族人,现有70户,350余人。祖先修纂的族谱,在“文革”中被付之一炬。据老人们传言,西桥村兀姓开基始祖是被称作“兀千户”的,大约在明朝初年迁来,是西桥村的最早住民。

明朝初年,西桥村属太原县。据《永乐大典》载:“太原县洪武户15108,口82888”,另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洪武户9053,口52719”,两志相差6055户,30169人。据小店区政协文史委员表尚操先生考证,出现这种差额,是因明初有军屯于太原县所致。

太原市南郊区(旧称太原县,现已分置小店、晋源两区)地名沿革中曾有“九营十八寨”,始于明军屯。明初,太原为九边重镇之一,太原县境内约驻后军一卫,有三个千户所驻屯耕种。河西两个4户所(驻小站营、东庄营),河东一个千户所(驻后所营)。按明军卫制:户下设营,营下设寨,每个千户所设正千户一人,副千户二人。三个千户所定编为三千三百六十人,分驻二十七个军屯,这亦即太原县之“九营十八寨”之由来。现这些称作“营、寨”的村庄,大部分依然还在,西桥村的周边,就有圪塔营、化家堡(营)、贾家寨、杜家寨、孙家寨等就属于“九营十八寨”之内。

明军屯制规定:内地卫军,八分屯耕,二分防守;边地卫军七分耕种,三分防守。卫所按军丁配田,征收定额地租“以屯养军,以军隶卫”。卫军带家口,另立军藉与民藉分。子弟称“军余”或“帮丁”,父死子继,世代为军户。军户户藉归兵部,住指定卫所。屯田不能买卖,屯军不许脱藉迁易。这也是造成明嘉靖《太原县志》和《永乐大典》两书所载太原县人口相差三万人的原因之一。

当时的屯田多为新垦荒地,西桥村就位于太原县河东地区的大盐碱滩—西贾滩的边沿。西桥村的耕地原来也多为盐碱地,且有芦苇地数十亩,只是在一九六二年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挖掘抗涝排水渠后,才成良田。查明嘉靖《太原县志》及清雍正《太原县志》,其所附县舆图均无西桥村,雍正《太原县志》载有东桥村;清道光《太原县志》载有东西桥村,可见西桥村在明初以前并不存在,应为当时后所营千户所之副千户——兀千户及其家属屯耕垦植之地。

现在,西桥村兀姓后裔辈份最低的,已是兀千户之二十三世孙,从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7年)至今已有637年,按一代人25—30年的一般指数,二十三代当有575年—690年,这样推算,西桥村兀姓开基始祖兀千户属明初洪武年间军屯之客藉军户,当是无疑的。

皇帝自称:联、寡人、孤、予一人等。

臣下对皇帝的称呼:陛下,上,今上,皇上,人主,万岁,万岁爷,县官,大家,天家,官家等。

对于刚刚故世的还未有谥号的皇帝,通常称为“大行”等。

后宫称谓

1、后、帝王的正妻。夏代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后稷、后羿

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

商代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在商代,“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

的专称。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

2、皇后:皇帝正妻的称呼,始于秦朝。历代相袭。

3、王后:国王的正妻。

4、皇孋:皇后的别称。《后汉书。皇后纪赞》:“祁祁皇孋,言观贞淑。”

5、元妃、元嫡:国君或诸侯元配夫人的称号。《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

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

6、元后、元配:帝王的正妻,元配皇后。《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即位

,礼臣议:‘孝洁皇后,大行皇帝元配,宜合葬袝庙。”

7、女主:女子为君者,多指临朝执政的太后。《史记。吕太后本纪》:“太

后女主,欲王吕氏。”

8、君妇:君主正妻的称呼。

9、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10、慈壶、慈闱:对帝王母亲或皇后的敬称。宋范成大《丙午东宫寿》诗:

“晨昏两慈壶,诗礼一贤王。”

11、中宫:皇后的住处,代称皇后。

12、国阴:后妃的别称。古代称男为阳,女为阴,所以帝王的后妃称国阴。

13、御妻:帝王之妻,也叫“御女”、“女御”,位在世妇之下。《礼记。

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

听天下之内治。”

14、天下母、天地母:都是对皇后的敬称。《汉书。元后传赞》:“及王莽

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

15、娘娘:皇后或宫妃的称呼。

16、坤极:皇后的别称。《后汉书。梁皇后纪》:“梁小贵人宜配天祚,正位坤

极。”

17、妃:对皇帝的妾及太子、王、侯的妻子的称呼。

18、妃子:皇帝的妾,地位次于皇后,在诸妾中地位较高。

19、妃嫔:帝王妾侍的统称。唐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历代帝王妃嫔众多。《礼记。昏义》:“古者,天子

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秦始

皇灭六国,尽收其宫女充实内廷;汉武帝妃嫔有昭仪、婕妤等四级;晋武帝有宫

女近万人;康熙有妃嫔五十一人。

20、嫔、九嫔:皇宫中的女官名,也是帝王的妃子。嫔,也称嫔妇。《周礼

。天官。内宰》:“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九御亦即九嫔。据说,宫中

女官九人一御,九御八十一人。历代多用其制,但名称不一。唐代以昭仪、昭容

、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新唐书。后妃传》)

21、妃嫱、嫔御、嫔嫱:宫中的女官,天子、诸侯的姬妾。妃嫱地位高于嫔

御。

22、贵人:宫中女官,妃嫔的称号。东汉光武帝始置,其地位仅次于皇后。

此后,历代沿用其名,但地位的尊卑并不相同。例如,清代贵人位在皇贵妃、贵

妃、妃、嫔之下。

23、贵妃:妃嫔的称号,在皇帝姬妾中地位最高,仅次于皇后。南朝宋武帝

时始置,与贵嫔、贵人号称三夫人,位比相国。隋以后历代均沿置。

24、贵嫔:宫中女官名,也是皇帝的妃子。魏明帝时地位仅次于皇后。以后

,历代多沿用,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25、德妃、贤妃: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唐时为正一品。

26、淑妃:宫中女官名,三国魏明帝始置。当时地位较高,仅次于贵嫔和夫

人。以后历代多设置。

27、太妃:已故皇帝的遗妃。清制,皇帝的祖父或父亲遗留的妃嫔,分别称

皇贵太妃、贵太妃。

28、椒房:又称“椒室”。汉代皇后所居宫殿,用花椒一类的香料和泥涂抹

墙壁,取其温、香、多子之义,以表示吉利。后来就以椒房代称皇后。应劭《汉

官仪》:“皇后称椒房……”

29、淑媛:宫中女官名,三国魏文帝时始置。位在淑妃后。

30、惠妃、丽妃、华妃: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唐玄宗开元时

置。《旧唐书。后妃传。序》:开元中,“乃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等

三位,以代夫人,为正一品。”

31、少妃:先秦诸侯之妾的称呼。

32、储妃:太子妃。

33、东妃:太子妃。

34、美人:宫中女官名,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西汉始置。据传,汉宫妃嫔

有十四等,美人位居第五等。以后一直到明代,宫廷中皆有美人名号。

35、良娣:太子妃妾的称号,始于西汉。此后,魏晋至隋唐后宫皆沿置。

36、女君:君主的妃妾尊称嫡妻为女君。

37、内宠、内嬖、嬖人:帝王宠幸的姬妾。《左传》僖公十七年:“齐侯好

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

38、正嫡、正室:嫡妻、正妻的别称。

39、侧室、别室、别房:妾的别称。

40、继室:诸侯次妃的别称。

41、大娘、小娘:皇后与妃妾的别称。清梁章钜《称谓录》:“天子妻古称

大娘。”

42、细君:原为古代诸侯之妻的称呼,后来转化为妻子的通称。

43、夫人:周代诸侯的嫡妻。《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

夫人。”后来,诸侯之母也可称夫人。汉代皇帝的妾皆称夫人。魏晋以后,或称

夫人,或另立名号。

44、寡小君:古代国君夫人对诸侯自称的谦词。《礼记。曲礼》下:“夫人

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后来臣民对别国也谦称本国国

君的夫人为寡小君。

45、内官:先秦时诸侯妻妾、宫廷女官的称号。后代多有沿用。

46、内主:先秦时诸侯夫人的称呼。后代有时也指皇后。《晋武帝立皇后大

赦诏》:“以仪刑万邦者,必须内主。”

47、少君、小君:先秦时称诸侯的妻子为少君或小君。

48、姬:古代帝王的妃妾。《汉书。外戚传》:“高祖薄姬,文帝母也。”

49、娣娰:古代帝王诸妾的合称。年长者为娰,年幼者为娣。后世娣娰也指

妯娌。

50、媵:陪嫁的妾。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常以妹妹或侄女从嫁为侍妾,称

为媵。

51、媵御、媵妾:随嫁的侍妾。又称媵侍、媵婢。

52、妾、侍妾:妾的本意为女奴。帝王后妃之下的侍女通称为妾或侍妾。

53、长妾、贵妾:古代诸侯有子的妾。

54、贱妾、副妾:诸侯地位低下的妾 。

55、小星:古时侍妾的别称。

56、昭仪: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汉元帝时始置。汉朝妃嫔在皇后

之下有十四等,昭仪是第一等。“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后世虽然亦多沿用

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57、昭容: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汉武帝时始置。魏晋至隋唐多被

沿用。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58、昭华: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魏明帝始置。后世亦有置此名号

者。

59、修仪: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魏明帝始置。后世虽然亦多沿用

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60、修容: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魏文帝始置。后世虽然亦多沿用

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61、婕妤:又作婕伃。宫中女官名,亦是帝王的侍妾。汉武帝始置。当时有

赵婕妤、尹婕妤等。婕妤在汉朝妃嫔十四等中列第二等。后世(明代以前)虽然

亦多沿用此名号,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62、娙娥:汉宫女官名,亦是妃嫔的称号。汉武帝始置。在汉宫妃嫔十四等

中位列第三。后世沿用此称号者不多。

63、容华:汉宫女官名,亦是妃嫔的称号。汉武帝始置。在汉宫妃嫔十四等

中位列第四。后世亦有沿用此称号者,但地位不高。

64、充依:汉宫女官名,亦是妃嫔的称号。汉武帝始置。在汉宫妃嫔十四等

中位列第七。后世亦多沿用此称号,但名称略有不同。南朝宋称“充衣”,隋代

称“充仪”。

皇后为何称“梓童”?

封建社会中最高统治者皇帝的正妻皇后,统摄六宫,母仪天下,地位相当显赫,但是皇后有一个奇怪的称号,常常被皇帝称为或自称为“梓童”。

“梓童”之名是何意?对此人们颇费猜详。

据有的专家考证,“梓童”原作“子童”最早见于《全相平话五种》:“妲己乃问天子曰:‘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进宝,近日进得何宝?将来与子童随喜看之。’”(《武王伐纣平话》)

“吕后:‘子童领旨,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宫下,斩讫韩信也’。”(《前汉书平话》)

“高祖圣旨言:‘寡人去游云梦,交子童权为皇帝,把三人赚人宫

中,害其性命’。”(《三国志平话》)

在明代小说中,“子童”逐渐被“梓童”所替代,用于对皇后的称呼。例如《西游记》中“那国王急睁眼睛,见皇后的头光,他连忙爬来道:‘梓童,你如何这等。’”)《西游记》八十四回)

最早出现“子童”名称的《全相平话五种》,其著作的年代当在南宋之中或元至元之初。此时正是通俗文学大发展之际,随着通俗文学的发展,一大批新语汇产生,“子童”当是其中之一。

“子童”这个词汇实际上有根源,它应该是由“小童”衍化而来。

“小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正配夫人的自称。《论语·季氏》中说:“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

皇帝

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我国,皇帝的称号始于建立秦王朝的赢政。皇帝在封建社会里至高无上,被称为“至尊”、“国家”、“圣上”、“上”等。他们视国家为自己的私产,提倡忠君,宣称忠于他们就是忠于国家。中国古代常以“龙”与“日”作为帝王的象征。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多以“御”称之,如:御用;御旨;御览;御驾等。《史记秦始皇本纪》:“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朕为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唐杜甫《北征》诗:“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宋史司马光传》:“先帝亲郊,不受尊号。末年有献议者,谓国家(指皇帝)与契丹往来通信,彼有尊号我独无,于是复以非时奉册。”参阅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皇后

亦称“中宫”。皇帝的正妻。先秦只称“后”,秦以后天子称皇帝,其嫡配方称皇后。《国语周语中》:“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汉书外戚传上》:“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颜师古注:“适读曰嫡。后亦君也。天曰皇天,地曰后土,故天子之妃,以后为称,取象二仪。”《三国志吴志吴主权步夫人传》:“权为王及帝,意欲以为后,而群臣议在徐氏,权依违者十馀年,然宫内皆称皇后,亲戚上疏皆称中宫。”

皇子

皇帝的儿子。年稍长,一般均封王侯,统称诸王。在宫廷里常是子以母贵;如能继帝位,则又母以子贵。清代皇子又称“阿哥”。《史记孝武帝本纪》:“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母曰王太后。孝景四年,以皇子为胶东王。”《北史魏纪》:“武泰元年春正月乙丑,生皇女,秘言皇子。”《清稗类钞宫闱皇子皇女之起居》:“皇子生,无论嫡庶,甫堕地,即有保母持付乳媪手。一皇子乳媪四十人,保母、乳母各八,此外又有针线上人,浆洗上人,灯火上人,锅灶上人。既断乳,即去乳母,增谙达,凡饮食言语行步礼节皆教之。六岁,备小冠小袍褂小靴,令随众站班当差,教之上学,即上书房也。黎明即起,亦衣冠入乾清门,杂诸王之列,立御前。门限不得跨,内侍举而置之门内。唯与生母相见有定时,见亦不能多言。十二岁,有满文谙达教满语。十四岁,教弓矢骑射。至十或十八而婚。”

长公主

简称“长主”。皇帝姐姐的称号。《汉书外戚传孝文窦皇后》:“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孝惠七年,生景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男最长,立为太子。窦姬为皇后,女为馆陶长公主。”颜师古注:“年最长,故谓长公主。”又《孝昭上官皇后》:“昭帝始立,年八岁,帝长姊鄂邑盖长公主居禁中,共养帝。盖主私近子客河间丁外人。上与大将军闻之,不绝主欢,有诏外人侍长主。”《宋史后妃传上太祖母昭宪杜太后》:“[太后]治家严毅有礼法。生邕王光济、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赞、燕国陈国二长公主。

贵人

宫廷女官名。东汉光武帝置,位次皇后,金印紫绶。历代沿用其名,而尊卑不一。《后汉书皇后传》:“及光武中兴,斩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奉不过粟数十斛。”又“光武郭皇后讳圣通,真定槁人也更始二年春,光武击郎,至真定,因纳后,有宠。及即位,以为贵人。”《清史稿后妃传孝钦显皇后》:“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广太道惠徵女。咸丰元年,后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四年,封懿嫔。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进懿妃。”按,孝钦即慈禧。

修仪

亦写作“修仪”。宫中女官名。起于三国魏。位处修容之下,比关内侯。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十五:“修仪承宠住龙池,扫地焚香日午时。等候大家来院里,数看鹦鹉念宫词。”大家,指皇帝。《文献通考帝系四》:“魏因汉法,母后之号皆如旧制,自夫人以下,世有增损文帝增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明帝增淑妃、昭华、修仪。”宋高承《事物纪原嫔御命妇修仪》:“魏明帝所置修仪,隋炀帝以为九嫔。”

阏氏

汉代匈奴称其君主的妻妾为阏氏。《史记陈丞相世家》:“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征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围,七日不得食。高帝明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裴骃集解:“苏林曰:‘阏氏音焉支,如汉皇后。’桓谭《新论》:彼陈平必言汉有好丽美女,为道其容貌天下无有,今困急,已驰使归迎取,欲进与单于,单于见此人必大好爱之,爱之则阏氏日以远疏,不如及其未到,令汉得脱去,去,亦不持女来矣。阏氏妇女,有妒媔之性,必憎恶而事去之。”《汉书匈奴传下》:“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后汉书南匈奴传》:“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单于

汉代匈奴人称其君长为单于。《史记匈奴列传》:“[孝文四年]单于遗汉书曰:‘天所立匈奴单于敬问皇帝无恙。”《汉书匈奴传》:“单于姓挛鞮氏,其国称之曰‘撑犁孤涂单于’。匈奴谓天为‘撑犁’,谓子为‘孤涂’,单于者,广大之貌也,言其象天单于然也。”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之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太后

1、帝王母亲的尊称。《史记吕太后本纪》:“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新唐书后妃传上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帝崩,中宗即位,天后称皇太后,遗诏宫国大务听参决。”明沈德符《野获编宫闱圣母并尊》:“唐宋人主妃为嫔所出者,御极以后,尊后为太后,而进所生母为皇太妃。虽恩礼无异,而嫡庶尚分也。至后唐庄宗,以嫡母为太妃,而以生母为太后,冠履倒置我朝列帝非后出者,比临御时,多不并尊。唯景帝初登极,尊皇太后孙氏为上圣皇太后,生母贤妃吴氏为皇太后。”按,清代凡皇帝生母均为皇太后。

2、列国诸侯或诸王的母亲的尊称。《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按:赵太后为赵孝成王之母。《史记外戚世家》:“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强,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

婕妤

亦写作“倢伃”。宫中女官名。汉代婕妤往往晋封皇后。《汉书外戚传序》:“至武帝制倢伃、傛华、充依,各有爵位倢伃视上卿,比列侯。”颜师古注:“倢,言接幸于上也。伃,美称也。”又《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时许广汉有女平君,年十四五广汉重令为介,遂与曾孙,一岁生元帝。数月,曾孙立为帝,平君为倢伃。是时,霍将军有小女,与皇太后有亲。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倢伃为皇后。”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三二:“婕妤生长帝王家,常近龙颜受逐翠华。杨柳岸长春日暮,傍池行困倚桃花。”

福晋

满语。清朝亲王、世子、郡王之妻称福晋。有正、侧之分。《清史稿后妃传序》:“太祖初起,草创阔略,宫闱未有位号,但循国俗称‘福晋’。福晋盖‘可敦’之转音,史述后妃,后人缘饰名之,非当时本称也。”又《后妃传高宗孝贤纯皇后》:“高宗为皇子,雍正五年,世宗册后为嫡福晋。”又“皇后,乌喇那拉氏,佐领那布尔女,后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清会典宗人府》:“凡福晋夫人之号,各视其夫之爵以为差。亲王正室封亲王福晋,世子正室封世子福晋,郡王正室封郡王福晋。亲王封侧福晋四人,世子、郡王封侧福晋三人。”

格格

1、满语,“**”之义。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呼。《清会典宗人府》:“格格之等五,不入五等曰宗女。”《清稗类钞称谓皇室皇族之女称谓》:“亲王之女称郡主,郡王及贝子、贝勒、辅国公之女称县主。然除公主外,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大抵称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处子为多。若其长女,未得正式之封号者亦罕。”

2、清代亲王的妾,位次于侧福晋。《清史稿后妃传孝圣宪皇后》:“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又《纯悫皇贵妃》:“纯悫皇贵妃,耿氏。事世宗潜邸,为格格。”

宫眷

宫廷中妃嫔、宫女的统称。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内有哕鸾宫、喈凤宫,凡先朝有名封之妃嫔、无名封之宫眷养老处也。各有应答养膳银,吃用至病终之后,该号殿看门官禀知司礼监,监官典簿题知,奉旨著照某封某氏例发送。”又《饮食好尚纪略》:“七月初七日夕节,宫眷穿鹊桥补子,宫中设乞巧山子。”《清稗类钞宫闱宣宗杀宫眷》:“道光中,某夜,宣宗在乾清宫,盛怒,厉声呵斥,立召值班侍卫王某入宫门,授以宝刀,令一宫监带至某宫第几室,于床上取一宫眷首覆命,不知其为何事也。”

昭容

宫廷女官名。《陈书后妃传序》:“世祖天嘉初,诏立后宫员数,始置贵妃、贵嫔、贵姬三人,以拟古之三夫人。又置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修华、修仪、修容九人,以拟古之九嫔。”《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上官昭容》:“中宗上官昭容名婉儿,西台侍郎仪之孙也。父庭芝,与仪同被诛,婉儿时在襁褓,随母配入掖庭。及长,有文词,明习吏事。则天时,婉儿忤旨当诛,则天惜其才不杀,但黥其面而已。自圣历以后,百司表奏,多令参决。中宗即位,又令专掌制命,深被信任。寻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宋史后妃传上苗贵妃》:“妃以容德入侍,生唐王昕、福康公主。封仁寿郡君,拜才人、昭容、德妃。”

良娣

太子妾中的品级较高者,地位仅次于太子妃。《汉书外戚传上卫太子史良娣》:“卫太子史良娣,宣帝祖母也史良娣家本鲁国以元鼎四年入为良娣,生男进,号史皇孙。”又《元后传》:“会皇太子所爱幸司马良娣病,且死谓太子曰:‘妾死非天命,乃诸娣妾良人更祝诅杀我。’太子怜之,且以为然。及司马良娣死,太子悲恚发病,忽忽不乐,因以过怒诸娣妾。”《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张皇后》:“天宝中,选入太子宫为良娣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太子与良娣俱从肃宗即位,册为淑妃。”清吴伟业《永和宫词》:“比来欢笑同良娣,奉使龙楼佩贾兰。”

额驸

清朝公主的丈夫称额驸。《清史稿职官志四》:“公主额驸,位在侯、伯上。尚固伦公主曰固伦额驸,秩视固山贝子;尚和硕公主曰和硕额驸,秩视超品公。”又《礼志八》:“额驸及其父母见公主俱屈膝叩安,有赍赐必叩首逮道光二十一年,宣宗以为非礼所宜,稍更仪注,额驸见公主植立申敬,公主立答之,舅、姑见公主正立致敬,公主亦如之。”

可敦

我国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可汗的正妻。亦写作“可贺敦”、“可孙”、“恪尊”、“合屯”、“合敦”。《新唐书突厥传上》:“突厥阿史那氏,盖古匈奴北部也。居金山之阳,臣于蠕蠕,种裔繁衍。至吐门,遂强大,更号可汗,犹单于也,妻曰可敦。”《魏书蠕蠕传》:“大会国人,号地万(人名)为圣女,纳为可贺敦。”

亲王

皇族中封王者称亲王。亲王之名始于南北朝后期。郑樵《通志职官略》:“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炀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

天子

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他们还宣扬自己生下来就有许多瑞徵,还有所谓“天子气”。人们还把他们比作龙,称为“真龙天子”。《诗大雅常武》:“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史记高祖本纪》:“高衣,沛丰邑中阳时春,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晋书天文志中》:“天子气,内赤外黄,四方;所发之处当有王者,若天子俗有游外处,其地亦先发此气。”《宋史后妃传上太祖母昭宪杜太后》:“太祖拜太后于堂上,众,皆贺。太后愀然不乐,左右进曰:‘臣闻母以子贵,今子为天子,胡为不乐?’太后曰:‘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净鞭响了三下,内官一队队捧出金炉,焚了龙涎香,宫女们持了宫扇,簇拥着天子升了宝座,一个个嵩呼舞蹈。”

公主

帝王、诸侯的女儿的尊称。周朝称王姬,战国始称公主。汉代称皇帝的女儿为公主,后世沿之。《史记吕太后本纪》:“齐内史士说王(齐王)曰:‘太后独有孝惠与鲁元公主。今王有七十馀城,而公主乃食数城。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太后必喜,王必无忧。’”裴骃集解引如淳曰:“《公羊传》曰‘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宋书前废帝纪》:“山阴公主*恣过度,谓帝曰:‘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帝乃为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 》:“后主优宠亲属又欲宠树安乐公主,乃制公主开府,置官属安乐恃宠骄恣,卖官鬻狱,势倾朝廷,常自草制敕,掩其文而请帝书焉,帝笑而从之,竟不省视。又请自立为皇太女,帝虽不从,亦不如谴。所署府僚,绵猥滥非才。又广营第宅,侈糜过甚。长宁及诸公主迭相仿效,天下咸嗟怨之。”《清稗类钞宫闱皇子皇女之起居》:“皇女于其母,较皇子尤疏,自堕地至下嫁,仅与母数十面。其下嫁也,赐府第,不与舅姑同居,舅姑且以见帝礼谒其媳。驸马居府中外舍,公主不宣召,不得共枕在保母,即管家婆是也,否则必多方阻之,责以无耻。虽入宫见母,亦不敢诉,即言不听。故国朝公主无生子者,有亦驸马侧室所出。若公主先驸马死,则驸马当出府,房屋器用悉入官。”又《称谓皇室皇族之女称谓》:“本朝公主有二称,皇后所生固伦公主,妃嫔所生曰和硕公主。”

美人

宫廷女官名。自汉代至明朝,宫中均的美人名号。《汉书外戚传序》:“汉兴,因秦之称号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颜师古注:“二千石,月得百二十斛,一岁凡得一千四百四十石耳。少上造,第十五爵。”《旧唐书职官志三》:“美人四人,正三品,《周官》二十七世妇之位也。掌率女官,修祭祀宾客之事。”《宋史后妃传上沈贵妃》:“沈贵妃大中祥符妆,以将相家子被选。初为才人,历美人、婕妤、充媛,至德妃。”

女秀才

明代宫廷女官名。从知书识字的宫女中选拔。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宫闱女秀才》:“凡诸宫女曾受内臣教习,读书通文理者,先为女秀才,递升女史,升宫官,以至六局掌印,则为清华内职,比外廷通显矣。但止六品衙门。”又“永乐二年,左都御史陈瑛诬驸马梅殷与女秀才刘氏为邪谋,则女秀才之名久矣。嘉靖初年行皇后亲蚕礼,内赐酒饭,以夫人秀才为第一等,而供事命女辈反次之。”

诸侯

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785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