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三国25级推举孝廉答案

qq三国25级推举孝廉答案,第1张

1)184年,黄巾民变爆发,受到商人张世平、苏双资助,刘备组织起义兵,跟随邹静讨伐什么军? ------黄巾军

2)当曹操擒得吕布想收为义子时,刘备建了什么言使吕布被宰 ------他专杀义父

3)刘备曾经作过什么职业 -------编草鞋的贩子

4)刘备冒着隆冬的严寒和大雪,三往隆中,向年方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时,刘备多大?-------四十七岁

5)刘备任安喜县尉时、自称经历大小战斗多少场?---三十多

6)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他多大? -------46岁

7)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加入,得出隆中对的战略方针,大概是在公元多少年? --------207

8)刘备是谁人之后? --------靖王刘胜

9)刘备听从了谁的密报才逃脱了蔡瑁的天罗地网?----伊籍10)刘备托孤的地点? --------白帝城

11)刘备与黄巾军作战时,是谁射伤了张宝? -----刘备

12)刘备在哪建立的蜀汉政权? -------成都

13)刘备在衣带诏上签名时的官衔是什么? -----左将军

14)刘备字什么? ------玄德

15)“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煮酒论英雄

16)哪一位君主,刘备没有去投靠 ------孙坚

17)三国时,以下谁不是刘备的“五虎将”? ----魏延

18)三国演义中火烧连营把刘备打得大败的是谁? ----陆逊

19)是谁替刘备说降了马超? --------李恢

20)是谁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徐庶

21)说动刘备,让他下定决心夺取益州的是? ------庞统

22)头号反对刘备入川的川将张任最终被谁活捉的? --赵云

23)下列谁未参与刘备收复汉中的战斗? ------关羽

24)歇后语--刘备的江山是 -----哭出来的

25)以下哪个不是刘备的称谓? -----五虎将

26)以下谁背叛了刘备? -----魏延

27)煮酒论英雄时刘备没列举的是谁? -----孙坚

1) 安居平五路时诸葛亮遣谁往东吴陈说利害关系 ----邓芝

2) 草船借箭中,周瑜派谁打探诸葛亮虚实 -----鲁肃

3) 火烧新野一役中被诸葛亮安排在博陵渡口埋伏的是谁? -----张飞

4) 空城计是诸葛亮与谁摆出的虚招 ----司马懿

5) 空城计是诸葛亮在什么地方实施的一招缓兵之计? ---四川西城

6) 刘备到吴国娶新娘时诸葛亮给他什么东西? ---三个锦囊

7)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加入,得出隆中对的战略方针,大概是在公元多少年? ---- 207

8)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多少岁? ----27

9) 三国时,刘备为了对抗曹军,派诸葛亮在哪儿与孙权结盟? ----柴桑

10)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失街亭,斩马谡是在第几次出祁山的时候? --- 5

11) 三国中被诸葛亮称赞:「真将军也」的是 ----赵云

12) 上方谷司马受困 是诸葛亮几出祁山时所为 ---6

13) 是谁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徐庶

14) 谁欲起金城、新城、上庸三处军马、响应诸葛亮伐魏? -----孟达

15) 为了让刘备能顺利撤退诸葛亮在哪里布下了八阵图阻挡了陆逊的追击? ----鱼腹浦

16) 下列何书为诸葛亮所著? ---兵书二十四篇

17)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病逝于何处? ---五丈原

18) 诸葛亮常自比管仲和谁 ---乐毅

19) 诸葛亮初次打胜仗是在哪里? ----博望坡

20) 诸葛亮出祁山时有一场战役在大胜司马懿时因为刘禅听信流言,被宣班师回朝在此情况下诸葛亮是用什么计谋才可以顺利撤退的? ----减兵添灶

21) 诸葛亮出师表中先帝指的是? ---刘备

22) 诸葛亮出师表中先帝指的是刘备,陛下'指的是 ---刘禅

23) 诸葛亮的“八阵图”被谁破了? ----黄承彦

24)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写给谁的? ---刘禅

25) 诸葛亮的父亲是: ---诸葛玄

26) 诸葛亮的老婆是谁? ----黄月英

27) 诸葛亮的老师是谁? ------水镜先生

28) 诸葛亮的母亲姓什么? ----何

29) 诸葛亮第六次伐魏时谁曾到营中诈降? ---郑文

30) 诸葛亮多少岁出山的? ----26

31) 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叫作 ----木牛流马

32) 诸葛亮躬耕陇亩于湖北襄阳以西二十里的古隆中,度过了几个寒暑春秋? ---10

33)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街亭失守

34) 诸葛亮火烧新野派谁前去诱敌? ----赵云

35) 诸葛亮火烧新野时、派关公领兵多少人在白河上流头埋伏? -----1000

36) 诸葛亮几擒几纵孟获? -----七擒七纵

37) 诸葛亮临终时传受姜维的兵法是? --兵法二十四篇

38) 诸葛亮平定了孟获后、在泸水发明了什么来祭祀鬼魂? ----馒头

39)诸葛亮取了西川,论功行赏时,将有功之臣封为? ----五虎上将

40)诸葛亮人称? ----卧龙

41)诸葛亮认为某人:良其而杀其生,是不忠;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认为其脑后由反骨,此人是? -------魏延

42)诸葛亮死后,蜀国军权由谁掌握? -----姜维

43)诸葛亮死后,蜀国内政由何人代之? -----蒋琬

1) 桂阳太守赵范因何事与赵云闹翻? --欲将其嫂许于赵云

2) 使赵云成名的战役是什么 -----长板坡之役

3) 赵云大战长坂坡时共杀几员曹将? ---- 50余员

4) 赵云的儿子是? ----赵统,赵广,赵广是大儿子

5) 赵云一直是三国迷,家喻户晓品耳相传智勇双全的人物,其有一个封号,人称? ----白马鹰盔常山赵子龙

(关羽)

1) 被后世尊为武神的关羽是出生哪里人? ----河东解人

2) 本欲夺去关羽的赤兔马,但在知道是关羽后即归顺的是 ----裴元绍

3) 曾经和关羽张飞两兄弟难分高下的武将是? --吕布

4) 除了张辽外、曹操部将中还有谁与关羽交厚? ----徐晃

5) 关羽的儿子中、哪个不是关羽亲生的? ----关平

6) 关羽第一役,被斩武将,为何人? ----程远志

7) 关羽对曹操说何人的勇猛更胜于他 ----张飞

8) 关羽封印离去后、谁向曹操请缨追击? -----蔡阳

9) 关羽父子在哪里被擒? ----临沮

10)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斩的最后一将是谁? ----秦淇

11) 关羽几个回合斩管亥? -----数十个

12) 关羽离开曹操时 带走的是 ---赤兔马

13) 关羽千里走单骑中杀的第一个将领是谁 ----孔秀

14) 关羽失荆州,败走麦城时,东吴的领将是谁?--吕蒙

15) 关羽水淹七军擒获的将领是谁? ----于禁、庞德

16) 关羽在曹军时先斩杀了哪一位袁军大将 ---颜良

17) 关羽在华容道放走了谁? ---曹操

18) 关羽最喜欢哪一种职业 ---刽子手

19) 是谁被关羽一刀斩为2半? ---程远志

20) 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时关羽是何形态? ----饮酒食肉,谈笑弈棋

21) 请问关羽败走的地方叫? ---麦城

22) 让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将领是? ---吕蒙

23) 三国时,孙权假意与关羽交好,用以收回荆州的计策是: ----笑里藏刀

24) 三国演义中,关羽斩华雄;在正史中,谁人杀华雄 ---孙坚

25) 水淹七军 谁向关羽投降了? ----于禁

26) 为了袭取荆州、使关羽放松警惕、吕蒙推荐谁为都督? ---陆逊

27) 五虎上将中关羽最不服谁? ----黄忠

1) 曾与张飞许褚大战而不分胜负的西凉猛将是? ---马超

2) 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但是到最后还是投降张飞的将领是 ----严颜

3) 红关公,白刘备,黑张飞,三结义(猜一水果)? ----荔枝

4) 三国猛将张飞,字翼德,什么出身? ----屠户

5) 三国演义中,第一个死在张飞丈八蛇矛之下是 ---邓茂

6) 张飞喝断当阳桥吓死了谁? ----夏侯杰

1) 刘表手下大将黄祖被孙权手下哪位大将射杀? -----甘宁

2) 孙权称帝后,下列何者被任命丞相 ----顾雍

3) 为什么庞统不被孙权重用? -----太丑

4) 在赤壁之战前,曹操与孙权曾经较量过一次,曹军大败,损失了两员大将,请问两员大将是谁? ----焦触、张南

1)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什么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缺能把大火吹向曹营的东风'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赤壁之战

2) 孔明借东风后是由谁接应而免周瑜陷害? ----赵云

3) 请问周瑜利用何人使曹操杀了蔡茂张允二人? --蒋干

4) 三国歇后语,「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死于巴丘,是现在的? ---岳阳

6) 周瑜的母亲姓什么? ----既

7) 周瑜的妻子? ----小乔

8) 周瑜娶的小乔是谁的女儿 ----乔国公

9) 周瑜与谁合演了一场苦肉计、让曹操中计、为后来的火烧曹船立下汗马功劳? ---黄盖

10) 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赤壁之战

1) 定军山战役黄忠是哪国的主将? ----蜀国

2) 黄忠原为刘表手下时和谁一起阵守长沙? ---刘磬

3) 黄忠原在荆州军阀刘表麾下任职中郎将,与刘表从子刘磬共守何地? ----长沙攸县

4) 谁收服了黄忠? ---关羽

5) 五虎大将中的黄忠 原为谁的手下? ----韩玄

1) 曹操用离间计使马超和谁反目成仇 ----韩遂

2) 三国时期曾经裸衣斗马超的名将是? ----魏将许褚

3) 是谁替刘备说降了马超? -----李恢

4) 与马超结为异姓兄弟,后被马超砍断左手的是? ---韩遂

1)208年曹操在襄阳之战中灭了谁? ---刘表

2)曹操曾经命谁出兵截击袁术 ---刘备

3)曹操打败张绣后矛头直指向徐州吕布如果正面与吕布交手即时取胜也会损失惨重这时早已投降曹操的陈登成功运用何计谋,达到了兵不血刃的目的? ---调虎离山计

4)曹操的父亲名字是 ----曹嵩

5)曹操的乳名 ----阿瞒

6)曹操和谁许昌狩猎时,他曾用献帝的弓射杀了一只鹿,这人是? -----献帝

7)曹操缴榜文以擒董卓,十八路诸侯来会盟,谁为盟主? --袁绍

8)曹操据兖州组什么兵? ---青州兵

9)曹操杀了哪位名医? ----华佗

10)曹操识破衣带诏后欲伐刘备、而袁绍拒发援兵的理由是什么? ----幼子重病

11)曹操死后由何人继承 -----曹丕

12)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什么? -----求贤令

13)曹操为收买樊城百姓人心,派谁去说降刘备? ----徐庶

14)曹操谓曰:“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之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者!”为何人? ---于禁

15)曹操兴兵讨伐张绣,久攻南阳城不下,于是曹操命士兵做好继续攻城准备,自己却假装从西北角入城。这一切贾诩看得清楚,于是将计就计为张绣献上一计,这计是? ----声东击西计

16)曹操因人进献一吉祥物,劳师动众的搭建了一座巨台,其名为 ----铜雀台

18)曹操有哪一本书 -----孟德新书

19)曹操与谁射过鹿? ---汉献帝

20)曹操在官渡大战中大败谁,进而南攻汝南? ----袁绍

21)曹操在征讨了何方的黄巾军后得降兵三十万、威名日重? ----青州

22)曹操占据衮州组建了什么兵? ----刘备

23)曹操抓了徐庶的哪个亲人要胁归依? ----母亲

24)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归降曹操的是? ----陈琳

25)赤壁之战后,曹操一直在寻找机会灭孙刘,只是怕马腾偷袭许都,于是荀攸献上什么计? ----瓮中捉鳖计

26)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 ---黄盖

27)赤壁之战中的连环计是谁向曹操提出的? ---庞统

28)当曹操擒得吕布想收为义子时,刘备建了什么言使吕布被宰 -----他专杀义父

29)典韦是谁介绍给曹操 ------夏侯敦

30)东汉末年,「曹操挟持天子以令诸侯」。句中的「天子」是指 -----东汉献帝

31)公元201年,曹操官渡大败后,转而进攻汝南谁? ----袁绍

32)古代军事家曹操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东汉

33)官渡战败后,袁绍手下哪位谋士被曹操擒获杀害 ---沮授

34)官渡之战告诉曹操袁绍屯粮地点的人是谁? ----许攸

35)官渡之战中,谁与张辽战得不分上下,使曹操暗暗称奇? ---张郃

36)官渡之战中徐晃的部将谁擒获袁绍细作、使曹操半途劫烧袁绍运粮车? ----史涣

37)汉中一役赵子龙单枪匹马挑了曹操几座大营? ---7

38)和曹操作对的是? ---司马懿

39)借刀杀人计是曹操利用袁绍和谁相斗坐收渔翁之利 ---公孙康

40)仅用一百个兵劫掉曹操大营的人是谁? ---甘宁

41)决定曹操和袁绍争霸胜负的关键战役是 ----官渡之战

42)孔融因何理由被曹操杀了? ----说了曹操的坏话

4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操的哪篇章中的句子? ----步出厦门行

1) 司马光、司马迁、司马昭、司马懿,哪位司马先生出生最早? ---司马迁

2) 2)司马懿父子在哪次战役中几乎丧命? ----上方谷

3) 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后、司马懿向曹睿保奏谁把守陈仓? --郝昭

升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是非人民币,2是人民币

先说第一种,建议你,15级以上的,去[定军山]的任务,和做[推举孝廉]的任务。25级以上的,去做[国令任务]。30级以上的,去做[运送物资]的任务。30级以上的,在每周日下午2点在边境城市,准时参加[国战]。可以用三国币,去买经验丹。和一些等级差不多的人在一起练级。

再说第二种,你可以用人民币,去商城里买一些礼包,开出来时,会有经验丹的。花钱买任务委托书,去谴令营发布任务。

1,首先,18级~~40级的时候我建议你,如果能找人带你的话是最好的!因为这个阶段自己升级比较慢!

和你组队升级的人也不多,另外每天要去打地鼠等任务一定要能做的都做了!

2,40级以上,自己可以开始在新图打怪升级,现在是新图很多经验,如果可以就弄新装备!

如果不行,可以再继续找人带你升级!

3,60级开始,你就要自己弄一套相对比较好的新装备了,因为能带你的人出的价格是比较高的了!

弄新装备然后找人每天去

新图练级!开齐心,开双倍!这样好!

最重要的是

每天的地鼠任务一定要去3次

多打糖,这样升级才会快起来

升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是非人民币,2是人民币

先说第一种,建议你,15级以上的,去[定军山]的任务,和做[推举孝廉]的任务。25级以上的,去做[国令任务]。30级以上的,去做[运送物资]的任务。30级以上的,在每周日下午2点在边境城市,准时参加[国战]。可以用三国币,去买经验丹。和一些等级差不多的人在一起练级。

再说第二种,你可以用人民币,去商城里买一些礼包,开出来时,会有经验丹的。花钱买任务委托书,去谴令营发布任务。

1,首先,18级~~40级的时候我建议你,如果能找人带你的话是最好的!因为这个阶段自己升级比较慢!

和你组队升级的人也不多,另外每天要去打地鼠等任务一定要能做的都做了!

2,40级以上,自己可以开始在新图打怪升级,现在是新图很多经验,如果可以就弄新装备!

如果不行,可以再继续找人带你升级!

3,60级开始,你就要自己弄一套相对比较好的新装备了,因为能带你的人出的价格是比较高的了!

弄新装备然后找人每天去

新图练级!开齐心,开双倍!这样好!

最重要的是

每天的地鼠任务一定要去3次

多打糖,这样升级才会快起来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它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到了近代,由于种种原因,越来越显出了它的弊端。到了19世纪的接近尾声的时候,伴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衰落,加之西方思想的影响,一大批的有识之士将之归结为科举制度的祸害,即所谓:

“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

国家永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

各国。”

在这种情况下,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廷下谕,废除科举。自此,举国上下,士人一片欢呼,科举也随之作为一堆垃圾永远地离开了人们的视野。然而,经过了整整一个世纪,在今天的时代,以现代的眼光冷静地看待这个尘封了一百年、影响了中国社会一千多年的制度,它是否真的像后人所说的那样是中国社会衰落的罪魁祸首而全无任何可取之处呢?客观地、辨证地来说,并非如此。本文即试图从科举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出发,结合科举制度的特点,基本全面地论述科举制度于中国文化的影响。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应该说,是脱胎于汉魏以来察举制度的母体之中的。作为一种推荐选官的程序,察举强调“选贤任能”的原则,强调候选人在某一方面的优秀素质,而不完全考虑其家世、身份或者特权。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世卿世禄的传统,对于抑制贵族集团的膨胀,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也遗留下不少问题,如察举在制度程式上过于简单粗糙:一方面,其中心环节是长官举贤,如何确保长官本人公正而有识鉴,如何确保适宜的被举者引起长官注意,成为殛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察举的多元标准,缺乏客观、精确与划一的衡量尺度,不能适应官僚行政所需要的严密化、规范化、易于把握、便于操作的制度程式。

为了解决相关的问题,举荐与考试结合起来,考试逐渐纳入了选官的程序。考试与选官的结合,最终导致了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始施行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产生与隋而确立于唐。与重点在于推荐的察举相比,科举制度的特点在于: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没有“人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开放”与“公平竞争”的特色。概括起来说,也便表现在以下三个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立法保护,稳定延续。

但是,相对合理并不意味着尽善尽美。从科举制度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它重视士人的知识才能,与重视整体素质的察举制相比,取士标准比较单一。单一则易于操作,易于检验,容易符合程序公平的原则;而就社会的实际需求而言,又显得过于简单。较之于察举制,科举制打破了“德”、“名”相关联的门第背景的限制,而“取士不问家世”的原则,又打破了魏晋“九品中正制”(由汉魏察举制衍生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但它完全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显然亦非一切方面都优于察举。

科举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举拔上来,而且一定能举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留着机会。这种热忱在具体实施中当然大打折扣,但它毕竟在中华大地上点燃了一种快速蔓延的希望之火,使无数真正和自认的人才陡然振奋,接受竞争和挑选。国家行政机构与广大民众产生了一种空前的亲和关系,它对社会智能的吸纳力也大大提高了。在历代的科举考试中,来自各地的贫寒之士占据了很大的数量,也包括不少当时社会地位很低的市井之子。

科举制度的另一大特点是十分明确地把文化水准看作选择行政官吏的首要条件。考来考去主要是考文学修养和对诸子经典的熟悉程度,这种考法当然未必合适,越到后来越显现出很多的负面效应,但至少在唐宋时代,无疑对社会重心和人格重心产生了有趣的引导。大批书生从政,究竟是加重了社会的文明,还是加速了社会的腐朽?我偏向于前者。此外,由于做了书生才能做官,这种诱惑也极大地扩充了书生的队伍,客观上拓宽了社会的文明面。其实,这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科举制度重视文化,是一种文官选拔制度,诗赋文章是考试的主要内容,因而,天南地北的无数考生,就必须长久地投入诗赋文章的训练,客观上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繁荣是有大的推动作用的。中国之所以会在唐宋时期达到文化空前繁荣的程度,是与科举制度的施行不无关系的。

谈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一个惯常的误会需要消除,那就是,在本质上,这是一个文官选拔制度,而不是文学创作才华和经典阐释能力的考查制度。这一点是任何试图阐述科举制度于中国文化的影响的人都必须首先弄清楚的。

今天,我们面对科举制度,不论对之抱何种态度,谁也无法否认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施行了1300年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军事等各方面都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科举制度在后世遭到人们的唾骂,实在是冤枉了它。前面已经说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种制度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在它产生之初便有有志之士敏锐地发现了它的种种弊端,但客观地来说,任何选拔人才的制度都不可避免地有它的弊端存在的。而就隋唐时期中国社会的实际而言,这种制度已经近乎是完美的了,我们不应该以后世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

总体来说,施行科举制度最为重大的意义是,它造就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科举取士的发展,改变了魏晋周隋以来所崇尚的仕进道路,也改变着原有的价值观念。唐代后期,“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科举成为确定一部分人的社会等级和政治经济特权的依据,魏晋以来传统的门阀士族观念被突破,所谓“士族”再不是与“庶族”高下悬绝的社会阶层,这一称谓被注入了新的社会内容:或用以称呼作为读书人的“士子”群体,或用以特指科举或从事举业者的家族。“贡举人”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活跃的社会力量,出现在平民与作官人之间。故有人指出:“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科举制度自然也不例外。有清一代,西方思想被源源不断输入中国,伴随而来的,不可避免的是西方学者投向古老神秘东方的好奇的目光。他们的目光落在了已经施行了一千年的科举制度上。稍加研究,便大为赞叹,认为这是一种西方一直在寻求而迄今还没有找到的完善的文官选拔制度,认为科举考试的程序和规则无懈可击。于是便急切地想全世界介绍。然而,他们太急切了,以至于还没有来得及细想一想,有着如此完善的文官选拔制度的中国,怎么会造成国家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整体文明素质的日益枯竭,陷于越来越混乱和贫困的境地?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这便涉及到了科举制度另一层面上的意义。

问题何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比较倾向的是余秋雨先生在《十万进士》一文中的说法,问题来自于中国文化和政治构架的深层,“很难排除,于是科举制度在一次次左右为难中逐渐疲惫,僵化,直到丑陋”。余秋雨先生以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所遇到的最大悖论,产生在包围着它的社会心态中。本来是为了显示公平,给全社会尽可能多的人递送鼓励性诱惑,结果九州大地全都成了科举赛场,一切有可能识字读书的青年男子把人生的成败荣辱全都抵押在里边,科举考试的内涵大大超重;本来是为了显示权威,堵塞了科举之外许多不正规的晋升之路,结果别无其他选择的家族和个人不得不把科举考试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恶战,创设科举的理性动机渐渐变形。遴选人才所应该有的冷静、客观、耐心、平和不见了,代之以轰轰烈烈的焦灼、激奋、惊恐、忙乱。不就是考了一点文化知识么?不就是看看哪些人有担任行政官员的资格么?竟然一下子炒得那么热,闹得那么火,一千多年都凉不下来,几乎把长长的一段历史都烤出火焦味来了。 据此,余秋雨先生得出结论,“由一代又一代中国古代政治家们好不容易构想出来的科举制度,由于展开方式的严重失度,从一开始就造成了社会心理的恶果”。以为,“科举制度本想对中国知识分子作一番选择的,没想到选择过程变成了塑造过程,而这种塑造有很大一部分是恶性的”、“科举像一面巨大的筛子,本想用力地颠簸几下,在一大堆颗粒间筛选良种,可是实在颠簸得太狠太久,把一切上筛的种子全给颠蔫了,颠坏了”。

把后人对科举制度的诟病——亦即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归结为包围着它的社会心态的扭曲,这具有首创意义。但是,我以为,在施行科举取士的当时,整个封建社会把它当作登上仕途的敲门砖,其实是不足为怪的。若仅仅只为此,它也不失为繁荣文化本身的途径之一法。以此来概括科举制度的全部消极影响,似乎并不具有足够的概括性和说服力。诚然,科举制度是扭曲了太多的人的心灵,但也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如唐代的李商隐、杜牧,宋代的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等等,没有了他们,中国古代文化势必便少了最光辉灿烂的篇章。故此,我以为,科举制度最主要的消极影响并不在此,而在于它的考试内容。

其实,在科举制度创建的初始,这便是个让封建统治者头痛的问题;究竟考什么样的内容,让有识之士们伤透了脑筋。唐宋时代,考试内容主要是诗赋文章,这于考察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自然是好的。然而,别忘了,这是一种文官选拔制度;所要选拔的,不是写作诗赋文章的高手,而是国家管理人才。然而,是否考试中侧重联系实际的时务策,就是好的呢?事实并非如此。沉溺于诗赋文章的考试固然太局限,太没有现实意义,但是能对身边的具体问题发表议论的,也未必就是人才。因为议论和操作完全是两回事。更何况,在考试中讨论身边的具体问题,阅卷的困难很大,考官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很容易成为一种取舍标准,从而对看法与考官相左的考生带来不公正。与考试诗赋文章相比,时务策的考试当然不大会重视考生整体文化素质方面的水准,答题成败的偶然性更大。再则,随着朝代的更替,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不明确,只靠着一种历史惯性消极地维持着科举,考试内容越来越僵硬。在这种情况下,八股文终于出现了。

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历史激情和社会责任不知道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考试方式,全国士子为了通过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作,,其结果是造成了大量的废物,即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

科举考试发展到这种地步,也就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它的绝路。终于道路晚清。列强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一批批的有识之士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了。他们揉肉眼睛,高谈阔论,奔走呼号,在寻找中国落后的原因时,他们首先看到了人才的缺乏,归结为科举制度的祸害。于是,在急切的要求下,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慈禧下令,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举办新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便在科举制度进入它的第1300个年头的时候,清廷下谕,废除科举。

科举制度终于与中国告别了,至今已经尘封整整一个世纪了。然而,轻轻拂去覆盖着它的那层厚厚的灰尘,科举制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它于中国文化、于中国一千多年的兴衰起落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

 导语: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他都不应该忘记老师和父母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所花费的心血,饮水思源,常怀感恩。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尊师孝亲的作文,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尊师孝亲作文1

 有一棵“大树”,春天倚着她幻想;夏天倚着她繁茂;秋天倚着她成熟;冬天倚着她沉思;这棵树就是我们的父母与恩师。从小到大,我们从他们的身上真的索取的太多太多,虽然说:“大恩不言谢,但对于这没齿之恩,我还是想由衷的说声:“谢谢!”你们的哺育之恩;谢谢你们的教育之情,总之,谢谢你们对我们的心酸劳瘁。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那么,聪明你告诉我,如果我们不能孝敬双亲,尊敬师长,那岂不是连畜生都不如了吗其实,中国历来倡导以孝治国,上至肉食之仕,下至匹夫之民,无不推举孝廉之仕,无不主张养父母、恩师之志。

 《诗经》上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终也。”那现在的我们对于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体现我们对其关爱呢很简单,还是那个很传统的词:“孝顺。”其实,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贵在孝,而孝则贵在顺,“孝”多偏向于道理,“顺”则对大多顺乎事情。也就是说,“孝顺”并不是偏听,盲从,要用智慧,巧妙的顺从,这样的孝才能究竟,才能圆满。

 大家所熟悉的曾子就是一个事亲至孝的人,下面我给大家讲述两则曾子孝顺父母的故事。其一,曾参有一次种瓜,不小心把瓜根弄断了,他的父亲曾点怒而杖击曾参,差点把曾参打死,过一会儿,曾参醒来之后抚琴而歌。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告诉门人,曾参来的时候不要让他进来,被父母杖责的时候,小杖可以接受,大杖就要逃走,如今曾参爱父大杖不逃,差点被父亲打死,这会陷父亲于不义,这不是孝啊。曾子听了之后,立即到孔子面前谢过。我说的这是曾参的愚孝。其二,《二十四孝》记载,说他有一天上山去砍柴,他母亲在家里,结果来了客人,母亲心里急了,不知道怎么招待,就想着赶紧应该把自己的儿子唤回来。于是,她就想到咬自己的手指。十指连心,这一咬下去就痛,结果曾子在山上就感到心痛,不知道家里发生什么事情,赶紧就跑回家里,一看,原来是来了客人。他母亲告诉他,我不知道怎么样把你招呼回来,所以咬自己的手指,让你得到感应。这就印证了《弟子规》上的那句名言“父母呼,应勿缓。”我觉得这就是他能成为圣人的这要原因。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百善孝为先,我们也曾了解过“程门立雪”的故事,我们又何曾不知那慈母手中之线是子女前行中的保障呢。对待父母、恩师,我们不仅要孝顺,更要孝敬,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曾说过:“至于犬马者能的养,不敬,何以别乎”更有甚者,于双亲在世时不知孝敬,于身后纵然能极尽排场,甚至以金被银枕安奉,但不仅父母无法带走任何一物,此更不足以酬报亲恩。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牢记“孝亲尊师是为修学之根本。”一个缺少根本的人,再继续追求难道不是枉费吗因此,我们不能做这种盲目的、追本逐末的例证,孝亲尊师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所积淀的美德,作为这“四字”的主要受众,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习中不继积蓄这得美好的资本,孝敬父母、尊师重道。

尊师孝亲作文2

 我是平凡的,但我也是独特的。因为,我知道,何为尊师,何为孝亲。

 ——题记

 关汉卿说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是学生生命中重要的引路人,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尊师”是一个人必不可缺的美德。

 冬日,寒风呼呼地刮着。老师仍不知疲倦认真讲着课,不时哈气取暖。她神情专注,从讲台慢慢往下走着,不时把手轻轻搭在课桌上。我看见了老师手上紫红色的冻疮,如刀痕似的。我心中无限敬佩,便悄悄在每天早晨,把装着温水的水杯放在桌子上。“上课老师把手搭在桌子上时会舒服些”。这是我童稚的心愿。

 这是我微不足道的,或许对老师一点帮助都没有,但我还是每天乐此不疲地循环着。

 另外,我认为对老师的尊重最基本的便是课堂上认真倾听,课后遇到老师主动问好,若连这些应有的礼貌都做不到,又何谈尊师!

 和尊师齐名,便是孝亲。

 “百善孝为先”,动物中有乌鸦反哺,古时候有黄香温席,身为21世纪新少年的我们有什么权利不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虽然生活并不奢侈,但我还是很满足,因为我们一家其乐融融。因为爸爸妈妈姐我四个人天天都可以见面。

 以前,我经历过两次地震,那时候,我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对我的爱。我相信爸爸妈妈是全世界对我最好的,现在我要给他们带来快乐;以后,我要尽自己的全力去报答他们。

 停电的夏夜,无比燥热。妈妈有些头疼,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我望着头上不停冒汗的妈妈,很是心疼,于是,我拿起扇子轻轻给妈妈扇着,心中涌出些许甜蜜:我可以帮妈妈扇扇子,尽一点自己的孝心了!那一夜,妈妈似乎睡得格外香甜,---至少在我看来。

 我相信血浓于水,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们一辈子都感激不尽

 而对于老师,我或许无法“程门立雪”但我也会尊重我这人生的指南针。

 一露珠反射太阳的光辉,一株小草预示着生命的活力。虽然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我有一颗感恩,向上的心!

 鸟儿感恩天空,因为天空包罗万象,实现它飞翔的梦想;鲜花感恩泥土,因为泥土无私奉献,给予了它迷人的芳香。我们更应该心存感恩,感恩养育我们的父母,感恩教导我们的老师!

 大家都说:我是快乐的精灵,嘴角总是荡漾着温暖的笑。我想,那是因为我的心灵一直在飞快地奔跑着,在阳光中跳跃着;那是因为我喜欢这个可爱的世界,喜欢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动物,每一株植物,每一个人。

 孝顺爸爸妈妈,是你们给予了我生命,把我带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无怨无悔地为我付出。

 尊重老师,是你们带给我无尽的知识,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引领我一步步前进。

 ……

 我说,我是一株小草,一株普通的小草。但是,即使是一株卑微的小草,也有仰望黎明那一抹晨曦的权利,不是吗?

 相信自己“尊师孝亲”我做到了!

尊师孝亲作文3

 不知道度过了多少寒暑,当我们翻开昨日的画卷,会看到那昔日同窗的笑脸,曾经童年的快乐。而在那背后,老师与父母的恩情,我们又记录了多少,体味到了多少

 站在这里,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六七年前,那是一段我这一生都必将难忘的时光。所谓:“经师易遇,人师难求。”我有幸遇到了这样的一位人师,从他身上,我体味到了真情,明白了为人之道,感悟了师生之情的真谛。他是我们的班主任,脸上似乎永远都挂着和蔼的微笑。在私下里,他极少叫我们的名字,总是将我们亲切地呼作“胖儿子”“臭儿子”之类的,因为这样的称呼,我们似乎很小就有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感悟。有一件可能很微小的事情,却深深影响着我直至今日。那是六年级期末家长会之前,我由于平时上课时太过积极活跃,经常违反课堂纪律,便很担心母亲会在家长会后对自己大发雷霆。因此,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班主任的办公室,鼓足勇气低声对他说道:“老师,请给我一次机会。从今以后,我会学会约束自己,请您答应我,无论我家长问什么,都不要回答。”他看着我的眼睛,拍了拍我的肩膀,点了点头。

 家长会后,母亲气势汹汹地冲到我面前,问我究竟对老师说了什么,老师竟然没有将我的分毫情况反馈给她,并且还对我母亲说:“请你不要再问了,这是师生间的约定。”那一刻,我终生铭记。我犹记得在那一瞬间,突然明白了很多。承诺,责任,尊重还有信任。这一切词汇,是如此生动地展现在我面前,我感觉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我开始觉悟,我发誓绝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信任;我学会了理解,开始学着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我明白了做人之道,要承担责任,要用尊重和信赖博得他人的肯定。在这样的细微中,我体味着师生间的真情,从那以后,老师不仅是严厉的长辈,更是值得尊敬值得信赖的朋友。

 转身回望,我们在来到这世间的一刹那,就注定与那两位虽然满身疲惫但仍然欢欣雀跃的人血脉相连。他们,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是我们的至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对于父母,我们又何止是亏欠我们忽略了太多细节,往往给他们带去伤害也浑然不觉,直至追悔莫及。有一幕,曾深深触动了我,甚至是刺痛。那是我的朋友,大家在一起吃饭,一片欢声笑语。突然,他的电话响了,他的脸便也在顷刻间变了颜色。通话态度之恶劣,语气之强硬,我,前所未见。在他不耐烦地将电话挂断后,一个声音响起,在座的另一位朋友说道:“他一定是在和他的母亲打电话。”

 忽然之间,我陷入了沉思,我被那句话所触动,开始反省自我,是否也是如此将笑脸迎向他人,用恶言直指父母。很羞愧,答案是肯定的。但为什么我在平时竟没有丝毫察觉仔细想来,我们很多人,不也往往将自己的笑脸和友善奉献给朋友,同学,甚至是陌生人吗而对于父母,却更多的是那愤怒的面庞,暴躁的行为,乃至粗俗的语言。对于这些,我们真的应该仔细思考,认真反省了……中国自古就有“孝亲尊师”的传统,“程门立雪”的坚韧,“二十四孝”之事的感动,还有那李密写《陈情表》是所留下的泪水,会同张良在月下的身影。这一切,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之中。任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仍坚定地将“孝亲尊师”的传统传承,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便在其列。

 而今天,我们究竟又能从传统中继承多少“孝亲尊师”的血液还在我们的内心流淌吗我坚信,文化的血脉永不会断绝;经典的光辉亦不会泯灭。就如同我,我所经历的事是那样微小,那样平凡。但我仍然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领悟到很多。“孝亲尊师”,从我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只要我们有一颗虔诚而真诚的心,一双善意而善于观察的眼,一双体贴而坚定的手。对于老师,对于父母,我们都可以做的更好。我们的一个眼神,一声问好,一次微笑,都会令他们感到欣慰。而我们自己也将从“孝亲尊师”的具体行动中,感悟那人生之道。善意,理解,尊重,宽容,这一切,都将为我们的人生指明道路。

 有人说,我们90后是垮掉的一代。我不敢苟同。再稚嫩的臂膀,也将承担国家的重任;一时的迷茫,绝不代表一世的沉沦;一两个人的失败,更不可能代表一代人的堕落。让我们从细微处体味真情,从伟大的中华传统中汲取养分,从孝亲尊师中学会成长。

 终于一天,我们每个人的名字,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我们每一份的贡献,都将于神州一起,在这世间永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469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