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拍有很多尺寸,应该如何找到最佳拍面击球点?

网球拍有很多尺寸,应该如何找到最佳拍面击球点?,第1张

最佳击球点会让你在击球的瞬间做出最强最准确的鞭笞,从而最大化击球的效率。接下来的四个练习会帮助你更好的把握正手最佳击球点,提高击球力量,值得一试!本期内容:打击点练习练习1双手分开握拍,两拍面平行,教练可以在任何位置投球,而练习者需要调整步伐,用身体右前部的球拍夹住球。然后不拍手打开,拍手引球向后,球落地弹起后向前击球。网球找准最佳打击点,正手击球不用力不暴力!练习2教练投球时,练习者用非握拍抓住球并释放,然后击球后落地弹跳。许多职业运动员在击球前也会把手放在面前。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定位击球点,保证合适的击球距离和高度。

练习3练习者在网的一边贴一个网站,另一边引拍,拍面与网平行,就准备击球了。教练喂球后,没有多余的后摆,练习者直接用这个固定的领先准备动作向前挥杆击球。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过大的铅球,并确保击球点在你的前面。同时,以网带为参照,也可以找到合适的击球高度和距离。很多业余选手,尤其是初学者,要找到理想的击球点并不容易。很容易击球过晚,经常发生被球顶住,造成击球力量和控制力不足的情况。最简单的方法可以帮你找到理想的命中点。

练习无球挥拍这个练习不需要球。你要做的就是放松,做正手挥杆,注意球拍摩擦空气的声音。声音最大的位置是网拍头速度最快的位置,也应该是你的最佳击球点。记住这个位置,每次都尽量在这里击球。六个练习帮你找到理想的正手击球点!练习2用左手停止球,用右手玩当球弹离地面时,不要用球拍直接击球。而是用左手(不是握着手)将球停在击球点,然后让球自然落地,再用正手击球。这个练习非常适合初学者。练习3:无铅击球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击球前把球拍直接放在理想击球点的后面,去掉铅球。这个练习非常适合那些习惯性击球太晚,领先很大的球员。

习惯了之后两个人就可以这样在半场区域拉球了。练习4。把球送到后面,然后击球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同伴从后面用手把球喂给练习者,这样网球弹起后就会从练习者身上跳开,对于克服击球太晚的问题非常有效。而且这个练习也迫使练习者将球向前推得更大,挥得更充分。提高击球的深度和控制。练习五圈击球你可以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圆圈,标出理想的击球区域,然后每次当你的搭档喂球时,试着在这个圆圈内击球。练习6地上没有圆,心里有圆想象这个圆圈在球场上随着你的身体移动。每次击球都尽量在这个假想的圆圈内击球。如果你在圈子里成功击球,大声说出来,对自己说“是”,否则说“不是”。可以判断自己的打击点是否偏离理想区域。

切发球即带切的侧旋发球,右手执拍选手拍面与球的接触部位在球的中上靠右的部位,即2点半钟方向。

上旋发球,接触点是球的中上正中的部位,即12点钟方向

第二发球绝大多数是上旋发球,当然也有减力的平击,而切削发球虽然速度不是很快,但是由于角度很大,空中飞行轨迹更加弯曲,所以多为一发常用,以右手为例,一区发切削外角,很容易发出ace或者直得,但是同样切削发球由于是侧上旋,稳定性虽然较大力平击高一些,但是失败的概率也很高。而不够快的切削发球往往会给对手留下进攻机会,所以在职业比赛中二发多数选择稳定性高,弹跳高,反弹快的上旋发球,借以压制对手。

上旋发球主要是由下向上摩擦球体,使球产生上旋,但是单纯的上旋是不存在的,人的生理结构决定,最大上旋也就是35%的上旋加上65%的侧旋,也就是有球的8点方向到2点方向摩擦,这个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只有一些顶尖的善于发上旋的选手才能做到,如桑普拉斯和纳达尔。

为了达到更好的上旋,抛球往往更加靠向身体的左侧(右手持拍),后背后仰也更加充分,如果你观察罗迪克,他的弓背已经到了夸张的地步。这个绝提尺度是教不了的,因人而异,你要自己练习体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击球点。

另外一点,高速的上旋光靠摩擦是发不出来的,这个需要更深的吃球,也就是说只要把球像做抛,尽量想平击那样挥拍,自然就会有很强力的上旋,这个也要从日常练习中体会。

上旋发球一开始练习可能成功率还不如减力平击,但是就像正手的平击和上旋抽球,一开始可能是平击比较好练,但是练好了,上旋球成功率更高,不容易出界和下网。

切削发球就是平时电视解说所说的带切的外角发球,上旋较少,侧旋较多,球外旋很强烈,类似足球的外脚背射门,球在空中会有很大弧度,往往能把对手撤出场外很远,这种球主要是拍面微微内扣,摩擦球的右侧面(只是微微偏向右侧面),都是以右手为例。这个抛球和平击基本一样,主要是在手腕的控制,力量角度一定要控制好,如果你身高不够高,就不要追求这种落点浅角度大的发球了,失败率很高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808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