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拔罐穴位的详细介绍图如下:有血海穴、委中穴、风市穴等穴位。正确的拔罐疗法不但可以养生保健,还能防病治病,但是在拔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找准合适的拔罐位置。
腿部火罐的做法很简单,只需8个火罐,配合中药和适当的局部推拿即可。它的原理是,人腿上有六条经络,每一条对应肝、肾、胆、胃、脾、膀胱等不同内脏。当经络阻塞时,用手推挤便能感受到颗粒状物质,到后期形成气结就会开始酸痛,慢慢产生橘皮组织。
扩展资料:
适合拔火罐的疾病: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等。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几种家庭拔火罐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腰痛:在腰部痛处和委中穴(腿弯正中)拔罐,10一15分钟,每日l次。
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落枕;在患侧脖子和背部,寻找压痛点,拔罐10分钟左右。
拔火罐:弄清痛因再下手。患者在自己家里让家里人帮助拔火罐,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弄清疼痛的原因,如果是一些慢性病所带来的疼痛如腰肌劳损,或是扭伤,在患者明确病因并有医嘱的情况下是可以自己拔火罐的,这样也有利于治疗但疼痛的。
疼痛的原因有时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不提倡人们在不清楚病因时就使用拔火罐来自我治疗,因为不对症的拔罐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大伤害,却会,贻误病情,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另外皮肤有破损,或患有易出血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紫癜等)的人也不适合使用拔罐疗法。
正确拔火罐方法:
是后背等大块肌肉上,最好使用稍大的罐,在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吸力大,效果好。在拔罐的手法上,无论大罐、小罐都不能用蛮力去拔,正确的手法是用手指把罐边缘的皮肤下压,待空气进入后轻轻拿下。拔罐的时间以3--15分钟为宜,最多不超过30分钟。
同一部位的拔罐间隔要视皮肤恢复情况而定,一般两三天即可。
参考资料:
拔火罐后皮肤上会留有罐印,罐印的颜色有紫黑色,红色,暗红等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2、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5、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6、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7、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8、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9、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特别提示
1春季北方天气干燥,又冷又干。这种环境下人的皮肤缺少水分,拔火罐时应涂上适量山茶油避免造成皮肤破裂。 2夏天气温较高,拔罐前最好洗个澡,把身体擦干,别让汗液影响火罐的吸附。同时在夏季温度适宜,可用山茶油 排毒精油先安抚背部再拔罐。 3秋天和冬天这两个季节气温低、干燥,拔罐要选择温暖的房间,注意保温。 4对需要进行背、腹等部位拔罐的患者,可以适当减少拔罐时间,不要让身体暴露太久。拔完及时穿衣,可以适当喝点热水,暖暖身体。秋冬两季皮肤干燥,拔罐时也要涂上山茶油润滑皮肤,保护皮肤不受伤。
1 脖子落枕拔罐大全 大椎穴
1大椎穴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2大椎穴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大椎穴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肩井穴
1肩井穴位置: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2肩井穴取穴方法: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
3肩井穴功效:
疏导水液。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
天宗穴
1天宗穴位置:
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属小肠经。
2天宗穴取穴方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膈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3天宗穴功效:
天宗穴有生发阳气,舒筋活络,理气消肿,行气宽胸的作用。
悬钟穴
1悬钟穴位置:
悬钟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2悬钟穴取穴方法:
正坐垂足或卧位,外踝尖上3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凹陷处取穴。
3悬钟穴功效:
清热生气、悬钟穴有泄胆火、清髓热、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平肝熄风,舒肝益肾。
昆仑穴
1悬钟穴位置:
昆仑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2悬钟穴取穴方法:
昆仑穴位于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正坐或俯侧卧取之。
3悬钟穴功效:
散热化气。昆仑穴有疏风通络、活血止痛、安神清热、舒筋活络的作用。
阿是穴
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2 脖子落枕拔罐管用吗脖子落枕多是因为睡觉时受寒、痰量,导致颈部气血凝滞,经络不畅引起的,而拔罐可以祛湿散寒、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对于缓解脖子落枕的现象有很好的作用,所以脖子落枕拔罐是有用的。
3 脖子落枕拔罐方法 火罐法
用闪火法将罐吸附于大椎、肩井、悬钟、局部压痛点(阿是穴);或用抽气罐法吸附于,上述穴位。
针罐法取大椎、肩井、天宗、昆仑、阿是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毫针针刺,起针后,局部再拔火罐。
刺络拔罐法取阿是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叩刺至微渗血,立即用闪火法拔罐。
4 落枕的自我治疗方法 1、冰敷与热敷
冰敷:8-72小时内进行冰敷,以舒适体位下用冰袋放置在疼痛处,每次10-15分钟,2小时敷一次。
热敷:72小时之后开始使用热敷,将热毛巾放在脖子上,一次约20分钟,连续做三次。
注意:无论是冰敷或热敷,均避免在睡眠时使用,避免引起皮肤损伤。
2、自我牵拉和按摩肩胛提肌的自我牵拉和斜方肌的自我牵拉
牵拉方法:以右侧落枕为例,先在仰卧位下进行,先将头转向左侧,左手放在右脑上,不需用力,利用手的重量向下压住即可,停留6-10秒后放松,重复6-8次,每日6-10次,逐渐过渡到坐位。
以右侧落枕为例,头靠近左侧肩,鼻子对准左侧膝,左手放在左手放在右耳上,不需用力,利用手的重量向下压住即可,停留6-10秒后放松,重复6-8次,每日6-10次,逐渐过渡到坐位。
3、颈部各方向自主运动由于害怕疼痛而长时间保持在一个去痛的头部姿势下,这反而不利于症状的恢复。可在床上,仰卧体位下自主进行头部各方向缓慢的移动,逐渐过渡到坐位下进行,包括低头-头后仰,左右旋转,交替耳朵靠近肩部,交替缩下巴。
Ps :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自主牵拉肌群这有助于缓解症状并减轻炎症。
4、合理使用颈托颈托可缓解落枕引起的不适,但长时间使用颈托反而会导致颈部肌群功能更弱。
合适的枕头,一要能提供适当的支撑,软硬适中,二要有适当的高度,仰卧位额头与下巴同高,侧卧时脖子与床面的高度即是合适的高度。
正确的坐姿应:肩膀平整,勿耸肩,头直视前方,下巴勿前伸(可先将最大限度缩下巴,再轻轻放松)
每坐半个小时,应起身活动,做做颈肩运动。
日常坚持颈肩部运动训练,天气炎热时避免冷气直接吹向颈部,避免再受风寒。
火罐疗法,又称拔火罐,是我国流传很广、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疗法。这是借用杯罐的吸力,吸附于人体穴位或某个疼痛的局部,造成皮肤红晕、紫红而达到治疗目的。拔火罐一般在家庭都可以自行施用,但专家提醒家庭拔火罐时要注意方法。
拔火罐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可以行气活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除风湿,因为操作简单易行,成了民间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部分皮肤病等。
拔火罐分三种:闪罐、走罐、留罐,前两种较为专业,一般家庭拔火罐都是用留罐的方法。拔火罐一般用镊子夹一小团棉球,蘸上适量酒精,罐口斜下,点燃棉球,伸入罐的底部绕1-3圈后抽出,并迅速拔上。注意不要让燃着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烫伤皮肤。在家拔罐最好用真空罐,容易操作,也不会发生烫伤。
在家里拔火罐时,罐口应光滑无破损,也不要太薄,防止割伤皮肤。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适宜的罐,像宽阔而肌肉丰厚的背部、大腿处,可以使用中、大罐,而小腿、手臂和颈肩部则适宜用小罐。
留罐时间根据病情、部位决定。一般留罐10-15分钟,大罐吸拔力强,可适当缩短时间,否则可能会起泡。若是起泡比较细小,则不用特别处理,一般会自行消退;起泡较大时最好到医院处理,先局部消毒,然后用消毒针具刺破,敷上消毒纱布。起罐时别使劲往下拔,要一手握罐,一手压旁边的皮肤,让空气进去,罐自然就下来了,拔罐之后皮肤上的紫斑一般两周能消失。吃得过饱或饥渴时不宜拔罐。皮肤有过敏、水肿或者溃疡的地方以及孕妇的腰骶部和腹部都禁止使用拔火罐。
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到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赵主任介绍了几种家庭拔火罐治疗常见病的方法。
腰痛:在腰部痛处和委中穴(腿弯正中)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钟,每日1次。
落枕:在患侧脖子和背部,寻找压痛点,拔罐10分钟左右。
拔罐位置有哪些
拔罐位置有哪些,拔火罐很多人都是去做的一个理疗,拔火罐,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理疗方式。而且也是一种普遍流传的保健办法。拔罐可以帮助人体祛除风寒湿。以下看看拔罐位置有哪些及相关资料。
拔罐位置有哪些1拔罐位置也是比较广泛的,不同疾病拔罐的位置也是不相同的,目前拔罐位置主要包括了足三里穴和涌泉穴,都可以达到改善自身疾病的效果。
1、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主要位于脚底,这也是属于人体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穴位,在对足三里穴位拔罐的过程当中,主要可以加速脚底的血液循环,并且还可以加快人体的血液流通,对于体内寒气排毒改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有利于体内寒气过重所引起的手脚冰凉以及舌苔厚腻等一些症状得到改善。
2、涌泉穴:涌泉穴拔罐也是属于养生保健的一种方法,能够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在对此穴位拔罐的过程当中帮助体内的寒气排出,对于寒气过重所引起关节疼痛以及关节受限等一些症状改善效果也会比较好。
拔罐生活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不一样穴道在身体当中也起着不一样功效,所以每个人病情不一样,所以拔罐的位置也是不相同的,但是在拔罐的过程当中需要把握好操作的方式。
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会导致皮肤上面出现一定的疼痛以及肿胀,拔罐的时候不适合阴天,应该选择晴天的时候拔罐,拔罐以后也不能够马上的洗澡。
拔罐常选取的部位如下:
1、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脊柱两侧旁开1、5寸的背腧穴和督脉平行,拔罐、闪罐、走罐都可以,能通调脏腑阴阳。
2、上腹部位,中脘穴、天枢穴、水道穴可减肥。
3、下腹部位,中极穴、气海穴、关元穴、归来穴可以治疗泌尿系统疾患。
4、颈肩部,肩俞穴、天宗穴、天柱穴治疗颈椎病。
5、臀部、腿后侧,环跳穴,承扶穴、委中穴,承山治疗坐骨神经痛。
拔罐位置有哪些2一、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 “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
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二、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三、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四、神阙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
五、背俞穴
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六、百会
百会别名三阳五会,头为诸阳之会,拔此穴或常按摩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功效。其提升作用显著,对脏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时常需要理发,否则密封效果不好,影响疗效。
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其作用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
七、大椎
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八、内关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九、合谷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哪些部位不能拔罐
1、头面部位
一般而言头面部位不建议进行拔罐,因为这样很可能会留下疤痕影响美观。皮肤浅薄不易吸拔,还有就是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做拔罐,而头顶就是这样的部位。
2、皱纹处、皮肤松弛等部位
皮肤若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时,火罐易脱落,起不到拔罐效果。因此,在皱纹处、皮肤松弛等部位不宜拔罐。
3、重要脏器体表部位
在拔罐的时候要注意避开身体重要脏器相对应的体表部位,因为在这些部位,热力可直达脏腑,可能会对脏腑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如心口、眼睛等位置。
4、肢体末端
在肢体末端,一些神经分布多,直接会很痛,有可能引起脏器的异常活动的穴位,这些部位不建议进行,如:隐白穴。
5、孕妇腰骶部
孕期妇女进行拔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妊娠期间,小腹部依旧腰骶部是禁止艾灸的,否则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孕妇本身是不建议拔火罐的。孕妇拔火罐可能引起先兆流产。尤其是腹部、腹股沟的位置,更加不能拔火罐。
6、其他禁忌部位
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自然也是不能拔罐的;还有,皮薄、肌少、大血管以及筋肉结聚处(如腋窝、颈动脉处、委中穴等)也不宜进行直接拔罐。
拔罐位置有哪些3天宗穴行气消肿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精准定位:在肩骨部,当冈下窝中央凹处,与第4腰椎相平。选穴:当然垂臂,肩骨下角平第7腰椎,往上数3个锥体即第4腰椎,从而做直线与冈下窝中央相交点处就是。
拔火罐作用:舒筋活血,行气消肿。主冶肩骨疼痛,乳痈等症。
膏肓穴补亏虚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平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3寸。
拔火罐作用:补亏虚,理肺气虚,主冶咳嗽,喘气,肺痨,盗汗,咯血,记忆减退,频繁遗-精,羸瘦,虚痨。
至阳穴健脾养胃
归经:督脉。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后中间网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痕中。选穴:俯卧位,手臂紧靠人体两边,与锁骨下角齐平的第7胸椎棘突正下方。
拔火罐作用:健脾养胃,清寒湿,主冶黄疸,胸肋涨痛,畏冷,咳嗽,喘气,胸闷气短,胃痛,背脊强痛。
大杼穴清热解毒散寒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15寸处;选穴:大椎穴下第1个锥体就是第1腰椎,沿锁骨里侧端与后正中心线的圆心做垂直线与第1腰椎水准的相交点处就是。
拔火罐作用:清热解毒散寒,强壮骨筋,主冶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
风门穴益气固表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15寸处。选穴:大椎穴往下2个锥体即是第2腰椎,沿锁骨里侧端与后正中心线的重中之重做垂直线与第2腰椎水准的相交点处就是。
拔火罐作用:益气固表,祛风补虚,泄心中热。主冶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肺俞穴宣理肺气虚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15寸。
拔火罐作用:清热解表,宣理肺气虚。主冶咳嗽,喘气,咯血,鼻塞,脾虚湿困,盗汗,皮肤瘙痒,瘾疹。
厥阴俞宽胸行气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15寸处。
拔火罐作用:宁心和营,宽胸行气。主冶痛心心悸,咳嗽胸闷,呕吐。
心俞穴调血气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15寸处。选穴:大椎穴往下第5个锥体,或寻找肩胛冈的里侧端平第3腰椎,再往下数2个锥体。沿锁骨里侧端与后正中心线的圆心做垂直线与第5腰椎水准的相交点处就是。
拔火罐作用:调血气,通心络,宁心魄。主冶痛心,心悸,闹心,失眠,记忆减退,梦遗,咳嗽,呕血,盗汗。
感谢邀请
后背拔罐之后,为什么会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本期就为小伙伴们说一下拔罐的好处。
一、背部拔罐的好处:
1、脊椎是背部的主体,是中枢神经的主要通道,并在其两旁散射出许多成对的神经,散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传递着大脑和各组织器官间的兴奋抑制等信息。
2、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脉的循行线,它总督一身之阳经,有统帅、调节、联络其它阳经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而脊椎两侧的膀胱经又贯通全身上下,五脏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应的反应点,脏腑机能发生的病理性变化,都可在背部俞穴上反应出来。
3、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背部皮下隐藏着大量“沉睡的”免疫细胞,在缺少刺激的情况下,这些对人体极为有用的免疫细胞常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如用良性刺激的方法激活它,使其进入血液循环,就成为具有吞噬异物能力的网状细胞,能积极消灭有害病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此外,背部还有重要的保健穴。
4、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二、调节阴阳: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核心。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
二、调节阴阳: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核心。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
三、活血化瘀:人体肌肉、韧带、骨骼一旦受到损伤,在局部产生淤血,使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若瘀血不消,则疼痛不止。这时在局部或相应腧穴拔罐,可使淤血消除,新血得生,经络畅通,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这就是拔罐活血化瘀的作用。
四、清热消肿:根据中医治法中“热则疾之”的原理,通过火罐手法的刺激,使热邪疾出,以达清热之目的,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体表,最终排出体外,以清体内之瘀热、肿毒。
五、祛痰解痉,软坚散结:由痰湿所致的体表包块及风证,通过拔罐、火罐治疗,使腠理宣畅,痰热脓毒外泄,有明显的止痉散结效果。
六、调和脏腑: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注意事项:喜欢拔罐的朋友,记得在拔罐之后不要去洗澡,那样容易感染风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