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去健身房练胸等龙门架时,看到一位老兄在做绳索面拉的动作,当时第一反应就是:真的好久没看到有人做这个动作了,那场面既温馨又动人,但那位老哥似乎做错了……
绳索面拉这个动作的确练的人并不多,但这确确实实是一个超级给力的动作,所以我必须安利给大家!
绳索面拉的优势在哪里?
先说我们为什么要做绳索面拉这个动作?毕竟龙门架如此抢手,我总得知道为什么去排队吧?
很多人可能听过这个动作,但没怎么去实践过,而且也知道这是一个可以加强三角肌后束的动作。但我想说,绳索面拉绝不仅仅是一个练后束的动作。在练绳索面拉时,你的三角肌后束,斜方肌,肩袖外旋肌,菱形肌,还有背阔肌都会有所参与,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绳索的高度来实现某块肌肉参与最大化。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采取与眼睛平齐的高度进行,这时候我们的三角肌后束能够较多参与发力。当然也有很多人会采用低位或高位进行,并不是不可以,只是训练的肌群不同罢了。
当绳索的滑轮处在较低位置时,肩袖发力会更多,背部发力会大大减小,而且这时候本质上几乎和招财猫动作相同。
当绳索的滑轮处在较高位置时,背部发力会更多参与其中,看起来有点像站姿版本的划船动作。
所以,如果你的目的是加强三角肌后束和上背部,请把绳索的高度调整至与眼睛齐平的高度范围。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绳索面拉的常见错误有哪些?
学动作第一步,避错少走弯路。
1为什么练绳索面拉时小臂先酸了?
这是因为手腕没有保持在中立位置造成的,可以试着回顾一下自己练哑铃弯举时的样子,手腕如果向内弯曲那么小臂很快就会酸胀,所以正确的解决方法就是保持你的手腕处于中立位。
2为什么我练绳索面拉时感觉站不稳?
这和在练龙门架夹胸一样,你可以保持双脚并拢,或者双脚一前一后站立。总之双脚不要打开过宽,否则就会出现很难站稳的状态。
3为什么练完绳索面拉,脖子酸了?
做绳索面拉动作时,一定要保持我们的身体和头部处于稳定状态。即让绳索去向面部靠拢,而不是让面部主动去靠近绳索,不要去做假动作,因为毫无意义。
4拉动过程中没有让肘关节和肩部平行。
绳索面拉这个动作其实就是一个负重肩外展的姿势,如果拉动绳索过程中肘关节处于身体的前方,那么这就成了一个弯举的动作,也就无法实现刺激三角肌和背部肌群的效果。
5不要耸肩,不要耸肩,不要耸肩!
和做大部分动作一样,请安放好你的肩膀,不要去做耸肩的小动作。
下 面我们来看一遍,正确的绳索面拉如何做?
首先调整龙门架滑轮的高度至眼睛处,然后选择合适的重量(12-15RM即可)。对握双头绳,双手握紧绳索两头,保持站姿稳定,腰背挺直,双脚并拢上身向前倾斜或略微后仰均可。保持收紧腰腹,然后外展肩部使其带动肘部向外将绳索往面部方向拉,拉到底端时上臂平行于地面,顶峰时感受收缩,然后缓缓收回。
如果你所在的健身房太过火爆,实在抢不到器械时,我们可以找到一根立柱,用弹力带进行这个动作也是可以的。(弹力带的磅数不同,负重也不同)
只是了解到这个动作远远不够,还需要无数次实践,才能更加灵活地掌握这个动作。
好了,这一期的分享就是这样了,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方法,可以在文末给我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
我是波普董,每日分享健身知识,让你我更有型。
随着医学的进展,疾病谱的改变和新生代抗生素的大量涌现,静脉给药途径也被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但肌肉注射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我们重视不够也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的肌肉注射。现将本人从事护理工作多年的心得总结如下。
1 首先严格遵守以下注射原则
(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做好“三查、七对”;(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感染;(3)选择合适注射器、针头以及正确的注射部位;(4)正确的注射方法:掌握“二快一慢”无痛注射,注射后观察药物反应。
2 特殊情况下肌肉注射注意事项
21 小儿肌肉注射 小儿臀部肌肉不发达,定位不当易伤及血管及神经,部位是食指尖与中指尖分别置髂前上棘与髂嵴下缘处所构成的三角区内,注射时近距离垂直进针,推注药液稍快,防小儿扭动折断针头。
22 恶液质病人 因极度消耗皮下脂肪及肌肉层较薄,注射时左手捏起穿刺部皮肤,同时缓慢注药防药液积聚。
23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 如血友病、再障等,由于凝血因子的缺乏及凝血机制障碍致出凝血时间延长,一般尽量避免注射,必要时应在肌注后延长按压穿刺部位时间,勿揉搓。
24 浮肿病人 常见于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时,由于组织间隙积聚过多的液体,致皮肤肿胀发亮,注射时左手食、中指错开向下按压绷紧皮肤,快速进针,注射后用力按压针眼,防渗出。
25 肥胖者及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 肥胖者皮下脂肪层厚,药液注入脂肪层不易吸收,影响治疗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为减少局部刺激,二者均应深部肌肉注射,一般用7号针头注射,抽无回血注入药液。
26 注射部位有瘢痕,皮肤病者 注射时尽量避开瘢痕、皮肤病处,因瘢痕处药液不易吸收,皮肤病处霉菌易被带入 深部组织造成感染。
27 “惧针”心理者 注射前摆正体位,做好解释工作,注射时分散注意力,缓慢推注药物,减少疼痛,防止晕针发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果我们能注意到以上几点,相信会减少不良反应,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起于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
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 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外旋
由上可知最佳答案是:B
系统解剖学 第三章 肌学(书本详细知识点+习题)

羟基磷灰石
九江学院 口腔医学 在读
来自专栏系统解剖学详细知识点
肌学知识要点如下:
一、肌可看作神经系统的一个窗口,神经系统病变通过肌的症状来表现。如肌张力增高或降低、颤抖、瘫痪等。因此,什么动作不能做就说明什么肌组瘫痪,而什么肌组由什么神经支配等就成了诊断有关疾病的重要基础知识。
二、临床上的经验教训表明,对肌组瘫痪的病人护理不当,会造成关节畸形。因而能阐明畸形发生原因的肌肉配布规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三、推拿按摩是对瘫痪肌组作康复护理的有效手段。肌组位于何处?按摩范围多大?不仅护理人员应自己明白,还应教会病人,让其能自行按摩操作。
四、局部结构的名称,如腋窝、肘窝等,临床常用,应能摸认。
第八节 肌学总论
人体的肌依据构造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运动系统中的肌均属骨骼肌,一般附着于骨骼,少数附着于皮肤,骨骼肌直接受人的意志控制,故又称随意肌。骨骼肌分布广泛,全身有600多块,约占体重的40%。每块肌可视为一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辅助装置,执行一定的功能,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并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骨骼肌通过收缩,以关节为枢纽,牵引骨产生运动。故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器官(图1-1-42)。
图1-1-42 全身肌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肌的形态各异,按其外形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阔肌)和轮匝肌4种(图1-1-43)。长肌多分布于四肢,收缩时肌显著缩短,可产生大幅度的运动。短肌多位于躯干深层,较短小,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幅度较小。扁肌多位于胸腹壁,扁薄呈片状,除运动功能外还有保护内脏的作用。轮匝肌位于孔裂的周围,多呈环形,收缩时可以关闭孔裂。
图1-1-43 肌的形态和构造
每块骨骼肌都包括肌腹和肌腱构成。肌腹主要由肌纤维组成,色红柔软,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肌腱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强韧并附着于骨骼、本身无收缩能力,起力的牵引作用。长肌的肌腱呈索条状,扁肌的肌腱呈薄膜状称腱膜。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一)肌的起止
肌通常以两端附着于骨面上,中间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肌收缩时使两骨彼此距离改变而产生运动。运动时,通常有一块骨位置相对固定,而另一块骨相对移动。一般把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部靠近近侧的附着点作为肌肉的起点或定点;把另一端作为止点或动点。肌肉的定点和动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二)肌的配布和作用
配布在关节周围,与关节的运动轴有关。每条运动轴的两侧配布有两组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肌或肌群,这些在作用上相互对抗的肌或肌群称为拮抗肌。每一个关节至少配布一组拮抗肌。拮抗肌在功能上既相互对抗,又相互协调。此外,关节在完成某一动作时,由同一方向的若干成群的肌共同完成,这些作用相同的肌称为协同肌。
骨骼肌牵引骨产生运动,其作用与杠杆装置相似,有平衡杠杆、省力杠杆和速度杠杆三种基本形式。平衡杠杆运动,其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省力杠杆运动,其重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速度杠杆运动,其力点位于重点和支点之间。
三、肌的命名原则
肌按形状、构造、大小、位置、肌束方向、组成部分、起止点或功能等命名。如菱形肌等是按形状命名的;冈上肌、肋间肌等按位置命名的;股四头肌等是按肌的组成部分和位置综合命名的;腰大肌等又以大小和位置综合命名;胸锁乳突肌等按其起止点命名的;旋后肌等是按功能命名的;桡侧腕长伸肌是根据位置、长短和功能综合命名的;腹横肌是根据位置和肌束方向综合命名的。了解肌的命名原则有助于肌的学习和记忆。
四、肌的辅助结构
在肌的周围有辅助结构协助肌的活动,它们包括筋膜、滑膜囊和腱鞘,具有保持肌的位置、减少运动摩擦和保护等功能(图1-1-44)。
(一)筋膜 遍布全身,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
1浅筋膜 位于真皮之下,又称皮下筋膜,包被全身各部,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脂肪组织、浅动脉、皮下静脉、皮神经、淋巴管等。浅筋膜具有维持体温和保护深部结构的作用。
2深筋膜 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它包被体壁、四肢的肌和血管、神经等。深筋膜随肌的分层而分层,形成肌间隔。深筋膜能保护肌免受磨擦,约束肌的活动,分隔肌或肌群,有利于肌群活动。
(二)滑膜囊
滑膜囊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形扁壁薄,内有滑液,多位于腱与骨面相接触处,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
图1-1-44 肌的辅助结构(左小腿横断面) 图1-1-45 腱鞘
(三) 腱鞘
腱鞘是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如腕、踝、手指和足趾等处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它使腱相对固定并减少腱与骨面的摩擦。腱鞘分为纤维层和滑膜层两部分。腱鞘的纤维层位于外层,又称腱纤维鞘,它对肌腱起滑车和约束作用。滑膜层位于腱纤维鞘内,又称腱滑膜鞘,由滑膜构成,呈双层圆筒形,包在肌腱表面的称为脏层,贴在腱纤维层内面的称为壁层。脏、壁两层之间为一密闭腔隙,内含少量滑液,使肌腱能在鞘内自由滑动(图1-1-45)。
临床联系 腱鞘炎:为常见多发病之一,若不恰当地作长期、过度而快速的活动,可导致腱鞘损伤,产生疼痛,影响肌腱的滑动,称为腱鞘炎。
第九节 头颈肌
一、头肌
头肌可分为面肌和咀嚼肌两部分。
(一)面肌 又称表情肌,大多起自颅骨,止于面部皮肤,为扁薄的皮肌,位置浅表,主要分布于面部孔裂周围,可分为环形肌和辐射肌,起闭合或开大孔、裂的作用(图1-1-46)。
1枕额肌 由两个肌腹和中间的帽状腱膜构成。肌腹位于前方额部和后方枕部皮下,分别称额腹和枕腹,两肌腹间由帽状腱膜连接而成。额腹收缩时可提眉并使额部皮肤出现皱纹,枕腹收缩可向后牵拉帽状腱膜。
2眼轮匝肌 环绕于眼裂周围,收缩时使眼裂闭合。
3口周围肌位于口裂周围,包括辐射状肌和环形肌。辐射状肌位于口裂周围能提、降口唇或拉口角向上、下、外;环绕口裂的环形肌称口轮匝肌,收缩时可使口裂闭合。
(二)咀嚼肌 包括咬肌、颞肌、翼外肌和翼内肌四对,是运动颞下颌关节的肌肉(图1-1-47)。
1咬肌 起自颧弓的下缘和内面,止于下颌支和下颌角外面。
2颞肌 起自颞窝,肌束如扇形向下会聚,经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冠突。
3翼内肌 起自翼突窝,止于下颌角的内面。
4翼外肌 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和翼突的外侧,止于下颌颈。
咬肌、颞肌和翼内肌收缩时可上提下颌骨,使上、下颌牙咬合。两侧翼外肌同时收缩使下颌向前助张口;一侧翼外肌和翼内肌同时收缩,使下颌骨向对侧移动;两肌交替收缩,可作研磨运动。
图1-1-46 面肌 图1-1-47 咀嚼肌
二、颈肌
颈肌可依其所在位置分为颈浅肌群、颈前肌群和颈深肌群(图1-1-48)。
(一)颈浅肌群
1颈阔肌 为一皮肌,位于颈部浅筋膜中,薄而宽阔,收缩时牵拉口角向下、并使颈部皮肤出现皱褶。
2胸锁乳突肌 斜列于颈部两侧,大部分为颈阔肌所覆盖。起自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的乳突。一侧收缩可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可使头后仰。
(二)颈前肌群
1舌骨上肌群 在舌骨与下颌骨之间,每侧有二腹肌、下颌舌骨肌、茎突舌骨肌和颏舌骨肌4块肌。舌骨上肌群收缩时可上提舌骨,使舌升高,协助吞咽。若舌骨固定,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均能拉下颌骨向下而张口。
2舌骨下肌群 位于颈前部正中线的两旁,居喉、气管、甲状腺的前方,在舌骨和胸廓上口之间。每侧有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4块肌。舌骨下肌群收缩时可下降舌骨和喉。甲状舌骨肌在吞咽时可提喉使其靠近舌骨。
(三)颈深肌群
颈深肌群主要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它们起自颈椎横突,前、中斜角肌止于第1肋,后斜角肌止于第2肋。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三角形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一侧斜角肌收缩,使颈侧屈;两侧肌同时收缩可上提第1、2肋,助深吸气;肋固定时,使颈前屈(图1-1-49)。
图1-1-48 颈肌 图1-1-49 斜角肌
案例1-1-3
病孩,女,两岁,发育正常,运动自如,无神经系统疾病。因发热就医。医务人员经右侧臀部肌肉注射退热药后,热退,但注射后该病孩不能行走,随后发现其右腿无力,跛行。再次就诊,检查发现:右侧大腿后群肌、小腿肌肌张力。肌电图显示右下肢神经损伤、肌肉轻度萎缩。临床诊断:坐骨神经损伤。
问题:1为何首选臀部作为肌肉注射部位?
2臀大肌深面有哪些重要结构?
3为何下肢肌会出现萎缩?
一、背肌
位于躯干背面,可分为浅、深两群(图1-1-50)。
(一)背浅层肌
1斜方肌 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单侧为三角形的扁肌,两侧合在一起则呈斜方形。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止于锁骨的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收缩时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提肩胛骨向上,下部肌束则可下降肩胛骨。若肩胛骨固定,一侧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
图1-1-50 背部肌肉(浅层) 图1-1-51 竖脊肌
2背阔肌 位于背部的下半部及胸部的后外侧,属扁肌,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中嵴和髂嵴后部,以扁腱止于肱骨小结节嵴。收缩时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并被固定时,可引体向上。
(二)背深层肌
竖脊肌 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又称骶棘肌,是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后部,沿途止于椎骨、肋骨,并到达颞骨乳突。单侧收缩时,使脊柱侧屈;两侧收缩时,使脊柱后伸和仰头(图1-1-51)。
(三)胸腰筋膜
被覆于斜方肌和背阔肌表面的深筋膜较薄弱,而在竖脊肌周围的筋膜特别发达,称为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包裹在竖脊肌和腰方肌周围,在腰部明显增厚,并分浅、中、深三层,分隔包裹竖脊肌和腰方肌。三层筋膜在腰方肌外则缘汇合而成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点。剧烈运动时,因腰部活动度大,胸腰筋膜常可扭伤致腰背劳损。
二、胸肌
胸肌可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图1-1-52)。
(一)胸上肢肌均起自胸廓,止于上肢骨。
1胸大肌 位于胸前外侧壁浅层,呈扇形。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收缩时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前屈。若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提肋助吸气。
2胸小肌 位于胸大肌深面,呈三角形。起自第3~5肋骨,止于肩胛骨喙突。收缩时拉肩胛骨向前下。若固定肩胛骨,可提肋助吸气。
3前锯肌 位于胸廓侧壁,以数个肌齿起自上8个或9个肋骨,经肩胛骨前面,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收缩时拉肩胛骨向前并使其紧贴胸廓;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角旋外,助臂上举。
图1-1-52 胸部肌肉
(二)胸固有肌
参与构成胸壁,主要由位于肋间隙内的肋间内、外肌构成。
1肋间外肌 位于各肋间隙浅层。起自肋骨下缘,肌束行向前下,止于下一肋骨的上缘。在肋软骨间隙处,移行为肋间外膜。收缩时可提肋助吸气。
2肋间内肌 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起自下位肋骨的上缘,肌束行向后上,止于上位肋骨下缘。后部肌束到肋角处移行为肋间内膜。收缩时可降肋助呼气。
三、膈
膈为向上膨隆呈穹窿形的扁肌,是胸腔和腹腔的分界,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图1-1-53)。膈的肌纤维起自胸廓下口周缘和腰椎前面,分为三部: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肋部起自下6对肋;腰部以左、右两个膈脚起自上2~3个腰椎。各部肌纤维均止于中央的中心腱,故膈的外周是肌性部,而中央部分是腱膜。
图1-1-53 膈
膈上有三个裂孔:在第12胸椎前方,左、右两个膈脚与脊柱之间是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约平第10胸椎水平,是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在食管裂孔的右前上方,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约平第8胸椎水平,有下腔静脉通过。
膈为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积增大,有助吸气;舒张时,膈穹窿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有助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协助呕吐、排便及分娩等活动。
四、腹肌
腹肌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图1-1-54)。
图1-1-54 腹肌 图1-1-55 腹肌形成结构
(一)前外侧群
构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
1腹外斜肌 为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扁肌。起自下8个肋骨的外面,肌纤维由外上斜向前下方,后部肌纤维向下止于髂嵴前部,上中部肌纤维向内移行于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至腹正中线终止于白线。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腹股沟韧带。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近似三角形的裂孔,称腹股沟管浅环,又称皮下环。
2腹内斜肌 在腹外斜肌深面,起于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半,肌纤维呈扇形,大部分肌纤维向前上,于腹直肌外侧缘处移行为腱膜并分为前、后两层包裹腹直肌,在腹正中线终止于白线;下部肌纤维行向前下,跨过精索后延为腱膜,与腹横肌腱膜汇合形成腹股沟镰,又称联合腱,止于耻骨梳的内侧端。男性腹内斜肌的下部发出一些细散的肌束,向下包绕精索和睾丸,称提睾肌,收缩时可上提睾丸。
3腹横肌 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较薄弱。起自下6个肋软骨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1/3,肌束横行向前,延为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后层愈合并经腹直肌后方终止于腹白线。腹横肌最下部肌纤维和腱膜分别参与提睾肌和腹股沟镰的构成。
4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被腹直肌鞘包裹,上宽下窄,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止于剑突和第5~7肋软骨。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
腹前外侧群肌构成腹前外侧壁,保护和固定腹腔脏器及维持腹压。当腹肌收缩时,可增加腹压,以协助咳嗽、呕吐、排便和分娩等,降肋助呼气,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
(二)后群 后群有腰大肌和腰方肌,腰大肌将在下肢肌中叙述。
腰方肌位于腹后壁,起自髂嵴的后部,止于第12肋和第1~4腰椎横突。收缩时下降和固定第12肋,并使脊柱侧屈。
(三)腹肌形成的结构
1腹直肌鞘 是由腹前外侧壁三块扁肌的腱膜分前、后两层包绕腹直肌形成的腱膜鞘。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在脐下4~125px以下,鞘的后层完全转至腹直肌的前层,使后层缺如,其上缘形成凸向上方的弧形游离缘,称弓状线或半环线,此线以下腹直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图1-1-55)。
2白线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由左、右腹直肌鞘纤维彼此交织而成。上方起自剑突,下方止于耻骨联合。白线坚韧而少血管,上宽下窄,中部有脐环。
3腹股沟管 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肌和腱之间的一条斜行裂隙,长约4~125px,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该裂隙,有两口、四壁。管的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环,又称皮下环;管的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又称腹环,在腹股韧带中点上方约375px处,为腹横筋膜形成。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和部分腹内斜肌;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图1-1-56)。
4腹股沟三角 又称海氏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构成,位于腹前壁下部。
临床联系 斜疝:腹股沟管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在病理情况下,腹腔内容物若经腹股沟管腹环进入腹股沟管,经皮下环突出,降入阴囊,构成腹股沟斜疝。
图1-1-56 腹股沟管
五、会阴肌
是封闭小骨盆下口的诸肌,主要有肛提肌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等(图1-1-57)。
(一)肛提肌 是位于骨盆底的成对扁肌,两侧汇合成漏斗状,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肛提肌起自耻骨后面、坐骨棘和肛提肌腱弓,止于会阴中心腱、直肠壁、尾骨尖和肛尾韧带。肛提肌靠内侧肌束左、右结合形成“U”形袢,从后方包绕直肠和阴道。肛提肌承托盆腔器官,并对肛管和阴道有括约作用。
肛提肌的上、下两面分别被盆膈上、下筋膜覆盖,形成盆膈,有直肠通过。
(二)会阴深横肌 位于尿生殖膈上、下两层筋膜之间,肌束横行,张于两侧坐骨支之间,肌纤维在中线上互相交织,一部分纤维止于会阴中心腱。收缩时可加强会阴中心腱的稳固性。
图1-1-57 会阴肌
(三)尿道括约肌 在尿生殖膈上、下两层筋膜之间,位于会阴深横肌前方。在男性,环绕在尿道膜部周围,是尿道的随意括约肌;在女性,环绕尿道和阴道,称为尿道阴道括约肌,可紧缩尿道和阴道。
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以及覆盖在两肌上、下两面的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共同构成尿生殖膈。它略呈三角形,与前下方封闭小骨盆的下口,其中部在男性有尿道通过;在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盆膈和尿生殖膈共同封闭小骨盆下口,其承托骨盆腔脏器的作用。
第十一节 上肢肌
上肢肌可按不同的部位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图1-1-58 肩肌和臂肌
一、肩肌
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能运动肩关节,又能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图1-1-58)。
(一)三角肌 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收缩时使肩关节外展;三角肌的前部肌束可以使肩关节屈和旋内;而后部肌束相反,能使肩关节伸和旋外。
(二)冈上肌 位于斜方肌深面,起自冈上窝,止干肱骨大结节。收缩时使肩关节外展。
(三)冈下肌 位于冈下窝内,起自冈下窝,止于肱骨大结节。收缩时使肩关节旋外。
(四)小圆肌 位于冈下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止于肱骨大结节。收缩时使肩关节旋外。
(五)大圆肌 位于小圆肌的下方,下缘被背阔肌包绕。起自肩胛骨下角背侧面,止于肱骨小结节。收缩时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
(六)肩胛下肌 起自肩胛下窝和肩关节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收缩时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二、臂肌
臂肌覆盖肱骨,形成前、后两群,前群主要为屈肌,后群为伸肌(图1-1-66)。
(一)前群
1肱二头肌 位于臂部浅层,呈梭形,起端有2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穿过肩关节囊,经结节间沟下降;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在臂的下段汇合成一个肌腹,以一个圆腱止于桡骨粗隆。收缩时使肘关节前屈;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此外,还能协助屈肩关节。
2喙肱肌 在肱二头肌短头的后内方,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中部内侧。收缩时协助肩关节前屈和内收。
3肱肌 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的深面,起自肱骨下半部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收缩时使肘关节前屈。
(二)后群
肱三头肌 位于肱骨后方,起端有三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的外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的内下方的骨面。向下汇合后以一个坚韧的腱止于尺骨鹰嘴。收缩时使肘关节后伸。长头尚可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
三、前臂肌
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分为前、后两群。
图1-1-59 前臂肌(前群)
(一)前群 位于前臂骨的前面和尺面,共九块,分四层排列(图1-1-59)。
1第一层(浅层) 有5块,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其中肱桡肌起自肱骨外上髁,止于桡骨茎突;其它四肌共同起自内上髁及其附近的深筋膜,分别止于腕骨和掌骨。收缩时可屈肘、屈腕、屈指和使前臂旋前。
2第二层 只有一块指浅屈肌。起自肱骨内上髁、尺骨和桡骨前面,肌束往下移行为4条肌腱,经腕管至手掌,分别进人第2~5指的屈肌腱鞘。每一腱在近节指骨分为2脚,止于中节指骨体的两侧。收缩时可屈肘、屈腕、屈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
3第三层 有2块肌,位于桡侧的拇长屈肌和位于尺侧的指深屈肌。两肌起自桡、尺骨的上端的前面和骨间膜,拇长屈肌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收缩时屈拇指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指深屈肌向下分成4个腱,经腕管入手掌,在指浅屈肌腱深面,分别进入第2~5指的屈肌腱鞘,在鞘内穿经指浅屈肌腱二脚之间,止于远节指骨底。作用:屈第2~5指的远侧指间关节、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屈腕。
4第四层 为旋前方肌,贴在桡、尺骨远端的前面,起自尺骨,止于桡骨。收缩时使前臂旋前。
临床联系 临床应用:前臂肌浅层中的肱桡肌由于位置表浅,有较恒定的血供和神经支配,又为非主要的作用肌,切除后可由其它协同肌代偿而不影响前臂功能,因此是良好的移植肌瓣供体。
(二)后群
位于前臂的后面,共10块肌,分为浅、深两层(图1-1-60)。
图1-1-60 前臂肌(后群)
1浅层 5块,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共同起自肱骨外上髁,分别止于第2、第3掌骨底、小指和第5掌骨底;指伸肌向下分为4条肌腱,经手背向远侧分为3束,分别止于2~5指中节和远节指骨底。收缩时可伸指和伸腕,还可协助伸肘。
2.深层5块,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旋后肌起自肱骨外上髁和尺骨外侧缘的上部,止于桡骨前面的上部。收缩时可伸肘和使前臂旋后。另4块肌均起自桡骨和尺骨的后面以及骨间膜。止于第一掌骨底、拇指近节、拇指远节指骨底和示指的指背腱膜。收缩时可伸拇指、食指和使拇指外展。
临床联系 腕管综合症:腕管由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和腕骨沟围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足母 长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当出现狭窄时,产生正中神经受压症状称为腕管综合症。
四、手肌
手肌短小,集中在手的掌侧,分为外侧、中间和内侧3群(图1-1-61)。
图1-1-61 手肌
(一)外侧群
较为发达,在手掌拇指侧形成一隆起,称鱼际,有4块肌,分浅、深两层排列。拇短展肌位于浅层外侧;拇短屈肌位于浅层内侧;拇对掌肌位于拇短展肌的深面;拇收肌位于拇对掌肌的内侧。收缩时可使拇指作展、屈、对掌和收等动作。
(二)内侧群
在手掌小指侧,也形成一隆起,称小鱼际,有3块肌,分浅、深两层排列。小指展肌位于浅层内侧;小指短屈肌位于浅层外侧;小指对掌肌位于上述两肌深面。收缩时分别使小指作屈、外展和对掌等动作。
(三)中间群 位于掌心,包括4块蚓状肌和7块骨间肌,共11块肌。
1蚓状肌 为4条细束状小肌,起自指深屈肌腱桡侧,经掌指关节的桡侧至第2~5指的背面,止于指背腱膜。可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
2骨间肌 位于掌骨间隙内。可分为骨间掌侧肌3块,收缩时可使第2、4、5指向中指靠拢(内收);骨间背侧肌4块,能外展第2、3、4指。
临床联系 腋窝:位于胸外侧壁和臂上部之间由肌肉围成的锥形腔隙。腋窝内有脂肪、淋巴及分布于上肢的血管和神经等结构。为体温测量常选部位。
第十二节 下肢肌
下肢肌比上肢肌粗壮,这与维持直立姿势、支持体重和行走有关。下肢肌可分为髋肌
不同地方的肌肉可以一起练,比如:胳膊和腿可以一起练;胳膊和腰腹可以一起练;腿和腰腹可以一起练;颈部可以与其他部位一起练等。
同一部位不同功能的肌肉可以一起练,比如:上臂的肱二头肌(上臂前面那块,负责小臂弯曲的)和肱三头肌(胳膊后面那块,负责小臂伸直的)可以一起练。三角肌前束(肩膀前面那块,负责胳膊前平举)与三角肌后束(肩膀后面那块,负责胳膊后摆)可以一起练;三角肌中束(肩膀两侧那块,负责胳膊侧平举)可以与前后束一起练等。
为了防止肌肉运动过量和拉伤,同一部位同一功能的尽量不要一起练,比如俯卧撑和杠铃卧推(两者都是锻炼胸大肌和肱三头肌)尽量不要一起练;引体向上和爬绳(两者都是锻炼肱二头肌和背阔肌)尽量不要一起练。
试问一下,一身肌肉就可以做健身教练了吗答案:当然不是。从本质以上来讲,这个理解就是绝对错误的,一个良好的外形只是进入教练这个行业比较基本的要求,一个会员可能会因为这个事实试听你的课,但是绝对不会长期的成为你的客户。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健身教练需要的专业知识实在是太多了,倘若你真的能够做到一个合格的健身教练水准,那么能够拿到一个高的收入就会变成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健身行业发展端先你需要有一个非常积极的学习态度,否则入行后你一定会走很多弯路。现在健身教练这个行业的门槛也是越来越高了,所以,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发展的更好,走的更远。
相信有很多人会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的外形好一点,销售能力高一点,就可以发展的很好,这其实是不对的。健身教练这个行业比其他任何行业都需要专业知识去辅助销售,只有自己花费精力、时间和财力,不停的去练,才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进而获得更高的收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价值,让自己发光发热。
专业的理论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健身教练个人事半功倍地去保持完美的形体,也可以在与客户沟通时,有更强的说服力,比较重要的是可以真正帮助到客户有效地完成他们的健身目标,这样才会有更多续单更多转介绍,获得更多的收入、得到长远的良性的发展。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历年真题题型与常考知识点归纳
(四)运动解剖学
1掌握人体躯干、四肢骨骼、六大关节和主要骨骼肌的名称、位置、运动特点以及锻炼方法。
人体躯干及四肢骨骼: 成人的骨有206块,除6块听小骨属于感觉器外,按骨的部位可以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中轴骨包括颅骨和躯干骨,共有80块;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共有126块。
六大关节: 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肩关节结构: 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的肱骨头构成,也称盂肱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特点:是个多轴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一个关节,但也是稳定性最差的一个关节,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助于增强关节的辅助结构和周围肌肉的力量,使关节既灵活又牢固。
肘关节结构: 有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构成的关节,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
特点:上述三个关节只能绕两个运动轴运动,即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为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参与绕垂直轴做旋内和旋外运动为肽桡关节和桡尺关节。
桡腕关节结构: 由桡骨的桡腕关节面和关节盘组成的关节窝与近侧顽固的手舟骨,手骨和三角骨组成的关节头构成。
特点:桡腕关节是典型的椭圆关节,可绕两个运动轴运动,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可作内收和外展运动,还可以做环绕运动。
髋关节结构: 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的球窝关节。
特点:支持体重和适应走,跑,跳;有较深的关节窝,厚而紧的关节囊;强有力的韧带,周围发达的肌肉。
膝关节结构: 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由股胫关节和股髋关节构成,属于椭圆关节。
特点: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半月板一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踝关节结构: 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
特点:是单轴关节,可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轻度的外展和内收运动。
臀大肌: 仰卧上举腿、后蹬跑、跑斜坡、蛙跳等,正压腿。
股二头肌: 俯卧腿弯举,正压腿。
半腱肌: 俯卧腿弯举
股四头肌: 人体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包括四大块肌肉-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中间肌。悬挂直腿上举,负重深蹲。
斜方肌: 负重上举,提杠铃耸肩,持哑铃护胸。
前锯肌: 俯卧撑,双人背握上提(伸展)。
胸大肌: 双杠支撑摆动臂屈伸,持哑铃仰卧飞鸟,臂上举后振,肋木压肩。
背阔肌: 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拉力器,爬岩爬杆,臂上举后振,肋木压肩。
三角肌: 负重直臂侧上举,负重颈前推举,提前双臂交叉。
肱二头肌: 负重屈肘,引体向上,双杠支撑摆动。
喙肱肌: 负重屈肘,引体向上
肱三头肌: 负重上举,卧推,毛巾擦背(伸展)
髂腰肌: 负重高抬腿,悬重举腿,前踢腿,仰卧举腿,跪撑后,后摆腿,前后劈叉后腿
小腿三头肌: 负重提踵,负重后蹬跑,跳绳,勾脚伸压腿。
腹直肌: 双膝跪撑下拉屈体,屈膝仰卧起坐。
2知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包括肝、胰和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功能:①消化食物,即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②为机体提供能量、构筑细胞和组织,最后排出食物残渣;
③口腔、咽等还与呼吸、发音和语言活动有关。
呼吸系统组成: 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气泡和各级支气管)
功能:传送气;容纳气体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喉还是发音器官。
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的脑、位于椎管的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成分,躯体伸进和内脏神经)
功能:①不仅是人体运动的指挥调节机构,还直接或间接的指挥和调节着人的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排泄等其他器官及系统的活动,通过调节作用,人体可以对各种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使有机体内部各个系统与外界环境保持相对平衡,从而使人的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②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3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体育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组成: 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功能:①心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枢纽,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并且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心有节律地收缩与舒张,不停地将血液由动脉射出,由静脉纳入,保证血液在心血管内连续不断地做定向流动;
②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心的管道;
③静脉是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
④毛细血管是连接动、静脉末梢间的管道。
体育运动对心的影响:
①对心宏观结构的影响,可使心的重量和体积增大。
②微观结构的影响。心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组织是由实质成分(心肌细胞)和间质成分(心肌胶原纤维及毛细血管等结构)组成。实质影响,运动训练可导致心肌细胞的体积增大,直径增粗,收缩蛋白和肌蛋白数量增多。间质影响,运动训练可使心肌组织中毛细血管数量增多,毛细血管分支吻合丰富,弯曲度加大,心肌毛细血管扩张,管内皮和心腔心内膜皮发生适应性改变,心肌的微循环功能改善。
③对心肌细胞钙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负荷身体条件下心肌肌浆网和线粒体钙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用运动负荷条件下心肌肌浆网和线粒体钙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表现为心肌细胞游离钙基值的显著性变化,并具有可复性。有氧运动训练可显著增加心肌细胞核游离钙的变化水平。
④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说明适度的运动训练可可有效的防止心肌细胞凋亡;而长期超负荷运动则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力竭运动和过度训练可引起细胞凋亡。
体育运动对血管的影响: 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对微循环血管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奋斗
我们将未来赋予了最美的期望。
恰如诗歌般美妙,乐曲般空灵;
我们不甘于现状,努力拍打羽翼,
誓要穿梭考编的题海,一睹教师的风采。
我们奋斗着前行,抛洒着热血,
追求波涛骇浪般的勇往直前,
吞没拦路的巨石,磨平世俗的尖锐。
我们终要有个尽头,伴着夕阳晚霞,
回归平淡,享受恬静的时光,
隐去了锋芒毕露,褪去了一张张面具。
那般真实的我们,才是我们的向往;
当云散风静,又是一种骄阳万丈。
后来,我们真的看淡了所有,才知道那是我们奋斗的一生
师出教师招考命题研究中心
师出教育愿选择阳光下最美的职业的您2019年考编上岸顺利!!
(四)运动解剖学
1掌握人体躯干、四肢骨骼、六大关节和主要骨骼肌的名称、位置、运动特点以及锻炼方法。
人体躯干及四肢骨骼: 成人的骨有206块,除6块听小骨属于感觉器外,按骨的部位可以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中轴骨包括颅骨和躯干骨,共有80块;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共有126块。
六大关节: 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肩关节结构: 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的肱骨头构成,也称盂肱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特点:是个多轴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一个关节,但也是稳定性最差的一个关节,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助于增强关节的辅助结构和周围肌肉的力量,使关节既灵活又牢固。
肘关节结构: 有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构成的关节,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
特点:上述三个关节只能绕两个运动轴运动,即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为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参与绕垂直轴做旋内和旋外运动为肽桡关节和桡尺关节。
桡腕关节结构: 由桡骨的桡腕关节面和关节盘组成的关节窝与近侧顽固的手舟骨,手骨和三角骨组成的关节头构成。
特点:桡腕关节是典型的椭圆关节,可绕两个运动轴运动,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可作内收和外展运动,还可以做环绕运动。
髋关节结构: 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的球窝关节。
特点:支持体重和适应走,跑,跳;有较深的关节窝,厚而紧的关节囊;强有力的韧带,周围发达的肌肉。
膝关节结构: 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由股胫关节和股髋关节构成,属于椭圆关节。
特点: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半月板一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踝关节结构: 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
特点:是单轴关节,可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轻度的外展和内收运动。
臀大肌: 仰卧上举腿、后蹬跑、跑斜坡、蛙跳等,正压腿。
股二头肌: 俯卧腿弯举,正压腿。
半腱肌: 俯卧腿弯举
股四头肌: 人体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包括四大块肌肉-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中间肌。悬挂直腿上举,负重深蹲。
斜方肌: 负重上举,提杠铃耸肩,持哑铃护胸。
前锯肌: 俯卧撑,双人背握上提(伸展)。
胸大肌: 双杠支撑摆动臂屈伸,持哑铃仰卧飞鸟,臂上举后振,肋木压肩。
背阔肌: 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拉力器,爬岩爬杆,臂上举后振,肋木压肩。
三角肌: 负重直臂侧上举,负重颈前推举,提前双臂交叉。
肱二头肌: 负重屈肘,引体向上,双杠支撑摆动。
喙肱肌: 负重屈肘,引体向上
肱三头肌: 负重上举,卧推,毛巾擦背(伸展)
髂腰肌: 负重高抬腿,悬重举腿,前踢腿,仰卧举腿,跪撑后,后摆腿,前后劈叉后腿
小腿三头肌: 负重提踵,负重后蹬跑,跳绳,勾脚伸压腿。
腹直肌: 双膝跪撑下拉屈体,屈膝仰卧起坐。
2知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包括肝、胰和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功能:①消化食物,即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②为机体提供能量、构筑细胞和组织,最后排出食物残渣;
③口腔、咽等还与呼吸、发音和语言活动有关。
呼吸系统组成: 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气泡和各级支气管)
功能:传送气;容纳气体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喉还是发音器官。
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的脑、位于椎管的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成分,躯体伸进和内脏神经)
功能:①不仅是人体运动的指挥调节机构,还直接或间接的指挥和调节着人的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排泄等其他器官及系统的活动,通过调节作用,人体可以对各种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使有机体内部各个系统与外界环境保持相对平衡,从而使人的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②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3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体育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组成: 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功能:①心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枢纽,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并且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心有节律地收缩与舒张,不停地将血液由动脉射出,由静脉纳入,保证血液在心血管内连续不断地做定向流动;
②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心的管道;
③静脉是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
④毛细血管是连接动、静脉末梢间的管道。
体育运动对心的影响:
①对心宏观结构的影响,可使心的重量和体积增大。
②微观结构的影响。心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组织是由实质成分(心肌细胞)和间质成分(心肌胶原纤维及毛细血管等结构)组成。实质影响,运动训练可导致心肌细胞的体积增大,直径增粗,收缩蛋白和肌蛋白数量增多。间质影响,运动训练可使心肌组织中毛细血管数量增多,毛细血管分支吻合丰富,弯曲度加大,心肌毛细血管扩张,管内皮和心腔心内膜皮发生适应性改变,心肌的微循环功能改善。
③对心肌细胞钙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负荷身体条件下心肌肌浆网和线粒体钙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用运动负荷条件下心肌肌浆网和线粒体钙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表现为心肌细胞游离钙基值的显著性变化,并具有可复性。有氧运动训练可显著增加心肌细胞核游离钙的变化水平。
④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说明适度的运动训练可可有效的防止心肌细胞凋亡;而长期超负荷运动则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力竭运动和过度训练可引起细胞凋亡。
体育运动对血管的影响: 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对微循环血管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奋斗
我们将未来赋予了最美的期望。
恰如诗歌般美妙,乐曲般空灵;
我们不甘于现状,努力拍打羽翼,
誓要穿梭考编的题海,一睹教师的风采。
我们奋斗着前行,抛洒着热血,
追求波涛骇浪般的勇往直前,
吞没拦路的巨石,磨平世俗的尖锐。
我们终要有个尽头,伴着夕阳晚霞,
回归平淡,享受恬静的时光,
隐去了锋芒毕露,褪去了一张张面具。
那般真实的我们,才是我们的向往;
当云散风静,又是一种骄阳万丈。
后来,我们真的看淡了所有,才知道那是我们奋斗的一生
师出教师招考命题研究中心
师出教育愿选择阳光下最美的职业的您2019年考编上岸顺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